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廊坊师范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2013届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XXX

专业XXX

班级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2.12.23

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比较

XXX

(XXX学院 XXX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

孔子和墨子的“爱”的思想比较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教、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二者的思想基础不同,内容、方法、特点各异,但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平世界的和谐理念中仍会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子;墨子;仁爱;兼爱

TO COMPARE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 AND

MOSIUS “LOVE”

XXX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Hebei 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

Confucius and Mozi’s “love” the idea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nfucian “love” is a kind of love have poor love, which is to brotherly love to your parents for the concentric circle, layer upon layer outside push, gradually extended to families, countries and the love of the society, gradually extended to families, countries and the love of the society, including “close close” the love of the most real, the most strong, namely “filial piety and also,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kernel with”. And universal love of mohism is a kind of love without such as love, people were asked to forget the idea of the blood and level difference and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both different, content, metho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n the concept of harmony of peace in the world are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onfucius; Mozi; virtue ethics; universal love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录 (Ⅲ)

前言 (1)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形成依据之比较 (1)

(一)“爱”形成之经济分析 (1)

(二)“爱”形成之政治分析 (2)

(三)“爱”形成之社会分析 (3)

(四)“爱”形成之文化分析 (4)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基本内涵之比较 (4)

(一)“爱”之内容 (4)

(二)“爱”之方法 (5)

(三)“爱”之特点 (7)

1.孔子的“重仁重义”与墨子的“爱利结合” (7)

2.“仁爱”的单向性与“兼爱”的交互性 (7)

3.“仁爱”的差等性与“兼爱”的平等性 (7)

4.“仁爱”的社会性与“兼爱”的自然性 (8)

三、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现实功用之比较 (7)

(一)“爱”之现代阐释的异同 (8)

(二)“爱”之现实功用的比较 (9)

(三)“爱”之和谐社会的需要 (10)

(四)“爱”之美好世界的憧憬 (10)

结束语 (11)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声明 (16)

前言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将远古文明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且保留地域民族特色的国家。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传统的道德文化体系。它始自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延续并发展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文明,在封建社会中又进一步丰富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仍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和文化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时至今日,社会的主流文化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独领风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二元并存,乃至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的三元文化结构。三种文化的并存虽是对我国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包容、和而不同的态度的认可,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如思想文化上的冲击与混乱,主流价值观的迷失与茫然,伦理道德中的游离与沦丧等①。所有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势必会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祖国和人民带来重重阻碍。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对待现实存在的三元文化,并且能够和谐地处理和驾驭这些文化对于我们的思想、教育乃至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至此,本文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大家中选取两位重量级人物——孔子与墨子,选取二者对比强烈的思想部分——“爱”的思想作为题材。秉承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学术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异同,指导探索未来。希冀能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所裨益,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所益助。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形成依据之比较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并深受其影响的。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不例外。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二者“爱”的区别,应追本溯源,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其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以下将简单从孔墨的出身背景出发,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个角度来分析孔子与墨子“爱”的思想的现实来源之比较。

(一)“爱”形成之经济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儒墨思想的形成,都是由当时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来决定的。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97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先世是殷人后裔宋国的贵族,后迁居鲁国。虽自幼出身贫穷,但因其所受教育熏陶,平生向往政治,致力于为统治阶级(奴隶主阶级)服务。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姓墨,名翟,一说是鲁国人(山东滕州),一说是河南鲁山县人,今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山东滕州人,春秋末战国初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贫寒,自称“贱人”,他的身份可能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接近“农

与工肆之人”的“士”。墨子亲身经历了农民的疾苦,所以才会更能代表社会生活最底层的人的利益讲话,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的形成。

正因为孔子和墨子两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人的社会地位并非同一个阶层,所以他们的思想有所迥异亦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人的出身地位,乃至其所受的家庭或社会教育、社会阅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视野与角度,会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人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孔子和墨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作用亦如是。

孔子的贵族出身,使得他自身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有血统尊卑的年代,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孔子的先世是殷人后裔宋国的贵族,殷人则是生活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其思想带有深刻的奴隶社会的特征,因此沿袭下来的贵族不免有种“高贵血统”的自豪感和带有奴隶主色彩的思想成分。这点对于理解孔子“仁爱”思想的“爱有差等”是很有助益的。

相对而言,墨子就不那么幸运了。墨子出身平民,因为春秋末战国初是奴隶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社会建立的年代。这个年代中,部分奴隶渐渐掌握了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统治者也逐渐予以承认,这是早期的土地主。而“奴隶”这个词语也相对上层社会的变动——由奴隶主阶级掌权到由地主阶级掌权的转变,而逐步转变成“平民”。但没变的是地位,无论是奴隶社会时的奴隶,还是此时的平民,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人。他们无权无势,生活贫穷潦倒,依然被上层社会的人欺压,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墨子只是比这个情况稍微好一些,他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他的生活只能说,还过得去,但不是富裕,他也不是地主阶级。所以尽管他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训》),却另立门户,提出“兼以易别”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通过对比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和墨子“爱”的思想是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十分关联的。即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仍有一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尊卑观念、主从关系等。

(二)“爱”形成之政治分析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孔子和墨子的经济基础是不同的,这是当时的社会中都认可的。即便人们不能用他们口袋里的钱来衡量这两个人的政治地位,但社会已经给予大众一种很明显的观念:孔子是从属上层社会的,而墨子则是从属下层社会的。因此不论孔子贫穷到何种地步,墨子上升到何种地步,都改变不了他们自身被烙上的阶级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一度是很混乱的。现在的历史学家给它界定为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而当一种制度在语另一种制度交接的时候,带给整个社会的冲击是不可小觑的,这在社会学领域被称之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社会失序有其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它能促进新秩序的生成,但也会阻碍社会的正常运行,影响社会和谐。孔子和墨子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

孔子是幸运的,他的学说被广泛的人所接受,四处游说,仕途上最高位时至“大司寇”,受到鲁国国君的器重。他的思想被统治者接受也有很大的被认可、被宣传的优势。同时,孔子也致力于政事,一生的理想都是为此,他当然也会改变自己的思想使之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比如其中的

三纲五常,仁爱等思想。何况孔子习周礼,推仁政,相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愚民思想这方面还是很有裨益的。

墨子倒是显得有些沧桑。他自创学派,与其弟子组成了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社团,集体奔走于齐、鲁、宋、楚、卫、魏等国。虽其弟子多受到各国器重,但墨子本人却并非如此。墨子曾南游至楚,献书楚惠王,惠王赞叹为“良书”,然不用其道。他拒绝了惠王的封赐而去,并说“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墨子·贵义》)。墨子在政治仕途上是不走运的,这也与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关联。他主张的兼以易别的兼爱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后来的学者称之为在当时太过理想。主要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存在的,是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且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甚至很多平民也在怀疑墨子的兼爱说能否真的实现。这对于墨子思想的传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但墨子毕竟是往长远了看的,他看到新兴的地主阶级,看到了社会的新生力量,看到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现实。他能看到人的生命的平等,这点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是很进步的。然而这是孔子所觉察不到的。孔子尊崇周礼,可是周国没有“百姓”这个词,那里是奴隶主的天下,而“奴隶”是不被当做人来看的。孔子所言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但也是亲亲的。孔子的爱是有血缘等级之分的。他爱君子不爱小人,爱亲人胜于外人,主张尊卑有序。对于政治制度方面,他虽然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但也要被统治者的绝对服从,这是君臣之道。对于此时出现的商人,孔子也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并不比文人,不予以重视。可这点在墨子看来十分重要,他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很大一部分是受其影响的,这些小商品经济者其实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三)“爱”形成之社会分析

