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度控制系统 任务书(35-39)

温度控制系统 任务书(35-39)

温度控制系统 任务书(35-39)
温度控制系统 任务书(35-39)

温度控制系统任务书(35-39)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所属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11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所属系部:电气工程系

设计题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原始资料: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生产中,温度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两,所以,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次要求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温控水褥子,对于加热的上限值可以设定,并将实时温度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还可完成超温报警等功能。该温控系统不仅仅可应用于此,还可推广应用在各种温度控制场合。

二、设计内容:

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系统硬件设计

3.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要求:

1.温控水褥子由1kW电加热片加热,最高温度为99℃,最低温度为0℃,默认温度为37℃。2.温控水褥子的温度可预置,使用过程恒温控制,温度低时加热,温度高时停止加热,温度控制误差≤±2℃。

3.预置时显示设定温度,平时显示实时温度,

显示温度精确到1℃。

4.温度超出预置温度±5℃时通过蜂鸣器报警。

时间安排:

1.查阅文献不少于5篇,写出课题意义、发展及应用现状等。

2.51单片机、电子电路等知识的复习和准备,并完成总体设计思路。

3.系统硬件的设计

4.系统软件的设计

5.各部分设计方案的整合与修正

5.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

指导老师签字:周鲁宁

2011年10月11日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检查报告

题目:

所属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自检报告

(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2.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 3.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下一步工作打算)

1.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

2.已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

3.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下一步工作计划

学生签字:

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

教师签字:

年月日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简介 2013/4/16 8:14:02 来源:广州恒星发布者:广州恒星 一、常规空调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人体的热舒适度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的环境中向外排热,在16.6℃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排湿。目前空调方式的排热排湿都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常规温湿度混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能源浪费。使用一套系统同时制冷和除湿,为了满足冷凝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的低温冷源进行,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相对湿度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新风的能耗增加。 3、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表冷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致表冷器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理想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另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人的室外空气是维持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4、传统的室内末端装置有局限性。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时,当送风温度为15℃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出风感。为减少这种出风感,就要通过改变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变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管,从而降低室内净高度或者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调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避免出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是通过另一套的暖气系统(如采暖散热器)供热。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用。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递,导致输配系统效率很低。相对而言,1M3水所输送的热量和3840M3空气输送的热量是相对的。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能耗,又可使热电联产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这样即可减缓夏季

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编号: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孙卉 学号:1200120304 指导教师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姓名:韦寿祺 职称:教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5年12月28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恒温箱广泛应用在医疗、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其对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如何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是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关键。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被控对象、测量装置、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目前,测量装置大多采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但是在常规的环境中,温度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大,而且难以校准,因此,温度也是较难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常规方法测量温度误差大、测量滞后时间长。当前,普遍使用单片机或者PLC实现恒温箱温度的智能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各有优势。本课题要求设计一种智能恒温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实现温度的智能控制,具体任务如下: 1、收集有关恒温箱的文献资料,了解恒温箱的工作原理、工艺要求等,重点学习掌握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运行参数、控制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制定恒温箱电热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 2、建立恒温箱电热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选择调节器参数,分析系统稳态和动态控制性能指标。 3、完成恒温箱电热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关控制软件程序的编写,绘制系统原理图,计算元器件参数,选择元器件型号。 4、制作演示模拟样机,进行软硬件联调。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收集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的相关文献资料15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 2、恒温箱电热温度控制系统的输入电源为单相220V,电加热额定功率5kW,温度调节范围室温~200℃,温度控制精度在±1℃以内。 3、恒温箱对加热电源电流的传递函数为18.4 e ,采用PID调节器或九点 1.2s 控制器设计恒温箱电热温度控制系统,选择单片机或PLC作为控制器。 4、演示模拟样机采用单相220V供电,自行定义加热功率,最高温度100℃,温度控制精度在±1℃以内。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完成二万字左右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原理正确,数据详实,文理通顺,格式规范;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英文摘要要求300个单词以上,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附15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概要

智能温湿度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1.1系统建设目标 (2) 1.2系统设计原则 (2) 1.3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概述 (2) 2. 多功能厅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 (5) 2.1、silverlight版网络实时监控系统 (5) 2.2、C/S版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5) 2.3、远程控制模块系统 (5) 3. 各子系统的功能以及设计方案 (6) 3.1、silverlight版网络实时监控系统 (6) 3.1.1功能描述: (6) 3.1.2系统特点 (6) 3.1.3主要功能简介 (8) 3.1.3.1实时显示数据和状态 (8) 3.1.3.2 TCP远程访问控制 (9) 3.1.3.3 TCP查看历史温湿度记录 (10) 3.2、C/S版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11) 3.2.1 功能描述 (11) 3.2.2 系统特点 (11) 3.3、远程控制模块系统 (12) 3.3.1功能描述: (12) 3.3.2主要设备简介: (13)

