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宗萨仁波切法语

宗萨仁波切法语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法语

修行的時候,應該試著對每一個人生起悲心,這樣子就能逐漸發展出平等心;如果你試著以既沒有仇人也沒有特別朋友地去修行,就能逐漸建立對每一個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漸消弭自他分別。“平等”是定義“空性”和“無二”的另一種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壞、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

佛法中的慈,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快樂;悲,就是希望一切眾生脫離痛苦。要成就慈悲並不見得這兩個願望必須完全實現才行,否則過去諸佛就都沒有成就慈悲了,因為世間仍有那麼多不快樂、受苦的眾生。空性的見地使慈悲的修行有成功的可能。改變你的發心,就能成就慈悲,而不是非要改變現象界的任何東西。

佛法接受下列四種見解,一般認為,這四點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與哲學的差異:一、所有和合者都無常(諸行無常)二、所有被二元對立染汙的現象都是苦(諸受是苦)三、所有現象都沒有本質(諸法無我)四、涅盤寂靜,沒有煩惱與二元對立(涅盤寂靜)

真正的佛法和它所依存的文化環境並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就像茶杯,佛法像是茶;正如喝茶需要茶杯,因此佛法也需要文化做為容器。文化能提供語言或其他形式的東西,使佛法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特定的文化背景,對修行佛法是必須的,不論是老師、教法和迷惑的種類,都由文化塑造出來。

所有的道都為了引導眾生瞭解正見,例如不侵犯別人、不作惡事,這種正確的行為,就是趨近正見的間接方法。不知道正見就是無明,不正確的行為滋養無明。不侵犯別人是減少無明愚癡、減弱無明干擾力量的一種方法,其他還有無數的方法。許多形式的戒律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各種方法來得到正見。

習性、經驗、偏執、憤怒和貪欲,這些因緣投射到相對現象的空白螢幕上,假如沒有障礙,你會發現,自己就是“輪回”這部電影的製片、導演、演員和觀眾。因為你只知道這些,所以把它們當成事實。

由業力造成的幻覺,根據發心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因緣,所以就有輪回和涅盤的不同結果。

我們多麼喜歡贏,多麼不喜歡輸;我們多愛受人關注,多不樂意被人忽視……這一切都是陷阱。如果我們落入其中一個陷阱,我們就變得軟弱。

從自我的觀點來看,佛教道路基本上是個壞消息。我們愈是修習、研讀佛法,它對自我愈顯得震撼,它與利己主義愈發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應該仔細思考什麼才是我們要的。還不太晚,我們仍舊可以退出。

在東方,佛教已然成為一種像是宗教的東西。人們為了長壽、興旺、改善生計、個人利益、驅除某些邪靈等等而修習佛法。因此人們並非意欲證悟,而是致力於妝點此生。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裏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裏,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

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佈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在佛教裏,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根據佛法,我們要拒絕的是“自我執著”,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說:“並不是現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對現象的執著。”

為什麼要瞭解“自我只是一種幻覺,無可執取”是這麼困難呢?因為我們太執著於“自我”是真實的這種觀念,所以抗拒去發現它只是個幻覺;相反地,卻努力捕捉一切幻覺所生的形相,甚至包括了讓人非常痛苦的幻相,目的就是在維持自我實存的“信仰”。

這一切煩惱的火焰——愛、恨、嫉妒等,都和真愛相反,而且只是“自我”對安全和真實身分的追尋。這些煩惱是“我執”的一部分,我執就是執著有個真實存在的自我。

只有當你不再被這個榨取所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而且無休止地試圖滿足自己,卻永不滿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時候,真正的愛才有可能。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關懷自己的時候,才能真正地關懷別人。

當你說“我愛你”的時候,你的意思並不是這樣,而是在問“你愛我嗎”,或者是“我想擁有你”、或“我要你讓我快樂”。你所能講出最誠實的一句話就是:“我愛你幾乎和愛自己一樣多。”我們所說的愛,通常是不折不扣的自私——從日後關係的發展結果,就可以看出這個道理。

“自我”只愛自己不愛他人,它充滿著自己,根本沒有空間留下來愛別人。由於“自我”太專注於它自己,因此它並未真正注意到其他人,它專一心志地修持著自己的需要、欲望以及期待;它關心所愛的人,以那個人能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來決定。

