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樊增强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中小企业由于具有产权优势、速度优势、创新优势、企业集群优势及独特的国际竞争力,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主体。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及各国实践,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须体现在资源保障导向基准、市场导向基准、产业结构导向基准及学习与技术寻求导向基准等方面。依据中国的实际和国际经验,中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为: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跨国投资的突破点;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形成并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投资;产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5)09-0018-05

Abstract: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es will become the main part of Chi nese enterprise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because of having the speed advantage,innovation advantage,enterprise fai r crowd advantage and uniq u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advantage of property right and playi ng i mportant role in the aspect of external direct investment.Basis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and countries practice of external direct i nvestment,the industrial op 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 es datu m must embody when resource guarantee lead datu m,market lead datum,industrial structural lead datu m and study and technology seek the aspects such as lead datum.We basis the Chinese reality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count with manufactur ing industry as the breakthrough of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and enlarge the investment for high new technical estate properly,in crease the investmen t proporti on for service field,form and develop its in ternationalization system.

Key Words:M edium and S mall Busi nesses;Mul tinational Investment;Estate Choice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都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提升国内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时期,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进行产业选择时,应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极为广泛,从工业品制造加工、农业作物种植、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到旅游、咨询服务,以至于综合贸易、金融业和房地产等,均有涉足。具体地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依照投资额计算,在中国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投资占29.4%,工农业生产投资占51.6%,两项合计占81%,其他投资仅占19%。在资源开发方面,渔业、林业和矿业资源为主要开发对象。初级加工制造业由于技术相对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与中小型企业的对外投资要求颇为适应。目前,初级加工制造业占全部海外投资企业的50%左右。(2)对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新建了许多高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上讲,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中高技术企业的比率很低,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局仍未改变。(3)从业范围出现了交叉进入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在坚持一业为主的同时,逐步向多种经营转变,如外贸公司不断扩大境外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工业企业向贸易和其他行业领域的多样化扩展。这种交叉投资的多角化方式,符合跨国企业的一般发展趋势和规律。

2005年第9期

第25卷(总第188期)

现代财经

MODERN F INANC E&EC ONO MICS

No.9,2005 Vol.25

Gene ral No.188

收稿日期:2004-09-30

作者简介:樊增强(1969-),男,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经济学博士。

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于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略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业企业偏少等,致使对外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断档和分割,加大了对外投资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中国中小企业跨国

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1.资源保障导向基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机械设备的小型化和对原材料更经济有效的利用及替代资源的产生,所有这一切都使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有所下降,但是替代资源的开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自然资源,一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建立在一定质和量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 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尤其强调资源获得的重要性。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为本国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避免单纯的贸易进口方式受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防止发生能源危机。这就需要在利用国内资源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来保证本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石油、木材、橡胶、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却在迅速增加,这就需要通过进口来加以弥补。而单纯的贸易进口方式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于资源开发型产业来获得相应的资源保障,而中小企业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市场导向基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公布的数字,200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总共有18个成员国发起了134起反倾销调查,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产品;其中中国成为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在134起反倾销立案中,以中国为涉案国的就有22起,占立案总数的16%。

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主义随时会由于各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而 重新抬头,表现为种类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调查等形式。对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引起的争端,除了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机制求得解决外,还有一个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 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就地销售,也就是国内企业在进口国直接投资生产相应的产品。由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增加东道国的就业,并为政府带来丰厚的税收收入,所以一般来说,各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持欢迎态度。这样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得到规避各类贸易壁垒、维持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中国的家电、汽车零部件、自行车、玩具、服装、鞋类等产品物美价廉,占据了国际市场的大片江山,但由于针对中国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逐渐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对于这些产业,应该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规避贸易壁垒,同时,通过在当地生产、就地销售,可以使设计和生产更接近市场,随时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并可降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维持和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而这恰恰是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3.产业结构导向基准

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时,必须注重所选择的产业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辐射作用。因此,要在遵循产业相对优势的基础上,选择那些对国内辐射效应大的产业,并且注意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的某种程度的吻合。

(1)边际产业基准。根据Kojima(1978,1990)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一个国家应该将本国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到该产业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取比较利益。中国在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拥有过剩的加工能力,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属于 边际产业。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国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国家,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将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2)产业相对优势基准。海外投资企业要想战胜东道国同类企业,必须具有某种特殊优势。这种优势并非指企业的绝对优势,而是指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具有的相对优势。这是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基准。产业相对优势的构成因素很多,包括产业发展的历史、产业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资源供给的便利性或产业的市场优势。例如,根据Wells(1976)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Lall (1983)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小规模技术和经过吸收及创新的引进技术可以构成对外

