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学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学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学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学理论专题讲座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克昌教授、博士

专题一: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

一、导言:什么是政治

——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政治”的本质

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与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POLITICS)一词,是从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意思就是关于城邦的知识,是研究城邦问题的理论和技术。

在中国,“政”和“治”常常被分开使用。“政者事也”,是指事务而言,而“治者理也”,则是指的管理。中国古代所谓的政治,首先就是指一种事务、管理而言,也就是是统治的意思。它主要讲的是“治国之道”,即根据某种特定的道德伦理原则来建立国家制度,并通过这种制度和政治活动来治理国家。(这种对政治即是“治国平天下”的理解,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延续了两干多年。)

但是,从“政”和“治”二者的含意看,总是相通的。所以,也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学说就包含有政治行动的意思,是一种“动态的”。有谓:“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礼记·促尼燕居》)也正因如此,中国古代讲“政”总是说“为政”、“从政”,而且“为政”与“治国”相当。如《说苑·建本篇》中引称:“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此治国之本也”。

至于把政治联用乃是近代的事。直到孙中山讲:“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1页)也还带有中国对政治了解的特色。

中国古代对政治既然作为一种事务理解,实际上则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而言。也即所谓“政者制也”。这就是说,把政治是看成一种行为准绳,使被统治者有所遵循。

所以说“政”就是“使不正归于正”,就是所谓“下所取正也”。特别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君主掌有最高统治权,就更使得在中国古代政、治、正、制,以至法、令等在含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参阅陈顾远:《中国法制史》第一章)与此相联系,在中国古代谈到“政治”时,也就总是强调统治者的作用。所谓“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孔子也多次讲“政者,正也”。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哀公问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礼记·哀公问》)

二、四种治理手段:德治、政治、法治、无为之治

1、德治、政治、法治与无为之治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家们很早就总结出了政府管理社会的手段主要有四种:即德治、政治、法治与无为之治。这四种治国手段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张积极干预社会;一类是主张消极干预社会,类似于西方的消极政府思想(“管事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由于无为之治不为一些主张积极干预社会运行的思想家所接受,所以一些思想家主要讨论的是前面三种。

如在《孔子家语》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说明了这个问题。“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问,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也。信乎?孔子曰:圣人治化,必刑政相参焉。大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导民,而以刑禁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刑政篇》)这就是说,最好的统治方法是首先用思想教化,其次才用行政命令,如果教育不改,管理不从,危害了社会,最后才使用刑罚。可见,他们是把政治作为一种统治的手法的。这一段话说明:儒家并不否认除德治以外的其它治理手段的存在,也不认为在公共组织、地区与国家的管理中只能使用德治手段,而是认为应当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治理手段。

儒家之所以强调德治,是因为儒家认为,比较上述三种治理手段的治理效果,德治是最好的。

如孔子曾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有所谓:“德不盛则饬政”(《大戴礼记·盛德》)“教不善则政治”(《国语.齐语》)

无为之治则是主张管理者应当任其自然,清静无为,尊重社会自身的发展管理,不要干预社会。

2、相应的治理理论

①理论背景:中国古代的文化结构

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入世文化

亚文化:释家思想:出世文化

道家思想:遁世文化

②中国古代的治理思想

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德治德服人心

亚文化:法家思想:法治威服人身

道家思想:无为放任人性

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两书。儒家的政治学说,概括起来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坚持“为国以礼”(《先进》)的政治原则,这就是所谓的“礼治”。孔子的目的就是以周代的礼法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儒家学派提出“为政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即所谓的“德治”思想。

孔子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反对单靠政令、刑罚来维持社会统治;注重用“宽厚”

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要求统治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所提出的这种统治方略,经过孟子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又被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并以此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这一套统治术始终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统治基本手段。

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他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他对君主的统治术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许多思想早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1700多年。两千多年来,法家在我国社会虽然一直居于儒家之下,但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却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儒家与法家的治国思想虽然各自持着“德治”和“法治”以及“王道”和“霸道”两种治国原则,但他们都主张以积极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老子和庄子的政治思想则与此相反,他们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但这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老子说过:“如无为,则无不治矣。”由此可见,他的目标还是要达到“治”,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统治,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一道起着重要的互补作用。

儒、法、道三家的治平之学,各有特点、互相对立、互相渗透。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正是这三派思想交错运用、互相补充的历史。虽然它们均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但从对传统文化的总结、借鉴以及古为今用的角度来说,在目前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三种治理主体及其治理理论:市场、国家、社会

1、三种治理主体:市场、国家、社会

2、三种治理理论:自由主义、国家主义、第三条道路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在许多国家,“现代”的自由主义者从原本的古典自由主义里脱离出来,主张政府应该借由抽取税赋以提供人们最小数量的物质福利。自由主义在启蒙时代生根,到了现在自由主义一词已经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从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谱分布相当广泛。

国家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基础,是关于国家主权、国家组织和功能的关乎国家利益和安全理论,国家主义思潮一直是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精神的主流。在本质上,国家主义就是一种研究治国之道和治国之术政治哲学学说。其价值的归依是国家。

国家主义认为国家的正义性毋庸置疑,并以国家利益为神圣的本位,倡导所有国民在国家至上的信念导引下,抑制和放弃私我,共同为国家的独立、主权、繁荣和强盛而努力。

国家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甚至维护资本利益,但是国家主义主张限制资产阶级,打压资产阶级不顾全民利益的疯狂追逐私人利润的运动,疯狂消费的运动。

国家主义要求国家同时并用市场调节经济和国家有计划管理两种方式调节治理国民经济。因为所谓国民经济,必然是应当有利于全体国民,而不是单纯地有利于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少数人独富的私民经济。

国家主义主张,国家绝不应当允许资产阶级以金钱力量操控任何国家机器和收买官僚。

国家主义主张必须保留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由国家控制重要经济资源,以国家有计划作安排的方式,制订社会就业计划,逐年吸纳和改善当前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失业问题。

国家主义坚决反对让市场及资本力量控制教育和卫生体系。认为国家有严肃的责任主办国民教育,主张国家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维护人人有病都能得到救治的国家医疗卫生体系。

