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鲜黄芪

新鲜黄芪

新鲜黄芪
新鲜黄芪

新鲜黄芪

黄芪

黄芪为补气的圣药,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开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1]列黄芪为上品。明《本草纲目》[2]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3]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黄芪专补气。

黄芪药用价值

瘫者行之,脑中风后用黄芪可恢复功能

黄芪可是能救命的宝贝。脑中风的患者用黄芪这个药奇迹般地恢复自理能力。黄芪补气力宏,清朝著名医家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对于中风有很好的疗效。补阳还五汤这个方子有一味药的用量特别大,单这一个药的用量就达到了240g。那么补阳还五汤主要用的是那么种黄芪呢,这味药就是生黄芪,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气为血之帅,所以大量用黄芪再配合很少的活血化瘀通络药,就能取得显著改善脑供血和脑细胞功能的作用。

脑中风后遗证有各种原因,老年人气虚为大多数,瘀血停而不走,是因为没有气的推动,我们说老年没有年青人的力气大,从老年人来说,心功能有所衰退,气也就没有那么足了,气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所以就出现瘀血,瘀血阻碍经络,就出现中风的现象,所以要大量的补气药来推动血的运行,所以,黄芪被称为“补气之圣药”。

黄芪的茎叶味甘,微苦味,能补气,还能清阻络引起的瘀阻发热,挛是不通的表现,就如我们看见一个水龙头接一个软水管,如果是压力不足就会出现水管塌下来。人也是一样,如果血管堵了,血管及血管周围的脏腑得不到滋养,如果要通,一个要得到津液的补给,另外还在得到气的推动。升清滋液能滋养瘀阻失养的经络得以畅通,佐以活血药,疏通气血,阻而得通。

【补气圣药:黄芪】但是对于脑部络脉瘀阻较重,气血运行的通路阻塞不通突出的患者,治疗难度加大。普通生黄芪不易发挥作用,但是特殊的黄芪还有可能发挥良好作用,就是绿色黄芪!

绿色黄芪茎叶这个就是黄芪家族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绿色黄芪,对于中风后遗症时间较长、症状较重的患者,用绿色黄芪疗效就大大提高了。

黄芪其实我们所说的黄芪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中药材黄芪、一个是植物黄芪。中药材黄芪指的是黄芪这种植物的根,是植物的一个部位,地下部分。中医大多习惯用根,所以一说黄芪,就认为是根。黄芪根的“功夫”就已经了不得,具有益卫固表、敛汗固脱、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疮生肌、解毒消痈等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血虚萎黄,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一药多能,应用范围已

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各科。实际上黄芪这种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就是黄芪茎叶,补气升阳、解毒消痈疽的“功夫”更强,比根还要牛,而且还具有通络作用,以往多弃之不用,是很可惜的!

黄芪浑身都是宝,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关于黄芪不同部位,均有描述,如《别录》称黄耆茎叶为芰草,认为能够:“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本草正义》描述到:“黄耆茎叶疗渴,亦升清滋液之功。治筋挛者,亦禀温和之性,而且有宣通络脉之力也。其治痈肿疽疮,则茎叶有外行性,乃能疏通气血,而消肿化壅,与根之偏于补益者,固自有别耳。”

新鲜黄芪

黄芪[4]是补气之圣药,而一株鲜活的黄芪全植株,才是天地赐予我们的这个宝物的全貌――从顶端的花、地上的枝叶、到地下的主根、深入地下很深的须根、以及蕴藏新黄芪生命的种子,才包含了全部而又特有的生机,才能体现自然造化的精华所在。新鲜黄芪虽然是一棵草,但它是万物的精华,鲜活的宝贝,它所含有的物质、及其凝聚的生机,与我们人的生命是相通的,能够给人的生命带来勃勃的生机,能救人于危重、焕发生命的机会。所以,一株鲜黄芪堪称“物华鲜宝”、此本草能生发出生命的机会。真可谓,“物华鲜宝、本草生机”要数绿色新鲜黄芪!

这样,有条件就可以用一些新鲜的黄芪茎叶因为鲜的黄芪茎叶一些挥发性成份,也就少了通络的作用。在治疗各种病时间只要是络脉不通,如果用生黄芪配上黄芪茎叶后疗效提高了。

黄芪的根地地下可以深达2米,要想挖全它的根要下不少的功夫,由于其根深,吸收地下的营养成份也多,黄芪的地上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参加全株的营养代谢,黄芪根补气,黄芪根哂干后,黄芪中有些成份也就出现了转换,有效成份也就不容易煎出。黄芪的地上部分还富含有叶绿素,虽然带有一点苦味,那也是叶绿素的苦味,如果是晒干,那么鲜黄芪中的叶绿素就完全没有了,那么它就少了清余热的作用(瘀血至热)。

黄芪入归肺、脾、肝、肾经,除了益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作用外,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黄芪的种子是一种很好的这补品,黄芪的种子沙苑子有很好的补肝,益肾,明目,固精。不少药农在种黄芪的时候喜欢生食未成熟的种子,一

是有延缓衰的作用,二是有一种甜味,相当的好吃,也们把它摘下来做成各种点心及加上食材做成炖品,这样可以享受到美味还能有保健作用。

黄芪泡茶

黄芪茎叶能很好地治疗和预防中风,而且夏天出汗过多,发散太过也会使人精神不佳,出现虚脱现象,尤其是有些特别容易出汗的脾虚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想到补了,用一点黄芪叶泡茶,补气健脾、固表止汗的效果是很好的,药理研究证实有黄芪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血管、免疫调节等功效。用茎叶制茶则能够提高人体的抗病功能和抗衰老能力,它可以使人的血压、血流、细胞、情绪等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患者起到恢复功能和特殊的保健作用。

