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考试时间:第15周周四19:00-20:40

地点:教学楼N401

温馨提示:亲们,注意写上序号,否则影响成绩。

资料邮箱:sdauctwh@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3144462.html,

密码:158********

中国传统文化绪论

主讲:刘铭

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时代性

2、同一性

3、民族性

4、地域性

5、阶级性

第一、时代性

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变异的结果。

第二、同一性

文化的同一性包含两个层面: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文化是靠社会群体传承积累和延续的,人类活动总是带有社会性

第三、民族性

人类社会都是按照民族或国家来区分的,法兰西民族、日耳曼民族、犹太民族、日本民族、阿拉伯民族,甚至藏族、蒙古族等等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有国共睹的。

第四、地域性

逐水草而居:草原文化特色

第四、阶级性

当社会集团内部分化为不同的阶级时,文化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阶级的烙印,文化自然具有了阶级性。

人权宣言: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产物

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功能

人类的需要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日益获得了文化的内涵。

人类的酒文化,把动物满足纯生理需要的液体摄入变成了具有社会性的行为。

第二、认知的功能

通过文化的积累延续,人类得以将有关知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加以充实。

人类在改造地球的基础上,如今又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科技文化的发展,必将把人类送上更遥远的太空。

第三、规范的功能

社会规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章制度、社会舆论表现出来,并渗透在大众的风俗习惯、感情倾向和理想信念中,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规范有时是强制性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犯了就要受到制裁或惩罚;有时又是自觉和习惯性的,是约定俗成的惯性行为定势。

第四、凝聚的功能

因为有了共同文化,人们才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服饰、习俗、风度甚至思维方式。这样,共同文化就成了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建立在高度的文化同的基础之上的。

绪论

主要内容:

一、文化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的外文含义:

最初有改良土壤、动植物培育、神明祭祀等;后来引申出了今天“文化”的诸多含义。

★汉语“文化”含义:

《周易.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自然规律;

“人文”指人伦秩序。

“ 化”有造化、演化、教化等含义。

“文化” :以文教化天下。

(一)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文化”概念使用的泛化

考古发现某一处古代遗址,通过这一遗址的研讨,揭示其历史内蕴,就称某某文化,如“玛雅文化”、“仰韶文化”等。评价一个人的学识涵养:“某某人很有文化。”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追求。其它还有“社区文化”、“商业文化”、“校园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等。

?物质的: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文化的构成与分类

(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构成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各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和结果。

物质文化中不仅积淀着制度文化的因素,同时也凝聚着精神文化的内涵。在传统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辈分等,对每一具体个人的衣食住行作了明确规定古代服饰与人的身份相一致

(2)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

制度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的因素,它往往规定着文化的整体性质。

自由女神像:制度文化的一个标志

制度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又带有精神文化的深刻烙印。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一切制度都要符合儒家思想精神,甚至科举考试也必须以“四书”、“五经”为准绳。

古代龙的形象也是为专制的制度文化服务的

(3)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义称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的总和,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二)狭义的文化

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

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

人类的出现也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200-50万年前的猿人、50-25万年前的原人、25-4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和4万年-现在的智人。(按体质形态进化划分)

A 、先有文化,后有文明

B、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客观标志和尺度

C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

D、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

E 、文明的外延大于文化

一般认为,国家的起源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

人类文明的三大要素是:A、青铜器(金属工具)B 、农业C 、城市D、制陶E 、文字

文化现象包括:先进的和落后的、科学的和愚昧的、优秀的和次劣的、健康的和病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口头传统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氏族社会晚期——晚清之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境内56个民族长期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一)传统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世代选择积累的结果)

2、模式化(以较固定的型式,起到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心理的作用)

3、排他性(同异质文化接触时,往往不会轻易、顺利、自然地融合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

我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种不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独立封闭,这是我国总体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

从地形地貌类型看,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可划分为沿海低洼平原地带、平原向高原过度地带以及高原地带三种类型。地形地势西高东低,高度由西向东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从西部的高山到东部的沿海,海拔悬殊,差距达到9000多米。

从气候气温方面来看,我国气候带由北向南可分为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六种类型。从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到南部的南沙群岛,气温差距冬季可达50°C以上的悬殊,夏季的温差也可达20°-30°C。年降雨量方面,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雨地区和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悬殊巨大,相差1500毫米以上,多雨的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600毫米以上,而某些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

地形地貌的差别,气候类型的差别,海拔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等等,必然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由此产生不同的经济类别区域,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比如,按我国地形地貌及气候差异区分的文化类型,有河谷型文化、草原型文化、山岳型文化、海洋型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型各有个性特点。

河谷型文化以农耕为主,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

草原型文化以畜牧业为主,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

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

海洋型文化的特点则是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

如果再从地理环境更小范围区域出发,则可以把中华地理区域环境所涉及的、带有明显地方区域个性差异的文化现象,细分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等。把诸多不同地理差异或地缘特征的文化类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类别多样,以及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极其丰富。

东临大海(古人难以逾越的太平洋)

