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理论习题

一、概念题:

消费储蓄收入恩格尔定律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投资函数

二、判断题:

1.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水平。()

2.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用于食品的开支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会不断上升,住房开支所占比重也会上升,自然地,用于奢侈品的开支所占比重会不断上升。()

3.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

4.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就越大,所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

5.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表示投资量I与利率 r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

6.边际消费倾向MPC必大于0,小于1,递增。 ( )

7.APC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递增。 ( )

8.“征富济贫”,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穷人,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 )

9.消费函数是一个增量递减函数,储蓄函数一个增量递增的函数。 ( )

1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

11.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

12. 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 )

13. 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14.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 )

15.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用于买股票,这种行为是投资。(

三、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应()。

A.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B.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C.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3、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1 的正数;

C.零;

D.等于1。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将是()。

A.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

B.一条通过原点与横轴成45度的直线;

C.一条上凸的直线;

D.一条下凹的直线;

6.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二者关系不确定。

7.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

A. 0.25

B. 0.75

C. 1.0

D.1.25

8.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之一是( )

A.它与45°线相交。

B.它不与45°线相交。

C.它与横轴相交。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9.长期消费曲线的特点是( )

A.它通过原点。

B.它不通过原点。

C.它与45°线相交。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10.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

A.正数。

B.零。

C.负数。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11.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12.在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0%的时候,平均消费倾向等于

A.10%

B.110%

C.90%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

13.消费函数将家庭消费与( )相联系.

A.其税收 B 其储蓄; C 利率 D 其收入

14.边际消费倾向是( )

A.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B.当自主性消费增加1 美元,收入增加的量;

C.为使消费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

D.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消费增加的量.

14. 消费函数的截距和斜率分别为( )

A.自主性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B.非计划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自主性消费;

D.非计划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

15.不决定于收入的那一部分消费是( )。

A.基本消费;

B.基本消费;

C. 自主性消费;

D. 固定性消费,

16.随着消费函数斜率( ) ,边际消费倾向 ( )。

A.变陡峭,下降;

B.变陡峭,不变;

C. 变陡峭,上升;

D.变平缓,不变。

17.假设可支配收入增加50美元,消费支出增加45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 )。

A. 0.05

B.0.10

C.0.90

D.1.00

18.边际储蓄倾向是( )。

A.可支配收入中用储蓄的比例;

B.当自主性储蓄增加1 美元,收入增加的量;

C.为使储蓄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

D.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储蓄增加的量。

19.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间的差额( )。

A.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

B. 等于家庭的任何储蓄;

C.等于家庭支付的税收加上储蓄;

D. 等于家庭的购买进口的数量。

20.假设可支配收入等于20 000美元时,消费增加18 000美元.当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2 000美元时, 消费就增加到19 200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是 ( ), 边际储蓄倾向是( )。

A.0.90; 0.10

B. 0.87; 0.13

C.0.60; 0.40

D. 0.40; 0.60.

21.假设边际消费倾向增加0.1; 边际储蓄倾向是( )。

A.增加0.1;

B.增加,但小于0.1;

C.不受影响; D . 下降0.1。

22.假设Y是家庭收入,C是家庭消费支出,S是储蓄,MPC是边际消费倾向,MPS 是边际储蓄倾向.考察以下两个方程: (1)C+S=Y (2) MPC+MPS=1。以下描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 )。

A.(1)和(2)都不对;

B.(1)总是对的,(2)总是错的;

C.(1)总是错的,(2)总是对的;

D.(1)和(2)总是对的。

四、分析问答题:

1.怎样理解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请画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

图形。

2.利率的变动对消费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3.试论述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小于1大于0吗?为什么?

5.请论述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非收入因素。

6.试解释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7.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特提高

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8.有的学生问:“我难以理解宏观经济学,有时收入变化似乎引起消费变化,

有时消费变化似乎引起收入变化,不知哪个对?’。

9.“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增加消费回增加国民收入,引

起经济繁荣。因此,节俭对经济不利”。(1)用凯恩斯理论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五、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NP或总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

多少?

(3) 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 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这

时投资增至100后收入增加多少?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s=-1000 + 0.25 y, 投资从300增至500时(单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

3.设消费函数为C=120+0 75Y。试求:

(1) 消费水平达到1120时,收入应为多少?

(2)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部为多少?