新鲜黄芪的选取

[4]我们选择优质的黄芪,主要的一点是闻它的气味,以豆腥味浓为之上品,黄芪茎叶,会发现豆腥昧一点不比黄芪片淡。带花的黄芪叶还有补肾的作用,因为黄芪的种子是沙苑子,它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的作用,黄芪花叶兼有根和种子的作用。黄芪的茎叶和根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茎叶所含的化学成份与根相似,而且还含有一些根所没有的物质。根、茎叶既能入药又能入茶。

为什么豆腥味浓的黄芪好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黄芪是豆科植物,我们在种黄芪的时候也不要施肥,在生长的过程中主在是靠根瘤菌吸收营养,所以说黄芪上吸收天地之精华所在,我们所熟悉的大豆是一个很好的营养品,那黄芪的多年生的豆科植物,那么它的作用更强,鲜黄芪和鲜黄芪茎叶在补气升阳等方面作用突出,是因为一些重要的有效成分没有流失和破坏。这些成分就是豆腥味的来源,所以豆腥味越浓的效果也就越好。

黄芪临床应用

黄芪虚者补之

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

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有水肿等。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所谓汗出,以气虚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临床上有的患者 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肤比较湿润者都可以用黄芪。

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肚脐深陷。 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气虚了出现肌无力,气虚出现血流不畅通,出现血脉痹塞不通,表现是身体不仁,即麻木无力。同时,还出现气虚生风的征象,出现动摇不定,虚烦不宁,心情烦躁等症状。

气虚的从皮肤多松弛,肌肉不紧凑,不结实,种人大多养尊处优,缺乏体力劳动,赘肉较多。则表示这这种体胖而肌肉松软无力,可以认为是黄芪的主治。尤其是

有食欲,能吃易饥,但依然肌肉松软无力者,用黄芪最为有效。就是一种适合用黄芪及其配方治疗的体质类型,其外观特征如下:①体虚胖或中等,肌肉必是松软不坚紧,决不会是壮实或形体消瘦者。②头汗易汗多汗必见,两目乏神多见。

③腹诊所得,腹围大于或等于胸围,身材呈梨形或呈向心性肥胖,肋隔角较宽多见,必是皮下脂肪丰厚,腹软,腹力弱,按之抵抗力弱者。小腿诊见:小腿肌肉松软但皮下脂肪丰厚,踝关节处的水肿多见,如是冬天穿有袜子,可见有明显的凹陷的紧抠痕迹。④头大脸阔,脸色或白或黄或黑不定,但必是缺乏光泽,少有红光和肤色润泽者,唇色暗淡,脸部肌肉较松驰,尤以上眼睑肌松驰下坠最为多见和最先出现。炎炎夏日来就诊的患者还多见有额头的滴滴汗珠,甚则头发都湿漉漉的。⑤舌质以胖、大、软、淡、嫩、湿润、边有齿印、津液饱满为特征。舌苔的有无、厚薄、色泽不定。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

黄芪用于气虚剂量段:张仲景用黄芪大量治疗水气、黄汗、浮肿(150克),中量治疗风痹、身体不仁(100克),小量治疗虚劳不足(50克)。

鲜黄芪叶补肺气:在我们的医院里的一些岁数比较大的一些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气不足的症状。患者出现咳喘无力,咳嗽的声音低沉,动一动直喘气,好不容易一点清稀痰液,还累得满头大汗,面色淡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动一动就出虚汗、风一吹就易感冒,有时还怕吹风,风一吹就有那一种刺骨的感觉。 肺纤维化的肺动能不全,出现肺气不足,水液失于正常输布,聚而成为清稀痰液,气虚不能运血上荣,面色淡白。久病气虚则神疲乏力,声音低怯,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这种患者需要补的是气,我们用黄芪的全株来补宗气控制心衰老,长时间的补肺气,使一些患者的体质也增强,正气足就没有那么容易感冒了。

黄芪表虚固之

黄芪能补三焦之外,又能实卫气。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者也,“实卫”就是“固表”。防风配上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丹溪心法》有自汗之名方“玉屏风散”之创立。此方不但治自汗,有些盗汗之属气虚者亦适用。

民国时期的医家张山雷就说过:“黄耆补益中土,温养睥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黄芪使肿者消之

历代医家认为,黄芪的根皮利尿消肿效果最好。我有一个病人,是硬皮病,伴有肾硬化缩小、蛋白尿、肌酐尿素氮很高、心包积液、心衰,全身重度水肿、伴大量胸腹水,每天不用利尿药尿量200ml,用最好的利尿方案尿量1000ml。我治疗后,加用鲜黄芪根皮,尿量增长到1500ml,仍然不理想。拿着整株黄芪研究,突然想到需要改善肾的气血运行、入肾络,发现黄芪的细根深入大地深处,心很细,几乎都是皮,细根应该有下行通络作用,有下潜之后的生发清阳利水作用,能够在下肢和下焦发挥宣发通达气血作用。于是我让鲜药基地种药的师傅挖了很多四年鲜黄芪,只取鲜黄芪根皮和须根,其它部位不要,还是以前的处方,只是150g鲜黄芪换成了鲜根皮70g、鲜须根80g,果然服汤剂一次就效果明显,第一天利尿剂减半尿量4000ml,第二天利尿剂再减半,尿量仍为4000ml,进一步减少利尿剂甚至最后停用利尿剂,尿量较多,胸水腹水明显减少,渡过了难关,消肿后称量体重减少了一半。运用这个方法,其他病人也都获得良好效果,医生护

士和患者及家属的负担都减轻了。后来这个硬皮病重症病人经过半年治疗,心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生活自理。

