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影片《雨果》中的隐喻再解读

美国影片《雨果》中的隐喻再解读

美国影片《雨果》中的隐喻再解读
美国影片《雨果》中的隐喻再解读

摘要:电影《雨果》是著名导演马丁·斯克西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影片讲述一个喜爱钟表和机械的孤儿雨果。他经常去玩具店偷玩具的零件来修理父亲留下的机器人。最终,他惊喜地发现玩具店老板的真实身份竟然是著名大导演梅里爱,梅里爱和雨果这一老一小因为机械联系在一起,并渐渐生出了美好的情感。影片巧妙地运用隐喻的手法,将许多人生哲理隐喻其中,不仅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性,更让观影者得到启发和收获。本文将分析影片细节,对影片《雨果》中的隐喻进行再次解读。

关键词:电影《雨果》;机器;隐喻;人生

一、引言

电影《雨果》以20世纪30年代的巴黎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个喜爱钟表和机械的孤儿雨果。他在巴黎火车站的钟楼藏身,他经常去玩具店偷玩具,只是为了偷取一些机械零件来修理父亲留下的机器人。最终,他惊喜地发现玩具店老板的真实身份竟然是著名大导演梅里爱,他曾经导演了父亲最喜欢的电影《月球旅行记》,而且梅里爱也是一个精于研究机械的人,梅里爱和雨果这一老一小因为机械联系在一起,并渐渐生出了美好的情感。电影《雨果》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有趣经历,实则将许多人生哲理隐喻其中,也正因如此,整部影片看起来才更加令人回味悠长。本文将对影片《雨果》中的隐喻进行再次解读。

二、人生旅程的分岔口

所谓隐喻,是由一个概念影射到另一个概念的结果。影片《雨果》中有许多在火车站发生的情景,火车站的画面贯穿银幕。车站里的人群来来往往,有人在寻觅能将他载往目的地的车辆,有人正在为到达目的地而欣喜,有人却因搭错车或下错站而苦恼。车站象征着旅行,车站的人流都是在路上的,如同人生一样,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旅行,生是起点,死是终点,其余的时光都是在路上度过的。旅行时经过千山万水、披荆斩棘终于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就如同人生中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一个阶段的梦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在影片中将旅行隐喻成了人生。旅行者可能顺利到达终点,也可能会暂时迷失方向,就如同人生一样,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误入歧途,与理想中的目的地南辕北辙,只有等意识到的时候,兜一个圈子如果能转回来,才能继续正确的人生之路。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在错误的人生之路上行进,最终无法再回头。

影片中的许多角色都曾经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口,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又都转了回来,给影片带来一个美好的结局。父亲死后,可怜的小雨果成了孤儿,没有人来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更加没有人教育他做人的道理,孤单的雨果没有办法,只好用偷和抢来解决自己的饥饿,渐渐的,顺手牵羊成了他的习惯。他想要修理父亲留下的机器人,可没有钱买零件,他便去偷玩具店的玩具,拆下零件自己用。没人疼爱的小雨果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歧途,如果放任他这样走下去,恐怕他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个街头混混或者小流氓。

幸好,当他在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没有走出多远的时候,他遇到了善良的老人梅里爱。梅里爱让他在玩具店打工获得报酬,再用这些报酬来换取自己想要的笔记本。在玩具店打工的日子里,雨果修理机械的能力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自食其力的人生道理,而不再通过不劳而获去取得。没有家的雨果被警察抓走,梅里爱告诉警察他愿意给雨果一个家,愿意照顾并且教养雨果,让他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险些误入歧途的问题少年雨果,在老人的感召下,终于回到了人生的正轨,开始了正确的旅程。

