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西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课题: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学号:222015322092094

姓名:马天诚

中国近年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在世界影响力现今,如何?发展速度有究竟是如何变化?中国今年经济现状究竟乐观与否?本文将对于中国经济地位和中国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

近些年,中国、中国人成为全球新闻中的主角,似乎已经显得平常。当我们将目光回溯到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起点,并用心去触摸这几年的变迁时,我们尤为深切地体会到,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伟大的转折已经完成,中国与世界彼此相互影响的时代已经开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已经、正在并将继续主动积极地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这一作用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也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未来3到5年经济情况并不容乐观,但未来5到15年左右,中国的经济还是很有机会的。中国经济下滑压力,是长期的,因为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保持15%增长要出问题的。

按照这种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继续下滑,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总爆发,从而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但对中国的前景非常忧虑的人还是不少。

中国常讲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持续的经济增速的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增速下滑是体制落后造成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拿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一定有体制的落后性。中国还是一个转型中国家,必然也有体制的扭曲性,这两点都不能不承认。从标准的理论来看,体制的落后性和制度的扭曲性也必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是重要的问题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些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如果真是内因造成的,改起来很难,可能会像悲观论者认为的,崩溃难于避免。

如果不是内因,即使能改,要不是对症下药,忽视了问题的真正原因,采取的措施对解决造成经济下滑的原因没帮助,还可能恶化了经济速度的下滑。所以,虽然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讨论,还是有必要正本清源把它弄清楚。

我前面谈到,我并不否认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

最明显的理由是:我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10.4%,2011年9.3%,2012年7.7%,2013年7.7%,同一个时间里,印度呢?2010年10.1%,2011年7.1%,2012年变成5.3%,2013年只剩下4.9%,和我们一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我们还厉害,总不能说因为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连带把印度也往下拉?

再来看,同样是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2010年是7.5%的增长速度,2011年接近崩盘了,2.7%。2012年完全崩盘,只有0.9%的增长,2013年才恢复到2.2%。增长的态势和我们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我们严重,同样不能说因为我们的体制机制造成中国下滑,把巴西往下拉得更厉害。

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这样、那样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像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3%,2011年3.7%,2012年只有2%的增长,2013年恢复一点,不过是2.8%。既然是高收入经济体,照理说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非常少,但是表现情形跟我们完全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我们厉害。

新加坡,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是现在亚洲地区唯一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的国家,也是二战之后,少数几个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并超过美国的国家之一。它在2010年增长速度是14.8%,2011年是5.0%,2012年是崩盘,1.3%。2013年恢复到3.7%。从这些高表现经济体来看,它的发展态势和我们一样,而且下降幅度比我们厉害。

全球经济下滑是共同外因

唯一能够真正解释这些国家2010年以后的增长表现的,一定是有共同的外因。只要我们冷静思考,也不难理解。

原因正在于,发达国家自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复苏,美国是这样,欧洲更是这样,日本则从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一直很疲软,2012年实行了安倍经济学,但实际上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实体经济的增长也没有恢复过来。这些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将近50%。前面提到的这些中等发达国家、高表现国家,出口都相当重要,以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这一驾跑慢了。

第二驾马车是投资,所有的国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都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去支持投资。那些项目经过四五年,普遍建成了。如果没有新的项目进来,外部环境又不好,投资增长率一定下滑,第二驾马车也跑慢了。

第三驾马车是消费,中国的消费在所有国家中还是最强劲的,所以我们维持了7%以上的增长速度,表现得比它们要好。它们的消费增长都比我们慢,所以下滑得比我们多。

为什么我坚持20年8%的增长潜力?