水肿一是肾功能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心功能出现问题,中医来说都是可能是气虚引起,特别是那一种早上消,晚上消的那一种,还有慢性的肿也是,有时查不出原因,都有可能是气虚引起,有一些人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

黄芪使陷者升之

我国署名的医学张锡纯[5]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汗,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气虚第一个表现为短气,名医张锡纯认为是胸中大气下陷,气下陷,就是气出不来,无力气出来,表现出声音低弱,有的气虚不能固表,表现为汗出有一些人出现活动后汗出不止。饮食方面表现为食少等,气虚不养心神则出现心悸,心慌。

语声低弱是黄芪的主治症状之一,因为声音的产生靠呼吸、咽喉部、口唇肌肉的共同协调完成,所以语声低弱往往是呼吸肌无力,我们常说的中气不足。此时常常会用到黄芪类方:补中益气汤。如果是要快补中气,有人选择用人参,人参是大补之剂,大补如有病邪就会闭门留冠,人参之补迅而虚,黄芪之补重而实。如欲长治久安,非黄芪不可。补虚常配合理气药,如补中益气汤等。以知母以济黄芪之热,使久服无弊。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症候较复杂,除眼脸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黄芪补气,有提升上的作用。白某,男,56岁。因反复胃脘疼痛33年,于2009年2月初诊。有“胃下垂”病史30年,兼有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及腹部发胀疼痛,遇冷及食凉后加重,时恶心,食少,饥饿时心悸,周身畏寒,乏力,易上火,牙龈肿痛,腰部酸痛,眠差多梦。小便频,大便不成形,食油腻或遇冷后腹泻。苔白略干,舌底瘀,脉沉偏弱。

这病是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治法:补中益气,温养脾胃。以黄芪为主方,加一些补中益气药物。治疗7天,恶心、腹痛减轻,仍畏寒气短明显,加以除陈寒,补益气血的药物。经过加减调配,服用三个月后症状消除。胃痛之病,医者多以理气和胃之法治之,若见胃胀、牙龈肿痛之症,更易辨为实热证以清胃导滞之法治之。然患者患此病已35余年,且以“胃下垂”起病,现症见畏寒,遇凉病重,其虚其寒可见一斑,而胃胀一症,气虚不行,亦能有此表现。治宜补中益气为主,

用大剂量黄芪,提振脾胃之气,脾胃气旺,故气行得畅,胀痛自除,又以温阳逐其陈寒,加强除痛之力,亦可引阳明之火下行,故使虚阳不亢,病久缓图,故使服药时间长久,以断其根。

黄芪可收久溃疡

黄芪皮肤肌肉组织上营养缺乏,此药可治之。主久败疮,亦可治疗末梢神经炎、硬皮病,硬皮病溃疡等疾病,这一些病与末梢循环有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血管不能提供组织存活必需的血流量,肢端及接触皮肤开始出现营养障碍性损害,临床表现为肢端营养障碍,出现硬肿,坏死或坏疽。黄芪在此类疾病中的作用可能就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黄芪加上些活血药物,还有一些生肌的药,那就是如虎添翼,能解难决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收复溃疡面,生肌长肉。对于一些硬皮病患者,我们有时候还用到了用黄芪用至500克。治疮疡烂肉,黄芪也是一味重要药物,在我们这治疗好多是硬皮病溃疡,伤口久不愈合,不断渗液,1天要换多次纱布。用补益气血之剂重用黄芪30克后渗液减少,不到一个月而伤口愈合,这就是黄芪内托之功。有一些疮疖溃疡,此伏彼起,实不少见,亦甚棘手,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发,反反复复,这一些患者,舌胖嫩,苔白,脉细,此正气虚不能抗御病邪所致,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可用黄芪治疗。

黄芪可降压

黄芪是升阳之药,其实用黄芪也能治疗高血压时,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祛风之品,如用一些天麻之类的祛风药效果当然更好。

还有一些心脑血管病患者,有的还兼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一类的患还可以加一些活血的药及一些利湿的药,这样还可以缓解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现在有的药生长年限不够长,导致有一些中药质量不过关。有研究发现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1年生和2年生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接近,但3年生黄芪中的主要成分含量高出前两者20%~50%。所以从大多数的临床需要来说,黄芪生长时间较长,疗效更好。但也并不绝对,治疗一些虚损较重、或高龄的患者的疾病,往往也要用一些作用更温和的中药,例如小黄芪,生长时间短、较小的。

更好的了解黄芪,不仅利于愈病去疾,还有助于事半功倍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由弱返强。治疗需要医生主持,养生要靠自己学习、积累和体会,简便、易行、高效、舒适方为上策。黄芪虽好,但有助火之弊,尤其中焦湿浊痰食壅滞不净、下元虚损者不能单用,否则易引发疾患。为此,我提出了济肝肾、化暑湿、长中阳的简易小方,可以常用于日常养生,就是黄芪炒西瓜皮

鲜黄芪根皮50g切段、西瓜皮去红瓤及外绿皮500G,大葱10G、水淀粉10G,盐2G,生姜(不要去皮)5G,食用油20G,鸡精2G。先鲜黄芪根皮加水1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倒出,放入水淀粉备用。锅内再倒入食用油,将切好的西瓜皮,生姜,大葱放入锅内翻炒2分钟,再倒入调好鲜黄芪根水的水淀粉再煮5分钟,放入盐和鸡精就可以出锅了,这一道菜采用了我们 可以取得到的一些食材,补气利水,鲜黄芪根皮补气,西瓜皮祛暑利水,生姜温中,制其西瓜皮寒凉太过,生姜皮温散水湿,大葱通气。这道菜还可以用于气虚水肿,还可以用于爱美人士减肥。 黄芪的种植方法

