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浅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

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意义

在我国有关乡村旅游起源的记载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多为外事所需,1987年休闲之都——成都郊区的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第一届桃花节标志了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开始。较世界而言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但同时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

二、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1.为旅游领域拓展了新天地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旅游业到农村去开辟广阔天地,借农业经济之优势求发展,农业借旅游业之优势求进步,两种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发展乡村旅游将更加丰富中国农业大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内涵。

2.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园区,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发挥农业的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扩大农业生产范围,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3.为城市旅游热点扩散提供广阔场所

目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近极至,各旅游“热点”的发展已近饱和,各个

旅游景点已人满为患,必须经过一定的手段向外扩散,减轻城内压力。过热的城内景区要向外扩散,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是分散城市旅游热点的最佳策略。乡村容量大,承受力强,可以疏散城市旅游热点的游客压力。乡村旅游能充分满足城市游客走近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缓解城市生活压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更新人们的旅游观念,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新的前景。

4.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和乡村存在明显差别,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也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密切城乡联系,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使城市人更多的了解农村、关心农村,有的还投资于农村。乡村人可以更多的了解城市信息,学习城市人的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转变农民的观念,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农村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经营不规范

旅游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很多项目没有申办报告,没有经专家论证,没有一定的审批手续,自发、盲目发展。旅游项目尚未纳入旅游部门的正式管理范围之内,其开业、停业都较随意,有的村、户根本不具备经营条件也开张经营。价格不合理,任意定价,价格过高,甚至有蒙客、宰客现象。管理和导游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对旅游项目没有严格的考察和动态跟踪管理,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制度。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纳入政府行政职能,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不协调,扶持和支持力度不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

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

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4、缺乏市场分析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乡村

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全面调查和分析城市

游客来源、客源类型、市场规模、客流规律、游客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等情况,

也不了解周围相邻地区有无竞争的同类旅游项目,就盲目上项目,搞乡村旅游,

结果是相互竞争,游客少。

5、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开办观光农业园区,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

产为基础,但园区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都需一定的资金。然而,乡村农民没有更多

资金投入,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招商引资更困难。所以,发展乡村农业旅游,

资金缺乏是一重要问题。

6、缺少政策和法规

目前,农民群众具有兴办旅游的积极性,但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法、观光农业管理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四、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

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

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

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

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

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

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

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

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3.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4、加强规范化管理

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首先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采取政府主导、各方支持,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指导和管理方法。成立乡村旅游领导机构,负责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门票收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发展和壮大。多方集资。广泛发动和吸引社会上各种投资者,包括国内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乡村旅游项目,实行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实行经营者申请、专家论证、领导审批正规手续,防止随意、盲目发展。经营者申请开办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四证齐全,包括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加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学习旅游知识、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5、完善础设施条件

要加强乡村旅游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讯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乡村旅游要与乡村改造、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农村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护历史民俗民舍的同时,兴建体现乡村特色的新民舍,供游客观光游览。

五、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与前景展望

1、多样的旅游景观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类型复杂,形成了多样的乡村农业景观。从全国范围看,可以划分为北方旱作农业景观,南方水田农业景观,西北草原牧业和灌溉绿州景观,西南山地高原农业景观,青藏高原高寒牧农业景观,沿海地区现代农业景观,等等。这些各具特点的乡村农业景观资源,为发展中国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丰富的民俗文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农业古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丰富的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良好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广大乡村,尤其是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民族风俗、民族文化、民族习惯、民族生活、民族建筑、民族节庆活动等丰富多彩,是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

3、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工作和生活环境日趋恶化,导致城市居民到郊外乡村旅游的愿望更为强烈。加之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休假时间增多,交通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市场。

4、发展前景与展望

中国是个农业和农民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引起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收益为中心,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正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结合,一产业和三产业结合的新途径,是发展乡村经济的一个新亮点。中国具有发展乡村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未来的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该成为世界乡村农业旅游大国。展望未来,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将在中国大地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发展成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中国地理学会都市观光农业与乡村发展, 旅游学刊,2001.5