既然增长减速是外因引起的,我们怎么应对?这涉及对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实际可动员的条件而定。

潜在增长力,我们早上谈了一些,为什么对潜在增长力的普遍看法比我的看法要低了不少?主要的悲观论点是中国连续35年9.8%的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其他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东亚奇迹那些,通常是2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都降到7%以下,认为我国已经高速增长35年了,不可能不掉到7%以下。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从二战以后的历史经验,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按照1990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1.1万美元以后,经济增长速度都降下来,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都这样,我国也不会例外。

我不同意上述观点,理由上午已经谈了一些,主要是经济要持续增长,一定是靠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都在世界最前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必须靠自己发明,怎么发明?发明的投入非常大,风险非常高,所以,100多年来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维持2%的增长,加上人口增长,不到一个百分点,经济大约维持3%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有技术借鉴、引进、模仿、集成的可能性,所以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小多了。从一些表现好的国家来看,依赖后发优势经济增长可以达到7%,甚至更高。我们的潜力用了35年了,后发优势还有多大?后发优势还有多大不在于已经用了35年,也不在于绝对的收入水平,实际要看的是和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的差距有多大。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我个人用一个不是很准确,但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指标,就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

我们知道人均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反映的是平均的技术和平均的产业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平均技术、产业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大,后发优势的潜力越大。

也就是基于这一个原因,我不同意用绝对收入水平来衡量增长潜力。同样是按照1990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的1.1万美元,德国是在1967、1968年达到的,那时候德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是美国的65%;日本是1971年达到的,当时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60%;韩国、中国台湾等,是在90年代中达到的,当时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50%左右。

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按照2008年的最新数字,只有美国的21%,即使我们达到1.1万美元时也达不到美国的30%。同样的绝对收入水平,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前面讲的高速增长的国家比要大多了,这就代表我们的后发优势大多了。

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是美国的21%,在同一水平日本实现了1951年到1971年20年间每年9.2%的增长;新加坡从1967年到1987年,20年间平均每年8.6%的增长;中国台湾从1975年到1995年,20年间每年8.3%的增长;韩国从1977年到1997年,20年间平均每年7.6%的增长,这些东亚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在人均收入平和美国比较只有21%的时候实现了20年7.6%到9.2%的增长速度。

它们既然能够实现,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有这个可能,从2008年开始,中国应该有20年8%增长的潜力。

实现8%经济增长的条件

有了这样的增长潜力,未来几年实际上的增长目标怎么订比较好?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外出口、外需这部分,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增长的比较缓慢。发达国家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恢复到2008年危机发生前的正常经济增长状况,可能会比较难,这是因为过去一般金融危机只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应对政策建议和措施是:进行结构性改革,货币贬值,和短期援助。

结构性改革要求减少福利、减少开支,金融去杠杆,这些措施的短期效果会减少投资减少消费,经济增长会放缓,失业会增加。于是就靠货币贬值,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来对冲。

贬值政策生效需要一段时间,于是就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一笔贷款援助,让它渡过短期的难关。以贬值来创造结构改革的空间现在不能用,因为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危机,它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竞争,谁想用货币贬值增加出口给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必然导致竞争性贬值,结果谁都难于用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

如果不能进行结构性改革,经济会长期比较疲软,失业水平高,收入增长慢,需求增长也就会慢,影响到我们出口的增长。因此,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只能更多地靠内需。

我国扩大内需的条件比较好。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国的产业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不断升级,即使现在的产业都产能过剩,产业升级的空间还非常大,好的投资机会多。基础设施也是同样的情形,我国这些年基础设施做得不错,但大部分是一个城市连接另一个城市的,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还相有许多瓶颈。第三个是环境保护,环境改善也需要投资。还有城市化也需要投资。这些都是有相当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的投资领域,这是中国和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疲软了,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因为他们的产业已经在世界前沿;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虽然可能老化,但都是有的;环境也是好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了,所以经济一疲软,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

有好的投资机会,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能进行投资,这一点我们也是相对好的。各级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0%到50%之间,有人说比较接近50%,但也就是这样,与发

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超过100%的情况比,我们的情况好多了。

国外的财政赤字通常是用来支持消费的,我们的财政赤字则主要是用来投资的,形成了资产,我们的赤字又都是内债而不是外债,所以,我们财政状况是比较好的。

我国的民间储蓄也比较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另外,搞投资不仅要国内有资源,还要有外汇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技术等等,我国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资资源充足是我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在投资的资源上经常受到财政赤字相当高,民间储蓄低,外汇储备不足等限制。

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投资拉动改变成消费拉动,这个看法我不太赞成。我认为,我国还是必须利用有利条件,以能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投资为基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投资短期会创造就业和增长,有了就业,消费就会增加。项目建成了以后,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又可以增加投资和消费,这样才是可持续的。

为什么将目标定在7.0%~7.5%?

