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一、“三冗”与积贫积弱及“拗相公”

1.“三冗”

(1)北宋增设大量官僚机构,形成“冗官”。

(2)实行“养兵”政策,造成“冗兵”。

(3)养兵、养官的巨额费用,加上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形成“冗费”。

2.“两积”

(1)“三冗”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2)北宋吸取中唐以后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兵权,导致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3.庆历新政: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遭到官僚贵族激烈反对而夭折,北宋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4.“拗相公”王安石

(1)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提出“变革天下之弊法”的主张。

(2)宋神宗继位后,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新。

[图解示意] 宋初“三冗”“两积”局面的形成

二、理财、整顿军队与科举

1.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2.理财:“理财为方今先急”

(1)青苗法

①内容:每年夏秋两收前由政府提供钱或粮食低息贷借给农民,收获后农民按20%到30%

的利息率归还钱粮。

②作用:限制了豪强之家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募役法

①内容:由州县政府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用来雇人服役。

②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

(3)其他:理财新法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3.整顿军队与科举

(1)整顿军队

①内容: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缩减编制;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②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使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整顿科举

①内容: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批评“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

②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变法的进行。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37,思考:

1.阅读这些材料,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提示青苗法是针对豪强兼并之家利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放高利贷取利而制定的,其目的自然在于救农户之急,以达到抑制兼并的目的,这一制度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抑制了地主豪强的盘剥。

2.阅读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

提示保甲法的实行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民,维持治安,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节省军费开支。

三、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变法的局限性

(1)变法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2)变法因执行不善而加重贫苦百姓的负担,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2.新法的变质

(1)1085年,宋神宗去世,新法被逐步废除。

(2)宋徽宗时,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聚敛钱财,变法原有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深度点拨] 王安石变法着重协调两类矛盾,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因此新法切中时弊,取得了重大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局面。但由于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加之新法贯

彻过程中用人不当,最高统治者的动摇等多重因素,使改革最终破产。

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着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深刻目的。

2.王安石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一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实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史料一①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史料二又熙宁②雇役之法,三等人户,并出役钱,上户以家产高强,出钱无艺(没有限度),下户昔不充役,亦遣出钱。故此二等人户,不免咨怨(怨恨)。至于中等,昔既已自差役,今又出钱不多,雇法之行,最为其便。及元祐(宋哲宗年号)罢行雇法,上下二等,欣跃可知,唯是中等则反为害……赋役所出,多在中等。

——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史料三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在于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③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黄仁宇《有感王安石变法》

①指北宋王安石。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人又称王荆公。

②即雇人服役的免役法,令民输钱于官,募人以代役。

③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政府收入。

(1)据史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提示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保甲法,兴办学校。

(2)史料二中不同民众对差役法与雇役法(免役法)有何不同反应?

提示差役法:上户和下户感觉便利,中户不满。

雇役法(免役法):上户和下户不满,中户感觉便利。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措施有哪些,试从阶级局限性角度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不合实际”。

提示市易法、均输法。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募役法的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史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①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史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②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①表明苏辙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

②表明邓广铭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

(1)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

现象。

(2)史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析?

提示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进行评析。

对王安石变法的正确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意义

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力量,使北宋的国力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负担仍然沉重。

一、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理财措施的特点

(1)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2)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3)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

(1)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2)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3)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原因

(1)保守势力强大,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等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2)改革派缺少凝聚力,不能团结一致地推行变法。

(3)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常常举棋不定,没有一贯地大力支持变法。

(4)王安石变法仅仅是封建社会内部当政的地主阶级代表主持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等原因,不断出现违背变法本意的事件,引起农民的不满。

2.教训

(1)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2)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3)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阅读与思考](教材P40)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他们的理财观念各有什么合理之处,各有什么不足?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王安石变法是否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提示(1)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理财问题。

(2)司马光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提出理财要节流,贵族官员乃至皇室都要以身作则节约开支;不足之处是把善理财与搜刮百姓财富混为一谈。王安石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不增加百姓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不足之处是低估国家财政不足的隐患,并认为皇帝对大臣的赏赐不会影响富国,不应节约。

(3)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但地方官员执行不善,造成了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

[解析与探究](教材P40-P41)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

提示意志坚定、直率不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

2.当时的人和后人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

提示(1)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理想远超常人,但新法用人不当,对北宋的政治和经济造成极大破坏。,(2)后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法毁坏了原有的制度,任用奸邪之人,最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3.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自我测评](教材P41)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示(1)“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它是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造成的。北宋初期,为了防止文官武将专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由此形成“冗官”的弊端。为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少数民族的南侵,不断扩充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2)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实际领兵作战的将领往往是临时委派,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导致指挥失灵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的局面。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提示(1)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主要有“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此外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

