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李 亭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单井产气量却一直难以

有较大提高,这也是一直制约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地

质因素和开发技术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种种

因素,找出问题所在。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决定煤层气富集及产出的关键,是影响气井产能的内

在因素。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开发为例,通过研究及勘探开发的

实践表明,气井产能受煤构造部位、煤层厚度、埋深、气含量、渗透

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煤层气地质、储层条件对比

情况见表1。

1.1构造发育及分布

1.1.1褶皱

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显示,褶皱对煤层气井的产量有一定影响。

中联煤在潘河地区的煤层气井分布在背斜、向斜的不同部位,虽然各

种产量井在背斜、向斜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比例优势,产能分布与构

造关系不十分显著,但在背斜轴部,高产井的比例高[1],向斜和褶皱翼部

的高产井比例分别为75%和59%,背斜轴部的煤层气井全为高产井(表2)。中石油在樊庄区块进行的煤层气开发也基本上表现为相同的产气

特征,在背斜区和褶皱翼部高产气井的比例高。

表2不同构造位置区的气井产气状况[2]

1.1.2断层

断层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表现为:①在局部范围内使煤层厚度或

煤体结构发生变化,如煤层变薄、煤层渗透率降低等;②导通邻近含水

层,导致产水量大、降压困难等;③使附近的煤层气逸散,气含量降低;

④使煤层气井间形成隔离屏障,阻断井间的联系,降低开发效果;⑤增

加钻井、固井、压裂作业等的施工难度,对煤储层的污染可能更大。

这些都会导致产气量降低,因此断层对煤层气井的产量影响是比较显

著的。

1.2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越大,向井筒渗流汇聚的煤层气就越充足,产气量就越

高。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量与目标煤层厚度进行统计发现,随

着煤层厚度的增大,煤层气井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1.3煤层埋深

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深度是影响煤层气井产

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层气开发目标煤层埋藏越浅,则地应力低、渗透率高,排水降压容易,气井产量就越高。如郑庄区块,煤层埋藏较深(超过1 000 m),气井产量较低,多为500~1 000 m3/d。在潘庄区块,煤层在300~600 m,煤层气井产量较高。晋煤集团在潘庄井组的部分气井排采时间超过15年,产气仍在2 000 m3/d左右,目前在该区实施的煤层气开发井,产量一般在3 000~5 000 m3/d,且有多口自喷。

1.4煤层气含量

煤层气理论研究及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气含量是决定煤层气丰度高低的关键参数,是影响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如潘庄区块寺河西区,目前气含量为12~15 m3/t,气井单井产量多在3 000 m3/d以上;寺河东区含气量为8~10 m3/t,气井产量为800~1 000 m3/d;成庄井田煤层气含量为7~14 m3/t,井产量在800~1 500 m3/d。

1.5煤层渗透率

渗透率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注入/压降测试的煤层渗透率与美国相比差2~3个数量级,是制约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

1.6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对煤层气保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煤储层压力和煤层渗透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煤层气的产出是通过排水降压来实现的,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作业影响显著,进而对气井产能产生影响[3‐5]。

2 开发技术

2.1钻井技术

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强、吸附性强,钻井施工容易对其造成损害,这不但影响测井资料对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的正确解释,而且使生产井相对渗透率降低,产量下降,过早枯竭。空气、泡沫或者清水钻井液以及欠平衡钻井能够减少对储层的伤害。多分支水平井及超短半径水力喷射钻井能够有效地沟通储层中割理、裂缝系统,增加泄气面积,使更多的气体进入渗流通道,提高单井产气量。与常规直井开采比较,这些技术应用于我国煤层气开发中显示出较强的优势[6]。

2.2储层激励技术

煤储层是一种发育有特殊双孔隙系统的有机储层,要保证气体的有效流动(即开发成功),必须对气藏的能量系统和压力系统进行适当改造。美国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最终发展了具有良好增产效果的储层激励技术,包括压裂、注入CO2和洞穴完井等专项技术[7‐8]。

3结论

(1)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构造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埋深、气含量、渗透率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2)地质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需要在多种地质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主要控制性地质因素和这些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程度。

(3)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及超短半径水力喷射钻井可大幅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行适用性研究。

(4)在开采煤层气过程中,采用压裂、注入CO2和洞穴完井等储层激励技术,能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各地区煤储层特征差异显著,在选择开发技术时要进行适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振宏,王一兵等.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J].石油学报,2009,30(3):409‐412.