[4]1.土壤条件: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沙土或沙质壤土为佳。 2.整地施肥:播种前平整土地,深耕80厘米以上,每平方米施农家肥5kg。如果在家中阳台上最好选择1米深的盆,直径可以不用太大,40厘米即可,每盆

栽种5-10棵。

3.种子处理:黄芪种皮坚硬,不易发芽,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种子中加入2倍的粗河沙搓揉,擦伤种皮,能迅速发芽。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分钟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达90%以上。

4.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2-25℃。春、夏、秋均可播种。覆土5cm厚将种子盖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15天出苗。

5.育苗移栽:按12-25cm株距,20-40cm的行距,将苗顺放或斜放于沟内,覆土10-20cm后,每平方米用苗15株左右。春秋15天除草1次,夏季10天除草1次。

6.追肥:每年春夏施用农家肥各一次,每平方米施农家肥3kg。

7.浇水:黄芪幼苗生长缓慢,10天灌水一次,15cm高以后,20天灌水一次,生长半年后,1个月灌水一次即可,可不浇水。

8.采收地上部分:枝叶繁茂后, 可适当采集新鲜黄芪茎叶,每次采集不超过1/5,以免影响生长。

9.采收地下部分:生长2-3年可以逐渐收获新鲜黄芪根,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收后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用均可。

脂溢性脱发宜平补,重用黄芪以为功,结合外洗更有效

小编导读 脂溢性脱发( seborrheic alopecia,SA)指在青春期及青春期后以毛发进行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皮肤病。由于病程长又对外貌影响巨大,故此病成为很多患者的心中隐痛。本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擅长治疗各种脱发的邱明义老师的经验,很容易理解和应用,不容错过—— SA属中医“蛀发癣”“虫蛀脱发”的范畴,历代医家或从本虚肝肾精血论治,或专主湿热风燥之邪,即或能够兼顾二者,也常忽视该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邱教授指出SA病因复杂,虚实夹杂,基本病机乃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为本,湿热瘀结、血热风燥为标,且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多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因上或因长期作息颠倒暗耗肾精,或因劳欲过度损及精血,或嗜食肥甘酿湿化热生瘀,湿热瘀结于脉道则血热,或情志不遂,思虑化火,郁火上攻,易生风动燥。

郁闷的人 邱教授指出在SA各个阶段的临证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的问题,脱发本身就是由发根不固所致,整个病程中都当平补肝肾,养血滋阴,以稳固发根。治疗脱发,遣方用药中特别强调“平补”,以二至丸、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等平和药方为主,不可选用过于温燥的方药,以免伤血耗精。如用熟地黄、当归补肝肾、养精血以滋生发源,一静一动是谓“平”;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且能化脂降浊,补中有泻是谓“平”;桑椹与熟地黄、制何首乌相须配伍以滋阴补血,寒温互制是谓“平”;女贞子、怀牛膝、墨旱莲均平补肝肾、荣发生发。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和山药均可补肾涩精,邱教授认为山药虽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收涩之性较强,多用恐敛邪不出;而山茱萸虽味酸性涩归肝肾之经,但具有肝木条达舒畅之性,正如张锡纯所谓“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达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临证应用山茱萸无留邪之弊,故多选出萊萸而少用山药,以山茱萸涩而条达是谓“平”。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咳嗽;止嗽散;中药配方颗粒 慢性顽固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痒,干咳阵作,无痰或咳甚仅有少量粘痰,咳甚时伴气急,且经久难愈,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常因花粉、尘螨、化学刺激物、烟雾、活动、情绪刺激、闻及异味气体而使症状加重。因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所以备受呼吸科医生重视。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之《医学心悟》,全方由“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组成,原服用方法是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钱,温开水调下。按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笔者常用原方比例,选用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所产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其效尚佳。现将点滴收获介绍如下,与同行切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顽固性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多由于六淫外邪侵犯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

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病例多发生在季节变化、气温骤然改变的时候,如若此时患者恰逢正气不足,必正不胜邪而骤然发病,如治疗不够及时准确,则必然迁延不愈。由此可知,本病病因为外感六淫,而病机则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 止嗽散的加减应用 止嗽散药物组成:百部20 g,白前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陈皮12 g,桔梗20 g,炙枇杷叶30 g,僵蚕15 g,蝉蜕15 g,炙麻黄8 g,地龙15 g,甘草10 g,紫苏叶12 g。若肺热炽盛、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8 g,或酌情加金银花、连翘各12 g;咽痛加射干15 g。以上剂量均为成人剂量;小儿剂量随年龄大小酌减。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止咳药,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2008年2月11日初诊。16 d前,患者因感受风寒之邪,随即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咳痰、胸闷、口干口苦等症状,曾先后服用阿莫西林、伤风感冒片、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必嗽平等药物,效果不佳。就诊时仍感咽痒不适,痒即咳嗽,尤以晨起和入睡时为甚,干咳无痰,身软乏力,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浮。西医诊断:慢性顽固性咳嗽。中

不安腿治疗用药及偏方

不宁腿治疗用药及偏方 一、中成药 1、北京万国中医医院《“京字腿冲剂”》 2、同仁堂《养血荣筋丸》 3、杨淑润《舒络宁腿配方颗粒》,床疗效显著,疗程短而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中药方 按照不同的证型大概分三种治疗,可对照选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个中医诊断一下。 1、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四肢麻木,双侧小腿肌肉酸痛,时有烦躁,夜间尤甚。 成药:同仁堂《养血荣筋丸》,不贵。 方药10味:生白芍30,炙甘草10,木瓜15,全当归15,鸡血藤30,丹参15,川芎10,怀牛膝15,生地10,桑寄生15 2、寒湿痹阻,气滞血瘀。不宁肢体综合征的症状外,遇寒加重。 方药13味:防风10,羌活10,独活10,桂枝10,防己10,苍术10,当归10,薏苡仁20,丹参15,怀牛膝15,生乳香3,生没药3,桑寄生15 3、湿热下注,浸淫筋脉。和第一个证型有区别,舌苔黄腻,或地图舌,或下肢有水肿,胸腹满闷,不思饮食,或食后撑胀。 方药12味:薏苡仁30,杏仁10,白蔻仁10,苍术10,滑石10,通

