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711290172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71129017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封建国家的倡导

B. 宗法制的影响

C. 分封制的产物

D. 君主专制的需要

2.周王族作为原商朝西方的一个“小国”战胜强大的商王国,成为中原新的统治者,不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周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状态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表现。在“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思想指导下,周初统治者

A. 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同姓亲族

B. 建立了内外服制度

C. 加强中央集权

D. 采取了分封政体

3.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C.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

D.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4.《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诗经?商颂》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尚书》认为商汤伐桀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实行“家天下”制度

C.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 科学宣传、信仰自由

5.按周礼,天子用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春秋时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季氏财力雄厚

B. 卿大夫势力强大

C. 季氏越级夺权

D. 分封制趋于崩溃

6.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的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表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

A. 商周的政治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B.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 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 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8.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 三公九卿制的实行

B. 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 工匠技艺水平高超

D.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9.公元前214年,秦平定了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观察右图,其中象郡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如陕西曾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用泥制陶瓷的事实

D.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11.(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1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13.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因为有侯王,依靠祖先保佑,天下刚刚太平,如果再分封诸国,这是在制造战争啊,想求得天下的安宁,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得天下的安宁”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修长城

D. 统一文字

14.元代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由皇太子兼任,无太子时空而不置;元代的宰相及其他行

政官员常常兼任枢密院的要职。有此推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枢密院与中书省的双向制衡

B. 巩固枢密院决策机构的地位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军事节制

D. 保证中央政令在军队中贯彻执行

15.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和困局

16.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 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 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C. 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 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7.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 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18.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

A. 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

B.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

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返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材料反映出唐代A.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 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 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宰相专权

D. 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20.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21.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 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 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 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22.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 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 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 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23.明太祖朱元璋为解决丞相专权而废除丞相制度,由一些低级别的翰林学士协助处理政务,给皇帝提供建议。明成祖以后,由于继任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内阁成员的权力开始扩大,有了票拟的权力,并开始出任一些高级官职,内阁成为明朝统治的核心机构。由此可见明朝的内阁

A. 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B. 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C. 已经成为正式机构

D. 地位和权力有所上升

24.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最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A. 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B.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D. 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25.“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26.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审判专属刑部,大理寺专管复核,两者都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三个部门组成“三法司”,进行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反映出明朝

A.司法权力由皇帝直接控制 B.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C.司法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 D.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27.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

C.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28.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

B.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D.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29.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更加腐败,甘愿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0.清政府于1884年在天山南北地区改军府制为州县制,建新疆省;1907年又将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的东北三个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并相继启动蒙古建省和西藏改制,只是尚未完成,清王朝即寿终正寝。上述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说明清末统治者A. 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的侵略 B. 仍有扩大统治区域的意图

C.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

D. 通过巩固边疆以抵制革命

31.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32.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材料反映的时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外国侵略者开始和清政府勾结

B.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囯的工具

C. 大多省区宣布脱离清朝统治

D. 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寿终正寝

33.甲午战后,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在许多方面,1895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 打乱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C. 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合

D. 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愿望

34. 1896年,清政府对日派出第一批留学生13人,“留日”思潮开始兴起,1901年留日学生激增,1906年留日学生达到8000多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清政府留学政策的变化

B. 民族工业对人才的需求

C.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D. 民主革命运动形成高潮

35.“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6.《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37.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 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38.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纷纷要求列强出兵,迫使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并

为“联军”直接镇压义和团摇旗呐喊。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甚至叫嚣:“把势力伸展到中国的好机会到了,上帝不允许我们放过这个机会。”这表明当时在华外国传教士

A. 为本国的殖民扩展效力

B. 鼓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C.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D. 要求深入中国内地传教

39.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与角逐。”关于这次“海军的出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B. 战前李鸿章提出避战保船

C. 丁汝昌率致远舰壮烈殉国

D. 中国舰队率先逃离战场

40.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

A.部分洋务运动的领导人各自为战 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

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

41.法国一位资深议员曾发表演说:“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 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42.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 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 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 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 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43.据抗战初期路透社电讯载,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这次战役

A. 为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B. 是抗战以来中方最大一次胜利

C. 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 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

44.“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叉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 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 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 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 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45.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据此判断,上述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46.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

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

47.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D.呈现了抗战中不同侧面的历史地位

48.二战期间,中国扶助朝鲜和越南的独立运动,派遣远征军出征缅甸,介入英印事务。1942年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总司令身份出访印度,希望印英当局允许印度取得自治领导地位,并保证其战后独立,同时希望印度国大党暂缓提出立即独立要求,放弃不合作政策。这反映出中国

A. 增强了大国意识与大国责任感

B. 成为了亚洲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 顺应了抗战局面根本好转的形势

D. 保持了与英美一致的外交策略

49.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党在东北的总策略是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共同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此后满洲省委着手联合其他抗日队伍,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发展为抗日联军。这反映出

A.东北抗战得到了各阶层的有力支持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

50.下面是1937-1945年侵华日军伤亡人员统计图,下列对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日军伤亡比国共两党军队的要重

B. 相持阶段日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D. 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0分。

51.(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

——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材料三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总的来讲,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的依靠皇帝暂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

——摘编自渖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和影响。(12分)

52.(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症”,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安;“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文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浪费,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

——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甲午战争时期“统治阶层的颓废”的主要表现;说明该表现对战争结果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对日政策。(12分)

高一期中历史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50分)

51.(26分)

(1)趋势:宰相数量由一相制发展到多相制;中央其他部门不断分割相权;相权被逐渐削弱。(6分)

(2)主张: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2分)

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6分)

(3)原因:宰相专权的历史教训;皇权专制加强的需要。(4分)

影响:破坏了中央行政体系的完整性;降低了各级官员的地位和尊严;使最高权力运转被扭曲;使明代官员管理缺乏连续性;严重损害了国家典章制度的地位。(8分)

52.(24分)

(1)表现:视野上目光短浅、思维陈旧、不思进取;生活上骄奢淫逸、贪贿无度;外交上奴颜媚骨;军事上懦弱退让、畏敌如虎;文化上文弱无耻,崇尚空谈:社会上民风败坏、整体堕落。(每点2分,答出五点即可,共10分)

影响:导致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分)(2)看法:精神上浑浑噩噩,毫无生气,行动上好歹不识,是非不分、公私不明;官员贪腐伪善,青年颓废堕落,人民斗志涣散。(4分)

评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电令东北军力避冲突。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口号,采取不抵抗主义。一面继续“围剿”红军、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和排除内部异己力量;一面谋求同日本侵略者的妥协。蒋介石、张学良袭用“以夷制夷”的故伎,把制止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企求英、美等国出面干涉上,幻想依赖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压迫日本撤兵。张学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刺激了日本侵华的野心,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8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