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A征文 上交 一个城市的发展徽标

5A征文 上交 一个城市的发展徽标

5A征文   上交   一个城市的发展徽标
5A征文   上交   一个城市的发展徽标

一个城市的发展徽标

——站在民办教育的角度看东莞

五年级A部郭金梅

【关键词】

经济建设发展成就民主法治民办教育

【正文】

作为大背景下的中国改革开放,东莞可谓是以傲立潮头唱大风,中流击水意自雄的勃勃雄姿,在改革开放的成功履历上绽放出别一样的风采,而被世界所瞩目,为国人所倾倒。《吕氏春秋.察今》曾有这样的一段话: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站在东莞看中国:

一、经济建设成就斐然。首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鼓励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发展,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首先发展东部的同时,进行西部大开发,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并适时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制造业第二大国。相比较改革开放之初的一穷二白,进步显而易见,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400多倍,制造业从占世界份额的1%,提高到10%以上。同时,中国在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运载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社会生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广了免费义务教育,中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第一步。中国在社会保障、医疗方面也取得了

巨大进展。中国人男女寿命分别达到71岁和74岁,比1978年提高了4岁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得到充分发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在国家统一方面,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平稳过渡。

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缺乏基本自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绝大多数国民的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民主政治有所进展;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她又以怎样的风姿而婀娜在人们的眼前呢?

制造业带来的烟雾,她并不如杨柳的青烟给人们留下诗的意境,那一组组迅速膨胀的数据,虽然垫高了一个城市的经济高度,但留下的却是天空的朦胧度及河水的污浊度,那草长莺飞的纤纤秀足很难伸入到这片命大江南北的,做着金色梦的追梦者,梦绕魂牵的热土中,花香的味道迅速被铜臭的味道所淡化,天空的湛蓝迅速被雾霾的厚度所掩埋,朦胧中,人们数着被汗水淋湿的纸币,故乡,那新时代的另一种缺失,却成了这所城市的主旋律,北雁南飞那是自然候鸟的痕迹,很快被人类所占领,故乡那遥远的距离,有多少双眼睛被泪水所淋湿,淋湿纸币的汗水与淋湿眼睛的泪水,书写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史,一个城市在物质财富增长时,她的字典空间同样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名词——于是有了春运、有了打工仔、打工妹于是有了留守儿童。一个城市的经济高度,削弱了多少精神的维度,故乡、乡愁、乡思,再难有古代的诗人来抒发了,那匆匆的脚步都忙着去下海,去呛水。

体现城市经济雄厚的另一个徽标——五星级酒店,她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绮丽丰姿进入人们的视野呢,霓虹灯下的倩影,她为这个城

市留下的不仅仅是欢笑,更多的是忧愁与悲伤,一个城市的青年时代印证了古人留下的诗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一个城市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出浮躁,走出物欲的羁绊。

城市综合实力雄厚的又一个徽标——教育。

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有关于自己的教育叙述。在这种叙述中,城市的设计者所期盼的被教育个体,在教育者或痛苦或沉郁或激昂的时间书写中,被教育的个体要克服种种生活所附加的种种不良习性,要战胜种种超乎想像的欲望和诱惑,将个体的力量,价值,意义与城市发展的大语境的价值、意义相统一,以此书写关于成功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借此案例塑造大的城市语境中的价值认同。

但有些叙述并不属于教育的宏大语境,它属于一种偏离于城市发展叙述之外的个体叙述。它所关注的是在具体的现实语境中,个体在具体情感、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特性等歧径中,所做出的流动性选择,还有因选择不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在关注大的现实背景中,生存于情感和理性夹缝中的个体性格的荒谬性和变幻无常的情绪的涨落性。因此对某个个体,很难用一个好或不好来评判,也很难用喜欢或不喜欢去概括。或许这才是一个城市的包容性所要追求的艺术和情感效果。

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城市当他的物质基础奠立了,他就必须寻求一个与之匹配的精神层面,这与人的需求更是不谋而合。

人本主义哲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产生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

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要想使一个城市的自我实现成为可能,只有依靠于教育,而民办教育就是实现这种可能的最有效途径。民办教育作为东莞特色一大书写,她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东莞市民办教育的兴起、发展与全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一样,走过了一条从小规模到上规模,从不够规范到逐步规范,从自发发展到有序发展的道路。民办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吸纳了社会资金投入教育,拓宽了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对教育种类、数量、质量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有效地解决了大量流动人口子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本文在阐述民办教育成为东莞市教育事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对东莞市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东莞市民办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东莞市民办教育更加规范发展。研究东莞市民办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为探索中国民办教育发展之路提供一个标本。

自2010年3月1日正式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来,东莞市把发展民办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统筹管理,扎实推进民办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目前,东莞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学校有996所、520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建立起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在内的较为完善和规范的民办教育体系。

在财政扶持方面,东莞市从2010年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元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以奖励先进民办学校。除了市级财政的支持,

塘厦、长安、寮步、凤岗、厚街、大岭山、石碣等多个镇街每年均安排资金用于扶持奖励民办教育发展。

此外,从2015年开始,东莞市设立?东莞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25亿元用于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资金、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民办中小学扶持资金、校车行驶记录仪使用经费补贴、购买民办学校优质学位等。