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離於你的概念而獨立地、真實地存在,那麼它就一定離於存在與不存在這兩個極端,因為存在和不存在是對一個主體而說的。真正存在的事物不須要依賴其他事物的存在與否來證明它自己的存在——它超越了自他、主客、存在與不存在等二元對立。

不論我們個人的感覺和信仰如何,理性地來看,除了我們對自我所持有的概念之外,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自我的存在呢?佛陀的說法是,現象除了我們對它的概念、感覺、觀察和體驗外並不存在。

自我創造了一個非常精密的生存體系,併發展出堅固的模式,讓我們覺得它既自然又似乎是天生的。不必提消滅自我了,僅僅去除一些習慣模式,都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因為我們生生世世、歲歲年年的主要心思,都用來建立、擴展、支持和保護這個稱為“自我”的大廈。

當自我是主體的時候,它就是無明;當自我是客體的時候,它就是無明的結果。

雖然我們已經花了很長的時間來發展自我,但是只要對於“無我”有一點瞭解,就能夠切斷自我的多重面具,而發現:在自我的面具下,什麼都沒有!!——自我是個地道的大騙子,它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只是一堆假扮成某人的面具;無我才是我們真正的狀況,面具可以拿下來——沒戴面具根本就沒有面具可拆。

因為愚昧,你錯誤地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個你認為是自己的東西並不是你,只是一種幻相,由於迷惑,最初你誤認它是你自己,然後又浪費一生來滿足它、讓它快樂,這樣的企圖才是唯一沒有希望的。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作夢,否則無法逃出夢的陷阱一樣。

從自我的觀點來看,成功或失敗,完全決定於它是否能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某件事。佛陀所談的“成佛”,對自我來說,可以說是完全地失敗。因此,我們宣稱要追求的成佛,根本不是真的成佛,而是“自我的成就”;從自我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更微妙、更宏偉的成功。

自我也可能是一位偽裝大師,例如,當面臨嚴重威脅時,為了保護自己,自我就會很有技巧地穿著敵人的制服,也許出家或閉長關,而它會利用閉關這段期間去舔拭自己的傷口,出關之後變得更強壯、更狡猾。

自我能夠天花亂墜地談“無我”,利用無我作為自己的裝飾——自我扭曲了一切事物,它因為謙卑地表現而生起驕傲,為了感覺優越而表現慈悲,教授佛法是為了感到學富五車,假裝慷慨的目的是為了誇耀財富。

自我幾乎能夠將任何事物都轉為己用,並用一切方法為自己辯護,甚至應該摧毀自我的老師和教法也被利用了——自我被自己充滿了,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能夠進得去。雖然自我偽裝開放的態度,但真正的開放根本不可能,充其量它只能偽裝、模仿、代表,使別人相信以及減少個人色彩。

你的心一直毫無選擇地吸收各種影響力,在你毫不知情的狀況下,這些內在化的影響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覺和信仰。它們成為你的一部分,塑造了你對於自己和真理的看法,你甚至認不出它們是外力所造成的,反而以為自己是個獨立的人,完全地忠於自己。

文化和真理不同。佛教是普世的,文化是個人的。文化是必要的一種媒介,而且幾乎是唯一獲得真理的辦法。文化就像杯子,佛教像其中的茶。你口渴時是想要喝杯子裏的茶,而不是杯子本身,但是有個杯子比較好喝到。有些人有非常漂亮的杯子可以用,可是危險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杯子上而忘了茶。

佛陀本人非常重要的宣說是:“來看”而不是“來加入”。佛教並不相信有一個萬能的神祈和創造者的存在,不相信有一個真實存在的靈魂需要被拯救才可以上天堂,否則下地獄。

我不是很懂《道德經》,但是以讀到的來理解,它是非常深奧的。我認為這樣的書是在教我們自在。在書的某個部分提到應該不要攪動事情;在《道德經》一開始甚至就告訴我們不要去對任何東西貼標籤,因為這個動作本身就是罪惡。充斥事情要有用的心態時就不能讓事物留在他的那個狀態。

那個你認為是自己的東西并不是你,只是一種幻像,由於迷惑,最初你誤認它是你自己,然後又浪費一生來滿足它、讓它快樂,這樣的企圖才是唯一沒有希望的。...只有當你不再被這個榨取所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而且無休止地試圖滿足自己,卻永不滿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時候,真正的愛才有可能。

