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课《蜡烛》_1

第3课《蜡烛》_1

第3课《蜡烛》_1
第3课《蜡烛》_1

第3课《蜡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

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

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平”二字的理解。

3、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

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这里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5、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6、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肃穆

7、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过于悲伤,不忍心再去看。

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将“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改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1、“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安葬红军战士的,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为和平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1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4、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

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三、总结:

1、写作特色

(1).选材恰当,真实感人。

(2).烛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谊。

(3).描写细腻,意境深远。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完成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它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1、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

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结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4. 5.(二)随文识字。 6.★学习第一句。 7.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1.指生读第一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读读这几个字;最后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3)汇报交流: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三句。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晴情请 独体字:气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1)指生领读生字。 (2)(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全班比读第二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学生读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③学生书空跟写。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导学稿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合作学习导学稿 课题《蜡烛》 合作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合作学习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标准评价资源选择合作时间建议合作要求(记录、倾听、表达、检测等)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课文、导学稿、多媒体资料、网络、四色笔等 1、独立完成10分钟; 2、各自表述、思想交锋20分钟; 3、互帮互学10分。1、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笔记本上的提示要求来进行; 2、同学间对知识点的补充批注在课本上;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自己的体验,课本内容。 合作学习反思(结合14问) 合作学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 fú 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 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 之苦的老妇人, ________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 ,讴歌了________ 的深厚感情。 4、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第3课《蜡烛》导学案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 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 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 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 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 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 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 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 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 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整体感知:

蜡烛导学案 2

永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姓名: 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 课题:《蜡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学习重点:理清记叙的要素。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课前导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一)自主学习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西蒙若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

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通讯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中的又一实用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 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常用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4、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烧灼桥头堡地窖匍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契柯拉耶夫舀鞠躬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练习题

3、蜡烛 一、积累与运用 1、注音。 拂( )晓地窖( ) 瓦砾( ) 匍( )匐( ) 腋()窝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偷xí( ) pínɡ()障jū()躬肃mù( ) 颤wēi( ) 3、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4、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就是 (国籍)的。文中的主要人物就是,“蜡烛”的象征意义。 二、阅读 (一)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地躺在那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就是炸弯了的铁器与炸焦了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瞧着那战死的兵,瞧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就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就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瞧见她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她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她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她的胸前。然后,她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就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5、选文中有四处写到德国人的炮火,全文共有六处,有什么作用? 6、在文中空白处填词语,体会用词妙处。 7、当老人瞧到那战死的兵时,她为什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8、敌人炮火很激烈,为什么老妇人“直着身子”走进方场,表现她怎样的精神? 9、文中有两处对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肖像描写,都就是透过老人的眼来写的,试着说出老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二) 《百合花》片段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就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瞧,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就是粗布,倒都就是新的。我瞧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就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瞧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我,好像在瞧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就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瞧瞧我,瞧瞧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就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就是不借,您瞧怪吧!……” 我赶忙白了她一眼,不叫她再说。可就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就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就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就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 《蜡烛的变化》导学案班级 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 3 单元第 1 课《蜡烛的变化》教材分析: 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教材是这样理解的,本课内容分为三大块: P30 借助工具研究物质的变化,通过工具进行蜡烛变化的实验,直观地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中找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P31 通过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仔细观察,寻找出证据,从中判断出属于哪类变化,另外把铁水变钢锭,改为铁水变铁锭,主要是铁和钢是不同的。 P32 有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现象比较明显,通过实验,仔细观察现象,以此为依据,借助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属于哪类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进一步明确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 1 / 5

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重点: 能从蜡烛一些变化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学生活动活动一: 仔细观察蜡烛受热熔化、燃烧实验的过程,从选择的实验中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师导学一、直接导入《蜡烛受热熔化》实验记录单(一) 选择材料蜡烛、金属勺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把蜡烛油放入金属勺子。 2、点燃蜡烛,把勺子放在上面加热。 3、熔化后把勺子放在石棉网上。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二)选择材料蜡烛、 1 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1 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三)选择材料蜡烛、 2号烧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变化种类 1、点燃蜡烛。 2、把 2 号涂有澄清石灰水的1、老师了解到你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 2、关于物质的变化,你都知道哪些知识?(预设:

【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3课蜡烛导学案

【关键字】八年级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可燃性; 2.了解爆炸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哪些物质在一起会产生爆炸。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能选择合适的燃料,树立环保意识。 1、阅读P89-90回答:家庭里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露的话,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内,遇到明火等发生,就有可能发生。在油库、化工厂、煤矿等场所,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或,一定要严禁烟火。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燃烧时,只有在爆炸极限内才会发生爆炸。 阅读课本P100-105页,完成2—5题 2、、、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组成的。这类物质燃烧时,碳原子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形成和。同时以光能和热能的形式释放能量。 4、煤、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中,除了含有、元素外,还含有、 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时,会转化为和,造成环境污染。5、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属于变化。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均属于变化。 6. 所以氢气可以用法或法收集。 阅读课本P89思考: 为什么刚开始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 1. 篝火晚会上时常要将燃烧的木柴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下列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车轮胎爆炸B.面粉爆炸C.火药爆炸D.煤气爆炸 3、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 )。 A.氢气和空气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散布有面粉尘的空气D.二氧化碳和空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它是混合物。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它是纯净物。 C、将石油中的各成分分离出来的基本方法属于物理过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 (3)

蜡烛 课题:蜡烛课型新知预展 学习目标: 1、谈谈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通讯的特点,说出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4、谈谈对战争的看法。 学习重点: 1、找出文中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品味重点语句并说出其的含义,谈谈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随笔学习过程: 【知识储备】 1、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 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 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 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 “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 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 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 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 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 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标段序,圈生字注音。 再读课文,明确故事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学法指导:复述时应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预习检测】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 瓦砾()地窖()颤()巍巍桥头堡() 鞠()躬僵()硬肃穆()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拂晓: 匍匐: 【合作探究】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请谈谈哪些地方感动你。 教学反思:2、谈谈你对老妇人形象的理解,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蜡烛教案3

《蜡烛》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儿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 瓦砾(lì)地窖(jiào)舀(yǎo)名副其实鞠(jū)躬颤巍巍(学生交流、巩固)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①炮火:11次; ②蜡烛:6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蜡烛同步练习

自读目标: 一.时间顺序。 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形象概括图。 二.片段阅读 ①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②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 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③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④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⑤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画横线部分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 A .抬 肃穆 珍爱 B .举 严肃 珍爱 C .抬 严肃 可爱 D .抬 肃穆 可爱 第二天天大亮 (1) 那个早晨 (3) 点烛 惊讶 寻尸 点烛 (2) 靠近 发现 军民血肉情 苏联战士牺牲 1. 根据课文思路,在右图序号处填写相应的词语。 (1) (2) (3) 2.第二部分文中反复写到“炮火”,这是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一种 的方法,突出了环境的危险,使老妇人 的行为更加感人。 3.第三部分 次写到老妇人的黑色打围巾,这是运用 来渲染的方法,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 的心情。 4.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 、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5.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 6.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内容或写法有利于突出老妇人的形象。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第3课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作者常识、通讯的有关知识和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预习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 第二步:默读课文,理清六要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 第三步:再读文本,自探人物:勾画文中景物描写及对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作上批注,体会人物情感。 第四步:找关键句,理解本文主旨。 【探究课导学】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记忆“瓦砾、地窖”等重点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老妇人的外貌、行动等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把握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体会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24年加入共产党。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多部作品获得斯大林金奖。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 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 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 少。 二、了解背景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订的条 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 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苏联人坚决抵抗。 苏联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 争仍然持续了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 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 随着同盟军渡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 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 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局面,并为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 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 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 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事情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 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 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主要运 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等,以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任教班级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听歌后的感受。然后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岸,也有一位妈妈,也有烛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温暖的 烛光里。 二、解读目标(约2分钟) 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目标要点:生词及通讯等基础 知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老妇人形象与作品主题。做好勾 画。 三、预习检测(5分钟) 播放课件,师生、生生互动,书面口头相结合,完成四道检 测题。学生互相补充,必要时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教师要及时作 出评价。 学生一分钟时间将此巩固。 四、整体感知(10分钟) 师生对本节知识梳理、概述,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巩固自学成 果。主要是在互动中理清文章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朗读感 人片段,体会动人真情。 五、讨论探究(5分钟)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探究题1——3题及自己的学习疑难 展开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注意括号里的提示,按照互动程序 展示方案(先一对一结两人小对子,再小组互助,然后优化预演) 做好准备。要求人人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纠正不规范行为。 教师巡视,做好评价。并随机抽签分配任务。 六、展示质疑。(约15分钟)接到展示任务后,小组长组织展示 (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其他小组质疑、 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做出精 讲。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可以大黑板、小白板同时使用。 教师指导:反复描写的细节,老妇人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主 题。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蜡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 学案导学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先学后教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fú晓()揣.在怀里()颤.巍巍() 鞠躬 ..()地窖.()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______之苦的老妇人, ______________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______________,讴歌了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 ..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小组合作

