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政治学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学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学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学真题及答案

1、国家契约说:国家契约说假定,国家之前是人类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所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占有因自然法而产生的自然权利。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人们慢慢地经过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这样,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

2、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3、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在实质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4、民主共和制:基本特征是国家权力机关是通过公民普遍参加的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并有严格任期限制的严格政权组织形式。

5、政治参与: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程序,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定或政治行为的行动。

6、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一定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7、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方式三个基本方面。政治文明又称制度文明,它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反映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8、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提倡的实行"五权制度"的宪法原则。1906年首先在《民报》(日本东京出版)创刊纪念会上提出,1924年又在《五权宪法》讲演中作了具体阐述。五权制度即"五权分立"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机关独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专权;而同时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由人民掌握,实行所谓"权能划分"。五权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封建时代的考试、监察二权而成的。孙中山认为,五权宪法的五权制度的宪法原则,可以补救"三权宪法"的三权制度的宪法原则的不完备之处,从而使五权宪法成为实行民治的根本大法。

9、政治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政治方面内容。作为精神现象,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各种政治现象的自发的、直观的心里感受和反应,其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

10、政治文化: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11、实证主义政治学: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合作”和社会“团结”的必然性,主张用社会政体来代替国家;有社会团结来调和阶级对立;用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观念同无产阶级日益成熟的革命思想抗衡。

12、非政治国家:列宁提出的处于一定消亡阶段的无产阶级国家。指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政治国家其政治职能转变为非政治性的管理职能。与"政治国家"相对。无产阶级

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当其产生政治国家的社会关系消失以后,将由非政治性的组织和结构来代替政治国家的管理职能。

13、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选举制"。选举时一个获得选区多数票的候选人或政党即可当选或占全部议席的制度。有"绝对多数代表制"和"相对多数代表制"两种。前者指在一个选区内获得过半数(绝对多数)选票的候选人或政党即可当选或占全部议席;后者指在一个选区内获得比其他候选人或政党较多(相对多数)的选票,即可当选或占全部议席。1429年英国议会选举法首先规定此制度,后为其他国家采用。中国实行绝对多数代表制。

14、议会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权,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5、总统共和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因此又称“二元共和制”

16、法制: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狭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其二,广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其三,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简述题

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

政治职能:即国家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强制力,控制、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在的政治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管理职能为统治阶级服务,它的执行和实现必须社会职能为基础。

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书面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1、马克思主要政治观:是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政治发展观。主要观点包括:一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二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三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政治制的新旧更跌;四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政治体制的革和完善(生活一体化,结构合理化,功能完善化,变革自主化)

2、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点是一其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其内容是协商监督三其准则是宪法法律

3、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单一制国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形式。其特征是具有单一宪法,统一的法律和司法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的行政和机关体系和国籍。

4、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一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二集中阶级意志;三将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5、政党特征: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组成;三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四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6、政治革命特征: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政治主体的,旨在推翻反动阶级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更,有一种政治体系取代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变革。特征包括:一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二是政治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夺取政权;三政治革命以政治体系的变革为主要容;四政治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六政治革命往往与暴力相联系。

7、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来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源,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百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度。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知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道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对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障。而资本主义的所谓民主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9、政治民主特点: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力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

础,平等地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其特点有:一以特定的政治统治为前提;二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三基本规则是多数原则;四以直接民主或间接民主为实现方式;五以法制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10、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政治上的三权分立指: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相对独立。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三权分立的实现模式在各大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而真实的情况是只有美国(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国会制)。

11、政治文化功能:第一,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第二,指导规范各种政治行为;第三,影响政治过程;第四,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12、政治文化特点: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二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三具有相对稳定性;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特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国家政权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中国特色。第一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

第二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第三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和主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

(1)人权应该在主权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有保障,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权利跨越主权对别国人权指手画脚,那是违背国际法的,是不明智的。

(2)主权的存在又必须要仅仅依赖于主权国人权的充分保障

(3)纵观历史,没有一个不注重人权的政府主权能够长久维持,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在主权丧失的前提下为其人民提供了健全的人权保障。

(4)人权的保障和进步是由经济、文化等多层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

14、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民主集中制从民主的角度说,发扬民主的过程是由多数人决定问题的过程;从集中的角度说,实行集中的过程也是汇集多数人意见的过程。民主与集中的运用方式和程序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实质都是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因此,民主集中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是

社会主义民主制的一种独特运用方式。

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第二,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15、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严重脱离群众。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6、西方国家压力集团的活动方式:指通过经济等手段对政府施加压力,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利益集团。活动方式主要是控制院外活动集团、选举人团和舆论宣传机构。压力集团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其成员或领导人来自上层社会;集团的利益与占有较多的

社会价值的人的利益一致;决策者认为集团合法。压力集团和政党有很大区别,政党的目的是夺取政权并管理政府,压力集团的目的则是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压力集团可以控制政党,决定政党的领导人的录用,决定政党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形式。政党阻止压力集团和社会利益连接,阻止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聚合,强加给压力集团以思想意识。

17、中国现阶段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第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第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第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18、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中国政府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政府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四、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逐步消灭事实上的不平等。

五、监督制度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19、监督制度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保障某一体系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或将某一活动过程限制在某一固定范围而建立的检查督导制度。我们这里所讲的监督制度是指政治方面的监督。监督制度是在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对监督制度的认识和实践,与我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可忽视对监督制度的研究和探索。

20、政治沟通理论认为,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可以衡量政治系统适应和控制环境的能力,如:①衡量它是否有足够的关于环境的信息,以及灵敏的信息收集网络。②从周围环境的变化速度衡量政治系统所能承受的“负荷”。变化愈快,政治系统所承受的“负荷”愈大。③从接受信息到形成决定之间的时差,衡量它对新情况反应的速度。④看它适应环境的要求所能作的变化程度。政治系统具有适度的“变易”来应付环境的压力,才能生存和发展。⑤看它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多伊奇称这种能力为“领先”。是否有足够的“领先”能力,与政治系统对环境的反应是否成功密切相关。

21、政治文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主制度主要是:(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4)“一国两制”方针。它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香港、澳门回归与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是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内的广泛的基层群众性的民主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都是我国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它们涵盖了我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

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法制是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法制,任何地方和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5)依法行政。各级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努力为人民服务。(6)司法公正。我国的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7)违法必究。公民、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法律,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和性质具有决定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主要是指:(1)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2)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3)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履行职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使他们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成为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率。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和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简称政体。[1]

政治包涵两层含义:"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

"政"是方向和主体,"治"是手段和方法,治是围绕着政进行的。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以及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

经济对政治参与的影响:1.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提升,主人翁意识觉醒,就会提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能力,直接影响政治进程。

2. 政治统治成败的基本经验就是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治廉洁清明,制度公平合理,官吏以民为天,国家治理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村民自治就是广大的基层村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所以说实行村民自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形式。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广大农民通过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2)村民自治促进基层法治建设。民主和法治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民主的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没有法治的民主,也不是真正的民主。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就必须实行村民自治,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思广益,把村里的事情办好;另一方面,扩大基层民主,落实和发展村民自治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能搞无政府主义的极端民主化。村民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应当自觉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

(3)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主保障,村民自治能够切实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髙,就必然要求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与此同时,村民自治保障村民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才会真心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