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1.3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1.4 观察肌肉收缩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2 实验原理

2.1 肌肉、神经细胞具有可兴奋性,不同组织、细胞的兴奋表现亦不相同,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刺激要使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即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必须达到一定的值。通过固定后两个条件,改变刺激强度,记录和测量肌肉的收缩张力,使肌肉组织刚好能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阈刺激的强度称为阈强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张力也相应增大,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能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其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2.2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在受到一次阈或阈上的刺激时,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收缩,后者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2.3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则肌肉的收缩形式将随刺激的频率高低而不同。当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因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已经结束,于是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单收缩。当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如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2.4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阔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即强直收缩。当后以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以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即发生完全强制收缩。

3 实验材料

虎纹蛙的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 实验仪器用品的准备

打开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张力传感器与刺激输出。将标本的股骨头固定在肌槽的固定孔或夹缝内,腓肠肌肌腱上的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相连,坐骨神经搭在肌槽内的两个金属电极上,电极接头与刺激输出线接通。调节扎线松紧度,使肌肉自然拉平(保证肌肉一旦收缩,即可牵动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

4.2 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

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此时显示通道中出现扫描线。调节刺激装置的设置,将延时、波宽及刺激强度调至适当大小,选择好刺激方式。启动刺激图标,调节扫描基线接近刺激标记线后即可进行实验。

5 实验观察

5.1 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从实验模块中选择神经肌肉的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实验项目,初始刺激强度为0.01-0.05 V,增量为0.005 V,启动刺激图标,观察肌肉收缩反应。分析该标本的阈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强度和最适刺激强度。当出现3-4次同等高度的收缩曲线时,停止刺激。

5.2 观察腓肠肌的单收缩时程。选用单刺激方式,调节刺激强度,使肌肉收缩的幅度适中。将实验用通道的扫描速度调快,启动刺激开关。当显示通道出现一个单收缩曲线时,立即点击暂停图标。测量单收缩的三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与舒张期。

5.3 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刺激设置为双刺激方式,并使两个阈上刺激强度相等。先调节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然后逐渐缩短刺激间隔,分别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

5.4 观察肌肉的强直收缩。调节刺激设置为串刺激或连续单刺激方式,或设置高级刺激方式,自定义组数,设定不同组的刺激频率和脉冲数,刺激频率与脉冲数呈正比增长,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

6 实验结果

6.1 骨骼肌单收缩的潜伏期

6.2 骨骼肌单收缩的收缩期

6.3 骨骼肌单收缩的舒张期

6.4 连续刺激骨骼肌的情况

6.5 骨骼肌的不完全强直收缩情况

6.6 骨骼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情况

后一刺激对前一刺激造成影响,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

7 分析与讨论

7.1 骨骼肌单收缩潜伏期时间为0.04s。

分析:事先已经确定阔强度为100mv。整肌肉受到一次阈刺激时,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收缩。从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的时间间隔为0.04s,肌肉无明显的现象,这一过程为潜伏期。这是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以及兴奋-收缩耦联所耗费的时间。

7.2骨骼肌单收缩的收缩期时间为0.085s。

分析:兴奋信号到达并作用于肌肉后,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达到高峰,因为在收缩过程中,肌肉长度逐渐缩短和张力逐渐强高。曲线很陡,因为收缩时间短但收缩强度大,肌肉收缩时间为0.085s,这一过程为收缩期。

7.3骨骼肌单收缩的舒张期时间为0.34s。

分析:从收缩高峰开始,曲线较缓慢地下降至基线,因为长度和张力恢复到静息状态,肌肉舒张较为缓慢,时间为0.34s,这一过程为舒张期。

7.4 各次刺激互不影响,骨骼肌收缩情况不变。

分析:刺激时间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已经结束,因此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单收缩,骨骼肌收缩情况不变。

7.5 后一刺激对前一刺激造成影响,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

分析:刺激时间间隔小于单收缩时程,并且大于不应期,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没有结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图6.5所示收缩属于不完全强直收缩。由于每一个新刺激的到来是在上一个刺激的舒张期内,因此可以观察到第二个小顶峰之后便是每一次收缩反应叠加结果,最高的顶峰是所有刺激叠加的结果。在肌肉不被破坏下,刺激叠加得越多,肌肉收缩越强。

