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5.1 机场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

机场环境影响识别见图5.1-1。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规划用地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征地、建筑施工、运行期的飞机运行、供热和制冷、导航台站、供水排水、地面交通等产生的影响。

5.2 规划范围内占用土地数量、搬迁人口数量及安置

1、住宅的拆迁与复建规模:

本次规红线范围划共涉及拆迁村民住宅10656户,拆除村民住宅298.36万m2,其中花都区拆除村民住宅7268户,建筑面积约94.86万m2,白云区拆除村民住宅3388户,建筑面积约203.50万m2;本次规划需复建村民住宅387.86万m2,其中花都区需复建123.31万m2,白云区需复建264.55万m2。

2、近期迁置规模

本次规划根据国土用地情况启动近期建设项目需新征地313.41hm2,需返还31.34hm2村留用地。需搬迁7条行政村(详见规划近期搬迁村庄一览表),约2200户;其中花都区3条,约250户;白云区4条,约1900户。需拆除现状建筑70.87

万m2,其中拆除村民住宅60.24万㎡,拆除村集体物业10.63万m2。需复建总建筑量88.95万m2,其中复建村民住宅78.32万m2,复建村集体物业10.63万m2。

3、村民安置居住用地

规划范围内现状共有18条行政村,其中花都区花东镇凤凰村、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现状已无居民点,其余16条行政村居民点根据已批《广州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按照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建设时序进行搬迁安置,其中安置近期搬迁村庄需启动4个安置区建设,共需复建村民住宅78.32万m2:综合整治型村庄(1条):花都区新华街广塘村,将规划范围内现状少量居民点迁并至规划范围外该村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内。

全面改造型村庄(1条):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将该村庄所有居民点搬迁至凤和—太成安置区。

异地安置型村庄(14条):其余14条行政村,集中安置于9个安置区内,统一复建村民公寓。

村民安置居住用地见图5.2-1。

图5.1-1 机场环境影响识别

图5.2-1 规划村民集中安置区图

根据近期及远期规划飞机流量计算,规划中的村民集中安置区2020年和2035年位于WECPNL的范围如下:

表5.2-1 规划村民集中安置区声环境影响范围

WECPNL范围值(单位:dB)

序号安置区名称

2015年2020年2035年

1 平步安置区<65 <65<65

2 龙口—清布安置区<65 60~70 60~70

3 保良北安置区<65 <6570~75

4 水口营安置区<6

5 <65<65

5 四联安置区<65 <65<65

6 秀水—南方安置区70~7575~80 75~80

7 秀水安置区70~7575~80 75~80

8 蚌湖安置区70~7570~75 60~70

9 凤和—太成安置区75~8080~85 75~80

10 广塘村75~8080~85 70~75

从上表可以看出,规划村民集中安置区现状及中期、远期L

大于75dB,

WECPN

需采取隔声措施。

机场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和当地政府、土地规划部门、交通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教育部门密切结合,合理做好土地补偿、合理做好交通规划、结合城中村改造,合理安排拆迁居民的住房位置及其工作,同时安排好居民的工作。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机场工程拆迁不会产生很大矛盾。

5.3 机场排水影响分析

5.3.1 机场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

项目规划实施后,规划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区域内雨水与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分别独立布置排水管道系统。规划区污水分别排往花山、龙归、白云机场三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035年,规划排往三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分别为0.87万m3/d 、1.63万m3/d和5.04万m3/d。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 26-2001)一级标准中两者较严的标准。

为减少新鲜水用量,机场采取措施回用中水,规划中水量约为2.0万m3/d,规划中水主要用于区内杂用水,主要包括道路、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

扣除回用水量,机场2035年机场污水处理场排放污水量约为3.04万m3/日均,排入雅瑶涌河道。正常排放时,排放污染物预测见下表5.3-1。

表5.3-1 机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水排放量3.04 万m3/日均)单位:mg/L,pH除外

COD BOD5SS NH3-N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40 ≤10 ≤10 ≤5

污染物排放量(kg/d) 1216.0304.0304.0152.0

污染物排放量(t/a) 443.8111.0111.055.5

本项目执行标准(mg/L)40 10 10 5

5.3.2 机场污水环境影响分析

5.3.2.1 水文资料

根据广州市水利局近50年的统计数据,项目周围主要河涌水文参数见下表5.3-2。

表5.3-2 各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值

河流河流长度(km)流域面积

(km2)多年平均

流量(m3/s)

