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深化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以有多种途径,从马克思关于人性论述出发具有根本性质。

一、人性范畴三个层次与人的自然性和文化性

研究人类发展规律当然需要从人出发,对人的基本性质的判断应该成为前提。然而,只要解读人性,就是试图在人类身上找出某种共性的规定;而只要用共性规范人类,就面临其个体差别的挑战。因此,合理的人性论只能体现于共性对个性的某种包容。

这样,问题转变成如何去界定人性。当年,马克思曾从三个层次揭示过人性内容:

一是人的本性。马克思将之归结为人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286页);?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130页),?已经得到满足的*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阶段成果。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页)。显然,人的需要取决于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所特有的机体构造,即取决于人的物质规定性。这可以说是人性内容一般。

二是人的特性。马克思将之归结为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46页);?人……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35-536页);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3卷第456页)。显然,这种自由自觉取决于人的意识能力,即取决于人的生命机体中的大脑构造。这可以说是人性内容特殊。

三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将之现实性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60页);?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4卷第532页),?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

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345页);?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4页)。显然,这种社会关系总和既决定着现实共同体的性质,也决定着现实个人的地位和品格。这可以说是人性内容个别。

学术界早已注意到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也肯定了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却大多没能深入思考其间的区别,因而也没能正确梳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该看到,在关于人性的考察中,人的本性、特性、本质是一个统一整体,是人性的剖面结构。它们都体现为人类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与生俱来的规定性;其中每一个方面的状态都与另外两个方面相关联。比较起来,人的本性是基础部分,人的特性是中间主干,人的本质是外部表现;人类是从自身需要出发,按照生命活动所达到的自由自觉程度,建构一定性质和范围的社会关系。个人或共同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什么样,他或他们的本质也就呈现为什么样;这一本质一方面取决于他或他们以智力为特征的生命活动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或他们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换句话说,人类发展原动力是自身需要,后者是不断展延、上升的过程;但这种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任何时候都是确定的,它取决于人们的智力水平,表现为人们拥有社会关系的总合。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论述表明,人的本性源于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物质规定性,属于自然必然性;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合,属于现实客观性;而人的特性是连接本性和本质的中介,一方面,它从根本上取决于人类生命存在方式的物质规定性,另一方面,它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现实形成的社会关系总合。这一认识使马克思有条件从人性变化去解读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74页)他在批判边沁时也说:?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但事实上马克思并没有沿着人性方向走下去,却仅仅抓住人们现实性本质表现即社会关系的总和展开了自己的科学研究。

现在看来,马克思的选择源于他的一个基本判断:资本主义社会出了问题;当务之急是改变这一社会关系。而要把握社会关系,需研究生产关系;要把握生产关系,需研究生产力;要把握生产力,需研究生产资料。这样,马克思通过对

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历史作用的确认,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客观上,马克思关于人性问题的论述,一方面停留在对其结构内容的平面展开上,另一方面它对其历史局部的静态描述——当时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成为唯物史观的起点。

长期以来,学术界在人性问题上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既不在于否定一般人性存在,也不在于否定具体人性存在,恰恰相反,严谨的学者往往既承认前者,也承认后者。人们迄今为止之所以没能拿出使人信服的答案,在于没能完成二者的统一:要么关于一般人性的表述无法逻辑地转化为具体人性,要么关于具体人性的表述又无法历史地抽象为一般人性。这是两种形式不同的片面性。

从逻辑上判断,人性变化应该以人类自身演变为载体,即通过主体生命活动的矛盾运动来诠释其历史;所以,人性必须具备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结构或关系。对于把握历史而言,或者说,对于把人类发展看作是一种特定物质运动而言,人性三个方面内容应该共同成为认识基础。在这里,本性所表征的物质规定性实际上成为不言而喻的判断前提,本质所展示的现实客观性实际上成为既定事实的观察结果,人类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发展,即以智力进步为标志的生存能力的发展,也即劳动能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4卷第258页)。

人的本性属于生物属性,作为一种自然属性,它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同一,即人是自然界。人的特性所展示的对自然界的劳动改造,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即人不是自然界。而人的本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规模,既显示了人对自然界改造的方式,也显示了人对自然界改造的成果。

人通过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改造了自然界,体现出人与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正是这种改造使人的生物属性成为与自然界的另一种关系。值得区别的是,其他动物的生物属性并没有构成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谓的?关系?特指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所建立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是特指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换句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对?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返回到自身的?关系?,而且根本没有这种?关系?;动物除了生物属性之外并无其他属性,它与自然界的联系就是自然界本身。人的劳动同动物生存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能使自然物质变得适合于人类消费需要;动物的生存活动则依靠本能适应自然界。人具有思维能力,可以从精神层面对对象作超时空处理,使自身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成为思维对象,并通过劳动使二者趋于一致。有些动物也显示出某种思维能力的萌芽,但它们不能把自身需要同自身区别开来,

也无法把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条件同自然界区别开来,因此其活动始终无法超出本能的范围。

地球上曾有那么一个时期,只有动物而无人。人在形成之初,只具有自然性。人是从自然性开始并依靠这种自然性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唯一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人属于自然界;人改造自然界。前者是人的自然性,后者是人的文化性。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成果是文化。劳动是实现文化的手段。人通过劳动实现了文化,文化的实现使劳动者成为人。自然性属于人的先天性,文化性属于人的后天性;或者说,自然性确认了人对自然界的服从,文化性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对立统一。

从广义看,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文化的对象化不过是使对象?人化?。就此而言,文化就是人本身。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文化本身已经是一种特定关系,即人与自然界、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特定关系;而人本身虽然也是关系,却是包括了文化关系在内的更广义的关系。例如,人所具有的生物属性就不是一种文化状态,只能表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那么,人的自然性究竟是指什么呢?