孔子和墨子出生于春秋末与战国初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而旧的生产关系明显成了桎梏,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宜,所以出现了社会政治领域的动乱与重组,来调节这一不和谐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盛行,新兴地主阶级(即当时的诸侯士大夫)崛起。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各个诸侯争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同时“士”阶层也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孔子和墨子就是这样被统治者所招揽的。但墨子是出身“庶人”的士。

诸侯野心的膨胀与势力的正多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诸侯争霸比如招兵买马,兵要怎么出,马要怎么买,这样的事情必然使得下层的平民受到牵连,或是壮丁被招走,或是赋税变沉重。寻常百姓苦寒家,怎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经年累月的持续,势必会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动摇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孔子和墨子对此看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孔子为统治者的权威利益而担心,唯恐天下动乱会破坏了统治的平衡;而代表平民阶级利益的墨子则看到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遭受战争的破坏,困苦不堪。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社会中的有志之士都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希冀能够改变这一悲惨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倡的“仁政”便是其中之一,主张仁者爱人,希望借此能冲淡平民阶级对于统治者的不满。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希冀的是靠停止战争,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相处来避免人民遭受战乱之苦。前者的思想是统治阶级极为推崇的,因为诸侯本身为自己的利益开展战争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安抚被统治者;也有一部分平民也是接受这一思想的,因为历来平民(最早时期是奴隶)阶层都是不受重视的,改变的奴隶的人身自由已经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很大的慰藉了,认为是很大进步了,便习惯于适应,也有的平民是无力反抗,便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后者的思想是大多数平民和社会中一些主张和平的人所支持的,人们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会流离失所,会流血牺牲,会使得本来清贫困苦的生活变得更加一无所有;只有在很配的年代,人们才能安居乐业,颐享太平。

(四)“爱”形成之文化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十分活跃而且自由。教育和学术逐渐下降,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这就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花似锦创造了条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正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正是当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混乱,才使得即使如孔子和墨子这么针锋相对的思想也能并存。但就其文化来源上分析孔子和墨子的“爱”的思想还是区别甚大的。

孔子自幼学习的是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文明与教化,很多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虽然他自己也提出并修改了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但总体而言,他的思想不免有些崇古落士的嫌疑。如他的治丧,为礼等主张,在墨子看来是劳民伤财的。孔子认为为已逝世的亲人守丧是一种礼,表达的是一种爱,提倡厚葬才能彰显出爱的程度。但这在墨子看来会使得死去的人并不能感知,而活着的人却要为此受累。墨子的节用、节丧等观点就是针对于此才提出的。

其实总体而言,孔子接受到的是统治阶层的教育,学习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那个层次的人都注重身份地位,也有钱有权有实力,支撑的起奢华的葬礼等开销。但这不是放诸四夷而皆行的准则,起码对于穷苦的老百姓就不适用。他们没钱去消费这么奢华的葬礼,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是要辛苦地活着的,如果把财富都陪葬给死人,那活着的人岂不是要活着等死?所以说墨子的节用、节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再者,墨子在生活当中接触的大都是“农与工肆之人”,而孔子则接触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二者的社会触角必然感知的社会现实不同,这对其各自思想的形成必然起到很大的作用。故而主要还是两人的文化及阅历差异,早就了两个不同的人的不同思想文化观念。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基本内涵之比较

思想的对比最重要的还是看内容,从本质上分析其中的异质同构,这样方可清晰地分辨二者的差异。具体的如施行的方法,自身的特点等也同思想的内容一起构成了其基本内涵,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爱”之内容

从总体意义上来看,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

两人皆处在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的动荡变革时代,一个靠左(孔子),一个靠右(墨子)。左的一方,沿袭了几千年文明的奴隶制社会文化所留下的传统根深蒂固,愈发“根正苗红”,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右的一方,在传承了几千年文明遭受野蛮的变革时代,墨子站在历史潮流的前沿,高声呼吁“兼以易别”,他新颖的思维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变迁的浪潮,不仅满足了人民大众的愿望,也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以至于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沿袭下来。尽管二者思想的提出,都是出于其对现实的考虑,但毕竟孔子与墨子所属的阶级不同,出发点不同,看到的社会现实侧重点不同,那么它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不一样的。

孔子代表由没落贵族向新兴地主转化的阶级,出于对统治者利益的考虑,对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施行“仁政”,包括以德治国和仁者爱人的思想。而墨子代表“士农工商”阶级的利益,出于对社会下层人民利益的考虑,针对社会战乱不断,百姓疾苦的现象,提出了“兼以易别”的“兼爱”思想。

孔子的道德思想核心是“仁”,而在伦理道德范畴中最达意的表达就是“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仁是古已有之的道德观念。孔子继承前人的思想,加以发挥,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②。“仁”在孔子思想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的仁,指孝悌、忠信、仁爱、志勇、仁义、忠恕等诸道德的总称;狭义的仁,就指爱人的同情心。仁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但其道德内在性首先表现为“爱人”③。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有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之分和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别的广泛的有差等的爱。“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爱是推己及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种爱的本身是内在自发的,与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相对于孔子的“仁爱”说而言,墨子的“兼爱”是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等级身份的高低贵贱的普遍的无差别的爱。此外,墨子的兼爱既关注实际的利益,又关心天下之公利。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墨子的“兼爱”是对整体人类之爱、平等之爱,追求实际的利益、公利的互利的爱④。

二者的爱的思想都关注了人的主体性,概括而言都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他们都能看到人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倡以“爱”为宗旨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式,在当时的社会是先进的代表。虽然二者的“爱”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是至今为止仍然具有高度借鉴意义的思想。

(二)“爱”之方法

孔子“仁爱”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施行方法各有千秋。因其本身思想的差异而造就的在思想的传播及推行方面的不同,从“爱”的传播上便能有所分晓。如孔子坚持的“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忠恕之道”等,墨子所秉承的“兼以易别”、“爱利结合”、墨子“十论”等。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孔子施行“仁爱”思想的方法中最显著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尊周礼,提倡在社会混乱之际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之稳定,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仁)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具体说来,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其次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要达到“仁爱”的境界,其解亦难亦不难。孔子把抽象的“仁爱”具体化为可见的品行,可见一斑。“恭”是指贤惠,“宽”是指宽以待人,“信”是指信任别人,“敏”是才思敏捷,“惠”是指贤惠。若是能做到这些优良的品质,那么距离仁爱亦不远矣。

