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传播(已考名解)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特点:

1)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共通空间;

5)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类型:

1)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非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人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

2、信息的功能:

反映事物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

3、信息的分类:

两分法: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分法: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4、、信息的本质: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5、社会信息:

(1)定义: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2)特点:

1)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与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类精神和心理

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2)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本身,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

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

1、定义: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社会信息系统

(1)特点:

1)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可以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4)具有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

1.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2.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它以人为主体,人类的活动既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得社会信息系统成为多变量的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2)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变量,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系统的参与者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因此产生了传播上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即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3、传播学的任务:

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和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两种方法系统:

(1)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定性研究方法指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揭示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程序: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辅助分析——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

类型:人文科学定性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2)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程序:建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主要类型: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接上)定量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是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是最早将此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的学者。

具体步骤: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分为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确定抽样方案(随机或非随机抽样)——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特点: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

但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

2、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已考多次)

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由拉斯韦尔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

特点:

(1)客观性。必须要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2)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3)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过程: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意义: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

但其分析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3、实验法

源自实验心理学,分为控制实验与自然实验。卢因与霍夫兰最早在传播研究中使用。

(1)控制实验法:

研究在室内进行,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霍夫兰在二战中和战后用此方法研究说服与态度,成为研究中的经典。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控制实验因素,而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但是这些实验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众多因素,其结论必然有误差。(2)自然实验法:

将实验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对控制实验法而言,这种方法可靠、客观、准确。

但在社会真实背景下进行,难于控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

源自心理学,是检测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的研究方法。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传播学中应用的不是很多。怀特首次使用该方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

个案研究一般没有实现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也不证实假设。

该方法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战友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很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做基础使用,有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

5、抽样调查法

(1)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集会;(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3)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4)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组,大型调查中常用。

五、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精神交往理论,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生产和交往两类。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1)“精神交往”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用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以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

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3)马恩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4)从马恩的观点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他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

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考察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应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唯物辩证关系。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水平制约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补充】

参与式观察

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优点:1、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地方法;2、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

缺点:1、所得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2、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资料难以用数量表示,研究结果无法重复。

重点访问

指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以倡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发展传播学

冷战背景下诞生,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力的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率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且有助于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及市场经济,传送到经济落后的传统国家去,如第三世界国家。

基本观点:

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丹尼尔·勒纳、施拉姆、罗杰斯等都强调了传播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而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被看作是加速行为和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

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模式:主导模式(现代化模式)、依赖模式(依赖性批判模式)以及交互模式(参与性模式)。

第二章人类传播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化进程(07简答:简述人类传播史)

(1)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第一个阶段。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但口语仅能用于近距离传播,具有时空的局限性,不利于保存和记录;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是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1、文字打破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2、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4)电子传播时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没记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是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1、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变,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2、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音声和影像信息系统;3、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4、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5)光电和网络传播时代(互动传播阶段):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功能信息传播,在高度网络化和光电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主动、参与、交谈和操作性等特点。

2、美国传播学家——哈特——媒介系统分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由人体的感官或感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主要指口语,要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2)再现的媒介系统:对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对接受者而言则不需要,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3)机器媒介系统:传授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讯等。这三类媒介是按先后顺序累积出现的,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使得信息社会概念开始在全球产生普遍影响。

3、信息社会

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是: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4、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得到高度普及,单一功能的个人媒介和家用媒介日趋多样化,社会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骤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大众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5、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步骤

(1)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

(2)两步目标: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6、信息爆炸指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

二、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包括:1、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2、社会公有性——社会共有的额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3、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2)符号的基本功能:

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合符号解读的过程;

传达功能——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思考功能——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人脑;(3)符号的分类:信号;象征符

信号:1、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自然的因果关系,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一般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自然信号和人工信号都具有这种性质。

象征符: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够表示抽象事物;3、象征符不是通过遗传,而是通过传统或学习得到继承;4、向政府可以自由创造,与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关系具有随意性;5、是文化现象,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是人类传播最基本的符号体系。人类传播的综合符号体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口语和文字两大部分。