而帮助了小雨果的梅里爱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他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曾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年轻的时候,创造了“停机拍摄”的画面特技,他还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然而,这样骄人的成绩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从此后,人们越来越热衷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而梅里爱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逐渐被观众们遗弃,梅里爱感觉自己已经没有用武之地。骄傲的梅里爱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他一时冲动,一把火烧毁了自己亲手搭建的摄影棚和许多设计精巧的道具,将一卷卷极具技术价值的胶片卖给了制鞋厂。然后自己隐姓埋名躲了起来,再也不愿谈起自己过去的辉煌,这一躲就躲了几十年。直到雨果带着塔巴德出现在他面前。塔巴德重新唤起了梅里爱对电影的热爱,他渐渐点燃斗志,找回自己。终于有一天,他再次以大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时,曾经名噪一时的天才电影家又回到了人们心中。梅里爱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了几十年,终于走上正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雨果》中还有一位肢体残疾的巡警,他的人生也曾在错误的旅程中挣扎。他因为自身的残障而变得脾气粗暴,也许他的残障让他饱受周遭人群的鄙视,让他觉得世界是麻木不仁的,毫无同情心可言,他才会对待火车站的流浪孤儿同样简单粗暴和麻木不仁,他看不见人生的美好,自然也不会用美好去回报人生。一个美丽善良的少女改变了他的人生,他那颗冰冷暴躁的心逐渐被女孩的善良与温柔所温暖,在女孩的身上,他不仅找到了爱情,还找到了人生的美好和意义。他再也不必为了自己身体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在故事的最后,他自信地笑着说:“我现在是一个功能完全健全的人了。”虽然他的左腿依旧是一瘸一拐的,但他的心已经健全圆满,心智的健全比身体的健全更加重要,巡警终于开始了他美好的人生。

影片还有一个重要的意象――雨果的机器人,正是因为要维修机器人,雨果才会认识梅里爱,因此,机器人可以称得上是故事的一个线索。机器人本是梅里爱耗尽心血的杰作,它一直是梅里爱的自豪,它会画画和写字,非常灵巧可爱。当梅里爱愤懑地将自己的电影事业付之一炬之时,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这个机器人。梅里爱将机器人赠给了博物馆,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它的不凡。可在战火硝烟中,机器人颠沛流离,最终没有进到博物馆的展柜,却沦落到阁楼中。雨果和他的父亲将它修理好,并打磨干净它身上的锈迹,将它视为父子俩的宝贝。机器人承载着雨果对父亲的思念,所以,雨果从来不曾放弃机器人。机器人经历了坎坷颠簸,换了几次主人,还曾被摔在铁轨上险些毁掉,可最终,它还是如同迷途羔羊一样回到了梅里爱身边,以后,它将在梅里爱和雨果的珍爱下平安度日。

三、相似意义

影片以雨果偷零件来修理机器人为线索,展开了雨果与梅里爱的故事。实际上,影片屡屡提到机器人,是隐喻了世界如同机器的人生道理。世界就像一台机器,而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微小的零件,机器中的每个零件都是有存在价值的,哪怕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失去了它机器都无法运转。世界也是这样,一个人哪怕再渺小再不起眼,他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扩大的生命领域,一棵草一朵花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生命个体,世界都会发生改变。

影片中可爱的小女孩伊莎贝尔和雨果年龄差不多大,他们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都在无助的童年失去了父母。之后,伊莎贝尔被知名电影演员乔治夫妇收养,她有了一个新的温暖的家庭,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之中,而正是这样的安逸,让伊莎贝尔陷入迷茫,她认为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附属品,是没有人生价值的,她可有可无,因此,她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任何规划和目标。而雨果有着和她截然不同的

人生,收养雨果的克劳德叔叔是一个喜好小偷小摸又酗酒的懒散男人,他身上的恶习被幼小的雨果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克劳德叔叔意外死亡之后,雨果再次成为一个孤儿。他只能躲在钟楼里,靠小偷小摸来维持生活。幸运的是,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雨果迷失,独自面对生活难题的雨果反而磨炼出了其他小伙伴没有的成熟。雨果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很有意义的,他要保护好火车站的大钟,还要修好父亲留下的机器人,这些事情非常有价值,因此雨果认为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很重要,有些事情一定要他才能做,并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事实上,伊莎贝尔的天真可爱带给了她的养父母以及老年的梅里爱夫妇快乐,她还靠自己的智慧帮助雨果赚取笔记本,在整部影片中,她是快乐和积极的代表,令我们感受到幸福和生命力,伊莎贝尔并不是多余的,而是无法取代的。

