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现代化观点荟萃

语言现代化观点荟萃

早期的一位汉字改革者曾言,今六书文字难于记,难于辨,难于解,难于用,特较拼音文字之易学易用者真不可同日而语。改革者认为,汉字繁难,笔画众多,不能表音,数量庞大,这对中国未来的教育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语言文字规范,新闻出版,通讯,军事,外交,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对外汉语教学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我国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工作中更是弥补了汉字的不足,在众多编码输入法中,拼音输入法已经成为使用人数最多,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有同志认为,表音文字理解字义,必须靠发音,以音明义;表意文字理解字义,靠的是字形,以形明义。这会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拼音文字只有赤裸裸的声音而无形体。这攻羊说来,只有方块字才可以视读,拼音文字只能朗读而不能视读了。其实,任何语言文字都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因而也都有形体,读出声来就有时间上的频率序列,写出字来就有空间上的结构组合。汉字拼音化只是一种书写符号转换成另一种书写符号。方块字有视觉形体,拼音文字也有视觉形体。它们不同的只是前者是不谐音的死记符号,只能望形记音记音识义,后者是密切表音的音素符号,可以望形知音,知音识义。

优胜劣汰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总趋势,也是汉语国际传播战略必然遵循的基本规律。汉字拼音化,就是展现汉字的优势。以汉字的优势与其它文字比拼,才能取得国际传播的优势地位。

汉字的词由字组成,丰富的词语极大地提高了汉语的表达力。但是,在1999年2月出版的《语言文字词典》的“一语两文”条目的第八段的末尾却说:“人们担心拼音文字不能区分同音词。其实同音词属于语言的词汇问题,通过对词汇的整理,完全能够加以区分。”

目前,在全世界实行两、三套正式国语的国家早有先例,如加拿大(英语和法语)、比利时(法语和佛拉芒语)、瑞士(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和芬兰(芬兰语和瑞典语)等等。这些语言在语法、发音和拼写上是不相同的,它们在各自的国家里,在会话、报纸、电视、书籍、教科书和正式文件方面同时广为流通。外国可以做的事,中国为什么不能做?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现代化和古老的文字传统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书法家、历史学家、文字考古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等,仍然可在各自的天堂里施展才华。而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传媒、书籍、报纸、中西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和日常写写,也更简便、更快速、易学易记。

汉字是表意文字,绝大多数汉字都各自代表汉语中的一个单音节语素.汉语音节数目少,同音语素多,汉字以不同的形体在书面上加以分化,从这点上来说,汉字是适应汉语特点的.但语素不是造句单位,而是构词单位,现代汉语词汇又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汉字书写时不分词连写,因此汉字和汉语的词并不完全适应.再加上汉字本身不能直接表音,表意符号形体繁多.因而使得汉字不便于学习和应用,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字实。拼音化的文字工具正好可以弥补汉字的这些不足。它用26个音素字母拼合普通话的音节直接表示语音,能拼出普通话的全部音节,并采

用分词连写直接反映出语言的基本单位,紧密地联系口语,它能够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化科技方面的应用,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建设汉语拼音文字要以汉语拼音为基础,在使用中逐步完善汉语拼音正词法.逐步扩大应用领域,发展文字性功能,最后成长为汉语拼音文字。当然这将是个一长期的过程。

拼音文字只要学会字母和拼音,一般就可以按词的发音写出米;而形象汉宇数目好儿万,通用的也有六七千,一个字一个形体,形体和发音没有一定的关系,怎样写基本上要靠死祀。更重要的是拼音文字容易学习,容易掌握。

自东汉伊始,越南使用汉字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16世纪中叶开始,葡萄牙与法国等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越南,为了便于学习越语与传播天主教,他们通过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渐渐地创造了越南的拼音文字,越南人称‘国语字’。1878年,1945年法国殖民者正式推行国语字,与汉字同时使用年建国后,越南停止使用汉字,全面推行拼音文字,越南语的文字从意音文字成功过渡到拼音文字。

朝鲜在1444 年以前一直使用汉字,之后朝鲜人创建了拼音文字。这是真正的在同一种语言文化基础上实现的文字改革,即在同一种语言文化基础上用拼音文字替换意音文字。

日语文字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公元前4至 5 世纪汉字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来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假名,假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是一种音节文字。和朝鲜语拼音文字出现的方式略有不同,日本假名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日本现在基本上是假名和汉字混用,但完全用假名也可以,因此日语可以说也完成了由意音文字到拼音文字的过渡。