[2]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

[3]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地理研究与开发,2000.4

[4]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

[5] 杨艳,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2009.2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这样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从新农村发展出来,带动了旅游业和乡村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从成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现状,讨论了成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的相应对策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成都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of Chengd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of tourism. Such a new tourism model gradually from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and rur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hengdu,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engdu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new directions. [keyword] rural tourism and new rural Chengdu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感受为追求,以城市生活为实质,一开始便很好地顺应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潮流。(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乡村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起步发展较晚,因此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新领域,本文就如何促使乡村旅游健康稳步发展,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保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受损害,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1、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状况及趋势 2.1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参与、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 (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 (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2.2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3、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服务意识欠缺 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皖北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和发展策略

皖北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和发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居民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加,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崇尚回归自然、追求体验和自我实现。乡村旅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它满足了旅游者追求更加多样、舒适、真实、灵活的旅游需求,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国家旅游局1998 年提出的华夏城乡游、2006 年提出的中国乡村游、到2007 年提出的中国和谐城乡游,无不体现出对乡村旅游的重视。 2005 年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2006 年党中央做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 2008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村承包地进行使用权流转,这排除了限制乡村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地的故障,为乡村旅游地进行规模化发展提供新思路。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开发,既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崇尚自然、感

受自然的需求,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就业岗位及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本文以皖北旅游区为例,在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乡一体化背景,提出皖北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期望对全国同类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起到某些借鉴意义。 二、皖北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皖北旅游区区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和人口都占到全省的近1/2。皖北的经济和旅游在全省是相对落后的,但其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且作为农业大区,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研究区域概况 皖北旅游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毗邻的凤阳、寿县两县,地处中原腹地,坐拥沃野千里,人杰地灵,物产丰美。该区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截止2012年1 月,皖北六市二县共拥有 A 级旅游区57 家,其中4A 级旅游区19 家,3A 级21 家,2A 级33 家,占全省的17.72%。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寿县,占全省的40%,中国首批优秀城市1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 座。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大多旅游资源都在郊区或者农村,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起步较早。颍上八里河曾是20 世纪90年代“旅游富民”的典型代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皖北

浅析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浅谈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目录 写作提纲 (2) 内容摘要 (4) 正文 (5) 一、绪论 (5) 二、本论 (5)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5)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思想 (6) (三)乡村旅游的内容及分类 (6) (四)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6)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8) 三、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浅谈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写作提纲 一、绪论 城市人住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走在在川流不息的繁华里,闻着酸腐的汗臭和呛人的汽车尾气,吃着人工饲养的肉、蛋和大棚种植的果蔬,顿觉身心俱疲,一心想寻找一个能让心灵休息的地方返朴归真,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回味清净悠然的田园风光。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广大农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为旅游业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城里人到乡下消费,为乡下人带去滚滚财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改变了农村单一、落后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务实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思想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及分类 1、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 2、发展乡村旅游的分类 (四)、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失去了乡村原有的淳朴印记。 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 5、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6、乡村旅游开发范围狭窄,对振兴农村经济的成效有待提高。 (五)、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4、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四个结合” 5、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6、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三、结论 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华西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华西村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华西村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既迎合了新千年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潮流,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众多,乡村田园风光千姿百态,大江南北农耕、渔牧、茶果、林木应有尽有,风情各异。5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富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河北的野三坡,江苏的华西村,杭州的龙井村、广东四会市的观光农业园等众多乡村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足以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与其它旅游类型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是乡村旅游地——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乡村旅游特点与农村发展的联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乡村旅游集第一、第三产业于一体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乡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把农事生产操作、农作物与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系列加工与旅游者的活动融为一体,并向旅游者充分展示农业艺术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型旅游的形式。做为一个乡村旅游地,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是第一产业的像征。同时,它又是一个集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属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既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又要体现和突出农业生产性的特点,它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的交融和联系,从而达到农业生产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之目的。 (二)乡村旅游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 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大多只停留在静止的,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且重游率低,回头客少。乡村旅游却不然。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知识、生物知识、农作物知识、高新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形成的乡村旅游文化亮丽多彩,田园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这一些都不断的刺激和吸引游客旧地重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赏田园风光的千姿百态,参与不同的农事活动。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强的生命力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必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催化剂,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选题背景 当今城市愈发严重的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都市人群不堪重负,每逢闲暇时间,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 色的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起了重 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了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 展。为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确定 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 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但是,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吃 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基本成为乡村旅游的定式,千村一面的产品太多,缺乏新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前提,本文选择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水源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 及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探索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发展策略。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丹江口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移民搬迁和库区蓄水的顺利推进,丹江口市面临着机会 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本课题通过分析丹江口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在水源保护的前提下,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 展策略,争取实现旅游富民的目标。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研究正

