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知识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知识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知识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知识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知识

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试验

掌握化学品的说明书

建议培训学时:7学时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一般的、不严格的、比较抽象的定义是:?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比较严格的定义是:?化学品中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物质)分类标准规定的化学品(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前,国际通用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有两个。一是《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定了9类危险化学品的鉴别指标;二是?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的国际协调系统(GHS)规定了26类危险化学品的鉴别指标和测定方法,这一指标已为先进工业国接受,但尚未形成全球共识。

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定义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化学品是危险化学品?。除了已公认不是危险化学品的物质(如纯净食品、水、食盐等等)之外,《名录》中未列的化学品的一般应经实验加以鉴别认定。

符合标准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一般都以它们的燃烧性、爆炸性、毒性、反应活性(包括腐蚀性)为衡量指标。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性及标志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具有以下特性:

①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

引起爆炸。

②敏感度高。爆炸品对热、火花、撞击、摩擦、冲击波等敏感、极易发生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C:,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 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 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 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如下:

①可压缩性。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会压缩成液态。

②膨胀性。气体在光照或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若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气体受热的温度越高,其膨胀后形成的压力越大。一般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盛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如果受高温、日晒,气体极易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事故。

③易燃可燃气体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④除具有易燃性、毒性外,还有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窒息性等。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特性:

①易挥发性。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②易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大部分黏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

③受热膨胀性。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同时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储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挥发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④带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为非极性物质,在管道、储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装、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⑤毒害性。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性作用。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 易燃固体主要特性如下:

①易燃性。易燃固体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②可分散性与氧化性。固体具有可分散性。一般来讲,物质的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分散性就越强。当固体粒度小于O.01 mm时,可悬浮于空气中,这样能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作用。

固体的可分散性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但主要还是受物质比表面积的影响,比表面积越大,和空气的接触机会就越多,氧化作用也就越容易,燃烧也就越快,则具有爆炸危险性。

另外,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如赤磷与氯酸钾接触,硫磺粉与氯酸钾或过氧化钠接触,均易立即发生燃烧爆炸。

③热分解性。某些易燃固体受热后不熔融,而发生分解现象。有的受热后边熔融边分解,如硝酸铵(NH4NO3)在分解过程中,往往放出NH。或NO:、NO等有毒气体。一般来说,热分解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危险性的大小,受热分解温度越低的物质,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④对撞击、摩擦的敏感性。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振动也很敏感。例如:赤磷、闪光粉等受摩擦、振动、撞击等也能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⑤毒害性。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硫磺、五硫化二磷等。

(2) 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

①极易氧化。自燃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自行发热和散热速度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使热量积蓄的结果。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积热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

凡能促进氧化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空气、受热、受潮、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与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它们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

因素。

②易分解。某些自燃物质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气中会自行分解,积蓄的分解热也会引起自燃,如硝化纤维素、塞璐璐、硝化甘油等。

(3) 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

①遇水或酸反应性强。遇水、潮湿空气、酸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②腐蚀性或毒性强。某些遇湿易燃物品具有腐蚀性或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金属磷化物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两项:

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②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毒害品的主特性如下:

①溶解性。很多毒害品水溶性或脂溶性较强。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因为易于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更易被人吸收而引起中毒。如氯化钡易溶于水,对人体危害大,而硫酸钡不溶于水和脂肪,故无毒。但有的毒物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脂肪,这类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②挥发性。大多数有机毒害品挥发性较强,易引起蒸气的吸入中毒。毒物的挥发性越强,导致中毒的机会越多。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强,空气中存在的浓度高,易发生中毒。

③分散性。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好,特别是一些悬浮争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

7.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X 104 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如下:

①具有放射性,能自发、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分为四种:α射线,也叫甲种射线;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但是各种放射性物品放出的射线种类和强度不尽一致。

如果上列射线从人体外部照射时,β、γ射线和中子流对人的危害很大,达到一定剂量易使人患放射病,甚至死亡。如果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时,则α射线的危害最大,其他射线的危害较大,所以要严防放射性物品进入体内。

②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如钋210、镭226、镭228、钍230等都是剧毒的放射性物品;钠22、钴60、锶90、碘131、铅210等为高毒的放射性物品,均应注意。

③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或者其他方法使放射性物品不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腐蚀品具有以下特性:

①强烈的腐蚀性。它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车辆、船舶的金属结构都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并遭受破坏。

②氧化性。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

③稀释放热性。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易燃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分析

一、忌水性物质试验

特别危险物系中,其中有遇水或受潮时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质或物系,该项物质虽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但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燃点或可燃气体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