国家主义主张运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力量,参与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而不是从国民经济中全面退出,坚决反对把民生和经济问题,委托给贪婪成性、肆无忌惮的私人资本和市场力量去解决。

国家主义主张国家应当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者,不能让赤贫无助者哀哀无望地等待富豪们那种残羹剩饭的伪善施舍。国家主义主张由国家对当前经济中所有受损害者以及贫苦阶级的利益给与补偿,防止他们铤而走险,成为反社会和国家的力量。

所谓“第三条道路”,在当代是指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

到了1990年代,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将经济上缓和管制、个人主义以及全球化等理念融合进主流的左翼思想,许多政治家倾向于用“第三种道路”来形容这种新政。而这个名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经常被作为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别称。由于这种理念介于纯粹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纯粹的高福利社会(例如北欧地区和德国)之间,因此被称作“第三种道路”。

一般说来,走“第三条道路”的西方左翼政党都具有以下政策共识:在国家的作用问题上,它们都反对传统左派的强调国家控制的思想,反对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要求平衡政府预算以约束政府干预,改革福利制度,促使人们走向工作而不是依赖福利,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它们也拒绝“把穷人推向大街不管”的市场派,

强调保持政府部门的有效性。布莱尔说:“大多数自由需要强有力的政府。”

在分配问题上,传统左派推崇福利国家思想,注重社会下层的经济安全保障和再分配,而把财富的创造看作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而被称为保守主义的市场派则总是把个人自由,把市场竞争和财富创造放在首位。“第三条道路”政党认为,在全球竞争的时代,福利国家难以为继,市场竞争具有十分紧迫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放弃公平原则。在解决平等原则和个人自由、市场竞争的冲突时,关键不在于用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来寻求结果平等,而是要在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取决于教育水平的时代,通过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高社会弱势集团适应技术和社会变革的能力,从而实现“可能性的再分配”,也就是机会平等。

在其他问题上,“第三条道路”政党都强调个人责任,家庭稳定,打击犯罪,严格限制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加强环境保护,强调环保与发展的协调也是这些政党的一种共识。

专题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当代中国正经历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政治变革也凸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所以把这种变革视为政治发展,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目标性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所谓“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正是在民主化取向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拟从十个主要方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进行讨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是社会高度的国家化,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权力相对萎缩。由于社会缺乏自主性,社会流动性差,内部分化不明显,各种社会组织无法得到正常发育,社会内部难以形成一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另一方面是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整个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人到组织几乎都成了没有任何自主性的国家权力的附属物。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在提出破除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任务时,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造成这种体制的更深层原因,所以,当时的改革只不过是在政府机构之间重新分配权力,即把一些权力下放给地方政权,由原来的中央行政控制变为地方行政控制,并未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作大的调整。这种改革虽给地方带来了很大积极性,但没有触及到我国社会运行中的根本问题,即政治对经济、国家对社会的高强度支配。这种改革思路和作法,在实践中不但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而且产生了新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呈现出适度分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本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的实行导致了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经营机制的改变,使社会的经济领域逐渐摆脱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控制,享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从而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第二,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幅度有很大收缩,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和领域都已经大大减少。如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城市公共福利事业社会化、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社会保障以及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社会自我协调能力有显著提高。

第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强度有明显改革,不再以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和计划为主,而是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的运行。

第四,国家与社会在组织结构上有了明显分化,改变了过去社会组织行政化的倾向。企业以及其它类型的社会组织,如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民间社团和一些事业单位逐渐与国家行政组织相分离,成为具有确定法律地位的独立法人。与此同时,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权力也受到法律的约束。

随着国家把本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重新归还给社会,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自我发育和成熟。一种以社会为主体,国家依法进行调节和管理的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的新型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协调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权力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在以地方分权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本身,而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没有解决。在这种前提下,地方政府不再是一个消极的被控客体,而成为一个能动的追求自身利益的主体,因此,在区域的特殊利益的驱动下,就必然表现为主动的扩权和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是想方设法地向中央要权;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和扩大地方利益。

要彻底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就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大背景下,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二者关系的合理化、法制化。

所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合理化,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分工合理、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做到既能保证中央的权威,发挥中央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保证地方具有相对独立和明确的责权利,能有效治理地方事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科学地、合理地做好事权的划分,明确哪些属于“中央专有权力”,哪些属于“地方专有权力”。

中央与地方关系也需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动态调整。

所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是指要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法律来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方面做到在调整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过规定中央与

地方职权变更的法律程序,保证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变更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一旦中央与地方对具体的职责权限划分的解释和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争执时,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有关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裁决三、政治权威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我们忽视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梳理和批判,出现了神化政治权威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神化领袖来加强政治权威。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逐步分化,特别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化状态的终结,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世俗化的趋势,反映在政治上,则是政治权威的世俗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政治权威的看法实现了从“神”向人的转化。人们认识到,政治权威是人,不是“神”;政治权威不仅要过世俗生活,而且也会犯错误。既然权威不是神而是人,其言行就不是绝对的、完美的,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就成为制度安排时的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开始了由人格化权威向制度化权威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对政治权威的神化与欧洲中世纪神化王权的方式不同,它是通过将权威个人的某些禀赋神化来建立权威的。这种权威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个人魅力型”权威相类似,属于一种人格化权威,民众对这种权威的信仰和服从也完全是个人化的,是一种典型的个人崇拜。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民众对领袖个人的忠诚关系上,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上。

阿尔蒙德认为彻底摆脱人格化的权威的影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他指出:“这些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合法性从个人身上转移到政权上来。”“文革”的教训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从人格化权威向制度化权威的转变,也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

自从80年代初以来,我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改革过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制度安排,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这些改革对促进由人格化权威向制度化权威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人们往往不再以某种预设的抽象原则和“超凡魅力”而是以政府的实际作为来评价政治权威。传统的作法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的解释功能和神化领袖个人来树立权威,为其建立合法性基础。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则是与世俗生活的日益相融。而世俗化所引起的人们消费欲求的增长以及功利意识、个人意识的增强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对实用、实效和实际利益的看重也改变着对政治权威的评判标准。政治权威的魅力已不仅仅在于提供一种主义、一种感召和一种理想,而是首先在于能否满足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实际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权威的实际作为,也就是政治的有效性,日益成为其合法性的基础。