(3) 收入为3000时,消费水平为多少?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名词解释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吉芬物品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判断题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2.一般来说,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边际替代率越大。 4.当预算增加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5.X轴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预算线向内旋转。 6.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全部预算用于消费。 7.边际效用是当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

8.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支出是相等的。 9.对一种物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10.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 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11.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越困难,无差异曲线就越凸向原点。 1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1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1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品,那么收入效应引起该 物品需求量减少。 1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品。 单项选择题 1、商品消费越多,每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花费()去获得额外一单位商品。 A减少,更少 B增加,更多 C减少,更多 D增加,更少 2、消费者选择理论中,在既定的预算下,使得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是() A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B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 C边际替代率不变D以上均不对 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互补的 B完全替代的 C完全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数量 5、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 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7、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 A中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雪花啤酒和哈尔滨啤酒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发展为“所有权优势”。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该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该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然而,就其应用范围来讲,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增加的现象(如美国对欧洲食品加工工业的投资),也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而将产品加以改进和多样化的行为。 3、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的企业、团体等在国(境)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通过投资于另一个经济体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快。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起源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开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该理论后来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1975)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期末复习提纲

14-15-1《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提纲 2014年11月 第一章导论 一、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国际投资的主体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是跨国金融机构和官方与半官方机构。 2.国际投资的客体 1.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衍生工具 2.实物资产、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 3.无形资产、生产诀窍、管理技术、商标、商誉、技术专利、情报信息、销售渠道 3.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能否有效地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2)资本移动形式的复杂程度不同 (3)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具体形式不同 (4)投资者风险大小不同 第二章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度量 一、重要概念

二、重要知识点 1.跨国经营指数(计算公式) 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佣人数/雇员总数)/3]*100% 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区域性、产品型、职能型组织结构图示及特点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重要概念 战略联盟 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 (它可以表现为正式的合资企业,即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并且享有企业的股东权益;或者表现为短期的契约性协议,即两家公司同意就某项课题,例如开发某种新产品等问题进行的合作。) 二、重要知识点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本观点为: A、所有权优势: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交易性的所有权优势,三是规模经济优势。 B、内部化优势:它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这是吸收了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的等人的观点。

第三章_消费与投资理论

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 单项选择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又被称为()。 A.相对收入假说 B.永久收入假说 C.绝对收入假说 D.生命周期假说 2、对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准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 加 B.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但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 长幅度 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D.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但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 幅度 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4、如消费曲线为凸,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5、根据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可以推出平均消费倾向()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不确定 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一定() A.递减;递减 B.递增;递增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7、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分析适用于()。 A.短期 B.长期 C.任何时期 D.不确定 8、()假说认为,人们的短期收入是经常变动的,但是人们的消费并不随着收 入的波动而波动,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相对收入 B.生命周期 C.永久收入 D.绝对收入 9、永久收入假说是由哪位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 A.M. Friedman B. F. Modigliani C.J. S. Duesenberry D.M. Keynes 10、()假说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人们会在更 长的时间范围内甚至在一生的时间范围内计划消费。 A.相对收入 B.生命周期 C.永久收入 D.绝对收入 11、()假说成功地被应用于解释经济问题,如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社会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总结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指的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这种控制权是指投资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够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中享有发言权。 二、主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和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该理论主要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 1.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 2.产品和要素的不完全竞争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是企业参与和进入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将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从事进出口活动。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关税非关税壁垒、政府管制等市场障碍和干扰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 (二)、内部化理论 也称为市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是由于某些市场失灵,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 内部化理论的3个假设: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2.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管理经营活动; 3.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内部化过程取决于4个因素:1.产业特定因素,指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等有关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2.区位特定因素,指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引起交易成本变动;3.国家特定因素,指东道国的政、法、经制度对跨国公司业务的影响;4.公司特定因素,指不同企业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提出,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3个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决定了公司有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战略。 1.在创新阶段,创新国垄断技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本对生产区位影响不大,最有利的是安排在国内生产。企业主要靠产品差别或技术垄断占领市场。此阶段需求主要在国内,对于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主要靠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 2.在成熟阶段,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地位被削弱,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增大,降低生产价格成为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此时企业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利用价格竞争维持和占有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劳动力

经济学基础3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案例提示

第三章 【案例讨论】 地主与长工 提示:效用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具有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特性。 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提示:制定学习计划的最终要求是分配在每一科上的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能够提高的分数是相同的。 消费者剩余的故事 提示:在讨价还价时,如果卖者先喊价,买者将处于主动地位。因为,如果喊价高于买者心理底价,买者可以直接拒绝;如果喊价低于心理底价,买者将获得消费者剩余。否则,卖者将掌握主动,而买者处于被动。 一、选择题 1.以下()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张某吃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单位增加到15个单位,增加5个单位 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需求曲线是从()中推导出的。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 5.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的原因是()。