非语言符号分为三类:语言的伴生符;姿态符号;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定义: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的范畴涵盖了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意义本身是抽象的、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2)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诗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前者指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逻辑学角度。前者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后者则是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符号学的角度。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含义之异同的意义,主要通过分析符号间关系来显示。

(3)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意义——信息的发出者通过符号所要表达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信息的接收者从传来的符号中读取或理解的意义;

3、情境意义——来自于传播情境。传播情境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传播情境可以生成符号本身所不具备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影响和制约。

3、象征性社会互动

(1)象征行为:指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的。象征符一般具有双层意义,一是符号的字面意义,二是符号的类比和联想意义。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

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在许多情况下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产生于20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布鲁默、西部塔尼等人。这种理论把人类看做是具有象征性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象征行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1、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2、三个基本问题:(1)人是根据“意义(对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3)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他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读好可能引起的反映的预想(意图);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库利认为它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米德认为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根据米德的观点,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了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4)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1、吉尔兹的文化定义: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2、理解文化的象征性应把握以下两点:(1)文化作为象征符体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2)作为文化形式的象征符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为对旧象征符的舍弃和对新象征符的创造。

3、现代文化的象征化:象征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色,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充满了大量的象征符和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追求新事物和新意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2)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信源。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或反应者。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

相互联结的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

(2)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内的流动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②序列性——一环扣一环的链式结构是传播过程的序列性的体现;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是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

(3)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5W模式。

由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5W是指: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意义:(1)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2)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就是沿着拉斯韦尔的这条思路形成的。缺点:高估了传播效果;忽视了反馈要素。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

1.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2.提出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后者则为赖特、施拉姆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做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3.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4.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5.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美国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1949年——《传播的数学模式》。

内容:这个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

意义:(1)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2)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3)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点:(1)仍然属于单向直线模式,缺少反馈环节;(2)但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这个模式具有局限性。

(4)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50年代后期——又称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内容: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在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

意义:1、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加深了对噪音所起作用的认识。

3、突出双向性,适用范围比较普遍,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

缺点:没有超出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施拉姆和奥斯古德——1954年——《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内容:(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重点不在分析传播渠道的环节而在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意义: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模式被称为循环模式。强调互动性,把传播双方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是正确的。

缺点: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不合适;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但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局限性。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内容:

①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②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的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③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意义: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2、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1959年——《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①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并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

②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并将传播系统放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系统中去研究。大众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

③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2)马来兹克的系统模式。

德国学者——马来兹克——1963年——《大众传播心理学》

内容: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影响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

意义:该模式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其中的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且更具社会性。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缺陷:没有对众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1)这种理论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2)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信息交往。3)信息交往也就是传播,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意义:该理论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把大众传播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4、唯物史观下社会传播总过程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

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

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乔治·赫伯特·米德

①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主要成就是符号互动论和“主我与客我”理论。

②米德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符合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

③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角色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和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反馈:

反馈又称回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反馈是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的反映。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当代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师。它的著名论文《电话话语的编码和解码》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研究模式,也是文化研究的转折点,代表了伯明翰学派在媒介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这突出表现在他对意识形态的编码方式和受众解读方式的理论。

编码/解码的传播学意义

20世纪70年代,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影响深远,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意义。这一理论旨在揭示形成电视信息的意识形态力量,当时,媒介的文化研究一般着重于舆论的构建,现状的再现,主导意义的难以抵抗性。虽然有偏好式、协商式、对抗式解读模式破除了观众的观念,但这些模式的运用仍趋向于构建受众,在面对电视的意识形态上受众仍然是软弱无力的。编码解码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对促进受众的能动性分析方面有重要的意义。(1)受众告别了被动的地位;(2)传媒的信息内容成为新的文化与社会研究资源。

编码解码理论带来的启示:

编码解码理论充分强调了受众的重要性地位,并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传播过程,这对于我们发展传播事业及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

(1)传播从业人员及其他发布传播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考虑其对信息会做出什么样的解读,从而尽量消除信息中的歧义,以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2)传播理论研究人员在研究传播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能动作用,考虑其对传播过程的重要影响,从而全面、准确、深入丰富和发展传播理论。

