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学术界》1995年第二期

杨金海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16页)这种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是人的狭义的自我认识,广义的自我认识还应当包括人对自身的感性存在的认识和领悟,以及人对自身与他物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由是观之,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下三种形态,即直观领悟性认识、反思抽象性认识和辨证具体性认识。

(1)人类自我认识的第一种形态:直观领悟性认识

原始人究竟是怎样认识自身的,对此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和了解,而只能根据哲学史、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思维学(尤其是原始思维学)等等来推知。深入研究此问题会超出本文研究范围,所以我们只能对此作粗略的阐述。

从哲学史上看,人类对自身的直观领悟性认识大致在西方的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之前。从个体自我认识的历程上看,此种认识形态发生在儿童时代。因为发生认识论和原始思维学已经证明,“与我们社会的儿童和成年人的思维比较,…野蛮人?的智力更像儿童的智力。”(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第25页)所以,我们可以把儿童的自我认识与人类的早期自我认识联系起来研究。这样我们就不仅可以通过史料和上述诸科学的成果来了解,而且可以多少体验到此种自我认识方式,因为我们都曾经是儿童。更有趣的是,语言哲学的研究也表明,人们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用意,决不能只靠概念,而必须同时或首先运用“身体的动作”这种“自然语言,如手的指向或身体的转向某物、声音的指向某物、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和语气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领悟(懂得)他们所运用的概念(符号)。这意味着,在我们每个人的认识中,都有原始的直观领悟性认识层;而且,我们在认识一种新事物时,也总是从直观领悟性认识开始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当如此。因而,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撇开关于人的诸种既成概念,返回到人的经验层次来领悟人的存在,就能够在我们的意识中再现人的自我认识历程,体验人们最初的自我认识状态。

人对自身的直观领悟性认识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对人的外在现象作直观的表象性认识。在这里,人作为认识对象是完整地直接地呈现在人的意识面前的,而人作为认识主体也是完整地直接地来反映人的存在现象的。换句话说,人作为对象并没有被意识分解为各个片面,而是作为活生生的存在物出现的;而人的意识也没有分化,知、情、意都还是浑然一体的。在此种情况下,人对自身存在的认识更多地是靠“自然语言”来领悟,而非靠有关人的概念来理解的。

此种对人的存在的直观领悟性认识又有三种具体形式,即直接领悟、间接领悟和整体领悟。

人对自身存在的最早认识可说是直接领悟,即给人以“人”的指称或命名。其具体的认识形式就是指着一个具体的人说“这是人”。当人能够给人以“人”的指称时,它实际上已经领悟到了人与物(如狗、猫等)的区别,只是还不能说出来(即不能形成具体一步的概念和声音符号)罢了。伟大的斯芬克斯之谜所蕴含的对人的认识就是直接领悟性认识,即领悟到了人与物的外在整体性区别,亦即人是变的,即人会从四条腿变成两条腿再变成三条腿。人的一切谜都因于这个“变”字。中国夏代之前的舜也已领悟到了人与物的内在整体区别,即

人有道心,后来此话被看作儒学道统的源头。尽管古埃及人和古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变性或道心,但并不能对变性或道心作说明,也不能对人与物的此种区别的原因作说明,因而此种意识就还是一种很微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直接领悟性认识。

人对自身存在的间接领悟性认识则是较高一层的认识。在此认识阶段上,人要力图说出人与物的具体区别来,并要力图找出此种区别的原因。关于人与物的诸多区别,在苏格拉底和孔子之前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说明,譬如人有灵魂、语言、德性等等,对此勿须多述。关于人与物区别原因的寻找,在此阶段也甚明显。大致有两种寻求道路,一种是到物中去寻找,另一种则是到神中去寻找。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式,后者则是唯心的神学的认识方式。在这两种对人的解说中,唯物主义本质上是正确的,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本质上是错误的。但二者又有共同之点,即都是对人的存在及其根源的猜测性认识,即间接领悟性认识。

在对人的直观领悟性认识的最高阶段,是整体领悟性认识。在此阶段上,人将自身领会为人的多种存在与本源的统一,甚至领会为宇宙的灵魂、万物的尺度。譬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将人的意见、正义、婚姻、友爱、理性等现象和数联系起来;宗教神学则把人的多种现