19

第25卷第9期樊增强: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2005年9月

直接投资的产业相对优势。

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在母国的产业体系中可以表现为 边际产业,也可以表现为 优势产业和 中等水平产业。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国际分工阶梯中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小企业的产业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成熟的标准化技术的行业,如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早期的技术引进及后期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性能好,产品质量稳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很有竞争力,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相对优势。

(3)辐射效应基准。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从多方面拉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母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发展所具有的辐射效应。衡量这种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就是海外子公司与母国相关生产环节所发生的贸易量,主要是产业内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垂直贸易量,它主要取决于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产业内贸易量与产业关联的深度和广度呈正相关关系,产业关联愈深,表明国际生产将波及到母国更多的生产环节;产业关联愈宽,则意味着国际生产所辐射的母国产品品种也愈多。如前所述,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拉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选择那些产业内贸易量大、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即产业内部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交易频度和交易量大的产业。

(4)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论基准。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论就是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应当瞄准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对外直接投资应当服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向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相结合是这一选择基准的基本要求。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跃进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已经由传统的低层次、粗放型平面扩张转变为以集约化、高度化为主特征的经济增长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必须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即在建立国际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形成对国内粗放经济的某种扩张效应,这可以说是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国际生产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直接延伸。因此,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当瞄准能积极推动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产业,如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类型,从而形成对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牵引。

4.学习与技术寻求导向基准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应该依靠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这取决于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能否迅速成长,如微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光机电一体化等。在国内管理水平落后、科技开发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就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John Cantwell和Tolentino的技术积累说从对外直接投资动态化的角度指出,发展中国家实力较强产业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 逆向投资,可以吸取国外先进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过去,中国获取先进技术主要是通过引进外资进行的,今后仍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部分先进技术。但是应该看到,发达国家对本国先进技术的外流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而且引进的技术中国没有知识产权,有时也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需要。所以,应该直接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投资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兴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或在发达国家与拥有当地高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创办企业以及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以便及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将这些技术和管理回流国内,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

1.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跨国投资的突破点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国际经验表明,不管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其产业选择大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型!!!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这种产业选择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把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出去,把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留在国内,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现阶段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任务,根据中国的相对优势,国内生产规模大、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劳动相对密集、市场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产品,是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将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成熟的标准化技术和适应较小市场或适应当地投入要素的技术。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技术进行生产。

20 现代财经 2005年9月

因为这类企业和技术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可以适应那些国内市场有限、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东道国的实际。同时,中小企业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较小,易于为他们接受,将其用于境外投资不仅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能带动本国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发挥中国在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获取比较经济利益。如在一些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如食品、餐饮、华文出版等行业中,小型海外投资项目更有足够的比较优势。具体来说:(1)对于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如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传统食品等,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商网络向全球市场拓展。(2)对于中间性技术产业如家用电器等,可以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3)对于标准性技术如纺织业、机械制造等,可以投资于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到国外投资于纺织业与服装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价格低廉、质量较好的优势,可以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拓当地市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能够大大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4)与海外华商企业建立外包关系。中小企业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上,生产样品或最关键的部分,而将大量的生产业务或销售业务交给其他专业华商去完成,这可以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和比较技术优势,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建立和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还可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也能够加入华商企业的外包业务,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业化优势。

2.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目前,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呈现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包括各类专门从事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推广、新产品开发,以及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等)发展迅速,在科技型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0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近10万家,其中仅民营科技企业就发展到8.6万家,技工贸收入达到14390亿元,利润增至105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有较大的技术差距和研发能力差距,中小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虽然已经起步,但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大。而发达国家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在国外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利用这些国家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直接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研究开发能力,提升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可以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可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境外投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技术回流为主要目的,即针对高科技发达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或参与科技联合开发等,从中学习和吸收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输回国内运用;另一类是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目的,即在国外组建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或者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国产品的科技竞争力。

3.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形成并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系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用于金融、保险、咨询和旅游等服务业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世界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服务业约占25%,到现在,服务业的比重占到外资流动的60%-70%,旅游、电信、金融服务又是其中的重头,服务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呈现上升趋势。国际服务业领域投资之所以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精细,要求把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若干职能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反过来又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加速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利于产品、人员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从而大大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东道国来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提高这部分