第一,是指人的物质性。自然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人的物质性是人的生命机体的物质性,即作为生命存在标志的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性,也就是人的生存需要具有物质性。

第二,是指人的个体性。具有生物属性的人只能是个体的人。任何一种生物,物质性需要都是其生存条件;而这种物质性需要最终都表现为个体的物质性需要。

显然,人的自然性所包括的物质性和个体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一的,其中,物质性是自然性的内容方面,个体性是自然性的形式方面。

完整把握自然性的意义,必须联系人类特有的文化性来谈:

第一,文化内容具有精神性。文化作为劳动产物,是指客观物质按照劳动者意愿发生了某种改变,仅就此而言,一切文化都只具有物质形态。但文化内容本质上却属于精神性质的。因为,作为自然存在的物质和作为文化存在的物质有着共同前提:首先,构成元素总体上都一样,文化物质并没有包含更多物质成分;其次,结构规律都一样,文化物质既没有创造、也没有消灭规律。区别仅仅在于:自然物质是天然生成的,文化物质是按照人类自觉意识创造的。

第二,文化形式具有社会性。文化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历史产物,是劳动成果积累生成的。它由特定劳动者创造出来,但无法靠他们保存下去。人类任何个体存在以及与他们相联系的文化现象都具有偶然性。文化只能在社会关系中传承

下去。一方面,社会依靠历史形成的语言、文字传承了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精神性质使传承过程低成本和无损耗,保证了文化成果的无限积累。

文化的精神性内容和社会性形式既对立又统一。一般说来,文化创造是内容决定形式,即先有精神性活动,再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式;但是精神活动主体除了首先要满足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之外,还在从事文化创造之初,就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显而易见,学术界把人性看作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流行意见并不准确:其一,它仅仅抓住社会性这种形式,忽略其精神内容,无法真正与动物界相区别。因为人类形成的社会关系,无论是原始状态中的自然分工合作,还是阶级社会的竞争合作,在动物界都有迹可寻。其二,它遮蔽了智力进步的主导作用,无法真正描绘人性历史,也无法说明社会发展史。事实证明,首要问题不仅在于人们需要建构什么性质的社会关系,还在于能够建构什么性质的社会关系。后者只能取决于人类以智力为特征的劳动力的发展水平。

把人性看作自然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可以消除上述弊端。从人始终属于自然界而言,文化是体现人类自然性的手段;从人类自然性在不断演化而言,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因此,自然性决定了人类存在的内容,文化性决定了人类存在的形式。人类历史就是人的自然性不断被改造和不断被肯定相统一的历史,也是自然性和文化性的矛盾运动过程。

具体说来,所谓文化性对自然性的否定是指:人的文化性即人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界按照更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目的不断进行自觉改造。因此,任何文化现象都是对自然现象的否定,任何文化行为都是非自然行为,任何文化成果都是体现了人类自觉意识而发生了变化的自然物。人的文化性愈发展,其自然性就愈萎缩,人就距离动物界愈远,也就愈成其为人。

所谓文化性对自然性的肯定是指:只要人类存在,人的自然性就存在,自然性不会因为文化性发展而归于消失。如果说,文化性对自然性的否定体现了后者向前者的不断转化,那么,这种转化只是在量的意义上进行,永远也不会导致人的自然性质本身的改变。就此而言,人的文化性的发展也是向自然性转化,即构成人化自然界。在文化演进中,一旦出现了新的文化形态,旧的文化形态所表现的文化性,不过是自然性。

按照对人性的上述理解,人们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认识人类发展问题:

其一,从人类同属于自然界,因而具有永恒的自然性出发,只宜考察人与其他动物区别意义上的人性。这里,人的文化性不仅与自然性同义,而且应归结为自然性。因为文化性属于人独有的特性,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属于不可比因素。人的自然性的物质性表现为精神性,即表现为劳动力或生产力;人的自然性的个

体性表现为社会性,即表现为劳动关系或生产关系。劳动力与劳动关系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反映人与自然界关系,都具有自然必然性。

其二,从人类处于发展状态,因而不同时期的人类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人拥有各自相异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关系出发,只宜考察人与人区别意义的人性。这里,人的自然性只须表现为文化性。因为自然性为人类所同有,属于不必比因素。人的文化性的精神性作为实现的劳动力,表现为生产力;人的文化性的社会性作为实现的劳动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就此而言,人类发展即文化性发展,也就是以劳动力与劳动关系为内容、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形式的发展。

社会科学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和干预,需要以人性判断为基本出发点,并同时兼顾人性的两个层次。比较起来,第二层次的考察,对于实践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然而,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表明,必须先有第一层次的认识,才能有第二层次的正确理解。

二、人类发展过程智力化与社会化的对立统一

根据人性中的文化性,人类能够走出一条不断发展的道路。这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类先天拥有的大脑构造和社会本能条件,它们所衍生的智力化和社会化,对此起到了关键作用。

人脑形成的意识能力是一种对象化能力,也是区别人本身和自然界的能力,即区分主体和客体的能力。它使人有可能从大量复杂的随机联系中,选择出主客体彼此一致的关系,进而通过人力使客体趋于主体化,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类运用意识能力,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但是,人的意识能力总是表现为个体能力。个体活动范围和生存时间都是有限的,其意识能力难免具有片面性,其思想成果的保存难免具有偶然性。人类先天具有的社会性恰恰弥补了这些缺陷。

社会性之所以能够在意识能力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因为意识能力成果具有天然社会化性质:任何一种成果都可以无限复制而不会丢失其使用价值。这意味着,个体意识能力凭借社会联系可以成为整个共同体的能力;不同个体的意识能力在社会中可以互相补充,组成新的能力;不同时期的意识能力,通过人口生产延续和累积,构成现实的能力。

不仅如此,意识能力既借助社会关系不断提高和增强,也反过来促进社会关系扩大和完善。不断强化的意识能力能够收集、整理更多的信息资源,能够处理、规范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际关系,能够组织、管理更大规模的社会合作和

生产过程,并因此能够形成更加科学的目标,更加精准的计划,更加长期的效益。而新的社会关系则将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长时间、更高效率,对全部意识现象进行汇集整理、筛选甄别、优化组合、精益求精,使意识能力发挥更大作用。人类发展就是智力化和社会化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推动着人类个体意识能力得到越来越全面的开发,又促进着人类整体社会关系进入越来越密切的联合。