遇湿易燃物质常见的有:锂、钠、钾、钙、铷、铯、钙、铝等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钙)、碳化物(电石)、硅化物(硅化钠)、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以及锂、钠、钾等金属的硼氢化物(如硼氢化钠)和镁粉、锌粉、保险粉等轻金属粉末。

遇湿易燃物质的定量标准,是指在大气温度下与水进行反应试验时,在试验程序的任何一个步骤发生自燃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1 L/(kg〃h)的物质。参照《国际危规》中遇

湿易燃物品包装类别的划分标准,可将遇湿易燃物品划分为3个危险级别。

(1) 一级遇湿易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可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一般表明所产生的气体有自燃趋势,或该物质在大气温度下极易与水反应,并且易燃气体的释放速度≥1 L/(kg〃mIn),的物质。

(2) 二级遇湿易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极易与水反应,易燃气体的最大释放速度<1 L /(kg〃min)的物质。

(3) 三级遇湿易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能缓慢与水反应的物质。

二、易燃物质试验

易燃固体包括退敏固体爆炸物、自反应物质、极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或促成起火的固体及丙类易燃固体等。

(1) 退敏固体爆炸物质。指用充分的水或酒精浸湿或被其他物质稀释后,形成均一的固体混合物而被抑制了爆炸性能的固体爆炸物。

此类物质在储运状态下,退敏试剂应均匀的分布在所储运的物质之中。对于含有水或用水浸湿退敏的爆炸物,如果预计在低N(0℃以下)条件下储运,应当添加如乙醇等适当相溶的溶剂来降低液体的冰点,以防结冰后影响退敏效果。由于退敏爆炸物在干燥状态下属于爆炸品,所以在储运时必须说明在充分浸湿的条件下才能作为易燃固体储运。属于此类物质的有:含水不低于30%的苦味酸银、含水不低于20%的硝基胍、硝化淀粉,含水不低于15%的二硝基苯酚、二硝基苯酚盐、二硝基间苯二酚和含水不低于10%的苦味酸铵(以上含水量均为质量百分比)等。

(2) 自反应物质。指在常温或高温下由于储存或运输温度太高或含有混合杂质引起激烈的热分解,一旦着火无须空气便可发生极其危险的反应,特别是在无火焰分解情况下可散发毒性蒸汽或其他气体的固体。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脂肪族偶氮化合物、有机叠氮化合物、重氮盐类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芳香族硫化酰肼化合物等固体物质,如偶氮二异丁腈、苯磺酰肼等。

(3) 极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或促进起火的固体。指在标准试验中,燃烧时间小于45 s或燃烧速度大于22mm/s的粉状、颗粒或糊状的固体物质或能够被点燃,并在10 min以内可使燃烧蔓延到试样的全部的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以及经摩擦可能起火的物质和被水充分浸湿抑制了自燃性的易自燃的金属粉末等。这类物质主要包括湿发火粉末(用充分的水湿透,以抑制其发火性能的铪粉、钛粉、锆粉等),铈铁合金(打火机用的火石),铈的板块、锭或棒状物,七硫化四磷、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等硫化物以及氢化锆、氢

化钛等金属的氢化物,癸硼烷、冰片、萘、樟脑等有机升华的固体,及聚乙醛、仲甲醛等有机聚合物,硫、锆等有机聚合物,硫、锆等可燃的元素、火柴、点火剂等。

储存和运输中将易燃固体分为3个危险级别。

一级易燃固体。指用充分的水、酒精或其他添加剂抑制了爆炸性能的爆炸物(硝化纤维除外),不属于爆炸品的既不是自反应物质又不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物质;

二级易燃固体。指自反应物质和标准试验时燃烧时间小于45 s,并且火焰通过湿润区段的固体物质,以及燃烧反应在5 min内传播到整个试样的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

三级易燃固体。指在标准试验时,燃烧时间小于45 s,且湿润区阻止火焰蔓延至少4 min 的固体物质和燃烧反应传播到整个试样的时间大于5 min,但不大于10 min的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

三、自燃物质试验

自燃物质的主要特点是在空气中可自行发热燃烧,其中有一些在缺氧的条件下也能够自燃起火。因此,该项物质应当以接触空气后是否能在极短时间内(如5min)自燃,或在蓄热状态时能否自热升温达到很高的温度(多数物质的自燃点为200℃)为区分自燃物质的依据。属于该项物质的有:黄磷、钙粉、干燥的金属元素,铝粉、铅粉、钛粉、烷基镁、甲醇钠、烷基铝、烷基铝氢化物、烷基铝卤化物、硝化纤维片基、赛璐珞碎屑、油布、油绸及其制品、油纸、漆布及其制品、拷纱、棉籽、菜籽、油菜籽、种子饼、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

