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矿质营养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Ⅰ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了解 NO 3 - 、 NH 4 +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二、知识要点

矿质元素和水分一样,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由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加以同化,以满足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并非全部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其中一部分为植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要确定植物体内各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只根据灰分分析得到的数据是不够的。通过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并按照 Arnon & Stout 于 1939 年提出的植物必须元素的标准:

( 1 )如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 2 )除去该元素,则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

( 3 )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目前已经明确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镍 17 种元素为大多数高等植物所必需的,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9 种元素植物需要量相对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其余铁、锰、铜、锌、硼、钼、氯、镍 8 种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

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有 3 个方面:⑴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如 N ,P , S 等;⑵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如 Mn , Mg , Fe 等;⑶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如 K + 。

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 16% ~ 18% 。此外,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叶绿素等化合物中都含有氮,而某些植物激素、维生素和生物碱等也含有氮。因此,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故又称为生命元素。

磷是以正磷酸盐 (H 2 P0 4 - ) 形式被植物吸收。当磷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成为有机物,有一部分仍保持无机物形式。磷存在于磷脂、核酸和核蛋白中,磷是核苷酸衍生物 ( 如ATP 、 FMN 、 NAD + 、 NADP + 和 COA 等 ) 的组成成分,其在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K + 既是植物的吸收形态又是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与氮、磷相反,钾不参与重要有机物的组成。钾主要集中在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如生长点、幼叶、形成层等。钾对于参与活体内各种重要反应的酶起着活化剂的作用,是 40 多种酶的辅助因子。钾促进呼吸进程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钾对糖类的合成和运输有影响。

植物体内的钙有呈离子状态的,有呈盐形式的,还有与有机物结合的。钙主要存在于叶子或老的器官和组织中。它是一个比较不易移动的元素。钙在生物膜中可作为磷脂的磷酸根和蛋白质的羧基间联系的桥梁,因而可以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钙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元素,细胞壁的胞间层是由果胶酸钙组成的。胞质溶胶中的钙与可溶性的蛋白质形成钙调素 ( 简称CaM) 。 CaM 和 Ca 2+ 结合,形成有活性的 Ca-CaM 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镁主要存在于幼嫩器官和组织中,植物成熟时则集中于种子。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在光合和呼吸过程中,镁可以活化各种磷酸变位酶和磷酸激酶。同样,镁也可以活化 DNA 和RNA 的合成过程。

SO 4 2- 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保持不变,大部分被还原成硫,进一步同化为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而这些氨基酸几乎是所有蛋白质的构成分子。硫也是 CoA 的成分之一,氨基酸、脂肪、糖类等的合成等都和 CoA 有密切关系。

铁进入植物体内处于被固定状态,不易转移。铁是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的组成成分。铁在呼吸、光合等氧化还原过程中(Fe 3+ ≒ Fe 2+ )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铁影响叶绿体构造形成,和叶绿素的合成。

锰是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中某些酶的活化剂,所以锰能提高呼吸速率。锰是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在光合作用方面,水的裂解需要锰参与。

铜是某些氧化酶的成分,影响氧化还原过程。铜又存在于叶绿体的质体蓝素中,后者是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体系的一员。

缺锌植物失去合成色氨酸的能力,而色氨酸是吲哚乙酸的前身,因此缺锌植物的吲哚乙酸含量低。

硼能与游离状态的糖结合,使糖带有极性,从而使糖容易通过质膜,促进运输。硼对植物生殖过程有影响。硼具有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

钼是硝酸还原酶的金属成分,起着电子传递作用。钼又是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成分,在固氮过程中起作用。

氯在光合作用水裂解过程中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促进氧的释放。根和叶的细胞分裂需要氯。

镍是近年来发现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镍是脲酶的金属成分,脲酶的作用是催化尿素水解成 C0 2 和 NH 4 + 。镍也是固氮菌脱氢酶的组成成分。

每种元素缺乏时都会使植物出现特有的症状和出现部位,根据这些可以进行缺素的简单诊断,比较准确的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可分为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其中被动吸收的机理被理解为简单扩散和离子通道运输,主动吸收是通过离子泵和离子载体实现的。主动吸收的突出特点是,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因此要消耗能量。

除了上述两种吸收方式外,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胞饮方式吸收矿质养分,但这种方式不具有选择性。

植物体吸收矿质元素可通过叶片进行,但主要是通过根部,而且主要吸收部位为根毛区。盐分和水分被植物的吸收是相对的,既有关、又无关。有关,表现在盐分一定要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根部吸收;无关,表现在两者的吸收机理不同。

植物吸收离子的特点表现在 3 个方面:⑴盐分和水分被植物的吸收是相对的;⑵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⑶单盐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根部吸收溶液中的矿物质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⑴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⑵离子进入根部内部;⑶离子进入导管。

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 pH 值等环境因素均对植物根系吸收矿质营养有影响。

植物地上部分也可以吸收矿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根外施肥的优点是:作物在生育后期根部吸肥能力衰退时,或营养临界时期,可根外喷施 N 素等以补充营养;某些肥料 ( 如磷肥 ) 易被土壤固定,而根外喷施无此问题,且用量少;补充植物所缺乏的微量元素,效果快,用量省。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铵盐后,即可直接利用它去合成氨基酸。如果吸收硝酸盐,则必须经过还原才能利用。硝酸盐还原大致分为两步:( 1 )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在细胞质中进行;( 2 )亚硝酸盐还原为氨,在前质体或叶绿体中进行。上述过程分别由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催化,其中硝酸还原酶为底物诱导酶。