象与神或图腾联系起来。此外,在中国有“人是万物之灵”的说法,在西方则有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论格言。这些认识已经接近了对人的反思性认识,但还不是反思性认识,而仍是一种领悟性认识。因为人还没有把人从万物中区分出来并作专门的认识,没

有把眼光转向自身即发问者本身,而只是眼睛向外,把人当成直观的存在物来领悟。因而这时人对人的问答形式仍是:“这是什么?”“这是人”;而不是“人是什么?”“人是……。”故而没有形成抽象的人的定义,即人的抽象概念。

人们最初对自身存在的认识之所以会是直观领悟性认识,一方面与人的认识发展的程序有关,另一方面与人们当时的主要活动意向有关。原始人的眼光和意向主要还是指向自然而不是指向社会,人的社会关系还较简单,矛盾还较少,因而对人作抽象性反思的问题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当然也就不会有对此问题的回答。

(2)人类自我认识的第二种形态:反思抽象性认识

从哲学史上看,这种形态大致相当于从苏格拉底、孔子到德国古典哲学这一阶段;从个体自我认识的历程上观,它大致发生在少年时代和早期青年时代。它已属于黑格尔所说的真正的自我意识范畴了,因为人的眼光已不仅是向外,而且还转向了自身或自我。这种对人的认识的转向在西方源于苏格拉底,在中国则始于孔子。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孔子也反复教导自己的门徒“吾日三省吾身”,其原话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哲们究竟教人认识自身什么呢?是不是像以前那样,教人去认识人的外在的感性的杂多的现象?抑或是去认识人的来源?都不是,而是教人去认识人之本质的,即教人去认识人之为人的那种东西的。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可见,此种自我认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要对人的本质作抽象概括,然后用它来立道,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在这里,人作为反思的对象已经被分解为非本质的与本质的,人作为反思的主体也相应地被分解为认知主体和评价主体。在此种情况下,人的自我认识主要地不再是依靠“自然语言”来领悟,而是靠概念的运作来理解,譬如苏格拉底用“精神助产术”来使人理解人的本质,孔子用“叩其两端”的方法来使人悟道。于是,与此种反思抽象性的自我意识内容相一致,人作为发问者和被发问者,其问题形式也发生了转向。以前人们

面对感性的人问“这是什么???回答是“这是人”;这时人们则要反过来问“人是什么?”回答则是“人是……”。

在西方,最早来回答“人是什么”的要算柏拉图。他沿着其先师苏格拉底的思路对人作了第一个规定,即“人是无羽毛的两足者”。此规定虽然在今天看来非常幼稚,但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真理,因为它标志着人们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已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领悟飞跃到精确把握,由说不出变为说得出,由浑沌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概念,开辟了对人的存在作最一般的分析的抽象规定的先河。亚里士多德继而提出了关于人的三个定义:“人是两足动物”、“人是理性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显然比柏拉图的定义要深刻。第一,这是对人所作的分类学意义上的规定。亚氏已认识到,万物可分为不同种类,只有把人放在一定的种类(即如动物界)中才能对人作规定;离开人与外物的特定关系不能规定人的性质。第二,这表明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已经从外部存在(形体)深入到了内部存在(精神),由直接性存在进到了间接性存在(即社会存在)。在中国,最早系统地讲人的问题的当数孔子。孔子人学的核心概念是“仁”。《说文》讲:“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孔子讲的主要就是人与人的亲善关系。但究竟人是什么,孔子没有讲。第一个回答此问题的当是孔子的学生子思。他把“诚(即真实无妄)看作宇宙根本,把实践“诚”看作人之根本,即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则把“仁”看作人之根本,即“仁也者人也。”此外,还有人之性善说、性恶说、性善性恶相混说、性无善恶说,等等。总之,这时的中国先哲们对人的认识也已深入到了其内部和社会存在方面。