西北是大漠

西南是耸立的世界屋脊

大海、沙漠、高山共同护卫着版块状的东亚大陆,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主要植根于农耕自然经济土壤之中。

与其并行或对峙的还有游牧经济。

农耕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集权政治体制

2、“重农”、“民本主义”

3、注重现实和经验理性

4、循环思维和“安土乐天”的观念

崇尚中庸和注重自然节奏

3、社会结构

古代中国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以及与宗法制紧密相连的专制政体长期持续。

传统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基本精神,指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

“以人为本”主要表现:

?重人生、讲入世

?肯定人的个体价值

?强调人性尊严,注重人性的完善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体性

?强调伦理教化功能

(儒家思想)

老庄道家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要自爱人要自然人要自理人要自强

从避世的层面对人的生命予以关怀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强调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兼收并蓄的会通精神

会通就是变易;是融会贯通。这是中国文化强大同化力与融合力的体现。

如:◆先秦的“百家争鸣”

◆各学科成果的互相借鉴吸收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汇

(四)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

贵和谐,坚持中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

追求“和”并不是要求取消个性的差异而达到统一。

“和”是不同事物间相配合而达到平衡;

“同”是取消个性的统一。

尚中的观念,即“中庸之道”。

“中”,是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适度允当。“庸”,即“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功能

★民族的凝聚功能

★精神的激励功能

★价值的整合功能

四、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

素质是指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备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是爱国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积极作用:

1、礼仪修养“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

2、治学态度严谨、贵学尚识、笃志虚心、善问敢疑、深思彻悟、博学专精、务实致用

3、审美品位文化人应讲究审美的格调

4、伦理道德讲是非,讲善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爱国主义“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思考练习:

1、如何理解“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课程主要学习内容

以中国古代哲学、伦理道德、宗教、历史学、艺术、科技等具体的文化形式为主要依托,介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类型、特点及基本精神。

第二讲中华文明的开端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开端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第二节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三节龙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半坡遗址

半坡人居住:

一、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

中国人重视寻根问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

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记录了中国人5000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

拓展:中国姓氏简介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史记·五帝本记第一》对轩辕姓氏身世、出生、去世、发明、征战、治国等方面进行了完整的记述。

《国语.晋语》: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等,说明黄帝的子孙很多。

中国远古部落三大集团

炎帝族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姜姓国家,如申、吕、齐、许等。

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姬姓国,如虞、杨、韩、魏等。

2、东方的东夷集团:最早在山东居住的远古居民。太昊、少昊、蚩尤、舜、后羿、皋陶、伯益属此集团。

3、南方的苗蛮集团:三苗、伏羲、

女娲属此集团。

经过夏商周三个朝代,在中原部落同黄河中下游的其他部落(蛮、夷、戎、狄等融合)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步融合,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核心地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在历史上各种不同文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融入中国文明这股巨大的洪流。

二、炎黄二帝的功绩

(一)炎帝的业绩

最大的业绩是发展了农业;其次是医药。

其子孙创制了箭靶、钟、罄、乐谱的章法以及五弦琴等。

尊炎黄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是基于同根同生血缘认同之上的民族和谐。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同一性、统一性。

“炎黄儿女”包括:

全世界所有具有中华血统的中国人。(包括中华56个民族以及海外华人)。

喾(kù) 喾,即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黄帝陵受到祭祀。到唐代中期还将黄帝陵所在地正式确定在今陕西省黄陵,从此沿用至今,迄未改变。

第二节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语言记录符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

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

契刻这种形式,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之一。古人利用这种形式把一些数字符号或象形符号刻划在陶器或竹木片上,用以传递某种信息,就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类似青铜器上的族徽标志或竹简木牍这类文书,文字和文献据此逐渐形成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从这点上说,刻契为约的办法,很可能就是原始文字产生之前古人的最后一种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

郑玄《周易注》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了结其绳。”

至今生活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还有用结绳记事的,如,他们用一根木棒,棒上拴着长长短短的像缨子一样的绳子,绳子上面打许多结头。结头离棒越近,所指的事越重要。另外,他们用黑结表示死亡,用白结表示和平或银子,红结是战争,黄结是金子,绿结是谷物,没有染色的结代表数目,如:单结是“十”,双结是“百”,三结是“千”等等。

八卦记事

现代的考证已经证明了,八卦的卦与数有关,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与汉字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系统,所以说,八卦并不是汉字的起源,但它们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因为汉字中跟原始占筮有关的一些文字,也采用了原始记数符号,例如“爻”字,就是由两个“五”构成。“學”字最初的甲骨文作,像两只手在摆弄爻的形象。汉字中还有个别文字是采用了八卦符号作为构字偏旁而来,所以说,八卦不是汉字的起源,但与汉字也有联系。

图画记事(纳西族)

仓颉造字说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天上地下任何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低头看见地上鸟兽的脚印各种各样,从中得到启发,遂创造了文字,传说仓颉造字后惊动了天地鬼神,上帝投下了大米白面,鬼神吓得在夜里哭叫。所谓“天雨粟,鬼夜哭”。