根部吸收的无机氮化物,大部分在根内转变为有机氮化物,所以氮的运输形式主要是氨基酸( 主要是天冬氨酸,还有少量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 ) 和酰胺 ( 主要是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 ) 等形式运输。硫的运输形式主要是硫酸根离子,但有少数是以蛋氨酸及谷胱甘肽之类的形式运输的。金属离子则以离子状态运输。

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进入导管后,随着蒸腾流一起上升,叶片吸收的离子在茎部的运输途径是韧皮部。韧皮部与木质部可进行横向物质交流。

矿物质在地上部的分布,以离子在植物体内是否参与循环而异。某些元素 ( 如钾 ) 进入地上部后仍呈离子状态;有些元素 ( 如氮、磷、镁 ) 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不断分解,释

放出的离子又转移到其他需要的器官去。这些元素便是参与循环的元素。另外有一些元素( 如硫、钙、铁、锰、硼 ) 在细胞中呈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特别是钙、铁、锰,它们是不能参与循环的元素。凡可再利用元素的缺素病征,都发生在老叶;而缺乏不可再利用元素的生理病征,都出现在嫩叶。

虽然每种作物都需要各种必需元素,但不同作物对三要素 ( 氮、磷、钾 ) 及其他必需元素所要求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作物,其三要素含量也因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等而有差异。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对矿质元素的需要和吸收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合理追肥可以根据植株的长相和叶色等形态指标进行;也可以根据植株内部的生理状况去判断。常用的指标有:⑴营养元素含量;⑵酰胺含量;⑶酶活性。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矿质元素砂培法离子协合作用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

必需元素生理酸性盐平衡溶液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

大量元素生理碱性盐胞饮作用矿质营养

微量元素生理中性盐可再利用元素离子通道

有益元素单盐毒害诱导酶生物固氮

水培法离子拮抗载体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NR NiR APS PAPS WFS AFS

三、填空题

1.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

2.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为()、()和()。

3.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的相对数值的大小。

4. 在植物必需元素中,易于再利用的元素有(),不易再利用的元素有(),缺乏时易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5. 外界溶液的 pH 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而阴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

6. 土壤溶液碱性反应加强时,()等离子逐渐变为不溶状态,不利植物吸收;在土壤的酸性反应逐渐加强时,()等离子容易溶解,植物来不及吸收就被雨水淋溶掉。

7. 在植物体内,由硝酸盐还原到谷氨酸水平需要参与的酶有()、()、()和()。

8. 植物必需元素有(),其中()为微量元素。

9. 缺乏()元素时,果树易得“小叶病”,玉米易得“花白叶病”。

10. 缺乏()元素时,禾谷类易得“白瘟病”、果树易得“顶枯病”。

11. 缺乏()元素时,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甜菜易得“心腐病”,萝卜易得“褐心病”。

12. 缺乏()元素时,柑桔易得“黄斑病”,花椰菜易得“尾鞭病”。

13. 通常把()、()和()三种元素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14. 大量元素中的 C 、 H 、 O 三种元素主要来自()和()。

15. 通常称( NH 4 ) 2 SO 4 为生理()性盐,称 NH 4 NO- 3 为生理()性盐,称 NaNO 3 为生理()性盐。

16. ()和()两类研究结果为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17. 离子通道象一种门系统,有()、()和()三种状态。

18. 植物根系吸收离子分两个阶段进行,把离子由外界进入根部表观自由空间称为()阶段,这阶段是()代谢能的过程;把离子由表观自由空间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部称为()阶段,这阶段一般是()代谢能的过程。

19. 植物吸吸的 NO 3 -运到叶片后,在()中由()酶 [ 此酶含有()和()两种矿质元素 ] 催化产生(),然后以 HNO 2 形式运到(),由()酶催化,接受()提供的电子而还原成()。

20. 植物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把离子活化,催化此反应的酶为(),产物为()。

21.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有()、()和()。

22. 水培时要选用黑色溶器,这是为了防止()。

四、选择题

1. 下列哪两种离子间会产生拮抗作用()

( 1 ) Ca 2+ 、 Ba 2+ ( 2 ) K + 、 Ca 2+ ( 3 ) K + 、 Na + ( 4 )Cl ˉ 、Br ˉ

2. 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

( 1 )韧皮部( 2 )质外体( 3 )转运细胞( 4 )共质体

3. 影响根毛区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原因是()

( 1 )土壤中无机离子的浓度( 2 )根可利用的氧

( 3 )离子进入根毛区的扩散速度( 4 )土壤水分含量

4. 在维管植物的较幼嫩的部分,亏缺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表现出来。()

( 1 ) K ( 2 ) Ca ( 3 ) P ( 4 ) N

5. 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 1 )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2 )直线正相关关系

( 3 )两者完全无关( 4 )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6. 硝酸还原酶其分子中含有()

( 1 ) FAD 、 Mo 、 Cytf ( 2 ) NAD 、 Mo 、 Cytb

( 3 ) FAD 、 Mo 、 Cytb ( 4 ) NAD 、 Mo 、 Cytc

7. 硝酸还原酶与亚硝酸还原酶()

( 1 )都是诱导酶

( 2 )硝酸还原酶不是诱导酶,而亚硝酸还原酶是

( 3 )都不是诱导酶

( 4 )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而亚硝酸还原酶不是

8.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1 )在光下 NO 3 - 的存在促进 K + 的吸收

( 2 )在光下 NH 4 + 的存在促进 PO 4 3 - 的吸收

( 3 ) Br - 、 I ? 的存在促进 Cl - 的吸收

( 4 ) Rb + 、 Cs + 的存在抑制 K + 的吸收

9. 植物缺乏下列元素都会引起缺绿症,若缺绿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上,是缺乏哪种元素。()

( 1 ) Fe ( 2 ) Mg ( 3 ) Cu ( 4 ) Mn

10. 植物严重缺乏哪种元素时,会引起蛋白质代谢失调,导致毒胺(腐胺与鲱精胺)生成。()