5、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明确:1.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6、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8、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堂达标 1、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偷袭(xī)企图(qǐ)佛晓(fó)瓦砾(lì)B地窖(jiào)耸立(sōng)更夫(gèng)炮弹(dàn) C遮奄(yǎn)匍匐(fū)交叉(chā)肋(yè)窝 D屏障(píng)肃穆(mù)静默(mò)鞠躬(jū) 2、填空 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阅读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事件的_________、

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蜡烛》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拂( )晓肃穆( ) 烧灼( ) 瓦砾( ) 地窖( ) 鞠( )躬精疲力竭( ) 名副其实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从容不迫颤巍巍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写上面的词组三遍 3、任选其中3-5个词组,组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 4、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出那些水。 (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就是没有一颗炮弹在老妇人的近旁。 (3)于就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在死者的腋窝下,把她拖走。 5、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与平就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就是:“我就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就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您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二、重点文段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就是,与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就是一支大蜡烛,就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就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7、(1)第一段中的“还”字就是否多余?

第3课《蜡烛》_1

第3课《蜡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

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蜡烛》导学案教学设计

《蜡烛》导学案教学设计 《蜡烛》导学案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外,借物抒情的手法必不可少。作者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往往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阅读这篇文章,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二、朗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话意味深长? 三、师生共议

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4、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5、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6、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四、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3《古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任务一: 第一项:读正确 1.听课文录音,注意以下汉字读音,并在预习本上为它们注音:迢迢(tiáo tiáo)皎皎(jiǎo jiǎo)擢(zhuó)素手札札(zhá zhá)机杼(jī zhù)脉脉(mò mò) 2.读会生字,相信三首古诗你一定会正确的读下来,大声朗读三首诗,并注意正确的停顿。 第二项:想画面,悟情感: 1.尝试结合注释理解《寒食》 在预习本上理解下列词语: 寒食春城御柳汉宫传蜡烛五候 2.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3.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

(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4.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5.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你能尝试有感情背诵这首诗了吗? 第三项:拓展阅读 搜集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学习任务二: 第一项:梳理方法,指导自学: 在第一首古诗的学习中,大家应该学会了两种理解古诗的方法: 方法一:借助课本注释就可以大致疏通内容。 方法二:理解了诗句大致内容,通过感受画面,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项:运用方法,自读感悟: 1.把古诗《迢迢牵牛星》大声读三遍,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诗句内容写在预习本上。 2. 诗中用了哪些叠词?分别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找出叠词,从音韵、内容和情感方面思考)。 第三项:品读古诗,感受意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