实际上,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汉族先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集体创造的结果,如果说历史上确有仓颉其人的话,他也只不过是在前人造字的基本上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统一的工作,当然,这样的功绩也是难能可贵的。

真正的文字必须具备三要素:

形、音、义

二、汉字的特点

像其他语系的文字一样,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必定首先遵循人类文字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人们常说:篆书如圈,隶书如蚕,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字体的特点。一部汉字演化的历史,实际也蕴含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史。

汉字是方块的表意文字,

这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

汉字以形知意,触目会心

汉字的偏旁部首大致可以反映字的“义”。

与钱币有关的字:

财、货、贡、贫、赈、费、赏、赠、贪、贷、赊、贿赂

与心理情感有关的字:

想、忘、忠、恕、怨、愁、忆、恼、悦、惮、愠、恭、慕

汉字的意境之美

(一)汉字的构造规律

古人归结为“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

转注、假借(用字法)

“四书”示意图

1、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3、会意:用两个以上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方法叫会意。

形声

是用表示意义类别和表示声音的构件合起来表示一个词义的造字法。其中,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字意。

如《说文解字》中举例子“论”从言仑声,“秧”从禾央声,其中“言”和“禾”是意符,表示“论”同说话有关,“央”同禾有关,“仑”和“央”是声符,表示“论”和“秧”的读音,又如“河,洋,园”。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20%,但在现代汉语中却占80%以上。

转注

词的读音变化后,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

《说文》解释:“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是说,一类意义相同的字,应属于“一首”之下。后来各家解释不同,转注主要有(1)形转,有以“一首”指字形上同一部首的(考和老同属“老”部);(2)音转,有以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考和老,同属一韵,颠和顶同属一声;(3)义转,有以一首指同一主要意义的(考和老两字的主要意义相同,都有“长寿”之意,可以互调)。关于转注的解释,大致上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

假借

新词产生后,为了不增加太多的新字,就在已有的字中,选取声音相同的字去记录,这是一种“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造字法。

《说文》解释:“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大意是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来”本来是“小麦”借作“来往”的来,求(裘)的本意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原来的表示皮衣:(求)用裘来表示。有人写“别字”就是假借。

a、引申义的假借:引申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意义和原字有关的。例如:①凤:《说文》云“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b、纯粹借音的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意而不论原字的意义的,也就是把整个字当作纯粹音符的。例如:①所:《说文》云:“伐木声也.从斤,户声。”假借为助词。②易:《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假借为难易之易。(注:“蝘蜓”,俗称壁虎。)(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

(一)甲骨文3、篆书

小篆特点: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

4、隶书(秦隶汉隶)

5、楷书(正书真书)

6、草书

7、行书由隶书写法简化而来,是介乎草书与正体字之间的一种流畅的手写体。

三、汉字与中国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

汉语和汉字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纯工具性、纯手段性的问题,而是带有根本性的文化问题。因为语言文字带着人们对于世界的一种体察,一种感受,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它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个怎样发音的问题。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符码是中国古代文化核心密码(代码)的奇妙结晶,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

汉字中包含着民族的文化信息

(二)汉字是民族思维方式、哲学、

宗教、习俗的镜象

主要表现在:汉字的构造方法及结构形式

1、汉字的造型中蕴含了哲学思想

如:人大天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如:汉字反映的“类”的概念

汉字的结构本身就向我们传播了关于世界的“类”的概念。

汉字对动物的分类:虫、鱼、羽、犬、豸豕、马、牛、羊、鹿(驯养动物)

汉字对建筑物的分类:门(阁阊)、土(坑城墙壁)、木(楼桥梁梯)

如:汉字反映的时空观念

时间字:日月时(天体);岁祀、干支(祭祀);年季(作物);休息假期(人事)

空间字:间隙;宇宙;广阔宽(建筑);尺寸寻常(人事)

2、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整体性、辨证性和具象性的特点

3、反映了以平衡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

4、汉字的方正蕴涵了古代文化重视

人格品质的德性内核

5、汉字具有民俗功能

这是画的汉字,还是写的图画?

◆一字一形,有些字笔画繁多,难写难记;

◆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2006年2月,中国语言研究院正式宣布,“笔画最多的汉字”的桂冠属于

“龖(dá)”字!

《汉语大字典》解释此字说:

二龙、三龙均音dá,龙行貌。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

有人认为简化汉字中“爨”、“齉”笔画最多。

“爨”读音是cuàn,在古代是灶台,锅的意思。

“齉”读nàng 鼻子塞住了的意思。

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麟、龟被视为“四灵”

说到底,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

龙的形象

濮阳古墓中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壳龙形图案,这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

狴犴: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

螭吻:用来厌辟火灾,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或刻画在门板上。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在汉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蒲牢: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怕鲸鱼,遇到鲸鱼袭击时,就大叫不止。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饕餮: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狻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睚眦: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

二、远古图腾与龙的诞生

图腾是一种标志,或者说是象征着某一群体和个体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

图腾崇拜就是相信人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某种神秘关系的一种信仰。

原始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神秘性具象性

对表象加以关联的“互渗”感应

如:把雷、闪电、彩虹、雨水等自然现象加以关联

把某些爬行类动物与植物生长的相同性加以关联

三、传统文化所赋予龙的基本神性

(二)好飞这一神性,使龙很自然的成为帝王、神仙、圣杰的乘御对象。

(三)通天龙具有沟通天地,做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四)善变龙可以变动物、变天象、变植物等。