( 1 ) P ( 2 ) S ( 3 ) N ( 4 ) K

11. 多数植物的 NO 3 - 态氮在()中被还原。

( 1 )根( 2 )茎( 3 )叶( 4 )根、茎、叶

12. 高等植物的硝酸还原酶总是优先利用下到哪种物质作为电子供体。()

( 1 ) FADH 2 ( 2 ) NADPH+H + ( 3 ) FMNH 2 ( 4 ) NADH+H +

13. 下列物质仅有哪种不是硝酸还原酶的辅基。()

( 1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 )谷胱甘肽

( 3 )钼辅因子(钼—嘌呤)( 4 )铁离子

五、是非题

1.氮不是矿质元素,而是灰分元素。()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族的离子间存在拮抗作用,而同族的离子间则不会发生拮抗。()

3.根系吸收各种离子数量不与溶液中的离子量成正比。()

4.缺氮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

5.植物吸收矿质最活跃的区域是根尖的分生区。()

6.硝酸盐还原速度白天与夜间不同,夜间还原速度显著快于白天。()

7.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由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在细胞质中还原。()

8.施磷过多会引起果树缺锌出现小叶病。()

9.植物体内的钾一般不形成稳定的结构物质。()

10.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是依靠水分吸收时由水分带入植物体内的。()

11.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的元素必定是植物必需元素。()

12.水稻在15 ℃以下的低温时,吸收的 NH 4 + 比 NO 3 - 多。()

13.普遍认为植物吸收的 NO 3 - 经代谢还原后产生的 NH 3 ,首先被同化为谷酰胺,然后再进一步转化为谷氨酸。()

14.水培的营养液是一种浓度很低的溶液,为了避免离子间相互作用而发生沉淀,常常加入螯合剂。()

15.用水培法培养植物的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和 pH 值不会发生改变。()

六、问答题

1. 确定元素是否是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是什么?

2. 钾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如何?

3. 如何证明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有载体参加?

4. 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解释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 植物缺镁和缺铁表现症状有何异同 ? 为什么?

6. 在含有 Fe 、 Mg 、 P 、 Ca 、 B 、 Mn 、 Cu 、 S 等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棉花,当棉苗第四片叶(新生叶)展开时,在第一片叶(老叶)上出现了缺绿症,问该缺乏症是由于上述元素中哪种元素不足而引起的 ? 为什么?

7. 概述植物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8. 举出 10 种矿质元素,说明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9. 白天和夜晚硝酸还原速度是否相同 ? 为什么?

10. 土壤理化状况对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有何影响?

11. 简述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2. 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13.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则较多的施用钾肥?

14.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15. 用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16. 光照如何影响根系对矿质的吸收?

Ⅲ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矿质元素亦称灰分元素,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留在灰分中的元素。

必需元素是指在植物生活中作为必需成分或必需的调节物质而不可缺少的元素。

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 0.001% 以上的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大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 0.001~0.00001% 的元素。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锰、铜、锌、钼、硼、氯、镍。

有益元素亦称有利元素。是指对植物生长表现出有利的促进作用,并在某一必需元素缺乏时,能部分代替该必需元素的作用而减缓缺素症状的元素。如钠、钴、硒、镓、硅等。

水培法将各种无机盐按照生理浓度,以一定的比例,保持适宜的 pH 值配制成平衡溶液,用以培养植物的方法。

砂培法是用洁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代替土壤,再加入培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生理酸性盐例如( NH 4 ) 2 SO- 4 ,植物吸收铵离子较硫酸根离子多而快,这种选择性吸收导致溶液逐渐变酸,故把这种盐称为生理酸性盐。

生理碱性盐例如 NaNO 3 ,植物吸收硝酸根离子比吸收钠离子多而快,这种选择性吸收的结果使溶液变碱,故称这类盐为生理碱性盐。

生理中性盐例如 NH 4 NO 3 ,植物吸收其阴离子与阳离子的量几乎相等,不改变周围介质的 pH 值,故称这类盐为生理中性盐。

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称单盐毒害。

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再用其培养植物时,就可以消除单盐毒害现象,离子间这种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称为离子拮抗。

离子协合作用是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对另一种离子吸收利用的作用。

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用以培养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摄取物质的过程。

可再利用元素亦称参与循环元素,某些元素进入地上部分后,仍呈离子状态(例如钾),有些则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氮、磷),可不断被分解,释放出的离子又转移到其它器官中去,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不止一次的反复被利用,称这些元素为可再利用元素。

诱导酶亦称适应酶,是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如果将其培养在硝酸盐溶液中,体内即可生成此酶。

载体存在于生物膜上的能携带离子或分子透过膜的蛋白质,它们与离子或分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选择性的携带物质通过膜,又称透过酶。

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亦称非代谢吸收。是指通过不需要代谢能量的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

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亦称代谢性吸收。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

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

离子通道是指由贯穿质膜的由多亚基组成的蛋白质,通过构象变化而形成的调控离子跨膜运转的门系统,通过门的开闭控制离子运转的种类和速度。

生物固氮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NR :硝酸还原酶; NiR :亚硝酸还原酶;

APS :腺苷 -5 ′ - 磷酸硫酸; PAPS : 3 ′ - 磷酸腺苷 -5 ′ - 磷酸硫酸;