白坭河57 1447 60.4

新街河43.7 428.68 14.9

雅瑶涌14.5 35.4 1.23

5.3.2.2 评价范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进入项目西南面的雅瑶涌。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范围为:

雅瑶涌:项目污水排放口至新街河交汇口处9公里的范围。

新街河:雅瑶涌汇入口至汇入白坭河口处7公里的范围。

5.3.2.3 预测因子

根据扩建项目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物和水质特征,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本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5.3.2.4 水质预测模式

(1)项目污水采用的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推荐的S-P模式水质预测模式。

(2)降解系数

K(CODCr)=0.15 l/d,K(NH3-N)=0.06 l/d。

(3)河流流速

V雅瑶涌=0.3m/s,V新街河=0.2 m/s。

5.3.2.5 水质预测结果

机场规划实施后外排的污水CODCr、NH3-N对雅瑶涌水体水质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 5.3-3,CODCr、NH3-N对雅瑶涌及新街河水体水质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5.3-4。

表5.3-3 机场规划实施后外排污水中CODCr、NH3-N对雅瑶涌水体水质的增值(多年平均)单位:mg/L

项目C090 100 500 2000 4000 6000 8000 9000 CODCr 8.900 8.895 8.895 8.894 8.798 8.696 8.596 8.497 8.448 NH3-N 1.112 1.112 1.112 1.111 1.107 1.102 1.097 1.092 1.089

表5.3-4 机场规划实施后外排污水中CODCr、NH3-N对新街河水体水质的增值(多年平均)单位:mg/L

90 100 500 2000 3000 4000 5000 7000 项目C

CODCr 0.826 0.825 0.825 0.822 0.812 0.805 0.798 0.791 0.777 NH3-N 0.107 0.107 0.107 0.106 0.106 0.105 0.105 0.105 0.104

雅瑶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新街河执

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1、COD预测结果:

机场规划实施后,污水处理厂在正常排放时:

雅瑶涌:由表5.3-4可见,排放口100米处COD的浓度增值为8.895mg/L,占Ⅳ类水质标准值(CODCr≦30mg/L)的29.7%,到达和新街河交汇处,COD的浓

度增值为8.448mg/L,占Ⅳ类水质标准值的28.2 %。

新街河:由表5.3-5可见,和雅瑶涌交汇处下游100米处COD的浓度增值为1.112mg/L,占Ⅲ类水质标准值(CODCr≦20mg/L)的 5.6%,到达和白坭河交汇处,COD的浓度增值为0.777mg/L,占Ⅲ类水质标准值的3.9%,项目正常排放情

况下,新街河的CODCr浓度增值不大,对新街河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NH3-N预测结果:

机场规划实施后,污水处理厂在正常排放时:

雅瑶涌:由表5.3-4可见,排放口100米处NH3-N的浓度增值为1.112mg/L,占Ⅳ类水质标准值(NH3-N≦1.5mg/L)的74.1%,到达和新街河交汇处,NH3-N

的浓度增值为1.089mg/L,占Ⅳ类水质标准值的72.6%,项目正常排放情况下,

雅瑶涌的NH3-Nr浓度增值较大,对雅瑶涌水体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新街河:由表5.3-5可见,和雅瑶涌交汇处下游100米处NH3-N的浓度增值

为0.107mg/L,占Ⅲ类水质(NH3-N≦1mg/L)标准值的10.7%,到达和白坭河交

汇处,NH3-N的浓度增值为0.104mg/L,占Ⅲ类水质标准值的10.4%,项目正常

排放情况下,新街河的NH3-N浓度增值不大,对新街河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3、地表水影响分析

从机场周边纳污水体现状评价可知,该区域纳污水体雅瑶涌和新街河均有不

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区域水环境现状较差,现状河段已没有环境容量。需对现状

河段及周边区域进行区域削减。

5.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4.1 2035年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综合考虑飞机、油库等因素,2035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5.4-1 表5.4-1 2035年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等标排放量