不足:过于专注于文本研究,没有给人们提供一个利于操作的关于受众的研究方法,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在传播学研究历上的重要地位。他的理论值的今天的传播学者进一步研究与借鉴。

第三章传播类型

一、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1、定义:

又称为内向传播。内在式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2、特点:

(1)是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

(2)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4)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社会性和互动性:

(1)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1)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映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社会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两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地互动中形成自我)

2)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会积极地作用于

社会。

3)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4)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人内传播是主我和客我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

程。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 interaction)

由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8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1)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和行

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2)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

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3)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

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3)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

1)根据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

等新问题的状况下,即对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2)在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作出反应。在

反应滞后,行为停止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做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

3)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

程。

4、个人信息处理基模理论

基模的概念及特点:

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称为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

特点: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二、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1、人际传播定义:

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最典型、最直观、最大量、最丰富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为了满足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需求;

(2)为了与他人建立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为了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求。

3、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社会成员交流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

(2)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3)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4)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5)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适应环境的过程;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

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无论是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中得到证实。

2、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受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和“创新”——“扩散”等方面。

(1)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会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形成两级传播的格局,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意见领袖将他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际传播对新事物的创新与普及也有重要影响

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指出:在新事物创新与普及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在信息流,尤其在影响流生效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库利的“镜中我”理论(the looking-glass self)

(1)出自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的《社会组织》一书。从个人和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2)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

(3)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4)库利强调,“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与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6、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自我表达活动。所谓自我表达,即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自我表达是否准确,表达方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人际传播的效果。

(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媒体。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2)姿态的传播功能:姿态在狭义上是指手势和身体的各种活动姿势,在广义上也把面部器官活动构成的表情、神色等包括在内。其传播功能包括:1、强调语言;2、补充语言;3、代替语言;4、控制语言;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3)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型、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装、饰物、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4)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行为规范相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

三、群体传播

1、群体定义:

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共同的利益、关注点、兴趣等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3、群体的分类:

(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2)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3)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zation),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4、群体的社会功能:

对社会:

(1)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2)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是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3)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个人:

(1)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2)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3)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5、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将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群体结构,而此意识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群体成员的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发展的一条基本生命线。

6、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的合意、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传播中形成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信息的流向越大,越具备双向性,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的成分也就越多,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群体的凝聚力也越强。

7、群体规范及其功能

(1)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2)群体规范的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3)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1、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2、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8、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信息压力是指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比较信任的态度。

(3)趋同心理又称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四、集合行为

1、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

(1)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2)发生的基本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2、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于狭小的物理空间,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杰出,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一些情境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是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的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的激烈行为。

(2)群体模仿和“匿名性”

·群体模仿(塔尔德(模仿的法则》)——在集合行为特别是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中的模仿,与作为学习过程的模仿是完全不同的,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如失火时,一个人跑,其他人不明所以也跟着跑)

·匿名性——集合行为把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指导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其原有的倾向性得到加强,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为极端的决定。属于社会心理学术语,最早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出。群体极化具有有益和有害双面意义,要好好利用。(此理论可以解释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

(3)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流言:是指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且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

·流言的特点:

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4、流言是一种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的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网络时代下流言的新变化:

1、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更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2、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

3、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亚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流言有了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2、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1)考察流言发生与传播通常采用下述公式: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关联度”是指社会成员与流言信息所涉及问题的关联程度,人们与该问题的关系越密切,越有卷入流言传播的可能,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流言是从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中滋生和蔓延开来的。

“不安感”强调的是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心理条件,其中包含对事件未来发展的解释或忧惧。

“不确定性”既是指环境的不稳定状态,也是指由于权威信息渠道不畅通或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紊乱。(2)流言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心理条件和信息传播条件下发生和蔓延的,治理流言的根本,在于消除这些流言所产生的各种条件。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美国社会学家H·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所谓循环反应,即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映,而另一方的反映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2)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的特异点:1、留言信息的快速增殖;2、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3)集合行为(主要指作为社会骚动的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受到许多异常的、非合理的机制制约。集合行为作为一种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结果的行为,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组织传播