考虑到上述因素,我前段时间在有些讨论会上提出明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目标是在7.0%~7.5%之间的主张。之所以定7.0%~7.5%之间,是因为有8%的增长潜力,而且启动内需的条件又是相对较好,不管是投资的领域还是投资的资源。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增长水平,就业问题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也有利于金融安全。

李克强总理提到,我国的经济工作不是一味考虑增长率,我们更关心的是收入增长和就业率。现在就业率看起来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一点,一般的企业即使短期之间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的盈利状况比较差,如果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它不会去解雇工人。但在对未来的增长不看好,企业又不盈利的情况之下,那可能就会出现破产,而且一出现很可能是突然的,一下子失业就会增加得非常快。所以,定7%以上的增长目标对维持就业状况是有好处的。

第二,金融安全的考虑。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得太厉害,很多企业破产可能不仅会突然造成大量的失业,而且,企业大部分的投资是靠银行的贷款,银行的呆账、坏账也可能会突然间增加非常多。7.0%~7.5%之间的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速度对稳定就业、稳定金融是有帮助的。

7.0%~7.5%的增长速度也比较有利于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的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实现。仅就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而言,前几年增长得比较快,那么2014~2020年只要6.8%的增长速度就够了。

但是第二个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我们的人口增长速度大约是0.5%,所以加起来是7.3%。增长的目标订在7.0%~7.5%之间,外部经济比较好的时候,增长速度比较接近7.5%,外部经济比较差的时候增长比较接近7%,这样未来六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就会接近7.3%,有利于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实现。

必须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问题

上述仅就有利的投资条件和增长潜力而言,要实现7.0%~7.5%的中高速增长目标也必须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什么?收入分配问题、腐败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让中低收入者不满;环境问题大家都不高兴,高收入人群更不高兴,这样造成大家都不高兴。

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有改善的空间,但是这个问题跟发展阶段有关。目前我们还是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和以农业或是服务业为主的阶段比,能源使用和排放的密度以及污染的程度都会比较高,高收入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我们大概不能够跳跃过去。

当然,现在的技术比过去好,再加上环境执法如果到位的话,环境的问题可以部分缓解。只有进入了高收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能源使用和排放密度降低,解决的资源也比较多,环境问题才能够根本解决。

收入分配和腐败的问题,20年前出版《中国的奇迹》一书时就已经有所讨论。这两个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改革是以双轨渐进的方式进行。为了保护补贴那些违反优势,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大型企业,转轨过程中在要素市场上保留着很多扭曲。

这些扭曲包括:采用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实行金融抑制,人为压低利率;资源税费实行低价;再加上有些行业的垄断。那些扭曲保护补贴了一些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过去都是国有,现在有不少是民营。保护补贴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恶化了收入分配,另一方面滋生了寻租、腐败行为。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那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在80年代、90年代以前,这些制度扭曲是为了保护补贴那些违反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很多

过去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现在已经符合比较优势了,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已经有了自生能力,过去保护补贴是雪中送炭,现在变成了锦上添花。

所以应该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素市场方面的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把保护补贴的价格扭曲消除掉,这样就能够比较好地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解决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问题。

要挖掘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除了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之外,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发挥有为的作用,这样才能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潜力。

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迁过程,必须对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给予风险和外部性的补偿,并且必须不断地完善各种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环境,政府必须在这两方面扮演积极有为的角色。这些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市场和政府发挥好的作用的要义。

