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爆发:1937 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结果: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4.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5.合作

(1)红军改编: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

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合作宣言: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6.影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7.爆发: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8.英勇事迹

(1)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2)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9.结果与影响: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10.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11.罪行: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兵器的士兵达30 万人以上。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后炮击我方阵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D)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B)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林则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3.某一宣言称: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表该宣言旨在(A)

A.赶走侵华日军

B.打败八国联军

C.消灭北洋军阀

D.推翻清朝统治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4.下面照片反映的是1937年8月,中国守军奋起抗击日军。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C)

A.廊坊战役

B.嫩江桥抗战

C.淞沪会战

D.平津会战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5.1940—1943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国民政府中央机关,造成重大损失。该中央机关所在地是(B)

A.南京

B.重庆

C.长沙

D.武汉

6.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B)

A.9月18日

B.12月13日

C.9月3日

D.9月9日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1)材料一童谣中的“夺我东三省”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事变:九一八事变。政策:不抵抗政策。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南京大屠杀。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标志着(C)

A.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B.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2.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画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较准确的是(A)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漫画的寓意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无异于切腹自杀,故选①②。③④在漫画中并未反映。

3.下图是电视剧《亮剑》剧照,表现的是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C)

①国共两党“合二为一”②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③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1937年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D)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C.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的面貌

D.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解析】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表明了国共两党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5.“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B)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结束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6.组合列举: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担任总指挥的是朱德。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国共合作。

(3)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初战告捷,击落日机3架。

7.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感受中国军民抗战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7年的“摩擦”】

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争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937年的合作】

材料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2)“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这次合作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标志: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1937年的抗争】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卢沟桥”图片) 教师: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

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二、新课探究 (一)七七事变 教师:(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哪位同学能不看教材,复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学生:(复述经过) 教师: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展示图片) 学生: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教师:卢沟桥事变是偶然事件吗?目的是什么?(同时出示史料) 材料: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学生:不是。目的是要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教师:面对日军的侵略,当时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军表现出什么态度呢?(同时出示材料)材料: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军令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目标】 重点:1.七七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淞沪会战中中国守军的抵抗。 4.南京大屠杀。 难点:为什么说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70多年前,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历史。 【新课探究】 一、七七事变 1.日军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 【材料链接】 材料 当年的报刊曾这样评论:对中国来说,“卢沟桥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北平之得失,华北存亡系之;而西北、陇海线乃至长江流域,亦莫不受其威胁也”;对日本而言,“卢沟桥事件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 【问题探究】卢沟桥为什么会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答案提示:(1)1936年,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2)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西南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3)卢沟桥得失,关系北平之得失乃至华北之安全。 2.全面抗战爆发 【材料链接】 材料一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1937年7月8日蒋介石电宋哲元【问题探究1】材料一表明蒋介石对日态度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答案提示:变化:蒋介石对日态度由九一八事变后的坚决不抵抗转变为抵抗政策。原因:(1)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全力围剿红军,面对日本的侵略下令不抵抗。(2)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精品试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 2016年12月1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首映式在如图中的纪念馆举行。该纪录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2.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3.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4.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6.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事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是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 ②农民军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 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7.1945年9月18日,因西安事变尚幽禁在贵州桐梓的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下列不是他“十四年前”记忆的是 A. 国共处于对峙状态 B. 日本局部侵华 C. 东北三省沦陷 D. 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 8.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说: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种暴行发生在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案(无答案)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班别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学习重点】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 【学习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影响 一、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的借口: 2、爆发时间: 3、爆发地点: 4、经过: 5、结果: 6、殉国英雄:、。 7、影响:。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背景:。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军队改编:。 (2)实现的时间及标志:,。(3)意义:。 三、淞沪会战 1.爆发时间: 2、借口:。 3、抗日英雄的典型事迹: (1)(2)。 4、结果:。 5、淞沪会战的意义:。 四、南京大屠杀 1.时间:。 2、国民政府迁都:。 3、持续时间:。 4、遇难人数:。 课堂知识总结 一、日本的侵略 1、1937年日本制造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日本制造事变,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13日起,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中国军民以上遇难。 二、中国人民抗日 1、事变发生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在保卫平津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2、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改编为、。

3、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1937年8月到11月中国军队组织了会战。 一、历史人物 1、七七事变发生后,保卫平津殉国的将军、。 2、淞沪会战中涌现出的英雄:、。 3、八路军总指挥及副总指挥:、。 二、历史事件 1、日本全民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 2、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4、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5、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三选择题: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6.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7.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 史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长征时期 D.十年内 战时期 8.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备课资料知识梳理典例精析拓展阅读