草10,黄柏10,木瓜15,怀牛膝10,伸筋草15,丹参15,桑寄生15 4、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处方8+2味:黄芪40g,白芍20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15g,鸡血藤20g,当归10g,伸筋草20g。伴睡眠障碍者加夜交藤30g,柏子仁2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天。 5、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散加减 方药14味:桃仁15g、赤芍15g、当归10g、川芎10g、牛膝10g、红花9g、枳壳12g、柴胡12g、苍术12g、黄柏15g、木瓜20g、生地30g、苡仁30g、甘草3g。 每天1剂,水煎服,20天为1疗程。组治愈56例93.33%、显效3例5.00%,好转1例1.67%,总有效率为100%。 三、西药方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病因不明,尽管对症治疗的方法很多,但迄今为止尚无对因治疗措施。 1、西比灵 系脑益嗪的新一代制剂,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有人用西比灵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患者36例,每晚10毫克,15天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lOO%。 2.卡马西平 (CBZ)第l周每晚睡前服100mg,以后2周依治疗反应与副反应的情况,每周增加100mg,直至每晚服300mg,维持此量再服2周,总疗程5周。服药3周后临床症状中明显改善。效果满意后可逐渐减至维持量(100~200mg)长期服用。可抑制脑内去甲肾上腺敏感的腺苷酸环化

黄芪及其应用

1920年秋天,胡适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能完全见好。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遂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 也就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于是还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二、黄芪的特性 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粗长、表皮皱纹稀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优。中医学认为,黄芪的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 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证实祖国医学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黄芪确有明显的强壮作用。灌服黄芪的动物,增重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时间延长,尿量增加。黄芪还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防治循环衰竭。对实验性肾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尿中蛋白定量减少。

黄芪药方

当代临床 (1)心脑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12g。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③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120g。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④脑梗塞 生黄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术各10克,生当归、生丹参各20克,钩藤15克。随证加减:阳闭者加安宫牛黄丸;阴闭者加苏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脱证者加人参、附子等;肝肾亏虚者加左归丸。1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治疗63例,治愈(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总有效率88.8%。 ⑤脑动脉硬化症 生黄芪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乌、麦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旱莲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枣仁、夜交藤、生牡蛎等;痰浊者加胆南星、陈皮等。1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治疗48例,治愈17例,有效30例,无效1例。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北芪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4)重症肌无力 黄芪25克,仙茅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胶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20枚。加减:复视、眩晕、耳鸣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杞;痰多,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加苏梗、陈皮、法夏、瓜蒌等;头痛、眼胀、舌质紫暗或瘀点加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牛膝等;腹胀、纳差加鸡内金、莱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1日1剂,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 (5)心律失常 黄芪50克,党参、丹参各30克,麦冬、当归、附子各10克,五味子、红花、生姜各5克,大枣20枚。加减:孕期早搏者加茶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蒌皮;心悸明显者加龙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溏者加木香、苍术、焦山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皮、万年青根等。1日1剂,治疗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银屑病

张锡纯用黄芪

读《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解有感 张锡纯老前辈乃医林大造化之人,著述虽少但所论甚精、甚验,与理、与药皆有独创、先见。对云云众生利益深远,实后生之楷模也。 黄芪解中有这么一段:“……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盖人禀天地之气化以生,人身之气化即天地之气化。天地将雨之时,必阳气温暖上升,而后阴云四合,大雨随之。黄芪温升补气,乃将雨时上升之阳气也。知母寒润滋阴,乃将雨时四合之阴云也,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 另张老在《升陷汤》中引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我想肺主一身之气,居于胸中。肺又是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黄芪配知母可不可以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意起增加水的上、下源之水量,而调节肾系尿量的排放量,而加大结石的排除。 由上而感,用于临床。 病例1:张XX之妻,47岁。XX市XX镇北墅村村民。2000年8月来诊,尿频,尿后疼。45天。经镇医院检查泌尿系未见异常,诊为泌尿系感染。给其输液治疗12天,未见好转,而转入北墅监狱医院检查又未见异常,诊为膀胱炎。又输液治疗19天,尿频稍见好转,但是尿后仍疼。而又到一中医处诊治,给其清热解毒,利尿补肾之药,诸症如前。经人介绍而来我处诊治。其体胖大,面黄白,活动气喘,舌胖大质稍暗。双寸脉沉微左寸尤甚,左肾脉沉少涩。此乃胸中之气虚陷,使水之上源之水不能从高处有力度流下造成下源之水流淌缓慢而使水中之阴质之物流出不利造成的。应升,陷下之胸气,提高水位,佐以,疏导水道,诸症皆除。黄芪、知母、金钱草、滑石、甘草、海金沙、桂枝。5剂,水煎服。服3剂,患者打电话告之,其腹痛难耐,有下坠感。我还未说话,其又说,不行我要上厕所。3小时以后,我因担心而给其回电话,其接电话说:“没事了,下来一块如小花生大小的结石,一点不疼了,我们在大扑克牌呢!”我遂恍然大悟。后又来我处拿药5剂,至今未犯。 由上的治疗更坚定了我对以上的认识,后凡是泌尿系结石的病号我都根据病情加入黄芪配知母,效皆甚捷也。此中妙处,皆气化使然也。犹如雨季,天下地出,水势不可挡也,无坚不催也,无碍不开也。 一点浅陋之见,请同志指正。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中医太伟大了,我要更多的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用纯纯的中医理论指导我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张锡纯临床应用黄芪经验 本文发表于《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11月第4卷第11期 摘要:张锡纯以黄芪为主组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屡起沉苛固疾。归纳其特点,一是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有效地运用黄芪补气或息风之功,治疗各种疾病;二是重用生用黄芪。对临床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锡纯系清末时期著名的中医学家,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药物的临床应用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笔者读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应用黄芪的经验归纳如下。 1、扬黄芪补气升陷之长,治各种疑难杂证 黄芪,又名黄耆,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1]。由此可见张师用黄芪治疗诸如自汗、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疮疡久溃不敛、崩漏、带下等病证均取黄芪补气、升陷之功。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治内、外、妇各科多种疑难杂证,

