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主

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主

止观之研究

──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主

释惠敏\狮子吼

第24卷第三期(1985.03)

页58-67

?1985狮子吼杂志社

台北市

提要

于大乘佛教之瑜伽行派为何特别重「止观」之境行果,乃至以止观来综摄一切三摩地,这是第一节「止观与瑜伽行」所讨论的。

从「分别瑜伽品」之汉、藏注疏科判之比较,希望藉此看出止观之教学,于汉藏两地所传之特色而互相补足,这是第二节「止观之教学」之用意。

于第三节「止观之修习」中,详细地讨论从止→观→止→止→观→止观双运之修习过程,以较作为修行中之指南。

最后「止观与唯识思想」叙述依止观之修习而产生之内观世界,与「唯识所现」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止观与瑜伽

【解深密经】(SanidhiNirmocana-sūtra)之「分别瑜伽品」的内容是弥勒(Maitreya)请问世尊:于大乘中,如何修奢摩他(?amatha)、毘钵舍那(vipa?yanā)。对于「分别瑜伽品」这个品名与修习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的关系,我们先予讨论:依照元魏菩提流支译本【深密解脱经】以及西藏译本智藏(Jnana'garbha)造之批注,本品名是:「圣者弥勒菩萨(问)品(ārya-Maitreya-parivarta)。」但是玄奘法师之译本所用「分别瑜伽品」的品名,亦有其教证与理证。

首先,检阅在【瑜伽师地论】中,相当于本品之第七十七卷,开头处多了【解深密经】所无之文句:「复次,依法假安立,分别解说瑜伽所摄奢摩他、毘钵舍那道,当知如解深密经中」(注一)。另外,于智藏所造【弥勒别行品释】(注二)亦含有与此类似的文句。那么,玄奘法师以「分别(解说)瑜伽(所摄奢摩他、毘钵舍那道)」为品名,是有所教证。

进一步来看「止观」的修习与「瑜伽行」之义理关系:

所谓「瑜伽」(yo'ga),本来是「连结」字义,引伸为「将心连结于一境」(精神集中)之修行。这本来是印度各宗教共通的实践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

别称弥勒、无着系统的学派为「瑜伽行派」以别于龙树、提婆系统之「中观派」(注三),这应该有特殊意义。

八世纪,印度觉贤阿奢黎之【智心髓集会疏】中,曾经为「瑜伽行」下定义:

「彼等(瑜伽行派)以『胜者子!三界唯心』之圣教之义,以如与法(bhauā)相应(anūrapa)如理作意而行故,而说是瑜伽行(yoga cāra),即是如理作意瑜伽(yoni 'somanasikara-yoga)」(注四)。

相应(anunūpya)于法,依「anurupa」之字义,应该是「随顺于法」。由此,则须注意「法随法行」(dharm a-anud-harma-protipati)─或略称为「随法行」的意义了。

安慧论师于【中边分别论释疏】中,有如下说明:

「随入止观修习为体之行是「(法)随法行」,此须以依主释来理解(注五)。因而,依此定义,anu-dharma(随法)之anu(随)是「随行」(anugata)之义……」(注六)。

因此,「随法」之「随」,从「随行」可转成「瑜伽」(相应);而「随法行」是以「随入止观为体」,所以「止观之修习」也可称为「瑜伽行」(注七)。

另外,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谈到: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转、正思、正修。……云何菩萨于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毘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毘钵舍那、四者乐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注八)

可见得菩萨「法随法行」之修行是「止观」之行,亦即是「瑜伽行」。这一点,在最胜子所造之【瑜伽师地论释】亦有说明:

「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说名瑜伽。此行瑜伽……于【大分别六处经】中,辨奢摩他、毘钵舍那平等运道,说明瑜伽,如是止观众行主故」(注九)。

总之,玄奘法师当初采取「分别瑜伽品」来作为【解深密经】)中讨论「止观」修习之「弥勒菩萨所问章」之品名,应该可以这样来理解的。

﹡﹡﹡﹡﹡﹡﹡﹡﹡﹡﹡﹡

接着,我们从部派佛教时期「瑜伽师」之瑜伽行纲要开展至大乘「瑜伽师」之瑜伽行纲要之演变,讨论「止观」于「瑜伽行」的意义。

在原始佛教时,基本的修禅(瑜伽)方便是: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为「二甘露门」。于部派佛教诸「譬喻师」或「瑜伽师」所传出之「禅经」;譬如僧伽罗叉(Samgharaksā)