就此而言,人类发展就是自身意识能力的发展;而后者是以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载体的。人类在与自然界关系方面越是强大,其社会一体化程度就越高。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走势。

最初,像一切社会性动物一样,人类社会关系形成也是出于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需要某种合力以保证获取食物来源,并应付自然界对人类的威胁;另一方面,需要在避免近亲繁殖危害的前提下,保证种群延续。显然,这与其他动物并无根本区别。然而,这种原始社会性所要求的社会规模是一定的、适度的,并不要求社会关系无限扩大,更不会要求整个种群社会化。并且,人类早期社会关系与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联系,人们受风俗习惯支配,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其性质是渐进形成的,其规模是逐步实现的;这种社会关系本身就有物质性特点。

事情演变是自文明时代开始的。此时,人类出现了专门脑力劳动,形成了独立的精神产品。人们发现:传播精神成果将带来很高收益,他人很快就能学会这些成果并用来改变自己生命活动方式。对于精神成果传播来说,社会化程度越高,成本就越低,收益就越大。社会化变成了一个诱人目标。然而,随着社会化进展,一个社会共同体往往容纳了不同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其间又有分工、分配的利益差别,交往形式增多,性质日益复杂,要想依靠自然演进的方式规范其秩序已不可能了。人们只能把社会当作另一个自然界,考察其存在事实,判断其运动性质,总结其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和谐的内部秩序和合理的对外原则。这种秩序不仅需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解决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为了建构这样的社会关系,需要形成一整套意识形态,并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方案。这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一次质变。它使社会关系一改自然必然性的面貌,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研究对象,并因此使之具备了可塑性。

自文明时代开始,人类智力化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涉足了两个领域: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们主要通过与他人合作发展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智力化以社会管理为背景,体现在人际关系领域,属于?人—人—自然界?发展模式;在商品经济时期,人们又开辟了通过劳动工具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新途径,智力化同时以物质生产为背景展开,进入到了物际关系领域,增加了?人—工具—自然界?发展模式。以此为背景,人类社会化发展也出现了性质上的不同。

第一个时期是马克思所谓?人对人的依赖?时期:?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劳动工具比较简单,人力不仅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物质力,也是比工具更为重要的物质力。这个时期产生的少量脑力劳动者,大体集中在社会管理领域,目的是实现并维护人与人的合作。

这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体力劳动为主,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产业结构比较简单,生产资料科技含量低且水平相对稳定,其技术构成往往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也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不难看出,这种生产关系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2卷第32页)

同时,人们社会交往范围以民族国家内部为主,交往目的基本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国家主要运用强制力来规范社会秩序。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141-142页)

这一时期,人类只是依靠体力去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生存压力始终存在。这时形成的?人—人—自然界?发展模式,中间的?人?实质上起着工具作用,是人类尚未用机器取代却将要取代的工具人。人们的自组织水平决定着物质生产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建构社会关系方面拥有多大自由权,恰恰相反,从总体上看,人们仍然不得不依据生产资料去形成生产关系。智力在社会管理领域应用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形成了不平等的生产秩序以及维护这一秩序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二是通过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发展,积累了日益丰厚的思维成果,为人类智力化实现突破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智力只是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致使人类长期徘徊在较低的生活水平上。

第二个时期是马克思所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时期。这时?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脑力劳动者数量和质量都在显著增加。除了继续从事社会管理之外,越来越多脑力劳动者进入了直接物质生产领域。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开始从以体力为主向以脑力为主转移,

生产目的开始从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转移,产业结构趋于复杂,生产资料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时,科学技术延伸至生产理念、劳动管理、工艺过程、工具设备等各个环节,成为决定物质生产活动的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关系形成也相应取决于多种要素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总体文化的产物。

同时,社会交往趋于全球化,交往形式在增加:从人员交往、产品交换发展到资讯交流、信息沟通;交往深度在拓展:从经济、政治层面发展到文化、思想层面。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判断和社会制度的确认都具有了多种可能性。人们不仅需要考察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也要考察精神生产力水平;不仅需要考察本民族生产状况,也要考察其他民族生产状况。为此,社会关系形成具有更多选择性,而不同选择将导致良莠不等的利益格局和疾缓不一的发展状态。

这一时期,人类发展需要逐渐上升成为主题,并在?人—人—自然界?模式旁边,形成了?人——工具——自然界?模式。脑力劳动直接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之后,推动了大机器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开启了真正?人—工具—自然界?发展模式的时代。在此以前,人们虽然也使用各种工具,但基本上是立足于经验事实制造的,主要起到了延长四肢的作用,优化的是体力劳动;它们虽不断积累和发展,却始终未能帮助人类走出温饱之虞的困境。智力化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的展开,使科学研究也从统一的哲学中分化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人类用很短时期就把农业这一传统产业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劳动范围。与此同时,借助于物质生产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多,社会科学不断进步,为人类跨越阶级对抗、民族隔阂、国家壁垒、文化冲突贡献了越来越科学的思想成果,展示了越来越多样的策略模式,提供了越来越理性的道路选择。

可见,如果把社会化视为智力化的表现形式,那么,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经历有两种社会关系:一种派生性质,与自然经济时期即前资本主义文明相一致;一种原生性质,与商品经济时期即资本主义文明以来的走势相一致。由于双方都需服从客观规律,并且,由于各个民族发展不平衡,不同性质文明必然交错并存,所谓?派生?、?原生?只是相对判断,不应做绝对理解。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派生?社会关系主要与物质要素联系,呈现出直观性;而?原生?社会关系既与物质要素联系,又与精神要素联系,呈现出复杂性。毫无疑问,后者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虽然它所拥有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仍然是一定的,虽然人们仍然不得不在这些既定条件下去判断和选择,以至于仍然不能不服从客观规律,但是,意志自由空间增大了,要素组合形式多样化了,社会关系将因此呈现不同的性质和状态,人们将因此面临不同生存环境和际遇。也许归根结底,在历史长河

