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道德与法治_异国习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异国习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济南泉新学校

道德与法制学科教案

课题:异国习俗课时安排: 1

[教材解读]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大多淳朴,活泼,积极向上,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四年级学生虽然了解到了外国的部分习俗与中国的不同,但是他们了解的不是很深刻,对这些习俗的来历以及积极意义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学生还鄙视或者嘲笑,不理解。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正确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异国习俗,尊重异国习俗,培养具有初步的开放的国际意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本节课涉及的各国习俗正是对学生所接触的一些习俗的延伸,学生在上节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各国不同的生活习俗,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兴趣较高,由于四年级孩子还比较活泼,善于表现,所以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境学习,以及展示汇报完成都比较好,在体验中能够更进一步分人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习俗文化。

四年级孩子的社会生活主线正在不断扩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参与

度也在逐渐提升,正在逐步丰富和发展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本课时也在学生学习过不同的礼仪文化后,进一步学习怎样去对待不同的礼仪文化,从而懂得怎样去理解、尊重其他的礼仪。在课堂的结束进一步延伸,是学生明白要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习惯。

效果分析

四年级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读书、看电视等了解到了外国的部分习俗与中国的不同,但是他们了解的不是很深刻,对这些习俗的来历以及积极意义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学生还鄙视或者嘲笑,不理解。通过课下孩子们收集资料,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外国的日常习俗。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正确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异国习俗,尊重异国习俗,培养具有初步的开放的国际意识。

本课以一场“异国习俗交流会”展开,创设情境,身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代表,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在第一环节,留学生代表入场。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打招呼的方式,自然的引出不同国家不同的礼仪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学到的新的见面礼与同学们相互问好,参与度很好,与此同时也掌握的了所学知识的要领,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环节用服装这条主线,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服装,在展示过程中提问,进一步了解各个国家的服装特点。同时还欣赏了优美的印度舞蹈。邀请各国人民一起跳舞的环节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三个环节是美食。出示各国美食,并品尝美味的朝鲜打糕。然后请小组成员分饰主任客人表演展示做客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仔细的查找阅读资料,又能形象的展示所用到的礼仪。

第四环节是旅游景点介绍。音乐加图片的双重享受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课堂最后是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已经能够接纳国外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礼仪文化。

通过课下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搜集资料,课堂上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汇报异国各种日常习俗,展示自学的异国舞蹈,模仿各种异国的礼节,孩子们体会到各个国家日常习俗的相互学习让世界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还知道了面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日常习俗,我们要理解尊重,这节课可以说真正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日常习俗》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二个主题单元“生活中的习俗”中的第三个活动主题“异国习俗”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活动的目标有四个,分别是: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详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习俗,进而懂得在面对不同的习俗时的态度,懂得去尊重、理解、接受不同的国家文化。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了解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以及餐饮会客等方面的礼仪文化。在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后,懂得需要理解、尊重、接受各国不同的文化。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创设情境,每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代表,一起参加异国习俗交流会。学生参与期中,在我们去做客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自己设计做客情景,展示汇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促进道德观念的内化,情感的升华,还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受教学条件所限,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途径较单一。大部分学生对外国人的生活习俗了解不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的能力较弱。所以本主题活动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评测练习

填空

1.热狗是()的风味小吃。

2印度的传统服饰是()

3印度飞饼是()的美食。

4()的服饰是白色头巾和白色长袍。

5泰国人的见面行()礼。

教学反思

《日常习俗》是从《异国习俗》中分开单独讲的一课时,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详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活习俗,进而懂得在面对不同的礼仪文明时的态度,懂得去尊重、理解、接受不同的日常习俗。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优点:

1、创设情境可以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本课所学内容,并且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知道各种日常习俗,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形象。

2、教学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课堂开始让学生用不同的问候方式问好,即有趣,又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身穿各国服饰进行展示,学生观察服饰特点,进一步思考这样设计的原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度较高。

3、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整堂课上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学习的,在小组合作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能使学生体验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不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收获,比教师单一的教授效果好很多。

4、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在见面礼仪、服饰、饮食、旅游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整个情境中缺乏激情,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其次,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表现积极的学生发言过多,还有少数的学生不敢发言,没有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发挥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课标分析

《日常习俗》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个主题单元“生活中的习俗”中的第三个活动主题“异国习俗”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次主题活动的目标有四个,分别是: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可以联系的课标内容是: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教科书首先创设了学生从电视上看到外国人身着白袍感到疑惑的情景,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接着以范例的形式展示了学生收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的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并将了解到的资料填在记录表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异国习俗交流会”让学生用讲述、表演的方式交流探究成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