污染物SO2CO CnHm NO2年排放量锅炉0.485 / / 28.24

(t/a) 飞机360.72 9270.15 5389.29 2581.80 油库/ / 59.1 /

合计361.21 9270.15 5448.39 2610.04

5.4.2 2035年机场大气环境影响

机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飞机尾气、地面汽车尾气排放、锅炉烟气排放及油库废气排放。由于飞机在高空飞行,飞机污染物排放量虽然较高,从国内外机场类比分析,飞机尾气污染物对机场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规划不新增锅炉,机场油库均采用内浮顶罐,在确保环境容量,不新增飞机流量的情况下,机场规划流量对周围环境空气在可接受水平。

5.4.3 污水处理厂无组织排放NH

3和H

2

S对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由于现状白云机场污水处理厂位于规划第四跑道的灯光带上,规划对污水厂进行迁改至穗佳物流用地的南面。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并考虑机场的发展预留一定裕度,规划白云机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6万m3/d,用地面积为8公顷,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 26-2001)一级标准中两者较严的标准。

由于规划污水处理厂工艺及平面布置未定,难以核算臭气排放情况,在机场整体布局上要考虑污水处理厂无组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应规划对臭气敏感的功能组团,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5.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5.1 航空垃圾、生活垃圾

参考《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确定区内就业人口人均日产垃圾产量为0.4公斤(2035年12万人),旅客人均日产垃圾产量为0.2公斤(2035年9500万人次,以旅客进出港的人数比例为1:1估算,2035年机场抵港航班的旅客为4750万人次);结合规划区就业人口和旅客数量,计算得规划区日产生活垃圾量约为74吨。

5.5.2 污油

污油主要来源于油库区的污油,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HW08废油类,需要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

类比现有航空油料储罐,2035年产生污油(含油污泥)约70t。

5.2.3污水处理厂污泥

机场污水处理厂2035年每日污水处理量约50400m3,按干化污泥估算,约6.9吨/日,年产生量2519吨。

5.2.4 机场2035年固体废物特性和产生量汇总

机场2035年各类固体废物特性和产生量汇总见表5.5-1所示。

表5.5-1 2035年机场固体废物排放汇总表

序号类别来源产生量(吨/年)处置情况

1 航空垃

圾、生活

垃圾航站楼、办公区宾馆、

公寓和商业服务等

27020 送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安全处置

2 干化污泥污水处理站2519 绿化并送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厂安全处置

3 污油油库区70 由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合计29609 /

规划实施后,航空垃圾和机场生活垃圾每日运送到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安全处置。航空垃圾和机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污泥可用于机场绿地用肥,剩余的干化污泥与机场生活垃圾一起运至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安全处置。机场油库区清洗油罐产生的废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因此,机场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5.6 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机场导航台站的设备如航向仪、下滑仪、指点信标机、无方向信标机、短波发射机、接收机、多普勒雷达等,将向外环境发射无线电波,影响机场周围的电磁环境。由于导航设备的功率较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评价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对导航台站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类比数据采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06 年7 月对下滑台、导航台、北近台周围电磁辐射现状监测结果数据。主要监测因子为各导航设施距离地面1.5m 高处的100kHz~3GHz 频率段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

长沙机场的类比结果见表5.6-1。

表5.6-1 长沙机场电磁辐射测试结果

测试仪器:EMR-30 型电磁辐射计;TRH-CA 型数字温湿计;测试项目100kHz~3GHz

电磁辐射,测点距离为监测点与被测对象的直线距离,相对湿度66.7%,温度31.6℃。

由监测结果可知:

⑴下滑台对200m 扇形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有一定影响,其100kHz~3GHz频率段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最大值分别0.17V/m、0.0004A/m、0.0001W/m2,分别为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30~3000MHz 频率段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1.4%、1.3%、0.03%。

⑵航向台对100m 矩形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有一定影响,其100kHz~3GHz频率段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最大值分别1.89V/m、0.0053A/m、0.0107W/m2,分别为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30~3000MHz 频率段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15.8%、16.6%、2.7%。

⑶北近台对100m 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有一定影响,其100kHz~3GHz 频率段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最大值分别0.72V/m、0.0020A/m、0.0016W/m2,分别为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30~3000MHz 频率段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6.0%、6.3%、0.4%。