之【修行地道经】、鸠摩罗什编集众家禅要之【坐禅三昧经】、佛陀跋陀罗所传之【达磨多罗禅经】等,都以「五门禅」(五停心观)为主。而大乘瑜伽师更发展成「四种所缘境事」,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所说:

「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注十)。

其中,后三类所缘境事是可与声闻瑜伽行纲目相通的。在前所引【论】文又说:

「曾闻长老颉隶伐多(Reuata)问世尊言:大德!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佛告长老颉隶伐多……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或乐净行(所缘境事)、或乐善巧(所缘境事)、或乐令心解脱诸漏(即净惑所缘境事)。于相称缘(配合根机)安住其心……」

由此看来,传说中佛为长老颉隶伐多所说的瑜伽,从所缘来分,可有三类:一、「净行所缘」:分别是净治贪行人之「不净」、净治瞋行人之「慈愍」、净治痴行人之「缘性缘起」、净治慢行人之「界差别」、净治寻思行人之「安那般那念」。二、「善巧所缘」:如愚法自相而执我者,修「蕴善巧」;愚于因者,修「界善巧」;愚于缘者,修「处善巧」;愚于无常苦空无我者,修「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三、「净惑所缘」有二:以世间道净惑之六行观(苦粗障静妙离);以出世间道而究竟净惑之四谛观。

事实上,依基本的二甘露门之任一法,如「数息念」:从数息、随息、止而展转深入诸禅定(四禅、四定);从观、还、净而通于观界、阴、入等「善巧所缘」以及观四谛十六行相之「净惑所缘」等。

大乘瑜伽师们将之综理明确成三类所缘,再加上「遍满所缘」,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说:

「云何通满所缘境事?谓复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四、所作成办……如是四种所缘境事,遍行一切,随入一切所缘境中,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是故说名遍满所缘。又此所缘遍毘钵舍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因果相属事,故名遍满」(注十一)。

然后,它又解释:

一、有分别影像遍毘钵舍那品。

二、无分别影像遍奢摩他品。

三、事边际性─尽所有性遍一切事。

─如所有性遍真实事。

四、所作成办遍因果相属事。

我们依此,再配合【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所说:「二(毘钵舍那、奢摩他)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可以看出「止观」修习之所缘可以遍满(综括)「一切所缘境中」。从能缘之心来看,依「分别瑜伽品」是认为「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止观)所摄」。

因此,可见「止观」之能缘心与四种「遍满所缘境事」可以含摄、遍满一切「瑜伽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只谈「遍满所缘」与「止观」,不说其余「净行」、「善巧」、「净惑」等三种所缘与其余三摩地的原因。

最后,必须注意的是:大乘瑜伽师特别发展之「止观」之「遍满所缘」修习,除了有「含摄」与「遍满」的胜义外,因「止观」之修习所产生之内观世界与「万法唯识」的缘起观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点,留在第四节讨论。

第二节止观之教学──汉、藏注疏于科判之比较

【解深密经】是瑜伽行派之基本经典之一。经文于中国共有四种译本。其中,五卷全译本仅是元魏菩提流支与唐玄奘所译者,余二种是节译本。至于注疏,依【东域传灯目录】卷上所列,共有五种:(注十二)

一、解深密经疏十卷玄范撰。

二、解深密经疏十卷圆测撰。

三、解深密经疏十一卷令因撰。

四、解深密经疏口卷璟兴撰。

五、解深密疏三卷元晓撰。

但是,现存者仅是圆测疏本(第十卷已佚),而其西藏译本则是完全。日本稻叶正就氏曾将藏译本第十卷翻译成汉文(注十三),值得参考。

西藏之注释书方面:依【登葛玛目录】记载,有五种(注十四)。但是,现存只有三种:依【东北大学德格版西藏大藏经目录】:

一、No. 3981无着注疏(Samahinirmotana-sūtra-bh-āsya, Asa?ga)。

二、No. 4033智藏之【弥勒别行品释】(ārya-Maitre-ya-KevalaPariuarta-bhāsyam, Jnanagarbha

三、No. 4358觉通注疏(Samdhinirmocana-sūtraVyākhyāna, Byan-Chub

rdsu-hphrul)。

以上三本注疏,若以「分别瑜伽品」来比较,基本的科判是一致的,仅是解释详略之差异,似乎可按照无着→智藏→觉通的发展顺序来理解。

现在,我们将西藏所传译之无着→智藏→觉通系统之注疏,与中国圆测法之注疏,从科判来比较两个地方对于「止观之教学」(分别瑜伽品)的看法之同异:

六、为不退失之施设抉择(有十四论项)

(以下四项相当于圆测疏之第十二门知法知义差别门)

(十三)、于止观修习开于自性等义教诫之授与(计六小项)

由于【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是以问答体,而且具备组织性,很类似「阿毘达磨」之论议格式。因此,藏、汉两系注疏本在科判方面,除开含有所差异外,段落并无严重的岐异。但是,无着─智藏─觉通系依六相(或五相)来总摄瑜伽道,值得供我们参考的是:

从所住、所依、所缘之「加行因」,进而「得」止观,兼说明「得之方便」,然后将其余的论议归于为防止「不退失」而作(施设)十四项之抉择。这样的次序很合乎实际修习的掌握。

另外,圆测法师将「止观」分十八门来分辨止观法门之注疏,也曾被译成西藏语,不知对于西藏佛教之止观教学有何影响?亦不知其注疏于西藏流传的情形如何?

第三节止观之修习

按照【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来研究止观之修习是有这样的次第:

一、总说三种加行因:

(一)、所住之加行因

(二)、所依之加行因

(三)、所缘之加行因

二、以「所缘」来分别止观加行道:

△于「寻求所缘」分位加行道之止。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显示之观。

(二)、以得作意道而显示内之心一境性之止。

(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之身心轻安性之止。

(四)、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于心之自性自证二无义之观。

(五)、以加行究竟果作意而显示之止观双运道。

亦就是说依照:止→(一)观→(二)止→(三)止→(四)观→(五)止观双运的次第而开展之止观修习。

现在,以汉语之【圆测疏】、藏语之【智藏疏】与【觉通疏】为主,说明于后:

﹡﹡﹡﹡﹡﹡﹡﹡﹡﹡﹡﹡

一、总说三种加行因

(一)、所住之加行因──法假安立

(二)、所依之加行因─无上正等觉愿

于玄奘译本之经文中,是先说「所依」再说「所住」,于是【圆测疏】是如此之配合:

法假安立──所依

无上正等觉愿──所住

但是,西藏之注疏本之经文,皆先说「所住」后说「所依」,所以配合是相反。今暂时以此为准来讨论。

「法假安立」(dharma-prajnapti-vyauasrvana):依【圆测疏】云:「一切诸法皆离名言,而假安立十二分教」。经文中亦说:「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sūtra)、应诵(geya)、记别(vyākavana)、讽诵(gātha)、自说(udāna)、因缘(niuāna)、譬喻(auadāna)、本事(iti-v?ttaka)、本生(jātaka)、方广(uaipulya)、希法(adbhūta-dharma)、论议(upadesa)」(注十五)。

另外,【显扬圣教论】卷八,有说到四种施设(假)建立(安立):(一)、法施设建立:(二)、谛施设建立;(三)道理施设建立;(四)、乘施设建立(注十六)。这是佛陀依「所证之法」(法界、法身)而应众生根机而开演之「所说之法」(法界等

流、十二分教)。众生因「法界等流」之法的熏习而引发对「无上正等觉」(法身)之追求誓愿,亦就是「发菩提心」。

因此,以「十二分教」与「菩提心」为住为依而修习止观是大乘瑜伽行之首要。

﹡﹡﹡﹡﹡﹡﹡﹡﹡﹡﹡﹡

二、以「所缘」来分别止观加行道

如于第一节所讨论的,大乘瑜伽行是以四种「遍满所缘」来综括「一切所缘境」;所以,不必谈其余之「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但是,对于四种「遍满所缘」在各经论中的解释有所差异。在【圆测疏】中,他注意到【显扬圣教论】之解释是合于【解深密经】,故采取而注疏说:(【解深密经】但列名而不加解释)。

「若依【显扬】:

有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观(毘钵舍那)境。

无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心(奢摩他)境。

事边际者,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

所作成办者,谓转依及依此无分别知。

此诸说中,【显扬】所说,顺于经文,非【集论】等。【集论】等说,初二皆通止观境故。又彼【瑜伽】(【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大正三十,四二七页)与经别者,诸静虑等通成辨故。今释经中所说四者,意同【显扬】,故不别释」(注十七)。