最后是要秉行“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其间,曾子把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归结为“忠恕”二字。“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即孔子在《卫灵公》篇里答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所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的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⑤。

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三宝。一是“兼以易别”。墨子在《天志中》说:“兼者,除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观其事,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别”就是各种对立、歧视的坏现象(并不是一切差别)。这种彼此不能容纳对方的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不相爱生也”。因此,应“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这即是说“兼”、“别”不能并立,应当以“兼”易“别”,才能解决社会问题。这同儒家的主别相对立⑥。

二是“爱利结合”。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其不相爱生也”(《兼爱中》)为此他提出“兼爱”的主张试图通过“兼爱”泯灭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和内容的。他认为只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才能实现兼爱的原则,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礼之”,如此可以达到天下

太平的大治局面。墨子的“兼爱”有其具体内容,不能归之于“泛爱主义”。它只是反对奴隶制的等级歧视,提倡“尚贤”,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并不反对等级制度本身。它不赞成儒家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并非要反对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兼爱”的真正意思是:处于彼此对立之中的人们要双方相爱,反对只爱自己、只顾自己的利益⑦。

三是墨子“十论”。墨子“十论”,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丧、非乐、天志、明鬼和非命。他在《鲁问篇》中对自己的思想体系是这样解释的:“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但在兼爱外,其他九论也是从不同角度论证着兼爱的合理性⑧。

(三)“爱”之特点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特点方面。也正因为二者的对比才把二者的特点衬托的更加显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墨子的兼爱思想的确是针对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的,而这样的思想特点的对比才更具有可见性。

1.孔子的“重仁重义”与墨子的“爱利结合”

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重仁重义”的人文主义色彩,而墨子的“兼爱”思想则具有“爱利结合”的功利主义色彩。孔子的君子作风使得其思想也颇带仁义之风,而墨子的侠士情怀使得其思想更具有“兼相爱、交相利”的隐士风情。

但孔子的重仁义之举,使得他本身并不热衷于功利的束缚,才有“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之说。他的倡举使得其追随者都追求仁义,并不显于利,以此蔚然成风。但也是这种思维的导向使得许多道貌岸然的“君子”在世俗的背后做着苟且之事。这是追名逐利所付出的代价。而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之说,使得爱利结合,无利不仁义的思想虽然令一些“君子”所不齿,然则确实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之法。人际之间的互动除了追求精神情感方面的满足,还有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如果此二方面不能得到协调,那么即使君子显于义却食不果腹,也有违伦理纲常。因此,孔子的“重仁重义”之举虽然值得鉴赏,而墨子的“爱利结合”却更有其现实意义。

2.“仁爱”的单向性与“兼爱”的交互性

孔子的“仁爱”思想的单向性表现在,爱是由人的内在性发出的,对待他人的情感是不图回报的。这是一种“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怀。但它之作用于一个方向,即是给予。但这种不求回报的高尚作为却会令无时无刻的给予者感到疲于应付,因为付出总有力竭的一日,而没有回报可言的行为不具希望。

然墨子的“兼爱”思想的交互性表现在,爱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爱的义务和被爱的权利。这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乐观情怀。人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不至于白费,不单单是给予,也会有所收获。这样的行为模式会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得到调剂,人会有付出而有所收获,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模式。

3.“仁爱”的差等性与“兼爱”的平等性

墨子的“兼爱”思想所具有的平等性是针对孔子的“仁爱”思想的差等性而提出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明显的差等性,从其“仁爱”的内容上便可看出。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因着宗族血缘之分、等级身份之别的同心圆越向外,感情色彩越淡薄;逐层蔓延,展现出的差别即是差等性的表现。墨子则以“兼以易别”的手段,提出了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的“兼爱”思想。这种剔除了爱有差等的思想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具平等性,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爱也更彰显整体的、平等的色彩。

4.“仁爱”的社会性与“兼爱”的自然性

孔子的“仁爱”思想侧重于人的社会性,墨子的“兼爱”思想则侧重于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为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秩序而提出的,注重礼,注重三纲五常,它从人的内在心理出发,寻求人的情感归属,使其成为约束个人行为,尊天理、循纲常,以维护社会统治的稳定性。正是通过借助于这种“仁爱”思想的教化作用,驯服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服从性、依赖性及被统治的自觉性,以达到文明教化、稳定统治的目的。

人的自然性是同人的社会性相对立而言的,即人的自然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它主要包括人在生存发展中对自然界的依赖、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等。墨子看到了人除了社会情感方面的需求外,还有自然物质的追求。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奠基,即使有了情感方面的满足人也不会感觉幸福。幸福的生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的。所以墨子的提倡的是寓利于爱,使得人的情感和物质方面均可得到满足。这点因对比孔子的仁爱来看,则表现为侧重人的自然性。

三、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现实功用之比较

在现代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三元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时的社会转型期,前道德体系结构的破裂与新道德体系的重建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失序状态已经形成。至此,在很多人们中出现了精神迷失现象,包括市场经济崇拜、政治冷漠倾向、法治意识淡薄、非意识形态化、伦理道德失范、社会心理失衡、主导信仰的危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领域、伦理道德意识乃至精神文化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

作为伦理道德领域及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爱”的思想,在当下社会中有其必然的现实需要。爱是一个国家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看到了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根本是“起自不相爱”。而今的社会发展现状虽不像当年那么艰苦,但仍有许多新情况的出现是源自人们内心

的冷漠与无视,我们在此把这些现象归类为“缺爱”现象。简而言之,就是由“缺爱”心理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

(一)“爱”之现代阐释的异同

任何人的言语思想都会在他人的转述或延续过程中有所发展和变化,这是不羁的事实。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不外乎如此。尤其是在言语进化、思想解放的今天,当社会再次提及许多古人的思想时,当下的理解与古人的见解多少是有些出入的,有的甚至于南辕北辙。当然,这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鉴于孔子与墨子“爱”的思想行色各异,其内容在现代阐释之中仍保留有它们本身的内涵特质。如孔子的“仁爱”思想,依然是君子胸怀,大公无私的爱,而墨子的“兼爱”思想仍比孔子的“仁爱”思想的范围更广,也至于有人称:“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阐释出的孔子与墨子“爱”的思想的异同点都在“爱”这个基点之上。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谈“爱人”。无论孔子的“仁爱”,还是墨子的“兼爱”,无不以爱人为根本,类同于我国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它所内含的注重关怀人的情感及有价值的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爱”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孔子的“仁爱”不是爱所有的人,它是有所区别的,有亲疏远近、有仁义道德之分的爱。爱人,不仅要爱与自己亲近的人,更是爱有仁义、讲道德的正义之人。反之,它不会教人去爱那些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等行为恶劣的小人。这是一种“君子之爱”。而君子不爱小人,更不与小人为伍。但墨子的“兼爱”便不同了,他主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不论你是纯洁君子,还是奸佞小人,只要你作为人而存在,有生命,我便去爱。这里的“爱”是平等地授予每一个人的。如爱父母,父母便爱我;爱小人,小人不害我;爱他人,他人有利于我等。这种爱当然包含一种互利互爱的因素在其中,却仍是符合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逻辑的。