根据实际监测结果,机场导航设施对周围200m 范围的区域会产生电磁辐射的影响。但100kHz~3GHz 频率段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0.06V/m、0.0002A/m,分别为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30~3000MHz 频率段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0.5%、0.6%,其功率密度低于仪器检测线。因此影响程度远小于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电场强度为12V/m,磁场强度为0.032A/m,功率密度为0.4W/m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导航台距居民住宅距离远大于50m 以上,类比调查结果表明:机场导航台的电磁辐射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规划环评与建设环评的区别(仅限借鉴)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于2003 年9 月1 日起开始施行。该法除了对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内容做了规定外,还将规划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明确规定了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法的 颁布施行,为在规划层面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法律依据。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概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EIA) 是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对拟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在1979 年引入EIA 制度,通过20 多年的实践,我国的EIA 制度在管理体系和技术方法上都已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在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EIA 主要是针对单个项目进行的,评价时空范围窄,不能考虑累积影响,不能从决策的源头防止污染等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SEA) 是指对政策、计划和规划及其替代方案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规范、系统和综合的评价过程,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计划和规划的战略层次的应用。SEA 可将环境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的一些政策和规划纳入EIA 的范畴,有利于从决策的源头抓起,预防为主,强化综合决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国外开始将EIA 扩展到政策、规划层次,SEA 体系逐渐形成。90 年代起,SEA 开始得到了广泛接受,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欧盟、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都制定了有关文件,推进了SEA 的发展。我国SEA 开展的较晚,目前主要是对规划进行环评,开展最多的是区域规划环评。目己完成的区域规划环评有: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厦门东海岸区开发规划等,还有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环评报告书等。铁路系统目前尚未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但对一些大项目也做过一些类似的规划环评工作。如青藏铁路建设,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就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在该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聘请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大量的评价工作。但总体上说,因为SEA 工作开展的较晚,实施环评的项目较少,所以目前我国尚无通用成熟的技术、方法、程序、内容、评价指标及体系等,SEA 在我国尚属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 为推动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国家环保总局已举办了多期规划环评的学习班,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关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待批稿) 》等有关文件。另外,国家环保总局还多次推荐了参加规划环评的评价单位,这些都为开 展规划环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EIA) 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SEA) 的比较 EIA 的评价对象是具体的建设项目,通常是带有工程性质的建设开发活动,它是战略(计划、规划) 的具体落实。SEA 是EIA 在政策、计划、规划层次上的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正稿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从法律法规、替代方案、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前言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要使制定的每一项战略和规划都能体现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对战略选择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容就是要分析各种战略选择的环境影响,从而使环境问题在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的各个决策层次上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战略环境评价的采用提出了直接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轻企业投产后的污染治理负担,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我国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在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走在前面的。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容、程序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从大围的发展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从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自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制定了许多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法规和措施,建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 3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并明确了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围,但我国对规定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却缺乏法律 约束。目前,除《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以及建设部2005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外,还没有其他的法规依据。2005年,国务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作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最终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有效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通过十年的建设,使西咸新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12月编制完成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和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评规划及环评流程

环评规划及环评流程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编制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就充分考虑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同时在该法第十二条中还要求,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规划,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通过组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要给予说明。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细化,环评的内容具体包括了对规划的分析;环境现状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订监测、跟踪评价计划和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内容。要求在环评中必须坚持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要综合考虑对各种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当把与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