四、政治决策从注重经验转向注重科学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方面实施了实现决策主体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一大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年富力强又懂得现代化建设专业知识的人才陆续充实到各级决策机关,在决策主体建设方面,实现了由重资历向重学历、由重经验向重知识的转变。另一方面,对原有的政治体制和领导方式也相应做了改革,在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决策手段科学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第一,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决策体制初步形成。

第二,决策过程初步实现了程序化、制度化。

第三,决策手段逐渐实现科学化。

决策手段指的是辅助决策的技术和方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科学被应用于决策领域,从客观上促成了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五、社会控制从以行政权力为主转向寻求以法律控制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是行政权力(党政合一)高度发达的体制。说其发达,不仅在于行政机构的规模庞大和权力的高度集中,更重要的是,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表现为支配一切、控制一切。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向现代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的转变。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一过程的历史趋向是从行政控制走向法律的社会控制,即实现法治。

六、对权力主体从强调道德自律转向注重制度约束

如何解决权力主体(泛指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政风不廉的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这首先是一个如何认识权力主体的性质以及如何调节他们的行为的问题。

七、政治文化从群众文化开始转向公民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存在的、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的综合。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仅反映着一定的政治关系,而且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它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说,政治文化所反映的基本政治关系,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成员如何看待自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新中国建立后,虽然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但是由于长期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与高度集权的按照行政等级建构的政治体制和实行指令性计划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再加上受“群体本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我们力图引进公民观念的同时,这样一种外来的符号的本来涵意,已经被我们同化和改造了。这种同化和改造就是用“群众”来理解“公民”,用“公民”去比附于“群众”,导致以群众观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代替了以公民观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尽管,有时我们也使用“公民”一词,但并不是在其本来的意义上使用的,实际上已被赋予了“群众”的涵义。在我国,“群众”这一概念被人们广泛使用,有时被用来

表示“人民”,指“人民大众”;有时被用来表示一个“社会团体”指“群众团体”;有时被用来表示某个“个人”,指不具有行政职务、没有加入任何政治组织的无党派人士。无论在何种上述意义上使用,“群众”与“公民”的涵义都大相径庭。当其在群体意义上使用时,群众作为整体被强调,其中的个人成为没有任何独立的法律地位、民主权利的义务主体。

个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也就丧失了主体性,他只有被代表,只能尽义务,结果是群众变成了一种虚幻的存在,而代表则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当其在个体的意义上使用时,“群众”是用来表示与“党员”、“干部”不同的政治身份,具有鲜明的社会等级身份的色彩。这种把那些不任公职的社会成员视为消极主体的“群众观念”,必然在人们的心理中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造成在人们心理层面上本来不发达的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加淡漠,使人们产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缘感和疏离感。

正如马克思在批判封建等级制度时所尖锐指出的那样:“官僚等级制度的法律和那种把公民分为两类(作为治人者的积极的、觉悟的公民和作为治于人者消极的、不觉悟的公民)的理论,是互相补充的。”〔4〕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说,这种具有强烈的“国家本位”、“官本位”和“义务本位”倾向的“群众意识”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文化中的“臣民意识和心理”有着渊源关系。尽管我们有时也强调领导要有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但这时的群众是在客体的意义上被强调的,群众成为体现领导民主作风的对象,而不是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的公民。

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大讲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官僚主义又十分严重的认识上的原因。这不是说走群众路线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群众是仅被当作治理对象而受到重视,还是应当被当作政治权利的主体和国家公民而受到平等的尊重和保护。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之所以长期步履维艰,是与以这种“群众观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影响紧密相关的。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市场经济关系培育出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必然要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促进人们从观念到行为方式的变革。反映在政治文化领域则表现为,以公民意识的普遍增强为内容,开始了一个由群众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的历史趋势。这一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成员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在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本构成要素。公民应以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为存在前提。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激活每个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自主性与追求利益的主动性,从而为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经济条件。

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就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其它社会生活中企盼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要求机会均等、平等竞争并在法律面前能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的愿望和呼声日益强烈。

第二,权利观念逐渐普及。

第三,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法律意识是公民对法律规范与自身的关联性的感知和觉悟。现代法律意识与传统法律意识的本质区别是,其尊重法律不是因为法律是一种有用的工具,而是因为法律是社会的最高权威。法律意识所以成为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就在于,公民要实现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平等参与,不能通过别的形式,只能通过体现公民意志的法律来实现。

八、政治参与从动员型转向自主型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社会政治过程,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政治参与不仅仅是公民表达各自政治态度的需要,而且也是政治体系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支持条件。因此,学术界通常把政治参与的质量和程度作为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九、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从追求激进转向寻求渐进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工农大众利益的人民政权的诞生。应当说,这不仅为建立一个富强的民主国家创造了政治条件,而且也提供了一次历史性机遇。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左”倾思想路线逐渐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走上了一条激进的发展道路。具体表现在,就是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在经济十分落后、公共理性不很成熟、法制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尤其是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依靠自我管理而健全发展的成熟水平时,用搞群众运动作为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后来发展到“文革”中所谓的“大民主”。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克服了那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逐步走上了一条渐进式的政治发展道路。近二十年的政治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之所以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准确把握。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照抄书本,不照搬别国模式,可以说是我们选择渐进式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

从追求激进发展到转向寻求渐进发展,应当说,这是我国公共理性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对发展战略的选择看,注重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充分注意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特别是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不能只强调一个侧面,而忽视其它方面。

其次,从对发展策略的选择看,注重政策选择的可行性、发展过程的有序性问题。强调民主制度建设的目标设计要有阶段性,采取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的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

再次,努力寻求社会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的均衡状态。具体说,在政策制定上,注意整合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而易于引发社会冲突的各种因素;在文化建设上,注重弘扬宽容、理性精神,为社会的多样化营造一种合谐的文化氛围;在解决人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方式上,倡导寻求妥协的方式,即当社会发生冲突时,反对人们用对抗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而是推崇和鼓励人们通过协商、讨论和让步等和平方式来达成冲突双方互