WFS :水自由空间; AFS :表观自由空间。

三、填空题

1. 化学势梯度,电势梯度

2. 被动吸收,主动吸收,胞饮作用

3. 化学势梯度,电势梯度

4. N 、 P 、 K 、 Mg 、 Zn ; Ca 、 Fe 、 B 、 Mn 、 Cu 、 S ; Fe 、 Mg 、 Mn 、Cu 、 S 、 N

5. 上升,下降

6. Fe 2+ 、 PO 4 3- 、 Ca 2+ 、 Mg 2+ 、 Cu 2+ 、 Zn 2+ ; K + 、 PO 4 3- 、 Ca 2+ 、Mg 2+

7. NR , NiR ,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

8. C 、 H 、 O 、 N 、 P 、 K 、 Ca 、 Mg 、 S 、 Fe 、 Mn 、 Cu 、 Zn 、 B 、 Mo 、Cl 、 Ni ; Fe 、 Mn 、 Cu 、 Zn 、 B 、 Mo 、 Cl 、 Ni

9. Zn

10. Cu

11. B

12. Mo

13. N , P , K

14. H 2 O , CO 2

15. 酸,中,碱

16. 饱和效应,离子竞争现象

17. 开放,部分开放,关闭

18. 快速,不需,缓慢,消耗

19. 细胞质,硝酸还原, Mo , Fe , NO 2 ˉ ,叶绿体,亚硝酸还原, Fd , NH 3

20. ATP –硫酸化酶, APS

21. 土培法、水培法、砂培法

?藻类滋生

四、选择题

1. ( 2 )

2. ( 2 )

3. ( 2 )

4. ( 2 )

5. ( 1 )

6. ( 3 )

7. ( 1 ) 8. ( 3 ) 9. ( 2 ) 10. ( 4 ) 11. ( 3 ) 12. ( 4 )

13. ( 2 )

五、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六、问答题

1. 可根据以下三条标准来判断:

第一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生活史;

第二植物缺少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只有加入该元素后才能逐渐转向正常;

第三该元素对植物的营养功能是直接的,绝对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2. ( 1 )调节水分代谢钾在细胞中是构成渗透势的主要成分,对水分吸收和运转有重要作用。钾还能调节气孔开闭,从而调节蒸腾作用。

( 2 )钾是某些酶的活化剂目前已知钾在细胞内可作为 50 多种酶的活化剂。例如谷胱甘肽合成酶、淀粉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等,所以钾在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呼吸作用中有重要作用。

( 3 )钾参与能量代谢在光合电子传递和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中,钾离子与镁离子可作为氢离子对应离子向相反方向转移到膜的一侧,从而维持了跨膜的氢离子梯度,促进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进行。

( 4 )钾提高植物抗性钾可提高植物抗旱性和抗倒伏能力。

( 5 )钾参与物质运输钾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3. 可用饱和效应和离子竞争现象来证明。细胞吸收离子存在饱和效应,即在一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细胞吸收离子的速度随外液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外液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就不再增加了,说明载体全被离子结合,达到饱和;细胞吸收离子存在竞争现象,如细胞对钾、铷离子的吸收,相互间产生竞争抑制,即一种离子浓度的增加,抑制另一种离子的吸收,说明两种离子为同一种载体所运转,并且竞争载体同一结合部位。

4. ( 1 )根对溶液中矿质离子的吸收根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 CO 2 , CO 2 和 H 2 O 生成 H 2 CO 3 ,并解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两种离子迅速地分别与其周围环境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等价交换吸附,于是盐类离子便被吸附在根细胞表面。

( 2 )根系对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通过土壤溶液进行交换,即呼吸过程中产生的 CO 2 释放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可以与土壤表面上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等价交换,使土壤表面上的阴、阳离子被交换到土壤溶液中,再根据第一条使离子被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第二种,接触交换,当根与土壤颗粒靠得很近,由于根表面吸附离子与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离子都在不停的振动,如果根与土粒的距离小于离子振动的空间,两者所吸附的离子便可直接交换,使土粒表面的离子吸附到根细胞表面。被吸

附到根细胞表面的离子可经细胞对离子的主动吸收,被动吸收或胞饮作用被吸收进入植物体。

5. 相同点:缺镁和缺铁都呈现缺绿症。

不同点:缺镁出现的缺绿症状首先从下部老叶上表现出来,而缺铁的缺绿症状首先从上部新生叶表现出来。

原因是镁是参与循环的元素,即可再利用元素,而铁是不参与循环的元素,即不可再利用元素。

6. 是由于 Mg 的含量不足而引起的。在上述元素中能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Fe 、 Mg 、 Cu 、S 、 Mn 。这五种元素中只有 Mg 属于可再利用元素。它的缺乏症一般表现在老叶上,而 Fe 、Cu 、 S 、 Mn 属于不可再利用元素,它们的缺乏症表现在新生嫩叶上,当棉花幼苗第四叶(新生叶)展开时,在第一片叶(老叶)上出现了缺绿症,可见缺乏的是可再利元素 Mg ,而不是其它元素。

7. ( 1 )作为细胞结构物质的组分。如碳、氢、氧、氮、磷、硫等组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的组分,参与细胞壁、膜系统,细胞质等结构组成。

( 2 )作为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可作为酶组分或酶的激活剂参与酶的活动,还可作为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如激素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组分,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 3 )参与植物体内的醇基酯化。例如磷与硼分别形成磷酸酯与硼酸酯,磷酸酯对代谢物质的活化及能量的转换起着重要作用。而硼酸酯有利于物质运输。

( 4 )起电化学作用。如钾、镁、钙等元素能维持离子浓度的平衡,原生质胶体的稳定及电荷中和等。

8. N :叶绿素、细胞色素、酶类和膜结构等组成成分。

P : NADP 为含磷的辅酶,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为光合作用所必需;光合碳循环的中间产物都是含磷基团的糖类,淀粉合成主要通过含磷的 ADPG 进行;磷促进三碳糖外运到细胞质,合成蔗糖。

K :调节气孔的开闭;也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Mg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些催化光合碳循环酶类的激活剂。

