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作者:相子堂--家长交流群老李

初中阶段,是孩子的关键阶段,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孩子都将参加中考,主要根据成绩决定是升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或是职业高中,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当然,孩子的未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关键是孩子自己的综合素质,良好的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质,能在以后更好地面对社会的竞争或更容易取得成功。对孩子管理不好,就可能造成小学养成的好习惯一去不返,管理好了,能把好的习惯延续下去,取得优秀的初中毕业成绩,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

一.对孩子初中学习的思考

1.初中生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A.学习习惯:大家经常说,要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到底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些啥内容?普遍的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我认为,还必须包括,独立的思考习惯,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才能如家长希望的那样,越读越能读。为啥有的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次之,高中就不行了。缺少这两条,可能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B.学习责任心:再谈谈孩子的学习责任心问题,我认为责任心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个班,老师是一样的教,但孩子成绩千差万别,责任心强的孩子,就要尽一切办法,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把该记的记住,责任心差的孩子,今天对一个单词记忆不牢,明天又有一个没记牢,今天只有一道题没弄明白,明天又一道,积累到大的考试,成绩差异就出来了,这种成绩分化的原因,我没在其它的文章中看到,我觉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C.压力与心思:学生都应该有压力的,如果家长不管,老师也要给压力,但在目前普遍讲人权的时代,老师是不能对学生打板子的,所以,孩子受这方面的压力有限,主要还是应该家长方面给一定的压力。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才12-13岁,心理是不成熟的,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和平年代,周围的诱惑又太多,大多数孩子的自制力是比较差的,如果自己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或家长的压力,很多孩子是经不起诱惑的。从而主要精力放在了贪玩、打游戏、上网或过早地恋爱身上。从而转移了主要的精力,心思没放在学习上,成绩下降是必然的。判断很简单,如果孩子进初中后,成绩逐步下降,可能要主要从这方面找原因。这方面的原因造成成绩下降的在哪个学校都会有,我女回家有时说:“班上有的人到初三了,还在玩,简直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

D.学习能力和效率问题:和大人做事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花时间多的学生,一般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每年的高考状元绝大部分不是最刻苦的,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小学学习内容少,那些在小学靠在外补课,保持成绩好的学生,在初中就学习吃力些,如果学习效率不提高,到高中就相当吃力了。从部分男孩中可以看到,部分男孩在高中学习突飞猛进,究其原因,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就是贪玩,但由于有各方面的压力,学习不敢放的太松,只有想办法提高效率,这部分同学的效率就逐步提高,到高

中阶段,由于懂事些,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了,加上效率还可以,成绩自然就得到大的提升,但由于基础不是很牢固,这部分同学想非常拨尖是很困难的。

相反,现在有很大部分女生,在学习习惯、自觉性、学习效率等方面一直比较优秀,现在部分女孩的智商也不差,这部分人就容易把优势保持到高中毕业,我认为,这是现在各省高考状元女生占的比例大的最重要原因。

根据我女学校的情况的初步观察和统计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孩子学校通过在6000人中选拔进入初中约1400人,其中考试成绩在前100名的分成两个实验班,在初中第一学期,考试成绩立即出现分化,在以后的几年中,继续小步分化,到初中毕业时,只有大约40名同学能保持在年级前100名,占40%,也可以说,在小学成绩好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60%的孩子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在平行班的约1300孩子,大约只有5%的孩子能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成绩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小学的基础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认为主要还是学习方法、责任心和学习效率的问题。

像我女的学校,学生都住校,一半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成绩下降,考试成绩下来,孩子都要向父母有个交代,有的孩子回家给父母说:学习压力大,跟不上,所以没考好。如果父母相信了,孩子说不定还偷着乐:“又过关了,下期接着玩”。我常说的,正常考进成外,初一在中线以上,初二三成绩在中线以下,成绩基本下滑,还说努力了的,打死我都不会相信。

所以,我是反对孩子在外补课的,大家都说孩子辛苦,就应当让孩子适当休息、锻炼或从事其它有益的活动,包括看电视。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我认为主要是学习态度、方法和责任心的问题,在学校认真学了,学习不好,更应注意方法问题,没认真学,你能希望孩子在补的时候认真学?补了也是白补。作为家长,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心上面多下工夫。

2.和小学相比,学生的学业加重

小学阶段,国家为了孩子的健康,对课本设置和教学的要求上来看,要求是偏低的,由于课本是面向全国,全国的学校教育水平、孩子的生活背景不同,因此,对城市来说,是很简单的,考试内容也是和教材接轨,容易出现大面积的高分。

到了初中,学习和考试内容出现差异的现象很明显,初中有几套统编教材,选择权在学校,到中考是按照大纲考,因此,有点像能力考试,主要课目的考试都分AB卷,A卷是基础,B卷是难一点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成倍增长,在初一过渡阶段还不明显,到初二,就感觉很明显了,学习内容难度和深度增加。

3.学习的目的和信心问题

在初中孩子身上,有主动学习目的孩子很少,比如说以后要当科学家啥的,大部分是有中短期目标的,那大部分就是考上好的高中,进而考上好的大学。作为家长,我认为要及早制定孩子的短、中、长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这部分我觉得要靠家长慢慢引导,需要家长多了解社会,了解以后有发展前途的专业等。然后多次向孩子描绘美好的未来,引导孩子朝这个目标努力。俗话说: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成了真理,何况不是谎话。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的。

第二是信心的问题,应该说,这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人,在面临挫折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体验出个人的综合素质,只有能克服困难,不停努力的人,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学习也是这样,每个人的基础和能力不一样,掌握的方法不一样,这些方面的能力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当孩子有学习的动力时候,可能坚持了一段时间,通过考试,发现提高不明显或没有提高,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冲击,觉得不管多么努力,成绩还是不行的,这个时期,家长的关怀显得至关重要,应该主动帮孩子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多鼓励,慢慢就能显出成效。