利的妥协。

十、国家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转向全面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197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我国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内任务的需要和依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判断,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明确宣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使我国的对外关系由闭关自守逐步转向全面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专题三: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政府治理

一、导言:

人类的发展的三种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二、不同社会形态特点与治理模式的比较

(一)农业社会: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1、主导产业是农业;2、生产技术为手工技术;3、经济形式属于自然经济;4、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和地缘为联系纽带的社会。

社会特点:乡村社会、分散型社会、封闭型社会、低流动社会、熟人社会、伦理社会、(人身依附的)阶级社会、老人社会。

政府治理:德治与专制

(二)工业社会: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1、主导产业是工业;2、生产技术为机器技术;3、经济形式属于市场经济;4、社会结构是以利缘和业缘为联系纽带的社会。

社会特点:城市社会、集聚型社会、开放社会、流动社会、陌生人社会、法理社会、(物身依附的)阶层社会、中年社会。

政府治理:法治与民主

(三)信息社会: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1、主导产业是信息业;2、生产技术为信息技术;3、经济形式属于电子经济;4、社会结构是以网缘为联系纽带的网络社会。

社会特点:网络社会、组合型社会、高开放社会、高流动社会、虚拟人社会、网理社会、(网身依附的)平等社会、青年社会。

政府治理:网治与自由

三、信息社会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一)影响1、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2、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3、电子政务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4、电子政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二)具体表现

1、电子政府的产生

社会的信息转型也必然带来政府的信息化转型。政府信息化,从理论上说,就是工

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政府信息化的结果就是电子政府的产生。

电子政府,也可以叫电子化政府、电子网络政府,是一个与虚拟相结合的跨平台政府,它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虚拟性,即通过网络构建起一个跨区域的、跨时空的远程政府,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或者叫一站式服务。它不受传统政府部门上下班的限制,打破了时空。这样一种虚拟性,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物理形态、政府的存在,但是它对传统物理政府的运行、管理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电子网络政府的建成,建设,意味着在政府治理这个层面上,将有可能从传统的实体管理走向程序式管理,它对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

2、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小型化、集中化和无缝化(随着政府内部业务应用系统的日益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消除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内部各业务处室之间的鸿沟,形成跨部门、跨业务处室、跨应用系统的网络化协调办公体系、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服务。应用技术促进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从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模式向集中整合的、一站式模式转变,创造一个整合的无缝隙政府。)

3、政府治理模式的网络化、虚拟化、标准化(实现行政业务规范化和标准化,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4、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消除了治理的地区和政府间差异、消除熟人和人情造成的腐败)、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精确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四、问题与讨论

信息社会的政府有哪些特征?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与工业社会的政府治理有什么区别?

网络民意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周老虎、杭州宝马70公里时速、新疆7.5事件)人肉搜索

附:麦田计划:网络组织

麦田计划起源于2003年,正式成立于2005年6月,是由一名美术工作者莫凡发起的志愿者组织。麦田计划的雏形是一个捐书助学的组织,其最初目标仅仅是为贫困山区的学生募捐书籍,帮助山区小学建设小型图书馆,让落后山区的孩子能够多读些课外读物,帮助山区孩子拓宽视野多学知识。在麦田计划“正式”成立后,其关注和活动领域已经并不仅仅局限于捐书助学,麦田计划先后为山区孩子募集和捐助了超过百吨的衣服及文具等、资助山区代课教师和一对一资助山区特困学生、兴建了三所小学和开办两个麦苗班并开始在各高校和大城市举办关于山区助学的图片展。经过两年的发展,麦田计划的关注和活动领域已经拓展到图书捐赠、衣物捐赠、师生资助、校舍建修和公益宣传五大方面。

麦田计划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组织现已拥有1500余名志愿者“麦客”,10000余名捐赠物资的“麦民”。事实上,作为一个助学的草根NGO,麦田计划正发挥其组织的力量,发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助学并参与到其中。随着麦田计划组织的发展壮大,资

助面的扩大,麦田计划在公益助学领域的“发动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正朝着组织的愿景不断迈进。

麦田计划现有一个总社和分布在全国的三十多个地区分社。总社包括三个“组织块”,它们分别是:决策团队、召集人团队、各职能部门。决策团队是麦田计划的核心组织,其任务是研究麦田计划的重大事务和决定麦田计划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决策团队中,有八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决策成员。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和网络通讯的发展对麦田计划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麦田计划由莫凡创立,但它却存在并运行在电脑网络上:麦田计划是一个网络组织,没有固定、集中的办公地点,活动的发动和组织依赖于电脑网络,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沟通也主要依赖电脑网络。决策团队的决策也是通过网络召集决策会议,在网络上敲定决策事宜。决策团队成员平时都在自己家中,接到开会通知后,按约定时间参加网络决策会议。

另外,据我们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组织成员中有近40%是通过电脑网络知道和了解麦田计划的。麦田计划并没有看得见的物质实体作为其存在和运行载体,换句话说,网络的虚拟载体承载着麦田计划这个实体组织。

具体来说,无论是麦田计划与其他组织、企业以及政府之间,还是与成员个体之间的联系,都基本上是通过电脑网络或者电话传递信息而结成。麦田计划与其他团体组织成为由虚拟的电脑网络联系的团体网络;而麦田计划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又是电脑虚拟网路的终端,他们因电脑网络而结成网络化的结构,平时相互面对的是虚拟的网络,有活动才聚集到一起。正是电脑网络的虚拟联结,使麦田计划得以形成组织。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个生存在网络世界的组织。

案例:台湾政治观察与评论——一个公共治理与政治学的视角

一、台湾印象

二、台湾概况

1、地理: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两岸与福建相望,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北向东海。全岛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火烧岛和其他附属岛屿共88个,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呈纺锤形。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中国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般也经过这里。

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战备位置十分重要。

2、人口与经济发展:台湾地区人多地少、人口稠密。到2001年底,台湾总人口为2240万人,男性1144万人,女性为1096万人,性别比例为10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9人。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 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广场协议85年)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注: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省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84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

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3、政治变迁:7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台湾当局为应付新的国际形势及台湾社会的变化,开始向标榜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过渡。

