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毛概吐血内部重点

2015年毛概吐血内部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最早提出者、提出时间:毛泽东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历史命题:1.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要不要中国化?

第一个命题的答案由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作出了选择——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个命题的答案由遵义会议前的革命成败作出了选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导致的革命挫折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向的成功之路!

1.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题条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领悟: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

●1927年以前,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列主义应

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反映在党的一、二、三、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基本认清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遵义会议后,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

作了进一步阐述。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

程。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种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

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

“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二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两个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两大理论成果间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

(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7)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2)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

(3)历史呼唤: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4)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5)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7)

(1)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

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1921.7-1927.7)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之道,通过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时期

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1927.7-1935.1)

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党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时期

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1935.1-1945)

标志:毛泽东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党的建设以及哲学等方面,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展开和系统总结。(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1945年党的七大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发展时期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1945-1957)

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方略的提出(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中国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P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的理论

除此: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P13):实事求是(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根本政治原则)

详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3)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的思想

(4)关于坚定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5)关于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思想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P10)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1)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2)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1)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4)革命的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在革命胜利后是新社会新生活的重要建设力量。

6.党的建设的理论

(1)特别注重在思想上建设党;

(2)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自我批评的作风;

(3)在党内斗争中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

(4)强调执政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根据——时代根据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

●开山之作、奠基之作——邓小平理论1978—1997)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继往开来的理论之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2002)

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篇章——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2002—2012)

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和丰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国情)

●社会主义本质和总任务(根本任务,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五位一体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一国两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三、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路线:哲学上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等在领导中国革命中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违背和破坏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对实事求是的发展

●胡锦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习近平论“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

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

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

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

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3)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时代特征之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

时代特征之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与新文化运动为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时代特征之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是转变的国际条件。

时代特征之四: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革命力量

(4)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一部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国体: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第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第二、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47)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P48)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情决定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中国是一个没有民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共产党不可能利用和平道路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三,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国革命新道路必须处理的几大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

可能性。

(2)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在这两个联盟中,前者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后者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这一联盟造成了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2.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马列主义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暴力革命原则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一般都是适用的。

(2)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3)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枝强大的人民军队

(4)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相互配合

3.党的建设(P5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53)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57)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P57)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P59)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1953年以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从1955年秋到1956年,主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P68)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带来的变化)及其理论根据(P69)

1.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2.政治建设的推进

3.社会的阶级关系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

的伟大胜利。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开篇中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国内的积极因素:

●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

●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

●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国外的积极因素:

●在国际友人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P77)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

●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1)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和特点

内容: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

特点:

●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2)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存在的根源

总根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经济根源:社会生产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增长的需要。

政治思想根源:剥削阶级影响的存在。

认识根源: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客观规律认识上的快慢对错。

领导根源:官僚主义的存在。

(3)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解决方法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

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解决国家内部和国家外部敌我之间的矛盾,是专政的方法。

(4)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意义

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P81)

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国工业化道路

《论十大关系》中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即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P83)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

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

(1)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与此时期相适应的有一个政治过渡时期,此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此结论的前提是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但实际情况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最薄弱的环节,因而无法操作。(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阶段论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称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没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

2.苏共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列宁的论述

(2)斯大林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3.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曲折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

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

目乐观情绪。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60年代初,中苏论战,毛泽东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归入“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同衰亡着的资本主

义彼此斗争的时间。把共产主义的视线完全建立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从而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出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

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

级的阶段”这一论断。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

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

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把握。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

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较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现实中的发展程度)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P9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将基本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

(1)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P100)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2.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

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

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3.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意义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0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56年的党的八大指出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然而,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总任务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政治路线,还被称为总路线或总任务。

党在各个时期的总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后,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

误思潮,邓小平及时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1980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

现代化。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

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

●1985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

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从而开始将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联系起来。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

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更为明确地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

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至此提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

社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将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党

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

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分析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3.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P106)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形成过程(P10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

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正确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反对的深刻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

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1985年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四阶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992年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重要谈话,最终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认识。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作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1)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

(3)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体现。

(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指导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 解法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 解法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提出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向科学进军”,周恩来主持“科技发展12年规划”奠定“两弹一星”科技事业的基础。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

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

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3.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a)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b)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4.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的发展(P118)

三、坚持科学发展

1.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原因

a)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b)我国发展不平均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凸显。

2.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趋势,党提出了: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b)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3. 发展的基本要求

a)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

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 “三步走”战略的形成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小康”概念的提出: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

十二大“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十三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

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阶段: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

更加完善;

●第三阶段: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它是切合实际的。

第一,它是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用“温饱”、“小康”、“富裕”来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使人民更生动、直观地认识和切身感受到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

第二,它是明确的、具体的、定量化的。将目标定量化为“1000”美元、“4000”美元,使目标便于操作和衡量。

第三,它是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它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把我国经济放在世界这个广阔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的。

第四,它既是经济目标,又是政治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我国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十年来,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台阶: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1)提出中国梦是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紧密联系。实现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时代主题”。

(2)提出中国梦是历史的重托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一段历史都会心痛。

历史上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形成巨大反差,使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结。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共同期盼”。这是一百多年来不变的主题,是一代一代人为之执着奋斗的目标。

(3)提出中国梦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中国梦”为“国家富强”勾勒了一个新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202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一个强盛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

(2)“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振兴

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3)“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为本,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

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关系:(P123)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P124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大报告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 改革开放的背景

国内情况;国外情况(P127)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中国不改革就死路一条

●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国内外对比的强烈反差,是改革的外部因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改革潮流,是中国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传统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P128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

第一层次动力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社会形态;

第二层次动力为‘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属于第一层次动力。(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第三,改革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十七大报告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十七大报告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的改革

1.我国的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改革

即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2.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即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什么经验?(P133)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30年改革开放能够如此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P133)

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1.核心是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要求(P135)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联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2)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