(2)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国力有所增强,在实现富国强兵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

花垣县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花垣县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基础能力建 设规划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 - 教育 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职教中心基础能力,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及湘发改社会[ ]528号文件精神,综合考虑到我县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因素,特制定《花垣县职业教育- 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以期更快更科学地指导我县近期职教中心基础能力的建设工作。 一、我县职业教育中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中心现状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接壤,自古有湘楚“西南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05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

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76.8%),是国务院扶贫工作重点,是革命老区县。我县有“东方锰都”之称。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一,排名第27位。被国家认定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县城。 我县职教中心辖各类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1502人,其中县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2所,部门办职业学校3所,民办职业学校1所。各类职业学校共设8个专业,有计算机、化工、饭店服务与管理、中医学、药学、电工电子、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我县经济发展所需的长线专业,部分属紧缺人才培养的短线专业,各类职业学校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50人。,中共花垣县委、县人民政府,看准方向,抓住机遇,将县内的教师进修学校、县电大工作站、花垣县卫生学校、花垣县树亿星电脑职业学校、县劳动局技术学校、花垣县泰安驾校、畅安驾校及各部门职业技术培训职能 3

进行整合,组建“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整合职教资源,为构建花垣大职教,迈出了关键的极其重要的一步。到当前为止,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部门和民办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格局。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由县人民政府主办,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示范校”和“省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占地309亩,建筑面积8848平方米。该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学校设立了“实习就业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建立了稳定的境内外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4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_______ 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______ 在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 的司法保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 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 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1课 随堂练习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要目的 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D.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为主要目的,B、C两项不正确;民族矛盾导致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D项错误。故选A 项。 2.(2018·莱芜高一联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D) A.金田起义B.北伐 C.定都天京D.西征 [解析]1851年金田起义,A项排除;根据“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看出,这个事件不是北伐,而是西征,北伐是向北进攻清政府都城北京,西征是向西攻打曾国藩湘军,故B项错误,D项正确;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C 项时间不符。 3.(2018·宿迁高一月考)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太平天国(B) 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进行北伐D.颁布《资政新篇》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具有革命性,与材料“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信息一致,B项正确。 4.(2018·郑州高一期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觐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教育资料】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同步测试学习专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实行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 B. 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 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 D. 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 2.英国史学家约翰在谈到古希腊政治文明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以下关于古希腊政治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B. 近代英国的制度创新借鉴了古希腊的政体形式 C. 主权在民(公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基本特征 D. 古希腊雅典民主选举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 3.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 A. 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 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 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D.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解析: 4.古代雅典政治的一个特点是“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下列雅典的机构中,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民众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5.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亚历山大改革 6.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希腊人的生活》写道:“几乎30年的时光中,除了短时期外,一代雅典人曾一再选举他为十名司令官之一……雅典在他的领导下,享受一切民主的权利。”材料中的“他”是( )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屋大维

山东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2010-2015)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保障公平、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紧密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证规模,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加快构建支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确保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大高中阶段招生统筹力度,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促使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切

实做到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规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提高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实现科学布局,促进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结构更紧密的结合。 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培养水平,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做大做强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培育一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使绝大多数职业院校达到规范化要求。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分级投入机制和改革激励机制,落实现有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的深度对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拓宽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发展目标与具体任务 (一)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面提高,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提高练习】)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2.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C. 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3.阅读如图“三角贸易”简图。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 C.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 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 4.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5.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问题综论

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问题综论 含山县职教中心 内容提要:中职学校办学始终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办学规模;三是办学质量;四是办学面向。而办学条件也就是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通常是指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师资;二是校园校舍;三是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四是课程和教材建设。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办学实际,就如何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解决三个方面10个子问题,即:比较研究方面、问题研究方面和模式研究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外部性内部性 一般来说,中职学校办学始终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办学规模;三是办学质量;四是办学面向(即学校与社会和行业产业的结合度)。而在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体现出不同的着力点。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就放在了办学规模和办学面向方面,实现了办学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工学结合成为了基本的职业教育制度。 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都已下大力气扩大招生规模,成效显著。XX市2009年是实