(二)“爱”之社会功用的比较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的道德发展现状令人堪忧。作为社会问题之一,在现阶段日益表露明显的“缺爱”现象,早已风靡全国、深入人心。许多网络热词如“碰瓷”、“我爸是李刚”、“XX哥”等等能在一时间被市民或网友于社会中或网络上津津乐道,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这些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缺爱”心理。由此漫延而至、随波逐流的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伦理道德等领域的受灾广度与深度不得不令人瞠目结舌。

“缺爱”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伦理道德结构体系的重建过程中,在社会失序状态下的夹缝中衍生的,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上说,“缺爱”心理是由于这些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在与父母或监护人之间的相处过程中,爱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导致的病态心理。而这种病态心理则是导致社会中“缺爱”现象的根本所在。正因为这些人的心理或多或少的畸形发展与病态扭曲,自身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便移置到他人中去,直接或间接引发一系列的不良社会现象。如对于市场经济崇拜、政治冷漠倾向、法治意识淡薄、非意识形态化、伦理道德失范、社会心理失衡、主导信仰危机等。

针对“缺爱”现象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得不借助于对“爱”的思想的教育。由此看来,无论是从现世的伦理还是传统的道德角度上,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然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则是首当其冲的。当然,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所用。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入手,推己及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与友爱,转而改善社会中冷漠与自私的风气,再辅之以墨子的“兼爱”思想,教导人与人之间要“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关爱,使社会风气转变得更加优良。

(三)“爱”之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当前世界发展前提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一目标的提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客观而切实做出的选择。也只有努力创建和谐的社会,才能维护政治经济的稳定,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可见,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和谐给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和谐,是指一种良好的或最佳的关系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一种价值评价,它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在设计和建构各种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各方面的需要、人的不同发展状态的需要以及不同群体的需要⑨。和谐理念不仅关注人的基本权利,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人不仅有物质欲求,而且还有爱的需要、价值和意义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作为社会管理工具的制度日益健全,对维护社会的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制度管理日益健全的社会组织却忽视了人的情感的一面。它不像旧式团体更多地通过感情的沟通来维系团体的关系与运作,加上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与效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疏远、淡漠和缺乏人情味。这就加剧了人的异化感、疏离感、孤独感,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于接触、交往、亲密、归属的渴望。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重视人的感情需要⑩。

和谐本身就是人的高级情感之一。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人的其他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因此和谐本身也就成为人的需要和追求的重要内容。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处于中间层次的需要,它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因此,对于社会中个人的“爱”的教育,以及“缺爱”心理的矫正手术有其迫切需要的。

(四)“爱”之美好世界的憧憬

历史的脚步在无声中推进,社会在几不可见的变化中向前发展,更新的不只是物质文明,更先进的是精神文明的与时俱进。许多丑恶的思想和行为都在“爱”的教育下欣欣向荣,社会也因此呈现出一团和气,精神风貌的渐变将令人展颜。为此,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爱”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的许多社会问题,而且于未来的发展的助益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爱”是人类中最高尚的情感,也是很微妙的心理。因为“爱”,会使得人际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包容,以至于人际交往更加和谐。而诸如此类,只会更加促进这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只有人的心灵的美好才能造就现实的美好。孔子的“仁爱”思想在现代亦能

教育和引导人们向着正义的方向迈进,以维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下更能摒除社会中某些邪恶心理的作祟,引领人类朝着文明与友爱的未来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中,世界美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际融洽,生态平衡。祥和的背后是奠基,而维系这一切的根基便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基础——爱。这里的“爱”是人的一种本性,或者说是一种本能。它区别于弗洛伊德所讲的单纯生理需求意义上的爱,虽然这种爱也是包含在此“爱”当中的一部分。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由内而生的关爱,包括亲人之间、情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的所有关爱。它源自人类最纯洁的内心,直接作用于任意人的交往中,无论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它直接带来的信任、责任、关心、互助等,是其他一切情感所无可匹及的。

共产主义社会无国别之分,各民族也会在大融合之中逐渐趋同,身份、地位等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变迁,共同的情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未来世界的美好需要全人类携手共同创造、共同爱护。人类将用爱的力量来追求一个和谐的世界、美好的未来,并将付诸于现实中,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实现。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却望其项背。要致力于我国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抓好政治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否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建设的总体步伐。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必然发展的结果。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必然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正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本文所探讨的“爱”的思想的借鉴,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伦理道德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基础,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民族特色显著;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我国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步形成的伦理道德文化体系丰富而独特。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的三元文化结构。三种文化的并存虽是对我国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包容、和而不同的态度的认可,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如思想文化上的冲击与混乱,主流价值观的迷失于茫然,伦理道德中的游离于沦丧等。所有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势必会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祖国和人民带来重重阻碍。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对待现实存在的三元文化,并且能够和谐地处理和驾驭这些文化对于我们的思想、教育乃至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针对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比较研究,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本质意义上讲,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延续下来的部分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的,也有相当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产物。至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而存在的儒墨文化,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同化、同行。尤其是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构筑与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建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也必然要同现代文化的先进部分相融合,共同求发展。为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和平世界而奋斗,使我国早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5第一版:P27-30.

②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P245.

③王丽桃.比较视角下的孔墨爱人思想[J].太原学校教育学院学报.2008.9.第26卷第3期:1-4.

④王鑫.论墨子“兼爱”思想思想的特点[C].河北大学.2008.06.

⑤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4387855.html,/view/122718.htm

⑥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4387855.html,/z/q168026069.htm

⑦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4387855.html,/z/q168026069.htm

⑧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4387855.html,/z/q168026069.htm

⑨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P1

⑩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P2-3.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5第一版:P27-30.

[2]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P21-26.

[3] 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P1-3.

[4] 原著[春秋]孔丘,注译张铭一.论语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 论语[M]. 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北京第一版.

[6] 水渭松.国学大讲堂【墨子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7] 孙中原主编.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6月第二版:P19,P154-167.

[8] 王思义,谢丹著.兼爱非攻:漫说墨家思想[M].辽海出版社,2001年1月:P21-34.

[9] 郭勉愈,巩璠著.人之为仁——走进儒家的《论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P56-58.

[10] 王鑫.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特点[C].河北大学,2008.06:P2-17.

[11] 鞠明霞.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C].山东师范大学,200706:P7-37.

[12] 刘和平.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C].湘潭大学,2007.5.1:P4-17.

[13] 魏义霞.“兼以易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比较[J].江淮论坛,2012.2:79-85.

[14] 王丽桃.比较视角下的孔墨爱人思想[J].太原学校教育学院学报,2008.9.第26卷第3期:1-4.

[15] 周木村.对墨子“兼爱”观念可行性的质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第41卷第1期:30-33.

[16] 韦先良,王贵.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J].法制与经济,2010年1月,总第227期:130-131.

[17] 方德志.基于“仁爱”德性的儒家伦理构成之现代阐释——以道德情感主义的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43-51.

[18] 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59-65.

[19] 朱传棨. “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2(2):145-149.