我们所说的人类最基本的善良的本性,就像是我们的衣服,当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我是在洗衣服,但实际上我们不是在洗衣服,是洗衣服上的尘土,衣服从来没有脏过。

当你把愤怒(生气、嫉妒、愚痴等),一个个都消灭的时候还剩下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在这个完全没有烦恼的状况时候,佛教徒必须要给这个状况一个名字,这个状况我们叫佛性,我们可以

叫做最基本的善良本性。

今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態的問題。約兩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告訴我們因與果的關係。如果我們真正地思維因果的話,在我們使用免洗筷時,我們一定會小心謹慎,三思而後行,這樣子的行為其實可以直接就利益生態。

作為一個在家眾,如何做?這很難總括。不過,為了簡便,我會說,努力不要傷害他人,努力幫助他人,努力訓練自己的心性,努力去理解緣起因果。記住這些,你可以做個清潔工,銀行經理,律師,員警,甚至屠夫。

通常我們總是散亂的。我不只是在說我們被電影,音樂,或其他這類的東西分心。有些更實際的散亂之源,比如我們因身份,獲得,害怕失去,家庭,名聲,害怕孤獨而散亂。然後,我們依這些散亂之因而行動,以至於忘乎所以。

驕傲與忌妒很難應付,尤其是驕傲。我建議你們戒除驕傲,避免去產生驕傲的地方。經過多年修行之後,你們仍然會察覺驕傲、忌妒與憤怒從心中升起,但是你也會發現,它們出現的時間變短了。此刻你明白自己有驕傲與忌妒,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當然與自信心有關連。如果你充滿信心,你就不會驕傲,不會忌妒。

所謂佛的化身,事實上是因眾生的善業所感生。因此,只要這個世界上的一些眾生虔誠又有信心,那化身佛自然就會顯現;如果眾生貪、嗔、癡等各種煩惱熾盛,那就會看到各式各樣惡形惡狀的人,事實上他們也都是化身。

仔細想,99%的烦恼和纠缠,都来自深藏心底的不安全感。

我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不好,但潜意识当中我们总以为自己缺了什么.你应该知道自己缺了什

么这种念头之所以出现,是你和别人比较的结果.你认为别人在享受,而自己在受苦;别人很有价值,而自己没什么用.潜意识里你是这样想的.所以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要和社会、历史、格言、道德等比较,让你就是你。

发表了博文《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佛山小悅悅事件"的開示》 - "我为小王悦祈愿。愿我们能把这件事当作是诸佛菩萨的示现,让我们看到自己在世俗享乐与物质成就的追求中,变得如此贪得无厌,变得冷漠无情、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8236681.html,/SP2aTX

謹記因緣的變異与無常,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我們都能善用它們。

內心充滿真愛的人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以我而言,我愛的物件是這世上無量無邊的眾生,是我以外的每一個人,因為要讓別人得到快樂,我必須更努力,這物件是支援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應視「愛情」為一種尊重。也就是與某人相處時,所帶來的種種美好回憶是來自於兩人和諧的結果,所以快樂的一半功勞應歸功於對方,加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快樂,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場是非常合理的。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所有物质与科技上的进步,实际上正在使地球日趋危险,人类也越来越不

安全。正如大家所说:穷人越来越穷,而富人越来越富。那么,当人们越来越富有时,就真得会幸福吗?这是一个我们都应去探讨的问题。

不是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對外相的執著困住了你。

因為你有感官存在,所以你認為這些是美好的,那些是醜陋的;因為你有這個“心”,於是你制造了美醜。

在佛教中,最重要的是調服心性。當我們説訓練心,並不是指訓練我們的心,以使我們更擅長某項具體的工作。訓練心的目的是能夠安住當下。

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里出離。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何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通常所謂的“快樂”,只是尚未成熟的苦。

佛陀不是為了世間利益而教導佛法。也許我們以為我們是富有靈性的人,我們並不是在尋找物質利益;然而我們仍在追尋某種心靈上的收益,我們希望擁有快樂的人生。這兩者同被視為世間利益。