1.系统概述 1.1系统建设目标 此次工程项目是承担智能温湿度系统的设计、施工。包括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控制模块系统。其他子系统在本系统的设计中要达到提供的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1.2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型性原则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整个系统能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 2.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4.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5.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1.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 代理商,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 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 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1.3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概述 本系统针对多个库房内温度、湿度的集中监测和管理,是一套可无人值守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记录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系统能对所有库房的温湿度进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名称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803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时间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

目录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VI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 X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 XI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 XIII 中外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XVI 绪论 (18) 1.1课题来源 (18) 1.2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18) 1.3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9) 2硬件设计 (19) 2.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9) 2.2控制模块的设计 (20) 2.2.1 STC89C51的主要特性 (20) 2.2.2 AT89C51的管脚说明 (21) 2.2.3震荡电路 (23) 2.2.4 复位电路 (23) 2.2.5 单片机的CPU (24) 2.2.6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26) 2.2.7 单片机最小系统 (29) 2.3 传感器设计 (31) 2.3.1 DHT11的简介 (32) 2.3.2 引脚说明 (32) 2.3.3 电源引脚 (33) 2.3.4 串行接口(单线双向) (33) 2.4 无线模块的设计 (35) 2.4.1 APC220的性能 (35) 2.4.2 无线传输模块APC220的接口说明 (36) 2.4.3 APC220无线模块的工作参数的设置 (37) 2.4.4 APC220无线模块的技术指示 (39) 2.5键盘和显示模块的设计 (39) 2.5.1显示模块设计 (39) 2.5.2键盘模块设计 (40) 2.6执行模块的设计 (42) 2.6.1调节模块 (42) 2.6.2 报警模块 (43) 3.软件设计 (45) 3.1 初始化子程序 (45)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院(部)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本文介绍了数字温度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阐述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主要组成部分:AT89C5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显示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它可以实时的显示和设定温度,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而且设有超温报警程序。测试表明,本设计对温度的控制有方便、简单的特点,大幅提高了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与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温度自动控制,AT89C52,DS18B20,PID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mperature is used to be controlled parameter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trolling controlled parameter by microcontroller has been main trend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t consists of AT89C52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show circui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It is able to display and set temperature in real-time. The purpose is to achieve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Besides, it has over- temperature alarm program. Tests show that this design not only controls temperature conveniently and simply but also improve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greatly. With as the core of microcontroller, this design achieves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ignal is collected by temperature chip DS18B20 and transmitted to microcontroller in the form of digital sign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Microcontroller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temperature control by processing sign correspondingly. KEY WORDS: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AT89C52 , DS18B20, PID

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天成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储存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建设服务方案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北京龙鼎金陆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亦庄开发区,是国家计量院高级工程师及地方传感器协会副会长联合成立的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脚踏实地的努力为国人创造“质好而不贵”的国货精品,打造以自主创新为龙鼎企业特色的产业价值链,塑造龙鼎金陆LD的这一民族品牌,并一定坚信会成为振兴民族传感器事业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面旗帜来迎接国际化的 挑战。 近年来,公司又荟萃了环材料学、力学等多种学科的精良人材,不但吸取了日本株式会社共和电业、美国KULITE公司的箔式传感器、扩散硅传感器的制造技术,而且凭借雄厚的技术、科技开发力量及精湛的生产工艺水平,研制、开发、制造上百种称重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智能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制造、内燃机、电机、冶金、化工、食品、医疗、航空航天、各大科研所、院校、交通、能源、机械制造、建材等领域。 公司全体员工以热情周到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深得用户的好评和信赖。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的光临与指导,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对我司做深入的监督,以便我们随时的纠正我们的不足,力争向您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良好的信誉、周到的服务、可靠的质量铸造国货精品是我们一贯的宗旨 以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和齐心协力提升品质来嬴取客户信赖是我们的根本 二、我们的优势 北京龙鼎金陆作为一家药品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研发、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各类涉药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专业专注 公司深入研究药品产业政策及行业管理特点,专注服务于药品监管部门与药品相关企业。 公司建立了具备行业资格准入要求的人员队伍,温湿度监管平台及温湿度监