现在的改革不比1980-90年代难

展望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可以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最后,想特别强调一点,固然当前的问题很多,但是反思一下——以我参加中国改革讨论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好像每一年问题都很多。我们解决掉的那些问题,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容易的,总觉得现在的问题比过去难。不过,我个人的感觉是过去二十几年里没有哪一年觉得问题是容易解决的,其实,每一年都是不容易的,不容易的问题解决了,总又出现新的问题。

面对新的问题,我们还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态度去了解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现在不能克服的困难是什么。挖掘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了以后可以创造条件来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

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例,在80年代、90年代我们如果不是用渐进双轨的方式,那导致的结果一定是苏联东欧的情形,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而且,那些大型企业对国防安全来讲不能没有。

今天俄罗斯为什么在乌克兰问题上敢跟欧洲、美国叫板,就是它有那些国防产业,那些国防产业过去是国有的,现在是八大垄断集团拥有的。俄罗斯给那八大垄断集团的保护和补贴,根据各种经验研究的发现是比原来还多的,效率实际上是更差的。

我国的国有有企业当然也要改革,但是,要搞清楚对国有企业的那些保护补贴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它是国有,但是从《中国的奇迹》一书的分析可以看到,过去国有企业主要的问题是有政策性负担,包括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如果不消除这两个负担,国有时没效率,就是民营了也同样会没效率。而且有了政策性负担,就会有政策性补贴,有政策性补贴的状况之下,实际上民营时的寻租积极性可能高于国有时的积极性。

现在的状况变了,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已经从违背我国的比较优势变成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型企业从没有自生能力,变成有自生能力,政策性负担没有了,政策性补贴也可以消除掉。

所以,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来应该不会比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难,要怎样进行?还是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些现有的理论框架来套这些问题。当然现有的仍然适合当下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政策也必须坚持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发展,并以一系列合作共赢的实际举动逐渐打消了各方的猜疑与忧虑,创造了对自身发展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用自己的真诚,塑造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形象。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国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键词:拓展任务;训练方案;实践体验 一、拓展训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及其训练方案的构建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方法,提高学生的政策素 质和政治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根本任务决定了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包含拓展内容、拓展任务、拓展场景、拓展目的、拓展导师、拓展对象和拓展 时间几个方面。拓展内容是核心,其他方面围绕它展开、符合它的 要求并向它服务;拓展任务是对拓展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是拓 展训练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每一个拓展任务构成一个独立的主题;拓 展场景是为实现拓展任务,根据拓展任务要求而选择或设计的典型 环境形象;拓展目的是指通过拓展训练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培训目的,主要包括观念、意识;知识、方法;信心、自信;格局、高度;立场、 态度几个方面的目的;拓展导师就是邀请的对该拓展任务比较专业的 专家或嘉宾,在拓展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拓展对象专指被训练的学员,不包含临时参与的观众或其他列席人员;拓展时间以分钟为计算 单位,分为总时间和每阶段时间,拓展时间不包含阶段与阶段之间 的休息时间。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的实践体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确定后,就要把它付诸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拓展训练是“通过体验从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3],体验则是整个拓展训练的本质部分。体验(experiences)是指人响应