[20] 肖双荣.儒家和墨家的“仁”“爱”之争[J].船山学刊,2010(2):116-118.

[21] 孙理兴.墨子“爱人”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0.3:14-16.

致谢:

至此,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学业将以论文的结业为终点告一段落。思及四年中日日夜夜的学习与生活,颇感缅怀。在结业之末,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这当中少不了许多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的悉心照顾。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荣芳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开始,王老师就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从邮箱的申请、邮件的回复,到中国知网论文的下载与使用问题,从论文的大方向的指引到论文中个别词语的矫正,这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在王老师耐心指导下反复更正提高。王老师用其创新的教学态度和耐心的教学作风不断对我悉心指导和鼓励,使我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受益匪浅。王老师“恭宽信敏惠的人格魅力将对我以后的学业、工作及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其次,要特别感谢王怀章老师,历史专业的刘伟同学以及本专业的同学朋友们。他们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曾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心与建议,对论文的创作有必不可少的影响,衷心地谢谢各位!

再次,感谢我的母校——廊坊师范学院,四年里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优质的课程,配置了优秀教师,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们在这里成长、锻炼,不断充实与提高。

最后,感谢四年里教过我的所有的老师,尤其是我的专业课老师们,您们以高尚的师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以渊博的知识为我们搭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让我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受益终生。

论文的顺利完成将标志着四年大学学业的完结。值此之际,再次感谢这四年里所有领导、老师、同学、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宿舍的朋友对我学习的督促,使我大学的生活更加精彩,感谢大家在我大学四年终的陪伴!向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再次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XXX

2012年12月31日

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XXX教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本人郑重承诺,如果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被发现有剽窃、抄袭等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造成影响自己毕业和学位等一系列后果。

毕业生签字:

年月日

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墨家的创始者墨子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及在春秋战国时代不被采用的原因,同时联系实际分析墨子兼爱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思想价值,主要从个人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兼爱、空想性、现代意义 墨子(公元前480—公元前420)宋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做过工匠,被称为“贱人”,“北国鄙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子的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忙,他与弟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提出一套而又独具特点的学说,这就是墨学。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大主张,这些构成了墨家思想的整个思想体系。 “兼爱”思想 一、兼爱就是对一切人无所不爱,不分远近,不分等级,普遍广泛地爱所有的人。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兼相爱交相利就是不分人与我,不只是单方面的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不是单方面的是自己有利,而且还要使别人有利。墨子认为,兼相爱就要大家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平等了,也就是“爱无差等” 二,一切人间的怨恨、篡夺乃至天下大乱,其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而只要实行兼爱,一切不道德行为也就都没有了,天下也就大治了: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兼爱或相恶是国家治乱的枢纽,兼爱则治,相恶则乱 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上》)若果做到“天下皆相爱”,社会矛盾就会泯灭,就会天下太平。 墨子在兼爱的基础上提出非攻——墨子的外交理念,他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墨子强烈抨击大国对小国1、强国对弱国的攻伐,他认为,这种侵略别国的战争是“不与其劳,获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天志下》)的不义行为“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天志下》) 为实行兼爱原则,栖栖遑遑奔走于世。孟子评论墨子的行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淮南子》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为天下的大利,虽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再所不顾。应当说这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兼爱思想的空想性。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说法之一,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这样算起来,活了九十多岁,算是老寿星了。墨子生活于孔、孟之间,可以说是既幸也不幸。说幸,是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王权式微,于是,知识分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纷纷成为诸侯、权贵们延揽的对象,身上的束缚就此散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泼洒自己生命的光华。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墨子得以建构、宣扬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几乎与儒家比肩的墨家学派。说不幸,则是由于他前有孔子,后有孟子,而这两位因种种原因,在风云际会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相继被尊称为“圣”与“亚圣”,而他夹在中间,自汉魏已降,光辉渐被遮掩,声名不显,史料阙如,究竟出于何地,或宋或鲁,亦众说不一,迨至近现代,几乎已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比之孔孟,墨子不遑多让,同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甚或犹有过之。 孔子、孟子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墨子不同,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据说,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工匠,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墨子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

等手工艺。他自称“贱人”,与“农与工肆之人”相熟。这个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墨子与孔孟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不同。 一、教育目标的不同 孔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即是一种精英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而君子是要管理国家的。他说:“学而优则仕。”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即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孔子说,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就可以从政了。孟子则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见,他要教育的也是精英。 墨子出身并主要活动于社会底层,从底层人们的愿望出发,他提倡“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本质上是希望底层的人们也能得到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他要培养的是兼爱之士。 兼士与君子有什么不同? 君子的标准,见上引孔子的话。而兼士的标准,依墨子所说,就是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有好的道德行为,善于论辩,具备或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亦即包括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孔子的君子标准,主要在道德方面,墨子兼士的标准包括技能。这就是孔、墨在教育标

浅谈墨子的文艺思想(一)