自燃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1) 发火物质。发火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5 min之内即可自行燃烧的液体、固体或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如黄磷、三氯化钛、钙粉、烷基铝、烷基铝氢化物、烷基铝卤化物等。

(2) 自热物质。自热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需要外部热能源的作用即可自行发热而燃烧的物质。这类物质的特点是只有在大量(若干克)堆放并经过长时间(若干小时或若干天才会自燃)储存,所以亦可称积热自燃物质。如油纸、油布、油绸及其制品,动物、植物油和植物纤维及其制品、赛璐络碎屑、拷纱、潮湿的棉花等。

自燃物质的定量区分标准是指与空气接触不到5min便可自行燃烧或使滤纸起火或变成炭黑的发火物质,即采用边长10cm立方体试样试验,在24h内试样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的自热物质。根据《国际危规》对包装类别的区分方法,可将自燃物品划分以下3个危险级别:

一级自燃物品:指与空气接触≤5min便可自行燃烧或者使滤纸起火或变成炭黑的液体、

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二级自燃物品:指140℃情况下采用边长100mm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的物质或温度超过200℃的自热物质;

三级自燃物品:通常包括以下3种情况:

①指在140℃情况下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C 的结果,但采用边长25 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不会出现上述结果,且该物质的包件大于3 m3的自热物质。

②在140℃情况下采用边长lOO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的结果,采用边长25 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不会出现上述结果,但在120℃情况下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的结果,且该物质的包件容积大于450L的自热物质。

③在140℃情况下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的结果,采用边长25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不会出现上述结果,但在100℃情况下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样试验时出现自燃或温度超过200℃结果的自热物质。

四、氧化性混合危险性物质试验

另外一种特别危险物系或反应系是氧化反应物系。氧化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能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或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氧化性物质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他氧化性物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两项。

氧化剂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振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由于氧化剂的事故危险性是通过与其他物质的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其事故危险性大小也只能用与其他可燃物完全混合时所达到的燃烧速度和潜在的氧化能力来分析。但是物品的状态不同,其测试的方法也不同,故有固体和液体两种测试方法。

分析固体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大小,国际上是将待评估的试验物质和干纤维素的混合物与溴酸钾和干纤维素的混合物作为参考物质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液体氧化剂主要是测试试验物质与纤维素的混合物能自燃或试验压力从690kPa提高到2070kPa所用的平均时间与参考物质的平均时间比较,如进行试验的液体物质质量与纤维素

的比例为1:1,它所显示的压力平均时间≤65%的硝酸水溶液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的平均时间,则该物质可划为液体氧化剂。

氧化剂按其事故危险性的大小,参照《国际危规》中氧化剂量包装类别的划分标准,可划分为3个级别。

一级氧化剂。一级氧化剂指用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的物质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其显示的燃烧时间少于溴酸钾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2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的固体物质;或进行试验的液体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能够自燃或该物质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提高时间少于50%高氯酸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的平均提高时间的液体物质。

二级氧化剂。二级氧化剂指用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的物质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或1:1,其显示的燃烧时间少于或等于溴酸钾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但不符合一级固体氧化剂标准的固体物质;或进行试验的液体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物质,显示的平均压力提高时间少于或等于40%氯酸钠水溶液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提高时间,且不属于一级液体氧化剂的液体物质。

三级氧化剂。三级氧化剂指用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的物质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或1:1,其显示的燃烧时间少于或等于溴酸钾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7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但不符合一级和二级固体氧化剂标准的固体物质;或进行试验的液体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的物质显示的平均压力提高时间少于65%硝酸水溶液与纤维素的质量比1:1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提高时间,且不属于一级和二级液体氧化剂的液体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还按其危险性的大小划分为7种类型。

A型:系指易于起爆或快速爆燃,或在封闭状态下加热时呈现剧烈反应的有机过氧化物。此型有机过氧化物因其有敏感易爆性,应当按爆炸物对待。

B型:系指有爆炸性,配臵物在包装运输时不起爆,也不会快速爆燃,但在包件内部易产生热爆炸的有机过氧化物。应在包装上显示爆炸物副标志。

c型:系指在包装运输时不起爆、不快速爆燃,也不易受热爆炸,但仍具有潜在爆炸的有机过氧化物。

D型:系指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加热试验时,呈现部分起爆,但不快速爆燃且不呈现剧烈效应;或不爆轰,但可缓爆燃并不呈剧烈效应;或不爆轰爆燃但呈现中等反应的有机过氧化物。