1972年3月,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面对内外各种危机。为了应变求存,开始在政治上作出一些调整,推出了一系列“革新保台”、“在台生根”的措施,包括举行“中央民代”增额选举、在国际上开展“实质外交”等等,并开始推行“本土化政策”,有意识地提高台湾省籍人士在政权内的地位,力图通过笼络台省籍政、经人才来巩固统治。经过这一系列措施,蒋经国的政治权力与地位得到了加强。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6日,严家淦继任“总统”。4月28日,蒋经国出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3月,蒋经国当选第六任“总统”。

国民党当局在 1986年开始的所谓“政治革新”,目的是在新形势下以变求存,虽仍没有突破“动员戡乱体制”的范围,但解严、开禁确是 4O多年来台湾政治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台湾的政治体制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军事戒严和一党专制向标榜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方向过渡。1986中 9月,党外人士不顾台湾当局的禁令,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

80年代末以后,国民党政权迅速“本土化”,台湾当局标榜实行西方民主制度,推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政策。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随之李登辉执掌党政大权。李登辉在 1990年5月宣布开始“宪政改革”,对旧“法统”进行改造。从1990年至2000年,台湾当局进行了六次“修宪”,包括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总统”由台湾地区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冻结台湾“省长”、“省议会”选举,虚化“台湾省政府”功能;改变“国民大会”职能等等。台湾的政治格局、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和对外政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是国民党政权迅速本土化,经过“宪政改革”,1949年以前在大陆产生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部退职,“国民大会”、“立法院”等机构的代表全部在台湾地区选举产生,“总统”直接由台湾地区人民选举产生。在国民党内的权力分配上,国民党各派势力重新分化组合,以李登辉为首的主流派同以外省籍传统势力为主的非主流派经过多次较量,非主流派被逐步排挤出行政及党务的高层权力核心

二是台湾当局标榜实行西方民主制度。开放党禁后,各种政治势力迅速发展,尤其是民进党的力量逐步发展。1993年8月,新党成立并成为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在其后几年的一系列选举中,在野势力发展,不断给国民党执政造成严峻的挑战。“国民大会”、“立法院”等机构中,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在 l994年底的省市长选举中,民进党获得了台北市长的席位。在 1997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获得空前的胜利,得票率第一次超过国民党,赢得了23个县市长席位中的12个。

三是谋求“两个中国”的政策日益明朗化。李登辉上台后,台湾当局以谋求“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和“两个中国”作为处理两岸关系及对外关系的基点;在两岸关系上,鼓吹“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岸分裂分治”,并且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拖延统一进程;在国际上,则千方百计推行“务实外交”,鼓噪“参与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三、台湾发展案例的启示

1、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民生产品出口导向的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增长的极限,这种极限就是货币升值和出口限制、资源环境及劳动力红利耗尽的约束。发展极限的到来必然导致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道路是每一个转型国家面对的重大挑战。

2、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发政治民主化的变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模式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序性是我们今天不能不面对的挑战。

四、台湾社会与公共治理观察

1、民众素养:礼貌谦让、人情浓郁、守法有度、重德敬业;

2、人民生活:生活水平较高、贫富差距较小、农村城市化程度高、农业科技水平高;

3、学校教育:教育机构众多、公立与私立结合、普本与职教并存;设施完善、受教育程度高、重实际应用、联系与交流广泛;

4、宗教信仰:庙宇众多、电视节目、和尚尼姑、神权发达;

5、社会治安:

6、交通便捷:

7、公共空间:整洁有序、

8、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山河江海)、城市污染、环境卫生;

9、传统保存:建筑意象、庙宇节庆、包装与装潢、文物古迹;

10、弱势群体:少数族裔、残障人士老弱妇幼(专门设施、志愿组织、基金会);

11、政府服务:亲民便民(设施和办公场所布置、服务态度)、专业与职业化;

五、台湾政治现状与两岸统一

(一)兰绿对立的多党政治及其发展趋势

(二)台湾社会结构分析

1、族群结构:原住民、“台湾人”、“外省人”

由于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原因,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台湾社会中一大问题。台湾本省人包括闽南人、客家人和少数民族,他们分别约占人口总数的74%、12%、2%。。外省人是指台湾光复后、特别是 1949年随同国民党统治集团迁台的人及其后代,他们约占总人口的 12%左右。 70一80年代之前,外省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一般比较高;在台湾当局推行“本地化”政策以后,本省籍人的政、经地位明显上升。在

相当一个时期内,省籍矛盾的存在,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省籍矛盾有所减弱,但在政治生活中仍有较大影响。

2、地域结构:南部与北部

3、党派结构: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联党

(三)台湾的基层社会权力结构

1、族权

2、神权

3、治权

4、教权

5、暴权

(四)和平统一的策略

主旨:强化交往、针锋相对

策略:

1、宣传:国家认同

2、文化:文化认同

3、宗族:民族(血缘)认同

4、宗教:信仰认同

5、教育:菁英认同

6、旅游:情感认同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对这一概念做如下解释: ①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②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③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政治博弈 ?政治学 2、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的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解释: ①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 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a.权力的主体只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主体主要指国家, 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 b.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权力客体与权力主体的关 系是相对的。 c.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强制力。 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③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①强制性权力②功利性权力 ?③操纵性权力④人格型权力 ?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政治权力的基础:①武力②财富③技能④动机⑤知识⑥制度基础 ?政治权力的分配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历史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理解政治文化有一下几方面: ①政治文化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②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④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政治文化的内容:①政治认知性成分②政治情感性成分 ?③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的类型:①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②狭隘型文化、顺从性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社会资本是新型的政治文化 4、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简单地说,社会资本是在社会或其特定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普及信任的程度。社会资本理论(美·普特南)是针对集体行动的困境提出来的。 ?政治文化的功能: ①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②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3.1) 课程讲义