这方面,不说是孩子信心问题,家长也有信心问题,我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分析就出了问题,当时,我根据孩子的小升初考试情况,估计孩子的成绩在年级130名左右,就给她制定了初一进前100,初二进前80,初三进前60的目标,孩子进校后,成绩从34不断向前,最高到年级前8的水平。现在,我觉得是当时的信心不足。

4.学习的主动性问题

能主动认真学习的孩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作为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这部分孩子就是大家常说的乖孩子,有这样的孩子是家长的福气,大部分也是家长辛勤教育的结果。二是孩子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比如,从小就立志要考清华、北大,或受影响,长大要挣大钱,娶美女等等,不管孩子的目标是否得当,有目标比没有目标强,家长发现目标有问题,可以引导,加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引导等。应该说,只要你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是一定会给予回报的,肯定包括金钱的回报。第三是家长的管理,包括引导、高压和激励措施,不管家长的高压是啥方法。

5.学习的方法问题

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好的方法能提高效率,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了解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特点,了解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来说,每科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家长掌握后,引导孩子用好的方法学习,比如,语文,就应当多读多写,英语还应该多听,数理化的学习就应该先预习,最好能通过自己看书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讲,这样一来,在课后就能快速地完成作业,多余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再预习。

6.家长辅导或请家教的问题

有的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陪同孩子做作业,孩子不会的题,家长亲自辅导,我认为,这样没有任何好处,至少长期来看,没有好处,这样,孩子自己不动脑筋,思维得不到锻炼,其实,孩子在小学的数学基础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方法。也许有的家长水平高,小学你辅导、初中你也能,到高中你还能各科都辅导?

我女唯一的一段时间,我给了辅导,在小学4年级的时候,刚学数学解应用题时面临很大困难,我到书店买了合适的书,每天晚上给讲解一道题,然后自己做一道题,一周后,就过渡到自己看例题,有问题我再讲,两周后,就全部自己看,看不懂就多看几遍,一个月后,就能很好地跟上老师的进度了,坚持这个习惯到小学毕业,还在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中得了一等奖。

所以,我认为,确认为是孩子真正是学习吃力,可以短期请家教,主要是要引导孩子学习,不是重新讲解老师讲过的内容。这样,做家长才会感到轻松,从来,晚上都是孩子自己去做作业,家人在看电视,小学的时候,也是经常边看电视边给孩子听写,遇到我们事多的时候,就叫孩子自己照抄。遇到问题,我回答孩子最多的是:“自己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

7.粗心的问题

孩子和家长常常说,孩子粗心,所以没考好。孩子粗心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和理解问题,表现在阅读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一点,同样时间看题目,对题意理解错误,对这个问题,坚决要求孩子慢一点,有几个朋友的孩子的初中数学,听了我的建议,把速度慢下来,把题目读两次再做题,取得了好的效果,因为在考试中,很快地把题做完,有很多时间检查,但检查看题的速度更快,能查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二是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的重要表现,考试就是老师挖坑叫学生去跳;三是真正的粗心,表现主要是有的题没做,交卷后才想起,这方面我觉得又应该和孩子的责任心上去找问题;四是时间分配问题,通过我的分析,做题的速度和错误率成正比,越快错误越多,孩子最容易看见别人都做第二张了,自己才做第一张,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造成错误率上升,回头自己能查出问题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总之,粗心是问题,是大问题,但决不是孩子考差了的借口。

8.应当树立家长的威望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不再认为父母全对的,为了体现自己的独立性,常常和父母对着干,这就是大家说的逆反心理。在这个阶段,和孩子的沟通难度增加。我觉得,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能力,树立在孩子心中好的形象,至少让大人说的话,孩子重视或认为你说的是真的,有用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在我孩子初一第一次半期考试前几天,我根据孩子平时考试情况,分析孩子应该在年级排名36名,最后,孩子考了34名,从此,孩子对我说的都比较重视,比较相信了。

9.对孩子施压的方法

我觉得对孩子应该保持一种压力,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但方法要得当,在小学的时候,为了防止粗心的毛病,采用过打的方法,当时孩子小有效果,到初中后,也制定了犯那几种错误要挨打的制度,但后来发现行不通,孩子就说:“你的教育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能不能改点好的方法”,从此以后,就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发现她喜欢啥,就和学习成绩挂钩,比如,假期和周末上网时间和成绩挂钩,最后,采取零用钱和成绩挂钩,并用“书面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帮她克服自控能力的问题,既然有了制度,就要坚决执行,孩子有个学期考试成绩下降厉害,被扣后,每周只有5角零用钱,周末回家只有走路,两个月没喝过饮料,在班上的地位也严重下降,最后发奋学习,很快,成绩就上来了。

所以,对孩子施压的方法,我认为,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孩子斗智斗勇,灵活采取措施才会有效。

10.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

综合素质在孩子走向社会后至关重要,如果差的话,即使北大清华毕业照样找不到工作,我的理解,应该包括,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面对困难的处理方法,积极的进取心和工作学习态度,与人的沟通能力,广博的知识面等等。

这部分的孩子缺陷,主要靠家长细心培养和引导。重点应放在初一和初二进行。

11.对课外补课的认识

现在,民办周末补课、培优等班开的异常火爆,孩子该不该补?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成绩不好,要找出成绩不好或成绩下降的原因,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才是主要办法。

我是觉得,只有孩子某学期实在耽误了,才需要在假期补上。当然,某些家长为出国等需要孩子超前学习英语,另当别论。

12.对奥数和奥物的认识

初中奥数该不该学?还是要从孩子的目标来看,如果孩子想通过高考这条路并考理科的话,学奥数是应该的,我认为,孩子通过小学和初中学习奥数,能大大拓展思维能力,到高中学习数理化会感到很轻松,不要把“得奖”报很大希望,如能得奖,应该是属于意外之喜。

奥物也是差不多吧?