[2] 王国强.影响煤层气井生产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地区为例[C]//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360‐369.

[3] 张培河.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南部煤层渗透性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3):503‐507.

[4] 张培河.影响我国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储层参数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6):880‐884.

[5] 张培河等. 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地质因素研[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5):909‐914.

[6] 陈江等.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及开发技术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1,13(1):108‐113.

[7] 刘忠华我国煤层气开发现状和开发技术的难点分析[J]. 内江科技, 2011,12:22‐57.

[8] 王连刚,李俊乾等. 我国煤层气开发模式与开发技术问题探讨[J]. 煤炭科学技术, 2010,38(4):104‐107.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粮食产量无疑成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同时,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注农村居民收入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将就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粮食产量关键作用的因素。 二.研究方案与数据的搜集统计: 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面积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模型建立需要选取其中五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农业化肥施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5)。表中列出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拟建立中国粮食生产函数: 表1 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资料

2000 46218 4146 108463 34374 52574 36043 2001 45264 4254 106080 31793 55172 36513 2002 45706 4339 103891 27319 57930 36870 2003 43070 4412 99410 32516 60387 36546 2004 46947 4637 101606 16297 64028 35269 2005 48402 4766 104278 19966 68398 33970 2006 49804 4928 104958 24632 72522 32561 2007 50160 5108 105638 25064 76590 3144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8)。 研究假设:农业化肥施用量(x1)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粮食播种面积(x2)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成灾面积(x3) 与粮食产量负相关 农业机械总动力(x4)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农业劳动力(x5)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三、模型的估计、检验、确认 1.画散点图

苏里格气田压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苏里格气田压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涛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3期 【摘要】气田的气井在经过压裂技术处理后,气井的产气能力受到巨大的影响变化,在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笔者结合苏里格气田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分析研究了主要的三种影响因素——测试时间因素、测试回压因素以及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因素对苏里格气井的影响。根据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提高气田的气井产能需要再测试时间上保证适当的时长,通过降低测试回压来减小计算误差等。对气田压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产能以及经济效益提高等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应当加强对该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压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 压裂技术用在提高气井产能上具有显著的效果,是目前世界各地气井所广泛应用的技术,尤其对于砂岩气藏更是最主要的提高产能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苏里格气田的压裂气井产能因素,苏里格气田自身具有渗透率较低、渗流阻力较大、连通性差的特点,所以其气井本身就存在产能低的问题。在提高产能的技术措施采取上,该地区的气井主要应用了压裂技术工艺,针对这一技术应用,关于压裂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笔者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压裂气井的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以下的分析中主要对测试条件对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1 测试时间对压裂气井产能的影响分析 压裂气井具有独特的渗流特征,其规律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流动特征不同,而气井真实的流动特征则表现在地层拟径向流。而相应的采集资料阶段都是在较早的裂缝流动阶段,由此资料数据而确定的压裂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必将比实际情况大。 根据研究显示,理论测试时间与压裂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在关系上呈现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压裂气井绝对无阻流量不断减小的趋势,而在测试时间接近3倍地层拟径向流后,压裂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则趋于稳定。实践调查总结也显示该规律特征。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可以看出,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获得与保证需要依靠足够时长的测试时间。 在苏里格气田压裂气井的单点试气过程中,测试时间大概为3天,经过3天长达70个小时后,流动还是无法有效的达到地层拟径向流阶段。在修正等时试井的延续期测试,流动时间能够持续一个月之久,也正是在修正等时试井的延续测试,才能更加准确的得出该地区的压裂气井的真实数据资料。经过上述两种测试比较,可以得出单点测试所得的压裂气井关于绝对无阻流量比实际情况大很多,而延续测试则更加符合真实情况。所以测试时间的保证是压裂气井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剖析