冷链温湿度监控方案

CCTS冷链监控系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社会对医药行业的质量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药品冷链全程化储运尤为重要。依据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的相关规范,结合国家药品监管的要求和政策,从药品监管的安全性与国家药品管理相关政策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顺利通过GSP认证等方面考虑,建立一套智能化、可视化、稳定可靠的冷链监控系统势在必行。

冷链监控系统——系统简介CCTS冷链监控系统主要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各种冷链货品的温CCTS.. 湿度实时监测。该系统温湿度采集器将采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无线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对数据进行打包,利用GPRS、TCP/IP或者WIFI通讯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由对应的管理软件进行数据解析、数据存储等操作。在存在异常情况的情况下,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CCTS冷链监控系统——硬件组成 冷链监控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组成部分有:智慧温湿度采集CCTS.. 卡、智能无线管理主机、NFC移动终端、NFC读写终端、便携打印机组成。采用高精度传感芯片、多级数据加密处理,完善的产品体系,保障了数据信息的精确采集、稳定传输、有效应用。提高监控效率,保证冷链环境下物品的质量安全。

冷链监控系统——软件平台CCTS冷链监控系统软件部分主要组成有:冷链监控云平台、智CCTS.. 慧冷链APP。通过一体化平台建设,整合仓库、物流车辆冷链环境监测数据,配套先进的云端数据汇总、分析、处理软件,同时分别提供PC端监控软件和移动端监控App,实现对整个冷链环境过程实时化科学管理。

GSP冷链监控系统——完全满足相关标准CCTS标准的一套软硬件结合冷链监控系统是完全遵循国家新版CCTSGSP.. 的物联网监测系统,采用超高精度的传感芯片、精细化产品设计,设备采集精度超越国家GSP相关标准,满足需要严格遵循GSP相关要求的各类应用环境。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业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分析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原理及相关设备组成 1.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指在一个空调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蒸发温度的冷源,用高温冷冻水取代传统空调系统中大部分由低温冷冻水承担的热湿负荷,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制冷效率,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中,高温冷源作为主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显热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上;低温冷源作为辅助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下。 1.2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4个核心组成部件组成,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新风处理机组、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的室内送风末端装置。

除湿系统主要由再生器、储液罐、新风机、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除湿系统中,主要采用分散除湿和集中再生的方式,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被输送到新风机中。储液罐具有存储溶液的作用和蓄存高能力的能量,可以缓解再生器对持续热源的需求,可以降低整个除湿系统的容量。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热湿耦合)的比较分析 2.1可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 从处理空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满足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需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这样的话,这部分加热的量需要用冷量来补偿。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就避免了送风再热,就节省了能耗。传统的空调系统中,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比例为50%~70%,潜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3比例为0%~50%。原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来承担,却与除湿共用7℃冷冻水,造成了利用能源品位上的浪

费,这种现象在湿热的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经过处理的空气,湿度可以满足要求,但会引起温度过低的情况发生,需要对空气再热处理,进而造成了能耗的进一步增加。 2.2温湿度参数很容易实现 传统的空调系统不能对相对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夏季,传统的空调系统用同一设备对空气热湿处理,当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能力来维持室内温度不变,这时,室内的相对湿度是变化的,因此,湿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种

温湿度控制控制说明

组合式空调机组温湿度控制方案说明 、设计概述 本控制系统便于提高HVAC设备的性能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系统控制 器独立运行,保证自动控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PID控制方式提供了良好的 控制精度和调节特性,特别适合于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系统提供了消防信号联锁及报警、压差报警,风机启动连锁等多重保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系统使用和操作极为简便,控制灵活方便。用户可通过直观的显示监测和控 制空调设备,方便的修改温湿度控制设定值,实时监测运行数据。 二、监视及控制内容 1 ?空调箱温湿度控制原理: 1)温湿度控制 DDC控制器采样回风温T和回风湿度H在DDC内部与设定点比较,其差值 △ T和厶H经比例积分PI控制模块计算后输出调节值至调节压缩机、电加 热、加湿器输出,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稳定。当回风温度高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启动,降低室内温度。当回风温度低于设定点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电加热,使其逐级打开,使室内温度升高。当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压缩机,使其打开,降低温度除湿。 当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控制器输出信号给加湿器,让其打开,增大加湿量,保持室内湿度稳定。 2)故障报警 空调机有任何不正常状态,系统均视为故障讯号,并立即报警,报警包括:温度超限报警、湿度超限报警、风机状态异常报警、滤网阻塞报警等。 3)联锁控制 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与风机连锁控制:在冬季和夏季运行模式下,风机 启动后,压缩机、电加热、加湿器即根据需要动作,然后根据回风温度、湿度要求