E型:系指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加热试验时,不起爆、不爆燃,只呈现微弱反应的有机过

氧化物。

F型:系指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加热试验时,既不引起气化状态的爆炸,也不爆燃,只呈现微弱反应或没有任何反应,呈现微弱炸力或没有爆炸力的有机过氧化物。

G型:系指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加热试验时,既不引起气化状态的爆炸,也不爆燃,且不呈现反应及没有任何爆炸力,但其配臵物有热稳定性包件的有机过氧化物。

有不少化学危险品不仅本身具有易燃烧、易爆炸的危险,往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危险物品混合或互相接触更易产生高热、着火、爆炸。很多化学品事故就是因此发生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危险物品混合接触有3种危险状况: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热,反应激烈;引起着火或爆炸(表2—1、表2—2)

表2—1 混合接触有危险的化学品

表2—2典型混合危险物系及危险状态表

学反应,放热,引起着火或爆炸。

(2)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危险品混合接触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比原来物质敏感性强的混合物。

(3)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危险品在加热、加压或在反应内搅拌不匀的情况下,发生急剧反应,造成冲料、着火或爆炸,化学工厂的反应发生着火事故、爆炸事故,往往就是这个原因。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

1.事故经过

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联碳公司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漏,致使4 000居民中毒死亡,20万人深受其害。有资料报道,已死亡1万多人。这起事故是世界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这起事故的发生,引起世界的震惊,也带来反思。由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立法工作。

2.事故分析

美国联碳公司发表了事故原因调查报告,该事故是由于120~240加仑水进入甲基异氰酸酯(MIC)储罐,发生放热反应,致使储罐压力升高,防爆膜破裂造成泄漏。另外,储罐内有大量氯仿(氯仿是甲基异氰酸酯制造初期作为反应抑制剂加入的),使储罐(材质为304不锈钢)发生腐蚀,又加速了反应。由于放热反应持续进行,储罐内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压力很快达到40磅/平方英寸以上,防爆膜破裂,安全阀开启,泄出大量甲基异氰酸酯(MIC)。漏出的甲基异氰酸酯(MIC)喷向氢氧化钠洗涤器,因该洗涤器能力太小,不可能将甲基异氰酸酯(MIC)全部中和。最后的安全防线是燃烧塔,结果燃烧塔也未发挥作用。

该甲基异氰酸酯(MIC)储罐有一套冷却系统,但该冷却系统从1984年6月起就已停止运转,不能控制急剧产生的大量甲基异氰酸酯(MIC)气体。

印度对博帕尔事故进行了调查,认为联碳公司在预防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上存在严重问题:

(1)1984年12月2日,为进行维修,关闭了设在排气管出口处的火炬装臵。

(2)排气洗涤器和通水软管没有及时投入运行。

(3)缺乏预防事故的计划,对应付紧急事态毫无训练。

(4)未向居民发出警报。

(5)警报与操作采用手动方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

(6)安全装臵的能力与紧急状态所预计的气体流量不相适应,在设计上存在缺点和矛盾。

(7)冷冻系统处停用状态,不能满足低温储存条件,使甲基异氰酸酯(MIC)汽化后不能液化。

(8)对储罐内储存的具有潜在危险物质的相关特性不十分了解,而且所得到的信息不可靠。

(9)未装备在任何场合都能正确工作的气体泄漏早期预防系统等。

灾后,纽约时报社组成的调查小组认为,这次灾难是由于操作失误、设计欠缺、维修失误和忽视培训而造成的。

生产装臵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1982年,美国总公司劝告厂方为防止泄漏应安装1台强力喷水装臵以替代现有的装臵,可这一建议未被采纳。

另一安全装臵——气体洗涤塔(中和塔),其最大设计处理能力仅为这次泄漏量的1/4,根本不足以处理这次事故。

第三个安全装臵——点火塔,在事故发生时,根本没有起作用。

违反规定,埋下事故隐患。

事故前几个月,由于工厂电源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管和美国联碳总部商议后(但总部发言人指出没有与他们商议)关闭了用于冷却甲基异氰酸酯(MIC),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的冷却装臵,其中冷却剂氟利昂被抽出,用到工厂其他地方。规章规定:?为保持储罐正常循环,冷却装臵不断处于‘运转’状态。?