二.初中三年的学生特点分析

1.第一年

第一年,特别是第一学期,孩子刚上初中,同学间大家不是太熟悉,孩子大部分还是在认真学习,但由于基础和学习方法的差距,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差异,在基础上,主要是表现在语文的学习上,语文又主要表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上,小学语文基础好坏,立即就能表现出来。在这个阶段,家长主要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方面上,一年级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在这阶段,主要在扩大孩子知识面和阅读上面。到了初二初三就没有多少时间进行阅读名著了。

从初一开始,英语作为主要科目,一定要孩子认真对待,对英语的学习,没有别的,主要就是要多听、多读、多练,英语一年级的成绩把孩子学习的责任心表现得充分,只有很少的孩子学习语言有障碍,才不是责任心的问题。

初一一般来讲,作业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能在规定的自习时间内完成作业。

2.第二年

到初二,是最关键的一年。孩子到了14岁左右,到了青春期,为了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处处表现逆反心理,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从学习上来看,到了初二,课程的难度和教学进度都在增加和加快,特别是第四学期,数学所学的内容最难,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物理开始学抽象的力学,也是初中阶段最难的。初二,是孩子出现学习分化的重要时期,在初一掌握了比较好的方法,会感到学习轻松,否则,会觉得吃力了。

在这个时期,别出现学习拖欠现象,否则,要在更紧张的初三来补初二的亏欠账,是更困难的事。

在这个年龄,孩子出现喜欢异性的现象,很容易在这方面处理不当,而影响学习的情况,家长必须正确引导。

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班上出现了考试对答案和作业抄的现象,抄作业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有限,各科老师为了使自己教的科目考试成绩好,而加大作业量,使半数以上的孩子完不成作业,很多孩子课间和饭后都不休息,包括午休时间都在赶作业,而有的就只有抄了。二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贪玩的孩子当然是抄作业最多的。抄作业最明显的是,抄的作业书写快而不工整,有经验的老师肯定是能看出来的,但未必老师要给家长讲。

3.第三年

到了毕业的年级,老师们为了留出时间进行最后的总复习,教学进度明显加快,应该说,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认真学习,但到了初三,在学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要想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很困难的。在初二因贪玩而成绩下降的学生,想改正贪玩的毛病,好好学习,但还是有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不能下决心来改正缺点。所以,最终还是有部分孩子在继续玩。从孩子所在班级看,有20%属于这种情况。即使能改进,成绩能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英语在初三是关键,完全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绩的,方法下面我会提及。

4.老师问题和班风的问题

现在由于国家的政策以及人权观念的改变,应该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学校都把学生的安全当成第一任务,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负作用,大部分的老师不会因为孩子不认真学习、抄作业或恋爱等情况通知家长,因为因此而出了啥问题,老师是有责任的,特别是在没有多少证据的情况下,而这些证据老师是不容易取得的。孩子进了初中,管理方式和小学是有区别的,不是特别严重的影响他人或违反校纪的情况,老师是不会再通知家长到学校了,老师的主要精力从小学的管理为主转向教学为主。

为此,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应该定期和老师交流,包括各科任老师,内容包括孩子在校表现,我觉得一个月一次差不多,特别是当孩子一次以上成绩下降,一定要和老师交流,找出成绩下降的原因。采取响应的补救措施,一般来说,科任老师对如何学好这科是最有发言权的,多听科任老师的应该没错。

孩子所在成都外国语学校初2008级,有两个实验班,刚进初中,是根据入校考试成绩平均分配的,班主任都是教数学的,因此,两个班一直在竞争中,一班的班主任老师比较温柔,对学生很和善,二班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被学生称为“钢哥”。三年下来,其它科目一班和二班相比有少许下降,平均分也就1-2分的样子,但数学的平均分有8分差距,一班的学生活拨,搞笑的多,课间时间做作业的很少(学生中把这些人叫做“学疯子”),二班班风要死些,课间半数的在做作业,二班的最后,一班有28人考上了直升,二班考上直升的有40人左右,当然,这里面也有教学方法的原因。里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5.翘翘板问题

在孩子初中阶段的无数次考试中,我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在某学期,孩子可能某科考的好,但下次考试,这科可能就差了,其它科可能就起来了,在整个初中阶段,就是这样不停重复。这种现象我称为翘翘板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与孩子的思维有关,孩子在初中,就12-15岁,思维不成熟,当一次考好后,往往会觉得,我这科成绩起来了,就往往在这科的学习上放松,把主要精力放在上次考的差点的科目上,因此,每当孩子某科考好了的时候,应当重点提醒孩子,不注意的话,下次不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二是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接触过的几个教育孩子有成效的家长都这样认为,想提高成绩,主要要在学习方法和效率上下工夫。

三.主要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方法

在初中,孩子们在总分拉开差距主要在数学和英语上,因此,数学和英语就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这类学校,任何一科成绩差一点,排名永远不能靠前,因此,平衡各科的学习,就很重要。

在具体谈及各学科之前,我想谈一下学习能力和效率问题,这里分为两类,第一是文科类的学习能力,孩子的文科学习能力差距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对于要背的课文和单词,看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孩子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肯定,这部分能力有部分是天生的,但与锻炼有很大关系,我孩子对我说过,由于对英语歌曲的爱好,从初二下期开始,背了几十首的英文歌词,从此发现再背英语课文的时候,效率明显提高。第二是理科类学科的学习能力,这与孩子智商有关系,与天生和后天的训练密切关联,后天就是是否从小爱思考问题,是否从小学习奥数进行思维训练有关。文科学习能力和理科学习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两方面能力大小。

从孩子班上情况来看,有个别的孩子在某方面学习能力差点,但通过认真学习,多花点时间,最后照样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孩子中流行一句话:“没我刻苦的比我聪明,没我聪明的比我刻苦,”