这样的错误,梅里爱也曾经犯过。战火的爆发让人们不再相信浪漫和幻想,人们渐渐不再追捧梅里爱的影片,而关注更多的现实主义题材。梅里爱悲观地认为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电影事业,蜗居在一个小玩具店里,每日目光呆滞地看着玩具店。他把自己幽闭在世界的角落里,毁灭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他错误地判断自己成了没有用的人。的确,战争让他的导演生涯不得不过早地停滞,可他的才华横溢创造的价值,是值得后辈永远学习的,他的艰苦奋斗和独创思维更加值得年轻人学习借鉴,成为一个教学的典范,影响后辈的人生,这也是梅里爱的个人价值之一。在年轻人的关怀之下,梅里爱开始翻开自己的历史,终于,他不再视其为过往的伤疤,而是辉煌的历史。他的经典作品《月球旅行记》《日蚀》《仙女国》等经典的画面在影片中几次出现,我们再用他曾经的辉煌向这位老艺术家致敬。

只有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在一起,机器才能运转,只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生活,世界才会如现在这样美好。我们应当用爱去维护这份美好,而不应肆意破坏生命本应有的秩序。世界秩序的破坏者,便是战争。战争妄图改变世界本身的法则,让世界按照某一方的利益去运转,这本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战争毁灭了大量美好,破坏了许多人原本的生活轨迹,打碎了世界这个大机器不能失去的零件。

影片并没有以某个特定片段去描述战争,但是战争的恶劣影响却贯穿了影片中每个人物的生命旅程。战争让雨果和他的机器人颠沛流离;梅里爱的电影王国在战火中被摧毁,本来足够彪炳世界的艺术才华变成了被踩在脚下的鞋子;原本健壮潇洒的巡警因为战争左腿残疾,让他变得暴躁和麻木,差点与真爱失之交臂;鲜花店老板的哥哥死于战争……这一个又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都是因为战争造成的。战争残忍地终止甚至毁灭了许多美好,它让许多受害者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自信,他们在战火的打击下质疑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影片无声地控诉了战争,我们不愿见到人类之间再起硝烟,世界是一个正常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上行进,不要让战争去打乱他们的步伐,也不要让战争毁灭了机器的运转,这也是影片主创人员所要表达的意义之一。

四、结语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小雨果又获得了家庭的温暖;流浪已久的机器人也找到了主人;巡警遇到了真爱并恢复了一颗积极生活的心;伊莎贝尔变得乐观起来,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梅里爱也重新以大艺术家的身份站在镁光灯下,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脆弱心灵们终于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影片用巧妙的隐喻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人生就像旅行”和“世界就是个大机器”的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两个道理,假如在人生的旅程上走错路口或者迷失方向,那也不必害怕,只要再走回正轨,人生依旧是完美的,人生的终点很远,不必因一时的失意就放弃自己。我们也要正视自己的价值,就像机器里的每一个零件一样,每个人都是世界这个大机器中的零件,我们虽然渺小,却是重要的,若失去任何一个,世界

这个大机器都将会被改变。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影片中也往往会隐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它在默默地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为我们指路引航。这便是电影中隐喻的魅力,隐喻总是能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不仅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性,更让观影者得到启发和收获。

参考文献:

[1] 严晓蓉.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视觉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2015(05).

[2] 周艳.谈动画电影《冰雪奇缘》角色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应用[J].当代电影,2015(06).

[3] 王卓尔.短片《宵禁》中的多重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2014(21).

[4] 赵玉珍.Life of Pi中的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2014(08).

[5] 赵琳娅.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李安电影中隐喻之含混性[J].电影文学,2014(17).