古希腊中后期以及中国周秦之际的哲学家们对人的认识可以说是人类对自身进行反思性认识的第一阶段。由上述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人的间接性存在,但就总体上讲,这种反思还立脚于人自身。这在自然主义,如西方的快乐主义和中国的杨朱学派那里看得更清楚。不过,到人之外去找人之本质的萌芽已显露出来,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孔子的天命论、孟子的四端说等。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人之本质说可说是人类对自身本质存在反思的第二种形式。尽管中西方不同,但其本质一致,即都是用神学目的论来说明人的本质的。基督教把人之外的上帝看作人的本原,以为上帝的本质是至善,故人之本质也是善良,应当弘扬;人的非本质存在(肉体)及其属性是万恶之源,需要压抑。中国的儒学在汉代董仲舒那里被神学化,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俗宗教。在这里,人被看“天”的产物,天具有仁美之性,与西方的上帝一样,具有赏善罚恶的能力,尧舜多为善,故“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统治者若违背天的意志,不行仁义,天就会出现“灾害”,进行“谴造”,甚至显现怪异“惊骇”之或殃及之。人对自身存在反思的此种形式之所以会发生,一方面与人的理性迷雾有关,即人的抽象能力的提高决定了人必然要去寻找人的最高本质,而人的认识成果的缺

乏又决定了人必不能正确认识人的真正本质,这就不得不用幻想来填补理性的空白,用想象、猜测来消除理性的迷雾,用绝对的外在存在来说明人的内在存在;另一方面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有关。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不能不建立一种与此种制度相适应的理论,神学目的论恰恰就是此种理论。此种人之本质论一产生,人就失去了以前那种自由的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地位,而变成了不能作自己的主人,只能依赖外在力量而存在的奴隶,正如费尔巴哈所揭示的,人的本质力量异化为外在于自身的力量。

随着人们科学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出现,人们对自身存在反思的第三种形式便出现了,这就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阶段的人的存在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的存在观显然是对中世纪异化了的人之存在说的否定。我们在这个巨人辈出的时代所看到的最显著的存在就是大写的“人”。在这里,上帝的至尊地位被动摇,人的颂歌成了一切文学、艺术的主旋律。此种思潮反映在哲学中,便有新的

自然主义人的存在观。在这里,人的自然存在不再被看作丑恶的象征,相反、它在人的历史上第一次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人的形体被看作万物中之最美者,因而在小说、诗歌、绘画、

雕塑中它才第一次成了闪现着神圣光轮的主角,自然的山水成了它的背景;人的自然

本性也不再被看作罪恶的源泉,相反,被视作人的真正本质,被视作人的其他一切属性的基础;人的伦理存在、政治和法的存在,甚至理性和宗教信仰的存在都被理解为人的自然存在的延伸,人类历史也被理解为人的自然状态和自然本性发生、发展的历史。

在十八世纪以前的几个世纪中,此种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的思想家霍布斯较早地论述了人的自然存在问题。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本能,即“保全自己的生命”;人的其他存在规律皆以此为基石,例如人的理性存在的规律就是要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的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正是由此出发,他推出了十几条人的存在法则,如人的权利和义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平等与不平等、战争与和平、尊重与不敬等法则,建立了一套人的存在的自然法理论,对以后的人本主义哲学和近代资产阶级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等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斯宾诺莎和洛克也是自然主义的卓越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笛卡尔虽然意识到了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心灵存在物,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人的存在论判据,可其思想主流仍是自然主义的,在他眼中,人不过是一部高级的机器而已。这种自然主义的倾向一直影响到十八世纪。我们在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一书中看到了它的极端形式: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

毋容质疑,此种自然主义人性论对冲破宗教神学思想对人们的束缚,使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道德理论和人文科学以及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它过分注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感性情欲而走向了宗教人性论的另一个极端,仍然不能正确地把握人。