可见【杂集论】认为「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皆通止观境,此说与【解深密经】不同。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以为:于初静虑所行境界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定者,得彼定时,即于彼定所行境界,如是名「所作成办」。因此,亦与【解深密经】之意不同。

﹡﹡﹡﹡﹡﹡﹡﹡﹡﹡﹡﹡

页63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

分别瑜伽品」为主

狮子吼(1985.03)△于「寻求所缘」分位加行道之止。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显示之观。

于「寻求所缘」分位时,依所闻所持之教法(法假安立)─所住之加行因,而寻求相称所缘(适合根机之净行、善巧或净惑所缘)。于此时,属于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地之作意现前。把所缘之行相于自己觉慧(mati)上显现而成为「胜解作意」。因为必须以属于三摩呬多地之心才有「胜解作意」。所以,「止」是先于「观」。

这个过程,于「分别瑜伽品」是这么说:

「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注十八)。

参考【智藏疏】之经文,于「独处空闲」后,是「安定于内而作意于善思惟之此法」的叙述。再配合【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开头云:

「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远离卧具贪着……名乐空闲,当知此言显身远离。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当知此言显心远离。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毘钵舍那……」(注十九)。

可见玄奘译本;较不能看出,从「止」引发「观」的过程,并且「作意思惟」之译笔,不加注意的话,永不容易明了是「作意于善思惟之此法」。

如是,因持有属于三摩呬多地心而起胜解作意之威力,可以得到「有分别影像」。此时,即是以加行道而显示之观。

所谓「有分别」是因为:(注二十)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显示之观之行相故。

二、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等四种慧行所摄故。

三、具三门毘钵舍那故。唯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

四、依六事差别为所缘。义、事、相、品、时、理。

「影像」是因为:

一、以有分别观之行相而显示故。

二、与所知事相似故。

三、自证心之影像故。

最后,我们以【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之一段文句来作为这个由止到观修习阶段的说明:

「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哂多地毘钵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等净行、善巧、净惑所缘)。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然由三摩四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由此道理各所知事同分影像。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亲察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注二十一)。

﹡﹡﹡﹡﹡﹡﹡﹡﹡﹡﹡﹡

(二)、以得作意道而显示内之心一境性之止。

(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之身心轻安性之止。

这两种层次的「止」之修习,「分别瑜伽品」如此说: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

所谓「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圆测疏】解释是「于此法义境中能正思惟、闻、思二慧相应之心为所缘境」或是「于此二慧相应之心为所缘境」。

【觉通疏】则说是:「以依先前加行道作意而显示之观之行相心而得有分别影像之心」。(注二十二)

为什么修「止」须缘心为境呢?圆测法师说:「奢摩他门,心心令住一境,是故缘心为境。毘钵舍那为欲简择所知义故,闻思二慧所变相分为所缘境」。此时,持止于前同一所缘之心,于一向地专注时,便得到「无分别影像」为所缘,亦就是「(二)、以得作意道而显示内之心一境性之止」,将「相散乱」寂静。

进一步,「分别瑜伽品」说: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圆测疏】解释说:「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觉通疏】别说:「如是趣入」(如是正行)是指趣入于「以得作意而显示相散乱寂静止道之心一境性」。而「多住于其处的话」(多安住故)是指亲近、修习、数多修习九种住心、六力、四种作意而令「心一境性」增长、广大、繁荣。如此,则生起身心轻安。此时名为「(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之身心轻安性之止」,将「粗重散乱」寂静(注二十三)。

以上,这两个修习阶段,皆是以「无分别影像」为所缘,让我们来看【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有关此之说明来作为本项之结束:

「云何无分别影像?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已不复观察、简择……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简择……是名无分别影像」(注二十四)。

﹡﹡﹡﹡﹡﹡﹡﹡﹡﹡﹡﹡

(四)、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于心之自性、自证二无义之观。

「分别瑜伽品」说: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圆测疏】解释说:「彼由获得等者,辨观所依……即于等者,简非所缘。谓即如闻思所缘思惟法上,起内三摩地,现同分影像,于此影像;发起胜解,思惟观察,为欲生起毘钵舍那,舍奢摩他所缘心相」。

【智藏疏】所附经文云:

「舍离住于同被(止)之心的行相而把善思惟之彼法作内三昧所行影像来观察、胜解」(注二十五)。

然后,觉通论师解释说:「心之行相」是指「无分别影像」。「舍离」彼,是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显示之观」,于彼行相不执着于「遍计所执性」而是「依他起性」之于唯心的真如作意。依此,如实了知如实见时,称为「舍离心之行相」。

西藏所传之注疏本,在此都有讨论到一个重要问题:于无心相之时,如何转起止观?亦即是如何能将诸法作为影像来观察?答曰:依瑜伽行之说,「所有心、三昧(止)、慧(观)、诸法,这一切,于抉择位时,因为并不是离心以外而有,而是心本来无自性。心之无自性即是心之无心性。如般若经云:『心性本净』」(注二十六)。

可见得,于此时之「舍离心相」,是依「心无自性」(依他起性)──:「心之无心性」之胜解作意而断除的。这一点,在修习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我们借着(【智藏疏】]与【觉通疏】],可以补充【圆测疏】所不足处。

以下,「分别瑜伽品」又说:

「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

在此段,【圆测疏】对「所知义」只作「所观境」之批注。西藏注疏都解释是「彼二(止观)无之义」。

如上所论,即是修习「(四)、以加行究竟而显示于心之自性,自性二无义之观」的过程。

﹡﹡﹡﹡﹡﹡﹡﹡﹡﹡﹡﹡

(五)、以加行究竟果作意而显示之止观双运道。

如前所说:止→观→止→止→观的修习过程;然后进入止观双运道,此时得到了「事边际」与「所作成办」所缘。于「分别瑜伽品」中亦说:「二俱(止观双运)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但是,「止观双运道」于修行过程中是属于什么阶位?于【解深密经】,并没有说明;今参照【瑜伽师地论】来讨论:

卷五十五云:

「云何名为第四现观?……又此现观即是见道,亦名双运道,

页65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

分别瑜伽品」为主

狮子吼(1985.03)

此中虽有毘钵舍那品三心乃奢摩他品三品三心,然由双运,合立三心。久于一剎那中,止观俱可得故」(注二十七)。

卷五十八亦说:

「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由见道中止观双运故,圣弟子俱时能舍止观二道所断随眠。第一观所断,第二止所断」(注二十八)。

可见得「止观双运道」是开始于「见道位」(相当于大乘瑜伽行位之初地)。至于「止」与「观」如何互相展转增长的过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说:「正修行者,如毘钵舍那串习、清净增上力故,增长广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轻安,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毘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毘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毘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等,由此名为奢摩他、毘钵舍那双运转道」(注二十九)。

﹡﹡﹡﹡﹡﹡﹡﹡﹡﹡﹡﹡

如以上所讨论之止观加行道,今将重要的要点整理如下:

最后,须要补充说明的是:「分别瑜伽品」有提到:

「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注三十)。

这是说明上表所列之(二)之止是随顺于(三)之止之胜解相应作意,亦即是(三)之圆满止道之前方便。

又说:

「『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毘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毘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同前注)。

可见得(一)之观是随顺于(四)之观之胜解相应作意,亦即是(四)之圆满观道之前方便。

﹡﹡﹡﹡﹡﹡﹡﹡﹡﹡﹡﹡

(附)

于西藏【智藏疏】对于「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有简明的定义。今将野泽静证氏之译本与长沢实导氏之译本作一比较于后以供参考:

第四节止观与唯识思想

于第一节末,曾经说到:止观之修习所产生之内观世界与「万法唯识」之缘起观是有密切的关系。在「分别瑜伽品」有谈到这个问题:

「『世尊!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注三十一)。

【圆测疏】提到:是什么的「影像」,有三释─举观问定所缘、举定问观所缘、双问止观所缘影像。【觉通疏】则解释是包括「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但是,圆测法师有作这样的问答:

「问:如何此中唯说毘钵舍那所缘境界?

答:前段中说,止唯缘心,观缘诸境。乘前起问,故不论止。

问:此应言所缘境界与观同异,如何乃言与心一异?