7.6 后一刺激对前一刺激造成影响,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

分析:与7.5分析类似,图6.6所示收缩出现收缩反应的叠加,但属于完全强制收缩,。由于每一个新刺激的到来是在上一个刺激的收缩期内,因此不会像图6.5有小顶峰,而是所有刺激叠加后只出现一个最高的顶峰,其收缩强度较同等情况下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强。因为此情况下的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对于新来刺激较为敏感,反应较为剧烈,最后导致叠加结果更为强烈。

8 注意事项

8.1 如果肌肉在未给刺激时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等原因引起的,需检查仪器接地是否良好。

8.2 做肌肉最大收缩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会损伤神经。

8.3 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好后需在任氏液中先浸泡一定时间。

8.4 在肌肉收缩后,应让肌肉休息一定时间再作下一次刺激,特别是在观察刺激频率的影响时。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4 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二实验原理 1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能引起肌肉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肌肉的收缩张力也相应增大,能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2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 即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步骤 1 制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 把标本通过张力传感器与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相连 3 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确定阈值 4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的时程、总和的过程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次实验所用的量程恒为10mv ,波宽恒为1ms 1阈值的确定 频率:1Hz 当初始刺激强度设为20mv时,没有引起肌肉收缩,此刺激为阈下刺激,如图1所示。因此,20mv的基础上,每次逐渐增加0.5mv的强度去刺激肌肉,当刺激强度达到22.5mv 时,肌肉开始收缩,如图2所示,22.5mv为在此条件下引起该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即阈值。阈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不同的细胞或同一细胞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值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阈值可作为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的指标。阈值越低则表明组织越易被兴奋,即兴奋性越高;反之,阈值越高,意味着兴奋性越低。

图1阈下刺激对骨骼肌收缩产生的影响 图2 阈刺激对骨骼肌收缩产生的影响 2 观察肌肉单收缩时程及最适刺激强度的确定(频率:1Hz ) 1)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即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分析80mv 的刺激引起的单收缩曲线,如图4,可见,该肌肉的潜伏期约35ms ,收缩期约占50ms ,舒张期约占65ms ,整个单收缩历时约0.115s 。不同的肌肉的收缩时间长短不同,这主要由肌质网中ATP 酶的活性及胞质中Ca 2+的浓度决定。 2)先后以60mv 、80mv 、100mv 的强度刺激肌肉,分别得到如图3、图4、图5所示的收 缩曲线。由图可知,在这三个数据中,80mv 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是最大的。因此,为了确定80mv 是否为最适刺激强度,在80mv 的左右邻近以5mv 为增量取若干个数据,当刺激强度小于80mv 时,肌肉的收缩力就随之下降,但当刺激强度大于80mv 时,肌肉的收缩力也小于80mv 时肌肉的收缩力,因此,可得出结论,80mv 为肌肉的最适刺激强度。理论上,若80mv 为肌肉的最适刺激强度,则当刺激强度大于80mv 时,应出现3-4次同等高度的收缩曲线,本次实验看不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之前100mv 的刺激强度过大了,对神经有一定的损伤。 文件1 通道1 (V) -5 5 通道2 (mV) -4 -2 0 2 4 9.5 10 10.5 11 11.5 2011-10-31 1:33:41.765 文件1 通道1 (V) -10 -5 5 通道2 (mV) -4 -2 0 2 4 9.6 9.8 10 10.2 10.4 10.6 10.8 11 11.2 11.4 11.6 11.8 2011-10-31 1:28:23.890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报告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 张立鑫60专业 临床二系 年级2010级班次4班 赵文韬70日期2011年8月31日 郑维金73 钟原75 【实验名称】 电刺激月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实验目的】 1 .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通过电刺激蟾蜍的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 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 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铁支架、肌槽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 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 .固定标本。 3 .仪器连接。 4 . BL-410的操作。 【实验结果】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阈刺激 最 犬 刺 激