中,这些都属于体现规律的个别形式,其间差别均属微不足道,然而,它却能够影响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命运。这个意义的社会关系已经不是通常所谓表现生产力内容的形式了,它本身已经演变成生产力内容,成为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值得提出的是,马克思曾从分工角度区别过上述两种社会关系:

一种源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受生产资料技术水平支配,表现为工艺学意义的分工;这是通常意义的生产关系,属于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曾用?企业内部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471页)这一概念来指称,认为这一?分工作为一切特殊的生产活动方式的总体,是从物质方面、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来考察的社会劳动的总体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1页)。

另一种源于社会总劳动过程,受社会管理性质支配,表现为社会学意义的分工。马克思往往直接称之为?社会分工?,认为它?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0页),?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恩格斯在将之归结为?生产的不足?的同时,认为?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欺诈和蒙骗来实现?(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3卷第756页),显然认为它具有某种人为色彩。

马克思断言,上述两种分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由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尽管社会分工的一定形式和企业内部分工的一定形式可以完全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471页);然而,这两种分工关系又?是齐头并进地向前发展的,通过相互作用而相互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57页)。

这里姑且不去涉及马克思区别上述两种分工的初衷,仅就这种区别本身而言,马克思所揭示的无疑是学术界至今仍然混淆的两种社会关系:与工艺学分工所展开的社会关系不同,社会学分工所展开的社会关系并不单纯取决于所谓物质生产力水平,而是取决于包括物质生产力水平在内的更多要素,因此,它形成后往往能够影响乃至决定物质生产力水平。

人对社会关系的利用,归根结底是对人力的利用。人力属可以直接被使用的自然力资源,人际之间的认知起点低,?一个人的各种官能是用来判断他人相同官能的尺度?(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页);人力也属最强大的自然力资源,只有人力可以利用或控制其他自然力。这两大优势决定了人力对人力的利用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初形式,也是具有无限潜力的最高形式。仅就此而言,?人—人—自然界?模式内在包含着?人—工具—自然界?模

式,社会科学成为智力存在载体和发展源泉,具有着较之自然科学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类智力化进程也将伴随着全球化发展。自然经济时代是人类全球化自然萌动时期,主要成果体现在:人类走出了以人口生产为依托的氏族——部落圈子,组成了更大规模、更具动感的民族国家;商品经济时代是人类全球化初始发展时期,主要成果体现在:人类走出了原初地理环境的限制,开始探索整个地球,认识整个人类;信息经济时代是人类全球化加速扩张时期,主要成果体现在:人类逐步跨越了自然地域、民族国家的界限,互相学习、共同创造先进文化。

事实上,人作为理性的生命现象,不仅解决自身物质需要的方式应该是理性的,而且需要本身也会发生从以物质形态为主向以精神形态为主的转变。人类一旦走出依靠体力劳动完成物质生产的阶段,即一旦稳定地解决了物质需要问题时,观念就会变化。届时,人类当然不能改变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但却可以因其容易得到满足而不再继续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就像通常条件下空气对人无比重要,却并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一样。

这样,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的生命活动具有智力化特征,而智力化的存在和发展只能在社会关系形式中进行。人类智力化和社会化相辅相成:一方面,智力化借助于社会化而取得最大效用;另一方面,社会化仰仗智力化而得到拓展和深化。而无论前者或后者,都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

三、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规律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人类在文化性即智力化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使社会关系的建构出现了不确定性,导致一些人对人类发展规律性的怀疑。

哈耶克认为,?从规律支配着进化产物必然经历的各个阶段,因而能够据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生物进化还是文化进化,都不承认有什么‘进化规律’或‘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规律’?。导致后者失误的原因是混淆了个体发生过程和种系发生过程:?个体发生肯定只同事先决定的个体发展有关,它是由胚胎细胞中染色体固有的机制决定的。相反,与进化有关的种系发生,却是同种群或类型的进化史有关。?在这个领域,人们所能做的只能限于?模式预测或原理预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4-25页)哈耶克对社会主义的批判主要是针对其计划性及其背后的规律性。他认为,人类不可能运用理性方式掌握不同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这种生命活动的走势具有随机特点,因而无规律可言;人类只能遵循一条自然渐进的发展道路,以财产分立为基础,形成所谓?扩展秩序?。

哈耶克进一步提出,文化进化机制不是达尔文主义的机制,尽管双方?都

遵循着同样的自然选择原理:生存优势或繁殖优势?,并进而?都取决于竞争?(《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5页)。他引用朱利安〃赫胥黎的话:文化进化是?一个和生物进化极为不同的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机制和模式,不能单纯从生物学基础上加以解释?(《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3页)。双方的主要区别是:一是生物进化论现在已排除了后天获得特征的遗传,但文化进化却建立在这种遗传上;二是文化进化不仅通过生理上的?双亲?,而且通过无数个?祖先?,从而加快了传播速度;三是文化进化主要是通过集体选择发挥作用,而生物进化于此则不明显。

现在看来,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原创形态对时代条件的依赖引发了哈的批判;另一方面,哈的批判走向了极端,导致了自身的片面性。我们只能承认:马克思主义原创形态没有完结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不能同意根本不存在这一规律,或者说,人们永远也无法认识这一规律。

哈强调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复杂,指出这一点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看到了(《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70页),断言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进化不同于生物进化,并肯定不能依据人类个体生物规定性去推演人类群体发展的规律性。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没有构成排除人类发展存在客观规律的理由。

把握人类发展客观规律,取决于对其生命活动性质、特征和走势的基本判断。

人的自然性表现在生命活动上,就是人所必然具有的物质性个体化需要。自然性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总体上物质占有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物质占有者人数的增加。但应看到,人体物质构成的差异造成个人物质性需要的不同。无疑,人类占有自然物质越多,需要的个体性就越显著。自然性发展正是以物质需要的个体化程度为标志的,由此形成人类物质需要的趋异化特点。