1、组织:

(1)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写作活动的社会集合体。

(2)结构特点: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2、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1)组织传播:组织体所从事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活动。

(2)组织传播的功能: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的各部门、各岗位,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内容包括: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

3、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环节在组织系统内流通的过程。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1、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或行动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2、上行传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3、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岗位之间互通情况、互相协调的信息交流活动。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渠道是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特点:1、交流的信息广泛而自由;2、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和平等性;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非正式渠道能弥补正式渠道的不足,在组织内营造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增进成员的一体感和向心力,调动成员积极性的发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主要有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4、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1)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1、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2、新型信息系统:将组织智能与计算机智能相结合,主要有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

(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现代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公共关系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1、公关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包括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与沟通、发行宣传刊物、举办新闻发布会等。

2、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分为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两大类。广告是现代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宣传的主要手段。

3、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企业组织使用同一的视觉或听觉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三个要素构成,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

六、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特点: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的信息具有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5、单向性很强,无灵活的反馈渠道。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6、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社会功能:

1、拉扎斯菲尔德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包括将经验、智慧、知识等加以记录、保存、积累和传承)

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群体、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重要的重要。

2、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1)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

(3)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3、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贡献:明确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传播的经济功能已经被证实。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为》(08、07、06、02大纲与简答)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

守社会规范);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参与社会

实践的热情,使受众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大众报刊(廉价便士报)与大众传播

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纽约《太阳报》、《先驱报》)的诞生,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报刊又称为便士报、廉价报纸。

它与此前的政党报刊不同,特点如下:

1、价格低廉,一般人都有能力购买;

2、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3、发行量大;

4、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广泛的大众;

5、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经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2)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电报诞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电报本身虽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地通信手段,并推动了通讯社的诞生;

电影出现于19世纪末,从一开始就属于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二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融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大规模产业。

广播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商业化进程,成为大众化传媒。二战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越来越低廉,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便利媒介。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

电视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实验播放阶段,40年代出现商业电视,二战后迅速发展和普及,成为现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电视媒介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播、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革。电视特点:集视听觉为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娱乐。

目前,电视媒介的发展正在面临异常新的革命:

1、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进入多频道时代,电视每一的内容更丰富,选择性更强;

2、多媒体技术使电视表现手段更多彩,信息传输质量更高;

3、电脑和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4、卫星传输技术的普遍采用使电视传播进入了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时代。

(4)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传播速度的实时性;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

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互联网连着全世界

市场营销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就是指个人与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一、市场与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市场、市场营销者、相互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整体市场营销活动,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营目标。 市场就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的集合。销售者构成行业,购买者构成市场。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即: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众多,但收入很低,购买力有限,则不能构成容量很大的市场;又如,其购买力虽然很大,但人口很少,也不能成为很大的市场。只有人口既多,购买力又高,才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大市场。如果产品不适合需要,不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对销售者来说,仍然不能成为现实的市场。市场的大小,取决于那些有某种需要,并拥有使别人感兴趣的资源,同时愿意以这种资源来换取其需要的东西的人数。 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理解为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与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对于交换双方,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则前者称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 所谓市场营销者,就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如果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 二、市场营销管理 在不同需求状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有所不同。 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市场营销管理不同时期的任务。 市场营销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与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与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一般要设定一个在目标市场上预期要实现的交易水平,然而,实际需求水平可能低于、等于或高于这个预期的需求水平。换而言之,在目标市场上,可能没有需求、需求很小或超量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就就是要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