某些刺激(stimulus)的个别事件(privateevents)。它对事件直接观 察或直接参与而形成,它包含受训人员的视听嗅味肤感官和情感情 绪等感性因素,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也包含身体行 为因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硬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感官感受,就无法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 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精心选 择和设计的结果。尽管有好的环境媒体,也不能把它们一层不变地 搬到教育过程中来,要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 媒体层面,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整合出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媒体,才能有效推动拓展训练的发展。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软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环境媒体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听嗅味肤的感官,让其产生学习渴望和学习冲动,受教育者在拓展训练互动气氛的影 响下变被动为主动,非常自然自觉地参与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 过程。因此,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效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外在的 环境媒体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性和理 性机能条件。 1.感官(Sense)。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感觉知觉体验,尤其 是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体验。感官拓展体验 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增加拓展任务的附加价值。 2.情感(Feel)。《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拓展体验诉求目 标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与情绪体验,尤其是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 感情与情绪体验。情感拓展体验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 以引起什么情绪,不能故作姿态违反常情,要让学生自然受到感染,并融入情景教育中。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为主题的拓 展体验,可以通过雄壮的音乐画面来激起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如下文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 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 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 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大学课程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有真诚的合作。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 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 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 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 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 客观地说,九一一不幸事件成为中美改善关系的契机,它将使美国重新考虑国际安全的威胁因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对华政策。但是,如果双方不进一步努力,中美关系的改善将会是非常有限的,也很难比克林顿时代有更大进步。在美国解决了当前的反恐怖主义战役后,中美关系中潜在的问题会重新突显出来。如果双方特别是中国,不找到全面改善关系的应循之道,对中美关系前景过分乐观就缺乏根据。在中美关系中,美国处强势,中国处劣势。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推进现代化计划,除需要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在经济领域也仰赖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中美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更加主动的对美政策,力争使中美关系有所突破,建立起能抵御干扰的全面的合作关系。 要有所突破,中国对美政策似应作较大调整: 一、承认并尊重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真正把美国当作友好合作伙伴。中国对美国所表现出的所谓“霸权主义”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批评,并努力通过联合国的机制给予一定的制约,但不要走得太远。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中国的国力和地位,对这样的国家,尤其在经济等领域颇受其惠的国家,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尊重。政策制订者应该清楚,在历史上,美国在西方列强中是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在中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血债(朝鲜战争没有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美国曾是制约日本和前苏联的最主要力量,而后两者曾是威胁中国的最大敌人;美国在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诸多无私的援助。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美的经济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 中国人还应该看到,美国在行使通常所指的“霸权主义”时,也还往往遵循人类共同的良心和价值观,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与当年的日本和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必须真诚地把美国看作合作伙伴,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基于这样的立场,中国应该对美国在全球政策中的有关事物,如打击恐怖主义等给予积极的支持与

心得体会 2020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讲的形势与政策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通过让我们观看最新新闻视频,学习时事热点政策,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时事政治,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在各个方面都会上升一个等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失去和平的环境,那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一再的温和政策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不闻不问,现在中国政府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将在"钓鱼岛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海权,包括中国在处理南海诸岛屿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跟着党和政府走。同时,这也引起我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反思。我们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可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又几个人能够

面对着国旗,负责任的说一句"我做好了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不知道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们,能不能肩负起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钓鱼岛事件启示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精神面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让人民更加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提出许多创新理论与我党以后最近xx年的奋斗目标的详细构想,同时十八大精神尚有许多待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十八大精神持续学习,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组织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武装下,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

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大学生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做一个正值的大学生,一个正义的大学生。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一个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学生,一个能为祖国的富强崛起奋斗一生的大学生。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使命 五年前,也就是第“十一五”开始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会议上胡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 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国内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事情有汶川的5.12大地震,还有国际分裂势力在我国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在国际上,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了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的经济冲击,而流行于全球的H1N1甲型流感也给世界人民以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恐慌。类似于这样影响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呢? 作为大学生,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尽管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大党,为中国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建设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有着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一个独立的中国,一个富强的中国。即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多与中国共产党党员进行交流,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最终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为中华的崛起和富

形势与政策论文---建设美丽中国

怎样建设美丽的中国 引言: “美丽中国”,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环境的建设 1.1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把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观念8个方面纳入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标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1.2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正确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10个重点咨询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污染减排与综合防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与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改善和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与健康水平;城市空气、水源、森林质量评价监控与饮用水安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治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与人类的责任;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伦理道德。 1.2.1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爱护环境 生态环境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

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 ___”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使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是我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问题的见解也更加客观。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在学习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时候,我有更多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