Fe :是细胞色素、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的组成成分,还能促进叶绿素合成。

Cu :质兰素( PC )的组成成分。

Mn :参与水的光解放氧。

B :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S : Fe-S 蛋白的成分;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Cl :光合放氧所必需。

9. 硝酸盐在昼夜的还原速度不同,白天还原速度显著较夜间为快,这是因为:

( 1 )光合作用可直接为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和氨的同化提供还原力 FAD(P)H 、 Fd red 和 ATP 。

( 2 )光合作用制造同化物,促进呼吸作用,间接为硝酸盐的还原提供能量,也为氮代谢提供碳架。

( 3 )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其活性不但被硝酸诱导,而且光能促进 NO 3 - 对 NR 、 NiR 活性的激活作用。

10. ( 1 )土壤温度状况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土温升高,根系吸收矿质元素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酶钝化,细胞透性增大,导致矿质外流,同时温度过高会加速根的木质化进程,降低根系吸收矿质的能力。温度过低,酶活性下降,同时细胞质粘性增大,离子难于进入,一般低温比高温对养分吸收的影响要大。

( 2 )土壤通气状况若土壤 O 2 分压高, CO- 2 分压低,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会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中耕及稻田落水晒田,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措施,增进土壤通气,提高 O 2 分压,进而促进根系对矿质的主动吸收。

( 3 )土壤 pH 状况土壤溶液的 pH 值对矿质吸收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

直接影响:构成细胞质的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弱酸性条件下,氨基酸带正电荷,因而易吸收外液的阴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氨基酸带负电荷,因而易吸收外液的阳离子。

间接影响:当土壤溶液碱性反应加强时, Fe 2+ 、 PO 4 3- 、 Ca 2+ 、 Mg 2+ 、 Cu 2+ 、Zn 2+ 等离子逐渐变为不溶状态,不利于植物吸收;当土壤酸性反应加强时, K + 、 PO 4 3- 、 Ca 2+ 、 Mg 2+ 等离子易溶解,植物来不及吸收就被雨水淋洗掉。并且在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盐溶解度加大,会导致植物中毒。

( 4 )土壤离子相互作用状况土壤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常常相互作用,影响根系对矿质的吸收。例如存在离子间协合作用,即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在光下,当 NO 3 - 存在时促进 K + 的吸收, NH 4 + 存在时促进 PO 4 3- 的吸收。相反,也存在离子竞争作用,即一种离子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当 Br - 、 I - 存在时抑制植物对 Cl - 的吸收。

( 5 )土壤有毒物质状况当土壤中存在大量的 H 2 S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有毒的有机酸(正丁酸、乙酸、甲酸等),过多的 Fe 2+ 及重金属元素时,会从各方面对植物(尤其是根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降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

( 6 )土壤溶液浓度状况在较低浓度下,根吸收离子的数量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较高浓度下,对根吸收离子无明显影响,这与主动吸收有载体参与有关。

11.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首先,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及不同收获对象进行施肥。如叶菜类要适当多施氮肥,而收获块根、块茎的作物需多施磷钾肥。其次,要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如种子萌发期间,幼苗生长可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不需外界提供肥料。随着幼苗不断生长,养分需要量日益增加,通常在开花结实期达到需肥高峰。以后随植株各部分逐渐衰老而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尽管各生育期都有其生长中心,都需保证肥分供应。但不同生育期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同,增产效果也不一样。通常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生殖生长期,此时正是作物需肥最多的时期,保证此期作物对肥分的需求,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12. 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在于有利于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有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有利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施肥增产的生理基础:合理施肥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性能。具体表现在:扩大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促进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等。

施肥增产的生态基础:施肥也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改善土壤状况。例如,施用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地温、延长肥效;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石膏等,既能提高 pH 值,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又能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地温。

13. 叶菜类植物的经济产量主要是叶片部分,受氮素的影响较大。氮不仅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且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氮的多寡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影响叶面积的扩大和叶鲜重的增加,氮素在土壤中易缺乏,因此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要多施氮肥。氮肥充足时,叶片肥大,产量高,汁多叶嫩,品质好。

钾与糖类的合成有关。钾肥充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葡萄糖积累则较少。钾也能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中,所以在富含糖类的贮藏器官(马铃薯块茎和甘薯块根)中钾含量较多,种植时钾肥需要量也较多。

14.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合成,一方面分解,在不断地更新。水稻秧苗根系在栽插过程中受伤,影响植株对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必需元素 N 和 Mg 的吸收,使叶绿素的更新受到影响,而分解过程仍然进行。另一方面, N 和 Mg 等必需元素是可重复利用元素,根系受伤后,新叶生长所需的 N 、 Mg 等必需元素依赖于老叶中叶绿素、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分解和转运,即新叶向老叶争夺 N 和 Mg 等必需元素,这就加速成了老叶的落黄。因此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落黄过程。当根系恢复生长后,新根能从土壤中吸收 N 、Mg 等必需元素,使叶绿素合成恢复正常。随着新叶的生长,植株的绿色部分增加,秧苗返青。

15. ( 1 )当植物根内部的溶质浓度较低,从外部溶液吸收溶质时,首先有一个溶质迅速进入根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然后有吸收溶质速度变慢且较平稳阶段,称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溶质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质外体,在第二阶段溶质进入原生质及液泡。如果将实验材料从溶液中取出转入水中,进入组织的溶质只有很小一部分会很快地泄漏出来,这就是原来进入质外体中的部分。如果处于无 O 2 、低温或用抑制剂来抑制呼吸作用时,则第一阶段

的吸收基本上不受影响,而第二阶段的吸收则被抑制。这些事实表明,前者是由于扩散作用而进行的吸收,这种不需要代谢提供能量的吸收矿质的过程即为被动吸收( passive absorption )。后者要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才能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这过程即为主动吸收( active absorption )。