生物化学笔记(整理版)1

《生物化学》绪论 生物化学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 生命是发展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说明生命是在发展,因而人类对生命化学的认识也在发展之中。 20世纪中叶直到80年代,生物化学领域中主要的事件: (一)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a. 分配色谱法的创立——快捷、经济的分析技术由Martin.Synge创立。 b. Tisellius用电泳方法分离血清中化学构造相似的蛋白质成分。吸附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及其他物质。 c. Svedberg第一台超离心机,测定了高度复杂的蛋白质。 d. 荧光分析法,同位素示踪,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生物化学的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向微量、快速、精确、简便、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物理学家、化学家、遗传学家参加到生命化学领域中来 1. Kendrew——物理学家,测定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2. Perutz——对血红蛋白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3. Pauling——化学家,氢键在蛋白质结构中以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某些protein具有类似的螺旋结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1.2.3.都是诺贝尔获奖者) 4.Sanger―― 生物化学家 1955年确定了牛胰岛素的结构,获1958年Nobel prize化学奖。1980年设计出一种测定DNA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5.Berg―― 研究DNA重组技术,育成含有哺乳动物激素基因的菌株。 6.Mc clintock―― 遗传学家发现可移动的遗传成分,获1958年诺贝尔生理奖。 7.Krebs―― 生物化学家 1937年发现三羧酸循环,对细胞代谢及分生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Lipmann―― 发现了辅酶A。 9. Ochoa——发现了细菌内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10.Korberg——生物化学家,发现DNA分子在细菌内及试管内的复制方式。(9.10.获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1.Avery―― 加拿大细菌学家与美国生物学家Macleod,Carty1944年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著名实验。肺炎球菌会产生荚膜,其成分为多糖,若将具荚膜的肺炎球菌(光滑型)制成无细胞的物质,与活的无荚膜的肺炎球菌(粗糙型)细胞混合 ->粗糙型细胞也具有与之混合的光滑型的荚膜->表明,引起这种遗传的物质是DNA 1 / 29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新)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 六、中学课程 七、中学教学 八、中学德育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4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 动效率)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资料_考试常考知识点(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是“买主和卖主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的概念是出自于( A ) A.传统的观念 B.经济学家 C.营销者 D.制造商 2.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支柱:顾客导向、协调的市场营销、盈利性和( D ) A.产品中心 B.顾客中心 C.工厂中心 D.市场中心 3.“吉芬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量在( D ) A.增加 B.不变 C.加速增加 D.减少 4.供给弹性ES值一般是( A ) A.大于零的 B.小于零的 C.等于零的 D.小于或等于零的 5.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庇古 B.马歇尔 C.马斯洛 D.科特勒 6.市场按什么标准划分为实物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D ) A.空间结构 B.层次结构 C.竞争结构 D.商品结构 7.通常认为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分散( B ) A.市场风险 B.价格风险 C.交易风险 D.商品风险 8.一般而言,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竞争最为激烈?( C )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9.企业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制成的性能有显著提高的新产品是( B ) A.全新产品 B.换代产品 C.改进产品 D.仿制新产品 10.对工业品中专用性强,用户比较固定、对厂牌商标比较重视的产品,多选择什么样的销售策略?( B )

A.密集分配 B.选择性分配 C.独家专营 D.经销和代销 11.在实施选择分配的销售渠道策略时,企业应该( A ) A.有选择地挑选几个中间商 B.中间商越多越好 C.一个目标市场一个中间商 D.不用中间商 12.下面什么促销方法有利于搞好企业与外界的关系,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其促销效果难以把握( A ) A.公共关系 B.广告 C.人员推广 D.营业推广 13.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各阶段中,以营业推广为主的促销策略一般是在( B ) A.导入期 B.衰退期 C.成长期 D.成熟期 14.什么方法旨在激发消费者购买和促进经销商的效率,如陈列,展出与展览、表演和许多非常规的、非经常性的销售尝试( C ) A.广告 B.公共关系 C.营业推广 D.人员推销 15.一种商品在什么情况下,则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大,所以企业在调整价格时应慎重考虑( B ) A.需求弹性小 B.需求弹性大 C.收入弹性小 D.收入弹性大 16.按领袖价格定价,属于( D ) A.成本加成定价法 B.需求导向定价法 C.习惯定价法 D.生产导向定价法 17.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生产与销售成本低,竞争者易进入,商品差异性小的新产品定价,应采用( B ) A.高价策略 B.低价策略 C.满意策略 D.折扣策略 18.统一运费定价属于下面哪种定价方法?( B ) A.成本定价法 B.地理定价法 C.需求定价法 D.竞争定价法 19.一般而言,( D )群体内的竞争最为激烈。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市场营销学(第三版)重点笔记 复习资料