人类发展方向归根结底要受到自身物质规定性的制约,而人体最具关键作用的大脑组织却使自身生命活动呈现受精神支配的特点。人们争取个人物质消费品的劳动,是从首先消费社会化精神产品开始的;他们只有把握了既存精神产品,知道都有什么,才谈得上做自身选择,也才能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人的文化性表现在生命活动上,是指人所必然具有的精神性社会化需要。而文化性的发展,一方面,指人类在总体上对精神产品占有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指特定精神产品占有者人数的增加。人类占有精神产品越多,精神性需要的社会性就越显著。文化性发展正是以精神需要的社会化程度为标志的,由此形成精神需要的趋同化特点。

精神社会化是人们选择自身需要的前提,是物质需要个性化过程。所以,自然性发展的趋异化倾向,体现在物质消费方面是个体化,体现在精神消费方面是社会化;而文化性发展的趋同化倾向,体现在精神需要方面是社会化,体现在物质需要方面是个体化。文化性中的趋同性恰恰是自然性中的趋异性的表现形式。

这种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考察人类发展规律的基本线索。其中,对文化性考量,成为认识人类发展水平的条件,而对社会性考量,成为判断人类发展状况的依据。由此可见,人类发展客观走势是:一方面,人们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从物质形态向精神形态转移;另一方面,人们需要的形式越来越从个体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

无论从何种角度认识人类发展,社会关系都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出发点。它首先与地理环境相关。与特定地理环境相一致的社会组织方式,是人类在自然经济时期的客观选择。它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理念、管理机制、反应模式,适应了这个时期民族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它作为一种普适的意识形态转化为风俗习惯,通过人口生产链条传递,成为影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原则。显然,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经济意义。它用一种成本很低的方式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使社会组织和管理得以完成。

社会关系本质上由意识形态构成,但往往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事实证明,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转化成为稳定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演化为具有物质特性的存在方式。它是一种历史积淀而成的人化自然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意识形态体现的这种客观存在,对任何个人都是强制性学校,他们的精神发展都不得不首先受到它的影响;并且,人们对它的任何改造和调整,都只能采取扬弃方式。有些看似巨大的社会变革,改变的往往仍属形式,其实质内容非经量变过程而难以易移。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正是仰仗了这种客观存在,才形成了不断延续的文化传承关系,才能走上一条不断向上的发展道路。

综上,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内容包括:

第一,作为自然界中一个特定的种群,不管人类个体之间在身体特征上存在着多少具体差异,人们生命机体的物质结构内容和方式都体现了同等的进化水平,由此所决定的生存需要及其演进形态虽然形式上可以千差万别,但在性质上却是一定的。这种与人类生命的物质构造相关联的需要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发展走势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对智力作用的彰显,表明人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解决生存和发展难题的。而脑力劳动归根结底须经由个体完成。人类生命活动的共

性特征,既是衡量不同民族所处发展阶段的尺度,又是弥平他们之间发展差距的途径。这种以智力发展为主轴的历史事实,决定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需经历不同阶段。

第三,个人智力只能存在和发展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规模是判断特定人类共同体发展水平的标志。如果用社会关系性质来区别社会形态,即以智力发展为尺度来认识社会,人类大体须经历三个时期:文明初期,受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有限的脑力劳动者仅仅分布在社会管理岗位,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严重;文明中期,教育日益普及,脑力劳动者逐步占据社会各种劳动岗位,财富分布趋于均衡,社会矛盾缓和;文明成熟期,教育机会平等,人们能够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作到把劳动与乐生需要统一起来。如果用社会关系规模来区别社会形态,即以交往广度和深度来认识社会,人类大体需经历三种社会形态:一是以血亲交往为主的原始部族形态,规模较小,联系稳定;相互以体力合作为主,大体平均分配利益。二是以人员交往为主的民族国家形态,规模有大有小,成员主要运用政治方式联系;实行逐步细化的分工,采取按能力分配原则。三是以信息交往为主的全球化形态,规模极大,联系既有随机性又有稳定性;以脑力合作方式为主,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统一。

这些显然已经超出了哈耶克所说的?原理预测和模式预测?的范围,属于对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探讨了。

如果从价值方面考察,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哈耶克认为:个人主义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这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个人是无法作为绝对的个人存在的;他客观上是社会关系中人,并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所谓?他的看法和趣味?并非真的只与他个人有关,而是或多或少、或此或彼与其生活的社会条件联系在一起。哈耶克以此否定社会可以拥有自身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目的,有失偏颇。他认为:?个人自由是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至上性这一观念水火不容的。自由社会绝不能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这条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战争和其它暂时性的灾难……。?(《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197页)其实,社会作为个人实现利益的基本条件,只能把服从个人利益作为永久目的才能存在下去。问题在于: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是变化的;而在同一历史条件下,不同个人的利益实现方式也是变化的。换句话说,社会是拥有自身特殊目的的;这一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表达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对这种共同目的的确认是通过民主机制进行的。

但建筑在个人差别基础上的社会平等,不能以民主只能以自由为标准。这里的自由,一是生命存在本身所体现的自由,人们总是希望活着,希望不断延长自己生命存在的数量指标,即增加生存时间;一是生命存在方式所体现的自由,人们总是希望按个人意愿活着,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生命存在的质量指标,即增加生活乐趣。显然,在这两个方面,人类自由都是具体的、有限的。

人类对延长生命时间的追求,要受到自身物质规定性的影响。个人受基因支配的生命机体的状况怎么样,其寿命的最高限额就将会什么样。人类文明进步所能提供的自由仅仅在于:一方面,不断提高个人维持健康身体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即衣食住行及社会安全、医疗卫生条件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在可能限度内,不断改善个体生命存在的物质规定性,如初见端倪的基因工程所展示的那样。也就是说,在延长人类寿命方面,理论上有着自由的前景,但实际上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存在着局限性。