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攻坚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已超过普通高中规模,全面实现了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平衡发展。在办学面向方面,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产学结合度越来越紧密,这也促使中职学校近年来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XX市中职学校近年来的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总体来讲,中职学校面临的四个方面基本问题中,XX市基本实现了“招生入口扩大了”、“就业出口畅顺了”。 显而易见的是,在巩固以上两个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是另外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办学质量,一个是办学条件。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职学校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同时它也直接决定了中职教育能否适应社会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产业已经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参与到了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之中,而中职教育是否具备适应产业全球化的条件、如何具备服务全球化产业链条,这确实是一个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显然,不论采用什么锦囊妙计、灵丹妙药,都离不开提升办学质量和完善基础条件这两条,这是中职教育实现适应产业全球化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抓好招生和就业的同时,中职学校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办学基础能力建设,这必定是中职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其基本内容通常是指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二是校园校舍;三是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四是课程和教材建设。在这四个方面中,目前政府政策导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概括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什么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图片和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一战”期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因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民族工业成长的艰辛和不屈,发掘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难点: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板书设计 一、结晶——近代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1.工业结构: 2.分布地区: 3.经济地位: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三、精神——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像。说明他们是近代中国的精英企业家,我们追寻他们一生的事业,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发展。新课: 一、结晶——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在地图上展示上述企业家的重要企业并作简介。 张謇:张謇的事业在南通。1896,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包括纺织、面粉、造纸、火柴、电气、航运、金融的综合性企业。 荣氏兄弟:荣氏兄弟以面粉业起家,又衍生出纺织业,成为近代中国的纺织大王和面粉大王,其企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无锡等地。 范旭东:范旭东的心血倾洒在化学上。1917年他开始开始创办天津永利碱厂,1926年终于成功生产。1937年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投入生产。毛泽东誉其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卢作孚:卢作孚是近代中国航运业巨子。企业在重庆,起名“民生”。 ▲据地图、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根据预习作业,学生按时间叙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教师画示意图并改正预习题中的普遍错误。 1.初步发展: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给了中国极大的震撼。《马关条约》2亿两白银的赔款也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求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1896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舆论极为轰动。轰动的原因在于他是1894年的状元。 材料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物理),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1895年) ▲张謇认为西方强大的根本在哪里?中国发展工业能达到什么目的?由此可见张謇办实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短暂的春天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 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④皇位世袭 2.特点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 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 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 开辟新航路作业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选择题 1.有人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里的“现实目标”指的是() A.黄金和土地B.资本 C.商品市场D.原材料 解析:“现实目标”显然与当时社会各阶层狂热追求贵金属有关。 答案: A 2.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 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 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 解析: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故A项错误;各国间航海方面的合作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表明航海探险活动被多个国家的人所接受,航海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地圆学说的科学性是通过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得到证实的,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构成与地圆学说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3.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 A.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结合所学得出其原因是价格革命,西班牙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使物价上涨,新兴资产阶级获利,实力上升,故B项正确;物价上涨,金银贬值,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的力量削弱,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得出欧洲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不能得出欧洲普遍陷入贫困,故D 项错误。 答案: B 4.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保障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障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实施《规划》,引导和带动中等职业学校转变办学思想,加快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 2、坚持统筹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以招收农村学生为主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县级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推动东部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大力度面向西部对口招生合作办学,带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坚持多渠道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纳入《规划》的项目学校,由中央专项资金、地方政府投入、学校自筹以及社会力量投入等多渠道筹资建设。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项目建设所需投入,除中央专项资金安排外,不足部分由省、市两级政府负责筹措安排。 4、坚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规划》鼓励和扶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的中等职业学校。对体制机制改革有所突破和就业率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央专项资金优先安排支持。 三、总体目标 重点加强一批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使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地。重点加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通过《规划》实施,进一步带动全国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试题 1.(2013?湖北名校模拟)《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2.(201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3.(2013·惠州调研)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 4. (2013?湖北稳派测试)《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 5.(2013·宜昌模拟)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6.(2013·广东六校联考)“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新人教版 必修一 学案 第11课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主备人:王花 【学习目标】 1.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3.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预习梳理】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1)原因 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互动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历史必修一第六课笔记

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主要指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叶罗马制定和实行的全部法律制度) 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建立起来。 2、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 年,罗马帝国建立起来。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习惯法—→成文法(从形式上看) (1)习惯法 时间:罗马共和国早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 特点: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具有随意性、伸缩性、不确定性。(局限) 评价: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贵族自已,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平民进行反对贵族的斗争; 特点:内容广泛,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评价:a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 c局限: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d实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从结构上看) (1)公民法 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及罗马帝国统治前期 概念: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作用: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2)万民法 时间:公元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概念: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适用范围: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原因:A随着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结果——主要原因)B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C 公民法无法适应新变化 目的:为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过程:A、皇帝重视:罗马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B、法学家充实:法学家充实罗马法律。 C、广授公民权: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结果:公元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的评价: 1、本质:为了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律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核心内容:(1)保护私有财产;(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4、作用和影响 积极:( 1)维系统治(对罗马即现实):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保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2)影响后世(对西方即后世): A、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 到源头。(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 B、近代资产阶级还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C、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等国的立法产生影响 局限: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1