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 2.地点:卢沟桥。 3.经过: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4.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抗日英雄: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6.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从这个意义上讲,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1.国共态度: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改编军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2)意义: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案新人教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2.以南京大屠杀等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难点:为什么说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自主探究】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借口,要求进入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驻地。驻和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该事变标志着的开始。 2、在保卫的战斗中,、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7月底,北平、相继陷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军长。 2、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日本在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率全营守卫宝山,全部壮烈牺牲。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2、1937年11月,上海失陷,会战结束。这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迁往,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战士达人以上。 【合作探究】 1. 阅读《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思考: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①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有着什么样的共同主张? ②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③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学后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方法。 2.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教学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方法。 2.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教学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的开始。 2.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任总指挥,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任军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51

提升训练—《七七事变到全民族抗战》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72分) 1.观察下图,军队佩戴这种臂章应该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2.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材料中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 西安事变后 B. 瓦窑堡会议后 C. 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后 D.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后 5.“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民国)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

期间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平津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8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有两个数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在心——12.13,300000万人坑里无言的尸骨、黑白照中疯狂的杀戮、耳畔回响着惊恐的呼喊……走进纪念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被深深地刺痛……3500多幅历史照片、3300多件文物、130多部影视资料、10多处实景再现和近20个日本老兵的证词、1.4万名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档案……每一笔、每一划都将残暴的侵略者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材料三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巳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份“极不平等的文件”对中国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两个数字“12.13”和“300000”分别有什么含义?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2.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争篇】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曰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

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第十九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____________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这就是“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 2.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 C.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D.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了漫画《“七七”与“切切”》(下图),图中两个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的创意主张是( ) A.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会自取灭亡 B.表明部分日本人反对战争 C.表明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D.表明日本一定要灭亡中国的野心 5.“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境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D.国民政府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8.下列关于国共两次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作方式不同B.革命任务不同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 一、基础题 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2.下列关于卢沟桥事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内搜查 B.日本军队在遭到拒绝后,随即炮击卢沟桥 C.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D.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没有遭到抵抗 3.“……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遭沦亡,尸骨成堆,鲜血成河。”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片段,这一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4.请依据下面四幅图片中历史人物的事迹,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北伐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B.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C.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D.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5.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其中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卢沟桥事变后 C.西安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 6.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全民族抗战,最合适的是( )

A.同室操戈 B.各自为政 C.同仇敌忾 D.不谋而合 7.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 新世纪的曙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从,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则新闻报道的时间应是() A.1894年7月 B.1931年9月 C.1937年12月 D.1945年8月 9.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卢沟桥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10.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二、综合题 11. 为了对本课内容了解得更加详细并进行课外拓展,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吧! 环节一:电影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后作业(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作业 1.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D.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5.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 A.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 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7.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8.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首映式在如图中的纪念馆举行。该纪录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D.淞沪会战 9.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10.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笔记 一.七七事变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 2、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陪都。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 1.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 A.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4.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5.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6.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7.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淞沪会战中的著名抗战将领主要有() ①杨靖宇②赵登禹③佟麟阁④姚子青⑤谢晋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3.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14.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16.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17.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B.抗日义勇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D.人民解放军 19.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悼念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作业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爆发:1937 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结果: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4.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5.合作 (1)红军改编: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 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合作宣言: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6.影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7.爆发: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8.英勇事迹 (1)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2)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9.结果与影响: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10.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11.罪行: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兵器的士兵达30 万人以上。 课堂基础达标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

课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型新授课时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 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教学 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卢沟桥”图片) 教师: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教师:(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哪位同学能不看教材,复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学生:(复述经过) 教师: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展示图片)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堂教学实录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堂教学实录 【课标要求】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卢沟桥”图片)

教师: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课探究 一、七七事变 教师:(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哪位同学能不看教材,复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学生:(复述经过) 教师: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展示图片) 学生: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教师:卢沟桥事变是偶然事件吗?目的是什么?(同时出示史料) 材料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案设计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淞沪会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南京大屠杀等史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多有所接触,且主要来自于影视,但学生对于日军全面侵华的认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深刻认识日本灭亡中国的目的。另外,本课是一篇很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学生学起来感兴趣,且又会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3.核心素养: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外西南,横跨永定河。古时乾隆皇帝曾在秋日路过卢沟桥,赞其良辰美景,遂赋诗“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发波平镜明”于此,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卢沟桥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石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