人们对生存乐趣的追求,要受到文化规定性的影响。对个人来说,后者就是一种生态环境,它提供给个体生命活动的自由度,往往决定人们实现生活乐趣的程度。人类发展所能提供的自由仅仅在于:一方面,在由社会支配的、为了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所规定的时间之余,由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由社会历史过程所凝练出的、以尊重每一个人自由为标志的人际关系准则,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也就是说,在实现乐生需要方面,要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294页),人类同样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

在当代,对个人利益的张扬越来越向精神领域转移。这意味着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增长。因为,精神现象的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关系为载体的。后者是一个不断强大的自然界,是任何个体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四、唯物史观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马克思对人性三种结构内容的判断,表明他已经找到了正确解读历史的出发点。他最终只选择了从人的本质出发,即选择了从社会关系开始。这种选择出自对现实的考虑:

首先这是因为当时社会出现的两大现象:

一是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这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用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

一是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这种斗争既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又展示了新的社会制度选择对这一弊端克服的条件。

其次这是因为当时的三大事实:

第一,19世纪初期在欧洲加速发展的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迅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生产关系。这一事实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一种被叫着蒸汽机的东西来到人世间,一下子就改变了社会面貌;它所推动的生产力使商品经济中的无政府状态演变成为经济危机,它所营造的工厂主和雇佣工人的关系也因此演变出阶级斗争。一种生产资料能够如此改变社会、改变历史,无疑给理论家留下巨大诱惑。以这一事实为根据来解释历史,就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第二,当年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蒸汽机。对这一技术形成过程的考察,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有权声称对这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并且,也没有理由断言,这项技术仅仅属于专门的脑力劳动者的贡献。这一事实促使他们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115、117页)。显然,这一结论又反过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既重视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淡化科学技术与脑力劳动分工之间的联系。

第三,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经由拿破仑的大炮差不多在四分之一的时间里支配和影响了整个欧洲。对这一事件的抽象理解是暴力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推翻不可一世的封建统治,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并迅速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这一事实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十分看重无产阶级当时正在进行的阶级斗争,进而十分看重无产阶级。他们主动承担了无产阶级代言人的角色,把自己的理论目标定位在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上。他们不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通常应该是暴力性质的,而且认为这种暴力革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功。

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选择完全是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所激起的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并没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新的生产力,而是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未去适应新的生产力。因此,这一生产方式不能成为消灭阶级的物质条件。直至今天,人类已经拥有了更为先进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型科技革命成果,仍然不能提出立即消灭阶级的任务。新的科技发展仍然只能成为改变阶级存在方式和阶级关系状态的物质条件。与此相关,大机器生产也没有成为弱化脑力劳动分工的原因,而是成为智力直接进入物质生产领域的标志。它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引领了更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通过社会财富总量的持续增加,启动了更大力度的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的过程。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清楚地

懂得:脑力劳动是比体力劳动更为重要的劳动;如果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发展史的话,那么,这也是脑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的历史。

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3卷第777页)。他的学术研究方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推动革命需要的影响。在那个时代,面对尖锐的社会冲突,马克思试图用阶级斗争来化解经济危机,从而达到使二者同归于无的目的。为此,他特别看重在当时阶级斗争中起主要作用的无产阶级,认为只要这个阶级能被正确理论武装,就一定能夺取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然后组织计划经济,彻底消除以无政府状态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这样一个逻辑链条中,马克思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为这样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提供正确理论。

马克思完成了两大发现:发现唯物史观,使马克思判断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使马克思判断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具有历史合理性。

两大发现的共同出发点是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当时,人类已经历史性地达到了理想社会所需要的发展水平;全部问题仅仅在于,如何顺应这种发展去改变社会关系。这种判断对唯物史观的理论架构形成根本性影响:当时社会关系被当作人类利用商品经济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和最后阶段,迄时为止的历史成为达到这一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这样,马克思客观上忽视了自己揭示的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观点,即忽视了构成人类发展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智力发展,更没有把后者视为决定社会关系进步的基本原因,从而使唯物史观原创形态染上了过重的现实性色彩。

现在看来,唯物史观原创形态的局限主要在于:只强调了体现人类发展状态的形式方面——社会关系,以此为起点解读历史,找到了生产力,进而突出了生产资料的作用;却淡化了体现人类发展状态的内容方面——劳动活动,因此,这种体现人类特性的生命活动没有在其应有的历史背景上得到逻辑展开:从质上,劳动区分为体力和脑力,其发展应合理地表现为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从量上,劳动具体为劳动力,其发展应合理地表现为劳动力发展。但马克思虽然让劳动成为主要考察对象,却往往只在体力劳动意义上认识?劳动?,只在时间意义上区别?劳动力?。当他一般地强调劳动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时,他是对的;但由于仅指体力劳动,就无法抓住人类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线索。

可见,马克思?两大发现?虽然推动了历史,却包含了曲解的成分。这恰恰符合了历史的客观性质:人类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物质运动,是以精神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人类精神发展有着自身规律,它对客观事实的片面把握或部分游离,与对象本身存在状态相一致,因而适应了这种状态条件下人们的需要,并因满足

了这种需要而取得了支配他们的权力(一种理论在一个民族实现的程度,与这个民族的需要是一致的)。当然,事后来看,我们可以说,人类实践活动深化程度决定了客观事物所呈现的程度,客观事物呈现程度又制约了人们的理性反映水平;而人们理性反映水平又决定了人们需要的性质。这本身就是一种规律。它证明人类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都是一种能力,都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从而也证明,人类历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精神存在方式的支配。这里的精神和意识,是特定物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特定存在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换句话说,属于明确了规定性或具备了主体属性的物质和存在。人们不能设想,精神可以是没有物质的精神或脱离物质的精神。凡精神就是物质,即特定的、取得了规定性的物质。因此,当我们说,精神决定物质的时候,不过是说物质决定物质,是肯定一种物质之间的关系。

问题当然在于,人类精神活动规律决非用任意性就可解释清楚的。作为与规律性相对立的任意性,只是前者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往往用理性预期失败去指认任意性,岂不知,正是理性预期构成了任意性的要素,制约了任意性的方向。理性预期失败不能证明理性本身存在的不合理,而只是证明某一具体理性内容包含着不合理。