(五)灵异龙可以显灵示异。

(六)征瑞龙有征示祥瑞的神性。

(二)彰力龙是力量的象征。

它集中了动物界和自然天象的威力。

(五)对逆也可以引申为一种反抗强权和压迫的心理和行为。

★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有种种禁忌。

★不少帝王喜用带有“龙”字为年号,喜欢在龙年登基和改换年号。

(二)龙成为中华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

从正面看,龙的精神主要包括

创新性、综合性、兼容性、进取性、灵活性、独立性

今天,华夏儿女主要取龙所象征的“光明”、“刚健”、“开创”、“进取”等

内涵来把它视为民族的“图腾”。

思考与练习:

1、理解“炎黄儿女”和“中华民族”的内涵。

2、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3、信息时代,电脑“敲字”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手写汉字?

4、是否认同“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为什么?

3、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提倡热爱、珍惜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什么意义?

4、“龙”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中表现了哪些文化内涵?

《历史长河.文字篇》

干栏式房子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其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壮族居住的比较偏远的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民族的干栏也有,但是受到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多。

中国姓氏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这22000个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比如蒙古族、满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古今姓氏,这4个民族的汉译姓氏,总数至少在4000个以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为宋朝《百家姓》中排在前十六位的姓。这里的“百”是指复数和很多的意思,并非按意特指百个之意,而今民间常说的老百姓亦源于此,百家姓的称呼起自于宋代《百家姓》著作出来以后。

姓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这种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那时,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弱化,旧贵族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荡尽清除的差不多了。到了西汉,姓和氏的区别已经不再显现。因此,太史公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统称,从此,“姓氏”之称,自太史公起合而为一,其著《本纪》中,言秦始皇则曰姓赵氏,言汉高祖则曰姓刘氏。自此,中国人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分,因而很多平民也从无姓

到有姓。所以,姓氏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珠存在方式的家族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家族的成员。

太昊

伏羲和女娲均是母系社会女首领华胥氏之子,伏羲为上古“三皇”之一,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与黄帝同被尊为人文初祖。在中国神话里,他与女娲一样,也是龙身人首和蛇身人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龙、蛇崇拜的变形。

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先天八卦。这一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八卦后来被星象学家用来占卜;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等,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阳爻),用“- -”代表阴(阴爻),用三行符号(三爻)为一个组合,按照阴阳变化排列,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

少昊

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之首,中华民族的共祖之一,从伏羲(大昊)到少昊的羲和部落到皋陶、伯益的东夷部落联盟,一直是中国早期华夏族的主干部分,为早期华夏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夏文化传承自羲和文化,羲和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要源泉。少昊国是凤凰的国度,少昊时期是凤文化繁荣鼎盛时期,凤文化和龙文化是中华华夏文化的两大支柱,中华民族既是龙的传人,又是百鸟之王——凤的传人。中国汉族的姓氏大多源自少昊(玄嚣),少昊是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赵、梁、萧等数百个汉族姓氏的始祖。

三苗

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

第三讲饮食文化

中国四大国粹:书画、京剧、中医药、中国烹饪。

中国烹饪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重要而最富代表性的一部分。中国烹饪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致。

世界上幸福的男人必有四个条件:拿美国工资;娶日本妻子,任英国房子,吃中国饭菜。

老子论饮食: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为腹不为目。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孔子论饮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食不餍精,脍不餍细。”

“凡食,色恶者勿食,味恶者勿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唯酒无量,不及乱。”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管仲:“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孙中山:“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烹调之妙,亦足表文明进化之深也”,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导”。

“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

“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漫长的贫苦生活中造就中国祖先特异的嘴巴和牙齿。凭着这一张嘴巴和牙齿,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林语堂《中国文化精神》

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

国际御厨协会:“政治产生隔膜,美食使人相聚。”

饮食文化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人们在长期的饮食生产和消费时间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食惯制。

季羡林:德国的厨师是工程师,中国的厨师是哲学家。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1、博大精深:盛—“吃”的繁荣;艺—“吃”的艺术;雅—“吃”的典雅;精—“吃”的效;奇—“吃”的奇异

2、技术发达

3、食谱广泛

4、含义丰富

对生活习俗影响深刻

饮食命名丰富

饮食造型丰富

饮食喻意的应用广泛

中国岁时饮食文化特征:

(1)享受自然:尝新与荐新

(2)顺应时令:冬至馄饨夏至面

(3)怡悦亲情:年夜守岁合欢与中秋赏月团圆

(4)寄托情怀: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一饮食民俗

(一)饮食民俗文化、成因、形成阶段

1、饮食民俗

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2、成因

(1)经济原因——东种西牧;北方面食、杂粮,南方稻米为主

(2)自然条件——东南待客重水鲜,西北迎宾多羊馔

(3)民族原因

(4)宗教信仰——民俗是退化的宗教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3、形成阶段

追溯历史,人类饮食民俗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生食——生食、演变(腌制生鱼、生肉)