( 2 )用放射性同位素(如 32 P )饲喂根系,然后用呼吸抑制剂处理根系。在呼吸抑制剂处理前后测定地上部分 32 P 的含量,可知呼吸被抑制后 32 P 吸收减少量,即可证明存在主动吸收。

16. ( 1 )光照影响光合,光合产物多,向根系运输多,有利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吸收面积,有利矿质(主、被动)吸收。

( 2 )光照通过光合增加呼吸基质,有利根系呼吸供能,有利根系主动吸收。根系呼吸产生供交换离子,有利离子的吸附交换,促进被动吸收。

( 3 )光照影响气温,进一步影响地温,地温提高,促进根系呼吸,促进根系生长,有利根系(主、被动)吸收。

( 4 )光照影响气孔开放,进一步影响蒸腾,有利于矿质在体内分布,促进矿质的吸收。

可见,光照一般有利于矿质吸收。但光照过强时,因蒸腾失水过多,气孔关闭,影响光合,进一步影响矿质吸收。

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归还学说 21 作物营养临界期 41 氨的挥发 2 矿质营养学说 2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2 腐殖化系数 3 最小养分律 23 短距离运输 43 土壤速效钾 4 必需营养元素 24 长距离运输 44 土壤缓效钾 5 有益元素 25 共质体 45 易还原态锰 6 微量元素 26 质外体 46 氮肥利用率 7 肥料三要素 27 养分再利用 47 生理酸性肥料 8 根部营养 28 质流 48 生理碱性肥料 9 根外营养 29 扩散 49 长效氮肥 10 自由空间 30 截获 50 包膜肥料 11 水分自由空间 31 根际 51 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12 杜南自由空间 32 根际养分亏缺区 52 过磷酸钙的退化 13 主动吸收 33 根分泌物 53 磷的固定作用 14 被动吸收 34 专一性根分泌物 54 枸溶性磷肥 15 离子拮抗作用 35 菌根 55 难溶性磷肥 16 离子相助作用 36 强度因素 56 高品位磷矿 17 维茨效应 37 容量因素 57 异成分溶解 18 离子通道 38 有机氮的矿化 58 闭蓄态磷 19 载体学说 39 硝化作用 59 忌氯作物 20 离子泵学说 40 反硝化作用 60 复合肥料 61 高浓度复合肥料 68 厩肥 75 化成复合肥料 62 二元复合肥料 69 绿肥 76 混成复合肥料 63 多功能复合肥料 70 以磷增氮 77 绿肥 64 多元复合肥料 71 胞饮作用 78 缓冲容量 65 中和值 72 鞭尾病 79 灰分 66 热性肥料 73 花而不实 80 灰分元素 67 冷性肥料 74 激发效应 81 养分化学有效性 82 养分空间有效性 83 养分生物有效性 84 逆境土壤 85 单盐毒害 86 耐盐机理 87 泌盐机理 88 避盐机理 89 基因型 90 养分利用效率 91 生物肥料 92 铵态氮肥 93 硝态氮肥 94 酰胺态氮肥 95 碳/氮 96 铵的晶格固定 97 堆肥 98 生理性缺钙 99 再吸收 100 释放 101交换吸附 102 基肥 103 追肥 104 种肥 105 钙镁磷肥 106 掺和肥料 二、填空题 1、在固体氮肥中易挥发的是________,?吸湿性强的是________?,?宜作追肥的是_______,最适于作根外追肥的是_________。 2、钼在植物体中是________和_______酶的组成成分,所以_______?作物缺钼受影响最为明显。 3、矿质养分在_______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________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__________来勾通。 4、人粪尿腐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它不宜与__________肥料混合施用。 5、植物能直接同化____态氮素,_____态氮素则需经过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后才能被同化,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微量元素_____和_____。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大题目)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大题目)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 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 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 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 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 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 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矿质营养复习进程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方法:将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气体:C、H、O、N。灰分:不能挥发的残烬物。 灰分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矿质元素)。(氮不是矿质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方法: 1 溶液培养法(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 植物的方法。 2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3 气培法(aeroponics) :将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称为气培法。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9种:大量元素:C、H、O、N、P、K、S、Ca、Mg、Si 微量元素:B、Cu、Zn、Mn、Mo、Cl、Fe、Na、Ni (三)矿质元素必需具备的条件 1、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 3、该元素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1 氮 (1)生理作用 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2)氮是叶绿素的成分。 3)氮是维生素的成分。 4)氮是拟脂的成分。 5)氮是植物激素和生物素的成分。 (2)吸收形式 NH4+或NO3- ;尿素、氨基酸。 (3)充足、缺乏时的症状 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然而对叶菜类作物多施一些氮肥,还是有好处的。 植株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且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2 磷 生理作用: (1)是磷脂的成分、参与膜的形成。 (2)是核苷酸的主要成分。 (3)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4)促进氮的代谢。 (5)对脂肪的代谢也有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 2.养分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6.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7.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8.氨化作用: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或铵离子)的过程。 9.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态氮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 10.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被硝化细菌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11. 磷的固定作用: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 二、填空题 1.肥料是具有功能的物质。(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是指对植物具有、和的元素。(不可缺少性;不能代替性;作用的直接性) 3.肥料三要素是指、和。(N;P;K) 4.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一般是指。(养分缺乏、过多或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幼苗期) 5.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有定性的、和。(定性的丰缺指标法;目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水分生理 一、选择题 1、每消耗1 kg 的水所生产的干物质克数,称为()。 A. 蒸腾强度 B. 蒸腾比率 C. 蒸腾系数 D. 相对蒸腾量 2、风干种子的水势为()。 A . ψW =ψs B. ψW =ψm C. ψW =ψp D. ψW=ψs+ψp 3、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4、植物从叶尖、叶缘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 A. 吐水 B. 伤流 C. 排水 D. 流水 5、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7 MPa,ψp = 0.13 MPa,将其放入ψs = - 0.42 MPa的溶液(体积很大)中,平 衡时该细胞的水势为()。 A. -0.5 MPa B. -0.24 MPa C. -0.42 MPa D. -0.33 MPa 6、在同一枝条上,上部叶片的水势要比下部叶片的水势()。 A. 高 B. 低 C. 差不多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7、植物细胞吸水后,体积增大,这时其Ψ s()。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8、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9、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 MPa,ψp = 0.1 MPa,将该细胞放入ψs = - 0.6 MPa的溶液中,达到平衡时 细胞的()。 A. ψp变大 B. ψp不变 C. ψp变小 D. ψW = -0.45 Mpa 10、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 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B. 植物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C. 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D . 植物对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转折时期 11、在土壤水分充分的条件下,一般植物的叶片的水势为()。 A. - 0.2~ - 0.8 MPa B. - 2 ~ - 8 MPa C. - 0.02 ~ - 0.08 MPa D. 0.2~0.8 MPa 12、根据()就可以判断植物组织是活的。 A. 组织能吸水 B. 表皮能撕下来 C. 能质壁分离 D. 细胞能染色 二、是非题 1、等渗溶液就是摩尔数相等的溶液。() 2、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取决于它们的水势差。() 3、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4、将一充分吸水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小。() 5、蒸腾效率高的植物,一定是蒸腾量小的植物。() 6、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和矿质元素唯一的器官。() 7、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蒸汽压增大,蒸腾加强。() 8、没有半透膜即没有渗透作用。() 9、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10、在正常晴天情况下,植物叶片水势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的变化趋势为由低到高再到低。 () 11、共质体与质外体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12、在细胞为水充分饱和时,细胞的渗透势为零。() 三、填空题 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ψW = -0.8 MPa的溶液(体积相对细胞来说很大)中,吸水达到平衡时测得细胞的 ψs = -0.95 MPa,则该细胞的ψp为(),ψW为()。 2、水分通过气孔扩散的速度与气孔的()成正比。 3、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的代谢活动()。 4、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测定植物的()以及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 5、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升高时,抗逆性()。 6、根系吸水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前者的动力是(根压),后者的动力 是()。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新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名词解释 1. 矿质营养 2. 必需元素 3. 大量元素 4. 微量元素 5. 水培法 6. 叶片营养 7. 可再利用元素8. 易化扩散9. 通道蛋白 10. 载体蛋白11. 转运蛋白1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3. 反向运输器14. 同向运输器15. 单向运输器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分布在中。 2.土壤溶液的pH对于植物根系吸收盐分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pH增大易于吸收;pH 降低易于吸收。 3.生产上所谓肥料三要素是指、和三种营养元素。 4.参与光合作用水光解反应的矿质元素是、和。 5.在植物体内促进糖运输的矿质元素是、和。 6.离子跨膜转移是由膜两侧的梯度和梯度共同决定的。 7.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质元素是。 8.驱动离子跨膜主动转运的能量形式是和。 9.植物必需元素的确定是通过法才得以解决的。 10.华北地区果树的小叶病是因为缺元素的缘故。 11.缺氮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2.缺钙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3.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的。 14.一般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时期。 15.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16.植物体内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和最典型;不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最典型。17.追肥的形态指标有和等;追肥的生理指标有和。 18.油菜“花而不实”症是土壤当中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 19. 引起大白菜干心病、菠菜黑心病矿质元素是。 20. 被称为植物生命元素的是。 21. 一般作物生育的最适pH是。 22.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和。 23.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和。 三、选择题 1.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矿质元素的是()。 A.铁 B.钙 C.氮 D.磷 2.植物缺铁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A.叶脉仍绿 B.叶脉失绿C.全叶失绿 D.全叶不缺绿 3.影响植物根细胞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因素是()。