21

第25卷第9期樊增强: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2005年9月

的效率,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取消了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外国投资的限制,这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投资额的增长。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能发挥中国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虽然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远不及发达国家,但是服务业中的有些行业(如贸易和运输业)却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也是对外投资比较集中的行业。在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中国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服务业自身的特点来看,投资服务业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目标的选择。(1)服务业的投资规模较小且见效快,这个特点使其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2)贸易等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可以作为其他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导,发挥贸易业的后向关联作用。服务业特别是贸易业的这一特点也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目标和政策的。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的经济特点,目前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优势产业体现在:一是金融保险业,它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融通资金,增加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对中国境外企业的成长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二是建筑承包业,它是建立在人力资本输出基础上的,既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带动国内设备和材料的出口,获得更多大外汇收入;三是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餐饮服务业,在这些行业领域,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境外投资经验,因此继续向有关国家的市场发展,是有深厚基础和较大潜力的。

在制定中小企业境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时,不仅应该考虑产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而且应该与投资区位战略结合起来考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技术层次与特点、外资政策与法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中小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均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产业选择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这对双方有利。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以高科技行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而利审目标退居其次。

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也要随时进行完善与调整。应该把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并及时颁布?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加强对跨国投资活动的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使国外投资与国内投资形成有机的整体,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了保证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成功,国家应该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和放松有关限制条件;建立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信息服务、经营指导服务、职业培训服务、研发服务、中介服务及咨询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生存压力;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税收与信贷优惠政策、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支持的辅助系统等),为其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春明,何艳.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

区位选择[J].世界经济,2002,(5).

[2]俞卫广.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

择[J].投资研究,2003,(1).

[3]KOjima,Kiyoshi(1978).Direct Foreign Investmen t:A Japanese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Operations[M].Croom Helm,London, 1978.!!!(1990).M acroeconomic Versus International Busi ness Approach tO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In Peter J.Buck ley.(ed)Internatiional Investment[M].

[4]Louis T.Wells.The Internationanlization of Firms from the De

veloping Countries.[A].in Tamir Agmon and Charle P.Kindle berger(ed).Mul tinationals from Lall,Sanjaya(1983).The New Multination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s[M].Chich es ter(West Susses),N ew York,Wiley.

[5]John Cantwell.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Chan ge Volume2:Technolegy Creation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C].Edward Elgar Publishing,1999.

[6]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M].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刘治泰

22 现代财经 2005年9月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5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5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Annuncio软件融资过程 (IT经理世界1999年第11期) 在本案例中,企业家Didier Moretti(以下简称Moretti),与风险资本家Promod Haque和Jos Henkens(以下分别简称为Haque和Henkens)共同构想要研发一种软件系统(Annuncio软件),他们成功合作发起建立了一家公司,并把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以下是对这个过程的具体描述。 背景介绍: Haque是Norwest Venture Partners(一个风险投资企业,以下简称Norwest)的投资决策人员(合伙人之一)。Norwest 曾经投资过一家名为Cambio Systems的"客户椃衿鳌比砑尽6?/FONT>Moretti曾经担任过该公司转型期间的CEO。自此,Haque 与Moretti有了合作的基础。尽管Cambio Systems最终没有成功,但Haque对Moretti的能力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Henkens对Cambio Systems也比较熟悉,于是对Moretti的作为也有较深的印象,尽管他的Advanced Technology Ventures(先进技术创投,以下简称ATV)并没有投资于Cambio Systems。此外,Norwest与ATV在此前已经共同合作投资过。 产品构想: Moretti、Haque和Henkens三人都对逐渐为人们所知的"营销自动化"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是最后一块尚未被诸如美国的Peoplesoft公司或德国的SAP公司等业界巨头统治的、有待开发的软件领域。这种软件的设计目的,是帮助营销经理策划一次销售攻势,并能够立即知道所策划的攻势是否起了作用。尽管此种类型的软件已有其它存在形式,但Annuncio公司的设计理念是要开发运作于网络上的软件。网络的使用将大为加快系统的反应速度,而且运作成本也将大为降低。 Haque对这个领域的现状十分熟悉。他已经研究过几例 "营销自动化"初创期的融资申请,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最终投资。Haque开始与Moretti联系,而此时Moretti已经开始与Henkens接触商谈类似的想法。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三人决定一起共商大计。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进行了描述,然后综述了国家层面上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最后总结国内学者根据这些原则和基准而得到的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原则;基准 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在区域工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变方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政府为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争取动态比较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从一定范围的产业群体中选出预期将在未来某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既要判断区域开发的经济背景、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开发目标;也要考虑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投入的保障、产出的效率、市场潜力、产业的成长性和生命周期等。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第一,关联强度原则。主导产业应能够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时,通过产业关联而产生一系列带动、支撑与推动作用,并使这些产业派生出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导向拉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这样必将推动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第二,发展潜力原则。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只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具有较高的贡献度,才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市场需求情况,应把那些市场需求弹性高的区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弹性高的产业不仅能够带来更大的收入、创造更大的需求,而且其发展机遇好、发展收益高、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 第三,技术进步原则。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吸纳先进技术的潜力,这样才能推动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的演进,加快区域产业生产率的上升速度。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可以节省资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时要遵循发挥区域优势原则,这种优势不仅包括现有优势,而且包括后发优势。这就要求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从地区实际出发,着重发挥那些本地拥有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能够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另外,还要考虑到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产业,在目前虽然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但是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潜在比较优势或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这种具有较高加工程度、较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如果选定并经过培育和扶持,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第五,产业结构升级原则。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适应区域工业化所处阶段,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发挥带动和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六,资源优势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建立在深刻认识本区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才能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同其它区域的竞争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在考察资源优势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来考察。 第七,保护环境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跨国投资案例-跨国经营(DOC)