【讨论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中的兴奋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组员看法: 1.不会改变。组织里的各个细胞都是定的,都有各自的阈值,当刺激强度使得 组织里的每个细胞都产生兴奋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就是组织的阈值,所以组织 的阈值就是这个最小刺激强度值,所以是不会变的。 2.在实验过程中当标本没有失活时标本的兴奋阈值不会改变,兴奋阈值 是标本本身的钠离子通道活性决定的,在标本保持活性时,它的钠离子通 道活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认为当标本保持活性时,标本的兴奋阈值是不 会改变的。 3.会改变。因为细胞没发生一次兴奋后,会有一个绝对不应期,在此期 间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即兴奋阈值无限大,故实验过 程中兴奋阈值发生改变。 二、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蟾蜍腓肠肌是由很多肌纤维组成的,它们的兴奋性高低不一,在一定范围内,较弱的刺激仅引起部分兴奋性高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 小,而较强的刺激则引起更多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大。故在 不超过肌肉最大收缩幅度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 大。 三、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神经干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否融合为什么 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说明这是一个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只能说明此时出现动作电位的频率很高,但是动作电位是不可能融合的,只能是在一个很 小的区域一个动作电位结束后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并且神经传导都有一个 绝对不应期,这更能说明动作点位不能融合。 四、实验过程中注意要点讨论。

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肌肉等长收缩时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等长收缩可以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要保持一定得体位,某些肌肉就必须做等长收缩,如做蹲起动作时,肩带和躯干的肌肉发生等长收缩以保证躯干的垂直姿势。 等张收缩:是骨骼肌中向心收缩的一种。等张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这是在肌肉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可使物体产生位移,因此可以做功。所谓"等长",是指外加阻力恒定时,当张力发展到足以克服外加阻力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关节角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则有所不同: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骨杠杆效率最差,但可达到最大肌张力;与同为向心收缩的等动收缩不同,等长收缩往往无法达到最大肌张力。在整体的情况下,往往是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都有的混合形式收缩。 单收缩: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强直收缩: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例如:正常情况下,肌肉或肌细胞收到一次短促刺激时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收缩,这是肌肉的一个单收缩,刺激停止,收缩的肌肉舒张,单收缩结束。如果给予肌肉的是一连串短促的刺激,每次刺激的间隔攒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即增加的频率大于单收缩的频率,此时肌肉的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肌肉来不及完全舒张,紧接着就进行下一次收缩,这种现象就是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又分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正常的强直收缩受神经机制控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没有不良症状,受意识支配。但长时间、大强度训练时,尤其是局部肌肉负荷较大,或进行间歇时间较短的重复练习时,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而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成比例地交替进行,肌肉得不到充分舒张的机会,从而出现痉挛现象,既是我们所说的肌肉抽筋。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阈刺激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的概念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腓肠肌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时引起不同反应。刺激强度过小时发生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肉组织对阈上刺激发生的单收缩的过程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根据刺激间隔与单收缩时程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当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连续作用于标本时,根据后一收缩与前一收缩发生的时期关系可出现: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器材 蟾蜍,粗剪刀,玻璃分针,探针,木锤,镊子,培养皿,任氏液,娃板,保护电极,肌槽,张力转换器(100g),锌铜弓,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观看视频):毁脑脊髓、下肢标本制备、腓肠肌标本制备、连接仪器。(一)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蟾蜍腓肠肌进行单刺激,频率为1HZ,电压由逐渐增大到,记录下每次增大电压后的收缩力。每个电压下刺激3次,记录数据。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二)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腓肠肌进行连续刺激,即使腓肠肌进行完全强直收缩。电压不变,频率由1HZ逐渐增加到12HZ,记录下每次增大频率之后的收缩力。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五结果