张锡纯:黄芪

运用黄芪配伍规律探讨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于黄芪的运用经验丰富,配伍灵活, 自出机杼, 颇多卓见, 启人思路, 兹撷要探折如下, 以示其旨。 1黄芪配知母, 益气滋阴止消渴 张氏认为, 消渴证为元气不升所致, 故治以升补元气。其所创之玉液汤, 即重用黄芪作为主药, 助脾气上升, 散精达肺, 升补元气。认为黄芪不但补气, 用之得当, 尚能滋阴。同时配伍知母, 生津润燥, 二者配合, 有阳升阴应, 云行雨施之妙。且知母能制约黄芪之温热之性, 两相配伍, 药性平和, 始能久服无弊。张氏在治疗消渴证时强调先清其实热, 然后更易收捷效。 张氏治疗虚劳证, 亦常用此二者为主, 如常用黄芪18g, 知母24g 同煎, 治阴虚身热之劳嗽证。黄芪大补肺气以益水之上源, 使气旺生水。知母能滋肺中津液, 使肺肾同治, 金水相生, 烦热自退而取效。服数剂后又加以丹参, 当归等活血之品, 防其虚劳日久而成之血痹。 对于阴虚有热之劳嗽证, 常重用黄芪、知母,莫不随手奏效。黄芪、知母虽可退虚热, 但热甚者,须加生地黄。 2黄芪配龙牡, 补肝收敛止崩漏 张氏所创之安冲汤、固冲汤均用黄芪配龙骨、牡蛎, 治崩漏,月经过多等证。并配以海螵蛸、茜草固涩下焦, 为治崩漏之主药。对于血热妄行者, 宜加重生地、知母用量。如属气分热盛兼外感者, 宜用白虎加参汤。重用生石膏90g, 使火热清后, 方可用安冲汤。对于外邪未去者, 当先祛邪, 然后再安冲止血固本, 是为正治。对于血崩失血多者, 强调龙、牡宜煅用, 加强收涩之力, 疗效更好。基本可以达到一剂血止的效果。对于血崩证, 用固冲汤不效者, 此为大气下陷, 宜加柴胡6g, 并加重黄芪用量, 认为柴胡为治大气下陷致崩漏之主药。 3 黄芪配干姜, 温通心阳蠲寒饮 张氏认为,黄芪善开寒饮, 且常配伍干姜, 治疗寒饮结胸之喘嗽证。生黄芪补胸中大气, 大气壮旺, 心肺阳足, 自能运化水饮。干姜辛散化饮, 补心肺之阳, 阳足则阴霾自开。其所创之理饮汤, 即重用干姜开寒饮,气分不足者, 加重生黄芪温补元气。心肺阳虚, 不能运化精液, 痰饮内生者, 又配少许厚朴,“厚朴多用破气, 少用则通阳”, 借其温通之性, 使阳通气降。干姜可重用至30g, 旨在通阳散饮。对于胸中痰饮郁结者, 有时亦单用干姜10g~30g, 煎服数剂, 继之加黄芪, 每