所以,十八世纪以后,人们又力图从人的理性的方面来解释人。卢梭认为,人的情欲固然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但随着人与人关系的复杂化、人的情欲的多样化,人在满足自己的情欲时就不能盲目行动,而必须依赖于理性来把握住真理。他还进一步把人区分为两个层面即“自然人”和“社会人”。前者是“绝对的存在”即“绝对的自我”,亦即孤立的自我;后者是“相对的存在”即“相对的自我”,亦即在社会关系中的自我。因而,在他看来,人不仅要自爱,而且要爱他人;衡量一切意志的标准不是个人意志,而是社会中人民的意志。与卢梭同时代的休漠进一步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人的存在。他第一个提出了要建立“人的科学”的设想,并认为“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人性论》,第8页)他把人性理解得更宽泛,包括知性、情感和道德属性。而且他还第一次区分了人的“是”(to be)与“应是”(ought to be)。前者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人的事实存在,后者则是人的价值存在。休漠对人的存的此种区别蕴含着这样一种深刻思想,即人不仅是静态的存在,而且是动态的存在。因为人的存在不是抽象的万古不变的“是”,而是现实的“是”与未来之理想的“是”(应是)的统一体。而且由此我们还可以立即想到,人还是原本的“是”,是“本是”,即马克思所讲的“曾是”。当然,休漠以为从人的“是”中推不出“应是”来,以为二者之间设有逻辑通道,这是不可取的。康德试图调和在人的存在问题上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他认为,人是双重存在的,即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存在物。然而,他并没有公允地看待自然主义,反倒贬低了人的自然存在,使理性主义更加绝对化了。在他的视野中,人的本质存在与人的感性存在无缘,只是理性存在,即所谓绝对的“善良的意志”。这种倾向在黑格尔那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黑格尔以为,人的本质存在就是自我意识,而此种自我意识又是绝对理念的最高显现。由于绝对理念被他理解为超人的超自然的东西,因而,人的存在观至此又发展成了理性化了的宗教。

此种理性主义倾向对克服自然主义的偏执,引导人们去认识人的自然存在之升华形式如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第一次把人的存

在(当然主要是精神存在)看作一种辨证过程,而且看到了人的行为(劳动)是人之存在的本质和现实确证。在这里,一种崭新的人的存在观已经呼之欲出了。可是它终未冲出唯心主义的外壳。

第一个起来批判黑格尔理性化宗教的是费尔巴哈。他继承了先前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把人重新理解为人自身,反对到人自身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并认为上帝和绝对理念是不存在的,它们之所以被编造出来,乃是因为人具有依赖的倾向;人把自己的愿望和本质力量附托在一种外在物上,便产生了此类幻影。所以,它们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机智的,也为人们正确反思自身找到了起点。可是,由于过多地强调了人本身的自然方面,费尔巴哈没有看到黑格尔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份,没有看到实践活动在人的存在中的作用,更没有看到人的存在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丰富性。故而,在人的存在问题上,费尔巴哈远没有黑格尔给后人提供的东西为多。

从苏格拉底、孔夫子到费尔巴哈,悠悠一千五百年,其间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很难一言以蔽之。但在这一阶段的人类自我意识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思路,那就是要力图去反省人之为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即类本质,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说明人的其他属性、现象甚至去说明人类历史,这种思维方式较之先前的直观领悟的自我认识显然是进步了,因为它已经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了,而且它作为从抽象到具体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并不违背思维规律,也无可厚非。问题仅只在于,人们并没有对人的一般本质作科学的抽象,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现象。更大的局限性还在于,人们仅仅停留在对人的抽象反思中,并没有去深入研究具体的人的本质,没有研究现实的人。因而,这一时期的人的学说并没有形成科学的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体系。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与人们旧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有关,人们不懂得人的存在及其性质是一种变动着的赫拉克利特之河;另一方面与人们的唯心历史观相联系,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了解人的存在及其性质与社会实践有着内在联系。

(3)人类自我认识的第三种状态:辩证具体性认识

此种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更高一级的形态。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使人类的自我意识发生了新的转向,即使人的眼光从抽象的人转向了现实的人。这种转向是由马克思完成的。从个体自我意识的角度看,这种转向大体发生在人的成熟的青年时代。

此种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不只停留在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中,不只谈论人的共同性,不只从理想的“应是”或“应有”出发来考察人,而要进一步考察人的现实的存在方式,考察人的特殊性,从人的“现是”或“现有”出发研究人,为具体的人即“我”、“我们”制定社会实践的方案。在这里,人作为被反思的对象不仅被区分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而且被进一步区分为一般的和具体的;人作为反思的主体不仅只是一般的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而且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在此种情况下,人对自身的认识主要地不是靠概念运

作来进行,即不是像上一阶段的自然主义或理性主义那样从人的理想状态和理想本质即理想原则出发来推论人的现实和未来、设计未来的存在方式等,而是用系统整体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来反思自身并设计未来的一种自我认识形式。与此种辩证具体性的自我意识的内容相一致,人作为询问者和被询间者,其问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的问式是“人是什么?”回答形式是“人是……”;这时人们的问式则变成了“人是怎么样的?”或“人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回答形式是“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简言之,“人的存在即表现”。这是与以往绝然不同的一种新的自我意识方式,是冲出对人的抽象形式走向对人的具体把握的认识方式。譬如,前一种认识方式只试图把握“毛泽东是人”、“我是人”这类判断中所意指的“人”的意义;后一种认识方式