1.语文学习的特点

我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孩子的语文老师经常说,学习语文就是要多读多练,落实到练上,就是要多写,从初一来看,语文水平的差异主要在阅读理解和做文章上面,如果孩子在小学基础不是打得很牢,尤其要注意加强。还有就是新学的课本内容,该记的要记,从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

多读多写,是学习语文的法宝,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及早做起,通过一年两年的努力,切实文字的应用提高能力,到初三,是会有明显的效果的。

语文的考试,从我孩子的学校来看,大部分考试都是基于能力,而不是基于教材,由于考试内容的随机性,以及作文题材的熟悉等因素,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家长要对几次的考试分析,才能正确把握孩子的真实水平。

2.数学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孩子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初中尤其是这样,家长特别不要认为,数学学习在走出社会是没有多少用的。通过数学的学习,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更能适应高中的各科学习。

理解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孩子思维提高的过程,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自然明确,那就是上课听课理解,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把不会做的题一道一道弄明白,即使是抄,也要抄明白,通过半年、一年的努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肯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实效。

考试发挥的问题,孩子在考试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试卷发下来,粗心错误多,题目肯定是会做的,粗心在数学中是最常见的,在上面我已经有分析,关键是坚决要孩子把做题的速度降下来。

孩子班上有个同学的数学学习我觉得可以供大家思考。这位同学思维能力一般,在他们的数学实验班上,面对的高手如云的同学,没有任何优势。平时同学要取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当平时的小考试(竞赛类的)常常在最后几名,动作也慢。就是这样的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上课是绝对认真的,课后也是坚持把每道题弄明白,到初二开始,每次大的考试,慢慢认真做好前面的题,最后1至2道题一般很难,他通常是时间不够,也不会做,每次的考试成绩没有下过130分,发挥很稳定,经过几年这样,在考试中表现的数学成绩很稳定,最后顺利通过直升考试,全免学费升入高中实验班学习。

3.英语

我觉得先要谈英语的学习目的和最终要求,主要以听说读写能掌握的单词量计算,根据资料显示,熟练的英语阅读者,掌握的单词量在1万—5万之间,英语国家的作者在5万左右,高考要求在3500单词,大学四级大约4500,六级6000,专业八级要求10000以上,美国高考SAT要求12000单词。因此,要达到英语过关或能到国外学习,掌握12000单词是必须的。

而我国目前的中学教学大纲,初中毕业要求在1800左右,外语类学校要求在2530单词,高中毕业大纲要求3500词,外语类学校要求在5000单词左右。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能达到4500,外国语类学校能达到6000单词,这都是按照在校学习的情况。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有语言学习的特点,就是多听说读写,英语不是我们母语,多听尤其重要。在初中一、二年级,由于掌握的单词有限,没有其它的听力材料,只有多听教材录音磁带(坚持每天不间断),有条件的可以上口语课或上其它基础班,把最基本的单词熟练掌握,家长应该及时知道孩子的词汇量,普通中学在初三阶段,外语类学校在初三开始,就具备了1500-2000单词的基础。在课余就可以加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VOA SPECIAL ENGLISH),它的速度只有正常语速的2/3,单词量是1500左右,听力材料(MP3格式)可以在网站下载,或在书店有卖,通过大量的听,培养良好的语感,英语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个材料是在英语学习起步阶段很好的泛听材料。能一直听到孩子单词量达到3000(外语类学校初中毕业,普通中学高一至高二)。坚持半年一年,在中考英语取得绝对的好成绩是没问题的。另外鼓励孩子多听英语歌曲,多看英语电影也对英语学习有

好处。

在这点上,我孩子取得了很大成功,到初二结束时,我孩子的英语考试在班级大约排名在15-20之间,属于中上水平,在第五学期的11月份,我在书店发现了这个材料,报着先买,用不着以后可以用的想法,用了20多元买了一套,孩子觉得能听懂,我不知道是啥材料,就在网上传给学英语研究生的一个晚辈,她才告诉我,材料的背景,并得知这种材料不用买,在网上能下载,从此,我孩子坚持每周下载大约3小时的材料,每天睡觉时听20-30分钟当催眠曲,每周看一部英语电影,每周学一首英文歌曲,寒假自学了新概念第二册前半的课程,多比同学掌握近500单词,一年不到,英语考试在班上一直处于前三名,做往届外语类学校中考题,成绩在145左右。

当然,我也购买了很多简单的英语阅读材料(孩子只看了几本),阅读材料的选择要以简单为主,要不翻字典读,这类材料书店很多,大部分都标有单词量,从800词到5000词都有。

4.物理

物理的学习重在理解,在数学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物理学习就应该不难。我觉得物理最重要的就是预习或超前学(不是在外面先听老师讲,那就会形成在课堂炒冷饭,绝对不好),要自学(可以不做习题),理解书上的内容,不能理解,就多看几遍,再看不懂,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学校,课后少了复习的时间,作业速度快,又有了时间预习。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物理提高的问题,有时间的话,可以对物理学习再提高,就是买本物理竞赛的书,上面的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坚持每天看一题,做一题,能得到提高,就能在考试,特别是高中实验班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物理由于中考的分数不多,老师分配的时间比较少。

5.化学

化学学习应该与物理差不多,只不过是化学需要记忆的东西更多,由于中考的分数不多,老师分配的时间比较少。

四.与孩子未来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孩子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家庭的希望,及早思考孩子的未来,没有坏处。1.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早点让孩子独立,早接触社会,提高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孩子由于在这方面能力强,英语基础也好,到国外拿奖学金上本科,这也是一条好的选择。