肌肉收缩实验报告

骨骼肌收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肌肉标本收缩现象的描记及单收缩的分析,获得该肌肉收缩的阈值。 2.了解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学习掌握刺激器和张力换能器的使用。 4.加强对神经和肌肉了解,熟练解剖。、 二.实验原理 1.肌肉标本收缩现象的描记 利用刺激器可诱发蛙的离体神经肌肉标本发生兴奋收缩现象,可利用适当的参数和图形,客观、详细、准确地描述收缩的生理过程与现象。 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的阈上刺激时,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在一次单收缩中,肌峰电位的时程(相当于绝对不应期)仅1~2毫秒,而收缩过程可达几十甚至上百毫秒(蛙的腓肠肌可达100毫秒以上)。 2. 张力换能器 换能器是一种能将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非电量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或装置,并线性相关。利用物理性质和物理效应制成的物理换能器种类繁多,原理各异。张力换能器是一种能把非电量的 生理参数如力、位移等转换为电阻变化的间接型传感器,属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通常由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其他附件组成。弹性元件采用金属弹性悬梁,可根据机械力的大小选用不同厚度的弹性金属。弹性悬梁的厚度不同,张力换能器的量程亦不同。两组应变片r1、r4及r2、r3分别贴于梁的两面。两组应变片中间接一只调零电位器,并用5~6v直流电源供电,组成差动式的惠斯登桥式电路(非平衡式电桥)输出电压值与应变片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即力的变化转换成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此电信号经过记录仪器的放大处理,就能描记出肌肉收缩变化的过程。 实验时,根据测量方向将换能器用"双凹夹"固定在合适的支架上。但由于双凹夹在支架上移位不方便,很难在小范围内做出精细的移位;移位不当,可能引起标本的损伤和换能器的损坏。故现多采用"一维微调固定器",由上下位置调节钮控制,可在小范围内(上下)精细的移位。这不仅方便了实验操作,也有利于前负荷的控制。测量的方向,即力与位移的方向,要与张力换能器弹性悬梁的前端上下移动的方向保持一致。使能量转换和线性关系良好,符合张力换能器设计与使用上的要求。一般张力换能器的调零电位器设计为暗调节,为了方便使用,其暗调节孔朝上,故张力换能器有暗调节孔的一面为上。 3. 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肌细胞最本质的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功,产生张力和缩短。肌肉收缩效能表现为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或缩短程度以及产生张力或缩短的速度。横纹肌的收缩效能由收缩前或收缩时承受的负 荷、自身的收缩能力和总和效应等因素决定的。(所谓总和指骨骼肌收缩的叠加效应)通过收缩的总和,骨骼肌可快速调节其收缩强度,而心肌则不会发生总和。由于在体的骨骼肌的收缩是受神经控制的,故收缩的总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它有两种形式,即运动单位数量的总和与频率效应的总和。 4. 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 利用电脉冲刺激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可观察到收缩总和的现象。实验证明刺激增加,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加,收缩的强度亦增加。刺激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或直接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200425010**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200*生物科学1班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07年4月17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目的要求】 1.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2.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 3.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4.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基本原理】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动物与器材】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不锈钢盘或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方法与步骤】 1、制作标本 2、安装连接设备 3、打开powerlab,打开桌面软件chart5

4、设置桥式放大器(5mv,10Hz,调零) 5、设置刺激器(脉冲等,设置为手动,标记左通道1等),调出刺激面板 6、点开始,单收缩 7、收缩总和 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扫描速度为5~10mm/s,调节单收缩幅度为1.5cm左右。调节刺激设置为双刺激方式,并使两个阈上刺激强度相等。先调节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然后逐渐缩短刺激间隔,分别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每次刺激后应使肌肉休息30s。连续刺激不可超过5s。 【作业】 1、实验结果 图1:单收缩曲线图 实验条件:频率f(Hz)=1,脉冲=1ms振幅=2V,量程=5mV 潜伏期:10ms,收缩期:25ms,舒张期:48ms [2] 该单收缩幅度为0.75mv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实验报告记录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刺激参数对 骨骼肌 收缩的影响实验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周三下午班 学号:13941202 姓名:张优 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

一.实验内容 1.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肌肉兴奋-收缩时相关系(包括单刺激和频率递增刺激两种模式下肌肉兴奋与收缩时相关系)。 二.实验原理 1.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反应:运动神经元发放冲动的频率会影响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和收缩强度。由于肌锋电位时程仅1~2ms,而收缩过程可达几十甚至几百ms,因而骨骼肌有可能在机械收缩过程中接受新的刺激并发生新的兴奋和收缩。新的收缩过程可以与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 2.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以这种总和过程为基础的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相对较低,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提高刺激频率,使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就会出现完全性强直收缩。通常所说的强直收缩是指完全性强直收缩。 3.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系原理:骨骼肌兴奋在前,收缩在后。即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骨骼肌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然后发生收缩。在一次单收缩中,动作电位时程仅数毫秒,而收缩过程可达几十甚至几百毫秒。收缩的时程比兴奋的时程大很多。 三.实验装置 1.材料:青蛙一只 2.试剂:任氏液