事故前2h,一位受过训练,但不了解工厂操作规程的工人,奉一新工头命令,冲洗一根与储罐连接,但没有完全与储罐隔绝的管道,这是规章所禁止的。

3台主要安全装臵——喷水装臵、点火装臵、洗涤塔,其中1台在几天前失灵,另2台已几周没有维修。

甲基异氰酸酯(MIC)工段值班工头说,工厂中的仪表是靠不住的。由于这一原因,他忽视了仪表的警告。在3座储罐中的一座,在Ih内压力上升了5倍。

博帕尔工厂没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监视储罐,并迅速警告泄漏发生。厂里主要依赖工人的眼睛是否流泪来判断是否泄漏。另外,这个几乎没有自动化设备的工厂,甲基异氰酸酯(MIC)生产车间从1983年缩减了12名操作工,只剩下6人。

没有火灾警告装臵。

事故发生那天晚上的警报,类似训练时的警笛声,这类噪声每周有20次。

掉以轻心,酿成大祸。

12月2日晚上,工人没有去了解系统压力变化情况。z3时,一值班老操作工在操作室看到储罐压力是10磅/平方英寸,为正常压力的5倍,但没引起重视。23时30分,甲基异氰酸酯(MIc)工段操作工在控制室外,感受到泄漏,眼睛开始流泪,并发现泄漏液滴,伴有淡黄色气体。23时45分,操作工去控制室告诉工头甲基异氰酸酯(MIC)泄漏。工头认为

是水漏,过了几分钟才决定处理,并发现泄漏。但至0时40分没有人调查泄漏原因或采取措施,严重的失职酿成大祸。

对储罐中甲基异氰酸酯(MIC)储存量应有限制,泄漏的储罐中有甲基异氰酸酯(MIC)13000加仑,占储罐容积的87%,超过了最大允许储存量12000加仑。

杂质的来源。

联碳总公司和印度公司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表明,泄漏储罐中至少有5种杂质,其中有水、铁金属离子和碱液。

事故发生前两小时,一工人冲洗过一根与储罐相连,但未与储罐隔绝的管道,水可能流入罐中。为防止失水,用氮气代替罐中空气,也可能氮气中含有水分。同一时间,工人加碱液到洗涤塔中,洗涤塔与储罐是有一根管道与阀门相连,正常状态下阀门是关闭的,但有时会打开或造成泄漏。金属离子是甲基异氰酸酯(MIC)储罐的腐蚀产物。

忽视工人的培训。

事故发生后,仅有20名操作工熟悉整个甲基异氰酸酯(MIC)工厂。工人素质太低,甲基异氰酸酯(MIC)操作工应具有大学学历,而这里都是高中毕业生。

案例二美国德州菲利浦公司休斯敦化工总厂爆炸及火灾事故

1.事故经过

1989年10月23日下午,美国德州菲利浦公司休斯敦化工总厂发生特大恶性爆炸及火灾事故,在现场工作的23人死亡,130余人受伤。爆炸波及了总厂内所有设施,造成约7.55亿美元的损失。离爆炸中心最近的两套聚乙烯装臵全部毁坏,约1.5英里以外的总厂办公楼玻璃窗震碎、砖脱落。最初的爆炸相当于2.4tTNT爆炸当量,相当于里氏3.5级地震。 2.事故分析

事故调查表明,反应器与沉降管之间的控制阀是开着的,提供空气压力的软管被错误地接反,即使当阀门驱动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关着的阀门也会被打开。

10月23日,菲利浦公司未按照安全规程采用安全措施,在对一根沉降管清除聚乙烯堵塞物时,易燃工艺气体从拆开的沉降管中突然泄出,遇火源发生爆炸。

此外,有以下不安全因素:

阀门的驱动机构的锁住设施不在位。

虽然菲利浦公司安全规程规定,在维修时不得连接软管,但阀门驱动机构的空气软管却可能一直是接着的。

阀门的?开?和?关?侧的空气软管接头是相同的,这样就会使软管接错,当操作人

员想关阀时,阀门却被打开。

驱动机构空气软管的供气阀开着,因此空气能够进入,当接上软管时,驱动器就会转动阀门。

缺少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危化品标签

例: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MSDS 报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化学品英文名称: 3,3'-dimethoxybenzidine dihydrochloride 中文名称2: 盐酸-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46 CAS No.: 20325-40-0 分子式: C14H16N2O2〃2HCI 分子量: 317.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 含量 /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85.0% 20325-4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有毒。对人体有刺激性。动物实验表明,本品为可疑致癌物。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

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

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

监测方法: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工程控制: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呼吸系统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眼睛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身体防护:

手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85.0%。

外观与性状:白色片状结晶。

pH:

熔点(℃):268(分解)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和测定金、亚硝酸盐的试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040 mg/kg(大鼠经口)N03;5760 mg/kg(小鼠经口)N03 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臵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臵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臵。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编号:AQ-ST-01074 ( 安全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Basic knowled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安全试题的作用:“安全员是经过培训及考核取得上岗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安全发的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重点工序必须有安全员进行检查监督”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试题 试卷类别:A卷准考证号: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考试人:_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单选题 1燃烧现象的特征是()。 A.放热、发光 B.化学反应 C.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2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A.专用仓库、专用场所 B.专用仓库、专用场地 C.专用仓库、专用库区 3申请人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A.批准书 B.通知书 C.核准书 4化学品仓库保管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文化知识 B.礼仪常识 C.化学品专业知识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女性工人在怀孕或哺乳期间,应()调换到不使用或不接触对未出生或哺乳期婴儿健康有害的化学品的工作,并()在适当时返回其原岗位。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 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1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易燃气体是指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危险化学品知识

危险化学品知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危险化学品知识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坏的物品。 2、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抗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和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性: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5、易燃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氢气、甲烷、乙炔等。 6、有毒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吸入后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氯气等。 7、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其闭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1、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表示该液体越容易燃烧。 7.2、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 7.3、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23℃之间的液体。如苯、甲苯、乙醇等。 7.4、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61℃之间的液体。如丁醇、氯苯等。 8、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危化品知识安全培训试题与答案

AAAA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考试题 部门和岗位:姓名:分数:日期:201 年月日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2.皮肤沾染强酸用大量水冲洗,或用小苏打、肥皂水洗涤,必要时敷软膏;溅入眼 睛用温水冲洗后,再用()%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进入口内立即用大量水漱口,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呼吸中毒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必要时吸氧。 3.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办理(),否则,不能进行作业。 4.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 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侧/下风向/顺风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如酸和碱、木材与油品,可以 混合贮存。() 2.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3.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该设有避雷设施,并且每5年至少检测一次。() 4.只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5.在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作地点,不应饮食和吸烟。() 6.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2.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5.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C.用干净手帕擦拭 6.甲苯在储存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其储存库温度应不超过() A.25℃ B.30℃ C.35℃ D.40℃ 7.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监测仪器 C.手提消防器材 8.氢气瓶的规定涂色为() A 淡绿 B 淡黄c 银灰D 紫红 9.有爆炸危险工房内照明灯具和电开关,应选用防爆型。电开关应安装在()。 A.室内门旁 B.室外门旁 C.室内明灯附近

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

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1、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人造的或是天然的。 2、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形势 近些年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很多事故可以说是管理失控事故频发。危害严重。因此国家领导多次批示进行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环节、储运环节、包装管理、经营环节、剧毒品管理。 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类别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3046820.html, end#情况之一者①临届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 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②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 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

德蒸汽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体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①易燃气体 ②不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害气体的固体。如硫磺、红磷等。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等。③遇湿易燃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状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够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

危险化学品知识竞赛(最新版)

( 安全试题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知识竞赛(最新版) Regular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upple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personnel in the company’s security positions

危险化学品知识竞赛(最新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_________制度。 2.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____________。 3.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制度。 4.________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5.危险化学品_________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6.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者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________的罚款。 7.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

家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由交通部门处_________罚款。 8.一九九O年化学品建议书规定,工人及其代表应有权从雇主处获得________和其他资料,以便能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保护工人避免作业中使用有害化学品而造成的危险。 9.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_________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1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GB13960—1992)规定,对于未列入分类明细表中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参照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相似,危险性相似的物品进行分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A.化学危险品B.危险化学物品 C.化学危险物品D.危险化学品 2.申请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时,应当提交()项文件。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一、术语及定义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生产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在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等生产或非生产流通环节发生的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丢失、被盗等事故。 3非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 指厂房建筑火灾、仓储、容器爆炸等事故。 4环境污染事故 指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环境等事故。 二、事故响应分级 针对生产特点和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等级由大到小分为三个等级,即Ⅰ级响应(公司级)、Ⅱ级响应(生产分厂)、Ⅲ级响应(生产工段)。 Ⅰ级应急响应标准: 1)造成人员死亡、重伤、中毒的各类安全、环境事故; 2)造成公司局部或系统停车;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周边

