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内容提要]:十里秦淮之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如烟如画的美景、美丽动人的传说爱情以及,凄凉感人的爱情以及千年的沧桑一直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宠儿。我国古代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淮种种历史文化。

[关键词]:古诗秦淮河文化

秦淮风光地处南京城南,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本名——淮河,又名“龙藏浦”。①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六朝时代达到鼎胜,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到了宋代逐渐复苏成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再度达到繁华的颠峰,金粉楼台、繁华椅丽。清末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直到1949年以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根治秦淮河,进行规模的治理,重点开发建设了秦淮风光,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六朝金粉,王谢候府的秦淮一直是文人诗词中忧伤美丽的意象,做为一个千年古都,在历经朝代变迁、草枯草荣后所以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挖掘不尽的,自古,文人对于有“十里珠帘”

之称的秦淮总有着特殊的情结,不惜文才的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章。从古诗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淮声色犬马的繁华和千年沧桑的忧郁。

一、美景

“平淮既,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漫共晨珲,晴霞转报屿,锦帆出长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杨广《早渡淮》)

《早渡淮》为杨广游经杨州时经淮河所作。诗从开头至“泱漫共晨珲”四句。写淮河早晨的景色。淮河的水面宽阔辽远,拂晓之时雾气漂浮在水面上空。使人难以分清哪里是水,哪是平地,水与岸边的平地朦朦胧胧的,共同存在于晨光映照下的这一空间。诗以“晴霞转报屿”至“沙禽鸣欲飞”,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泛舟淮河之上所见更加具体的景物,泛舟河上,晴霞映照,似河中岛屿具有了动态之感,舟上锦帆也随天气可见度的增加更显得高高耸立,这时侯的河鱼子不时跃出浪尖,岸上鸟儿的鸣叫声传入耳鼓。

诗的意境像是晨雾轻笼的淮河那样,美丽空灵,景物如晨睡初醒的美女,宁静而优雅,透出一种静态之美,接着作者又以鱼跃鸟飞,顿使全诗展现出生机,让淮河展现出晨妆迎人的无限风韵。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②读过这两句诗,我们仿佛和诗人一起并立楼头,看到在斜斜的,朦胧的月色下,江

潮在悄悄的退落,月光若明若暗,江潮若隐若现,而远处,在茫茫的夜色里,两三点星星的渔火焰焰地闪烁着,那该是对岸瓜州边停泊的渔船忽灭忽明的火光吧!如此夜色,完美到令人心痛苦。诗人便也无端的惆怅起来。于是,月美、夜美,连忧伤也便成了美。

秦淮的晨景和夜景之美在诗人咏叹下完美的呈现出来,那么说起秦淮美景便少不了风景明胜。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亲临金陵有感而发作下《金陵五题》,其中提到了两个风景名胜。

鸟衣巷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人们俗称其为“鸟衣巷”,鸟衣巷由此得名。东晋(317—369年)时,以王导、谢安为首的两个世家大族,都居住在鸟衣巷,人称其子弟为“鸟衣郎”。入唐后,王谢宅地沦为废墟。“王谢古居”③在鸟衣巷东,内悬王导、谢安画像。王谢家族中出现过“王羲之、王献之、谢眺、谢灵运等文化巨人。”“王谢古居”陈列馆的主体建筑为“来燕堂”、“听筝堂”和“鉴晋楼”馆中藏有六朝历史和六朝书画、雕塑、瓷器、生活等专厅,是人们了解六朝文化的窗口。

另一首《石头城》中提到的石头城则位于南京清凉山西,自虎踞关龙燔里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城,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了金陵,并在清凉山上筑城”④石头城由

此而来。

秦淮的物境之美是上仓鬼斧神功的杰作,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吸引这历代文人歌颂咏叹,传作经典。

二、传说

说起秦淮,让人不得不想到那个美丽的“莫愁湖”。关于这个湖泊的传说众说纷纭,于是“莫愁湖”便有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吸引着人们。