3.器材:张力换能器(双凹夹和肌动器)、支架、玻璃针、镊子、手术剪、普通剪刀、神经剪刀、绳子、蜡盘、培养皿、胶头滴管、铜锌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电脑、电极线、引导肌电电极。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装置图肌肉兴奋-收缩时相关系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操作 (一)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处死青蛙:将探针在枕骨大孔处垂直插入,先是左右摆动探针以横断脑和脊髓的联系,再将探针向前方插入颅腔,旋转并摆动探针以捣毁青蛙的脑组织。将探针转向后方并插入脊椎管内。 2.除去青蛙上肢:将动物腹位放在蜡盘上。在两前肢的下方将皮肤做环周切开。用带齿镊或手撕去前肢以下的全部皮肤。剪开腹壁,在尾杆骨上方2~3节脊椎处,拦腰剪断脊柱和上半段蛙体。弃掉蛙体上半段后的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3.分离神经和腓肠肌:取一腿放于蛙板上,将标本背侧向上放置。顺神经走向剪去沿途的小分支,将神经从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缝中分离出来。再使标本腹面向上,沿神经向腰部的走向,用玻璃针小心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报告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 张立鑫2010221460专业 临床二系 年级 2010级 班次 4班 赵文韬2010221470日期 2011年8月31日 郑维金 2010221473 钟 原 2010221475 【实验名称】 电刺激月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实验目的】 1 .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通过电刺激蟾蜍的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 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铁支架、肌槽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59.) 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 .固定标本。 3 .仪器连接。 4 . BL-410的操作。 【实验结果】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阈刺激 最 大 刺 激 O.OSOV 。們艸 0 LOOV 0 1L0V 0 120V

分隔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中的兴奋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组员看法: 1.不会改变。组织里的各个细胞都是定的,都有各自的阈值,当刺激强度使得 组织里的每个细胞都产生兴奋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就是组织的阈值,所以组织 的阈值就是这个最小刺激强度值,所以是不会变的。 2.在实验过程中当标本没有失活时标本的兴奋阈值不会改变,兴奋阈值 是标本本身的钠离子通道活性决定的,在标本保持活性时,它的钠离子通道 活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认为当标本保持活性时,标本的兴奋阈值是不会 改变的。 3.会改变。因为细胞没发生一次兴奋后,会有一个绝对不应期,在此期 间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即兴奋阈值无限大,故实验过程 中兴奋阈值发生改变。 二、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蟾蜍腓肠肌是由很多肌纤维组成的,它们的兴奋性高低不一,在一定范围内,较弱的刺激仅引起部分兴奋性高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 小,而较强的刺激则引起更多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大。故在 不超过肌肉最大收缩幅度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 大。 三、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神经干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否融合?为什 么? 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说明这是一个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只能说明此时出现动作电位的频率很高,但是动作电位是不可能融合的,只能是在一个很 小的区域一个动作电位结束后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并且神经传导都有一个 绝对不应期,这更能说明动作点位不能融合。

实验三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实验三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学会分析单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4.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5.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二.基本原理 1.受坐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用不同的刺激强度刺激坐骨神经时,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称阈 下刺激。逐渐增大刺激强度,可引起少数肌纤维发生收缩反应,引起收缩反应的最 小有效强度。随刺激强度增大,参加收缩反应的肌纤维数量增多,收缩力加大,此 时刺激为阈上刺激。待全部肌纤维均参加了收缩反应,即出现最大收缩反应,即使 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力量也不再加大。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 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 2.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过程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3.两个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若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则肌肉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若刺激间隔小于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两个 收缩反应的重合,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出现 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 缩的舒张期;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各自的收缩完 全融合后,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 三.动物、器材与试剂 1.动物:蟾蜍 2.器材: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大剪刀、棉线、烧杯、滴管、蛙钉、蜡盘、铁架台、滑轮、刺激电极、张力转换器3.试剂:任氏液 四.方法、步骤与结果 1.双毁髓:方法同上次实验 2.将整只蟾蜍背面向上,四肢用蛙钉固定于蜡盘中,剥去一后肢皮肤,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神经上至大腿根部,下至膝关节,剪断沿途支配大腿肌肉的分支,并用玻璃 分针尽可能出去坐骨神经表面筋膜;用棉线绑紧腓肠肌肌腱,自后方剪断该肌腱, 分离腓肠肌,制得在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3.将棉线穿过一滑轮,再穿过张力转换器的小孔,打紧绑紧,调节蜡盘及铁架台位置,使棉线适当紧张,且绑住腓肠肌肌腱的棉线着力方向顺着腓肠肌的自然姿态。 4.确定PowerLab系统连接正确,打开PowerLab和Chart,在Chart上调整初始设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何茂辉学号20062501302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06科三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09 年 3 月30 日 实验指导老师黄秀明、胡学军实验评分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4.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实验材料: 虎纹蛙的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生理学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 实验方法: 1.实验仪器用品的准备 打开生理学采集系统,连接张力传感器与刺激输出。将标本的股骨固定在基槽的固定孔,腓肠肌肌腱上的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相连,坐骨神经搭在肌槽内的两个金属电极上,电极接头与刺激输出线接通。调节扎线松紧度,使肌肉自然拉平。 2.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 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此时显示通道中出现扫描线。调节刺激装置的设置,将延时、波宽及刺激强度调至适当大小,选择好刺激方式。启动刺激图标,调节扫描基线接近刺激标记线后即进行实验。 3.实验观察 (1)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 (2)观察腓肠肌单个收缩的过程。 (3)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 (4)观察肌肉的强直收缩。