打开或者关闭,在正常关机情况下,自控系统在接到关机信号后,关闭电加热、加湿器、压缩机。 机组启停连锁控制: 空调自控系统在得到风机运行状态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回风温湿度要求开启电加热、压缩机、电加湿等。 一旦空调系统故障报警,空调自控系统自动关闭电加热、电加湿、压缩机,关闭风机,当压缩机有任何故障,也将关闭压缩机,并显示报警原因,停止其工作。 4)控制参数显示和设定: 空调机各状态参数在就地DDC控制器上显示出来,参数包括:回风温 度、湿度,面板温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温度设定信号)、 面板湿度设定输入(也即面板输出到控制器的湿度设定信号)。 另也可对所有DDC控制器的DO和A0点进行超驰控制,实现对所有不同设备的手动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 第三章硬件 (5) 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 3.2 温度控制电路 (6) 3.3 A/D转换电路 (7) 3.4 报警电路 (8) 3.5 看门狗电路 (8) 3.6 显示电路 (10) 3.7 电源电路 (12) 第四章软件设计 (14) 4.1软件实现方法 (14) 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 4.3程序清单 (19) 第五章设计感想 (29) 第六章参考文献 (30) 第七章附录 (31) 7.1硬件清单 (31) 7.2硬件布线图 (31)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 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

新版GSP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验证方案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验证方案 目的 建立库房温湿度验证方案,证明库房温湿度系统是否可以自动运行及监测,24小时内库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要求。 范围 适用于仓库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 责任 验证领导小组成员、项目验证小组成员、与验证项目相关人员。 依据 2013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规程 1 概述:商品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温湿度的要求,仓库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否符合商品贮存的要求,需进行验证。 1.1 公司现有常温度、阴凉库,冷库位于仓库区,用于存放公司购进的商品。对于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否能达到规定的自动运行、监测、并使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要求,需验证。 2 验证目的 2.1 检查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GSP管理要求。 2.2 检查并确认库房空调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 检查并确认库房空调运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 检查并确认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仓储要求。 3 验证小组成员情况 3.1 验证小组成员

3.2 验证小组职责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2.2 负责按批准的验证方案组织、协调各项验证工作,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3.2.3 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并对各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3.2.4 负责组织、协调完成各项因验证而出现的变更工作。 3.2.5 负责验证报告的起草、审核与批准,并出具验证结果评定及结论。 4 验证实施的必备条件 4.1、系统条件:空调系统安装完好,能正常运行。 4.2、文件要求:已制订相应岗位的设备操作程序及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3、仪表校验:用于校验库房的温湿度检测仪需经过合法的校验,并具有合格证书。 4.4、环境卫生:成品阴凉库的清洁卫生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5、人员培训:参加验证人员应经过验证专项培训工作。 5 验证可接受标准 5.1 阴凉库温度控制范围:<20℃;常温库温度控制范围:0~30℃;冷库温度控制范围2~10℃。 5.2库房的湿度控制范围:35%-75%。 6 验证日期进度表

《温度报警器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题目: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指导教师:张敏娟职称: 讲师 2013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2/13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3年1月7 日~2013年1月18日课程设计地点:无损楼201,510 指导教师:张敏娟 系主任:王明泉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 年1月7 日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设计方案简介 (5)设计条件及主要参数表 (6)设计主要参数计算 (7)设计结果 (8)设计评述,设计者对本设计的评述及通过设计的收获体会 (9)参考文献 前言 ?综合电子设计与实践是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之后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课程。

?它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支路。 ?这次课题的设计任务要求是完成一个温度报警器的制作,并实现当温度高于30℃时发出双音报警,温度低于10℃时发出单音报警的功能要求。本设计中充分展示了模拟电子技术的优点,利用放大电路、窗口比较器进行温度的判定,再结合数字电子技术的优点,充分利用单元电路的功能来实现报警,将模电、数电紧密结合,综合应用,不但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也极大地提高了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于实际电子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以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录 1.实验目的 (1) 2.设计要求 (1) 3.设计方案简介 (1) 4.