“莫愁湖”之名最早见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庐莫愁家此,故名”而民间传说则大相迳庭,有说莫愁是刘宋时的洛阳美女,15岁那年卖身葬父,嫁到石城庐家,丈夫戍边,十载音讯无。淳朴的莫愁乐于扶危济贫,深受邻里称歌颂。但因舅姑不容,愤而投石城湖而死,忠厚善良世人皆叹:有说莫愁是萧梁时的金陵鱼姑,聪慧秀丽,名传四方,侯景叛乱,围城索要,莫愁为拯救乡亲,挺身而出,投湖身亡,化作莲荷,分明是一代巾帼的侠骨柔肠,也有说莫愁是南齐时的红歌女,能歌善舞,色艺双全,令人忘愁。我国最早的文学著作有《莫愁乐》一首:“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头城西。艇子打两浆,催送莫愁来。”⑤又似乎是一个爱情忠贞,性情刚烈的性情中人,众说纷纭,却尽是赞美和惋惜。

莫愁湖周五里,面积700余亩,湖面宽阔,湖畔林木郁葱,繁花缤纷,春日海棠怒放,春深似海,人行花下过,人停花中坐,每逢炎夏,莲花飘香,翠盖红花。园内建筑相对集中于湖东海。

楼、厅、堂高低曲折,错落有致。

进入园内,西边的郁金堂是莫愁旧居,屋内陈设大方,更有许多名联播送古色古香“李尧栋的‘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孙依言的‘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犹留凭眺处;天际遥青,城头浓翠,一樽来画图间’;最有意思的是王恺运的一联‘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无漾,春时桃李又芳菲’,据说王恺运早年寓居金陵,听说金陵多才子,看不起外省人,便写了幅对联回击‘吾道南来,尽是镰溪一派;大江去,王非湘水余波’。这还不够,在一次关帝庙酒宴上,又挥毫写下了‘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低头’大煞了江南名士气焰。”⑥齐梁时期的《河中水之歌》对莫愁形象进行了描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布,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候。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⑦这首诗刻于郁金堂内壁,刻画出了莫愁光彩照人的形象。

清人袁枚钟情于莫愁湖,于是作诗“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叛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柏云飞。”

三、爱情

“秦淮河十里珠帘是六朝时期贵族就集居地,隋唐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高度繁华,富贵云集,”青楼林立,画航凌波,成

为软玉温香之地。(选自《秦淮河史话》)于是秦淮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风流渊数,两岸的沿河人家,拮比鳞次,门巷珠帘,都是所谓“河房”河泊画航,豪竹哀丝,呈现一派涟漪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是这奇山秀水的养育,秦淮自古尽出美女,于是有了名动一时的秦淮八艳。风华绝代的八个女子有不同的血泪爱情,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侯方域与李香君惊心动魄的爱情。

二人缘起于《崇兰诡石图》当时侯方域慕名前往李香君所在的“秦淮河旧院”⑧看到秀色可餐的香君,爱慕不以,他看到贵阳杨龙友在画上题诗曰:“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美丽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女峰,梦里偏来见楚玉。”侯方域看后不禁心赞叹,于是兴起落笔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富平车。青溪尽种辛禺树,不数东风桃李花。”⑨一幅画、一首诗成全了一对才子佳人。他们在“媚香楼”⑩度过了一段红袖添香伴夜读的美好时光,后侯方域避祸出走,奸臣马士英,阮人铖逼迫李香君再嫁,香君誓死不从,血溅桃花扇。李香君于国破家亡时呈现出来的大爱感动了乱世中一颗浮躁的心灵,只可惜这段爱以无果而终,无端的扯疼了人心,荡气回肠。

秦淮之地注定是一个爱情频繁上演的地方,它地域的美丽、繁华、多情注定让人容易转纠结,生出柔情,青楼名妓如此,小家碧玉亦如此。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曾为爱妾桃叶写下三首(桃叶渡)、郎情妾意别是一番情意在心头。

其一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揖。

但渡无所若,我自迎接妆。

其二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邻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其三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其中第一首诗以作者自己的中吻表达了对桃叶的爱恋,一句“我自迎接妆”表现出一种超封建礼教的疼惜和爱幕。因为在夫权社会,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因献之却炳弃了男尊女卑夫为天的传统把爱妾奉若上宾,可畏是举案齐眉,显出了浓情无限。