我們身外的一切現象,都在我們身內有相互對應的存在。真正的朝聖,就是看到自己的心。

我們多麽喜歡贏,不喜歡輸;我們多麼喜歡受人關注,不樂意被人忽視......這一切都是陷阱。

靈性世界把“富有”定義為全然知足,並且指出當我們不再以所有自己匱乏之物的想象來折磨自心時,我們就很富有。

在物質進步的刺激中,很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因迷失而忘記了心靈的層面。

如果我們對自己真正誠實,就會承認自己最基本的感覺並非神聖,而是,缺乏安全。

我們總是在做事,想事,我們總是在忙碌。我們因此讓自己迷失在無數的執迷和僵固當中。當我們禪修,什麽也不做的時候,所有這些僵固就會被揭露出來。

不要詆毀任何人,甚至是動物。任何生靈都有可能是菩薩,詆毀菩薩會造下非常可怕的惡業。假設你真的持有佛教所說的正見,那麽就不存在任何詆毀。

只透过思惟和阅读而希望能深刻地理解因果是很困难的,所以你应该向诸佛菩萨祈请,请他们加持你,让你能了解因果。

我们不应该抱着任何的期待。我们修习菩提心是为了修行而修行,不是为了快乐或是痛苦。

能将所有的事物看作一场梦境只会提升增强你的菩提心。

我們以為靜坐時才出現妄念,事實並非如此,你只是這時才知道有妄念而已。

我們一直做的就是:先是執著,然後編造故事,與故事糾纏,被故事捕捉。

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它令你不舒服,那麽說明你執着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着你,所以你會不舒服。

許多人沉迷於自己對美麗的概念,以至於不知道我們認為吸引人的東西,事實上可能令他人厭惡。

依照佛法,我們從來就沒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了自己的成見。我們把事物做分類,貼標籤之前,可能在一剎那真正覺察到它;但在這之後,我們就落入自己對它的成見中,不再覺知事物的真正面目。

佛法的參照點永遠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實相真理,因此,任何帶你更接近實相的,就是福德;任何帶你遠離實相的,就是缺乏福德。

14,佛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打破所有得參考點。那就是成佛。因為佛教徒認為,只要有一個參考點,你就會和它比較,和它競爭,你就會希望達到它,或者避免它。無論哪種情況,都是造作,而任何造作都是痛苦。

13,“不聰明的人,會做惡行而下地獄。另一些不聰明的人,會做善事而升天堂。”因為既不做善行也不做惡行,才是“聰明”——“那些聰明的人,將超越善行與惡行而證得涅磐。”

12,以簡單的語言確認智慧並不容易,但我認為,處於正常狀態的心,即是智慧。

11,佛法以智慧為導向,當我們談到智慧,我們談的就是在不受文化,社會,教育或個人顧忌所干擾的情況下看待事物,這基本上就相當於看到實相。

10,有時候我們將“智慧”變得不可觸及。事實上只要我們不住於過去,不住於未來,而住在當下的時候,我們與“智慧”就只有一步之遙。

9,過往的大師反復地教導我們,若沒有智慧,所有這些所謂愛,慈悲,非暴力,只會變成一些現象,最后讓你成為一個完全陷於因緣法的人。

8,佛法之所以浩瀚,複雜,深奧,其真正原因,我的解釋是,因為它是一個以智慧為導向,而非以倫理道德為導向的道,它非常強調瞭解實相。

7,雖然有些人可能對智慧有一點知識上的理解,但真正具備智慧卻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佛法里,當我們談到智慧時,是指從妄想中解脫出來的智慧;而許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智慧,並不是真正的智慧。

一切現在的不幸,如戰爭等等,都是因為無知,所有的誤會源於無知。可以說,現在我們的智慧很愚蠢,無知它會讓我們產生各種各樣不同的想象。

5:如果你想完成證得佛果這樣一件困難的工作,那麽,不動搖的決心是不可或缺的。決心來自慈悲,特別是來自菩提心————它是一種無法征服的決心。

4:不論我們受了多少痛苦,不論我們感覺那個痛苦及其原因有多麽真實,它其實是一種幻相,並非真實存在。

3:內心充滿真愛的人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

2:學習佛法和對佛教有癮是兩件事。如果你是真正學佛,你不會有很多痛苦也不會有很多憂慮;但如果你對它有癮,那麽佛法可能使你產生一些憂慮,換句話說,你會變成盲目跟從佛法的人,那樣你的生命就變得非常複雜。

1:如果你充滿信心,你就不會驕傲,不會忌妒。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