【优质文档】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一、将下列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简要解释 phytochrome polyamines calmodulin Rubisico elicitor phytoalexin lectins systemin oligosaccharinaquaporin Phosphotidylinositol Osmotin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 简述由茉莉酸介导的植物伤信号转导过程。3. 植物体内产生NO 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NO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怎样?4. 简述由水杨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转导过程。5. 试论述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的作用。6.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7. 什么是活性氧?简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8. 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植物如何感受干旱信号?9.盐胁迫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说明干旱引起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 11.为什么在植物生理分子研究中选拟南芥、蚕豆、番茄作为模式植物? 12.试述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机理(阐述1-2 种逆境即可) 13.简述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 (文字详述与详细图解均可14.以乙烯为例说明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15.什么是光呼吸与光抑制?简要阐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与植物本身 calcium messenger systym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ent prote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heat shock protei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riginal fluorescence yield Maximal fluoreseence yield photoihibition photooxidation photoinactivation photodamage photobleaching solarization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课时安排】实验、授课一共两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1、引言 课前指导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培养出一些植物体,以便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的思考,以此引入本节内容。 也可以从分析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元素组成入手引入课题。例如,植物体内的物质中,蛋白质通常含有N,S、叶绿素含有Mg,核酸含有P,但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从二氧化碳获得C和O,通过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种类与植物吸收的元素种类之间的矛盾,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植物还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这一事实。