如何推动中国式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内容,受到城里人们的欢迎。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 二是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重复雷同,特色不突出; 三是缺乏市场调查和分析,旅游产品缺少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 四是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不高; 五是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状况不好; 六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对策 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1年国家旅游局还制定了“全国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 2004年国家批准了203个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指示,对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现状及问题,今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以下四点对策: 1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认识农业和农村功能的多样化,在发展农村生产的同时,要开发农业和农村旅游功能,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希望到乡村旅游,形成了巨大的客源市场。要认识到农村具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很深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就可以构建农业、农村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成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1搞好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优先做好规划设计,分析客源市场,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提高文化品味,用规划指导和规范乡村旅游业发展。当前要在制定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制定乡村旅游规 划、农业旅游和民俗旅游规划,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1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旅游部门和农业、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规范指导。 支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和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加强经营管理水平,培训相关人员,加强基础设施业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41宣传促销促游,开拓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科普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点)的结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提高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乡村大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四大优势: 一是中国乡村自然景观多样、优美,生态环境好; 二是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景观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显著; 三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开发潜力大; 四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里人到乡村旅游的会越来越多,有巨大客源市场。 展望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将会在中国大地上蓬蓬勃勃发展、壮大,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乡村新型旅游产业。 (作者为该所研究员;收稿日期:2006-02-12) 如何推动中国式乡村旅游的发展 马彦琳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19世纪中期兴起于法国的乡村旅游活动经过100多年,从最初单一的度假旅游空间选择,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1)休闲度假型;(2)参与劳作型;(3)其他类型,包括科考、修学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逐步深入的体验性活动;逐步深入的学习型活动;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在发展中国家,乡村旅游主要表现为农业观光旅游形式,旅游7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第21卷 2006年第3期 月刊

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合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老师:张学锋 题 目 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系 别 旅 游 系 年级专业 0044 英英 语语 导导 游游 杨 春 雷 04422110000440000332007年5月3日

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杨春雷 (合肥学院旅游系07届旅游管理英语导游班,合肥 230601) 摘要: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并讨论了乡村旅游起源与发展,探讨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市场中的一项新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此后国家旅游局分别以“中国乡村旅游年”、“中国和谐城乡游”作为2006年、2007年的旅游主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理论和发展模式较为成熟。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乡村旅游的概念尚不统一,但都认为,地方性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乡村”的地域范围。现代地理学解释,乡村指社会生产力发

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在我国,乡村地域范围是指国家行政建制设市的城市市区以外的广大区域,包括城市郊区、建制乡镇及其它农村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和藉此存在的旅游产品不可转移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只能是乡村社区。 (2) 乡村旅游的资源。准确地划定资源的范围,是为了给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旅游业的难处,在于它提供的产品本质上是满足体验的服务,而体验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按照《旅游规划通则》中的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可被视为旅游资源,这个定义体现了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那么,乡村旅游资源的界定,笔者认为应该用开放的资源观,从地域范围看,旅游资源应该是存在于乡村;从内容上看,乡村旅游资源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也包括了乡村传统农业劳作、乡村农耕文化及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建筑等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乡村风情,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景物);风俗(地方民俗);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乡村旅游资源应该是以乡村地域内特有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文化景观及经济景观