第二、三首则以桃叶的吻表达了对诗人的爱幕感激之情,诗中一句“桃叶连桃根”表现出了两人相儒以沫,生死不离的感情,着实令人艳羡。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也写出了一段爱情心史“妾发初颜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住长于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干。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

此伤妻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追忆、相思和憧憬写了一个长干桥女子感人的爱情,她的相思,她的痴等溶在秦淮烟雨中,惹人心怜。

四、忧郁

或许是因为秦淮的荣辱盛衰经历太多了。历史文化的积淀让秦淮有了忧郁的性格。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繁华之极达到鼎盛,隋唐后,渐趋衰落”引来文人骚客凭吊。

“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鸟衣巷》)。诗人原想好好看一看东晋时期繁荣的遗迹。然而当首先看到朱雀桥边野花乱开,他的游兴立刻大大折扣,生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时光变迁,秦淮繁华落幕,一派景色尽荒芜。

杜牧的一首《泊秦淮》也吟诵出了秦淮的忧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痱痱之音,可以说是导致了陈朝灭亡,因此是亡国之音,杜牧所处之世已是衰世之年,《后庭花》一曲是否会让历史悲剧重演?秦淮是否又要轮转沧桑,诗人感伤不已。

秦淮承载了太多悲伤的往事,镀上文德桥,只见秦淮河被两

岸密密的楼阁逼的窄窄的,连夕阳也进不来,显得愈加柔弱且幽暗,又怎么载得动前朝的烟云往事。尽管那轮明月依旧,然物是人非,又岂能在一忧郁的河流里强行去捞起一册湿漉漉的《桃花扇》。

新中国成立后,秦淮和虽不再是交通要道,但沿河整治使它成为一已历史文化与现代美观交融的景观走廊与游览胜地,现代人们对环境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历史上一直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商业区的秦淮河畔具有的优越自然和人文环境日益受到青睐,将会近来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秦淮这块千年之地深厚的文化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怀古思今。

[注释]:

1、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读,入长江。选自《秦淮河史话》第8页韩品峥、韩文宁,南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2、张祜所作古诗《题金陵渡》选自〈唐诗精品〉58页,主编彭庆生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3、“王谢古居”因是王导、谢安两大家族旧居,故此得名。选自《秦淮河史话》第27页韩品峥、韩文宁,南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4、选自《秦淮河史话》第115页韩品峥、韩文宁,南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5、选自《汉魏六朝诗选》聂石樵著南海出版社

6、选自《秦淮河史话》第156页韩品峥、韩文宁,南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7、选自《玉台新咏》卷九一说为梁武帝萧衍所作

8、香君所在青楼名称

9、两首题诗出自《正说十大名妓》黄胜著中国三峡出版社

10、香君闺室,取“兰有国香,人服媚之”雅意

[参考文献]:

1、《汉魏六朝诗选》聂石樵著南海出版社2004年3月

2、《唐诗精品》主编彭庆生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4月

3、《帝国风月梦·正说十大名妓》黄胜著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年9月

4、《秦淮河史话》韩品峥、韩文宁著,南方出版社2004年7月

5、《南方旅游》韩兆奇上海出版社2002年5月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

华灯映水秦淮梦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散文比较分析 摘要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文章主要从情景描摹、语言风格以及美学追求三个层面比较分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不同艺术特色,并与文本写作的背景(主要包括作者介绍、秦淮河意象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相结合,由此感受两人笔下秦淮河不同的神韵与意境,突出两人在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与贡献。 关键词:情景描摹语言风格美学追求比较分析 一、背景介绍 1.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小品散文被周作人称为“独特的风致”,这既有俞平伯自身世界观上的原因,同时也有深深的时代的印记。俞平伯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1923---1928 ,1928以后)。前期作品大多是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抒发自己的性灵,描景状物,细腻绵密,显得文思郁勃。后期则着意追求一种“素朴的趣味”,使得他的散文变为冲淡和拙朴。 朱自清与俞平伯是我国散文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文学创作上也风格迥异,朱自清散文以真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诚为内质,以思为神韵,文章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思,思中有梦。始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优雅的梦境”;二俞平伯述文却不失旷达与洒脱,表现出闲适、从容、豁然与淡定。他的散文语言隐晦,但却意味悠长,给人以悠然的享受。两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均有体现两人散文中不同的思想艺术。 1.2秦淮河意象分析 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为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据史料记载,