东莞市正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推动100%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创建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60%以上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创建为优质学校,进一步提升民办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东莞是一个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对教育需求大。如何解决好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东莞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东莞不管在经济上、政府的重视上、实际的支持上,为全省的民办教育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目前,东莞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学校有996所,在校生达89.4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比例的68.1%。其中,民办高校有5所,在校生5.5万人;民办中小学269所(含民办中职11所),在校生61.6万元;民办幼儿园722所,在园幼儿22.3万人。东莞市有520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年培训量约为10万人次。

从2013年至2015年,东莞市安排4140万元,对创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民办学校的进行奖励。

从2015年至2017年,市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900万元,对创建成市一级学校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不含高收费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每所小学奖励35万元,每所初中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奖励40万元。

东莞阳光网11月29日讯《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最合适的教育?的核心理念。

对于这个事关东莞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性和指引性文件,其中的关键点如何深入解读?随着东莞教育水平的持续进步,到?十三五?期间,无论是教育水平的提升,还是教育改革的推进,都进入了改革深水区——创新发展的迫切性增强,面对的矛盾和问

题也愈发突出。对此,又将如何化解主要矛盾,重点攻克呢??十二五?时期,东莞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创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同时,东莞教育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就是总体规模大、结构特殊、发展相对不平衡。

从规模上讲,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总量接近140万人;从生源结构看,2015年东莞义务教育在校生92.79万人,其中非户籍生达75.65万人;发展相对不平衡体现在区域间、校际间,公、民办教育之间。

?十三五?时期东莞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慧教育?取得初步成效,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必须要化解主要矛盾,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教育质量提升三个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关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同时,还要探索试点教育绿色评价,促进教育评价系统化、科学化。

关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在以前结对帮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激发相对薄弱学校较快发展。比如多形式激发公办初中办学活力,提升全市初中阶段办学质量。大力实施集团化、专业化办学,提高教育均衡程度,比如推行名校委托管理,推动名校办公校、名校办民校,鼓励优质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创新?名校名企?办学模式,支持优质名校与名优企业强强联合。鼓励新建公办学校采用新型办学模式,站在较高起点上发展,比如试点两自一包(教师自主招聘、学校自主管理、经费包干)、特许学校等办学模式。

关于民办教育质量提升。首先,要进一步规范、优化民办学校管理。制定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整治民办学校严重超规模办学的工作方案,确保完成整治目标。保障民办学校办学场所稳定性,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研究改善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

其次,要加大对财政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扶持政策,落实民办教育的各项优惠扶持措施。从2016年开始东莞市财政在现有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每年1.25亿元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增加投入6.5亿元,主要用于民办学校创建等级学校、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发放校车补贴、教师从教津贴、师资培训补助、教师学历提升、扶持优秀民办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和设施设备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此外,还将加强民办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待遇,提高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标准。扩大?慕课教育?试点,改善民办学校信息化条件,共享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

接下来,东莞市将进一步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三方的责权利,逐步推行管办评分离,依法依规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依照章程办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构建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目前,政府正在制定东莞市中小学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东莞市中小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东莞将遵循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引导试点学校分别在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政府特许学校改革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累相关经验。

在民办教育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方面,东莞,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如何让东莞的民办教育领航中国的民办教育,如何让东莞的民办教育打上东莞的烙印,如何让东莞的民办教育成为东莞改革开放后最醒目的徽标呢?对这个话题的深层思考,可能对东莞的未来产业转向有着画龙点睛的玄机。有鉴于民办学校大多乃企业家投资,外行办学且具天生逐利性的不争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生态’:实现教育行家办民办教育,办一所行家满意、老百姓满意,社会美誉度高的学校。?即‘建一流校舍,置一流设备,聘一流校长,聚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创一流名校’,实现公办体制下多年未能实现的?兴师、减负、乐学?的育人空间。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配套文件《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简称《细则》)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民办教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若干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分类管理改革为基础,以差别化扶持和规范管理为抓手,从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制度、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民办教育发展勾画了新蓝图。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和《细则》,还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针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比如,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等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政策。

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扶持也需要规范。一段时期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面临办学资金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品牌意识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质、定位的模糊。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改革方向,是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民办教育实行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有利于破解民办教育发展瓶颈,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的综合条件已趋于成熟,并专门强调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必须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对此,各地要正确理解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属性,全面、客观、正确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的初衷和内涵,要站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全局角度,着眼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今后一段时期,各地要紧密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若干意见》《细则》,科学稳妥做好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各项工作,明确任务,细化要求,落实责任。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应尽快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民办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围绕两类学校?到哪里登记??怎么登记?等重要问题,各地要在设立审批、分类登记、事项变更和注销登记、现有学校分类登记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这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随着《若干意见》《细则》的贯彻实施,民办教育无疑将迎来新的机遇,实现又好又快、良性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稀有名词,它曾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现行的中国民办教育是市场经济所孵化出的一个幼体。本在功利教育的浓荫下寻求自己的空间,故带有较浓郁的商业气息,如果控制不当,它将成为人类精神天空的又一雾霾。希望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成为一株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体,来自于土壤,奉献于天空,回归于土壤。

若如此,城市的的炊烟将不会浓郁成世俗的雾霾,湛蓝的天空在清泉的照影下,将会诗化为最清纯的倩影。

在东莞的大地,我忽然看见从顾城的诗句中走来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嫩绿!

注: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东莞阳光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