一共七个案例, 三星、家乐福、强生——————崔 福特汽车、高露洁————————董 宝洁、可口可乐————————宫 案例1:家乐福的成功秘诀 家乐福是零售业的龙头老大,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以发展成为遍布世界的连锁店的跨国公司,成为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那么是什么秘决使得家乐福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今日之辉煌呢?仔细剖析,不得不佩服家乐福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下四大战略。 一、超大规模策略 家乐福在全球化过程中主要以三种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分别是大卖场、超市以及折扣店。家乐福进行跨国经营的首选业态是大卖场,大卖场强调店铺面积的庞大,商品低价格、低成本、高周转,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重选择。当大型综合超市站稳脚跟以后,在大型综合超市的基础上,家乐福快速地本土化,又引进折扣店和中型超市,作为其大型综合超市的补充业态。 二、跨国经营策略 面对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家乐福开始进行全球规划,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实现自己的跨国经济战略,减少跨国经营的障碍,家乐福首先进军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共同点,使其很容易进入。随后,家乐福便向全欧洲、中南美洲和亚洲扩张。在销售潜力巨大的中国、泰国、印度、巴西及阿根廷等市场上,家乐福都已占有制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低廉价格策略 家乐福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来控制、降低成本。首先,家乐福大规模的经营战略,使其能获得现代大商业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又可以通过大规模、大批量的采购,享受数量折扣优惠转化为公司的低成本优势。家乐福强大的规模还可以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其次,家