花垣县中等职业教育2010-2015年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花垣县中等职业教育2010-2015年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2010-2015年教育 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职教中心基础能力,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及湘发改社会[2003]528号文件精神,综合考虑到我县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因素,特制定《花垣县职业教育2010-2015年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以期更快更科学地指导我县近期职教中心基础能力的建设工作。 一、我县职业教育中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中心现状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接壤,自古有湘楚“西南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05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76.8%),是国务院扶贫工作重点,是革命老区县。我县有“东方锰都”之称。2006年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一,排名第27位。被国家认定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县城。 我县职教中心辖各类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1502人,其中县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2所,部门办职业学校3所,民办职业学校1所。各类职业学校共设8个专业,有计算机、化工、饭店服务与管理、中医学、药学、电工电子、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专业。

这些专业都是我县经济发展所需的长线专业,部分属紧缺人才培养的短线专业,各类职业学校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50人。2008年,中共花垣县委、县人民政府,看准方向,抓住机遇,将县内的教师进修学校、县电大工作站、花垣县卫生学校、花垣县树亿星电脑职业学校、县劳动局技术学校、花垣县泰安驾校、畅安驾校及各部门职业技术培训职能进行整合,组建“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整合职教资源,为构建花垣大职教,迈出了关键的极其重要的一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部门和民办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格局。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由县人民政府主办,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示范校”和“省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占地309亩,建筑面积8848平方米。该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学校设立了“实习就业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建立了稳定的境内外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全县职业教育虽有较大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统筹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县中等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例及反思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例及反思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掌握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 3、了解殖民掠夺的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 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的习惯,形成对历史问题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殖民扩张的影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殖民扩张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列强的殖民活动,客观看待殖民扩张 对世界的影响。 2、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教学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教学难点: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导入新课:展示三张明星的图片 师:这些明星大家很熟悉,请一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名字,并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 生:NBA巨星科比、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球王贝利。他们都是黑人。 师:黑人的故乡在哪里? 生:非洲。 师: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生1:殖民扩张; 生2:黑奴贸易。 师:16世纪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就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动画展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地图,了解其概况),在17世纪继之而起的殖民帝国是“海上马车夫”荷兰,18世纪中期取代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那么这两个国家是如何成为世界大国的?它们走过什么样的历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学习: 【读】课程标准:

1、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理】课文结构: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文子目整理课文结构如下: 一、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崛起:条件、概况 二、世界市场的拓展:途径、影响 【思】课文探究: 一、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崛起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荷兰,请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你知道的荷兰? 生1:荷兰有风车、郁金香,还有木鞋。 生2:“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 师:17世纪的荷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其生存环境基本上无任何明显的优势。但它却在17世纪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大国,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誉为“海上 的马车夫”。人们在惊诧之余不仅要问:荷兰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思】探究:阅读第26页第1—3自然段,回答:“荷兰进行殖民扩张的自身条件有哪些?”(教师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来分析) 生1: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 师:荷兰一直濒临大西洋,为什么此时我们才认为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呢?它的优越体现在哪里? 生1:因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濒临大西洋,则处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海外活动,所以地理位置优越。 生2:政治方面: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在17世纪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生3:经济方面:有经商传统,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造船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思】读《荷兰的殖民扩张》图并结合课文第26页第4段,回答:荷兰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分别在非洲、美洲和亚洲侵占了哪些国家或地区? 生: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争夺,建立殖民地与殖民据点: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殖民地;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师: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殖民帝国,但很快被它的邻国英国取而代之。【思】阅读课文第27页第1、2两段,回答:“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自身条件有哪些?”(引导学生联系分析荷兰进行殖民扩张所具有的自身条件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生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大西洋沿岸 生2:政治方面: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完善。 生3: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生4:英国还注重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了武力保障。与荷兰相比,增加了一个军事条件。 【思】读《日不落帝国》图并结合课文第2目探究: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 生1:18世纪中期,英国在亚、非、美洲及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及框架

1.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以________为依托,希腊人被山岭和河流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建立: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②含义: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③特征:________和独立自主。 (3)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特别说明】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评价 (1)进步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促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 就。 (2)局限性: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②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

一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③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走出误区】雅典的民主政治,就其民主范围而言,局限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民主政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考点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演变历程 2.内容及评价 (1)基本内容:①保护________(核心)。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自然法的原则。 (2)评价:①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解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对近代________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维发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