Document1 C h a n n e l 1 (m V ) C h a n n e l 2 (V )图1 虎纹蛙腓肠肌单个收缩 Document1 C h a n n e l 1 (m V ) C h a n n e l 2 (V ) 图2 虎纹蛙腓肠肌多次收缩 Document1 C h a n n e l 1 (m V )C h a n n e l 2 (V ) 图3 虎纹蛙腓肠肌不完全强直收缩 Document1 C h a n n e l 1 (m V )C h a n n e l 2 (V )图4 虎纹蛙腓肠肌完全强直收缩

不同刺激强度及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药物的局麻作用和肌松作用实验报告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影响 药物的局麻作用及肌松作用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电刺激强度的变化对骨路肌收缩张力的影响,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的 概念。 2.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了解单收缩、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及其意义。 3.观察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分析药物作用机制。 4.观察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掌握除极化型肌松药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蟾蜍 2.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培养皿,铁支架,肌动器,张力换能器,锌铜弓,滴管,丝 线,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药品:任氏液,普鲁卡因溶液,琥珀胆碱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标本制备制备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破坏脑和脊髓: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沿骶骨两侧剪开腹壁,剪除全部躯干及内脏组织,在骶髂 关节水平前1~1.5cm处剪断脊柱。 3)剥皮,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清洗:将手及用过的剪子,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 5)分离双后肢:沿脊柱和骨盆的正中线将脊柱分为两半,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 大腿,将分离的另一半后肢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6)制备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I.分离坐骨神经:用玻璃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沿坐骨神经沟,用 玻璃针剥离坐骨神经大腿部,分离至腘窝。 II.分离腓肠肌:结扎腓肠肌跟腱,剪短跟腱,减去周围组织,保留腓肠肌起始点与骨的联系。 III.游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标本安放将标本的股骨固定在肌动器上,坐骨神经轻放在肌动器电极上,用任氏液保

骨骼肌收缩实验

题目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姓名 xxx 学号 xx 授课教师 xxx 专业 xx 年级大二 联系方式xxxx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摘要:在保证足够的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对神经的刺激强度和改变电脉冲刺激频率会对肌肉收缩产生不同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对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强度改变刺激和频率改变刺激来观察和记录肌肉收缩时的电信号变化,分析电位变化时的阈刺激、最大刺激、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等特殊点。 关键词:强度;频率;刺激;收缩 Abstract: Maintaining adequate stimulation tim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changing the intensity and the frequency of nerve stimula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muscle contraction. This experiment is aimed to show and record the potential changing during the muscle contraction by changing the intensity and the frequency of stimulation on the nerve-muscle specimen of toad. Also , we can analyze the special points including the threshold stimulus, the maximal stimulus, the single twitch,the incomplete tetanus , the complete stimulus and so on. Key words: intensity; frequency; stimulus; contraction 1.引言 肌纤维受神经纤维支配,当神经纤维受到时间足够长且合适强度的刺激时,受刺激的神经纤维兴奋且使肌肉收缩;当低于此强度的刺激作用在神经纤维上时,神经纤维大部分细胞不兴奋而无法使肌肉收缩,具有此强度的刺激叫做阈刺激;当强度增大时,肌肉收缩强度也增加直至肌肉发生最大收缩,此时神经内所有纤维都兴奋;再增加强度,肌肉收缩强度不再改变。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是最大刺激。 保持刺激强度不变,不同频率的刺激会使肌肉产生不同的收缩反应。刺激频率较低时,肌肉出现单收缩;刺激频率逐渐增大,刺激时间间隔逐渐缩短,肌肉收缩的反应发生融合,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之后变成完全强直收缩。 本实验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来记录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曲线。 2.实验目的 2.1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在体标本,观察不同的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2学习掌握刺激器和张力换能器的使用及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操作。 3.实验材料 3.1实验动物:蟾蜍10只 3.2实验器具: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电极线、任氏液、张力换能器、支架、玻璃针、镊子、剪刀、细线、蜡盘、胶头滴管、铜锌弓。