应用统计案例库封面 案例名称: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文卿 薛立波 教学目的: 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建立回归模型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正 确诊断并处理经济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适用课程: 应用回归分析学习本案例的 前期知识准备: 回归分析、SPSS 软件 本案例的知识点: 回归分析 多重共线性 岭回归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0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

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xx 时间: 2008年12月19日 xx 煤炭资源网 据预测,河北省到2010 年天然气总需求量为45-50亿立方米,而已落实气量仅为30 亿立方米,缺口约15-20亿立方米。河南、陕西情况类似。按此预测,“十一五”期间,周边省天然气(煤层气)需求缺口可达50-60 亿立方米。再考虑京、津地区和山东省,则缺口更大。煤层气周边市场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严重短缺,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和东部省区的油气供需缺口急剧扩大。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21 世纪的重要接替能源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对缓解常规油气供应紧张状况、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煤矿安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进一步推动山西新能源和新产业的发展。但是山西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整体活力不足、竞争力薄弱,其产品结构和企业素质同国内许多省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质量、价格、效益等方面更显落后。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必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XX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煤层气作为XX的战略能源,有诸多优点: 可降低甲烷的空排引致的温室效应,极大地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可创造新的财富,据测算,煤层气的开采成本不到0.8元/m3,山西煤层气资源若全部利用,可为子孙后代节约 3.3亿吨煤,可为山西省创造 1.2万亿元的财富。 形成新的生产力和市场盈利模式。因此,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均为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良好机遇。 (一)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 2006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包括不限于新旧技术的介绍与对比、国内外技术对比,目的是搞清楚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 一.煤层气背景介绍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我国大型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矿区埋藏深度1500m以浅,煤 ,煤 2. 12起,。3. 程等。 地质载体特殊性 煤层气的地质载体为煤层,煤炭本身就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对象,这一自然属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化石能源矿产。煤层气与煤炭资源的同源同体的伴生性决定了这2种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引起矿区岩层移

动的时空关系,影响着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钻井(孔)的布设、采气方法的选择和抽采效果等多个方面。 鉴于上述特殊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 1. 三(多) , 2. 创新, 3. 前提下,协同开采技术得以发展和进步。如解放层开采、井上下联合抽采、煤炭与煤层气共同开采等就是其典型实例。 4.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对于煤层渗透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矿区须探索应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提高煤层气 抽采率。此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深穿透 射孔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三.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1.勘探技术手段深化 (eg 2~3倍; 管、。)2. 活性 变排量控制缝高技术、前置液粉砂多级段塞降滤失技术、前置液阶段停泵测试技术、大粒径/高强度支撑剂尾追技术、压后合理放喷控制技术等。 针对多煤层地区,采用煤层和岩层组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和资源 利用效率。

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_孙娜

收稿日期:20110115;改回日期:20110415 基金项目:“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规律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2001-CB -209-100);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水平井产能设计及指标预测方法研究” (GZ05A301)作者简介:孙娜(1983-),女,助理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 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工作。 文章编号:1006-6535(2011)05-0096-04 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孙 娜 (中油吉林油田公司,吉林 松原138003) 摘要:为了提高吉林油田水平井开发深层天然气的产能和经济效益,研究了低渗透率气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渗透率、 储层厚度、水平段长度、纵向位置、表皮系数、压裂裂缝条数。研究表明:在相同渗透率下,随着水平井段长度、气层厚度和压裂缝条数的增加,水平井采气指数增加,而且三者对水平井采气指数的影响显著;水平井采气指数随表皮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幅度逐渐减缓;纵向位置影响甚微;水平井采气指数随着储层渗透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关键词: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吉林油田中图分类号:TE3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影响气藏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包含储层厚 度、水平段长度、水平井在油藏中的位置、钻井液与完井表皮效应、压裂、酸化等,不同原因对产能的影响各异 [1-7] 。结合X 气藏实际,采用综合考虑储 层非均质性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8-10] ,为今后X 气藏水平井开发提供 科学理论依据。 1X 气藏概况 X 气田是低压、低丰度、低渗、非均质性强的复 杂岩性气藏。X 气田为河流相沉积, 2套含气层系之间无明显隔层,属于无边底水、同岩性干气气藏,为同一温度、压力系统。据完钻井统计,目的层段平均钻遇有效厚度为13.93m ,气层单层厚度薄,储量丰度低,不适合分层系开发,因此采用一套层系开发。气藏驱动类型为定容弹性驱动,因此开发方式采用天然能量衰竭式降压开采。 根据X 气藏水平井设计井位,对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水平段长度、表皮系数、压裂裂缝条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数值模拟中用到的参数取值见表1。 2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2.1 气层厚度 图1为储层其他参数不变、改变储层厚度和渗透率引起的气井产能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水平井采气指数与气层厚度几乎呈现线性变化,水平井采气指数随气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气藏渗透率来说,随着气层厚度的增加,气藏渗透率对水平井采气指数的影响越明显。