显然,人类发展历时越长,其客观性展示就越完整,对精神活动规律性把握就越完善,其间有两个基本尺度:

一是人类精神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为了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由于精神活动是通过个体完成的,所谓优化生命存在也只能是优化个人的生命存在。这决定了人类精神活动的起点是个人。当斯密强调人类普遍存在的?自爱?时,揭示的也是这一事实。

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直接载体是社会,精神活动发展必然表现为社会发展。在人类客观上分裂为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时代,其精神活动只能依赖不同社会文化形态。人们的道德自觉,通常表现在与己相关的社会关系范围。斯密对道德情操的研究,往往以有着交往关系的人们为对象。只有当人类活动完全进入全球化时代,才有可能扬弃区域性的、民族性的文化。

所谓人类发展规律性,即以精神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规律性,关键所在应该是它的继承性,即精神活动延续现象。精神活动无论是客体载体即语言和文字,还是主体载体即民族或族群,双方虽都不断变化,其内在连续却始终存在。

解释上述事实最简单的理由是:继承性意味着?新?对?旧?、?现在?对?过去?免除识别过程,意味着对既存资源的直接利用,比较起重新开辟或整理资源来讲,是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选择。当然,继承性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可以因条件变化而使继承行为变得保守和僵化,最终导致实践活动失败。

历史表明,继承性具有二重性。这与人类生命活动中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的关系有关。一方面,以精神活动为形式的人类历史是一个精神要素增量过程。从人们的精神历程来看,什么都无须忘去,无论是胜利、经验、人性、高尚,还是失败、教训、兽性、卑鄙,都构成了精神活动的环节,都映射了人类理性成长的轨迹。由此表现了人类历史继承性的绝对方面。另一方面,以物质活动为内容的人类历史是一个物质要素的选择过程。从人们的实际需要来看,什么都无法照搬,因为主体和客体都在变化。无论是同一主体面对变化的客体条件,还是改变的主体面对原有的客体条件,都会在精神活动上施加新的影响,并迫使人们在实践方面作出实事求是的选择。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由此决定了人类历史继承性的相对方面。

人类发展就是人们不断从自身文化积累中索取又不断增加这一文化积累的过程。如前所述,从文化积累中索取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这种机制保证了人类能力的不断强化,并得以形成一个不断递进的历史序列。这是人类独有的以社会自然界为标志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远胜过其它动物的奥秘之所在。比较起来,动物生存进化取决于天然自然界的影响和作用,只能通过生命遗传和变异发挥作用,具有渐进性和偶然性。人类则形成了一个独立于自身生命过程之外的文化积累序列,每一代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不断地为之提供认识成果,致使人类发展条件的优化具有递增性和必然性。

按照上述观点,唯物史观原创形态需要向现代形态转变。这里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重新认识落后国家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象,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当年,马克思预言落后的俄国有可能利用农村公社制度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时,曾指出:?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0页)但他和恩格斯设想的是?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251页)。这意味着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将通过政治革命的途径,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落后民族对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的吸收,是在同一种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先进民族的帮助来完成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必须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但却可以运用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本以及人员交往、科学研讨、技术交流等方式,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条件下来进行了。

第二,重新认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经济发展原则。

首先,两种劳动的存在形态不同:体力劳动的载体是人本身,人在劳动在,

劳动在人在,人与其劳动是直接统一的。脑力劳动的载体也是人,但它形成特定的认识成果后,这种成果可以脱离其创造者附着在诸多其它载体之上,例如附着在物质形态的他人、机器设备、原料材料等之上,或转化成为观念形态的法律制度、运作理念、工艺过程等;这些外化载体将像脑力劳动成果的原创者亲临一样,在各个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造成人不在劳动在,劳动在人不在,人与其劳动既可以统一又可以对立。

其次,两种劳动的作用方式不同:体力劳动是人们主要运用身体活动这种物质方式完成的,其成果一般体现为所加诸于其上的物质对象存在形态的某种改变。脑力劳动是人们主要运用大脑活动这种精神方式完成的,其成果一般体现为当事人观念形态的某种改变,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物质交换关系的尺度来衡量,脑力劳动成果只属于中间形态的产品,必须最终作用于物质领域才有意义;但无论是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还是推动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都必须借助于体力劳动的参与,就此而言,人类永远不可能消灭体力劳动现象,所可能消灭的将是职业化的、作为固定分工的体力劳动,所可能改变的将是迄今为止仍然存在的危险的、沉重的、单调重复的、环境污染的体力劳动方式。

再次,两种劳动的历史地位不同。体力劳动不过是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劳动,脑力劳动不过是以脑力支出为主的劳动,很难在绝对意义上把二者分开。从历史来看,人类从体力劳动开始,以脑力劳动终结,经历了一个脑力劳动方式逐步取代体力劳动方式的过程。一方面,体力劳动成果的积累完成了自身向脑力劳动的转化,是体力劳动孕育、产生、发展了脑力劳动;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成果的推广改变了体力劳动的存在,是脑力劳动改造、引领、转化了体力劳动。