2.确定下一步的目标

在我们做任何事,也大体有个目标,孩子的学习也一样,至少做家长的,对孩子有目标要求,至少希望孩子考上啥高中之类。

孩子的学习是个系统工程,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早期教育、方法、学习习惯、环境影响、学习责任心等等,不是任何孩子都能做得最好,也不是任何孩子都适合读书考试,因此,根据孩子情况,确定未来走哪一条路,是很重要。

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多读书,如果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孩子综合素质不是太突出的话,还是要以参加高考,在国内上大学为主来考虑。

如果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很强的话,可以考虑以出国上本科为主,特别是在学习上有严重的偏科现象的孩子,在国内参加高考是不占优势的。

3.选择适合的高中

高中学习,学校不是关键,只要不受影响就可以,在差点的学校,孩子成绩好的话,很容易在学生会等谋职,在管理能力等得到锻炼,相对学习压力不是很大,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自己的事。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初中毕业,基本上能判断孩子以后是适合读文科或理科。据此,再根据成绩选合适的学校。还有高中各校的教学方法是有差别的,有的学校以自觉学习为主,上课轻松,课后作业少,能让孩子综合素质有时间发展,但学校管理较松,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差的孩子,在这种学校就比较难。但孩子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英语强化,可以为出国考试做好准备。

有的重点中学,学生学习压力大,作业量也很大,学校主要是要学生在高考中为学校争光。

在这种学校,要想考出国上本科,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心血。

最后的选择应该以孩子的意见为主。

4.推荐一本教育孩子的书

《人生设计在童年》是一本不错的书,主要介绍了中美教育方法的比较,对素质教育的探讨,以及一些科目的学习方法。

以上就算是孩子上完初中的一个总结,也算是一个过来人的观察和思考,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8年8月10日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最新版】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同时又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多年的人生经历和班主任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甚至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因素。 二、"人之初,性本善",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天真无邪的孩子,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中,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对人生充满了希冀,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灵性,在孩子们幼稚聪慧的脑子里,把所有能感知到的事物,都想象得那么富有生机,那么活灵活现。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俗话说:“有其父,则有其子。”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话虽然有些偏颇,但说明了父母亲自身的行为表现以及教育理念同孩子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

如何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又一次转折。因此,抓好初一,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飞跃”,为整个中学阶段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一、孩子踏入中学校门后的心理状态及中学生活的变化 第一,学习环境的变化。小学的老师一人包班,中学是书多、课多、教师多,管理与小学迥然不同。 第二,学习方法的变化。小学科目容浅,机械记忆多,形象思维多;中学科目多容深,理解记忆多,抽象思维多。孩子在小学的学习一般比较被动,到中学则应主动学习,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应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变化。 第三,学习动机的变化。一般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单纯,如若你问他“你学习为了什么,”他会说“建设四化”、“振兴中华”、“为了社会主义”、“为了共产主义”云云。但中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开始考虑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升学、择业理想开始联系起来。 第四,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少年期的孩子在生理上有三大特点:一是身体长得快;二是能量代快、精力充沛、活动量大;三是萌动性大,好奇心强,易受外界影响。 第五,心理方面的变化。初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化也很大,知觉的目的性、精确性、概括性日益提高;注意的发展也更具有意性、稳定性、选择性;记忆的目的性加强,兴趣广泛而我有选择,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情感表现丰富强烈,

好冲动而不拘小节。 第六,个性方面的变化。小学生在感情上较多依恋老师,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到了中学,则开始树立 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评价别人包括老师的能力大大发展, 有要求独立办事,摆脱家长和教师的倾向。 为了使孩子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家长应指导孩子 自学积极地去适应这些变化。但有的孩子进了初中以后,学习 越来越吃力,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常见的有 如下几种情况: (1)有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很好,但进了中学后成绩明显下降。原因是这些孩子不了解中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不 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2)有的孩子在小学时没打好扎实的基础,中学课程一多应应付不过来,感到很吃力。 (3)有的孩子上了中学后,认为可松一口气了,结果没抓紧时间,学习上欠“债”,一步掉队,步步落后,使学习的困 难一天比天大。 (4)由于中学的管理不象小学那样紧,有的孩子就对自己放松要求,不守纪律,不求上进,打架、骂人、抽烟、喝酒、 赌博、考试作弊、乱交朋友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一开始就被 列入“后进生”的行列,一步被动,步步被动。 二、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

(六年级教案)帮助孩子做好上初中的准备

永平小学六年级家长会教案 帮助孩子做好上初中的准备 一、课题背景 孩子已上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这个时候,不少家长忙着找人活动,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有些天天盯着孩子语、数、英三科的成绩,稍有下降就紧张得不得了,有些家长则不惜花费不少的资金,为孩子找一对一的家教……总之,为孩子上初中的准备总离不开学习、分数,不知道孩子上初中后还要适应初中的生活。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要关注的问题。本节将探讨这方面的话题,使家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作好上初中的准备。 二、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孩子由小学至初中会碰到什么难题。 2、帮助家长掌握引导孩子做好上初中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孩子很快就要升上初中,不少家长有些紧张。因为即将到来的初中阶段常常被人们说得很可怕:青春期、叛逆期等于学坏期,学习任务加重等于成绩下滑;孩子长成半个大人等于亲子沟通恶化……其实这些都是极端现象,大多数孩子是能顺利度过的。但是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这个过程确实会碰到很多新问题,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有些孩子会手足无措,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所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做出努力,让孩子不但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还能在承上启下阶段跳上更高的台阶。 (一)在哪几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1、保持良好的心态 “小学时成绩那么好,到了初中怎么就变得差了。”家长们的此类问题,常常让初一的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 初中是从能力上拉开差距的第一个阶段,所以,上初中前帮孩子为自己合适“定位”很有必要,心态上要鼓励孩子自信。同时,家长自己要放松。有的孩子会进入强手如林的名校,家长要跟孩子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学习高手集中在一