市场营销学重点笔记 参考书为:市场营销学第三版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一章市场和市场营销 1、什么是市场/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角度的市场认识: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 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定义)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此定义,将市场营销概念归纳为: 1、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 2、核心:交换,满足需求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3、关键要素:产品或价值能否满足顾客需求 2、需求产品服务(特征) 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在营销角度看来,需求就是对某特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 产品和服务:在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产品的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产品实际上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这种载 体可以是有形物品,也可以是不可触摸的、无形的“服务”,如人员、地点、活 动、组织和观念。 第一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1、市场营销管理 概念: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本质:是需求管理(估计会出填空题) 基本目标: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 2、需求的认知 需求的实质:对现状不满,为更好延续生命,以一定方式寻求适应环境所必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需求产生的原因:自然驱动产生;功能驱动产生;自身经验总结产生;人际交往引发; 营销活动激发。 3、常见的需求状况 (1)、负需求。绝大多数人不喜欢,(如:高脂肪食品)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解决:分析原因,重新设计,降价,积极促销改变 观念,转负为正。 (2)、无需求。目标市场对产品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如:陌生产品)解决:把产品好处和人的自然需要及兴趣联系起来。 (3)、潜伏需求。现有产品或劳务尚未满足的隐而不现的需求状况。(如:无害香烟、节能汽车和癌症特效药)。对潜伏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市 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满足这些需求。 (4)、下降需求。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解决:分析衰退原因,通过开辟新的目标市场,改变产品特色,采取新的促销手段刺激需 求。 (5)、不规则需求。市场对某些产品(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季节、不同日期,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呈现出很大波动的状况。解决:市场营销管理者要通过灵 活定价,大力促销等改变需求时间模式。 (6)、充分需求。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此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密切注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竞争状况,常测试顾客 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 (7)、过量需求。某产品(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或愿意供给水平的需求状况。此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施“低营销”,通过提价、合理分销产品、 减少服务和促销手段。 (8)、有害需求。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如:烟酒毒品等)的需求。对此类需

生物化学重点笔记(整理版)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 2.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 3.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及其重要化学键。 4.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5.熟悉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分类 导入:100年前,恩格斯指出“蛋白体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今天人们如何认识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1839年荷兰化学家马尔德(G.J.Mulder)研究了乳和蛋中的清蛋白,并按瑞典化学家Berzelius的提议把提取的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源自希腊语,意指“第一重要的”)。德国化学家费希尔(E.Fischer)研究了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在1907年奠立蛋白质化学。英国的鲍林(L.Pauling)在1951年推引出蛋白质的螺旋;桑格(F.Sanger)在1953年测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佩鲁茨(M.F.Perutz)和肯德鲁(J.C.kendrew) 在1960年测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1965年,我国生化学者首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insulin)。 蛋白质是由L-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和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分子。 单细胞的大肠杆菌含有3000多种蛋白质,而人体有10万种以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人体干重的45%是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通过蛋白质的多种功能来实现的。新陈代谢的所有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已发现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许多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它们的运输由蛋白质来完成。生物的运动、生物体的防御体系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主要有C(50%~55%)、H(6%~7%)、O(19%~24%)、N(13%~19%)、S(0%~4%)。有些蛋白质还含微量的P、Fe、Cu、Zn、Mn、Co、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因此,可以用定氮法来推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在酸、碱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即蛋白质组成单体或构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20种(称编码氨基酸),最先发现的是天门冬氨酸(1806年),最后鉴定的是苏氨酸(1938年)。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共同的结构特点: 1.氨基连接在α- C上,属于α-氨基酸(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 2.R是側链,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 注意:构型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其变化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旋光性是异构体的光学活性,是使偏振光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的性质,(-)表示左旋,(+)表示右旋。构型与旋光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R基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杂环亚氨基酸四类。 2.按R基的极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离状态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四类。 带有非极性R(烃基、甲硫基、吲哚环等,共9种):甘(Gly)、丙(Ala)、缬(Val)、亮(Leu)、异亮(Il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带有不可解离的极性R(羟基、巯基、酰胺基等,共6种):丝(Ser)、苏(Thr)、天胺(Asn)、谷胺(Gln)、酪(Tyr)、半(Cys)带有可解离的极性R基(共5种):天(Asp)、谷(Glu)、赖(Lys)、精(Arg)、组(His),前两个为酸性氨基酸,后三个是碱性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中的胱氨酸是两个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而成,胶原蛋白中的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凝血酶原中的羧基谷氨酸是蛋白质加工修饰而成。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α-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在200 oC以上。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酪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碱,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 一、知识点 1.关于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关系。2.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顾客在感知到产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后,减去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得出的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主观评价。 二、问答题 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市场的三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产观念:以企业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企业销售什么产品顾客就购买什么产品。 产品观念: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没有重视研究顾客的新需要,忽视在新品开发上做准备。 推销观念: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厂家竞争激烈,企业组织销售人员走出厂门推销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完全把顾客的需求做为出发点,按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去组织产品开发。 社会营销观念: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利益的观念,要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实现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多赢”。 3.简述顾客感知价值并结合某产品或某企业,阐述其是如何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的。1、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产品功能2、让产品使用时更安全3、使产品的非核心价值更高4、尽可能多地向顾客传达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5、降低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6、为顾客提供关联或互补产品7、以准确的品牌定位满足顾客心理与情感需求8、实行感情营销,满足顾客情感需求9、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10、提供技术培训、产品介绍和试用等服务11、注重细节服务12、以特色服务增加产品的综合价值13、企业以自身的实力优势实行资源整合14、通过利润直接分享使产品增值15、发动员工开展技术革新16、利用现代网络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 一、知识点 1.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2.影响企业营销的直接与间接因素:微观与宏观 3.SWOT分析: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