重用黄芪治疗抑郁状态伴双目阵发性睁眼困难验案一则

环球中医药2016年2月第9卷第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ebruary 2016,Vol.9,No.2 181  四医案析评四 作者单位: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作者简介:张成(1980-),博士,主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心身医学三E?mail:zchgrace@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1369280.html, 重用黄芪治疗抑郁状态伴双目阵发性睁眼困难验案一则 张成 【摘要】 抑郁状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表现,并且伴有不恰当的社交反应和一定的认知功能减退,属于中医 郁病” 忧郁”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三本案根据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而上贯于目,脾气虚弱致肌肉失于气血濡养,升举无力,故睁眼困难,且心血乏源,神失所养,故可见情绪低落,惶恐不安三治以补中益气二养心安神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养心汤加减,并重用黄芪,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三情志疾病在发病前多有 过劳”致 体虚”的物质基础三中医学在情志病的预防上讲求顾护身体 正气”,避免 过劳”和 虚极”的发生,在 未病”阶段要防微杜渐,积极调护,未病而先治,从而减少情志病的发生三 【关键词】 抑郁状态; 黄芪; 补中益气汤; 养心汤; 验案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2.018 1摇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因 情绪低落,伴双目难睁半年”于2011年9月8日就诊三患者半年前母亲去世后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懒于出门,不愿与人交流,经常有惶恐不安之感,不敢独自在家三白日出门时双目紧闭难睁,需家人陪伴,回家放松后,双目可缓缓自行睁开三纳差,夜间眠差,经常恶梦,内容多为鬼神三半年前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心理科,诊断为抑郁状态,予服盐酸文拉法新150mg,每天一次至今,情绪低落可见缓解,但仍双目难睁同前,且恐惧感及恶梦未见缓解三既往患者侍奉卧病母亲近10年,经常昼夜不离二衣不解带,直至半年前母亲去世三患者平素性格平和三刻下:双目紧闭难睁,纳食不香,惶恐不安,夜眠常梦见鬼神,昼夜需家人陪伴,小便调,大便不畅,质软成形,2天一行三舌淡暗,苔薄白微腻,脉沉细三结合病史,四诊合参,中医辨病此属郁病二胞睑振动,证属气虚心脾两虚;现代医学诊断为抑郁状态二眼轮匝肌痉挛,治以补中益气,养心安神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养心汤加减:炙黄芪15g二炒白术15g二陈皮12g二升麻6g二柴胡6g二党参10g二当归10g二麦冬10g二炒酸枣仁15g二茯神30g二远志6g二大枣10g二龙齿30g二炙甘草6g三7剂,每日1剂,水煎500mL,分三次餐后内服(服法以下同)三嘱咐患者继续服用盐酸文拉法新150mg,每天1次三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分析疾病及症状产生的原因,解除患者对于疾病及症状的恐惧心理,加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如何保持心身的健康;让患者内心的苦恼和矛盾冲突得到释放和理解,告诉患者较为合理的认知模式和 应对方式三 2011年9月15日二诊:患者来诊时仍紧闭双目,恐惧感 略减,纳食略增,余症二二便二舌脉均同前三患者因奉母寝食失调久,劳心劳力甚,心脾气虚甚,故继续守心脾气虚论治,初诊方改炙黄芪为30g二炒白术30g三因患者双目紧闭,行动不便,故要求开14剂三嘱继服文拉法新同前,心理疏导同前三 2011年9月29日三诊:平日出门时如果要求患者睁眼,患者可勉强睁开眼缝,上下眼睑约开2毫米,眼睑肌肉痉挛,恐惧感减轻,夜间恶梦减少明显,纳食增,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三效不更方,继守心脾气虚论治,二诊方改炙黄芪50g,且考虑患者劳心眠少日久,心阴心血亏虚,改炒酸枣仁30g三14剂三嘱继服文拉法新同前,心理疏导同前三 2011年10月13日四诊:患者双目半睁,可自行走,恐惧感及恶梦明显缓解,兴趣感提升,出门时可与人短时间交流,纳如常,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三继守心脾气虚论治,三诊方改炙黄芪为60g三14剂三嘱继服文拉法新同前,心理疏导同前三 2011年10月27日五诊:患者双目已经完全睁开,行走 自如,纳眠安,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三患者症状基本缓解,守方不变,再服14剂三嘱继服文拉法新同前,心理疏导同前三 2011年11月10日六诊: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及家属要求减去文拉法新,考虑患者已经服用文拉法新近9个月,可以开始减量,遂嘱每次减文拉法新37.5mg二并持续两周时间,如果无症状反复,可再次减药三期间口服补中益气口服液继续调理,患者2月后已将文拉法新停掉,病情未有反复,再嘱其平日情绪不可过于波动,尽量避免过喜或过悲,回避刺激性的新闻及情节激烈的电视剧,每天保持适度运动量和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三再嘱其家属,除非必要之时,寻衅滋

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处方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 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1) 感冒初期: 主要表现:鼻塞流清涕头痛咽喉不适咳嗽发热恶寒等。 处方: 荆芥1袋 薄荷1袋 金银花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分两次开水泡服。首日加倍,连服3天。 注; 荆芥: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薄荷: 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金银花: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效果显著。 三药均具气味芳香,共奏开窍解表,驱邪解毒。

加减: 恶风恶寒者,加:防风,咳嗽有清痰者,加:法半夏; 发热恶寒者,加:柴胡,发热不恶寒者,加:板蓝根; 头痛恶风者,加:羌活,川芎. (2) 感冒后期: 主要表现:咳嗽、吐痰、咽喉不适、头痛 处方一: 荆芥1袋前胡1袋 僵蚕1袋桔梗1袋 百部1袋甘草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每日两次,首日加倍 感冒后期咳嗽(感冒后期反复、久治不愈的咳嗽) 处方二: 党参1袋 生姜1袋 蜂蜜30g. 用法: 痰多气逆加:化橘红, 微喘加:胡桃肉, 便秘加:玉竹.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连服3天

注:感冒咳嗽虽称之为“小病”,但治疗不当,可以迁延日久,即使治疗得当,有时也易留尾巴,患者偶尔咳几声别无不适,大都不愿继续服药治疗,然而,一旦受一点风寒,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党参生姜蜂蜜三味,用于感冒咳嗽的收尾,十分合适。 生姜散寒止咳,蜂蜜润燥止咳,党参益气补虚。生姜得蜂蜜之润,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之温,则润而不涩,党参得生姜之温散,则补而不留邪。 2.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主要表现:反复咳嗽,痰多或白黏难咳出,遇风寒加重,咳甚出现喘息,胸闷、气促、水肿等。 属肺阴亏虚,痰湿蕴肺。 治宜:补气养阴,利湿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 矮地茶1袋灵芝1袋 红景天1袋丹参1袋 浙贝母1袋葶苈子1袋 用法: 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泡服。 加减:喘息减轻,水肿不重者, 去:葶苈子,加:陈皮; 咳痰不爽者, 加:法半夏. 可合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子、莱服子

善用黄芪,确有奇效,归纳如下经方药证

善用黄芪,确有奇效,归纳如下。经方药证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我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试作归纳,介绍如下。 (一)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粘膜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粘膜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粘膜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以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用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出于东垣,防风之份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充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症候较复杂,除眼脸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我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二)“升”者平之 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我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据《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所载日本寺田文次郎等报告:“与其他6种可以注射的降血压制剂比较,证明黄芪的作用强大。虽然有的药剂可使血压有持续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种药剂大量使用后,可使动物衰弱。”这一结论,从药理研究角度支持了重用黄芪可以降压。此外,我赞同以下的论点:血压之所以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信息,是内脏阴阳失调