熟食——烤食、煮食(炒食)

烹调——主食和副食的不同配制(主食:稻米、小麦、玉米、高梁、小米等,副食:蔬菜、禽蛋、肉类等)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一)饮食民俗、成因、形成阶段

3、形成阶段

利用自然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180万年前保留传播火

人工取火

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第二次突破:以盐为标志

(二)饮食结构和类型

饮食结构——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

特色——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

主食——在我国,主要指粮食作物

菜肴——素菜和荤菜。

菜:蔬菜,肴:煮熟的鱼。

我国配制菜肴的原料有四类:蔬菜、鱼肉、禽蛋、调味品

饮料——茶、酒、奶。以茶、酒为主。

科学使用调味“四君子”

(三)饮食的惯制

1、日常生活的饮食惯制

以汉族为例:

南方——一日三餐

早餐:多喝粥,外加包子、油条、馒头等

午餐、晚餐:吃大米饭,副食为蔬菜、荤菜和饮料

北方——一日两餐(农闲季节),一日四餐(农忙季节)

结论:有科学性。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如:饺子、年糕、腊八粥、元宵(汤圆)、粽子、月饼、重阳糕、馕、手把肉、抓饭、酥油茶等这些食品供应相应的节日与不同的民族食用。

3、礼仪饮食惯制

如:生日蛋糕(生日);长寿面(祝寿);交杯酒、同心莲(婚礼);豆腐饭、不可吃荤菜(葬礼)等

4、信仰饮食惯制

供奉祭祀后为活人所享用的食品(据说吃了不瞌睡,眼睛更有精神):

——初一、十五满盛一碗米饭,供奉后再倒进饭盆里由家里人享用;

——节日中油炸食品先供奉,后家人享用;

——端午节喝雄黄酒;

5、私宴饮食惯制(社交、联络感情)

结婚、儿女满月、接风、饯行、拜师、谢师等

6、健身饮食惯制

如:酒酿蛋红枣杞子莲子粥

二、中国汉族饮食民俗

(一)八大菜系(二)茶俗(三)酒俗

对中国菜系的认识

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闽菜徽菜

(二)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民间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迎客茶俗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1、迎客茶俗

以茶待客,泡茶献客——一份清茶,一份情意

江南人沏茶——水斟至七分上下,主人不断为客人斟茶,忌杯中茶谁见底,否则视为失礼;

哈尼族——先敬一碗“闷锅酒”,再从火塘中取出茶罐,向客人敬浓茶;

闽西客家族——备有嫩、粗两种茶,嫩茶待客,以小茗壶冲泡嫩茶,用小杯敬茶品茗;

宁夏回族——“盖碗茶”和炸馓子

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工夫茶”

2、喜庆茶礼

江浙一带:家有来客,主人应沏茶并上手奉上。至亲或稀客——应泡糖茶;一般客人——红茶或绿茶;未婚男女——鸳鸯茶

3、祭祀茶礼

江西:大年初二——用茶祭祀祖宗。

茶叶的品类

成形茶(紧压茶)

1、团茶又称饼茶:工艺:蒸-捣-拍-焙干;原料:多为绿茶制成

2、砖茶:工艺:蒸热-压缩;原料:绿茶、红茶、乌龙、黑茶、沱茶

散形茶

1、觕茶即粗茶

工艺:拽下、切碎

原料:多为大叶、细梗

2、散茶

工艺:以发酵区分

原料:多为嫩叶、细芽

散茶分类及名茶——注出名茶产地

提要:绿茶中的十大名茶

⒈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⒉江苏吴县的太湖碧螺春⒊安徽的六安瓜片茶⒋湖南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茶⒌安徽的黄山毛峰茶⒍河南的信阳毛尖茶⒎安徽的太平猴魁茶⒏江西的庐山云雾茶⒐四川蒙山的蒙顶茶⒑浙江长兴的顾渚紫笋茶

问题:花茶属于哪一类散形茶?

答:花茶也属于绿茶类,只是加工时加了花熏,制成了不同香型的花茶。

如: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问题:饮茶与季节有何关系?

答:夏饮绿茶冬饮红茶春秋饮花茶

散茶制作工艺特点

参考练习茶叶的鉴别方法

观感为主——观察茶叶外形、净度、色泽、整碎情况

外形:条索应以紧细、重实为好,松、碎为差;

茶球应以细圆、重实为好;

龙井等扁形茶,应以扁平、挺直为好

净度:茶叶应以无茶梗、茶籽、叶柄为好

色泽:红茶应以油润、乌红为好;绿茶应翠绿有光

整碎:茶叶应整齐均匀,条形粗细应大致一致

(三)酒俗

问题:酒的起源是什么?酒是谁发明的?