A.收入时高时低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D.商品数量是无限的 6.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7.一个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如果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如果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同样处理。()A.他关于这两种食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 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 C.他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 D.他的无差异曲线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因为它们相交了 8.在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形将会使预算约束在保持斜率不变的条件下作远离原点的运动?() A.X的价格上涨10%而Y的价格下降10% B.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 C.X和Y的价格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 D.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上涨5% 9.某女士在收入较低时购买大宝SOD蜜作为化妆品,而在收入提高时去购买欧莱雅,则大宝SOD蜜对这类消费者而言属于()。 A.吉芬物品B.低档品C.正常品D.生活必需品 10.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为负的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B.完全替代C.互补D.互不相关 二、判断(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 2.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 3.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一点所代表的效用水平都相同。() 4.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为零。() 5.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国际投资学 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 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 (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 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资产性所有权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无形资产、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包括结构型市场不完全~政府干预和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区位优势:东道国投资环境和政策方面的相对优势对投资国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要素禀赋性优势和制度政策性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一节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国家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之间贸易的特例。所谓要素利益就是每个地区生产那些所需要素比较丰富的商品,而不应生产那些所需要素比较稀缺的商品,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由各种天赋资源或要素禀赋所决定的。 因此,各个国家应按自身的要素条件发挥优势进行生产。 该理论应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的国际流动。他们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的差异,而利率的差异又取决于各国资本存量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本存量与利率的关系) 由于此处资本国际流动所涉及的只是借贷资本或证券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它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故不能称为真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垄断优势理论 一、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第一个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斯蒂芬.海默的理论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理论认为,国际上大公司到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其拥有国际化经营的垄断优势。 二、基本观点 海默通过对美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但现实经济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尤其是垄断性工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因此,一定具有某些特定优势以弥补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利因素。 海默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拥有并保持这种优势。 (一)市场不完全性 在东道国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条件下,国际企业就可以在那里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竞争者,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垄断利润。这就是国际企业对外投资的直接原因。 金德尔伯格指出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分为四类: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3、在企业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前三种市场不完全性使得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从而抵销跨国竞争和外国经济所引起的额外成本,第四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 (二)垄断优势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际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 1. 资金优势 ● 2. 技术优势 ● 3. 规模优势 ● 4. 组织管理优势 ● 5. 信誉和商标优势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后续的研究指出,知识资产优势更为重要,认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 A.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趋势; B.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趋势; D.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4、小明消费了5个单位的妙芙蛋糕,第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为10,第二块的边际效用为12,第三块为8,第四块为3,第五块为-2;当他消费者五块蛋糕时,他从中得到的总效用为 A. 信息不够。算不出总效用; B. 31个单位; C. –2个单位; D. 35个单位。 5、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型的话,说明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强,对两一种商品无所谓; D. 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厌恶品。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沿着某一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 A. 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 说明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是无差异的; C. 说明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D. 说明当消费者多消费一个单位X时,如果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将少消费Y。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假设小李只购买CD和巧克力,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则他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CD的价格在变,而他的收入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 B.CD和巧克力的价格在变,而收入不变; C.CD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他的收入也不变; D.他购买的CD和巧克力的数量是固定的。 10、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变化,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浅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浅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对外直接出资理论的研讨目标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出资行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跟着发达国家公司对外直接出资的敏捷开展,西方专家开端从不一样视点、不一样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出资行动进行理论笼统和实证剖析,论述其对外直接出资的动机、决议要素和行动方法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出资理论。传统对外直接出资理论着重跨国公司有必要具有独占优势才干进行对外直接出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对外直接出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出资行动。而在此之后,跟着开展中国家对外直接出资的鼓起,传统对外直接出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应战。开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比拟,并没有所谓的独占优势,可是他们仍然在进行对外直接出资活动,并且出资一起散布于开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对开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出资行动的研讨成果在理论上开展了传统对外直接出资理论,使对外直接出资理论进一步得以完善。 美国专家海默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化运营:对外直接出资的研讨》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独占竞赛的原理来阐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出资的动因,提出了“独占优势论”,指出大公司凭仗其特定的独占优势从事对外直接出资,开了对外直接出资理论研讨的先河。该理论后通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补偿开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独占优势论初次提出对外直接出资大概从不彻底竞赛动身,在商场不彻底的状况下,公司才干够以个人的各