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人员:孙芳班次:7年制2班组别:2 日期:2014/9/24 指导老师:沈建新 小组成员:XXX,YYY,ZZ 试验号和题目:一、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计算机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2、制备具有生理活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3、观察记录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对象:蛙 实验药品与器材:任氏液;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蛙类手术器械,蛙捣毁针,保护电极,张力换能器,万能支架、连接导线等。 实验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 洗干净实验动物 2) 双毁 髓::找到枕骨大孔处将刺蛙针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 髓。3)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 4) 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5) 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 6) 标本检验。 2、连接实验装置: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 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然后把制备好的坐 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将坐骨神 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而腓肠肌肌腱端的棉 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2、实验记录:开机后进入实验先用单刺激,找出阈强度、

最适刺激强度;然后固定最适刺激强度,用连续单刺激,找出出现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 实验结果: 1、 刺激强度与肌肉的收缩关系实验 图1 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A.肌肉收缩强度(右侧为标尺); B.刺激标记(单位为V ) 图片中,在低于的电压刺激时,肌肉不发生收缩,说明在较低的电位刺激时,并不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而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用电压 A B

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实验 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题目】: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救援第2组第1小组 组员:白景文何江涛古俊晓冯一笑伯东李岚宇 【实验目的】:1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的肌肉收缩反应 3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成的影响 【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当神经受到有效的刺激时,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电位,当动作电位通过时,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水平,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肌肉收缩。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

图(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图(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实验讨论】: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能引起腓肠肌收缩的最小值(阈值)是0.080v,小于阈值的为阈下刺激,大于阈值的为阈上刺激。如图,收缩强度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 0.130v时,收缩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所以0.130v为最大刺激。 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当肌肉间隔不同,会出现图(2)中的三种不同图像。 ○1当刺激间隔≥收缩t+舒t时,为单收缩,如图(2)中第一种情况。 ○2当收t<刺激间隔<收t+舒t时,为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顶部为锯齿状融合。 ○3当刺激间隔≤收t时,为完全强直收缩, 曲线顶部为平滑,看不出舒张的痕迹。 【实验结论】:1.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骨骼肌收缩,收缩强度在达到阈值与最大刺激之间时,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不同,主要有三种形式○1单收缩○2不完全强直收缩○3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注意事项:1.不能用自来水清洗标本,应该用任氏

刺激强度 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一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阈刺激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的概念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腓肠肌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时引起不同反应。刺激强度过小时发生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肉组织对阈上刺激发生的单收缩的过程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根据刺激间隔与单收缩时程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当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连续作用于标本时,根据后一收缩与前一收缩发生的时期关系可出现: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器材 蟾蜍,粗剪刀,玻璃分针,探针,木锤,镊子,培养皿,任氏液,娃板,保护电极,肌槽,张力转换器(100g),锌铜弓,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观看视频):毁脑脊髓、下肢标本制备、腓肠肌标本制备、连接仪器。 (一)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蟾蜍腓肠肌进行单刺激,频率为1HZ,电压由0.1V逐渐增大到 1.5V,记录下每次增大电压后的收缩力。每个电压下刺激3次,记录数据。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二)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腓肠肌进行连续刺激,即使腓肠肌进行完全强直收缩。电压1.4V 不变,频率由1HZ逐渐增加到12HZ,记录下每次增大频率之后的收缩力。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五结果 图1蟾蜍腓肠肌连续刺激时刺激频率和收缩力的关系 表1 蟾蜍腓肠肌单刺激时刺激强度和收缩力的关系 固定频率1HZ

《骨骼肌收缩功能》教育教学设计

《骨骼肌收缩功能》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教学设计 昔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校董春梅 【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肌细胞收缩的结构基础及肌丝滑行的过程 了解影响肌细胞收缩的因素 2.能力目标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想象、阅读、比较的学习能力 通过演示“肌丝滑行”的图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生命奇妙性、协调性,从而热爱生命关爱弱势群体【教学重点】 1.肌细胞收缩的结构基础 2.肌丝滑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 肌丝滑行的过程 【课堂组织】 讲述与多媒体教具结合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1、以肱二头肌收缩图片和膝跳反射图片让学生观察一下肌肉收缩的效果,