试卷

宿豫区实验初中2012年中考考前模拟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温馨提示: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愿意拟想,我们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些向路人(xuàn)▲耀自我的人发出不屑的嘲笑。庄严的生命必是(bìng)▲弃浮华、拂去陈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不会热(zhōng)▲于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wàng)▲的心,才会那么黏,总试图黏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人不学,不成行。(《韩诗外传》) ②▲,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④▲,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甲光向日金鳞开。”唱出了激昂气势;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唱出了豪情壮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把边关将士戍守与思乡的矛盾心理唱得苍凉悲壮。 ⑦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 ...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B.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 ....,但仍然使人难以忘怀。 C.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希望工程,但后来字画不 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 D.对于小学生来说,严肃认真的说教有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适时的讲故事常 常能收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4.选出对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 A.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机智勇敢,富有同情心,厌恶枯燥的功课,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冒险的生活。

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篇一: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金陵晚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刘禹锡《金陵五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游赏心亭 王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登凤凰台 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篇二: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秦淮河是南京的文化摇篮,是江宁的母亲河. 相传在7000万年以前,秦淮河自然淋漓的雏形就已形成.秦淮河本名龙藏浦,汉时称淮水又称小江,唐代以后称秦淮河. 秦淮河由南向北纵贯江宁区,主河道一百多公里,是我区... 【篇三:跟秦淮河有关的小故事】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唐云玉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更是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作品中的精品,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词句,合辙爽朗的音韵为小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故事作品的优美画卷,这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也有赞颂仁人志士的。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陶冶了情操。不但让学生拓展了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就古诗而言,语言凝练,意存高远,有时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显示形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以境引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还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不知背景,不知诗人坎坷的经历,也就不能正确领会诗人的情感。再说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产生的特定环境以及诗人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可以为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创设一个想像的情境,从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赠汪伦》这首诗,在教学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前讲述

了李白当时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有一人名叫汪伦,很有才学,但他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窑在地下。有一回,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他很想邀请李白前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修书一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先生好游吗?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吗?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对人十分豪爽,便欣然答应。可见面后,汪伦却大笑:“‘桃花’是此潭的名字,并无桃花十里;‘万家’是此店姓万,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才知上当,但却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亦人生一大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热情款待,两人情趣相投,成为好朋友。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李白要乘舟远去了,面对桃花潭边前来送行的汪伦,他即兴写下此诗。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吟诵起来。在这咿呀吟咏的同时,“朋友间的深情”相信学生不难体会。 二、想像悟情 古诗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此时,教师要借助音乐、画面等媒体,帮助学生架起想像、联想的桥梁,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与故友的离愁别绪完全予以在了水天一色之间。教学时我选用与这首古诗诗意相协调的古典乐曲《送别》,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凝神细听,让凄婉、动听的旋律唤起学生丰

南京秦淮河导游词

南京秦淮河导游词 南京秦淮河导游词1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坐船从武定门公园出发,只见两边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让人心旷神怡。向前缓缓前进。只见高大的明城墙肃立巍立在眼前。民城墙顶宽7至12米,底宽10至18米,整个墙身呈梯形,上窄下宽。城顶外侧建垛口(雉蝶)13616个,垛长2。75,垛距0。4米。城顶还建有窝铺200座,以作御敌堡垒之用。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公里,其中地面遗存部分25。091公里,遗址部分10。176公里。城墙现状基本完好部分(原城墙地上保留三分之一以上即5米)的总长度为22425米,最长一段是九华山图库至神策门,达5462米;最短一段新民门仅为25米。城墙遗迹(原城墙保留不足三分之一即5米高)总长为2666米,其中最长一段中央路西侧至钟阜门西测长1036米,最短一段蓝旗街北测至月牙湖老城南端长65米。 继续前行,高楼大厦肃立在眼前,直指苍穹。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银镜,倒映着一座座高楼大厦。