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城乡要一体化发展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就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就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与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她,就是因为她优秀,我们钦佩她,就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与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就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就是推动社会与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就是中华民族。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就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与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与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就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就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论文写作方向: 1、论科学规定和践行“生态红线” 2、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3、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考 4、为什么说反腐败的目的是建设清廉政风 5、试论“法治中国”对推进反腐败、建设清廉政风的意义 6、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对你择业的影响 7、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折射的积极影响 正文 1、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目前,省、壮族自治区等省区正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生态红线是自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生态红线守住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实施生态红线规划应当突出以下4性。1、严肃性。国家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的生态红线,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产业发展的禁止区,也是为子后代保留生态资源、实现厚积薄发的基本储备区,它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凡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越过生态红线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将被严肃追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究。 2、差异性。生态红线区划定综合考虑了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海水入侵、风暴潮、暴雨山洪、近岸海域脆弱性等多重因子,既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也将自然环境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作为重要因素加以引入。因此,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动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依照规定程序,对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调整。 3、协调性。落实生态红线规划需要有前瞻思维,区域、流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视角,科学协调多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生态功能区划一定要先行,这是实施生态红线的基本需求。为此,要改变干部考核任用体制,坚决扭转不顾民生和环保而刻意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惟GDP现象,让地方政府把更多的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大幅度提高绿色官员的升迁几率。其次要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确定的国家生态红线是底线,各地对辖区的生态系统可进行再评估,增加更多的地方生态红线区。地方政府生态红线区域越多,留下的资源越多,发展的后劲也越足。第三要协调好区域之间协调的关系。既要注重协调解决区域部的问题,又要注意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措施,在生态红线区开展生态补偿。 4、连续性。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以后,必须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不因领导人的变化产生断层、落差、真空和不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软图章”现象,牢牢守住区域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虽然已成为国家政策,但尚未进入法律层面成为法律制度。为了保证生态红线的合理划定、维护,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制度体系。在建立生态红线法律保障制度中,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管控结合分级保护原则,同时构筑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并通过生态补偿和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2、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哪个阶级行使统治,谁上台执政,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换言之,都希望自己执政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容,治理体制也是政治体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在肩负起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杜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就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我们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时,人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现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标准。即使一个人身体残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弃,照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乐,幸福。相反,即使一个人有健康的体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弱,他的生活不会开心,甚至可能逐渐损害身体健康。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封面和格式要求

《形势与政策》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浅析中日关系 学生姓名:俞佳倩 专业名称:商务英语 学号:1307060218 2013年11月

浅析中日关系 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当今中日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两国经济关系一般要好于和高于政治关系。两国的政治交往也一直曲线发展。国家利益之间争夺的公开化、表面化上,日本依靠美国的支持和中国的忍让,不断地挑起事端。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中日关系显得扑朔迷离,既简单又复杂。 关键词:中日关系外交政策中日经济发展及交往 正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日经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双边关系不仅符合中国周边战略目标的需要,而且对于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长足发展。双方深度相互依存的密切经济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是,中日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两国经济关系一般要好于和高于政治关系。两国的政治交往也一直曲线发展。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着关于历史问题,当今经济形势,政治的博弈。 1.中日历史渊源 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渊源是很微妙的,汪公纪先生在《日本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一书中,更是直言了开创日本正史的神武天皇就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始皇派出的求仙方士——徐福。而现在的日本人也把徐福作为他们的先圣崇拜,尊他为“司农神”和“司药神”。通过中日两国的史书记载,日本忽然由绳文文化时代,一跃而到了精美的弥生青铜文化时代,徐福便是始作俑者。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自汉朝以后,日本一直对中国称臣,尽管神武天皇不愿日本与中国有联系,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依然对日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原有的血脉联系,因而两国之间的交往始终没有中断过。大约从汉桓帝至隋代期间,是日本向中原朝贡和请求册封的性质,那时日本刚刚摆脱茹毛饮血,尚待开化,对中国甘愿称臣。 日本自源氏家族在关东兴起并灭亡平氏家族为标志步入幕府统治时代,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封建割据局面。到了明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经济、文化、思想、宗教、建筑。戏剧、绘画、茶道等文明成果已具规模,加上长期内战所积累的丰富战争经验,便一反长期臣服和对等交流态度,毫不犹豫地产生要鲸吞中国、朝鲜,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一大学生论文800字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是wtt 和大家分享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文章,提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岂

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500字-心得体会模板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500字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