答:心相应故,亦说名心,如唯识言,故不相违。」(注三十二)。

【智藏疏】对于「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之解释:

「所缘对象是心于境之形象化(行相)而似现,同时,被(似现)与识(了别,uijnapti)无异。因为(似现)是(识之)同时的所缘故」(注三十三)。

接着,弥勒菩萨又问: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

世尊回答: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圆测疏】引【摄大乘论无性释】云:「无性释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此释前难,无作用故。谓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解之:无有少法者显无作者,能见少法者显无作用」(注三十四)

【无性释】之批注与【智藏疏】、【觉通疏】相似,譬如;【智藏疏】说:

「外难:若能观之相(心)是作者,所观之影像是作业,如何二者不异呢?于世间现见作者与作业相异故。(答):于正(观)中,(两者)是不异的……因为:(第一)

单一之极微于心心所是不显现的,所谓作者、作业之言说不存在。而且,(第二)就(极微的)和合,由于是世俗的、是观待的、无力的(所谓作者、作业之言说不存在),又独立自起之体性全无故,(于世俗人而说)只不过是由于执着于作者而引起(作者)作法之见。因作者不应理故,作业、所作也不应理」(注三十五)。

此外,对于「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的解释,【智藏疏】引证唯识思想之重要教文:

「依无始来,由所取、能取之名言习气而熏成之识种而生。彼识,有如是所取、能取相显现」(注三十六)。

最后,「分别瑜伽品」以物照镜而现影像之譬喻,来说明凡夫颠倒认为影像是离物(本质)而别有。因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皆是唯识所现之道理于止观修习的过程所产生之内观世界中建立了。由此修习,更可推展至散心所缘之境亦是唯识所现,如「分别瑜伽品」之问答:

「『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识,作颠倒解』」(注三十七)。

附注

注一:大正藏三十,七二三中。

注二:参考野泽静证【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P一0九,法藏馆,昭和三十二年。

注三:譬如,公元第七世纪后叶义净三藏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注四:觉贤之【智心髓集会疏】在西藏大藏经北京版经疏部第十八函。根据其疏中曾引述寂护论师(公元七00─七六三),应该是其后之人物。参考─山口益【圣提婆に归せウれたろ中观论书】P二六二、P三0七。

注五:不可将dharma-anudharma-pratipati以相违释来理解而分析成:「法随、法行」。

注六:山口益译注【中边分别论释疏】(安慧道)第三三八页。

注七:参考野泽静证【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第二0页法藏馆,昭和三十二年。以下简称「野泽本」。

注八:大正藏三十,五0三下─五0四上。

注九:大正藏三十,八八四上。

注十:大正藏三十,四二七上。

注十一:大正藏三十,四二七上─下。

注十二:

注十三:稻叶正就着【圆测解深密经疏の散逸部分の研究】。

注十四:芳村修基:【The Den Ker-ma】第五0─五一页,一九五0年。

注十五:大正藏十六册,六九八上。

注十六:大正藏三十一册,五一九中。

注十七:续藏三十四、四二一页右下。

注十八:大正藏十六册,六九八页上。

注十九:大正藏三十册,三四一上─中。

注二十:野泽静证:【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第一二三页,法藏馆。

注二十一:大正藏三十册,四二七页上。

注二十二:野泽本:第一六五页。

注二十三:野泽本:第一六六页─一六七页。

注二十四:大正藏三十册,四二七页中。

注二十五:野泽本,一五二页。

注二十六:长沢实导:【瑜伽行思想上密教の研究】第三七九页─三八0页。以下简称「长泽本」。

注二十七:大正藏三十册,六0五下。

注二十八:大正藏三十册,六二五上。

注二十九:大正藏三十册,四五八上、中。

注三十:大正藏十六册,六九八页上。

注三十一:大正藏十六册,六九八页上。

注三十二:卍续藏三十四,四二五右下。

注三十三:长沢本,三八三页。

注三十四:卍续藏三十四,四二五左上。

注三十五:【野泽本】第一九三─一九四页。

【长泽本】第三八四─三八五页。

注三十六:同前。

注三十七:卍续藏三十四册,第四二六左下─四二七右上页。

主要参考书目

一、【解深密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二、【解深密经疏】圆测撰,卍续藏三十四册。

三、野泽静证【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法藏馆昭和三十二年

四、长沢倡导【瑜伽行思想と实教の研究】

五、【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三十册。

六、深浦正文【解深密经】国译一切经、经集部三。

七、胜又俊教「瑜伽师地论におけろ止观」【止观の研究】P八五─一一三岩波书局一九七六年二版。

八、山口益【中观佛教论考】山喜房佛书林昭和五十年三版。

九、印顺法师【论一切有为主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社六十七年再版。

十、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慧日讲堂印行六十六年初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