‘东干’是130多年前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迁居中亚的华人后裔,现已发展到10万余人,东干第一批移民几乎都是农民,汉字失传,只会讲西北方言,他们借助33 个俄文字母,外加自造的5个新字母来拼写汉字,创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语文字——东干文,20世纪30年代东干书面文学随之诞生,产生了诗歌、小说、散文、口歌、口溜、古今儿等大量反映东干历史、文化与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

东干文学因其独特性与复杂性,对中国古典文学、海外华文文学、语言学、民俗学、回族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均有参照意义,尤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同样具有某些启示与比照作用,一是在时间段上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接近;二是东干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二者采取的文化策略具有可比性;三是东干族集中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都受苏联文化影响’因此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在诸如‘汉字拉丁化’、言文一致、文学民族化等一些具体问题上可互为参照,比对研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汉语的工具。它能够准确反映和规范普通话,方便汉语的排列和信息处理,方便地代替汉字。

汉语拼音化是用拼音文字书写汉语,创造一种新的汉语书写体系。这种汉语书写方式可以与汉字共存、与汉字混用,也可以代替汉字。

这里的拼音文字不仅指拉丁字母,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记音符号。

马庆株的《利用汉语拼音让汉语与国际接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辑的《语言研究的务实与创新——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说,“只有汉语拼音才能帮助汉语、汉字走向世界。问题是做不做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目前如果用汉字进行汉语教学,3000多学时只能教2905个汉字,8822个词汇单位。这比学其他语种多用2200学时……妨碍汉语走向世界。”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的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这就是说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应该用《汉语拼音方案》做拼写工具,国家通用语言用的通用文字“规范汉字”应该用《汉语拼音方案》作注音工具。汉字拼音化,是把有几千年传统的表意文字改革成表音文字,是把语素汉字改革成音素汉字,是一种文字体制的改革。

汉语拼音在推广普通话,语文教育、新闻出版、索引和排序、编制型号编码、专名拼写、创制和改革少数民族文字和盲文、对外汉语教学、通信、信息处理、作为国际标准用拉丁字母转写中文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汉语拼音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尤其是信息化,离开汉语拼音简直寸步难行。汉语拼音是拼音化的伟大成果,也是语文现代化的伟大成果。

拼音化和基于现行汉字的文字改革不矛盾,拼音化不是为了废除汉字及汉字承载的文化,也不能废除汉字及汉字文化。

随着拼音化的发展,最终可能会创制出拼音文字,但拼音化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取代和废除汉字。退一步说,就算有一天拼音文字真的取代了汉字,那也是社会发展使然,是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一部汉字发展史就是一部汉字改革史。事实上,几千年来,汉字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从未停止过改革。朝着表音方向发展,是汉字改革的总趋势。

正如彭泽润教授所言:汉字将来怎么发展,一定会遵循文字发展的规律。汉字是不是会发展成为世界普遍使用的表音文字,我们可以开展学术研究。如果拼音好,逐渐被大家接受,成为汉语的文字,害怕也没有用。

周有光先生早就提醒过:有人害怕推行汉语拼音会废除汉字,那是杞人忧天。彭泽润教授也谈到:即使在遥远的未来,汉字被拼音取代了,只是汉字不再在一般人的语言生活中流通,汉字作为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等的载体,会永远存在,汉字也会伴随它们永远存在。正如甲骨文汉字已经不再流通,但是它仍然保留到现在,不少学者在研究。文字总会发展的,但是旧的文字也永远不会消失。汉字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对于民族文化,大家的心理、情感是相同的。只要汉字存在,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就不会消失,更何况,文化的承载和传播途径又是灵活多样的。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工具,已经伴随‘孔子学院’的出现,通

过孔子周游列国在全世界进行宣传和使用,谁能保证这同时汉字乃至民族文化没有得到传播?所以,这种认识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周有光先生经过近半个世纪对古今中外文字资料(其中仅汉字型文字就有30多种的研究, 1998年出版《比较文字学初探》,得出的结论是:自从西方学者发现文字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的发展规律之后,还没有逆向的演变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