水源地正常取水的污染事故; 3)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的,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泄露事故。 Ⅱ级应急响应标准: 1)造成人员轻伤的各类安全、环境事故; )造成分厂生产区域环境污染,影响厂区内职工正常操作的事故;2.3)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的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Ⅲ级应急响应标准: 1)生产控制异常,造成物料发生泄漏的影响本工段生产的生产安全事故; 2)造成本工段区域内环境污染,影响职工正常操作的事故; 3)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三、各种危化品基本知识及处置方法 1、液氯泄漏危险后果分析 氯气属剧毒物品,对人体有极强的毒害性,当氯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人吸入5~10min即致死;当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人吸入~1h即致死;当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人吸入~1h 即致死。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当发生泄漏时,静风状态下会沿地面均匀扩散,且扩散易受到建构筑物阻挡影响,容易向地势低洼处扩散聚积。 在有风状态下,氯气的扩散半径将会受风向、风力、风速的影响和作用而扩大,在有风条件下液氯贮槽发生大量泄漏时,有毒区域的扩大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39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 识(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是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物;第6类,毒害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1 燃烧爆炸分类 (1)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

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乙炔银、叠氮铅等,这类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此外,还有些可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例如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这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的现象,燃烧所需的氧气有本身分解产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量等。实际上,这类爆炸就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点火源产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 何谓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如硫化氢有毒,可致人死亡,汽油易燃,硝酸有强烈腐蚀性,这些均属危险化学品。 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 必须了解的几个概念 3.1 编号 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中,每种危险化学品都有3个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给出的全国统一编号。如硫化氢的危险货物编号为21006。

UN编号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如硫化氢为1053。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如硫化氢的编号为7783-06-4,苯的编号为71-43-2。一种化学物质往往有多个名称,而CAS号是某种物质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可用来判定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的信息。 3.2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之比。一般危险化学品是气体、蒸气时,以空气=1为标准,如一氧化碳为0.97,氯气为2.45;危险化学品是液体或液化气体时,以水=1为标准,如液氯为1.47,苯为0.8787,乙酸为1.05。 危险化学品有了相对密度这个指标,在采取防护措施时可以考虑如何进行。如要把一氧化碳从密闭的房间中排出,由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即它比空气轻),排风口应设在房间的上部;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即它比空气重),故排风口应设在房间的底部。苯的密度比水小(即

主要危险化学品知识

鄂尔多斯市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恢复开车前安全培训内容 (二) 安全环保部 2015年11月19日

主要危险化学品及特性 (1)主要燃爆特性介质 1)氨氨属第 2.3 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甲醇 甲醇属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 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甲烷 甲烷属第 2.1 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 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4)氢 氢气属第 2.1 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 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 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5)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属第 2.1 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6)硫化氢 硫化氢属第 2.1 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 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7)硫磺 硫磺属第 4.1 类易燃固体。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 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特性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助燃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均属于危险化学品。 1,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出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 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是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 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为5项,其中有三项包含危险化学品。 第一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三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四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主要特性: 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出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面引起爆炸。 敏感度高。各种爆炸化学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本身的爆炸性,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一般存储在加压容器中。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气体称为液体气体。分为三项:第一项:易燃气体。极易燃燃。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氨气、一氧化碳、氢气等。 第二项:不然气体。本身不燃烧,但是有的有助燃作用。一般无毒,但是容易使人产生窒息。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第三项:有毒气体。毒性很强,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等。 主要特性:

易燃烧爆炸。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有些气体的爆炸范围比较大,如氢气、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受撞击或剧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易扩散。压力气体和液化气体非常容易扩散。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中的气体扩散后,往往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易膨胀。压缩气体和压缩液体一般是通过加压降温后存储在密闭的容器中,如钢瓶等。受到光照或受热后,气体易膨胀产生较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的事故。 有腐蚀毒害性。主要是以下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 3,易燃液体 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体,但是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化工行业中,很多溶剂都是易燃体。按照闪点大小分成三项:第一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二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醛等。

常用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常用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分类 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 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 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 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

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本类常见的有 2.1易燃气体:如石油液化气(乙烷、丁烷)、液化天然气(甲 烷)、氢气(可液化)、硫化氢、丁二烯等。 2.2不燃气体 a压缩气体:氧气、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b液化气体:液氧、液氮、液氩、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碳等 2.3有毒气体如 a压缩气体:氨气、氟气、二氧化硫等。 b液化气体:液氯、液氨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该类按易燃液体的闪点又分为低闪点液体[闪点<-1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高闪点液体[23℃

<闪点],一般按其火灾危险性分甲、乙、丙类 甲类:闪点<28℃,如汽油、煤油、油漆、油墨、甲苯、丙酮、苯、二甲苯、天那水、乙醇、醋酸乙酯、醋 酸丁酯等。 乙类:28℃<闪点≤60℃、如松节油、苯乙烯等 丙类:丙A类60℃<闪点≤120℃,如0#柴油,乙二醇等 丙B类120℃<闪点,如润滑油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常见的主要有硫磺、红磷、AC发泡剂、N发泡剂、OB发泡剂、晒图盐、感光剂、镁、铝粉、硅粉、冰片、樟脑、硝化纤维塑料(赛璐珞)棉花等。 4.2自然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