则主要企图理解“毛泽东是一个……的人”、“我是一个……的人”这类命题中所意指的“人”的意义。只有弄清了这后一个“人”的意义,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科学地回答了此问题。关于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和伟大意义等问题,应另章论及。这里只须指出,马克思所开创的人类自我意识的新形态至今仍然是不可超越的。如果说马克思的人的存在思想有什么历史局限性的话,那也只是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存在、阶级的存在,对个人存在没有作系统的研究,这恰恰就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 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 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 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

a、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纬度: 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那么,北极为90°N(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③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划分的界限为30°和60°。其中低纬度地区范围为0°~30°N和0°~30°S;中纬度地区范围为30°N ~60°N和30°S ~60°S;高纬度地区范围为60°N ~90°N和60°S ~90°S。 ④南、北半球的划分: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识别:根据极点周边是海洋还是陆地,其中极点周边是海洋的为北极,也就是北半球;极点周边是陆地的为南极,也就是南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湘教版) 一、选择题 1.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过程是 A.a→b→c B.b→a→c C.c→b→a D.b→c→a 2.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 3.地球仪上的经线是() A.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B.长度不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4.全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为() A、6:4 B、7:3 C、4:6 D、3:7 5.用等深线表示海底起伏,某处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 A.平坦 B.陡峭 C.起伏和缓 D.为海底盆地 6.下列数据中,错误的一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最大周长4万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21千米 7.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岛屿 8.假如初二·一班的同学正在三楼的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逃离教学楼 B.争先恐后地跑下教学楼 C.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D.大哭大叫,以排遣心中的恐惧 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在海平面以下约154米,两者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 B.9099米 C.8690米 D.8998米 10.一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关于我们鞍山胜利广场位置(41°N,123°E)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读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关于a、b、c线描述正确的是 A.b线是南极圈,南极洲全部位于b线以内 B.c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a线与b线间无太阳直射 D.c线与b线之间是南温带 13.当太阳直射b线时,无锡市可能出现的现象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草长莺飞二月天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做指导。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 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在这课的教学中,并不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的三种观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然后指导学生加以否定这些观点;接着,指导学生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找出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对应着找出这两种学说各个观点的解释,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实验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到这两种学说谁的证据更充分些。然后,在对“地心说”不充分的观点进行否定,对“日心说”的观点再进一步讨论,看其是否充分;最后,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节课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进行修正,看保留哪些和否定哪些。这样,让学生经历过: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太阳东升,白天来临;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昼夜交替现象进行了合理的假设。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3、地球自转,太阳不动;4、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同时地球自转等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因这节课所教的学生是农村学生,他们知识面较城市学生要窄些,要查找的书籍或上网等手段要比城市学生缺乏些,因此,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有关史料,并继续研究昼夜现象的成因。其中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很多是来自理性的推理而非天文的客观观察,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些都是小学生很难明白

优质课 《地球的形状》教案 赵彩丽

《地球的形状》教案 洛阳市新安县实验小学赵彩丽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 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的地球的资料,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是不断 发展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疑,导入新课 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

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②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③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 ④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⑤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你有什么疑问? ⑥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⑦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 ①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④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湘教版