煤层气产出过程

第五章煤层气产出过程 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与常规天然气井显然不同,通常具有一个产气高峰期。这种差异,起源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 第一节主要内容: 在煤层气开采初期一般要进行“脱水”处理,即所谓的“排水降压”过程,目的是诱导煤层气的解吸、扩散、渗流作用由高势能方向往低势能方向连续进行。 一、煤层气流动机理 煤层气产出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即解吸、扩散与渗流。 地下水的采出使煤层气压力降低。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煤中被吸附的气体开始从微孔隙表面分离,即解吸。解析气浓度在解吸面附近较高,在裂隙空间中较低。因此,煤层气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孔隙—微裂隙系统向裂隙空间扩散。在煤层中,可能有三种扩散机理: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为主的体积扩散,以分子—表面相互作用为主的Knudsen扩散,基质表面的吸附气层表面扩散。 按照煤层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煤层气产出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的单相流。在此阶段,煤层裂隙空间被水所充满,为地下水单相流动阶段。 第二阶段,非饱和单相流。这一阶段,裂隙中为地下水的非饱和单相流阶段,虽然出现气—水两项阶段,单只有水相才能够连续流动。 第三阶段,气—水两相流。随着储层压力下降和水饱和度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气的相对渗透率逐渐升高。最终,在煤层裂隙系统中形成了气—水两相达西流,煤层气连续产出。 上述三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排采时间的延长,第三阶段从井筒沿径向逐渐向周围的煤层中推进,形成一个足以使煤层气连续产出的降压漏斗。 二、煤层气开采过程 原始地层条件下,煤层及其围岩中地下水一般较多,储层压力大致等同于水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的头等问题。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与生产的一个关键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变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了解影响粮食生产因素很重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创建我国粮食生产函数,我们会发现粮食播种、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粮食是我们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没有粮食这个重要基础,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回顾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从整体来讲我国粮食产量呈上升的趋势。 二、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1978年)之前我国粮食产量非常缓慢增长,一直都在30000万吨以下。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一路疯狂走高,粮食生产得到飞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在1997年总产量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难关,达到了50453万吨,增长率为%。但在2004年开始出现了几年的连续减产的现象,曾一路降到43069万吨的局面,一下子退回到十几年前的水平,让人更加担忧。从2004年以来的5年里,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产。在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一直是我国最关心的问题,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减少定购数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走高。1980—2010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粮食价格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飞速增长。1978和1979两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而1980和1981年则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李 亭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单井产气量却一直难以 有较大提高,这也是一直制约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地 质因素和开发技术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种种 因素,找出问题所在。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决定煤层气富集及产出的关键,是影响气井产能的内 在因素。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开发为例,通过研究及勘探开发的 实践表明,气井产能受煤构造部位、煤层厚度、埋深、气含量、渗透 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煤层气地质、储层条件对比 情况见表1。 1.1构造发育及分布 1.1.1褶皱 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显示,褶皱对煤层气井的产量有一定影响。 中联煤在潘河地区的煤层气井分布在背斜、向斜的不同部位,虽然各 种产量井在背斜、向斜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比例优势,产能分布与构