两小时的游船结束后。我们来到了“鬼脸城公园”。鬼脸城以墙上的鬼脸而出名,鬼脸光滑平整。倒映前面的一潭水里。俗称鬼脸照镜子。 在碧水蓝天之间,鬼脸显得格外的显眼。 秦淮河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护城河,这条河距离之长,河水之深,河床之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十里秦淮配上宏伟的明城墙,在蓝天得映衬下,无人见了不说好。他是古都南京的一大特色,是古都南京的AAA级风景区。 南京秦淮河导游词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秦淮河是我国南京境内最大的一个河流,秦淮河有两个部分,一个市内河,在南京城里,它是十里秦淮最繁荣的地段;另一部分是外河。秦淮河有两个源头,东部的源头在句容市宝华山那里,南边的源头在溧水县的东庐山那里,东庐山是天生桥下面的胭脂河。这两个源头都在江宁区境内,总东水关一直流淌到南京城里。秦淮河从东向西一直贯穿整个市区,南边从西水关流出来,一直如此流淌着汇聚到长江中。

2009年高考语文全方位猜题(下)

2009年高考语文全方位猜题(含答案及详解)(下)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22分)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白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湿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的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③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熢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钗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做了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 ⑤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光,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在血河里沉浮在沙场上的拼杀的男儿出人头地成了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发生在北方冰天雪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⑥在北方的餐桌上,北方男人的好胃口又一次让我目瞪口呆,手抓肉扯羊腿地饕餮之后,一个个还端起比脑袋还大的家伙再吞两碗羊肉泡馍,然后拍拍手走向风雪迷漫的大漠,去对抗风沙一样粗粝的生存。而男方的男子吃什么呢?米饭,豆浆、牛奶——我身边那些离开空调、私家车、银行卡就没活的上海小男人更是吃巧克力甜点,品法国干红,然后用纸巾拭净嘴角,挽着衣香鬓影的漂亮美眉去看《花样年华》。 ⑦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雪中国大陆便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一、从词性切入 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分析】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

【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切入 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切入 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最好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古诗文《泊秦淮》赏析

古诗文《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 唐朝: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译文及注释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Mist】 veilsthecoldstream,andmoonlightthesand,asImoorintheshadowofariver-tavern,Wheregirls,withnothoughtofaperishedKingdom,gailyechoasongofco urtyardflowers. 【注释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泊秦淮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

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只有精练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见得精练。所以含蓄与精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梅文化