2、提问: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实现收缩过程的,又有哪些结构参与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讲述的重点——骨骼肌细胞收缩功能 新课讲授: 一、认识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肌小节(根据以前所学知识,结合图形) 1、根据图形先找到肌小节,再理解肌小节在肌细胞中所在的层次 骨骼肌——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肌节 结论:一个肌小节 = 一个暗带 + 二个1/2明带 2、组成肌小节的每部分名称结构 (1)粗肌丝——肌凝蛋白

分析:粗肌丝分子含有一个球头部和一个杆状部。头部有规律地裸露于M 线两侧粗肌丝的主干表面,形成横桥。 横桥有以下特性: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纤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的结合; B、具有ATP酶的作用,可以分解ATP而获得能量,供横桥摆动。 (2)细肌丝 分析:细肌丝至少由三种蛋白构成: A、两条肌动蛋白聚合的单链相互缠绕,形成细肌丝的主干,其上有横桥的结合位点;

骨骼肌单收缩及其总和实验报告

实验一骨骼肌单收缩及其总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学习并掌握Powerlab实验系统的使用 3.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及其总和 二、实验原理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材料、工具 1.实验动物:青蛙 2.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蛙板、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Powerlab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四、实验步骤 (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双毁髓:枕骨大孔(在蛙两个耳膜后沿连线的中点), 2.脊柱中断横剪,使蛙内脏和头部自然下垂,去除内脏和前肢,仅保留一段脊柱和后肢, 3.剥皮;去尾骨;分离两后肢, 4.取一后肢,逐段分离坐骨神经至膝关节,去除股骨上的肌肉,保留2/3股骨(约1cm)(不时往标本上滴加任氏液), 5.分离腓肠肌肌腱,穿线打结,游离腓肠肌。 (二)Powerlab系统的使用 1.把标本的股骨固定在肌槽的插孔并拧紧; 2.将肌腱上的棉线系在换能器感应片上的小孔上打活结,调节松紧度为适度偏紧; 3.将坐骨神经轻轻搭在刺激电极上; 4.使用Powerlab系统进行测定并记录。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骨骼肌收缩特性收缩形式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1.3 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1.4 观察肌肉收缩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2 实验原理 2.1 肌肉、神经细胞具有可兴奋性,不同组织、细胞的兴奋表现亦不相同,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刺激要使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即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必须达到一定的值。通过固定后两个条件,改变刺激强度,记录和测量肌肉的收缩张力,使肌肉组织刚好能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阈刺激的强度称为阈强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张力也相应增大,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能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其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2.2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在受到一次阈或阈上的刺激时,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收缩,后者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2.3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则肌肉的收缩形式将随刺激的频率高低而不同。当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因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已经结束,于是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单收缩。当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即收缩的总和;如果第二个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应的不应期内,则第二个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2.4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阔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即强直收缩。当后以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以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即发生完全强制收缩。 3 实验材料 虎纹蛙的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一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 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阈刺激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的概念和意义。二实验原理 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的腓肠肌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时引起不同反应。刺激强度过小时发生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肉组织对阈上刺激发生的单收缩的过程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根据刺激间隔与单收缩时程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当同一强度的阈上刺激连续作用于标本时,根据后一收缩与前一收缩发生的时期关系可出现: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器材 蟾蜍,粗剪刀,玻璃分针,探针,木锤,镊子,培养皿,任氏液,娃板,保护电极,肌槽,张力转换器(100g),锌铜弓,微机生物信

号处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观看视频):毁脑脊髓、下肢标本制备、腓肠肌标本制备、连接仪器。 (一)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蟾蜍腓肠肌进行单刺激,频率为1HZ,电压由 0.1V逐渐增大到1.5V,记录下每次增大电压后的收缩力。每个 电压下刺激3次,记录数据。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二)1打开计算机软件中的模拟实验。 2打开电源,对腓肠肌进行连续刺激,即使腓肠肌进行完全强直收缩。电压1.4V不变,频率由1HZ逐渐增加到12HZ,记录 下每次增大频率之后的收缩力。 3将图表截下来并画出数据表格进行分析。 五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