浅谈墨子的文艺思想(一)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墨子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关键词】:墨子;功利;三表;天治。 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曾说:“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2]林继中先生也认为,要体味“作为独特的唐人生活再现之唐诗”,就不能不先了解那“诗一般的唐人生活”3]。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研究作家的作品,先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要了解《墨子》一书的文艺思想,就要联系墨子所生活的时代特色。 1、《墨子》产生的社会背景 墨子,名翟,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其生活的年代略晚于孔子。《日知录》中有一段对孔子死后百余年间社会剧变的精彩概括: 自《左传》之终以至此(指周显王三十年),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佚,考古者为之茫昧。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集释》卷十三) 由上可见,墨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奴隶社会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已破坏殆尽。各诸侯大国间竞相争霸,连年混战。而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不但不奋发图强、与民休养生息,反而务为耳目之娱乐、穷凶极奢致使民不聊生。《墨子》一书中对此也有所披露: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墨子·非乐》)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墨子·节用上》) 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其为毋用若此矣。(《墨子·节用下》) 在封建制度发展、生产力大为提高,各诸侯国间割据混战、相互吞并的战国时代,孔子那种以“仁义”治天下的做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急需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墨家学说由此应运而生。 2、《墨子》所反映的墨子主要的文艺思想 古代“文艺”一词,与我们现在的文艺概念不同,主要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如《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中:“有隐于知理者,有隐于文艺者。”。今天“文艺”一词的含义则更为广泛,不仅指写作,也包括音乐、表演、绘画、装潢装裱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本文是就此义谈墨子的“文艺”思想。 2.1“功利”的文艺价值观。 面对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墨子主张礼乐文章必须从功利角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摘要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重要命题是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墨子认为天下的人应该相互热爱,实现共同的利益,实现“天下之利”。墨子所提倡的“兼爱”是一种博大的平等之爱,其最终目的是天下之大利。墨子的“兼爱”所倡导的平等之爱与孔子所倡导的有差等之爱不同,墨子认为人对人的爱不应该有亲疏薄厚的差别,而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平等之爱。墨子出身卑微,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他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不是着眼于古代政治文化的破坏,而是以现实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为出发点,思考人类怎样在互利互惠中达成共识,实现“非攻”,从而避免纷争,取得和平。 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天志”为基础,以“非攻”的和平理想为目的,体察百姓人民之苦,反映时代精神的需求。“兼爱”思想中蕴含的平等、互利、和平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的。 关键词:兼相爱交相利天志非攻 the Mo zi proposed "and love, the", a photograph important propositio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mozi philosophy, one of that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should mozi mutual love, achiev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 Mo zi advocate "love" is a kind of great equal love,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Italy of the world. The "love" mozi "advocated by Confucius and equal love advocated by have hierarchycal love different, mo zi think people love to man should not have thick difference, but personal ties which transcends the equal love above. Mo zi humble, to lower th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have a profound experience of reality,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仁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并且亲亲的核心是孝悌。儒家道德以孝悌说仁爱,又把孝悌建立在返本的自然情感上,而把仁从外部的规范变为人性的本能。在亲亲基础之上,孝梯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把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两方面构造起来。孝移于君,便有了“忠”,悌移于尊,便有了“义”。然而,墨家兼爱的核心却是爱无差等,是一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爱, 要求人们抛弃儒家所说的血缘等级等因素, 做到爱人如己。就是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由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在墨子看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二,“兼爱”与“仁爱”的本质不一样 儒家道德讲“爱人”,归根结底是爱己、为己。儒家道德的修己安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利己这一目的的方法。这种行为在本体上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由此可见,儒家之仁爱是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推的人情法则作用下,达到利己、为己的目的.然而,墨家兼爱却是一种利人、为人之爱。墨子把是否‘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准则。墨子认为,讲兼爱必须给人以实际的利益。关于爱人和爱己的关系,墨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第三,“兼爱”和“仁爱”的产生起点不一样 儒家的的“爱”不是由外向内强加于人的, 而是自发的。它以人性向善作为其哲学起点, 孔子“爱人”的观念是对人性的信赖和人格的尊重。儒家注重伦理,认为首先要作为一个尽“孝”道的人, 才有可能去爱其它的人, 这是行仁之道的基本条件。提倡“亲亲”之爱, 乃是发之于人的本性, “父子”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儒家的爱是由特殊性到普适性的, 由“爱亲”产生而推至“爱众”、“爱民”。墨子则认为“爱”是自外向内的, 由于现实的需要而存在。他的政治思想以“天志”为本。面对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崩坏了的道德规范,墨子从“天志”出发推出“兼爱”, 让“爱”成为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墨子的学说中, “爱”是外在产生的, 作为人们生存必需拥有的一项品质而强加。 第四,“兼爱”与“仁爱”实现的方式不一样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礼坏乐崩”的时代, 因此, 他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内容的“礼乐”思想。反过来“,礼乐”成为其“仁爱”的实现方式, 即内乐而外礼的人的标本。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 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认为, 实现了忠恕之道, 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泛爱。与孔子相比, 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墨子之“兼爱”思想的实现, 就体现在他的“尚贤”、“交相利”、“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兼爱”则以“交相利”为准则, 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且将“兼爱”的实现寄希望于王侯将相,不易为人所实施, 就难免流于空想。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 启示 摘要: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教育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而且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墨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得出几点启示,希冀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11-0181-03 一、墨子教育思想概述 墨子,名翟,是孔子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政治宣教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遗产。 (一)教育目的:培养“兼士” 墨子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如果人们能够兼相爱、交相利,“天下祸篡可使毋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人。他认为,教育就承担起培养“贤士”或“兼士”的重任,“贤士”的主要标准是兼爱,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谈”,更要“博乎道术”。“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墨子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墨子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接受教育,即“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肤徒步之士”。他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王公大人”,也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真正做到了“有道者劝以相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观。 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培养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教育思想相比,墨子的“有教无类”更为彻底、更接地气,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他对教育对象受教前的品行及出身、天性、资质、等级、贫富、贵贱等并无明确规定,对所有自愿“修德进业者”均予以教诲。 (三)教学内容:突出技能 墨子为了把“王公大人”、“匹肤徒步之士”培养成“兼士”,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创设了一套独特的教学内容。在对儒家教育内容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他突破“六艺”的教育范畴,不断丰富完善,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科技知识、军事技能、逻辑知识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奇葩,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精髓。对其进行探讨,对发展和完善今日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墨子所处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战国时代, 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是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局面。如何制止征战,安定政治,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是当时思想家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墨子,作为一个更加接近于下层劳动者的士人,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混乱的状态,是因为人们都“不相爱,交争利”。他说:“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 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墨子?鲁问》,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因此,墨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能平等爱人、兼爱天下的“兼士”,“以兼易别”,从而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的目的,使“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同下》)。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1. 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他认为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志趣进行教学。他的“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耕柱》)说的就是依教育对象的材质而施教的意思。他说:“夫知者,亦必量力所能至”(《公孟》),又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大取》),指的也是按学生的知识能力施教。如《公孟》载“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虽“身体强良,思虑徇通”,但他不具有从政潜能,故墨子仅使其“随而学,而没有把“吾将士子”的许诺付诸实际。 2. 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他在《修身》中讲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就是说学要以行为本,学要致用。他主张评价一个人要“合其志功而观焉”(《鲁问》),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鲁问》)。 3. 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假如“不强人说”,则“人莫之知也”(《公孟》)。因此,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也要争取主动去送教。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使社会风气好转起来。墨子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公孟》中记载到:“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对曰:‘吾族人无学者。’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犹强为之,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之。’” 4. 墨子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考虑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鲁问》),墨子认为自己虽然不耕稼,但上说下教,“而功贤于耕织”(《鲁问》)。 三、墨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当代社会是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目前中国倡导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无疑需要国民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更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这就给当今的教育提出了一个较难的课题。或许我们从墨子的教育理念中可以找到某些启示。 1.培养专才和通才相统一。墨子的教育模式是因材施教,要培养一般的专业人才,即“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耕柱》)。就是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从事各种专业劳动,以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实践,发展生产,解决天下的衣食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通才,培养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够“揣曲直”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贤士”。他主张让“贤士”治理政治,批判了那种以血缘,出身为根基,用人唯亲而不问贤能与否的腐败社会制度。