应的项目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考虑;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评价的结论要有可操作性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此条款一是明确审查的时间在审批规划草案前进行。二是明确审查的组织者。三是传递程序。 在自治区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综合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的审查,由规划审批机关在组织规划审查时一并进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第18号令发布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对审查的范围、组织的部门、审查的时限、专家的组成和审查意见应包括的内容审查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还明确“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所需费用,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费用中列支。” 根据以上规定和此次试点要求,为了便于操作和指导,规划环评单位在实施中应先完成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案(大纲)并经环评报告审查部门审查。属于须上报国家审批的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编制部门先交自治区环保局,经其组织初步审查,在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审查;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审批的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编制部门交自治区环保局组织审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一章总则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环境保护局 B.地方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规划局 【正确答案】B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C 3、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正确答案】C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正确答案】D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某下设两个区的城市在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时,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正确答案】A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组织进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应当是()。 A.规划实施中 B.规划实施后 C.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后 D.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 【正确答案】D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编制完成后 B.编制完成前 C.大纲完成后 D.编制过程中 【正确答案】D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规划环评文件的受理机构是()。A.规划局 B.当地人民政府 C.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规划审批机构 【正确答案】D 9、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10、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影响。 A.有利 B.短期 C.长远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9期总第259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9T o tal N o.259 浅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刘志利 (赤峰市翁牛特旗环境保护局,内蒙古翁牛特旗 024500) 摘 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前沿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9—0003—0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上的应用,是一种在规划层次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它包含对规划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规划项目实施中、运行中甚至运行后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最终确定该规划项目是否在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以确定该项目是否能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高层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时隔6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发布实施,为如何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实现了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1 现状、形势及任务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制度、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尤以规划环评体现得最为明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贡献。 1.1 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但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完整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通用的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颁布时间较晚,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显现出了许多缺点和弊端,如评价详细程度不够、评价结果存在偏差、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等。今后应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认真研究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起适合我国的评价技术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规划环评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凸显 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这种情形如果依然存在,我们的自然资源就会越来越少、生态结构就会发生改变、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最终结果必然受到惨重沉痛的代价。这就要求每个公民对环境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改变现有消费方式和观念,培育科学环保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决策层加强策划推进,结合翁牛特旗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及环境效益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和经济发展评价范围。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布局各类工业园区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向“环保”转型。切实打造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园区。 1.3 环境保护引发社会和谐问题 环境保护是关系国际民生的一件大事,随着民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认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做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当前与长远、国计和民生,切实解决民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规划好各类园区和产业园的合理布局和论证规划,合理布局城镇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是其他规划的前提,应及早介入。 1.4 环境保护承接工作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存,即是机遇,亦是挑战,如何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始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是摆在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的项目,应经过专家咨询论证。作为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据。继续扩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以“以点代面”途径推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涉及民众切身利益和人身健康的建设项目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纳入其中。真正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体系。 1.5 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不能只有专家、官员、少数开发商参与,因为他们常常有动力达到妥协,但是公众的利益就会经常受到损害。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实施过程中,应广泛征求附近群众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主动的跟社区、公众沟通,根据需求不断持续的改进,并纳入到项目决策中,使群众和居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有了群众参与的基础,才能使规划更为合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 推进和完善规划环评工作的建议 围绕努力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从决策源头和宏观战略层面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核心目标,不断完善规划环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不(下转第9页) ? 3 ? 收稿日期:2012-03-18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规划背景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利用福州市的岸线资源,尽快形成福州港整体优势,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2004年福州市港务局和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了《福州港总体规划》。交通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2004年10月5日以交规划发【2004】556号文件批复了《福州港总体规划》。 为落实《福州港总体规划》和福建省港口发展“两集两散”的战略,2007年7月福建省交通规划办公室、福建省路港交通咨询中心编制完成了《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3月编制完成了《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福州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补充。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以《福州港总体规划》和《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评价对象。 2. 规划目标 (1)福州港的规划功能和发展目标 规划功能:福州港将逐步建成以能源、原材料、集装箱和其他外贸物资中转运输为主的,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储运、工业开发、现代物流、通信信息和综合服务等功能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基本适应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适应并适度超前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港口功能得到拓展,港口基本实现现代化。 (2)规划范围、规划年限 规划范围为福州市辖区内的闽江口下游两岸、福清湾、兴化湾、罗源湾的岸线资源和港口陆域、水域。