块,自己的排位很可能与在小学时不一样;各方面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块,原来当干部的到初中后就不一定能当得上了;上小学时与同班的同学相处六年,互相很熟悉,关系很好。到了初中后,接触的是来自多所学校的同学,互相不了解,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会有一段磨合期,这个时候很可能会有孤独的感觉;住学校的孩子还会感觉得在学校住宿没有自由,很压抑;而有些孩子则会进入被社会认为办的不太好的学校,觉得低人一等,没有面子等等。面对孩子碰到的一系列不如意,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沉得住气,开导他们一时失误没什么了不起,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是否当班干部问题,当班干部是为同学、为集体服务,有了这个心,不当班干部也可以做得到。如果孩子进入的是不太理想的学校,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比较,相反要多鼓励孩子发现新学校的优点。“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俗谚也不失为一种排解方式。事实证明。只要学生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在相对较弱的竞争环境中更能树立自信,也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在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上,得到在名校得不到的机会。 总之,孩子进入初中前,分母要与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与他设想进入初中后可能碰到的问题,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让孩子在任何情况下能保持好的心态,这对孩子适应初中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2、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到初中,对孩子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学科知识面更广,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要求也和小学大为不同。 小学的学习有老师引导的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依赖性强,更不会总结学习方法。而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也不再象小学老师那样仔细讲解每一道题、每一个学习内容。中学要求学习自主学习,也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和积累、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看名著、小说、古诗词等。 小学的学习主要是靠记忆背诵,初中的学习对学习方法的要求更高,初中阶段的科目多,知识点也多,光靠课堂上听一下,做做作业,想要很好完成学习任务是不可能的,学生必须掌握“三步学习法”,即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提高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好成绩。同时,由于初中科目多,所以作业量也会比小学时大得多,要求学生要提高作业效率,否则,孩子会不够时间做作业,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厌学。为解决问题。上初中前就要让孩子训练高效地完成作业,可以建议他们在规定时间里阅读完一定篇幅的书籍、画一幅画、写一篇短文等。并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好处的。 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从现在开始就买大量的辅导书、练习册,让孩子做,更不需要提前请家教给孩子上初一的课程,就算到了暑假也不需要这样做。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上好初一的课,还会让孩子未进初中就对初中的学习感到厌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初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思想引导法 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生活实际,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与人交往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可以尝试引导孩子提前关注现在社会严峻的就业问题、经济问题等,以平等沟通的态度,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原动力。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生活中、孩子身边的热点新闻和事件上,让孩子在自然的沟通状态中去领会家长的教育目的。 目标鼓励法 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承受能力、实际的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建议可以以他特别关注的某项物质性的奖励为切入点,将孩子的需求化整为零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孩子就距离自己想要的奖品更进一步,同时在目标执行过程中,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

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形象地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朝家长期待的方向发展。 形象感召法 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言出必果,强调目标导向。 谈心疏导法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生活调节法 身强力壮、精神饱满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生活,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好玩好,创造有利发挥智力效益的环境。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陪伴孩子,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对待孩子的疑问或过失,必须做到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在家长与孩子直接建立了良好

初中家长对孩子的评语大全和期望

初中家长对孩子的评语大全和期望 不论今后面对的是什么,你现在要做好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做一个品行优秀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认认真真走路! 该生本学期比较乖巧,能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对人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也比较认真,但写字比较潦草,要求以后写字要工整,对没有学懂的课题,要勤问老师和同学们,希望将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 能自觉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就是拖拉的时间太长,希望今后找出自己不足之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自我评价”基本情况能反映出来:孩子平时比较爱玩,学习不够踏实,过去基础较差,近一年来,学习较主动,也有不少进步,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苦教育。 该同学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尊敬长辈,爱护幼小,非常富有同情心。学习比较粗心,不是很勤奋,书写潦草,但作业能按时完成,在家里能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在本学期中,能积极完成学校各科学习,性格乖巧内向,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见解。在学习中,态度和习惯还需加强。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孩子。 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看着孩子成长的足迹,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败;有进步,有不足;有收获,有憾缺…… 本学期即将结束,张佩珺在家里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首先是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认真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且都让家长检查、签字。其次,在休息时,能自学地锻炼身体,或者做些家务事,如扫地、拖地、洗碗等。第三,完成作业后,

经常约同学一起玩,增强交往和友谊。第四,平时求知欲较强,常看些《儿童文学》、《中国历史故事》、《兰州晚报》,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好节目,如《动物世界》、《百家诗坛》、《科技之光》等cctv10的节目。但是有时意志不够坚强,且胆小,今后应加强培养和训练。 郝铃珅总体来说比较理想,对人和善,做事认真,尊敬老人、长辈,爱护小生命、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热爱班集体,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能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任务,讲究卫生,有时能主动帮家里干活。