造关系不十分显著,但在背斜轴部,高产井的比例高[1],向斜和褶皱翼部 的高产井比例分别为75%和59%,背斜轴部的煤层气井全为高产井(表2)。中石油在樊庄区块进行的煤层气开发也基本上表现为相同的产气 特征,在背斜区和褶皱翼部高产气井的比例高。 表2不同构造位置区的气井产气状况[2] 1.1.2断层 断层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表现为:①在局部范围内使煤层厚度或 煤体结构发生变化,如煤层变薄、煤层渗透率降低等;②导通邻近含水 层,导致产水量大、降压困难等;③使附近的煤层气逸散,气含量降低; ④使煤层气井间形成隔离屏障,阻断井间的联系,降低开发效果;⑤增 加钻井、固井、压裂作业等的施工难度,对煤储层的污染可能更大。 这些都会导致产气量降低,因此断层对煤层气井的产量影响是比较显 著的。 1.2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越大,向井筒渗流汇聚的煤层气就越充足,产气量就越 高。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量与目标煤层厚度进行统计发现,随 着煤层厚度的增大,煤层气井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1.3煤层埋深 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深度是影响煤层气井产

煤层气开发技术及产出规律特征

煤层气开发工艺及排采技术 一、产出理论(前言) 煤层气开采通过抽排煤层及上覆岩层中的地下水,从而降低煤储 层的压力,促使煤层中吸附的甲烷气体解吸释放出来。煤储层条件和 煤层气赋存环境条件是煤层气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煤层气开发是在 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工程(钻井、压裂、排 采等工艺)改变煤层气赋存环境条件(地应力、地下水压力、地温环境)使煤储层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使煤层中吸附的甲烷气解吸 出来。煤层气的排采是一个“解吸-扩散-渗流”的连续过程,在实际 排采中可分为三个阶段,Ⅰ阶段为排水降压阶段,煤储层压力高于煤 层气解吸压力,该阶段主要是产水,并有少量的游离器和溶解气产出;Ⅱ阶段为稳定生产阶段,煤储层压力降至煤层气解吸压力之下,产气 量相对稳定,并逐渐达到产量高峰(一般在3年左右),产水量下降 到较低水平;Ⅲ阶段为产气量下降阶段,产少量水或不产水,该阶段 的开采时间最长。由于煤层气抽采目的、对象、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煤层气开发模式,总体上分为煤矿井下抽采和地面 钻井抽采两大类。

图表 1典型煤层气井的气、水产量变化示意图 时间 产 量 Ⅰ Ⅱ Ⅲ 产气量 产水量 临界解 压力 压力

二、煤层气的开发工艺 煤层气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最大 限度的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瓦斯)、更好的保护环境等几 个方面。按照煤层气开发服务目的不同,煤层气开发总体上分为煤 矿井下抽采和地面钻井开发两大类,而我们公司目前所实行的“采 煤采气一体化”的瓦斯治理模式是把上述两种开发方式的有效结合,它不仅有效的服务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实现了煤矿瓦斯利用的最 大化。 (一)、煤矿井下抽采 目前煤矿井下抽采技术已由单一的本煤层抽采发展到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动区抽采等多对象抽采;抽采技术也由单一的 钻孔抽采发展到钻孔、巷道、地面井和混合抽采等。 按抽采对象的不同 煤矿井下抽采开采层抽采 邻近层抽采 围岩抽采 采空区抽采 采动区抽采 废弃矿井抽采