种独占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出资。但这一理论也有其偏颇之处,它研讨的目标仅仅实力雄厚、具有显着独占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依据该理论,没有独占优势的公司无法进行对外直接出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独占优势的开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出资的鼓起,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别的,独占优势理论也无法解说产物出口、技术转让与对外直接出资三种参加国际经济活动的适用条件。 尔后的专家在此根底上或许进行理论的争辩反驳,或许进行理论的推动,或许联系个人所在国家的公司对外直接出资的实际状况进行研讨。美国经济学家维农在其提出的产物周期理论中解说了发达国家在啥状况下进行出口贸易、技术转让以及对外直接出资。产物周期理论提醒了对外直接出资的动机和根底不只取决于公司具有的特别优势,并且还取决于公司在特定东道国所可以取得的区位优势。而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在对传统对外直接出资理论进行批评的根底上提出了内部化理论,以为国际商场的不彻底性和中心产物(特别是常识产物)的性质决议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行动。内部化理论指出,正是为了战胜外部商场妨碍或补偿商场机制的内涵缺点,跨国公司才用公司内部买卖来代替外部商场买卖。 从海默和维农的理论好像都可以得出这样的定论:只要具有雄厚本钱和高技术的大型公司才有独占商场的优势,才有才能进行对外直接出资。而日本的状况却与此不符,对外直接出资的主体大都是中小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西方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巴克莱等人的内部化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投资-发展周期模型 托宾的投资选择理论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二维决定模型 第一节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课本P38-41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一)主要内容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厂商的垄断优势 寡占市场组织结构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 (1)企业必须要拥有垄断优势 (2)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美国跨国公司拥有的三类垄断优势: ①来自不完全竞争的 产品市场的优势

品牌、商标 销售技术 价格控制 ●美国跨国公司拥有的三类垄断优势: ②来自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势 技术优势(专利、专有技术) 资本筹集优势(融资的能力) 管理优势 ③规模经济优势 包括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论点 垄断资本集团进行FDI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 垄断资本集团所拥有的各种优势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从而使FDI成为可能。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核心资产论(The Core-Asset Theories) 代表性观点: ①产品差异论 凯夫斯强调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产品的差异性。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偏好设计和改造其产品。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核心资产论(The Core-Asset Theories) 代表性观点: ②占有能力论 约翰逊提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来自企业对知识资本使用的控制。知识资本在公司内部的转移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 知识的生产成本最高,边际成本很低,知识资本富有弹性,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同时使用。 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利用知识资本。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2 、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 B.绝对成本 C.要素禀赋 D.要素组合比例 3 、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 B.产品垄断优势 C.产品密集程度 D.产品保护程度 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海默和金德尔伯格 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 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 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 产品,B国不生产 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 B.趋向一致 C.保持不变 D.呈不规则变化 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 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 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 A.产品的比较优势 B.产品的绝对优势 C.垄断优势 D.要素禀赋优势 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 B. 比较劣势产业 C. 绝对优势产业 D. 比较优势产业 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区位优势 D.垄断优势 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A.对外投资 B.技术转让 C.出口贸易 D.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 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差距,摹仿差距 B.需求差距,反应差距 C.反应差距,掌握差距 D.需求差距,摹仿差距 14、反应差距和需求差距之间的时间差越长,技术创新国活动的贸易利益就会()。

第三章 消费者理论练习 - 答案

第三章效用理论及消费者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 D ) A 商品A的价格最低 B 商品A紧俏 C 商品A有多种用途 D 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C ) A 边际效用最大 B 总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零 D 总效用为正 3、从数学角度讲,除( A )外,都是关于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关系的正确表达式。 A MU=TU/ Q(TU为总效用,Q表示数量) B 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 C 边际效用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D 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 4、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C ) A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5、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 C ) A 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 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 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6、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得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B ) A 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了 B 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 C 消费者的满足状况并没有发生变化 D 无法判断其满足程度 7、序数效用论中,商品的效用( D ) A 取决于价格 B 取决于使用价值 C 可以通过确切的数字表示 D 可以比较 8、关于无差异曲线,不正确的是( B ) A 无差异曲线表现出对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 B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为直线 C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重要分析工具 D 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物品之不同数量的组合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 9、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B ) A 消费者收入 B 消费者偏好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10、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D )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B 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C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11、关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正确的是( C ) A 边际替代率递减说明每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为保持效用不变,所减少的其他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B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递减都说明了随着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多,人的主观效用递减的趋势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3.1消费者选择(如何花钱) 3.1-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收入、价格 既定收入的预算约束: I 既定,而有X 和Y 两种商品选择 I =Px Qx+ Py Qy A I P A I P X B 0 B 1 为何选A 、B 、C 、E ? 约束取决于I 和P ,约束内的选择取决于偏好。 k I = P X P Y AB 变动 If :Px ↑(↓)转动,k I 变 If : I↑(↓)移动,k I 不变 3.1-2选择的基础:效用 (Utility ) 基数效用论:可计量汇总 1.含义:序数效用论:不可计量汇总,但可排序