危险化学品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危险化学品知识安全教育培训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我们厂作为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厂,生产过程中要接触诸多危险化学品,如产品氯酸钠,原辅材料盐酸、片碱、红矾钠和氯化钡等等。我们对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禁配物和采取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学习了解,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对我们人体、设备及环境的危害。 二、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1、氯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106.44。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等轴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 3 晶体。味咸而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酸钠危险性类别为5.1类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300℃以上分解出氧气。氯酸钠不稳定。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易吸潮结块,有毒。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对人体健康危险: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禁配物: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等,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撞击、摩擦。操作要佩戴防尘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穿聚乙烯防护服。 急救措施:与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与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立即催吐、

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教材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定义和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囊防护的物品。 一般认为,只要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现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 - 200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 -2005),将危险品分成九大类: 1.爆炸品 指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同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包括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品和为产生爆炸或烟火实际效果而制造的首述两项中未提及的钧质或物品。 2.气体 指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的物质或20℃时在101. 3kPa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和冷冻液化气体、一种或多种气体与一种或多种其奠类别物质的蒸气的混合物、充有气体的物品和烟雾剂。 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 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cto或更少时胃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3.易燃液体

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_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 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麓隧,筐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i 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指与水相互作用易变成自燃物质或能放出达舅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指在其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该类物质为热不稳定物质,热的自加速分解。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可能发生放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 感染性物质指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等。 7.放射性物品 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且其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总活度都分别超过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11806)规定的限值的物质。 8.腐蚀性物品 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危害环境物质、高温物质和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 (二)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 -2009),危险化学品分为以下类别: 1.爆炸物 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爆炸物范畴。 2.易燃气体

几种危险化学品常识

几种危险化学品常识 五氯硝基苯,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发霉的气味,熔点146℃,沸点328℃,相对密度(水=1)1.72,可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苯、氯仿、二硫化碳。五氯硝基苯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用作中间体,及用于土壤杀菌、除草剂等。 对人体的危害 本品有毒,侵入人体途径主要为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造血系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五氯硝基苯后,要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后,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后,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困难,就输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后,要饮足量温水,催吐。采取急救措施后,均需就医。 防护措施 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我国为1毫克/立方米。生产过程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职工要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许饮酒,用温水洗澡。单位要安排职工的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消防措施 五氯硝基苯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可使用以下几种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并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操作地点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运注意事项 本品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碱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同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高温。 泄漏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1986)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根据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货物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第二节爆炸品 一、爆炸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知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知识(通用版) 1、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坏的物品。 2、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抗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和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性: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

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5、易燃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氢气、甲烷、乙炔等。 6、有毒气体的特性:此类气体吸入后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氯气等。 7、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其闭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1、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表示该液体越容易燃烧。 7.2、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 7.3、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23℃之间的液体。如苯、甲苯、乙醇等。 7.4、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61℃之间的液体。如丁醇、氯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第一章 1、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 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废弃物处置 2、化学品的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就是什么? 答:物理爆炸与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4、事故的定义与特点就是什么? 答:定义:事故就是职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点:(1)因果性(物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2)必然性、偶然性与规律性;(3)潜在性、再现性;(4)可预防性、 5、对事故的正确态度就是什么? 答:对事故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常备不懈,居安思危,把工作重点放到预测、预防事故上来。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有哪些? 答: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她爆炸、中毒与窒息、其她伤害。 7、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 答: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③在不安全的 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与环境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 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何谓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 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如硫化氢有毒,可致人死亡,汽油易燃,硝酸 有强烈腐蚀性,这些均属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事故回放—— 印度博帕尔事故:1984 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博帕尔农药厂甲基 异氰酸酯泄漏,导致20 万人中毒,其中2000 人死亡, 5 万人失明。 开县井喷事故:2003 年 12 月 23 日,某钻探公司川钻 12 队对“罗 家 16H ”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 从钻具水眼喷涌而出,导致243 人中毒死亡。 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 年版),将危险化学品分为: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 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看图识危险 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摘录如下。

- 1 -

4必须了解的几个概念 4.1 编号 在《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 年版)中,每种危险化学品都有 3 个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268)给出的全国统一编号。 如硫化 氢的危险货物编号为21006。 UN编号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如硫化氢为1053。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如硫化氢的编号为7783-06-4 ,苯的编号为71-43-2 。一种化学物质往往有多个名 称,而 CAS号是某种物质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可用来判定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的信息。 4.2 相对密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