浅议墨子兼爱思想

论墨子“兼爱”思想 【摘要】墨子名翟,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值社会转型期,诸侯兼并,战祸不断。在这样一个生产关系变革、政治局势动荡的年代,旧的社会道德体系正逐步瓦解,建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是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以“兼爱”作为其主张的核心,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政治理论。本文将从“兼爱”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实现途径以及现代价值简要介绍“兼爱”思想。 【关键字】墨子“兼爱” 一、“兼爱”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随着铁器的发明和应用,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改变,波及到了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体系。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实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对于欧洲产业革命,整个社会的生产状况、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等无不发生变化。自公元前549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确认私田的合法性和所有权以来,就进一步破坏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到春秋晚期,中原各国都已采用对田地按亩征税的制度”,奴隶制经济基础日益瓦解,社会出现了极大的变革。自周平王东迁,公室势弱,诸侯乱礼,相继称王,各国卿大夫也专擅国权,僭越之事,比比皆是。公元前562 年,鲁国的三桓“作三军,三分公室”。其后,三家又进一步瓜分国君的权力,“四分公室”,鲁昭公、鲁哀公亦相继被逐走。 其他各国情况也基本相同,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擅晋。其间,战争蜂起,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为了自己的一己权势,混战不已。这一时期,政治舞台风云变幻,生产力遭到大力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到处呈现一片乱世景象。乱世之像,从孔子那时就已出现。孔子之道,以“爱人”的“仁”为核心,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专以己度人。而从孔子周游列国却“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的一再受挫看来,孔子的救世主张在实践上当时也很难被执政者采用而达到应用的效果,这就需要另寻一条救世之道。墨子便在此背景下针对社会这种纷争不断的局面从平民的立场提出了他的救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是作为一种治天下之乱并用于社会改造和社会批判而提出的。1 二、“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何谓“兼爱”?我认为,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博爱,是所有的人之间互相平等,超越阶级的爱。而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有等差的爱,这种仁爱的实质目的是在强调礼纲,即封建专制下的一个统治秩序。比如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等, 这样的爱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墨子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法, 强调爱无差别等级, 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爱别人如爱自己,不分你我,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人,这才是真正的爱。如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它有着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兼爱”是爱天下百姓,是对全人类的爱,爱 1刘源,曹雅娟,《兼爱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社科纵横》,2011 年3 月总第26 卷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把《仁》摆在了重要位置,而墨子则把《贤》和《义》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秩序虽然摆放的位置有所不同,颠来倒去,都没有逃离封建主义的藩篱。本质上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是为了封建主义好的,只是在各自的具体思想方法上有所区别。他们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治国理政的思想都属于空想的封建社会 主义,是不会被统治阶级所采纳的,孔子,墨子有些相同的地方,他们的一些想法有谁能听,又有谁去能实行,都不过是活动活动心眼,都是空想的封建社会主义者,只不过有些东西符合封建统治也只能算是不谋而合的。现在,把三千年前腐朽的封建主义的货色当做所谓文化精华来抵御资本主 义的价值观,就显得十分可笑,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反封建的,不过,摆个封建主义的地摊,赚点资本主义的小钱,想法到也不错,也是可行的,但是要想占什么领道德高地那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相对封建主义是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进步。不反对封建主义哪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而用封建的东西比什么都 幼稚可笑。 墨子《非儒》,认为儒生教学能力不咋地,把聪明的教

傻了,好学生都教坏了,还乱收束脩,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是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搞个文艺活动的还勉强凑合,做工务农,保家卫国也指不上他们,所以参政议政的事,绝不能让儒生瞎参和。孔子:“仁者爱人”,其实质是爱君子,不爱小人。分别亲疏远近,不平等。 墨子揭发批判了儒家的假仁假义: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又曰:“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 又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等都属于错误的言行。 孔子阴谋策划颠覆齐国和吴国的活动。孔子到了齐国得不到重用,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树鸱夷子皮”来谩骂田常的,在道德行为上纯属小人一个。借机会报复搞破坏活动,孔子的行为属于贩卖情报,挑拨离间,制造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导致战争,“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在这一点上现在某些文化人与当年孔子何其相似乃尔。 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非命,非儒,非乐。 尚同,其实也是掩盖着矛盾的,在同中是在存异的。制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墨子“兼爱”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墨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值社会转型期,诸侯兼并,战祸不断。在这样一个生产关系变革、政治局势动荡的年代,旧的社会道德体系正逐步瓦解,建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是刻不容缓,并且墨子对于当时贵族阶级的一切生活,抱着彻底反对的态度,因此提出了“非礼”“非乐”等相关主张,并把矛头直指提倡复兴周礼的儒家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以“兼爱”作为其主张的核心,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政治理论。 生在战国初期的墨子,列强篡杀攻伐之事愈演愈烈,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不断加深。对此墨子提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查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的确如此,作为墨家思想的领袖。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即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平等性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待,在这之中,“兼”取代“别”,指平等,而“别”指差别和等级。出于游侠的身份,墨子正是以这种团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处事理论为基础,极力扩大这种思想,采用宣扬兼爱学说的做法,呼吁大众平等无差别的对待身边的所有人。 二、墨子“兼爱”思想的实践诉求 “兼爱”思想是否能顺利实行,应该说是墨子“兼爱”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争议的地方,也是从古至今很多学者予以研究和争辩的核心。 对“兼爱”思想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兼爱”涉及到人的道德层面,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战争不止,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奔命,反映出的都是人自利自保的天性,对自身的道德要求根本不高,因此“兼爱”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推行。其次,“兼爱”实行需要有贤明君主作为保障。“兼爱”不仅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更注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维护。这就需要各国有足以贤明的君主来推行“兼爱”的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墨子的教育思想(日记770) 2011年4月3日 第一章墨子综述 第一节墨子的生平事迹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在周贞定王初年,约当孔子卒后十余年,也就是公元前468到459年间;死在周安王中叶,约当孟子生前十余年,也就是公元前390到382年间,享寿八十岁左右。墨子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人物。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两家,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的大师,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当时的男女老少没有不欢欣企望的。如此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应享有盛名,然而,与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辉煌传诵成反照,各种史籍对墨子的生平却未有一明确、肯定的记载,以至后人关于墨子本人的情况知道很少,使我们无法认清墨子的真面目。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国的大夫,《吕氏春秋·当染》则认为他是鲁国人。 从墨子的一生的活动看,墨子可能出生于当时的士阶层,但他本人曾经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具有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称自己为“贱民”。墨子早年曾受过儒家的教育,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发觉儒家非常强调礼乐,主张厚葬久丧,不利于人民,因而不满儒家所提倡的繁琐的礼乐,于是弃儒而去,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墨子是一位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社会民生的人。他一生都是在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 墨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墨子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他的科学思想前无古人,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它诸子,他对世界、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政治方面,墨子主张“尚贤”与“尚同”。他提出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主张,认为只要有贤能,不管亲疏远近,贫富贵贱,都要任用他们。他认为人民的思想都要向他们的长官认同学习,下级的主管必须向上级的主管认同学习,建立起上下的共识,而最高的统治者(天子)要能统一天下的思想。墨子也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在经济方面,墨子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对于分配“利”,墨子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在伦理方面,墨子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在教育方面,墨子的教育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墨子主张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救世拯民。他是第一个不畏劳苦送教上门的教育家。他很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他提出了教育上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教学方法有因时(材、人)施教、讲清事物的所以然、以行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在军事方面,墨子主张“有备无患”,他反对侵略战争,采取防御战争。他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第二节墨子时代的社会情形 墨子所处的是战国初期时代,虽然没有战国后期的大屠杀和大混乱,但比较春秋时期却是不如的。由于封建制度的崩溃,游牧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的变,社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新的不平衡,出现了强弱的差异,产生了大国争霸。强国争霸侵略,造成强欺弱,大拼小的战争局面,弄得一般善良百姓,生活丧失了安定。国家越强