1.3西方政治概念的起源 “政治”这个词和“政治学”这个词,尽管中国原来有非常多的使用,但是今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时候,这个词是从19世纪中后期受西方的影响引进过来的,所以为了理解这个词,下面,我开始进入我们这个第二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西方的政治概念。 “政治”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许多西方的重要的词汇都起源于古希腊。我是讲不少西方的语言,不管是什么语言今天,不管是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它用的这个政治这个词,法语的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polis,这个词从希腊来讲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邦、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建在山顶的卫城叫做“阿克罗波里”,这个大家要知道的,这个非常简单用不着很高的学问,我去希腊做过一次旅游,到雅典,你到雅典以后你要到卫城,就那个原来在古希腊时候最著名的那个城,它就是这个词,就是叫这个阿克罗波里是吧,就四周有那个墙能够围起来保卫这个城,这个城叫阿克罗波里,简称就叫polis。雅典那个卫城今天还保留的非常的好,那下面它有城墙,卫城里面那山坡上面有我们今天读的时候想象的那个时候,希腊的著名的演悲剧的地方,演喜剧的地方,有苏格拉底做演讲的地方,有伯利克里站在那个地方做著名的葬礼上的演说那个小土山堆,一个小小绵延的山坡,你可以感觉到那个地方有非常发达的market,交换的地方。苏格拉底在market旁边有一个辩论的地方,穿梭其中和别人讨论哲学。翻过那个小山,那个背面有几个剧场,包括一个是经常演悲剧的,一个是经常演喜剧的。这个地方叫

polis。为什么叫politics,到城邦制形成以后,这个polis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他这个polis,每一个城邦,一个group一群人,都组成一个polis。所以它polis就和土地、人民以及他们的各种生活——我这里边已经把这个“政治”使用了——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个polis就具有这个邦和国的含义。希腊,我曾经那年写过一篇非常好玩的一个小文章,大家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我最后收到《群己论识》里面的第一篇,叫“西方历史的政治解读”,用政治的方式来解读希腊,我当时觉得西方历史,我说是如果用政治的角度解读历史,和用其他角度解读历史,结论是不一样的。我说,譬如,希腊被公认为西方文明滥觞之地,在哲学家眼中,希腊文明美不胜收,哲学艺术悲剧史诗群星璀璨,构成西方文明的坚实基础,写下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至为灿烂辉煌的一页,这是希腊。但是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当然了我这个讲得稍微刻薄了一些,希腊文明的价值恐怕会大打折扣。当时在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之间这块今天看来并不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上百个城邦polis,尽管这些城邦,出现了像雅典民主这样伟大的制度,为后人的政治理论探讨提供了很多启迪——我只是说政治理论探讨,并没说政治实践——提供了很多启迪,但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希腊的政治实在难以令人崇敬。城邦的规模较小,少则几万人多则二三十万人,城邦之间战争频仍,最终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两大军事同盟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希腊文明元气大伤。著名的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细记载了这场战争,可谓第一部伟大的西方政治名著。然后我讲,希腊衰落之后,罗马就取而代之。在有希腊文明、希腊非常辉煌的时候罗马就存在,罗马是在另一个地方,亚平宁半岛,在意大利,翻过山、翻过那片地方就在那。由于希腊人,我刚才讲了,就那么一片巴掌大地方,二三百个城邦,互相之间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4.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 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 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2)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的矛盾 国际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作为国际社会最主要构成要素的主权国家的高度组织性和效能,就构成为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基础。 3.国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1)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其实在的物质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家利益的根本是经济利益,不同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交错性的特点,冲突、竞争与协调、合作同时并进。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与政治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1.1复习笔记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政治是社会总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征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并将继续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政治 1.政治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1)政治的起源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为了集中保障和体现一定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并将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而消失。 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①社会分工的发展;②阶级社会的出现 (2)政治的历史发展 ①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产生以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对抗和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成为主要的政治现象。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人民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总之,就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再到自行消亡的政治演变进程。 2.政治的本质 (1)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是社会总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的分配,它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政治的本质 政治的本质,即政治的根本属性。它综合地和多方面地表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中,表现在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之中。 ①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来看,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 政治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它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特别是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执行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它以其特殊的权威或权力所具有的普遍制约力和强制力,对社会成员的调整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提供特殊的“劳务”。 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人们的政治关系正是一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集中的综合的反映和表现,并反过来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服务。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序言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国际政治系,为国政治专业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2.理解国际政治现象需要具备两类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即历史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3.分析的四种模式是指描述、解释、规范性分析和处方。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 2.世界政治指研究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区别于国际政治) 3.国际关系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关系。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生态、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都比政治学要宽泛的多,该领域的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包容性? 3.列举至少三个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名称和期刊名称。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名不列颠国际事务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外交评论》。。。 第二章理解国际政治 一、填空题 1.国际政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权力 指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其他国际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通常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2.安全困境 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3.集体安全 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三、简答题 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核心观点。

政治学主要理论

政治学主要理论 第一课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为什么:○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核心。○3民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我国的民主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民主制度尚不够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B.怎么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4.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载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我国的对内对外国家职能: 对内:○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3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对外:第一,抵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6.人大、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7.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么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有如下优越性:第一,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一国两制的地位、含义、内容、意义(怎样对待台湾问题) 地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1.1) 课程讲义