答:虽然有各种说法,但可以断定,酒不是由哪一个人发明的,而是从祭祀开始逐步演化而来的。

酒是民间礼俗的产物。

(三)饮酒礼俗

对中国人而言,生活中是离不开酒的。

无酒不成礼;

无酒不成宴;

无酒不成欢;

无酒不成交。

自古以来,酒就是民间喜爱的饮料之一

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

酒礼酒俗,在民间饮食文化中,是最为丰富多采的。

以人的一生为线索

报生酒、三朝酒、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订婚酒、结婚酒、交杯酒;祝寿酒;送殡酒(三)饮酒礼俗

年节酒、元宵酒、中秋酒、重阳酒、

相亲酒、迎亲酒、满月酒、祝寿酒、生日酒、

丰收酒、开耕酒、开业酒、分红酒、乔迁酒、

拜师酒、接风酒、饯行酒、赔礼酒、解愁酒……

(三)饮酒礼俗

斟酒——先长辈、要斟满

罚酒

碰杯——轻轻同亲亲,杯口低于长辈

干杯——豪爽、够意思

劝酒——歌舞助兴、酒令助兴、猜拳助兴

……

(三)酒俗

1、现代官方宴会

(1)一般在一周或半个月前,确定规格、制定菜谱、发出邀请;

接到邀请,决定出席可以不回复,不能出席,必须事先申明婉谢;

(2)桌位和座位是事先安排好的;

(3)酒宴开始,主办方先致祝酒词,再举杯向主宾一一碰杯祝酒;

接着,主宾致谢;然后,饮食才正式开始……

(4)结束,以主办方和主宾起身退席为标志。

(三)酒俗

2、汉族民间的酒宴礼仪(以婚宴为例)

选日:男方长辈根据历书选黄道吉日

邀请:然后由媒人将大红的“日子帖”交给女方;

同时,通知亲友

位序:婚宴用桌、桌位、座次都有规矩

劝酒:主人鼓励客人多喝几杯

结束:时间比较灵活

(三)酒俗

3、节日酒俗

除夕——以酒祭祖,家人饮酒联欢;端午——饮雄黄酒、菖蒲酒;中秋——团圆酒;重阳——登高饮菊花酒

中国民间食用酒种类

1、黄酒:世界六大蒸馏名酒之一,又名烧酒、白干、高粱酒

2、白酒:世界六大蒸馏名酒;以水果为原料

3、果酒:优秀葡萄酒:山东烟台红葡萄酒;河南民权白葡萄酒;北京中国红葡萄酒

酒+中药,分治疗型和滋补型

4、药酒

著名药酒北京的虎骨酒、山西汾阳的竹叶青、上海的华佗十全大补酒、广州的五加皮酒虽是舶来品,也已民俗化

5、啤酒:著名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光明啤酒

6、乳酒:主要是马奶酒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产物

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自饮、飨客用

三、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满族: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过节喜吃“哎吉格饽”(饺子);除夕必吃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等

2、朝鲜族:以大米、小米为主食;喜食干饭、打糕(年糕)、冷面;嗜酸辣——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爱吃狗肉、猪肉、泡菜、咸菜;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菜;爱喝烧酒、饮花茶

3、赫哲族:旧以鱼肉为主食,今以小米、面粉为主食;嗜烟、酒

4、鄂伦春族:以兽肉为主食,主要是狍、鹿、野猪肉等;早多吃肉粥,午间与晚上多吃烤肉与煮肉;喜生吃兽肝和腰子,喜食肉干;在家庭公社“乌力楞”内有围坐火堆,传食烤肉的习惯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蒙古族

以牛羊肉和奶酪品为主食;

喜吃烤肉、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等;

饮料有马、牛、羊奶及奶茶、泡子酒、奶子酒等;

嗜饮砖茶,冬季喝泡子酒、夏季喝奶子酒,亦喝烈性酒;

农区以米面为主食,喜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

2、回族

以米面为主食,喜吃牛羊肉和鸡鸭鱼虾等;

在宰杀牲畜前要请阿訇念经;

喜喝茶,不嗜烟酒;

有的地区喜吃油茶

3、哈萨克族:主食牛羊马肉,其次是馕、面条及抓饭等;最喜吃“金特”(奶油混合幼畜肉,装进马肠,蒸熟食用)、“那仁”(用碎肉、洋葱加香料,搅拌蒸熟);喝马奶酒和茶。多喝砖茶,次为茯茶;茶中加奶为奶茶,加少量酥油,更是香味扑鼻

4、维吾尔族:主食大米、面粉,肉食以羊肉为主;常见是馕、喜庆节日或待客吃抓饭;喝奶茶或茶水,吃奶油;饭前饭后习惯洗手漱口,以壶冲洗,下以盆接,且只限三下;吃抓饭时,预先剪指甲;吃饭时,将“饭布”铺于炕上,一家人围坐就餐

(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壮族(古俗不食牛肉)

2、布依族(用顶罐煮饭)

3、侗族(喜酸辣)

4、瑶族(芭蕉叶包饭)

5、白族(烤茶待客)

6、傣族(两餐、喜煎炸,不炒食)

7、纳西族(喜酸辣、喝酥油茶)

8、羌族(金裹银、银裹金、锅塌子)

9、苗族(吃茶、川盐、酸菜)