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影响xx县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xx县位于豫东北平原,地处东经114°23′—114°59′,北纬35°12′—35°47′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支流金堤河流域,西部和北部边界地带属于海河支流卫河流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好,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尖椒等生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xx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其中小麦常年(近五年平均)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单产456公斤,总产74万吨,玉米常年(近五年平均)植株面积76.8万亩,单产518公斤,总产40万吨。 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xx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受流水分选规律的影响,不同地带冲击物的类型不同,造成xx县土壤的多样性。表层质地主要分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四大类,其中砂壤型耕地42.8万亩,轻壤型耕地87万亩,中壤型耕地49.6万亩,粘土型耕地15.6万亩。在xx县境内,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主要因素。在粮食生产中,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水平和管理技术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和增产潜力。不同的土壤特性、不同的肥力水平和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常常导致各种作物之间、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不同区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不同土壤质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粮食作物在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地都可种植,但由于土壤特性的不同,保水保肥能力不同,品质、产量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据调查分析(见表二),同一作物,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下,由于粘土和中壤地,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强,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偏高,而轻壤和砂壤地质地偏轻,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造成同一作物之间产量差异较大。因此,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是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最重要措施。 表二不同作物在不同质地上产量调查表 单位:万亩、公斤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班级:08物流 姓名:綦淇 学号:130112008034 日期:2011年6月22日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5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应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五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1、《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赵俊晔,李秀峰,王川著 ……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991~2004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来自稻谷单产变化及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的变化。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一直保持高的关联度;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剧烈变动,其关联序仅次于有效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塑料薄膜等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逐渐下降。 2、《中国粮食产量分析及展望》新浪财经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8953833.html, ……自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发展,产量不断提高,但这一过程也呈现出我国粮食产量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而且粮食产量的动波动基本上与粮食价格相吻合。未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还不容乐观,粮食价格从长期看仍然有上涨要求。 3、《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王玉斌,蒋俊朋,王晓志,陈慧萍著 ……基于最小信息准则采用扩展ADF法对1949—2004年中国粮食及水稻、小麦、玉米产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原始序列水平上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采用TARCH 模型与EGARCH模型对以上数据的增长率数据进行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面影响比等量正面影响导致更大波动;根据扩展C-D函数运用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结果说明,投入变动对粮食产量波动有同向影响,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情况对粮食生产有反向作用,粮食本身收益情况并非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对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 4、《我国粮食作物技术进步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杨巍著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农业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长期短缺向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为2005年的48402.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5.85%,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为我国粮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着转化率低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很多成果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也有成果应用主体的科技意识和接受能力差的问题,还与成果本身适用性密切相关。科技成果只有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协整理论分析1983—2003年数据》张驰,乔现伟著 ……利用1983—2003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来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近年来粮食产量的连续下降不是由于自然原因和对农业的

影响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 05经济40501031 冉峥嵘40501039 李仪40501061 谭金仪 【摘要】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影响中 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受到单产提高缓慢、播种面积波动 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首先应该提供 一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增加粮农收入是根本。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单产、稳定 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稳定性。 【关键词】粮食产量多因素分析 一问题提出: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多而粮食需求量大,因此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不稳定会引发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动,尤其当国家粮食储备不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粮价上涨,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因此,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个特殊农产品,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因此,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重视。许多经济 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采用多元统计方 法,或者是简单的计量模型,主要是从某一两个因素进行的分析,从而预测粮食产量的。《1978-2003年我国农业 科技投入和粮食产量关系的计量分析》(杨剑波)一文是采用计量模型检验科技投入增长对粮食生产增长的影响、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主要用到的计量方法有协整分析、协整关系的检验与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 和动态调整模型。得到中国科技投入增长对粮食生产增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美国学者布朗的一篇《谁来养活 中国》的论文,曾引发了国内的大讨论。从国内粮食生产领域来看,2003年秋冬以来,粮价在多年低位徘徊后出现 上涨,引发了新一轮对粮食问题的热烈讨论。而今年年初以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的飙升,更引 发了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本文严格按照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影 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归类总结

气井产能确定法 气井产能是进行气井合理配产、评价气田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其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气田能否实现安全平稳生产。目前常用的气井产能确定法可分为六大类: 一、无阻流量法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生产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百分比大小确定气井产能的法称为无阻流量法,该法通常用于新井产能的确定。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可通过气井产能测试直接求取,如多点的系统试井(或称为回压试井、稳定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及单点测试等法。某些条件下,对未进行产能测试的井,可应用已知气井绝对无阻流量与其地层系数或与其储能系数统计回归得到的经验关系式(q AOF ~Kh 、q AOF ~φhS g )来估算,还可采用简化试气经验判别法。 (一)产能测试法 有关不同产能测试法的适用条件及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求取的法,请参见行业标准《SY/T 5440 试井技术规》。 另外,在采用单点测试法求取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时,除利用已有的一点法公式外,还可根据各自气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地区气田的一点法产能公式,其原理与法如下: 气井的无量纲IPR 曲线的表达式为:()2 1D D D q q P αα-+= (1) 也可变形为:D D D q q P )1(/αα-+= (2) 式中: () 22 2/R wf R D P p p P -= (3) AOF g D q q q /= (4) )/(AOF Bq A A +=α (5) (5)式中的A 、B 为气井二项式产能程系数A 、B 。