规划基础年为2000年,水平年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近期指2010年,远期指2020年,2020年之后为远景。 (3)规划预测吞吐量 根据《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福州港预测2010年分担的货物吞吐量为1.01亿吨(其中集装箱300万TEU),2020年货物吞吐量为2.02亿吨(其中集装箱730万TEU)。 (4)岸线利用规划 《福州港总体规划》规划港口岸线总长76.9km,其中闽江口内规划港口岸线19.3km;福清湾规划港口岸线4.1km、规划临港工业岸线3.5km;兴化湾北岸规划港口岸线8.5km、规划港口预留岸线16.5km;罗源湾南北岸规划港口岸线20km,规划港口预留岸线5km。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福州港总体规划》罗源湾港区规划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增补。控规规划港口岸线和预留港口岸线41.034km。其中,北岸规划港口岸线11.693km;西岸规划港口预留岸线18.90km;南岸规划港口岸线10.441km。比《福州港总体规划》新增规划了北岸的将军帽岸段、濂澳岸段规划港口岸线和西岸的港口预留岸线。 《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福州港总体规划》江阴港区规划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增补。控规规划港口岸线和预留港口岸线27.2km、临港工业岸线68.3km。其中,江阴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9.8km、新厝岸段规划预留港口岸线4.8km;龙高半岛规划牛头尾作业区港口岸线7.6km、临港工业岸线9.6km、预留临港工业岸线10.6km,万安段规划万安作业区和临港工业岸线24.4km(环评按:万安段万安作业区和临港工业岸线各占多少规划未明确)、韩瑶~东薛岸段规划临港工业岸线11.4km;草屿岛规划预留港口岸线5km。 (4)港区布局规划 闽江口内港区规划了台江、马尾、青州、筹东、松门、长安、小长门、琅岐等8个作业区和长安预留发展区1段0.6km的港口预留岸线,规划用地503.7万m2。 松下港区规划了松下作业区1个作业区和牛角山以南段1段3.5km的临港工业发展预留岸线。松下作业区规划用地255万m2。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 为了适应鄂西生态经济圈城市经济与长江经济带流域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长江荆州港的港口与岸线资源,以利于城市与港口的和谐持续科学发展,对荆州港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现予以第二次公示,如对本规划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于十日内向我们反映。 一、报告书简本 1.1规划的背景 荆州市地处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为冲击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洼,地面高程一般为28.0~38.0m,地表广布粘土、亚粘土、粉砂及部分淤泥质粘土等。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东经114°32′~115°30′,北纬29°30′~30°20′。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水产资源丰富,轻纺工业基础雄厚,荆州港是交通部公布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长江主干线十大港口和对外开放口岸。 近年来荆州港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2005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21万吨。为了更好地适应荆州市沿江产业布局,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国家和湖北省的政策背景下,提出把荆州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作出了“依托长江、抓住两路、呼应浦东、服务三峡、发展荆州”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结构,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了贯彻执行《港口法》,适应港口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开发的需要,协调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给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做大做强荆州港,荆州市交通局决定将区域内沿江岸线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施荆州港总体规划。 1.2 总体规划概况 荆州港岸线总长162990米,目前港口已利用岸线39410米,占24.17%,包括长江左岸和长江右岸这两部分。规划岸线总长156720米,规划港口岸线49740米,占31.74%,其中深水岸线长45360米,占28.94%。由城区港区和各县(市)港区共17个港区组成。 荆州港的性质确定为荆州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长江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荆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 荆州港总体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水平年: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港口规划的范围为:荆州市所属的荆州区、沙市区以及各县(市)部分地区,重点规划盐卡港区、柳林港区、荆州旅游客运港区、斗湖堤港区和观音寺港区;同时规划郝穴港区、埠河港区、关沮港区、李埠港区、弥市港区和学堂洲港区等

规划环评(SEA)与项目环评(EIA)的区别

规划环评(SEA)与项目环评(EIA)的区别 谢文玲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强度的加大,政策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因区域开发、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实践表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持久,范围也更加广泛。如果在提出有关政策和规划时能够慎重考虑相关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不仅可以防止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大大减少事后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 在我国,规划环评(SEA)是战略环评的切入点。相比项目环评(EIA),SEA真正实现了从微观到宏现,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转变和飞跃,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也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SEA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规划、计划层次的应用,即在规划过程的早期就全面地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评价各种替代方案,广泛咨询公众,并在实施前作出相关决策,从而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种在规划层次及早