墨子的“兼爱”说与功利主义思想

墨子的“兼爱”说与功利主义思想 摘要: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爱”说为中心和标志,把“兼爱”原则展开为“兼相爱、交相利”,进而发展为墨子的义利观,墨子的义利观既“贵义”又“尚利”,是首位在诸子百家中高举功利主义旗帜的思想家。墨子的“兼爱”思想,首先体现在“别相恶”的对立中。通过“兼以易别”用大爱的姿态表达了一种平等的思想,根据此来兴天下之利。但“兼爱”不仅追求社会的正义平等,也关注个体的权益。首先,墨子将天下祸害的原因归结为“不相爱”,深刻地揭示了天下之害的根源。其次,墨家所讲的“兼相爱,交相利”,迥异于“耻言利”的儒家思想。墨子强调“义利一体”,视“利人”、“利天下”为“义(至善)”,然后又提出“利”以“义”的标准和目的。墨子提倡“交利”的平等意识,代表了平民和小生产者的物质生活利益,不是利益冲突的另一方以奴隶主贵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但是墨子又把解决这一冲突、矛盾的希望寄予帝王,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空想。最后墨子把义利统一的功利主义贯彻在道德评价上,提出在“合其志功而观”的道德评价理论,强调客观结果与主观动机的统一。 关键词:墨家,兼爱,非攻,交利 《史记》无墨子传,只在《孟荀列传》后附了寥寥24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但墨学在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古语有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这句古谚隐含着这样的信息: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儒、墨两家同为“显学”。对此典籍中多有记载。(《韩非子·显学》)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中多次以孔墨并称。(《当染》)云:“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这就说明墨家和儒家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墨家学派也曾有过显赫,辉煌的学术地位。 墨子,名翟(dí),墨翟是墨家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为墨子。墨子的时期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多数认为墨子是鲁国人。传说他的手工技巧和著名工匠公输般齐名,是一名精于制械的工程师。墨子属于“士”的阶级,但他也是平民的代言人。墨子先习儒而后非儒,深谙儒家学术,并在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摘要]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反对私利,都注重践行。对孔墨的“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爱人,如何修身具有重要妁参考作用,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一、“仁爱”与“兼爱”的相异之处 孔子和墨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而墨子提倡“兼爱”。虽说这两种思想都是一种爱人的思想,都注重“仁”,但是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及两者实施的要求不同。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春秋末年为社会大变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大规模的流亡,使部分奴隶主贵族失去了往昔的天堂,他们无力维持原有的生活,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有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祖业,形成流民。当时流民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昔日做官,如祝、宗、乐、士,而后失业者,或者是失势的贵族,这些上等的流民多成为儒士;一种是农工下层失业者,或刑徒苦役,这些流民多成为侠士。儒家出自儒士,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大儒士。孔子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这就注定其思想主张必然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这种仁爱是推己及人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别人,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而墨家出自侠士,来自于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墨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更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与艰辛,这就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的要求,要求博爱,爱无差等。 2具体的内容不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称之为“仁”,从表面上来看,孔墨都注重“仁”,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孔子提倡的“仁爱”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孔子的“仁爱”强调宗教程度、血缘尊卑、亲疏贵贱,是一种由亲而疏,由近及远的爱,是“爱有差等”。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衰公问》)。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之事,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是“爱有差等”。而

墨子“兼爱”思想

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 "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 教育内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 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由于他不能正确认识战争的根源,也不能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因此不免流于和平主义的空想。[3]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摘要:墨家,在先秦时代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它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其独特的一套关于教育的理论,对于当时的思想和政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学说,即使在历经几千年之后的现代,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思想影响启示 墨子,名翟,鲁人,出身微贱,精于工艺。他意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主要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原则。在教育作用方面,墨子认为教育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要培养“兼士”。他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文史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在教育教学原则上,他坚持志功合一,主动性原则和实践原则。 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作用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就是通过教人学会“兼爱”,“非攻”,拥有一颗博爱的心,爱天下的一切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虽然他的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但在当时的社会,他的思想指导了一批仁爱之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尽力改变人民的生活。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批行侠仗义,牺牲自己利益为民谋利益的侠士。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需要这样的侠士,但是“兼爱”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的教育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无法改变,所教出来的所谓高材生有一部分仍是自私自利的,他们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没有过错,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为自己谋福利。而对社会,他们没有任何责任,他们只爱自己,认为这就足够了。在之前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药家鑫的案子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他的自私,只为了自己能少些麻烦,就残忍的夺去了他人的生命。这虽然很极端,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只顾自己的现状。为此,以兼爱的思想教育学生,使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大爱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成为关爱他人的公民,对于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国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极其有益的。而教育对于国家也将能够起到一个促进国家和平安宁的作用。 二教育内容——重视“实用技能” 在墨子的教育内容中,不仅有道德教育内容,文史知识和逻辑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实用技能的学习。在当时,墨子的教学内容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有利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虽然在这一教学内容中不乏功利主义的思想,但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到“兼爱”,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在实际中帮助他人,而不是像儒家弟子满口仁义道德,但真正实施却很少能做到实处。这一学习内容,对于当代的教育,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课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的知识,做很多看似联系实际的习题。但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运用书本中的知识,他们只懂得理论。很多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就学习了很多有关电路的知识,也知道电路的结构,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到了大学都还不能自己装一个电灯泡。这也提示我们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没有把实用技术和书本理论很好的联系起来,从而只能培养出一群群的书呆子。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墨子的理论中借鉴其关于实用技能培养的思想,通过合适的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实用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墨子的关于实用技能的培养与当代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联系。在很多人的眼中,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是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应该接受的教育。所以在选择学校时,除了那些学习成绩差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同学,几乎没有同学愿意选职业教育学校。他们认为在职

论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墨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兼爱”思想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德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现实意义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但其一生的活动范围却远远超出鲁国,前后到过宋、齐、卫、魏、楚等国,还在宋昭公时做过宋国大夫。他所创立的墨家,是当时唯一可以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因而与儒家齐名,时称“儒墨显学”。墨子的学说,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为内容。其中,“兼爱”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兼爱”代表了墨子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其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血缘宗法制度。 一、“兼爱”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墨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改组的时代,一方面社会发展中各种新的事物纷纷涌现,表现出强劲的内在活力;令一方面,激流汹涌必使沉渣泛起,社会的各种弊端、阴暗面亦暴露无余。墨子认为,这种乱世的产生,其根源就在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 为了医治社会混乱的病根,墨子提出了“兼爱”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宣传,以代替流行的“别爱”,克服社会的各种弊端,使天下内乱得治。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社会现象的最终根源存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人们的道德状况是由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状况决定的。墨子把社会的病根完全归之于社会的道德状况,这显示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但他至少看到了私有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弊病,意识到了道德的巨大社会作用,提出了“兼爱”的德育思想,他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的美好愿望是值得肯定的。 二、“兼爱”思想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一)以“兼爱”代替“别爱”,反对自私自利 “兼爱”,或曰“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学说的核心,墨子提出“兼爱”,首先是反对“别相恶”的,而“兼爱”的首要含义正体现在同“别相恶”的对立之中。“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