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市场导向开发 乡村旅行产品的开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乡村旅行产品的开发中要表达以下几点: 其一,树立市场意识,开发适销对路的乡村旅行产品。 旅行者选择乡村旅行的动机要紧有几个方面:满足回来乡村的需要,即对田园风光和乡村宁静生活的回来需求,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意境体验;满足求知的需要,即组织都市青年儿童到农村去体验农家生活,加深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满足怀旧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旅行产品开发中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开发一些能满足旅行者上述需要的乡村旅 行产品。 其二,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促进乡村旅行的进展。 乡村旅行市场竞争十分猛烈,只有创建鲜亮的乡村旅行地品牌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乡村旅行地的品牌战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结合市场调查和当地的旅行资源调查确定乡村旅行地的主题形象和目标顾客群;选择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旅行地的旅行产品;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扩大乡村旅行地的市场知名度等。在乡村旅行节庆活动的开发上不能仅仅依靠现

有的农村风俗节庆活动,要将农事活动与旅行节庆活动结合起来,举办各种各样的“开荒节”、“播种节”、“插秧节”、“收成节”等活动,丰富当地的乡村旅行产品,并利用这些活动扩大当地的市场阻碍。 二、创新治理模式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之因此在乡村旅行进展上走在全国其它地点的前列,与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多年来,当地政府每年拿出近100万元举办“桃花节”,又策划宣传了“赏果节”,扩大了当地乡村旅行的市场阻碍;与此同时,政府对乡村旅行经营户实行“三证”(从业资格证、卫生许可证、营业证)治理和实行统一收费标准,指导农民增设旅行项目并对其进行培训,为当地的旅行进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要实现乡村旅行的创新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治理,完善乡村旅行的法律体系,制定乡村旅行的服务标准。 从国外的体会来看,乡村旅行的法律体系有利于规范乡村旅行的市场秩序,保证乡村旅行健康、有序进展。在西班牙,每一个地区政府都有乡村旅行方面的立法,从立法上确立了乡村旅行的地位。西班牙国家和地点政府还就乡村旅行制定了专门多行业标准,其中有一些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从而从标准上确保西班牙乡村旅行的质量。比如,对乡村旅社,法律规定必

浅析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开发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11015123.html, 浅析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开发策略 作者:沈左源 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从以深圳市为例,从深圳市旅游经济现状入手,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 与要求,分析深圳市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开发策略,在研究深圳市生态旅游相关问题的同时,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深圳市开发策略 一、深圳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深圳市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一线城市。其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突破性发展。根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统计数据,2010年深圳市总收入首次超600亿元大关,全 市年接待游客人数7698万人次,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由此可见,深圳市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名列全国前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与旅游创汇基地。 深圳市的旅游是典型的城市旅游,以城市观光游与主题公园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开发价值较少,可持续发展性较弱。目前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的中西部开发的政策导向的继续推进,深圳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出国游的热度增加,深圳传统的城市旅游业必然会收到冲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所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知,深圳的旅游正处于巩固阶段到停滞阶段的过渡时刻,发展突破创新性的旅游业对于深圳实现正确过渡这一旅游发展关键时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深圳市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 1.生态旅游的特点及要求 生态旅游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首先具有自然性,保护性和参与性。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带动旅游地经济进步的同时,强化了游客,旅游地居民等旅游市场主体的生态道德与环保意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并且,促使经济与社会进步提高,也使得生态文明建立并流传,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三方效益。 2.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目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向内推动与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作为最先进行开发的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的特殊地位也随沿海及内陆经济开发区的相继建立而有所下降。因此,深圳应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积极推进“两个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近几年,“乡村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产品迅速成长,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乡村旅游风潮,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潮流涌动,顺势而为。这几年,**的乡村旅游也呈快速发展势头。汤池、香泉、中庙、半汤等重点旅游乡镇创建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涌现了30多个“农家乐”经营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业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起步殊为不易,发展任务更重。**乡村旅游才刚刚破题,其总体规模、质量水平、综合效益、社会贡献等还不高。下一步,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强化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从哪些方面入手积极寻求突破,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 要认得上: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认识决定行动。乡村旅游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人们对其认识普遍不足,不少人只把它看作传统旅游产品的一个补充,视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配角。因而,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抓乡村旅游开发劲头不大,这就必然导