何双荣浅谈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2010级教育管理专业陈世斌 摘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进程,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的加快,人才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国家对教育作出了新的改革。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家庭教育,必然成为所有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的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但社会现象表明,很多家长往往愈重视,愈让孩子走了很多弯路。为了让家庭教育更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树立成长型家庭教育观,充分发挥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性,避免不良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和谐,在家庭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长型家庭教育;重要性;正确的培养途径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cess, promote the renewal education idea with modern talent market demand, the speed of increase, a new state of education reform. As the subsystem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must become - all family education of common concern. But social phenomenon shows, many parents often more attention, and let the children left many pains. In order to let family education more accord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set up growth,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leading to avoid adverse impact of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growing family education, Importance; The correct approach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最初受到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教育。所谓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类型之一,成长型家庭教育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成长型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中充分平等,孩子在成长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 成长型家庭的首次提出是在李忠辉、马琳的《赢在父母》的专著上,倡导5个共同:共同关爱、共同分担、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分享。[1]意味着有着平等的关系,就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传递经验。在家庭教育中,爱与被爱好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父母的责任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做人,激励上进。家庭是孩子最具成长性的空间,不同的家庭所提供的成长条件不同。由此可见,后天环境是改变孩子性格的最重要因素,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家庭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决定着孩子什么样的命运。总之,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教育的源泉和动力。 蔡元培曾指出:“家庭者,人生最初的学校也。”相较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具 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让小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面对突然增加了的各个学科等等,难免有些茫然。初一学生在年龄特征方面和小学六年级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对班主任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向师性特征很明显。所以,在这一学生人生成长关键的转型时期,中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小学与初中学习的不同。 1 、从环境变化看学生到了初中立即会感觉到的是校园环境变了,天天接触的同学和老师一下子变了,特别是教师不仅都是陌生的,而且不像小学里只有几个教师给自己上课,中学里一门课一个老师,加上课程门类又多,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真让学生有点应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陌生感。学生活动的范围比小学大,与社会接触的时间也多了。 2、从管理方法看小学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采用教师评价方式指导学生,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基本上都在教师的视线下;中学的管理则逐步向自我管理、制度管理过渡,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要求学生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这样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中学管得松,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3、从教学内容看从小学到初中,课程门类突然增加,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就拿语文来说,小学六年级的一册书约五万字,而初一的一册书就达十四万字,初二更达到十八万字(课本比小学的厚,课本里的字比小学的小),而且初中的篇目多、篇幅长,文体种类多,在小学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往往要上两到三节课;而中学老师面对一篇篇幅比小学长许多的课文常常一两节课就结束了。学生进入初一后,往往会因为骤然增多的学习科目、内容和较长的学习时间而感到学习任务加重,产生紧张、惧怕心理。 4 、从教学方法看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示范和重复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模仿和记忆,以听讲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除记忆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进入初中,自习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握自习的时间学会自我学习很重要。 5、初中和小学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学考试得了80多分是比较差的,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初中考试的班级平均分一般只有70多分(初一时会高一点),90分以上的往往只是凤毛麟角。学生往往会觉得我比小学化的功夫多,成绩反而比小学差,如果不及时给与指导,有的就会丧失信心。 6 、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小学到初中不仅在生理上处于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时期,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危险时期。它是人从幼稚、朦胧走向成熟的时期,必然带来心理的动荡,必然面临着新的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所以对青春期的关注,就是对人生关键期的关注。 针对以上的分析,那么作为老师怎样去做好转化过渡工作呢? 首先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班集体。 很多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时,都有一种激动、紧张的心情,对学校很陌生又感到很新鲜,学习时很忙乱。作为班主任,在关注这一情况的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老师要介绍学校,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增进学生对学校对初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在实中就读的自豪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第二,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规律,跟上学习的步伐。首先要对学校的环境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老师办公室、体育室、微机室、广播室、医务室、政教处教务处等具体位置;其次对学校的生活作息时间做一介绍,包括早读的科目时间、早餐的时间和管理、课间操的时

初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初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庖,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

家庭教育为什么对孩子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为什么对孩子至关重要 所谓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打基础的教育,身为父母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一个人性格与幼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家庭中,每位家长都应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亲人朝夕相处,那么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自身修养将给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又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位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幼儿时期是性格初步形成时期 性格是人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习惯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性格发展又有着阶段性。大体分为四个阶段:“5至11岁左右为性格形成期;12至17岁左右是性格的定塑期;18至55岁为性格成热期;56岁以上为性格更年期或老年期。”儿童是人的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一至三岁前为个性萌芽时期;二是学前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正如有国外学者指出:“学前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地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着最初的联系和关系,这些联系和关系构成活功的新的,更高级的统一休。同时也构成个性的新的,更高级的统一体。学前期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初步形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还极易接受社会环境的熏染,尤其是家庭中的影响。幼儿时期的个性形成是在素质、环境、教育统一作用中实现的。素质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基础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起决定的意义,其中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孩子们自“哇吐”堕地就与家庭息息相关。出生后就会哭、吃奶,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需要,当他们在各自的家庭中一天天成一长起来,就会表现出:有的聪明、伶俐、智慧才能出众,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有的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就比较任性;有的勇敢、坚强、有毅力,有的胆小、懦弱、无耐力;有的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有的孤僻、无热情和主动性等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说明了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在性格形成期奠定较好的基础,将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如果打下了好的基础能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有一个热情的工作态度。因此,在幼儿性格的形成时期,每位家长不可忽视家庭中教育的方法以及自身的性格修养。 二、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长的言传身教促进幼儿时期良好性格的形成。众所周知,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孩子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系密切,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当孩子形成了优良的性格将对学习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就能把今天的学习与个人价值的体现以及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段,几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初中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

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期望。如果原来就比较好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孩子,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 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

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先一起听听故事吧: 从前有个小和尚,出家不久就觉得整天清扫院落、熬粥做饭、外出化缘没什么意思,便 请求师父教他点儿技术。师父说:"那你就学剃光头吧。"他告诉小和尚,剃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刮重了,要刮出血来;刮轻了,头发刮不下来。小和尚非常有信心地说:"徒儿听懂了,一定按师父的要求做。"老和尚让他先拿冬瓜练习。小和尚每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地练,技艺越来越有长进了。就是有个习惯不好,他每次刮完后,总是将剃刀"噌"地插在冬瓜 上。师父叫小和尚别这样做,告诉他,这种习惯不好。可是小和尚不以为然,想:这不是练习吗?又不是真人的脑袋!每次背着老和尚,他还是这么做。后来,小和尚的手艺越来越高。一天,师傅叫他给剃头,小和尚剃得又快又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他剃完,要去取水 给老和尚洗头时,便顺手将剃刀"嘈"地一下插了下去,师傅"哎呀"一声,小和尚猛然惊醒: 这不再是冬瓜了。悔不该当初不听老和尚的话呀!看着师傅满头流血的痛苦样子,小和尚哭了。 不知道听完这个故事,孩子的表情是笑了还是静静的思考,其实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简单的举一些我学生的例子: 1、平时做数学简单试题时总是不写过程,等到家长和老师说的时候总是说:平时省电时间嘛,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一定写好。最后结果:过程扣分! 2、平时做作业总是一边做一边听歌或者干别的事情。最后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 等等。。。 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好习惯呢?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回家复习-巩固。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分散记忆:中考英语词汇要求1617个,三年共1096天,平均每天1.4个,有谁记不住吗? 4、阅读习惯: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 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参考):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 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图文稿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 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更多人所重视,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有句至理名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从当今家庭看: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面对21世纪即将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 曾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须由新生一代去承当,而父母亲们就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因此,可以说,中国当代“独生代”的父母们,重任在肩。 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