由(1)式得: ()α α α α - ? ? ? ? ? ? ? ? - ? ? ? ? ?- + = 1 2 1 1 4 1 2D D p q(6) 将(4)式代入(6)式得: () ? ? ? ? ? ? ? ? - ? ? ? ? ?- + - = 1 1 4 1 1 2 2D g AOF p q q α α α α (7) 上面式中的α值,可通过其他井多点产能测试资料计算的二项式产能程系数A、B统计回归确定,见图1。 图1、2分别为某气田多点产能测试资料的统计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即可得到该气田的二项式和指数式产能程。这样,利用该产能程与单点测试实际数据,就可计算得到更为可靠的气井无阻流量值。 图1 某气田气井二项式产能程系数α统计回归求取图 图2某气田气井指数式产能程指数n统计回归求取图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简介 1、定义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关系与差异 在煤炭工业界通常将涌入煤矿巷道内的煤层气称之为煤矿瓦斯(Gassy),其气体组分除煤层气组分外,还有煤矿巷道内气体的成分,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等采矿活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

在煤层气概念引进初期,有些学者为便于业外人士了解煤层气,通常在煤层气一词后加注“俗称煤矿瓦斯”。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为区分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将通过煤矿井下抽放(Gas Drainage in-mine)、采动区(GOB)抽放或废弃矿井(Abandoned Mines)抽排等方式获得的煤层气称为Coal Mine ethane (缩写为CMM)。 2、存在形式 吸附于煤内表面;以游离态存在于煤的天然孔隙中;少量溶解在煤的地层水中。 3、用途 煤层气(煤矿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作为瓦斯发电、居民生活和工业锅炉燃料。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时1990一20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分析,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诸多原因中选出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粮食产量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建议 一、研究意义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它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尽管我国粮食总体上虽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 但大豆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超过70%的大豆依赖进口! 而其中30%以上进口自美国$当前的形势提醒我们!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而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 粮食供给必须首先立足于国生产$ 随着我国粮食需求日益增长! 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 农业可耕地面积日益萎缩! 使得粮食生产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粮食生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制约和冲击 粮食是人民生存之本、经济发展之柱,对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它更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近几年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围浮动,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起大落更使我们重新审视起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只有抓住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改府才能正确的做出举措来将粮食生产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路线并且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文献回顾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粮食生产问题.于法稳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等5个指标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这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最主要因素;肖海峰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 影响因素选择为粮食播种面积、其他物质费用、成灾面积、劳动力和化肥费用,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实了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熊华等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C一D生产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证实了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xinagL采用粗糙集理论,建平、Yunzhang和WuY 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又加人了农村用电量、地膜覆盖面积、水电建设投资和支农支出等因素,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应该说前人在关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这个问题上做得研究已经很多而且很深,每一位学者对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各位学者认为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试图在综合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找出更具有代表性的,更准确的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粮食产量无疑成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同时,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注农村居民收入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将就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粮食产量关键作用的因素。 二.研究方案与数据的搜集统计 通过对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把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主要归结与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通过查找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得到如下的统计资料:

注:这里由于没有从事粮食生产的农业劳动数据,用第一产业劳动力替代。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9) 三、模型的估计、检验、确认 对模型有如下假设: 1.零均值: 0)(=i u E n i ,,3,2,1 = 2.同方差无自相关: 3.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0),(=i ji u X Cov k j ,,3,2 = 4.无多重共线性 5. 残差的正态性: 显然这些假设是不可能完全成立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检验。 残差的正态性检验已完成。 主要需要检验的有: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二、异方差性检验。三、自相关性检验。 由于现有知识有限,只能对检验出来的一种情况进行修正,其它的暂不做修正,只做检验。 我们将基于以上数据进行分析。 (1)利用Eviews5.0作OLS 估计的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6/11 Time: 12:41 Sample: 1985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695.08 7507.527 -3.555775 0.0021 X1 5.994511 0.609713 9.831685 0.0000 X2 0.536701 0.057858 9.276245 0.0000 X3 -0.135873 0.029720 -4.571732 0.0002 X4 0.090822 0.042053 -2.159696 0.0438 X5 -0.007390 0.070511 -0.104814 0.9176 R-squared 0.980829 Mean dependent var 44945.64 Adjusted R-squared 0.975783 S.D. dependent var 4150.729 S.E. of regression 645.923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98480 Sum squared resid 7927113. Schwarz criterion 16.27733 Log likelihood -193.8100 F-statistic 194.4114 Durbin-Watson stat 1.71567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 ?≠===--=k i k i u u E Eu u Eu u E u u COV k i k k i i k i , 0, ),()])([(),(2σ),0(~2σμN i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单井产气量却一直难以有较大提高,这也是一直制约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地质因素和开发技术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种种因素,找出问题所在。 1 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决定煤层气富集及产出的关键,是影响气井产能的内在因素。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开发为例,通过研究及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气井产能受煤构造部位、煤层厚度、埋深、气含量、渗透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煤层气地质、储层条件对比情况见表1。 1.1 1.1.1 构造发育及分布褶皱 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显示,褶皱对煤层气井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中联煤在潘河地区的煤层气井分布在背斜、向斜的不同部位,虽然各种产量井在背斜、向斜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比例优势,产能分布与构 造关系不十分显著,但在背斜轴部,高产井的比例高[1],向斜和褶皱翼部的高产井比例分别为75%和59%,背斜轴部的煤层气井全为高产井(表2)。中石油在樊庄区块进行的煤层气开发也基本上表现为相同的产气特征,在背斜区和褶皱翼部高产气井的比例高。 表2 不同构造位置区的气井产气状况[2] 1.1.2 断层 断层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表现为:①在局部范围内使煤层厚度或煤体结构发生变化,如煤层变薄、煤层渗透率降低等;②导通邻近含水层,导致产水量大、降压困难等;③使附近的煤层气逸散,气含量降低; ④使煤层气井间形成隔离屏障,阻断井间的联系,降低开发效果;⑤增加钻井、固井、压裂作业等的施工难度,对煤储层的污染可能更大。这些都会导致产气量降低,因此断层对煤层气井的产量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1.2 煤层厚度煤层厚度越大,向井筒渗流汇聚的煤层气就越充足,产气量就越高。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量与目标煤层厚度进行统计发现,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煤层气井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1.3 煤层埋深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深度是影响煤层气井产 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层气开发目标煤层埋藏越浅,则地应力低、渗透率高,排水降压容易,气井产量就越高。如郑庄区块,煤层埋藏较深(超过1 000 m),气井产量较低,多为500~1 000 m3/d。在潘庄区块,煤层在300~600 m,煤层气井产量较高。晋煤集团在潘庄井组的部分气井排采时间超过15 年,产气仍在 2 000 m3/d 左右,目前在该区实施的煤层气开发井,产量一般在 3 000~5 000 m3/d,且有多口自喷。 1.4 煤层气含量煤层气理论研究及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气含量是决定煤层气丰度高低的关键参数,是影响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如潘庄区块寺河西区,目前气含量为12~15 m3/t,气井单井产量多在3 000 m3/d 以上;寺河东区含气量为8~10 m3/t,气井产量为800~1 000 m3/d; 成庄井田煤层气含量为7~14 m3/t,井产量在800~1 500 m3/d。 1.5 煤层渗透率渗透率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注入/压降测试的煤层渗透率与美国相比差2~3 个数量级,是制约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1.6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对煤层气保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煤储层压力和煤层渗透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煤层气的产出是通过排水降压来实现的,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作业影响显著,进而对气井产能产生影响[3‐5]。 2 开发技术 2.1 钻井技术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强、吸附性强,钻井施工容易对其造成损害,这不但影响测井资料对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的正确解释,而且使生产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