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与规划手段,是规划决策的辅助工具,属战略环评范畴。 SEA是从基于经济效益的传统决策模式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决策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环境管理工具,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不仅为我国宏观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监督提供了立法依据。 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区别 同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SEA和EIA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保障有效的资源利用,增加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识别主要影响以及提供可行的消减措施,为决策提供依据,避免严重的和不可逆的环境破坏,保护人类健康安全。 SEA是伴随着EIA的深入发展,并且为弥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不足而产生的。尽管SEA是以EIA为基础,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则与目标,在整个工作程序和步骤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思路的角度和高度不同 EIA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一种反应性评估。它对拟建项目的选择及优化布局方面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往往只能针对拟建项目的污染状况提出控制和治理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中国实施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扮演着重大角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势必对环境等产生影响,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质量的优劣无疑应成为评价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的标准之一。同时,保证资源具有可持续的支撑能力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资源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规划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将环境规划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发展历程 社会或区域规划按规划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规划。专项规划是专门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某一关键问题而制定的规划。它可以是某些产业的规划,某些区域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解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某一“重大课题的规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现在已经制定和实施了11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革开放前,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用“国民经济计划”这一术语涵盖的,国民经济或地区被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体”。“国民经济计划”虽然涵盖内容很广,但主要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即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或很少考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的环境、资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实际上“五五”计划之前的规划内容也确实如此。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范围远远超越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来主要指物质生产活动的“国民经济”概念似乎难以表达国家发展现划的内容范围。于是从“六五”计划开始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意思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内容不仅包括“国民经济”(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涵盖“社会发展”(非物质生产活动),又由于其中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特殊重要作用,所以又将之从“社会发展”中独立出来。这样,国家或区域发展规划的内容范围体系就归结为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样所谓“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之后,由于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以及越来越明显的资源可提供能力对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约束,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使国家的发展走上健康、良性、持久的发展道路。 “六五”计划第一编第一章基本任务第十条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并使一些重点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并且第三十五章“环境保护”明确了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的具体内容。“九五”计划明确提出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动态环境下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蚂蚁算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7003025.html, 动态环境下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蚂蚁算法作者:徐守江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2期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动态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蚂蚁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蚂蚁觅食行为对多个目标点的组合进行优化,规划出一条最优的全局导航路径。在此基础上,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目标点访问顺序根据多蚂蚁协作局部路径算法完成局部路径的搜索。机器人每前进一步都实时地进行动态障碍物运动轨迹预测以及碰撞预测,并重新进行避碰局部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障碍物非常复杂的地理环境,用该算法也能使机器人沿一条全局优化的路径安全避碰的遍历各个目标点,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关键词:机器人;多蚂蚁协作;全局导航路径;局部路径 中图分类号:TP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185-03 Ant Algorithm for Mobile Robot Path Plan with Multi-objects in an Unfamiliar Environment XU Shou-jiang (Jiangsu Food Science College,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this thesis presents a novel algorithm underlying the robot multi-objects path planning and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in a complex and unfamiliar environment, and the algorithm optimizes the combination of all objects and can get a globally optimal navigation path. The locally optimal path between the position of robot and the present object which is gotten from the globally optimal navigation path is accomplished by local path planning with multi-ants in cooperation. Collision prediction proceeds timely after ever step of robot and local dynamic planning for obstacle avoidance is executed. Our computer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s are robust and stable. Key words: robot; multi-ants cooperation; global navigation path; local path 1 引言 移动机器人运动导航或路径规划属于研究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应用基础问题,也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寻找一条从给定起始点到终止点的较优的运动路径,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安全无碰撞地绕过障碍物,且所走路线最短。对这一问题,各国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1]、启发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全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 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本条第二款所称指导性规划是指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20140708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要点

附件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审核要点规定了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的重点和基本要求,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召集审查的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 本技术审核要点所称工业园区,包括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以及各类产业集聚区等。 其他部门和单位委托的同类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审核或咨询,可参照执行。 二、总体要求 (一)技术审核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有效缓解工业园区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技术审核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导则、标准的要求,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和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

正的评价,确保审核结论的科学性。 (三)技术审核应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工业园区产业特点,重点审核报告书的评价内容、评价深度与规划内容、规划环境影响性质、范围和程度,以及相关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审核报告书是否综合考虑了规划近、远期方案内容详细程度的差异,既深入评价了规划近期工业园区规划布局、结构、规模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途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又分析了规划远期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趋势。 (四)技术审核应从报告书所用资料、数据的有效性,图件的规范性,规划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全面性,规划协调性分析的完整性,评价方法选择的适当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的合理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总量控制分析的可信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的合理性和环境目标的可达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可信性等方面给出明确的审核结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和完善报告书内容的技术审核意见。 (五)规划方案本身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技术审核应明确提出放弃或调整规划方案的建议: 1.规划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上层位相关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园区涉及行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不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