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要点

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1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要点

内审的目的

审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

有助于外部审核

1.1.2 内审的性质

“质量管理工作大检查”

1.1.3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

一般一年两次,至少一次;外审前应安排一次;出现严重不符合、重大质量事故、客户重大投诉时应追加审核。

1.1.4 内审的依据

认可准则

管理体系文件

国家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文件

合同、协议等

1.1.5 内审的范围

全要素、全部门、全区域。但可分次进行,每年覆盖一遍。

1.1.6 内审的职责

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

评审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

内审员具体执行审核计划

1.1.7 内审的结果

发现不符合并出具不符合报告

形成审核报告

留下审核过程和情况的记录

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1.1.8 内审的步骤

审核准备→审核实施→编制审核报告→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跟踪

验证

1.2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准备

1.2.1 编制审核计划

例×××实验室年第一次内审计划

审核目的:审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迎接外审。

审核范围:全部管理体系要素,本实验室所有部门及全体人员。

审核依据:① 评审准则② 本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③ 有关法律法规审核组成员:葛×(组长)、刘×(体系组),傅×、李×(技术组)

审核日期年2月15日至17日

审核日程:(见下表)

日程安排(按部门审核)

计划编制人:葛× 批准人:冯×

…年月日…年月日

对大型实验室来说按部门审核较好,对小型实验室来说按要素审核较好。

1.2.2 准备内审检查表

可用外审时的评审报告中的核查表作为内审检查表来使用,但各内审员事先要熟悉该表的内容和格式。审核时内审员每人一份。必要时,应将该表细化。

编制审核表的过程也是对评审准则条文的理解和熟悉过程,对于初次参加评审的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编好审核表对于保证审核质量、提高审核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1.2.3 发放审核通知

1.3 审核实施

1.3.1 首次会议

1.3.1.1 首次会议的参加人员

大型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监督员、文件档案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

小型实验室:全体人员

1.3.1.2 首次会议的议程

①实验室领导讲话,强调内审的目的和重要性严肃性,引起参会人员充分重视。

②评审组长介绍评审日程要求。

③确定检测考核项目及监督(见证)人员

首次会议要有记录,并有签到表。

1.3.2 现场审核

由软件组和硬件组分工进行。

1.3.3 内部交流

评审组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内部交流,交流讨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协调审核进度、统一审核尺度,安排下一步工作。

1.3.4 与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

评审组在某个部门审核结束并基本形成审核意见后,与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确认不符合项。

1.3.5 末次会议

1.3.5.1末次会议的参加人员

与首次会议相同

1.3.5.2 末次会议的议程

①评审组长介绍评审情况,宣布评审结论。

②各部门提出整改和纠正措施方案,商定完成时间。

③领导讲话。

末次会议同样要有会议记录和签到表。

1.4 编制审核报告

1.4.1 审核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等

审核的过程和基本情况

审核的结果

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价

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统计分析

改进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不符合工作统计表可用下列格式(见下表)。

1.4.2 审核报告的编写和批准

审核报告由评审组长或质量主管编写,实验室领导审批。

审核报告不一定用统一一致的格式,将审核情况描述清楚,给出明确的结论就可以。

1.4.3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审核报告应在末次会议后短时间内完成。发放至参会人员。

1.5 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已在末次会议上讨论过,会后要填表确认并付诸实施。

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不符合工作都要采取纠正措施,而是要根据不符合工作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纠正措施的成本来确定。不符合工作按性质可分为体系性、实施性、效果性不符合,按程度可分为严重、一般、轻微不符合。

1.6 跟踪验证

跟踪验证的任务是:

不符合工作的纠正情况

纠正措施的落实完成情况

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1.7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记录

①审核计划②检查表③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④不符合工作统计表⑤审核报告⑥不符合项和纠正措施表

二、管理评审

2.1 管理评审要点

2.1.1 管理评审的目的

评审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

有利于外审

2.1.2 管理评审的性质

“质量管理工作大总结”

2.1.3 管理评审的时机和频次

以12个月为周期。外审后应安排一次;出现严重不符合、重大质量事故、客户重大投

诉时应追加审核。

2.1.4 管理评审的职责

执行管理层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管理评审。一般可由实验室主任领导,副主任、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分工准备材料,办公室负责提供文件和记录。

2.1.5 管理评审的形式

一般为会议形式

2.1.6 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

实验室领导、技术主管、质量主管、部门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监督员等

2.1.7 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

①内、外审报告和材料②质量方针、目标考核结果③客户意见调查、投诉

④检测质量控制记录⑤监督报告⑥培训总结

⑦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结果⑧检测市场调查⑨外部环境变化情况的信息

⑩实验室内部环境变化情况的信息⑾上次管理评审决议的执行情况

以上信息应在管理评审会议前分别由有关人员准备好。这些信息可以有两种形式:

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的工作报告。按部门的职责分别报告上述信息。

专题报告。由有关责任人分别报告上述信息。

2.1.8 管理评审会议的内容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人力资源和培训教育、仪器设备配备、设施和环境、检测方法、量值溯源、质量监督和控制等。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有效性

评价四个主要过程的有效性和体系的有效性,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情况。

检测结果以及服务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和客户要求

市场变化给实验室带来的压力和机遇,是否需要调整检测项目、范围。

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是否需要进行某些改革。

日常管理会议的有关议题:包括人员任命、机构改革、资源调整、文件修订等。

2.1.9 管理评审会议的结果

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应对管理评审会议研究和决定的事情确认,规定完成的日期。这些决议应输入到实验室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中去。

2.1.10 管理评审的记录

①会议输入信息的文件、记录②会议出席人员签到表③会议记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