1.1中国古代“政-治”意涵考辨 我们可以举出来很多关于政治的一些概念,实际上从我们这个学问的角度来理解,对政治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可以说涵盖了政治学里面和整个人类社会科学里面最核心的内容。我讲这个话以后你们就会知道,等到你们到后来研究各种不同的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极权主义,所有这些主义的最核心的,就是它对政治的不同理解。所以政治的概念这个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界定的。 下面,我今天讲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讲一下中国的“政”和“治”这个词,“政-治”这个词的意涵。我今天一个是讲中国,一个是讲西方。我采取什么讲法?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们讲,我自己受的学术训练的背景是受很强的分析哲学的影响。因此,我在讨论一些重要的概念的时候,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对这个概念的缘起,进行一种考释、考察。今天这个方法,大家如果以后念历史学、念观念史、念哲学、念社会学、念观念史的时候,国外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这个受德国一个叫Kosseleck的影响,最后在英国有一个叫“剑桥学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夫,就是做观念史的研究。好比说,人们说我喜欢自由,我喜欢民主,我喜欢平等,我喜欢公正,它要用观念的分析哲学、语义哲学的方法,要让你分析分析,你要民主是个什么东西?分析出来以后你再决定要不要。最后很多人做了观念的分析之后,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的好处,什么样可能的负面的东西。这样,人就容易对你的社会政治的东西有个理性的决定。如果你以为上政治哲学的目的就是知道,“自由好民主好,人家有我也要,你不给我就闹”,这个不是一种政治学培养出来的。你应该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要想理性思维能力,就要有一个非常扎实认真的学术方法,当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国际政治学概论 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 本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 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 [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 (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 (二)国家的分类 (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 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 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 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 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 国家的类型 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 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 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 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 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 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 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 其他标准 三、国家主权 1,主权概念的提出 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 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 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 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 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内主权对外主权 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 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 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 行防卫的权利。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国家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和保障国际法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四、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主权始终受到国际互动网络的影响 2,国际互动的表现形式、性质 表现形式:合作、结盟、竞争、对抗、战争 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国家主观愿望的产物 3,在当代,全球性的国际互动对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根源:全球化 表现:政治、经济、文化 影响:缩小、约束、削弱与限制 “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 1、影响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以及随后造成的国内政治联盟。 2、引发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削弱政府的自主性及其政策的有效性。 4、挑战对主权国家安全。 5、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主权的挑战。 2.非国家行为体 一、非国家行为体概说 1,国家关系中存在非国家行为体 2,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 3,非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 (一)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间组织:针对特定利益的事件私人次国家及全球性行为体国际政府间组织;由国家派出代表组成的组织,讨论相互间利益和共同更新的问题政府间组织的定义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政府经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员国的合作谋求实现单靠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政府间组织的构成要素:合作的政治意愿·一定的结构或形式·一定的运作机制 国际非政府组织 (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国际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或条约的形式设立的民间机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与卫生等各个领域。如:国际恐怖组织

比较政治学考试题和答案[1].jsp

《比较政治学》复习提纲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比较政治学的目标:比较政治学的目标(static)是澄清、说明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政治上重要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2、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变量就是可变的量,是指在分析某一具体事物时应当加以解析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往往会以某种相对稳定的方式保持着相互间的联系。因此根据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变量又可以分为:因变量、自变量和干预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是因变量。简单地说,因变量就是研究者意图加以解释的现象或问题。 3、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它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它变量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简单地说,自变量就是那些在理论上有可能影响和制约因变量的那些因素。 4、一元回归分析:求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叫一元回归分析。 5、在比较研究工作中,首先要关注的焦点是:1、首先要关注的焦点是国家之间的比较而非国家本身;2、对于比较研究者而言,要像单一国家之研究专家那样拥有至深的有关知识,不仅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取的;3、广度与深度至少是同样重要的。 6、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比较政治研究的经典之作。他采取了哪五大步骤开展比较研究?第一步,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第二步,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材料;第三步,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性准则对城邦国家进行分类;第四步,研究不同类型的政体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五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进行概括总结,解释稳定与否的原因所在。 7、就研究主题而言,比较政治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研究方面或领域?民主与民主化;生态环境与政治;妇女与政治。 8、就理论与研究方法而言,比较政治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研究方面或领域?新制度理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 9、美国哲学家T.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使用“范式”一词来表示一种由诸多概念、假设与方法构成的框架,在此框架中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从事着他们的研究。当某一范式需要变化或转型时,就会发生一场科学革命。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 10、推论,归纳推论,推论,是指在理论建构工作中所必须使用的、从已经完成解析处理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理论发现特定方法。(将经验事实与理论发现联系起来的特定方法。)归纳推论,是从对于诸多个别事实的具体观察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认知过程,其特点在于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其认识发生的起点所涉及的是对个别事实的认识,而其推理判断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则是在诸多个案中反复发生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特征。 11、推论,演绎推论,是将已知的一般原理诉诸于个别事实进而得到有关个案的更加深刻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其特点在于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其认识起点是那些已经建构起来且已经过某种验证的普适性理论,其推理判断过程所关注的是这一理论在具体个案中的适用以及在适用过程有可能发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重(精)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 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 6、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7、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1版 宋新宁陈岳 目录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第四节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章世界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国际社会及其特征 第二节世界体系及其特征 第三节国际政治系统与格局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第二节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第三节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与准则 第一节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国际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第三节国际法原则与国际准则的基本内容第五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第三节非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政治学理论真题汇编(1)

2007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真题 政治学原理 名词解释: 1、宪政 2、民主化 3、多元主义 4、公共政策 5、消极自由 二、简答 1、运用政党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转型” 2、“公民社会”概念成为近些年的学术热点,试述其学术价值意义 3、论述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和比较 三、论述 1、简述近期学术界支持政府干预的主要观点,试反驳或论证 2、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述社会公正实现的关键是什么? 综合 简答 1、当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2、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内容和特征 3、以日本为例,简述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区别 4、简述美国国会与总统的权力制约机制 5、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及实践(以瓦窑堡会议为例) 6、解放战争期间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1947年12月中央会议为例) 论述 1、论述当代中国社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府对社团的管理模式和转变这种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2、论述普选原则的发展与变化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作用 3、结合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过程和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谈谈你对毛和毛思的看法 07复旦政治学原理 一.名解 1.行为主义政治学2.现代国家建设3.政治不服从4.法团主义5.民粹主义6.历史制度主义7.社会动员8.权威政体9.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10.寡头政治铁律 二.材料分析 材料取自于阿尔蒙德和维巴关于政治文化的一段材料 1.什么是政治文化?2.政治文化对政治民主的作用.3.材料体现的哪种政治文化?