10、藏族(糌粑、酥油茶、不用筷子)

11、彝族(饮酒、旱烟、烤茶、彩漆食具)

12、京族(风吹禧、一丝)

(三)中国中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土家族:食大米、山区玉米、辣椒当盐、善饮酒、喜茶汤

2、黎族:木臼脱粒、陶锅煮食、竹制水烟、吸酒敬客、喜嚼槟榔

3、畲族:蕃薯丝饭、茶叶烘青、茶必喝第二碗、喜酒、甜辣豆腐

(三)中国港澳台饮食民俗

1、香港:与广东接近,但更丰富;小吃——及第粥、云吞面

2、澳门:与广东相似。受葡萄牙: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影响

3、台湾:大米主食;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提神补身;嗜酒;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酒楼饭店经营八大菜系风味饭菜;高山族生活较苦,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

关键概:饮食民俗、饮食结构、饮食民俗的特征、饮食民俗的类型

第六讲中国历代服饰概览及其特点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原始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首先,原始社会的服饰表现出明显的对天地崇拜的文化特点。

其次,原始社会的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交领、右衽、系带,上衣下裳的服饰造型。

第三,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了以五色作服,以等级为核心的冕服制度。

第四,原始社会的服饰制作原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一般是上衣下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裳配套;后者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上,也称胫衣,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

周朝: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夏商周时期服饰的文化特点:

1.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2.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具有明确的等级制特点。

3.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章服制度,明显地体现出当时统治阶级“礼”与“德”以及等级制的思想观念。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深衣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到列国服饰异俗。胡服第一次被汉族人民所接受,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东湖族及搂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当时裤裆不缝缀的称为“穷绔”或“绲裆绔”;将两裆缝合的称为裈,即裆裤,用了尺不裁成的短裤,称为犊鼻裈。这类合裆裤能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服装功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也采用了胡服的腰带形式,即以皮革制成,在皮带上扎有小孔,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环扣,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十分牢固,称之为“师比”。这是华夏主体服饰文化吸收融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的重要史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

首先,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

其次,服装的款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深衣”。为汉服基本款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色彩也有重大的变革。

第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服饰哲学观。

第五,在服饰中体现出明显的民族融合趋势。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汉代官吏袍服

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

汉代妇女还穿襦裙。襦裙一般是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秦汉时期虽不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最瑰丽的一页,但绝对是最有力度的一页,它的很多风格都给予后世以重要影响,而它本身又是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开拓精神的一代。只有从汉代开始,中国的民族交流才开始大规模发展。中国的服饰,包括服饰质料乃至图文,才更丰富更融入多民族的文化内蕴和艺术精神。概括起来,秦汉服饰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如头衣主要有冠、巾、冕、筓、帻、胜等;体衣则有衣、裳、裙、深衣、袍、褐、中衣、小衣、衫子、裘、皮衣等。胫衣有袴、裹衣、履等。此外,礼服、祭服和佩饰也日趋增加。

第二,在服饰中体现出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样式、色彩和佩饰的规定上。

第三,确立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

第四,纺织印染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制衣官吏褐组织机构。

秦汉冠服;佩绶制度

唐乌纱幞头、圆领袍衫;大袖礼服、笼冠

宋辽金元直脚幞头、大袖襕袍;南官制度

明乌纱帽、补服

清纬帽(暖帽、凉帽)、补服

元代男子公服亦多从汉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与纹样上表示。

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

视频《影视剧中的服饰》

十二章纹图案

成语“衣冠禽兽”

(4)平民百姓纹样——吉祥

四中国服饰审美思想

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五行学说对帝王及服装色彩的影响。

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饰的审美思想。

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褒衣博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普遍服饰,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

“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饰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一)不同的衣料文化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葛、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来织布,而且早在七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

古埃及则主要是亚麻文化,

两河流域主要是羊毛文化,

印度是棉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衣料方面是对地中海沿岸的上古文明的继承,即亚麻文化与羊毛文化兼而有之。

(二)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

中国人非常重视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用穿戴装束来统一人的思想,不厌其烦地反复修订服饰制度,以此来规范各阶层人的行为,来“治国安邦”。

西方由于诸国林立,服装“明上下”的效果便不是很明显,虽然封建时代也曾不断推出各种服饰禁令,但大多是一些奢侈禁令,少有像中国人这样重視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而更多注重的是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三)不同的着装观念

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儒家重视服饰美,更重视资质美。西汉大儒董仲舒说:“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是“道”。《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以“万物负阴而抱阳”来解释世间万物产生演变中的矛盾,是由于两个对立的事物而形成的。

中国人文哲学思想体系中,理想人格是由“礼”作为基础,透过“德观”与“阴阳五行”的思想观念,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同样,中国传统服饰制度,也就是在一切合于“礼”的原则基础上,使服饰的哲学思想观念能体现天、地精神,藉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境界。

不同的着装观念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希腊人曾设想天是一种纯粹的、永恒的理念,人世不过是它粗糙和变形的反射。罗马晚期兴起的基督教,其思想加深了天国与尘世间、理性永恒灵魂与注定泯灭的肉体间,以及有创造能力的精神与草木顽石间的对立。