乐福在采购上善于向供应商“借鸡生蛋”,它与供应商签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为“月结60天数”,利用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减少自有流动资金的占用,节约了资金成本。第三,家乐福的商品周转迅速。家乐福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及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这就为其商品的迅速周转提供了保证。另外,在选择商品上,家乐福倾向于本地化。其商品的结构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作出相应调整。如在中国,为满足便宜和适用的原则,其商品90%以上是从当地的供应商购买,商品的本土化还让家乐福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配送费用。另外,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家乐福还开发了自有品牌的商品。 四、本土化与联盟策略 家乐福特别重视其分店的本土化工作。从员工到商品再到货架的陈列等,都实行本土化。员工本土化更容易使公司的经营理念融入到经营中去;家乐福每决定开一家分店,都得对当地的文化、生活习惯、购买力等因素进行详细而严格的调查与论证。跨国零售业在新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往往会采取联盟战略,选择与当地有经验的零售商结成战略伙伴的关系,以获得在进货、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并在短期内熟悉当地有市场。 问题:1.家乐福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实施了哪些战略? 2.家乐福在成本管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3.家乐福成功的跨国经营和本土化战略,对我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a.发展规模经济B.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C.成本管控D.本土化经营与战略联盟(各点需展开) 2.(案例中归纳总结) 3.a.市场评估,要对东道国的市场容量和产品需求有了解。B.要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风俗习惯,消费心理有了解。C.能与当地企业,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或者合作伙伴搞好关系,减少企业交易成本。D.可以实施员工本土化,吸收当地的先进人力资源。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同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新趋势、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 从1868年第一家跨国公司诞生至今,跨国公司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步发展(19世纪中叶~1913年)、低谷(1914~1938年)、英、美两强并存(1939年至七十年代末)、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群雄并起(九十年代初至今)这五个时期。经过战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盛行不衰。并购一直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方式,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并购取代创建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热衷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有以下三点: 1、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推波助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相互之间依存程度也不断增强。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广泛和深入发展、许多国家对自由贸易大开绿灯、各种科技手段的运用等,有力地促进了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需要通过并购来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生产和经济规模,大公司向巨型公司方向发展,巨型公司向超巨型公司方向发展。 3、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意识到扩大企业规模对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增强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性,因而制定了加紧扶持垄断企业、逐步放宽对企业兼并的限制政策,为企业规模的扩大铺平了道路。 (二)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加强。战略联盟是一种非资本参与型国际经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87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英文简称CB)首创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南宁化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普通普通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明组合,具有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点,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转换期)具有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同时在转换前,投资者仍可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同时拥有债权和股票期权两项权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发行公司也相当于同时发行了债券和认股证。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两者的功能和优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单一性能金融工具的固有缺陷,充分适应融资者动态化的需求和投资者追求利了大化的行为特征。 一、可转换债券的筹资魅力 1、资金成本低廉 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明显低于普通的公司债券(约20%左右),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后至转换前,可减轻利息负担,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通过普通债券筹划集资金,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破产成本(Bankruptcy Costs)或称财务危机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s)也要应提高,降低了企业价值,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能将其转换在公司股票,从而减轻了公司还债压力,回避了债券融资历的风险。美国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铁路发展高峰期,即是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了成本较低的巨额长期资金。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以前,投资者只是一般的债权人,只享有很低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股票税后支付红利相比,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财务费用记入成本,避免了交纳公司所和税。由于其双重性,投资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本供给,而且可大幅度降低资历金成本。对于急需大量资金的企业来说,低债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2、有望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先表现为一种负债,发行后增加公司的负债率,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转换后,则构成了公司的资本金,资本结构自动作相反方向调整。因此,发行可转换瓮债券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稳步上升,在时机和数量上控制得当,便有望达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运用与企业的成长相一致。

多阶段――多基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多阶段――多基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摘要: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任何国家或区域某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有主导产业(群)的拉动或推动作用。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主导产业的基本理论,然后分三步设计了延边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综合四种选择基准,选择出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主导产业;比较优势理论;DEA基准;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 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的产业,即一个区域,在某一时期内,是发展经济所依靠的重要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它们占有的比重较大,对经济发展,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很强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在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实行倾斜式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关键。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界定主导产业的基准,其中最著名的有比较优势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等。除此之外,一些学者

又陆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比如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经济发展阶段基准、社会生态环境基准、就业功能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钻石理论基准、DEA(数据包络分析)基准、SSM(偏离-份额方法)基准等。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设计 本文基于现有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和方法,以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考虑产业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分析方法的简便有效性,设计主导产业选择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建立反映产业规模和产业经济效益的初选指标体系:总产值比重;增加值比重;固定资产比重;就业比重;利税比重;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延边34个产业进行初选,筛选出前15位产业,作为候选产业。 第二步,分别用比较优势理论、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DEA基准对15个候选产业进行评判,得出每个基准下的评价结果和产业排序。 第三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4个基准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得出15个产业最终的总排序,据此排序选择主导产业(如图1)。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下面利用延边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延边统计

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规定

企业对外投资的管 理规定 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管理制度 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经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投资管理,规范公司投资行为,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保证资金运营的安全性、收益性,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规定,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的投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两部分。对外投资指将货币资金以及经资产评估后的房屋、机器、设备、物资等实物,以及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活动;对内投资指利用自有资金或从银行借款进行基本建设、技术更新改造以及购买、建造大型机器、设备等投资活动。 第四条投资的目的 1、有效地利用闲置资金或其它资产,进行适度的资本扩张,以获取较好的收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2、改进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条投资的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必须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3、必须符合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原则; 3、必须规模适度,量力而行,不能影响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 4、必须选好合作伙伴,多方比较,充分论证,洞悉投资背景。 第二章对外投资 第六条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1、短期投资一般包括购买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或国库券以及特种国债等。 2、长期投资一般包括:(1)出资与公司外部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成立合资或合作制法人实体;(2)与境外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开办合资、合作项目;(3)以参股的形式参与其它法人实体的生产经营。 3、公司所有对外投资的项目,均由总公司分管经理、总经理批准或由总公司总经理提请总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无对外投资权,但享有投资建议权。 第七条投资业务的职务分离 3