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效不够显著。所以,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旅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发展乡村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广褒的农村为平台,以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回归自然等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赏农村景、采农村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乡村旅游。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时代,那些久居都市的城里人,面对人口密集、产业聚集、空间狭小、喧嚣纷乱的生活环境,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为了放松身心,他们纷纷以旅游的方式,从拥挤的城市抽身而出,来到乡村,回归自然。于是,乡村旅游热应运而生。 当前,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进程不可逆转,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并具有全球化的特点。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起步很早,已有百年历史,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相对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实施较晚,乡村旅游起步也迟,但发展势头却很猛,数年之间已经渐起风潮。国家有关部门顺应这一趋势,及时采取了一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城镇中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较以往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他们渴望全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一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正是契合人们这种心理需求的。而乡村旅游,正是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这样一种“自然”的旅游环境,在国内外迅速走俏。许多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而对于我国来说,乡村旅游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下指导而生的,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研究以苏州沿太湖地区的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引导,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及规划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关键词:苏州乡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tourism in Suzhou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the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pace of urban life is also increasing, the people face more stress in life and work than before, and they are longing for relaxing the body and soul. “Returning to nature and returning to one’s original nature”is the main topic of world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which is just corresponding to the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it is the rural tourism can provide urban residents with this kind of natural tourism environment, which rapidly becomes popular at home and abroad. Rural tourism already has quite a scale in the U.S. and Europe, and has been on the way of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While as for our country, rural tourism is generated under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旅游管理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在这一年,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我国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业也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将传统的农业转变成为休闲农业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以城镇所不具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吸引城镇旅游爱好者,通过满足他们休闲和回归自然的需求而获取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我国当前开发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市场依托型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是城镇人,所以他的目标市场就是大都市。利用都市郊区来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目前最普遍、发展最成熟、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从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这种乡村旅游的基本定位是给都市居民提供“后花园”式的休闲场所。借助与现代化大都市完全不同的田园及村落景观,为观光者提供采摘、捕钓等各种农村特有的活动来吸引顾客的一种旅游产品。

2.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是指那些在著名景点附近的乡村,借助著名景点的名气和客源,来带动自身的住宿、餐饮、购物等等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土特产的销售。 3.资源依托型 部分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可以依托其独具特色的生态、建筑、人文等资源来吸引游客的一种旅游模式。这些具有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村寨,一般都远离都市,现代化程度较低,与外界接触较少。可能正是由于交通的不便,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才使得他们能够保持自己本身的特色而未被外界同化。 根据上面总结的我国当前乡村旅游所具备的开发类型,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乡村旅游项目: (1)“农家乐”:一些农民利用自家的农家庭院以及房舍周围的特色风光,吸引城镇游客前来吃、住、观光的一种旅游形式。农家乐也开发出了许多了相关产品,如农家旅馆、农家菜、观光园等等,这种旅游模式投入少、收益快、风险低,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2)度假村:在一些气候舒适,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带,建设一些比较高档的乡村旅游场所来满足有需求的旅游者休闲、度假,这种旅游模式称之为度假村。 (3)民族民俗风情园:一些乡村或者少数民族的建筑、生活方式、举办的各种活动等等具有其独特的风情特色,也可以做为一种吸引外地游客的一种旅游方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