论《雨果》的空间叙事

【摘要】空间叙事理论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评论的视角。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从叙事空间的推动因素、结构因素、象征意义和心理因素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美国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雨果》的空间叙事特点,力求发现其电影的叙事空间所蕴含的魅力,而不只是停留在对叙事空间的视听语言分析的层面。更多还原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11480528.html,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作者:张知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7期 摘要: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文学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需要创造者独特的洞察力,也需要读者有更高的感知能力去理解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拟以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隐喻为例,尽力找出张氏话语的隐喻世界,旨在分析文学隐喻的特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文学隐喻特性启示 作者简介:张知馨,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23-02 一、引言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纳入修辞学领域进行研究,现代隐喻学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开辟了 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它不仅仅是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这样界定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件事情来理解、经验某事。。隐喻不仅属于语言的,而且属于思想、活力、行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语言艺术的人是天才,创造隐喻的天赋依赖从不同事物中发现相同。人们隐喻式的感知也由于认识主体的情感、 态度、联想使人们开阔了对客体的认识。张爱玲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怀着天才梦的作家,隐喻在其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隐喻已然渗透成为她的一种思 维方式,一个认识世界、理解时代的重要工具。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隐喻内涵 张爱玲在小说世界中执着地表达自己对于世界最为真实的体认感,她无情地将解剖刀指向 自己,还原最彻底的人性。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主要是以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语篇(特别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揭示隐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关系。通过对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分析和阐释后发现,演讲中所采用的概念隐喻主要集中在冲突、旅行和身体三个方面。隐喻可以有效地激发听众的内心情感,更容易接受肯尼迪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帮助演讲者达到既定交际目的。 一、引言 政治性演说词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文体,尽管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语言,但带有极其浓重的书面语特点。不可否认,总统就职演说属于政治性语篇,是被总统用来宣扬本届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一种有力工具。 传统语篇分析的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词汇语法层面的意义表达现象,而无法解释文本构建过程中的话语选择现象,更不能深入分析话语选择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效果。用隐喻表达思想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是修辞手段也是思维方式,也正是一种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曾经指出“隐喻普通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更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所依赖的概念本身就是隐喻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更是演说者实施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要工具。Wilson认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可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同时有利于解释政治主张,从而唤醒听众的认同感。因此在阅读一些政治语篇时,应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针对出现的隐喻,进一步剖析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类语篇和提高思辨能力。 二、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其实属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畴。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主要任务就是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从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权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批评隐喻分析恰恰是以隐喻为出发点,分析研究隐喻与其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 批评隐喻分析是Chariteris-Black在2004年就已经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该分析法旨在把语言分析与社会知识和个人的认知理解结合起来,去解释特定的语篇类型中,为何人们更愿意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情感。具体而言,批评隐喻分析就是以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点,剖析作者的立场、权力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如何影响隐喻的选择,进而揭示隐喻在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塑造和传播作用。Chariteris-Black和Lakoff多以党派纲领文件和竞选语篇为分析语料,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隐喻各个方面的作用,比如灌输思想模式、改变意识形态、维持权力关系、激发公众情感以及引导舆论方向,其目的就是透过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阐释隐喻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摘要】电影,无论是作为工业还是文化产业而言,都是在政治及商业机制控制下产生的。同时,电影制作也是主观意识的反映,是控制大众意识形态的手段。本文以德语电影《窃听风暴》为例,从文本编码、叙事结构等媒介语言方面分析,探讨电影中意识形态的构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中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1两人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也正是这两位德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更为讽刺的是,社会主义分化了他们的祖国。德国在二战后被美、苏两大阵营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影片中发生的故事正是讲述在1984年,整个东德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魏斯曼是国安局的一名特工,奉命监听东德戏剧家德瑞曼及其女友克莉丝塔西兰。在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德瑞曼匿名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的注意,随后,克莉丝被捕后出卖了男友,最终内疚自杀。魏斯曼帮他们脱离了危险,但随后被发现并革职。多年后,德瑞曼翻查资料得知魏斯曼曾帮自己脱离险境,为他著书,名叫《好人的奏鸣曲》。 极权主义下的统治 终身致力于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英国人斯图亚特·霍尔建立了一套编码解码的理论,他告诉我们,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编码者与解码者采用的代码不一样,文本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意义的断裂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立场密切相关。2按照霍尔的理论,呈现在电影中文本身即是一个编码的成品,语句或场景里折射的是作者的直接态度。影片的开头,一段无声独白清晰地给读者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1984年,东柏林全面封锁,人民受到斯塔西严密监控,也就是东德秘密警察。这是一个由10万专职人员20万线民所组成的情报机构,他们确保了无产阶级专政,其开宗明义的目标就是无所不知”。这段文字不足百字,却包含了多个诸如“全面封锁”“人民”“严密监控”“秘密警察”“无产阶级专政”等带有强烈阶级色彩的词语,给影片渲染出一种沉重、严肃的氛围。不仅如此,影片中通过艺术家的文章赤裸裸地对社会主义统治进行了讽刺和鞭挞。影片中以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况,反映东德极权统治的无情和冷酷。艺术家处处受到政治控制,甚至要为事业委屈献身。其中,导演雅思卡被文化部长列入黑名单后郁郁寡欢,最终选择自杀。好友之死激发了德瑞曼批判极权政府的决心。这是他写给雅思卡的悼词,也是后来发表在西德《明镜》报中的文章。“在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 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口郭婕聂启平 摘要:近年来,利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全新的隐喻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语料库与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笔者利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例示了如何运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批评隐喻分析语篇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隐喻理论的探讨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以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一观点被人们视为定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R i char 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才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局限。R i char d s认为,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流,它是人类进行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G eor ge L akof f和M ar k J ohns on在他们的M et aphor s W e L i ve砂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手段。从此,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影响力最广的就是L akof 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由L a kof f&Johnson(1980)创立,在此基础上,Lakof f(1993)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隐喻性地构建的,所以,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它被认为足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i deal i zed cogn i t i ve m odel)。如今,由于其强大的解释力,概念隐喻理论已经在隐喻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然而,在受到追捧的同时,概念隐喻理论也受到了~些学者的批评。其中,C har t er i s—B1t i ck(2004)和D ei gnan(2005)认为,以L akof f为代表的学者在论证概念隐喻理论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内省式的语料,这些语料是不可靠的。因此,C har t er i s-Bl ack(2004)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C r i t i c al M e t a ph or A nal ys i s)这一新的隐喻研究法,他把语料库的法引入了隐喻研究之中,为解决概 2010.10念隐喻理论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出路。鉴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隐喻分析的理论,然后再利用实例来探讨语料库方法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具体运用问题。 二、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是一种崭新而具有开创意义的隐喻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综合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隐喻,揭示隐喻语篇背后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态度和信念(纪玉华,2007)。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如G o at l y,2007;0’H al l or an,2007;W o dak,2006)。 C har t er i s—Bl ack(2005:13)认为,隐喻能够影响人们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因为它能利用语言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情感潜势;通过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积极或消极的联系,它可以对我们建立在好与坏的区分上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 har t er i s-B l a c k (2004,2005)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媒体还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特别是常规隐喻)都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当隐喻用于劝导时能够表达作者的评价,因而它构成了文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对政治家、媒体和神权统治者等具有权势的人物或机构的语言进行批评隐喻分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达情感的词语的冈素。 C a m er on&Low(1999:88)把隐喻分析分为三个阶段:1.收集语篇中的隐喻例证;2.从收集到的例证中归纳出它们所代表的概念隐喻;3.利用归纳出来的概念隐喻推导出构成或制约人们信念和行为的理解或思维模式。这三个阶段类似于Fai r cl oug h(1995)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描述、理解与阐释”三步分析方法。结合C am er o n&Low 和F ai r cl ough等人的分析方法,C hart er i s~B l ack(2004:34~35)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型,该模型也分为三个阶段:隐喻识别(m et aphor i de nt i f i cat i on)——它涉及到隐喻的概念意义,即辨别隐喻是否存在丁:语料库的文本之中(具体操作法将在下文详细阐述),以及字面的始源域和隐喻性的目标域之间是否存在张力;隐喻理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浅析隐喻修辞