中国海外成功案例

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投资直接环境的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国的经济遭受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在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海外投资的直接环境华为海外收购失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美国的股市动荡,楼市走低,大批的投资银行、保险等公司倒闭,随即波及到全球,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西方国家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时期。 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战略的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的加深,也或多或少的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在近三年中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案例 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Felix)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2月24日,鞍钢集团投资亿澳元(约合亿美元)从澳大利亚金必达(Gindalbie)矿业公司手中拿到了卡拉拉(Karara)磁铁矿的终生开采权。 2010年2月26日,武钢集团出资约4亿美元认购巴西MMX公司约的股份并获得约6亿吨资源权益;3月12日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利比里亚一处铁矿石项目60%的股权。 2010年3月13日,中海油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50%的股份;当月,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买入澳大利亚昆士兰LNG项目;前一个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收购英国塔洛石油乌干达油田股份。 2010年3月22日,中石油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箭牌(Arrow)能源公司。 2010年3月25日,华东有色以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朱庇特(Jupiter)项目100%的产权。中铝集团2007年收购印度同业公司,获得储量达到1200万吨铜的世界级大铜矿;2008年,收购力拓英国公司52%的股权,成为力拓英国公司单一最大股东;2010年3月,以亿美元和力拓再次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铁矿山。 2010年3月26日,完美时空斥资约2100万美元收购日本网络游戏运营商C&CMedia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2010年4月22日,国内最大的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全资收购了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自由化、知识化发展,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引进来”措施,并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后,政府政策又逐渐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原因以及对自身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创立于1927年,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受金融风暴波及,福特公司债务缠身。严酷的国际背景带来的经济高压使福特急于放低身价出售沃尔沃。国际金融风暴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转型不断深入,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其增长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我国加大金融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各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要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吉利并购沃尔沃被称为“蛇吞象”行为,并购背后的艰难是巨大的,吉利的每一步都存在变数,但吉利的成功却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 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数年来一直下滑。国际上,主要汽车市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理论对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选择基准、指标和评价方法几个方面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比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现有研究基础,给出了推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地区的资源和技术是有限的,无法使每个部门得到均衡发展,需要把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技术集中来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同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其它非主导产业的发展。因而,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以制订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从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这一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从选择基准、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并且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综述,但是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求理论上推进、实践上指导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基准研究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来说,众说纷纭。国内学者借鉴经典的“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和“筱原基准”等,根据相关基准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提出不同的选择基准。主要有:三基准说,四基准说、五基准说、六基准说、七基准说等等,基准体系在不断丰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导产业评价的精度,但是也增加了其难度。叶安宁综述了各个基准说的代表性观点;何景明、卢旭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应从其基本特征、产业结构的演替趋势以及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郭晶基于主导产业的五个基准加入了体现区域性的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和体现海域性的海陆协调发展基准;梁杰加入了就业基准来分析主导产业;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等区别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引入三个选择基准:份额偏离基准、结构偏离基准、竞争力偏离基准,统称之为偏离份额基准;戴宾、秦薇指出主导产业的选择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不仅要考虑其直接经济效应,还要考虑主导产业带来的间接社会效应,所以应当引入社会标准;王宏伟、朱德威比较全面地考虑,选择了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规模、比较优势和外贸等七个准则再加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公司 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或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的对外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保障对外投资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公司章程》以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含所属子公司)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对外投资管理,即对能单独控制、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控制或能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股东大会、董事会、各子公司是公司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按照《公司章程》授予的权限进行投资决策。 第四条公司对外投资和股权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 2、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公司整体持续较快协调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3、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维护出资人资本安全; 4、有利于依法规范运作,提高工作效率,落实管理责

任。 第二章对外投资方向 第五条对外投资的方向 1、具备相当规模,适合整体经营,对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投资。 2、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且对所属子公司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3、市场前景较好,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大的社会通用性业务,鼓励引入外部增量资金,利用企业现有存量资产的投资。 4、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企业优势,预期投资回报率高的收益性投资。 第三章对外投资权限与审批决策程序第六条集团作为对外投资主体。集团所属子公司原则上不得进行对外投资。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其对外投资权限要按照经《公司章程》的规定权限执行。 第七条以集团为主体的投资项目和以所属子公司为主体的投项目不论规模大小,一律由集团董事会审议,并报来宾市国资委审批。 第八条追加投资项目要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程序由资产管理部同有关部门审查后,提交董事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资源及其原因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资源及其原因---基于跨国并购的视角 上传日期:2010年1月13日编辑:现代经济编辑 部点击:953次 葛晓春1,徐惠娟2 (1.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2. 无锡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踊跃到对外直接投资浪潮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通过详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跨国公司投资发达经济体的动机主要是寻 求战略资源和能力,投资依据是战略需求。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旨在以一个创新的思路来思考这一重要问题,从而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战略决策。 关键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资源;战略需求;竞争优势 Abstract:As more Chinese companies become engaged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rucially important issue must be addressed: what is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outward FDI, and what is its reason?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hen investing in advanced economies,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motivated