最后,两种劳动的价值意义不同。在需要用价值尺度来衡量的时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与价值联系的方式具有显著的差别。一般说来,体力劳动与特定物质存在方式的改变相一致,可以通过相关的具体对象对其予以考察,这种一过性的特点使其价值形态具有确定性和有限性;而脑力劳动成果作为精神产品,所发挥的作用要根据它被实际应用的范围和程度来判断,从可能性上讲,一种精神产品可以被反复地使用,在实际上则取决于其纵向和横向传播的状况,因此,它的价值衡量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人类社会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的目的和思想动机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实现。最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为人类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总有其一定的运动变化规律。同样地,人类社会亦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表述,我们只是吸收前人的经验然后自己加以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按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的学说,即按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由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将适应新的生产力而变革,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就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 接下来我会引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来证明我自己的观点。 1859年,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还提出一个论点,他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在近现代史中的苏联的崛起与崩溃其实也正好应验了马克思的这个论断:“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这其实也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为了避免毁灭性的灾难和减轻发展中的痛苦,而不仅仅是为了“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与此同时也是在探索和完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其实,在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也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摩尔根写道:“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它们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9.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10.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卢梭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A、B、C)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B、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它是否就是社会形态按一定序列演进的规律呢?这是近年来讨论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链接文本素材库:《<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总结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和概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要点的著名文章,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而作。完稿于1859年1月,载于同年6月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马克思在《序言》中简短地叙述了自己从1842年主编《莱茵报》到50年代末的思想进程。其中特别强调,在《莱茵报》时期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多次辩论和论战,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强调批判G.W.F.黑格尔的法哲学,解决市民社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促使他解剖市民社会,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并通过经济学的研究,逐步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序言》中还总结了多年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最精确最简明扼要的概括。马克思还区分了几种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强调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它自身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序言》不仅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而且对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指导意义。)(以下简称《序言》),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了经典性表述。其中说道:“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这一大段表述包含着前后两层意思。前一层意思就是后来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后一层意思是讲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怎样理解这两层意思之间的相互关系呢?或者说,怎样从这里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从学术界近年来的讨论看,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前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后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只是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各民族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形式所作的大体上的归纳,并非普遍规律本身,因为许多民族的历史都没有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就足以证明那个顺序不可能是普遍规律。另一种见解认为,两层意思是一个整体,都是表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形态的演进方面,虽然有的民族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严格按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古代社会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教学重、难点: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教学方法:线索图示讲解; 教学过程: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

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 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 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二)没有剥削:附图:尼人狩猎图。 附图:基诺族平均分配食物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观点: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笔记 王志武 第十章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归结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他们不能发现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抹煞或忽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广大的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杂乱的堆积。

②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生,一是由于剥削阶级从事精神劳动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抹煞被剥削者——物质生产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剥削阶级为维持其特权总是把某种剥削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把这种制度看成是神的意志或某种永恒的正义、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而否认社会现象的暂时性、历史性。而无产阶级则无这些偏见。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产生,还因为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把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了出来。而且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闭塞状态,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把各国各民族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性、重复性,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产生除了阶级根源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两个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认识根源。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物质运动的变化,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的发展则不同,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人,而人是有

意识的,凭思想感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这就给人一种迷惑,似乎历史发展不是遵循历史客观规律,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利用和夸大这一事实,把人的思想,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思想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这里有两个矛盾,一是,为什么同一社会人们的主观意向会有种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冲突?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中间发生这样的矛盾?二是,为什么各种不同的主观意向,有的能够得到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有的似乎实现(如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提出“平等、自由、博爱”,结果建立的还是剥削的更不合理的制度)。但实际的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样?黑格尔认为支配人类历史的“民族精神”无非就是支配整个宇宙的神秘的“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 恩格斯指出,研究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动机,研究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不是研究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研究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动机。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是各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阶级的生产和发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2、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地理条件 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3、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 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 4、近年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一些网络热词被英国著名的牛津词典收录,这说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没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物质的社会关系”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因为 ( )。 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6、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力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8、“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9、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下面是本站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版电子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9学时 第三章教案内容分配 学时1: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时2: 第一节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4: 第一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学时5: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时6: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8: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9: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学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5、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授课思路: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问题导入: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出现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以及维尼纶、合成橡胶、新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合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进步。20世纪初,开始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50年代,制备出锗单晶,后又制备出硅单晶和化合物半导体等,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属、非金属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或几种材料为增强体,可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不断扩大应用。 环保节能高性能低成本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 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 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 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 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 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 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 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 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 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 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 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 分支而来”。人与猿同祖理论首次被赫胥黎提出来了,这比拉马克的猿变人论又前进了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横

历史发展有无规律

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 历史,从广义上说即事物以往的发生、发展过程,从狭义上说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及其结果。规律,即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且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历史规律是二者的抽象融合,即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它是那些相信人类社会及历史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人们所揭示的一个范畴。 德国古典史学奠基人康德说:“历史在运动中有规律的前进。”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成了美国种族主义学派解释历史演进的信条。如果说没有规律的话自然不需要其他的探讨,但如果说有规律,那么就会有人问到底是什么规律?对于历史规律的探讨从古至今、尤其在西方史学界几乎没有中断过,下面仅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赫尔德坚信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他曾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诗歌时代”为人类童年期;“散文时代”为人类壮年期;“哲学时代”为人类成熟期。可以说,这种比喻是非常形象的。从文学体裁来讲,诗歌出现的较早,而且显得比较朴素,象征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还处于一个比较蒙昧的阶段,到了“散文时代”,繁荣、发展、昌盛接踵而来,但是,繁盛之后,引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的深深思考,就像人生的中老年阶段。这种想法很有道理,看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由产生到发展到高潮到衰亡的变化,但未免显得朴素了,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条式的勾勒,而且文学化的形容难以达到科学的高度。 维柯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理解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要进过三个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进行的是渐进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我觉得“螺旋式上升”的描述是很经典的,但是三阶段不一定准确,尤其不适用于东方世界,像中国,我们有神话、有神仙的遥想,但从未像西方那样拥有一个严密、多姿多彩的神学体系,更称不上神祗时代,皇帝口含天宪、金口玉牙,这是一个压抑英雄的国度。 孔多塞根据知识进步的程度,把历史划分为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三个时期。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截然不同的,此二者是一体之两面,绝非递进的关系,相反的,我倒是觉得,任何一门学问发展到最高境界都是哲学的境界。 兰克认为,历史发展进步的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连续性,是各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之间的前后相继,这是上帝安排的结果。抛开上帝不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优势与劣势,“进步”的意义也是有适用范围的,所有方面都比前一个时代进步,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说谁就比谁好,谁比谁差,兰克不愧为客观主义史学派的大师,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 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 产者的不同地位 4、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史观 B、折中主义史观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