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长征教育学校总结归纳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交流 1、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3、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初一家长会讲话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初一家长会讲话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 中学习生活 初一新生家长会讲话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初一年级正式上课已经三个周了。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明显感到中小学两个阶段学习的不同。虽然,小学老师在孩子毕业前讲过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中小学的过渡与衔接,显然多数家长没有做好准备。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仅仅三个周,多数家长与孩子都感到手慢脚乱、不适应,甚至感到了压力或焦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家长的重视,尽快的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初中阶段学习就会出现大问题。因此,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初中阶段是每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转型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首先面临问题就是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我们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做好过渡与衔接,帮助孩子迈好中学第一步。 一、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哪些过渡与衔接? 家长首先要了解中小学两个学习阶段有哪些不同,才能帮助孩子做好过渡与衔接: 1、学习内容的不同

首先,中小学两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发生了显著变 化。进入初中,学习环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目增加,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物理、化学等都是新开的科目,就连体育也要参加中考。教材内容增多,概括性强,难度加大,趣味性减弱;课堂教学内容多,节奏变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初一新生一时难于适应。学生如果仍然按照小学的学习习惯、方法与要求进行学习,很快就会掉队。因此,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各学科的学习状况,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成绩评价方式变了。小学时期,应该说对学生的学 习要求并不高,期末成绩单上也是采用“优”、“良”、“及格”的等级评价制度,即使有分数,差别也不大。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在家长眼里都差不多。而中学采用分数制,层次划分非常清晰,成绩的好坏一目了然。如果学生学习不自觉、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对孩子的帮助指导再不到位,不到半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拉开很大的距离。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落差都会很大。长此以往,孩子学习、成长的自信心会大受影响,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人格出现问题,甚至成为问题学生。所以,家长必须有心理准备,要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要耐心帮助孩子分析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平时不教育不管理,考后成绩不满意就用简单粗 暴的打骂孩子,这样,孩子很快会成为双差生。 3、学习方法的不同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小学升初中衔接教学教材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小学升初中衔接? 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这是孩子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孩子在经历这巨大的飞跃和变化时,必然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如果家长能了解这个变化过程,掌握变化规律,耐心帮助孩子尽快完成这一适应过程,必将对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效应。如何帮助孩子迈好初中第一步,做好中小学衔接,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使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这是家长面临的新课题。 一、初中与小学生活的四大差异 从小学进入中学,在成年人看来,只不过是从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跨进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而已,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校园变大了,老师、同学全是新面孔,发下的书又厚又多,再加上作息制度不同,活动方式不同,老师教学管理的方式不同,等等。其中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课程门类明显增多,学习内容更加复杂。小学是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大都为活动课性质、常识性介绍,要求了解、知道、学过即可。进入初中阶段,学科科目增加,学科内容增多、加深,要求提高。 其次,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彰显,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由于课时的限制,上课的内容增多、信息量大,初中老师讲课的进度比小学要快,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尤为重要。在学习上更多要自觉,更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的整理归纳。与小学相比,作业量也增加了许多,小学作业大多可以在课内、校内完成,初中的作业大多要课后、回家完成。一些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做作业拖拉的孩子,会因为听不懂课、作业质量差、拖拉造成完不成作业、成绩下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孩子的作息时间也有变化,在校时间延长,到校时间提早,有的孩子上学的路程长了,路上时间多了;小学每节课时间约为四十分钟,而初中上课时间为四十五分钟(赣一中每节课还是四十分钟)。这些尽管是一些细小的变化,但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教师的管理方法也与小学不同,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教师更放手,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第三,活动天地更加开阔,人际关系更加广泛。孩子进入中学以后,活动天地一下子变开阔了。原来,孩子的同学大多是在同一小区、同一个村庄范围,有些原本就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同学之间联系比较密切。进入初中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范围扩大了,获取的信息也大大增加了。同学们各自所生活的地域范围更广了,同学之间的家庭情况更加复杂。孩子的交友观念、标准也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变化,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成为家长的新课题。如果交友不慎,可能会使孩子变坏。

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1教学内容

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 人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往我们只注重身体的健康,忽略了心理健康,使得一些孩子的心理上出现的原本非常小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实,很多人在成年后出现的心理疾病是和他早年甚至是幼年时的经历引起的。(介绍心理咨询室)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基本确立。作为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孩子和自己的沟通越来越少了,有些事情孩子宁愿和同学讲,也不愿意对父母讲,和同学打电话讲个没完,和家长的话却很少,有时还没说几句,就会顶撞父母,甚至不理不睬。我们老师也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生理上成熟得早了,使得他们在心理上的变化也比较大,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对父母或者是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但是,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偏激、冲动,极端的行为,更容易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习惯产生认同感,如果家长不予重视或教育方式不当,过分的溺爱和偏护,可能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老师和家长,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 那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才能起到引导,帮助孩子,促进他学习的目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初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家长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家长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其实,在孩子学习不努力时,家长可以利用他们的自尊心来教育,同学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2,强烈的独立意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