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

温湿度监控系统方 案

药品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介绍 一、开发背景 当前医药行业对药品储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药监部门已明确要求对药品仓库需要有历史环境监控数据,并纳入发证考核指标,由于要求监测的点数较多,采用传统的记录仪方式已不适应,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多点、远程、易安装的温湿度监控记录系统。 二、系统架构 方案采用分布式智能网络型监控系统,被监控的点位可根据需要扩展硬件种类,增加监控点数量,监控终端采用触摸屏工控机可嵌入安装在现场也能够置于专门的监测机房。 基于现场总线的方式的传输,采用数字化变送器,便于现场布线,记录平台采用PC或嵌入式触摸屏,支持数据导出和以太网传输。软件界面采用图形化,拟采用商业组态软件。 系统组成: 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数字变送器(带LCD显示)、通讯总线(中继器)和嵌入版触摸屏及上位机管理软件四部分组成。 1、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检测各温湿度数据。 2、数字变送器:负责采集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进行数据校正转换,进行现场LCD显示,接受上位机通讯指

令并向其传输数据。 3、通讯总线(中继器):负责数据的有线传输,并能延 长通讯距离。 4、触摸屏及软件部分:负责对数字变送器的通讯,读取 变送器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显示、记录,并执行各项管理功 能。 一层 二层库 变送 第三层 中继 监控系统结构图 三、系统功能 1.操作界面图形化,操作过程简单、直观,用户只需经 简单培训即可操作; 2.以表格和曲线方式的显示各监控点实时测量值。

3.以表格和曲线方式的显示各监控点的历史数据。 4.可查询任意一天、一月、一年的数据,并可进行表格和图形方式显示和打印。 5.可统计任意区间的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 6.可设置各监控点的上下限报警值。并记录报警值,可查询报警历史记录 7.当被测量值超过上下限报警值时,可经过声光、自动电话语音报警、也可自动发送短信到手机、Email自 动发送报警信号,轻松实现无人值守。 8.数据导出功能,可U盘数据导出功能 9.网络版功能可实现远程异地多用户同时使用 10.操作人员需授权才可查询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打印等操作。 四、技术参数: 1.监测点数:1~32个 (可扩充到255个); 2.温度范围:-40℃~+60℃; 3.温度精度:±0.5℃(-10℃~+35℃); 4.湿度范围:0~100%RH 5.湿度精度:±3%RH(30~90%RH) 6. 485总线传输距离: < 1200 M 7.电源:220V/AC ±10%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引言 温度是工业过程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石油等工业中,工艺过程所要求的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温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功能不断增强,许多高性能的新型机种不断涌现出来。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等,都用到了电阻加热的原理。 鉴于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就是根据这一思想来展开的。 1.1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1 系统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想达到以下目的: 1. 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 2. 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等。 3. 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工作中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4. 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单片机PID算法的实现方法。 1.1.2 系统设计的任务 1.查阅资料,弄清楚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确定设计方案。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系统相关软件设计。 4.仿真实现温度参数设定、转换、显示等功能。 5.依据对象模型设计控制器参数, 6.系统调试与分析;并依据调试结果予以完善。 1.2毕业设计论文安排 1.论证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系统原理图。

温湿度监测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显示屏、中心控制器、交换机以及多个安装在各个应用环境内的温湿度检测单元,中心控制器的信号端分别与各个温湿度检测单元连接,中心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所述交换机分别与中心控制器、数据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电脑信号连接。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应用环境的温湿度,并根据实时的温湿度信息与设定的温湿度信息对比,如果超标,能够实时报警提示,确保生产安全,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要求 1.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1)、中心控制器(2)、交换机(3)以及多个安装在各个应用环境内的温湿度检测单元(6),中心控制器(2)的信号端分别与各个温湿度检测单元(6)连接,中心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1)连接,所述交换机(3)分别与中心控制器(2)、数据服务器(4)以及客户端电脑(5)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6)包括温湿度检测盒体、温湿度控制器(61)以及温湿度检测探头(62),所述温湿度检测盒体内安装温湿度控制器(61),温湿度控制器(61)与温湿度检测探头(62)信号连接,温湿度检测探头(62)伸出温湿度检测盒体。