注意效用的主观性:因人而异 2.边际效用递减 内省式实验:反省平日行为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边际效用:MU=△TU/△Q P卖价Q MU TU 5 0 00 5 1 1010 5 2 919 5 3 524 5 4 024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随着人们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给人带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 价值由MU决定。效用价值论∵原意支付的P(评价)反映了商品价值,P(评价)取决与MU 。 3.1-3最优消费选择P(评价)1.一种商品最优消费选择 市场P(卖价) Q 只有当P(卖价)﹤MU= P(评价),才有成交。

P(卖价)=MU= P(评价),效用最大。 P(评价)是由消费者最后一单位商品的MU决定 2. 最优消费选择(效用最大化条件) 约束条件:I= Px Qx+ Py Qy Px=MUx 、Py= MUy ?Px/ Py = MUx/ MUy (相对价格=价值比例)? MUx/Px= MUy/ Py Equal marginal principle 不满足时的调整:↑Qx←MUx/Px>MUy/ Py→Qy↓3.需求曲线推导 Q↑→MU↓→愿意支付的P↓ a 1、含义: △ae P为消费者剩余 △Peb为生产者剩余b 斯密: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市场价值)□Peco 消费者剩余△ae P =使用价值-市场价值(交换价值)交易的利益△aeb 政府举办的公共工程(电厂,道路,桥梁)

第三章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教学内容: 0、补充:要素禀赋理论的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模型 一、垄断优势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小岛清比较优势投资论 四、内部化理论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六、理查德森直接投资综合动因模型 七、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理论 八、货币差异理论 九、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十、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十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十二、FDI 与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时间:6课时 讲义: 0、补充:要素禀赋理论的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模型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的跨国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出和流入。按照投资的经营方式,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这是国际资本投资中最常见的分类。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等形式,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可分为创办新企业、控权股投资和利润再投资三种类型。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因此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麦克杜加尔(G.D.A.Macdougall )模型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是用于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及其效果的理论,现通过图5-4对该模型加以说明: ? 前提条件: 边际产出递减的假设条件: 且0lim K dQ dK →=∞lim 0K dQ dK →∞=220lim 0K d Q dK →<0dQ dK >

图5-1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该模型的假定条件是:整个世界由两个国家A、B组成,A国资本充裕,B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为OO*,其中资本充裕国A国资本量为OC,资本短缺国B国资本量为O*C,AA*和BB*分别表示两国在不同投资水平下的资本边际产出率。投资水平越高,每增加单位资本投入的产出就越低,亦即两国投资效益分别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对于封闭经济系统而言,资本充裕国和资本短缺国的资本只能在国内使用。 (1)如果资本充裕国把其全部资本OC投入国内生产,则资本的边际收益为OH,总产出为曲边梯形OADC的面积,其中资本使用者的收益是曲边三角形HAD的面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是矩形OHDC的面积。 (2)如果短缺国也将全部资本O*C投入国内生产,则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为O*E,总产出为曲边梯形O*B*FC的面积。其中,资本使用者的收益是曲边三角形EB*F的面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是矩形O*EFC的面积。 对于开放经济系统而言,资本充裕国把总资本量中的OG部分投入本国,而将剩余部分GC投入资本短缺国,两国的效益会增大,并且达到资本的最优配置。 (1)就资本输出国而言,输出资本后的国内资本边际收益率由OH升高为OI,国内总产出变为曲边梯形OAJG,其中资本使用者的国内收益为曲边三角形IAJ的面积,资本所有者的国内收益是矩形OIJG的面积。 (2)就资本输入国而言,输入资本后的国内资本总额增为O*G,总产出为曲边梯形O*B*JG的面积,其中总产出增加量为曲边梯形CFJG的面积。其中,矩形CKJG是资本输出国所有的收益,曲边三角形JFK则是资本输入国的所得。因此,由于资本的输出与输入,资本输出国增加了曲边三角形JKD面积的收益,而资本输入国也增加了曲边三角形JFK面积的收益。资本流动增加的总收益就为这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从以上的模型分析可知,在各国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开放经济系统里的资本效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