认知笔记整理版

认知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两个重要的问题: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知道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认知:研究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es 如何产生的,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转化、reduced 集中认知资源于一定的刺激上以待进行精细加工、elaborated精细加工、stored存储、recovered 复述and used使用。[即:编码操作(转换、缩减、添加)&记忆和应用操作(储存、提取、运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知觉、注意、记忆、一般知识组织、表象、语言、问题解决、推理Eg: 语言产生(心理过程,依赖于认知系统,非常快):思维表达——概念形成——选择词汇——语法概念、线性顺序(细分的心理结构) 心理表征:加工时,要转化成心理符号; 【发展简史】 (1879年以前,心理学时而敲敲哲学的大门,时而敲敲生理学的大门) 1879年冯特科学心理学实验室;(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19世纪艾宾浩斯研究记忆(学习无意义音节,测量重学时节省的时间); 19世纪威廉詹姆斯注重生活中的心理学; 20世纪华生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20世纪格式塔心理学顿悟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顿悟——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1956年9月11日认知心理学的生日;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 对行为主义的观点越来越不满——皮亚杰发展心理学(儿童如何发展); 信息加工途径*(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序列的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内部表征: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符号→脑); 信息加工模型与神经科学模型。 生态学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认知心理学遭到的批评:生态学效度低;)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试图回答有关心mind的问题,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包括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甚至是社会学和经济学——跨学科性。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解释认知过程的;神经水平和认知概念水平之间架起解释的桥梁(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

教育学笔记整理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学任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收录于《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育理论的专著是我国战国末期的《学记》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6年)《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第一部教育论著。 《师说》(韩愈)是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一篇教师专论。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仅依附于其他思想而存在,理论水平较低。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中国教育起源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3. [诲人不倦]。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笃实,不耻下问”;学习态度要端正“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产婆术】又叫苏格拉底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讽刺,使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为定义,即通过反复诘难与归纳,得出明确的定义与概念;第三步为助产术,即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如同产婆一样能催生出新生命。 亚理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吕克昂”哲学学校。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办过“学园”,他的教育思想宏伟博大几乎涉及教育的所有领域。其中,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学前教育、妇女教育、身心和谐教育、德育等都有独到见解。其教育思想主要在其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阶段 ?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有所提高。 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