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纬线的定义,理解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含义和纬度的分布,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线的定义,理解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含义和经度的分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与难点 1.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东经、西经的判断。 自主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1.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_____,赤道略______的不规则球体(旋转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km.赤道周长约_________km。 思维延伸: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位置。 【跟踪练习】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若地球按1:20000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约为() A.40cm B.20 cm C.200 cm D. 400 cm 二、地球仪 (一)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1.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两极,北极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指向_________;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地球仪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从地球仪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 (二)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点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_________。赤道将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从古到今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从古到今人们认识地球 形状的过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古代中国人提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这就是“天圆地方说”。 古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身上,乌龟蹲在蛇身上,太阳在上方旋转。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浑天说”,他认为天体如同鸡蛋,地就像蛋中的蛋黄,天大地小,天里还有水,天包着地。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海边发现远处行驶来的帆船,总是先出现桅杆,再出现船身,所以他认为地球的表面是弧形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根据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推断地球是一个球体。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历经3年完成了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地球。 2003年10月,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登上太空,亲眼看到了地球的样子。 人类对的认识过程是:——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在黑板上板书5.1*1015平方米,体现数据之大。? (教师打趣道:51后带十四个零,如果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多好啊!)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展示纸条道具? (纸条的长度为6.4厘米,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该纸条的一亿倍。)3.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提问:拿姚明的身高来做参考系,姚明的身高为2.29米,问多少个姚明首尾相连平躺着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稍微给学生一点时间动手计算一下,但不点名提问。)? 答案:约17,467,249个。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叶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简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继前一课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人类人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了解古代科学家是如何追求真理的。要知道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必须认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旧心说”。“地心说”也称“地球中心说”“地静说”。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日心说”又称“太阳中心说”“地动说”‘日静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 本课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书中提供的证据有一些属于理性的推理,而非来自天文的客观观察。希望学生认真对证据进行比较,自由地对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将这些证据和他们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结合起来。 2.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4.说教学准备:给全班学生准备:有关“地心说”“日心说”的资料、课件和图片。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地心说”和“日心说”现象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也有一定的联想。但解释地心说”和“日心说”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只有当我们掌握的证据和信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解释才越接近真理。 本节课就将利用这些学生认知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活

七年级地理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案晋教版

1.1 认识地球面貌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板书: 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 (提问) 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现在测得的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两者相差为2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表示不出来的,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 简单说: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大地不是平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 人造地球卫星照片,地球是球体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圆地方 后来人们又认为大地弯曲呈弧形 公元前500年前后毕达哥拉斯设想大地是球形 约100年后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断大地是球形 我国东汉年间张衡提出“地如鸡中黄” 15—16世纪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实大地是球形 17世纪牛顿推断地球为扁球体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仙岩一小尤洁琰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 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在这课的教学中,并不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的三种观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然后指导学生加以否定这些观点;接着,指导学生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找出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对应着找出这两种学说各个观点的解释,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实验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到这两种学说谁的证据更充分些。然后,在对“地心说”不充分的观点进行否定,对“日心说”的观点再进一步讨论,看其是否充分;最后,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节课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进行修正,看保留哪些和否定哪些。这样,让学生经历过: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肯定一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 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做指导。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 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在这课的教学中,并不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的三种观点:“天圆地方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然后指导学生加以否定这些观点;接着,指导学生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找出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对应着找出这两种学说各个观点的解释,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实验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到这两种学说谁的证据更充分些。然后,在对“地心说”不充分的观点进行否定,对“日心说”的观点再进一步讨论,看其是否充分;最后,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节课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进行修正,看保留哪些和否定哪些。这样,让学生经历过: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太阳东升,白天来临;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昼夜交替现象进行了合理的假设。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3、地球自转,太阳不动; 4、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同时地球自转等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因这节课所教的学生是农村学生,他们知识面较城市学生要窄些,要查找的书籍或上网等手段要比城市学生缺乏些,因此,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有关史料,并继续研究昼夜现象的成因。其中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很多是来自理性的推理而非天文的客观观察,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些都是小学生很难明白的。这希望学生能认真的对证据进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地球为什么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是通过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 和我们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那么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二)学习课本P75—76内容,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科书P75—76内容,完成以下学习目标:(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的内容。 师: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研究,要研究昼夜交替现象,就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和运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学说:1、“天圆地方说”;2、“盖天说”; 3、“浑天说”。 师:随着生活的发展,人们否定了这几种观点. 师:后来,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经过研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球体,当时人们还不能接受这个观点,并画了幽默画进行了讽刺,认为地球下方的人会掉下去。你们认为地球下面的人们会掉下去吗,为什么?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地球有引力,会把人们吸住,不会掉下去。 师:对,地球有引力,会把人类吸向地心。后来托勒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建立了“地心说”;再后来,哥白尼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观测研究建立了“日心说”,并对“地心说”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反驳。(板书:地心说、日心说) 师:[多媒体展示讨论要求]请用直线在书上勾出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和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多媒体展示出思考1:“地球是球体”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地球是球体”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 师:地球是球体,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 生: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师:你认为证据充分吗?有没有其它情况也看不到太阳星辰同时出现。生1:日月星辰转动,就不能同时看见。 生2:当有的地方下雨,云遮住了,也不能同时看见。 师:不能同时看见日月星辰还不能很好的说明地球是球体,证据还不是很充分。那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呢? 生: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师:[课件展示哥白尼提出的证据]哥白尼提出了事实证据,来证明地球是球体。你们认为谁的证据更充分些?