primarily by the quest for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nd that 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such asset-seeking FDI is strategic needs. The study of this issue aims to think about the important issue in new and innovative ways, thereby drawing up an appropriate policy and strategic decision. Key words: Chinese MNCs;FDI;Resources;Strategic needs;Competitive advangtages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11-0042-03 一、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的概述 邓宁把中国对外投资的动机分为以下五种:获得自然资源,学习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投资多样化,寻求战略资产。然而他并没有解释隐藏在这些投资动机下的原因,特别是为什么要寻求战略资产。随着管理能力、资产、竞争力、知识这些资源的重要性的显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也聚集在此。尤其对于作为后来者的中国跨国公司来说,迫切需要投入到资产寻求型的对外投资浪潮中,解决自身的竞争劣势问题,提高全球竞争力。鉴于这点,本文主要是以资产寻求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中国领先企业的投资活动,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的投资活动。 从资产寻求的角度来看,FDI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开

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规范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治理制度 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投资治理,规范公司投资行为,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保证资金运营的安全性、收益性,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规定,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的投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两部分。对外投资指将货币资金以及经资产评估后的房屋、机器、设备、物资等实物,以及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

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活动;对内投资指利用自有资金或从银行借款进行差不多建设、技术更新改造以及购买、建筑大型机器、设备等投资活动。 第四条投资的目的 1、有效地利用闲置资金或其他资产,进行适度的资本扩张,以猎取较好的收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2、改善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条投资的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必须符合公司的进展战略; 3、必须符合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原则; 3、必须规模适度,量力而行,不能阻碍自身主营业务的进展; 4、必须选好合作伙伴,多方比较,充分论证,洞悉投资背景。 第二章对外投资 第六条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1、短期投资一般包括购买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或国

库券以及特种国债等。 2、长期投资一般包括:(1)出资与公司外部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成立合资或合作制法人实体;(2)与境外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开办合资、合作项目;(3)以参股的形式参与其他法人实体的生产经营。 3、公司所有对外投资的项目,均由总公司分管经理、总经理批准或由总公司总经理提请总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无对外投资权,但享有投资建议权。 第七条投资业务的职务分离 1、投资打算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分离。 2、负责证券购入与出售的业务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3、证券保管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4、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有价证券的盘点工作。 5、负责利息或股利计算及会计记录的人员应同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分离,并尽可能由独立的金融机构代理支付。 第一节对外投资——短期投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 国有化风险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国有化风险对投资国、东道国、跨国公司三者的关系都十分重大,直接影响到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性战略的实施。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所面临的国有化风险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从投资国、东道国、跨国公司三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国有化风险的 途径和方法。 国有化风险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拉美及中东国家纷纷对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实行国有化,国有化由此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对于投资国来讲 ,国有化风险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安全性以及投资利益的保护,对于东道国来讲,国有化风险关系到东道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主权,对于跨国公司来讲,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性战略的实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拟就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有化风险以及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国有化风险 所谓国有化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依据其本国法律将原属于外国直接投资者所有的财产的全部或部分采取征用或类似的措施 ,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性行为。 根据国家的主权原则 ,一个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有化,属于主权国家的国家行为,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国有化措施是行使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必然结果 ,是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一种重要手段。东道国对外资实行国有化措施 ,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和支持。联大1962年通过的《关于天然资源之永久主权宣言》规定:“收归国有、征收或征用应以公认为远较纯属本国或外国个人或私人利益为重要之公用事业、安全与国家利益等理由为根据。”联大1974年 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第2条规定:“每个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征收或转移……。”西方发达国家也被迫承认东道国的国有化权利,如1951年6月19日英国政府向伊朗政府递交的照会宣称:“陛下的政府代表自己和该公司承认伊朗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原则。”1956年 8月在伦敦举行的苏伊士运河会议上,德国、英国和美国政府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收购尤尼科,但最终因重大的政治阻力而宣告流产。2012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获得加拿大政府的批准。这两起收购案都是中国国有能源企业进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对能源、原材料及市场的需要,很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本文以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成功案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影响因素。 (一)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简要回顾 一、中海油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进行这两场收购的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子公司,也是中海油总公司集合中海油的优势资源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二、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历程 2012年7月24日,《金融时报》报道称,中石油拟斥资151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卜尔加里的石油集团尼克森,同时还将承担尼克森的债务。这一收购获得了尼克森方而的同意,8月31日,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琴·帕拉迪斯 表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进入政府审批阶段。初步完成该笔交易案的审核需要45天时间,如果必要的话,审核时间可再延长30天。10月11日,加拿大政府决定延长审核期至11月10日,后又再次延长到12月10日。12月7日,加拿大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中请,标志着这宗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迈出关键一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2月8日宣布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长的通知称,关于建议