班级:五班姓名:中国梅文化(资料整理) 一、中国梅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梅开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由于梅花的迎霜破雪傲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报来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以广阔、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所说的梅文化,就是人们以梅花为对象进行培育、观赏、研究等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说,梅文化是各种爱梅赏梅活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它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几分瑰丽。 中国是梅树的原产地,梅的种类资源丰富,种植地域广泛。出土文物证实,中国育梅的历史在四千年以上。梅在历史上最早为食物,后因花形色美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又由于梅的耐寒和花的清香等特性,人们进而用梅比德畅精。由食梅、植梅、用梅而艺梅、器梅、颂梅,由梅林、梅景而爱梅、赏梅,由梅品而喻人品,因之历代梅诗、梅词、梅曲、梅文、梅画、梅乐、梅歌、梅饰、梅具、梅食、梅饮、梅药等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梅认识的深化,以梅象征中华民族品格的文化心理和以梅为表现内容的文化形式也不断提高发展。 二、梅文化景观 衣——古人把梅花刺绣到衣服上作为装饰图案。 食——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 住——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用——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算盘珠和雕刻等细木工用材。梅树的根可以制作书架和根雕,梅核可用作制作活性炭的原料。梅酸还可以作为媒染剂,以子染布,久不褪色。 三、竹文化符号(竹诗歌、书画、人格符号)(1)《诗经·小雅·四月》中对梅已有美誉的诗句,日:“山有嘉卉,候栗候梅”。 翻译:好树好花满山隈,既有栗树也有梅。 (2)梅花仙子 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笑歌欢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坐起来一看,自己却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欢鸟在欢唱。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著名典故。 (3)唐代:张九龄、卢照邻、张谓 张九龄《庭梅咏》:“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描写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下“不受岁寒移”的品性,也体现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 翻译:(1)芳意二句:“梅花啊,您怎能过早有芬芳之意?孤独地开花,也应自觉艰危!”芳意:指开花之意。荣:花开。自危:感到自身不安全。《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一语道出心事。 (2)更怜二句:上句暗喻作者在朝中的孤弱。下句表明作者的志节。岁寒:一年的寒冬。比喻困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该诗用此意,谓作者在逆境艰困中不改节操。 (3)朝雪二句:“怎奈纷飞的晨雪,正嫉妒它的洁白;阴冷的北风,也在不断狂吹。”那:奈。屡吹:喻自己多次被谗。《新唐书·张九龄传》载其因张说之事,为御史中丞宇文融所痛诋,外调冀州,复调洪州。后在相位时又为李林甫所谗,贬为荆州长史。作者《答严给事书》说:“嗷嗷之口,曾不是察,既不称其服,又加之谗间,负乘致寇,几于不免……既而远出,犹有余衅,巧言潜构,期仆倾危。”宦海波澜,即使如张九龄和而不争、清虚自守,仍会倾覆沉沦,这令他伤感不已。 (4)馨香二句:尚尔:还是那样。飘荡:以落花随风飘荡比喻作者的外谪。末句所谓“怨而不怒”,《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该诗亦有怨君不知作者忠贞之意。 诗人缘情体物,寄托遥深。更当贬谪之后,情怀郁悒,惓思君国,有类屈原,所以他的“寄辞草树”之作,也同样沉郁幽怨,与《离骚》等作相近。此诗写孤危的庭梅,在岁寒风雪之中,美好馨香如故,借以寄喻作者立身处世的大节。然而作者忧谗畏讥,自伤飘泊,情怀也很悲哀。 卢照邻:《梅花落》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指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一带,包括两岸的街巷、民居及附近的古迹、风景点等。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也是众多游客来到南京的必玩之处。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诗,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便是说的这里。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古都南京的历史建筑,还能吃到最地道的秦淮风味名点小吃。深入到街巷中或是泛舟秦淮河,从不同视角感受河畔风土人情。夜晚时四处亮起彩灯,无比辉煌,“夜泊秦淮”更是美妙。风光带四季都有节庆活动,如春季文化庙会、夏季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秋季夫子庙美食节、冬季金陵灯会等。 除了夫子庙,风光带还有“金陵第一园”瞻园、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明末清初“桃花扇”传奇人物李香君故居、东晋贵族王导谢安故居乌衣巷、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世界第一大瓮城中华门、《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故居等景点。 游玩秦淮河一带,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这一片满目都是茶楼饭店、街边小吃,其中有“秦淮八绝” 值得一尝,是指7家点心店的8种小吃,分别为: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蒋有记的牛肉锅贴和牛肉汤、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瞻园面馆的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这一带亦是热闹的商业区,各种店铺林立,既有特色传统纪念品,也有时尚潮流小玩意,你可以挑选一些价格适中的作为留念。 想要泛舟秦淮河的话,可以在夫子庙对面的码头登船,参考费用:白天60元/人,晚上80元/人,全程约50分钟,结束后返回码头。 你也可以专门体验一把秦淮画舫夜游,不过登船地点是在离夫子庙约6公里的石头城公园,且线路为外河,不会进入到夫子庙所处的内河。游船上都有景点讲解,可以边看景边了解其历史故事。 特别提示 ? 1.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这里都会举行金陵灯会(又称秦淮灯会),届时夫子庙、瞻园、江南贡院等处都是热闹非凡的赏灯地点。2. 风光带常年游客众多,节庆时尤为拥挤,请注意个人财产安全。(放完行李后,在夫子庙景区随便逛,里面的小吃不正宗还特别贵,不推荐。乌衣巷什么都没有,忽略也行。推荐去老门东,里面有许多许多特色小店,值得慢慢逛。夜游秦淮河比较漂亮。好吃的和伴手礼都去狮子桥吧,花了很多脚力和小部分金钱换来的经验。) ?给大家个省钱小贴士,晚上去夫子庙,坐画舫游秦淮河,一定要5点20之前买白天的票,上船,这样5点半就开灯了,花白天的钱看晚上的景,一人省20!(嘻嘻……) ?夜景漂亮,周围还有很多用餐的地方,离附近的水游城和水平方不远,那里还有很多吃饭的地方,用餐很方便,交通也方便,附近有很多公交线路,地铁好像有点儿远。