文艺复兴时代提出的人文思想使得人们开始注重肉身,表现在服装上就是人体特征的修饰与夸张。另一方面,时代艺术品味与当时的思想潮流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常与服饰相呼应。

(四)不同的着装方式

(五)不同的变迁过程

西:从古代的“宽衣”,经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以后“窄衣”文化。进入20世纪,西方人一方面通过殖民运动向外扩张,把西方的窄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也受到世界其他文化的冲击,尤其是来自东方的直线裁剪的宽衣文化的冲击,于是,又出现对“非构筑式的追求”——解构主义倾向。

第四节服饰民俗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

㈠衣着:它包括用不同的质料如棉、麻、丝绸等制作的衣、袍、裤、裙、鞋、袜……

㈡各种附加的饰物

如头发的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饰物耳环、耳坠;颈部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饰物,胸针、腰佩等;手臂装饰物如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如脚铃等……

苗族少女头饰

背包挎包

足服

㈢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如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发、束胸、缠足、文面、纹身等……

海南黎族文面

独龙族文面

这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村的独龙族文面女江桂清、怒文秀、色巴和丹吉四个人的拼版照片(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摄于5月27日)新华社记者现年53岁的甲松1966年被迫文面,是独龙族最后一名接受文面的女性。

1967年,独龙族女性文面的旧俗被彻底废除。

㈣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包括各种佩刀、腰刀;各种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等。

服饰的构成要素

五个方面:

质:服装原料的性质

形:服装的样式

饰:佩戴的饰物

色:服装的颜色

画:服饰的花纹图案,包括人体自身的图画,即文面文身

人类社会早期,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构成要素的变化。

人类跨入文明社会后,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念的变化。

服饰变化的四个阶段

服饰由最初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得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最初阶段。

主要目的:遮蔽身体,防寒御暑

特点: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

(二)第二阶段

服装的功用除遮蔽身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第三阶段

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这是社会分工复杂化,等级身份严格化之后的产物。

等级标志

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补服。

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

衣冠禽兽最开始是褒义词。

衣服的颜色也说明了不同的等级身份。

第四阶段

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除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

㈠中国人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㈡求吉心理

㈢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㈣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㈠中国人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祖先崇拜与儒家的礼仪伦常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四次重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

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

诞生礼

诞生礼与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相联系。婴儿服饰的特点是挂银圈、玉锁之类佩饰。

成年礼

笄礼

摩梭族成年礼

彝族少女的换裙礼

婚礼

婚姻最重要的意思是繁衍子孙,所以红色成为婚礼的基本色调,新娘的服装几乎都离不开红色。

大明衣冠

丧礼

伦常观念在丧服中表现尤为明显。丧服的产生源于祖先崇拜。

丧服制度是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而制定的一套等级制度。

我国古代的丧服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服制。

㈡求吉心理

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求吉心理——彝族虎头帽

五毒衣

彝族鸡冠帽

“巴达木”和“奇依曼”

㈢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

穿着同一种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

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

㈣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服饰还十分敏感地反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

50年代服装关键词:中山装、列宁装、工字裤、布拉吉……

60年代的无色彩服装

60年代服装关键词:军装、海魂衫、解放鞋……

“文革”时,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尤其在青年学生中盛行。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走到中国大街上放眼一望,一水的蓝白相间海魂衫。曾有童谣唱到:海魂衫子大翻领,毛蓝裤子宽裤腿,小白鞋,大背头,军帽一戴就是牛。

70年代关键词:蓝灰绿军装、的确良、假领子、白球鞋……

80年代流行关键词:红裙子、喇叭裤、牛仔裤、西装……

印度电影《迪斯科舞星》的上映引发了一场迪斯科热潮。蝙蝠衫、腥红的嘴唇,夸张的塑料耳环也成为青年在迪厅中最流行的打扮。

电影《霹雳舞》掀起了霹雳舞热潮,随处可见做太空漫步状的年轻人身穿蝙蝠衫、脚登回力鞋尽情尽兴地舞着,常引得观者如云。

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五位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穿西服亮相掀起全国的西服热。那时男士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解开,裤子上爱挂串钥匙。

90年代:着装开始多样化

服装关键词:踩脚裤、超短裙、松糕鞋、文化衫……

这是新中国第二次大面积流行裤装。50年代的裤装象征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而90年代的健美裤,女性下半身的曲线暴露无疑,大胆而又彻底地打破中国人的审美禁忌。

21世纪:服装没有什么不可以

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

中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色--挖掘每一民族的特色,时尚民族化,向世界展现非一般的中国时尚。

时尚趋势的实用和贴心,体现出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紧腿裤当道展现内敛气质

第七讲中国传统哲学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这是目标;知道如何完成,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改善。三件事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哲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以理论的形式概括了民族灵魂构成的基本要素,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是一部筮卜之书。

由符号系统(卦爻符号)和文字系统(卦辞爻辞)组成。

它的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蕴涵了丰富的哲学

思想。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

来源于《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

根据古人的认识,太极是一元论,阴阳是两分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