三.请举例论证"现代政党产生与议会,最终发展到社会根植与民众."的根本原因和促成因素. 四.有限政府"有限"的内涵和原因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北京大学政治学试题 2005年 一名词解释(7*5) 1、全球化 2、大政府 3、政治沟通 4、依附理论 5、社群主义 二简答(15*3) 1、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和理论 2、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 3、政治社会化等同于社会政治化吗?(说明理由) 三论述(15*2) 1、论证或反驳“宪政=限政” 2、近年来,社会信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试用政府角色理论,说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社会信用体建设的重要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5*6) 1、政治合法性 2、行为主义 3、有限政府 4、威权主义 5、消极自由 二简答(4*15) 1、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政治分析的可行性,局限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3、政治科学化的意义和影响 4、民主作为政治制度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 三论述(2*30) 1、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实践,论述现代政府的执政原则。 2、论述我国政治权力与政治监督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政治学理论,分析对公共权力限制的必要性。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冲突 2、政治过程 3、政府租金 4、政治稳定 5、政治文化 二简答 1、经济分析方法对政治生活的适用性 2、现代政治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哪些 3、政治发展与政治变迁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第一讲

《政治学概论》的课程要求 1. 点名 2. 关于出席:严禁缺席,缺席一次2分,两次4分,三次16分,四次256分(出席加课堂表现15分) 3. 关于教材 4. 关于课程整体安排 6. 书评(15分)第3周3月12日,报书名。 7. 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70分 8. 课代表2名,统计一下书评的目录….陈思瀚,欧阳楚茗 第一章什么是政治? 提问:什么是政治? 政治定义答案的不确定 首先政治一词在日常的使用中产生了诸多的联想,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可能很快的与马克思联系在一切…. 其次在不同的学者因观察的视角不同,对政治学的观点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政治学有他的魅力,才可能成为不被科学化的不多的社会科学领域。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答案,这可能意味着政治的完成,以及政治的终结 什么是政治?很难回答的课题. 也就是说,“政治”是,围绕着政治是什么?这一课题是人们不停争论的不可回避的术语比如说:亚里斯多德把政治定义为人类试图改善生活并创造美好社会的活动。 那么人们对于政治学这个术语,就没有什么共识吗?似乎也不是这样 确实人们围绕着什么是政治有很多的争论。但是这些争论可以粗略的整理为两种潮流 1.与国家相关的政治 2.不限于国家,在广阔的社会所存在的政治观 1.国家与政治 政治学一词的语源是Polis 城邦,古希腊与城邦有关的事务被称为政治,因此政治经常被认为是与国家相关的事务 我们日常的政治观很多情况下是与国家紧密相关联来理解的。 比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节目关于政治的报道的大部分都是关于政府,或者是国家与国家的外交关系….比如某人参与公职被认为是涉足政治。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与国家同构造存在的是地方政府,我们看地方台的新闻会播报地方政府的动向,我们会发现政治的舞台不单单指国家,通过地方政府和政党,多层化的局面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中共的新闻,也就是政党的新闻: 认为政治的领域仅限于那些由意识形态信仰自觉推动的国家行为者,这样政治家的活动被认为是政治性的,而中立和按照职业原则来行事的人被看做是非政治的…. e.g 书记是政治的,院长是非政治的;法官的公正判决被看成是非政治的,而个人偏好等影响了判决被视为卷入政治…. 因为政治家的表现,我们通常会表现出对政治的厌恶,认为他们是为自己的私利而牺牲别人

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 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 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2.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坚持政治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4.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立场 5.学习和借鉴人类宝贵的政治方法论遗产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为一体,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毕,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篇一: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1.十八届四中全会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5)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1)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2)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2 第2讲政治学学科历史 (2.2.1) 课程讲义

2.2思考政治的诸种方式 接下来就出现了thinking,人类对政治的思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最早期神话的方式、诗歌的方式。最早的语言它是一种诗歌的语言,好比说它在一个高级将领命令一个低级将领冲锋的时候,他可能这么说,“愿你像雄鹰一样扑向你的猎物”。但是,这个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具体的行为。但这是一种political thinking。早期的political thinking都是神话和诗歌,如果大家看看希腊的神话,早期人类对政治秩序的思考是通过神话,通过诗歌,你读荷马史诗,到后来通过小说文学。你看看阿拉伯那个《一千零一夜》,它不仅是讲一个文学的故事,它是讲一种政治的,就是我刚才讲,对政治服从的理由和反抗的缘由的一种阐释。萨达姆·侯赛因在被处死之前写小说,有谁认真研究过他的小说写的是什么?但我可以相信,他的小说一定不是简简单单的关于爱情、生活,它一定蕴含着很深的政治含义。就是说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期,他传达政治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在他那个文化里边,可以用这个来传达政治信息。 再一个就是历史,用历史来传达政治信息的,像中国是最典型的,以史为鉴,像《资治通鉴》,最典型的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臧否来表达一个政治的信息。我自己感觉,在西方来讲唯一和我们国家比较相近的是英国。如果你要研究英国的政治理论的话,一定不要忘了英国的历史,英国的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都有写历史的习惯。好比说休谟写了非常了不起的《英国史》,这个《英国史》里面包含着休谟的政治的理念。这是我在讲的上面的这几种,如果按照西方的当代的概括的话,都是非理性方式,理性化程度比较低的思考政治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理性的方式。人类首先从一般的差的那个人,natural being,上升到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的动力 答:国际政治的动力是指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演变的作用力,其内涵既包括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又涉及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实力和利益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问题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国际政治的动力,是认识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 2.国家实力 答:国家实力是指国家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维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力量,是它们维护自身利益、推行对外战略和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重要基础。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是衡量行为主体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能力的尺度,又是行为主体借以实现其对外目标,维护其国家、民族或共同体利益的手段。现代国家实力的构成分为有形的构成和无形的构成两部分。有形的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地理条件、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科技实力;无形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局势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3.能力 答:能力是指国家以实力为基础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条件和手段,是使实力真正转化为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实力和能力都是权力形成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没有一定

的实力,权力便失去了物质来源;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实力本身很难影响和改变其他行为主体而形成真正的权力。 4.社会制度 答:社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称。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经济制度,即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制度作为国家实力构成中的无形要素,其核心并不在于确立的是什么制度,而在于这种制度是否符合该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代表着社会向前进步的趋势。 5.政治体制 答: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体制,如一党制、多党制、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与政治体制相关的,还有政府素质或政府效能。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主要是要通过政府来实现的,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府能否充分、合理地调动本国的各种资源,能否对国际事件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否准确、及时地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是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权力地位的重要因素。同样,对某种政治体制的估价,也要看其是否符合该国的实际,是推动还是阻碍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6.行为能力 答:行为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达成其对外目标、影响他国行为主体的能力。国家实力对国际行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的影响上。一个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作用的大小,主要表现为其行为能力的大小。测定一国行为能力的尺度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在主要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