接有用于显示温度正常的绿灯(63)、用于显示温度非正常的红灯(64)以及用于报警提示的蜂鸣器(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2)与各个温湿度检测单元(6)之间连接的线缆穿插在KBG管内,KBG管通过管扣固定在墙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61)采用485控制器。 6.一种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各个应用环境中分别安装温湿度检测单元(6),将温湿度检测单元(6)的供电端与市电接通,在监控室内安装显示屏(1)和中心控制器(2),将显示屏(1)和中心控制器(2)的供电端与市电接通; S2、将各个温湿度检测单元(6)的信号端与中心控制器(2)的信号端接通,将显示屏(1)和中心控制器(2)的信号端接通; S3、将中心控制器(2)的信号端与交换机(3)接通,交换机(3)与对应的数据服务器(4)接通,交换机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端电脑(5)信号连接; S4、通过客户端电脑(5)设定各个应用环境中的预定温度范围和预定湿度范围,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服务器(4)内; S5、各个温湿度检测单元(6)检测对应应用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发送至中心控制器(2),中心控制器(2)将接收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通过交换机(3)存储在数据服务器(4)内,以便后期查询,同时中心控制器(2)将接收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通过显示屏(1)显示出来,并显示对应的应用环境信息以及对应的预定温度范围和预定湿度范围。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业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 统作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特点分析 1.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原理及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指在一个空调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蒸发温度的冷源,用高温冷冻水取代传统空调系统中大部分由低温冷冻水承担的热湿负荷,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制冷效率,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中,高温冷源作为主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显热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上;低温冷源作为辅助冷源,它承担室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的新风负荷,占空调系统总负荷的50%以下。 相关设备组成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4个核心组成部件组成,分别为高温冷水机组、新风处理机组、去除显热的室内末端装置、去除潜热的室内送风末端装置。

除湿系统主要由再生器、储液罐、新风机、输配系统和管路组成。除湿系统中,主要采用分散除湿和集中再生的方式,再生浓缩后的浓溶液被输送到新风机中。储液罐具有存储溶液的作用和蓄存高能力的能量,可以缓解再生器对持续热源的需求,可以降低整个除湿系统的容量。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热湿耦合)的比较分析 可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 从处理空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满足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需对空气进行再热,然后送入室内。这样的话,这部分加热的量需要用冷量来补偿。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就避免了送风再热,就节省了能耗。传统的空调系统中,显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比例为50%~70%,潜热负荷约占总负荷的3比例为0%~50%。原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来承担,却与除湿共用7℃冷冻水,造成了利用能源

基于蓝牙的温度采集系统(详细的任务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蓝牙的温度米集系统 题目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另______________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_______________ 软件工程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xx月xx日

【5】程国钢《51单片机应用开发案例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6】张纪成《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7 】 李刚《疯狂An droid讲义(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8】吴亚峰,苏亚光《Android应用案例开发大全》移动开发系列丛书2011年9月【9】乐建波《温度控制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 【10】金纯,许光辰,孙睿《蓝牙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方法: (一)、系统硬件结构图

(二)、驱动组成和功能构想 1、驱动的组成 本驱动程序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卡是否插入的探测,卡的识别和初始化,卡的读操作,卡的写操作。它们各自的功能描述如下: (1)卡是否插入的探测 本功能主要是探测SD/MMC卡插入或移除,是以查询的方式获取卡以插入卡座,或者是卡插入卡座时通过nCD引脚发送中断通知卡已经插入。nCD引脚是用于判断卡是否已插入,由于该引脚被 上拉,当卡未插入卡座内时,从INTO弓I脚读到的是高电平;当卡完全插入到卡座内时,卡座内部 触点接地,则从INTO读到的是低电平。通常通过检测该引脚的电平值来判断卡的动态拔插动作。 (2)卡的识别和初始化 本功能主要是用于识别插入的到底是哪一种扩展卡,并完成卡的初始化流程。卡的识别,包括卡的类型,读取卡上的信息,为卡分配地址等。卡的初始化主要是针对卡的各个硬件接口进行初始化,以及卡插入后对卡的初始化,获取卡的各项信息,激活卡。 (3)卡的读操作 本功能主要是完成的读操作,发送读命令来读写卡上的数据。每次读操作通常以块(一般为512 字节)为单位。若一次读取的数据在一块以内,可使用单块读命令;若超过一块,则应使用多块读命令,此时还应在接收完预期数据后给卡发送停止传输命令通知卡停止传送数据。读命令的4字节 参数为欲读取数据的地址。MMC卡和SD卡的最大容量为4G,地址以字节为单位,通常与512对齐。SDHC卡的容量为2G?32G,字节地址不能寻址全部空间,此时以块为单位,命令的参数为欲读数据的起始块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