收购尼克森公司的中请,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获得部长批准。该批准是该建议收购完成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企业,而影响一个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因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主要可以划分为企业内部因素,投资国内部经济、政策因素,东道国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及文化环境因素等。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企业层面因素分析 分析企业层面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获利。但分析企业具体投资行为时,可以将其主要投资动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指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主要是出于对资源的追求。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对世界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资源的供给已经成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拥有重要资源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其资源的供应受到政府及大型国企的垄断控制。为了获得稳定的资源供给、接近资源产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成为了企业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企业可以与东道国政府及企业达成合作,从而获得长期资源供给。 (2)效率寻求型。效率寻求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以大型多元化跨国企业为主体,其生产标准化产品,执行国际上普遍的生产程序。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按其具体动因来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东道国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寻找最优的要素禀赋供给有利于降低企业生

境内企业对外投资的程序和步骤

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基本程序及步骤 一、对外投资所需环节流程 (一)企业在做出向境外投资的决议后,首先应向省级发改委申请,省级发改委审核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取得发改委对项目的核准。 (二)履行上述审批程序后,企业通过省级商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获得商务部门的核准,取得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三)企业需到外管局办理外汇登记,凭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文件和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手续以将外汇汇出中国 二、具体流程及要点 一、发改委对投资立项核准 企业在项目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即境外收购项目在对外签署约束性协议、提出约束性报价及向对方国家(地区)政府审查部门提出申请之前,应先由省级发改委初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并抄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收到项目信息报告后,对于报告内容要求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向报送单位出具确认函,确认函将标明一定的有效期。有关企业可在有效期内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如在此期间未能完成,应根据情况办理确认函延期,或者重新报送项目信息报告。 1、报批文件 (1)项目申请报告; 报送发改委的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①项目名称、投资方基本情况; ②项目背景情况及投资环境情况; ③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产品、目标市场,以及项目效益、风险情况; ④项目总投资、出资额、出资方式及用汇金额 (2)公司董事会决议或相关的出资决议; (3)证明中方及合作方资产、经营和资信情况的文件; (4)投标、购并或合资合作项目,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或框架协议等文件。 2、审批时限 国家发改委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应自受理项目申请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项目申请报告的核准,可延长10日并需告知项目申请人。 已核准项目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需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变更: (1)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产品、地点发生变化; (2)投资方或股权发生变化; (3)中方投资超过原核准的中方投资额20%及以上; (4)在计划建设或收购交割期内未实施。

跨国并购案例解析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并购方:浙江龙盛 被并购方:德国德司达公司 并购年份:2010年 双方企业介绍: 浙江龙盛 公司简介 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为化工、钢铁汽配、房地产、金融投资四轮驱动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0年,龙盛通过启动债转股控股德司达全球公司,开始掌控染料行业的话语权。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浙江龙盛拥有超过30个销售实体,服务于7,000家客户,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在所有的关键市场都有着销售和技术的支持,在50个国家设有代理机

构,拥有在12个国家的18家工厂,龙盛世界客户群包括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现在的情况补上 德国德司达 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2004年8月,美国白金公司从德司达原先3家大股东拜耳、赫斯特和巴斯夫手中全面收购了德司达的股份。 并购过程 这样一家由世界顶级染料企业组成的公司,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德司达近破产,中国企业浙江龙盛把握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司达陷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困境。2009年9月,德司达德国公司向法兰克福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10年2月,印度吉里(KIRI)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支付4000万欧元收购了德司达除美国以外的全球业务。接着,龙盛在2010年初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了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约定在5年之内随时可以转成股份。债转股后,龙盛将持有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62.4%的股份。也就是说,龙盛和印度吉里公司是德司达重组后的两大股东,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