浅析隐喻修辞 摘要:从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了解隐喻,再从基本理论分析隐喻,继而通过举例论证隐喻的功能和影响,最后总结出隐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机制理论功能影响 正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热”的掀起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观点,隐喻的研究从修辞功能延伸到认知功能领域。而在我们的第十次课程学习中,也有包括隐喻的描述。在《忏悔录》中,保罗·德曼发现,卢梭通过隐喻的方式以达到其自我辩解的目的。由于替代是隐喻的本质,于是卢梭叙述的“丝带”其实正是卢梭欲望的替代。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隐喻”。 从语言机制角度,汉语词典中对隐喻的阐述:《辞海》(修订本·1980年)关于隐喻的解释是这样的: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2002年)认为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汇,而用“是”“就是”“成为”“变为”,把某一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从认知机制角度,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束定芳,2000:19);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Johonson,1980:5);隐喻是一种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个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Lakoff&Turner,1989:207);隐喻的中心不是语言,而是思维,隐喻不是修辞格,而是思维方式。它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工具(Lakoff&Turner,1989:209);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可以体现在单词、词组、句子(Koller,2003:36)。 隐喻研究虽多,但若细察之,其基本理论不外三个,分别是:比较理论、替代理论和互动理论。(廖美珍,2007:177)比较理论认为: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隐喻的实质就在于两者在语义和语境中具有一些相似点。这一理论的特点就在于本体和喻体具备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的根本就是通过喻体的特征,映射本体的一个过程,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似点上来。替代理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引力。替代理论的本质是:隐喻意义不能直接表达,是喻体对本体的一种替代作用。而互动理论则认为:把本体和喻体看做相关的常识系统。在比喻中,与喻体相关的一些常识性项目被应用到本体上,从而改变本体的常识系统。互动理论实质上,把隐喻的成因看作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的角度,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隐喻是一种抒情的工具,用于抒发人的情感。人类丰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存在,人类认知、理解这种存在并进而表达这种存在的方式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加以把握,但从语言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其基本的方式有两种——隐喻和转喻。人类内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忧、愁、怨、恨等情绪,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是无形、无声、无嗅、无色的存在,要想抒发这些情绪并为他人所感知,只能借助于隐喻和转喻,以“紧锁双眉”写人愁,以“咬牙切齿”说人恨,都是借助了转喻,较为枯燥和乏味;还可以通过隐喻表达人类内心复杂的世界,日常语言中所谓的“分忧”、“积忧”、“解愁”、“添愁”、“抱怨”、“消恨”、“饮恨”都是