学习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3785680.html, 学习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 作者:朱媛媛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了解程度,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文化底蕴 一、联系创作背景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距离现代遥远,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语言与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相距甚远,也就导致小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政治性与历史性较强的古诗词学习中难以获得深刻的感悟。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诗词创造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理解与感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教师在诗词教学前应渗透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主要讲述了安史之乱期间田承嗣投降于河南,随后李怀山投降于河北,并相继被官兵收复。当时杜甫流离于梓州,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怀着“喜欲狂”的心情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往日的抑郁、含蓄写作风格,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通过创作背景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古诗词中所讲述的内容与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更加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为小学生的古诗词深层次理解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联想 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具有语言精炼、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情感丰富、反映生活本质的特征,若是单凭字面意思理解学生难以真正的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合理联想、大胆想象中入情入境。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为例,李白以夸张的写作手法表达出了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勾画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风景图,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但是,对于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而言,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成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资料,让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三千尺”与“落九天”情境,给学生以视觉与听觉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进行古诗词的阅读,学生在阅读每一句诗词的时候,脑海中都会联想到相关的动画,让学生在阅读与联想中领会故事意境,丰富小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金陵古城流淌的秦淮河,承载着六朝金粉和风流韵事。一朝繁华落尽,然秦淮风韵不减,依旧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怀古凭吊。“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所谓雁过留声,那么与“六朝烟月之区”——秦淮河再次邂逅的朱自清先生,又留下了什么奇文妙句呢?今天我们就和朱自清先生一起泛舟秦淮,在桨声灯影里感悟六朝古都的沧海桑田…… 赏析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文|朱自清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 ( 细腻的景物描写,既给秦淮河平添一份动人的色彩,也展现出秦淮河上一派喧哗景象,很有生活实感。“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这一句运用反问的手法,对秦淮河的迷人风姿予以进一步的肯定。此外,作者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重量。“愁梦”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大小船儿都载不动,则“愁梦”之多、之重可想而知。这便是作者构思的新颖之处。这也让我们联想到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在此处巧妙化用词句,别有韵味。小纸条们想在文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愁闷时,也可灵活化用这一词句哦!)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 (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用“厚而不腻”来形容“秦淮河的水”。(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后期将推出“通感”手法的长纸条,敬请期待哦~)即“碧阴阴”的“秦

“莲文化的魅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汝城六中袁健燕 【活动设计理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是对莲的绝妙写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的表现、歌颂莲的佳作。之所以莲为众多文人钟爱,是因为我们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我们既不能将它看作是一堂传统的语文“传道授业”课,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一次轻松而热闹的班队活动。何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这里我们要设计的就是这样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预期达成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标定位】 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学会分工合作,掌握探究了解事物的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渲染、音画欣赏、诗文诵读、小组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较为全面地了解莲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活动力争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探究莲的外在姿态到内在品质之间的联系,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特殊含义。 课型设计:综合性活动 教法学法:板块式教学、情境渲染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1.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 2.指导学生欣赏以“莲”为主题的古诗文。 三、教学难点1.探究古诗文中莲花的寓意。 2.感悟和归纳荷花的文化内涵 三、活动准备 1、拟一份活动记录表,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以及有关活动成果,评分结果,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2、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A 组:探莲组组长:王美玉 B 组:赏莲组组长:梅裕芬 C 组:说莲组组长:张胜足 D 组:颂莲组组长:钟逸秀