11认识地球面貌(3)学案(无答案)-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右玉三中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预习案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的模型(2) (第3号)班级学生姓名预习时间编写人问霞审核人问霞【学习目标】 1.知道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 2.能利用经纬网判断一地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中低高纬度带。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P6—P11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经度的划分 1.请说出经度是如何划分的?(书上标记)请用示意图表示。 2.本初子午线又叫。 3.经度分和,东经用字母表示,西经用字母表示。 4.最大经度为度。东经180°与是同一条经线。 二、经度的递变规律 经度是本初子午线为°,以东为,以西为,分别向方向递增。向东增大的是(东经/西经),向西增大的是(东经/西经)。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2.为什么不用0°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四、经纬网 什么是经纬网?经纬网有什么作用?(书上标记)

课 题: 2 【自主检测】 1.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 A .20°E 和160°W 的经线圈划分 B .0°纬线圈划分 C .0°和180°经线圈划分 D .20°W 和160° E 经线圈划分 2.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 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3.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4.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的点是( ) A. B. C. D. 5.读北半球部分经纬网图,完成题.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70°N ,5°W ) B. 乙(25°N ,25°W ) C. 丙(20°N ,10°E ) D. 丁(55°,50°) 【小结】

《地球的形状》集体备课

《地球的形状》集体备课 乌奴耳中小学贾春丽(六年级科学上)单元内容我们的地球 单元主题地球的形状 单元目标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3、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加以描述4、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5、愿意合作交流6、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材分析本单元就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二、地球的表面,知道学生通过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资料,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直至了解整个地球。三、地球内部,通过结构模型,来建构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四、火山和地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实验模拟,告诉学生在地震来临时应如何避险。五、地表的变迁,教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实验模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外力和内力是改变地表形态的主力。 本课是宏观的想象认知课,学生要建构地球是圆形的比较困难。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般感知——理性感知——理性认知——建立知识,来学习新课。课

时 间 2014年9月17日 地 点 科任办公室 主 持人 贾春丽 参 加人 全体科任组人员 中心发言人 贾春丽 缺 席 情 况 无 备课内容 地球的形状 重点研究问题 地球的形状 教材分析 本课从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今天人们可以在太空中给地球拍照,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一个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课文的第一部分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人类 是怎么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学生心存疑问,去研讨人们对地球 的认识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 做出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现代人们的科学研究。第四部分通过实际数据,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有多大。 教学目标 知识 能 力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过 程 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 要性;不迷信权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建议 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千年历史, 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根据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搜集资料,探究活动前置——交流图文资料,了解地球形状——搭乘历史快车,经历认识过程——观察“进港的帆船”,体验地球的形状——借助计算活动,建立地球大小概念——课堂总结评价。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 【学情分析】: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探索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 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2)培养学生搜 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 曲折的过程,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赖以生存家园的热爱 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地球仪、火柴棍、纸船。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共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的科学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地球的形状》。 二、简单交流,了解进程

(一)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请大家说说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知识)(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如今人类通过科技能从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古代人们是如何认为地球的形状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资料并汇报。 2、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展示。 3、填空练习,教师小结。 (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是(平)的。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 (4)、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教案_4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和观点,学生通过阅读并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来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并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认识—否定—再认识—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认证过程,培养利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尝试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本课在教材中是宇宙单元第2课过渡课,其中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模拟实验保留了四种假说。本课注重了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并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并为后边几课继续探讨地球的运动提供了依据。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感受过模拟实验,具有简单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对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具有初步的了解,但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有欠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片面,愿意相信科学家的全部观点,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不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体会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教学难点】 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地球、水星、太阳等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2.学具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为小组准备的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白天看到的太阳和晚上看到的月亮,你们知道他们三个存在着怎样的运动关系吗? 生: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哦!那你知道吗?我们人类得到这个观点可是经历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有谁了解古代的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吗? 生:不了解。 2、谈话:古代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师:本节课老师就带你走进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板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二)通过视频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