从概念隐喻解读《A

从概念隐喻解读《A&P>的人物身份和冲突 1、引言 约翰?厄普代克,美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包括系列小说“兔子四部曲”“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说集、诗集和评论集等。短篇小说《 A & P 》被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厄普代克最好的短篇小说,后被列为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范文之一。该小说描写美国一家食品商场所发生的生活片段,叙述了一位年轻店员与商场经理因对进商场买东西的比基尼女孩态度不同而发生的文化价值冲突的故事。对于该小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批评界曾从各个层面对该短篇小说进行解读,重点涉及厄普代克的叙述技巧以及反文化主题,亦涉性和宗教信仰等更普遍的人类主题。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通过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探讨小说中人物身份象征和观点的冲突,体现了新旧观念的碰撞。 2、隐喻解读《A&P〉人物身份 2.1 概念隐喻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从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阐释了隐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 &Johnson ,1980:72)。根据源域的认知差异,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一个有力工具”(束定芳,2000:30),附着于文字的并不

是文字本身所要表述的,而是文字排列组合展开并暗示的隐含性的 效力。 2.2《A&P>的概念隐喻 小说中的结构隐喻,可以从题目《A&P〉看出。A&P全称为the Great Atlantic and Pacific Tea Company (大西洋和太平 洋食品公司),存在已久,作者选择这家商店是别有用心的,从 大西洋到太平洋,正是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因而是整个美国的象征。商场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取向。 “ A&P是美国社会”属于结构隐喻,通过商场概念构建一个社会的概念虽然两者认知域不同,但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域源“ A&P和目标域“美国社会”的环节相契合,以某种方式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一致。题目预示了小说的主题,为小说下文埋下了伏笔。 小说一出场就介绍了三个穿比基尼的女孩走进在商店购物的情景,主人公萨米在一旁观察。萨米形容这三个女孩的脸颊像浆果一般,实际上是对这三个女孩的青春活力的赞美。三个女孩的与众不同,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氛围来说是新观念和新思想的代表。“比基尼少女”隐喻“美国的新思想”,域源是“比基尼少女”,目标域是“美国新思想”,比基尼少女衣着的标新立异 和当时美国提倡的新思想相契合,两者在结构上达到了一致。 文中提到超市中的其他顾客,用了“绵羊”“猪”这些词来形容。用“绵羊”“猪”这些词来形容顾客,暗示那些温顺,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超市顾客,实际上指的是美国当时的旧观念。运用生肖动物的习性特点隐喻属相年出生人的性格特征就是隐喻经典案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

练习四语音 一、名词解释 1.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2.元音就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3.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中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5.区别特征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二、填空题 1.音素。 2.拉丁字母。 3.音高;音重;音长;音强;音高。 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5.元音;辅音;受阻。 6.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央、低、不圆唇。 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送气、清、塞。 8.音位。 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C; 6.D; 7.B; 8.B; 9.D;10.C。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10.对。 五、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A:舌面央低不圆唇 ɑ: 舌面后低不圆唇 u:舌面后高圆唇 g:舌根浊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2.根据描写写出音素。 ①e;②o;③ü;④p;⑤ch;⑥x 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①k—k‘:送气与否②i—y:唇形圆展 ③u—o:舌位高低④y—u:舌位前后 ⑤m—n:发音部位不同⑥?—z:清浊不同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见教材第57-58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