关于秦淮河的散文

秦淮河 南京城内,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中央流过,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南京人,它以紫金山为伴,以玄武湖为友,她是长江的女儿,她那如树枝般错综密布的支流,正是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时刻跳动着的血脉。 提起秦淮河,许多人只记得夫子庙。如果说心脏是人生命的中枢的话,夫子庙便是秦淮河的心脏了。一块小小的地方,数千年来,会聚了无数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千古流传而经久不衰的哀婉动人的故事,《牡丹亭》在这里产生,一把喋血的桃花扇让遍天下的有情人为之痛哭动容,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秦淮八艳是中国几千年来青楼女子的最杰出者,她们中有反清复明的义女,有令男人“宁要美女不要江山”的陈圆圆。 乌衣巷,朱雀桥,早已经作古,世事几易,昔日叱咤一时的王谢家庭,其辉煌的居住地也由“百姓家”变成了“游人处”。如织的异乡人如蚂蚁一般在夫子庙的大街小巷里乱转,诱人的秦淮小吃,色彩缤纷的雨花石,琳琅满目的廉价商品吸引了游人们的眼球。秦淮是南京人休闲的地方,他们生活得不紧不慢,恬静自然,在杨柳低垂的秦淮河畔,你总会看到许多老头小孩围成一桌,切搓棋艺,聊天品茶,上前一问,他们便是典型的秦淮人青楼依旧在,只是改成了酒店,旅社,江南贡院也开放出来供游人观赏,它见证了范进等一干读书人的悲哀。俗话说:有才子必有佳人。人们不难想象为何会有如许多情的年轻人为了爱情而慷慨捐躯,他们其实也是对封建制度无声的反抗和控诉,他们做了爱情的俘虏,却代表了那个时代与众不同的一代新人。 夜晚的秦淮,月明星暖,桨声灯影,游艇画舫上时有悠悠的笛声传来,催人泪下。 漫步在雕花的走廊转廓之间,品尝着藤蔓中鲜花的清香,耳边听着秦淮河潺潺的流水声,心旷神怡之余,不禁感慨岁月如梭,时光易逝,几千年漫长复杂的历史竟全都记载在一弯细小的清水里了。 梦系秦淮 初识你时,我是一个清纯的少女,一个懵懂的学子。在一节原是很普通的师范文选课上,我——遇到了千年前的你!我们相遇在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泊秦淮》一诗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年前的你,水月相笼,商女浅唱,有杜牧在你河畔闻歌而牵动忧思,念及国运……置身其间,秦淮夜色迷朦中透着冷寂,清丽中微露哀伤,还有诗人深沉的忧虑,无限的悲慨都一一熏醉着我,感染着我不复醒来。从此,我的心湖便留下了你古老而又神秘的波影! 再识你时,我是一名年少气盛的老师,一个心系文学的跋涉者。我——遇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你!我们相遇在朱自清先生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散文名篇里。“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那汩汩的桨声,那迷人的月色,那朦胧的灯火,那扰扰的歌声,还有先生几次面对歌舫欲听又罢而终生幻灭的情思……无不再度使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了! 相传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泄王气,兴航运,故名秦淮。而今“焚书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教材的编撰,古诗词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古诗词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然而,就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来看,他们比较喜欢一些通俗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对古诗词普遍阅读兴趣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以今引古,激发学生兴趣 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无一不是流传千秋的名家名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诗词距今的年代较远,今人与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透彻地理解这些作品,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是一大难事。时空的阻隔,冗长的文字,深奥的语言等使学生对一些文言文根本提不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系统指导鉴赏 初中古诗词教学要对古诗词的内容有系统规划,教学目标要总体优化。要继承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并进行整合。学生对诗歌阅读与欣赏并不陌生,小学就背过诗句,进行过语言、情感、思维的积累,这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外,传统语文学习中的许多阅读方法,如吟唱法、评点法、批注法等,都很有价值,应该特别珍惜,好好使用。古诗词学习目标中的人文内涵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诗句中字词的精妙,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比较异同,拓宽视野,总结规律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许多古诗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要尽量进行迁移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比如,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引入《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接近,都体现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三是风格上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词。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该词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可以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四、注意情景交融,体味言外之意和意境之美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首先,抓关键词句,主要指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词句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在全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复品读关键词句,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与诗人、诗作相关的深切感受,感情诵读就水到渠成。其次,抓思维方式。在古诗词的形象世界里,语言环境是一个由形象体系互相渗透情感的立体式多维空间。教师应点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维触角,让学生顺利地把握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远的普通词句,感受诗人的心境,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 五、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