5.26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2500字符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黄芪饮片治疗,实验组,通过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黄芪饮片,黄芪颗粒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黄芪颗粒;黄芩饮片;临床应用;疗效 为对比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本院以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黄芪颗粒和黄芪饮片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包括26例男性和24例女性,19岁至51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1.8±7.94)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实验组,包括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22岁至50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 2.6±8.57)岁为患者平均年龄。所有患者均符合肾脏病组INS诊断标准,且不存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症状。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对照组:通过黄芩饮片治疗,取40g黄芪饮片,添加至200ml 清水中,煎服。(2)实验组:通过黄芪颗粒治疗,取15g黄芪颗粒,用水冲服,每日1次。以患者病情为指导,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120IU/kg·d为标准,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4个疗程为治疗时间。 1.3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表现为阴,通过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血清白蛋白上升至30g/L及其

一方配方颗粒专病专方

消化内科 1、反流性食管炎 处方:柴胡1包白芍1包枳壳1包蒲公英1包夏枯草1包厚朴1包代赭石1包海螵蛸2包煅瓦楞子1包甘草1包 功效: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适应症:胸骨后灼痛,烧心感,反酸、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 2、慢性胃炎 处方:醋延胡索1包白芍1包炒川楝子1包海螵蛸1包 蒲公英1包沉香1包乌药1包甘草1包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上腹疼痛或上腹胀闷,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呆。 3、消化性溃疡 处方:海螵蛸1包白芍1包白及1包醋延胡索1包 党参1包三七1包甘草1包 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适应症: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乏力,纳呆。 4、萎缩性胃炎 处方:黄芪1包太子参1包石斛1包三七1包莪术1包白花蛇舌草1包枳壳1包厚朴1包鸡内金1包甘草1包 功效:健脾养阴,理气活血。 适应症: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5、急性胃肠炎 处方:黄连1包木香1包广藿香1包火炭母2包 凤尾草2包薏苡仁2包山药2包葛根1包 功效:清热利湿,止呕止泻。 适应症: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伴恶寒。 6、肠易激综合症 处方:党参1包白术1包防风1包炮姜1包茯苓1包 吴茱萸1包补骨脂1包柴胡1包木香1包白芍1包 石榴皮1包延胡索1包炙甘草1包 功效:温中健脾,疏肝祛风止痛。 适应症:反复腹痛腹泻,大便稀溏,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7、溃疡性结肠炎 处方:淡附片1包干姜1包党参1包炒白术1包 柴胡1包升麻1包诃子1包地榆炭1包 功效: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适应症:腹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滑脱不禁,或五更肠鸣腹痛、腹泻,或泻下脓血,食

中药配方颗粒招标内容及相关要求资料

中药配方颗粒招标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招标内容及相关事项 1、招标内容:中药配方颗粒及其伴随服务。 2、付款方式:使用确认签字后三个月汇款。 3、合同期限:2年。合同期满,经考核,中标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续签权。 4、由我院提供100种饮片的目录及目录内药品的零售价,投标企业下载附件中的报价单,对目录内药品的配方颗粒进行供应价和零售价的纸质报价和电子报价(U盘)。纸质报价单和电子报价(U盘)保持一致,如有不符,以纸质报价单为准。 5、商务分由投标折扣分和零售价比分组成。 6、其余品种的供应价参照平均投标折扣进行供应。 二)服务要求: 投标人除满足招标报名公告所述的资质要求外,还应在投标文件中应对以下质量及服务条款作出承诺: 1、必须保证所供应的中药配方颗粒是符合相关法定质量标准,同时也符合本投标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合格药品;保证所供应的中药配方颗粒到货入库的剩余有效期不少于1.5年,并保证有效期内的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2、免费提供与我院使用规模相适应的、与中药配方颗粒相配套的调剂设备与人员,即“智能中药房",并按相关规定负责智能中药房的装修、与配方颗粒剂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并配备足够的调剂人员

和设备维护人员,服从医院中药房管理。 3、提供其经营配方颗粒基本目录,并保证此目录内的配方颗粒在采购周期内可持续供货,缺货率应低于1%。 4、对于经营品种基本目录外的配方颗粒,采购单位有需求的,应标人不得拒绝供应,应积极组织调拨资源,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到货,市场上确无货源的除外。 (三)投标须知 1、投标文件内容第一部分(商务资信及技术文件)包括: 1)投标文件目录清单; 2)投标函; 3)投标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及法人和被授权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投标企业为非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提供生产企业授权委托销售证书; 5)投标企业的中药配方颗粒GMP证书和本企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表,法人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6)投标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括销售规模、省内或周边有无售后服务中心。 7)上年度投标人企业财务报表; 8)企业2016年度纳税报表(加盖企业所在税务部门红色公章)9)投标企业最近一次的药品质量信用等级(由当地药监部门评

最新四苓散加减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疗效观察

四苓散加减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疗效观察

四苓散加减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12年01月12日 11:59:09 Thurs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马小玲1,田颜蜻2作者单位:1.延安市中医院,陕西延安 716000;2.延安市宝塔区凤凰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 会主办,中华医 学电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泄泻,小儿;脾虚;四苓散 泄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要特征。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症,一年四季皆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其中0.5~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笔者应用四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属脾虚 证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6月期间在延安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泄泻患儿,共80例,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7~12个月者13例,>1~1.5岁者17例,>1.5~2岁者10例;病程14~22 d。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7~12个月者15例,>1~1.5岁者13例,>1.5~2岁者12例;病程14~32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