也可以从根的渗透吸水直接引入,因为学生都知道土壤溶液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这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溶于水的这些矿质元素离子是否是和水一起被吸收的?从而引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2、矿质元素的概念 和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一样,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无机盐吸收有关的初步知识,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矿质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矿质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植物收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②植物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 ③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主要以什么存在? ④植物体运输水和矿质元素离子的通道是什么?知道这些通道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吗? ⑤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都可以参与哪些生理功能? ⑥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离子是如何散失的?等等。 在讨论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矿质元素的概念、必需元素的概念、植物体内哪些元素是大量元素、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 可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方案,以便渗透研究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有重要作用。 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 这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第一步 可先让学生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离子交换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下面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对交换吸附的思考和理解: ①通过《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如何理解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是一个简单的单因子对照实验。在单因子对照实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即,除了要研究的那个因素设置为可变外,其它所有条件都尽量保证一致。

第二章 矿质营养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 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 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2-5知能综合练植物的矿质营养

知能综合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矿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4种 B.草木灰(K2CO3)可为植物提供三种矿质元素 C.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与数量,主要是由根细胞膜上载体决定的 D.当秋天树落叶时,树叶中的Ca、Fe等元素全部随落叶一起离开植物体 解析:C、H、O不是矿质元素,因此K2CO3只能为植物提供一种矿质元素。Ca、Fe 等元素是不可再度利用的元素,当秋天树落叶时,将随落叶一起离开植物体。 答案:B 2.(2010·杭州模拟)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A.①⑤ C.②④D.②⑤ 解析: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能是丙离子浓度不同,甲、乙两种离子浓度在两种培养液中必须相同。 答案:C 3.(2010·沈阳模拟)下列实例中,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有关的是 () A.水稻白天对Ca2+和K+的吸收有差异 B.小麦白天和夜晚的吸水量有差异 C.甘蔗吸收PO3-4的量与水稻吸收PO3-4的量有差异 D.番茄白天和夜晚对Ca2+的吸收量有差异 解析:水稻白天对Ca2+和K+的吸收有差异是由于载体不同;小麦吸水是渗透作用,与呼吸强度无关;甘蔗与水稻吸收PO3-4的差异是载体数量不同造成的;番茄在白天对Ca2+吸收多,夜间吸收少,主要是温度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 答案:D 4.下列关于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主要在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B.矿质元素吸收受到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C.植物蒸腾作用为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D.移栽到缺镁培养液中培养的植株,其顶部叶片仍然会保持绿色 解析: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运输,能促进矿质离子的运输。由于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与蒸腾作用无关。 答案:C 5.番茄种子萌发后,置于完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发现叶片甲中

《营养与健康》习题答案

1.推荐摄入量的含义及应用? 推荐摄入量(RNI):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1.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2.RN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3.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2.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防治原则有哪些? a.控制体重:限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b.改善膳食结构(1)限盐:正常情况下,人们对钠盐需要量为0.5g/d以内,建议正常人5g/d,高血压患者1.5-3.0g/d。(2)增加钾的摄入量: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3)增加钙的摄入量: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4)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首先,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中能量的25%或更低;其次: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再次:饱和Fat、单不饱和Fat和多不饱和Fat 的比例应为:1:1:1;(5)增加优质蛋白:鱼类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c.限制饮酒:应限制酒量在25 g/d以下,必要时完全戒酒。 3.使钙吸收减少的因素有哪些? a.膳食纤维(其中醛糖残基可与钙结合) b.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乳化物) c.缺乏维生素D时,钙的吸收减少 d.膳食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时,会影响钙的吸收一般认为成年人Ca:P=1:1~1:2 e过量饮酒,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均使钙吸收率下降 f.植物性食物中草酸,植酸,磷酸 g.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 4.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说出你的根据。 a.营养素齐全全面满足婴儿在出生后4-6m内的生长发育需要 (1)含优质的蛋白质(2)含丰富EFA (3)含丰富乳糖 (4)钙,其它矿物质(5)Vit b.免疫物质丰富提高母乳喂养儿抗感染能力婴儿免疫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1)特异性免疫物质(2)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c.哺乳行为增进母子情感交流,促进婴儿智力 d.母乳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新鲜不变质 5.何谓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举例说明。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八章植物生长与水分 一、名词解释 1.自由水 2.束缚水 3.水势 4.压力势 5.渗透势 6.衬质势 7.渗透作用 8.吸胀作用 9.蒸腾作用 10.根压 11.伤流现象 12.吐水现象 13.吸湿水 14.毛管水 15.悬着毛管水 16.支持毛管水 17.吸湿系数 18.凋萎系数 19.田间持水量 20.质量含水量 21.容积含水量 22.相对含水量 2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4.水分临界期 25.相对湿度 26.饱和差 27.露点温度 28.降水量 29.锋面降水 30.水分平衡 二、填空题 1. 细胞内水分存在状态有()和()。 2. 植物细胞吸水的三种方式是()、()和()。 3. 植物根系吸水的两种方式是()和()。前者的动力是(),后者的动力是()。 4. 设甲乙两个相邻细胞,甲细胞的渗透势为- 16 ×10 5 Pa ,压力势为9 ×10 5 Pa ,乙细胞的渗透势为- 13 ×10 5 Pa ,压力势为9 ×10 5 Pa ,水应从()细胞流向()细胞,因为甲细胞的水势是(),乙细胞的水势是()。 5. 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种,即()和()。 6. 某种植物每制造10 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5000 克,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效率为()。

7. 在()、()和()的标准状况下,纯水的水势规定为零。 8. 把成熟的植物生活细胞放在高水势溶液中细胞表现(),放在低水势溶 液中细胞表现(),放在等水势溶液中细胞表现()。 9. 写出下列吸水过程中水势的组分 吸胀吸水,Ψw = ();渗透吸水,Ψw = (); 干燥种子吸水,Ψw = ();分生组织细胞吸水,Ψw = (); 一个典型细胞水势组分,Ψw = ();成长植株吸水,Ψw = ()。 10.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和()。 11.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部分是通过()的长距离运输,另一部分 是通过活细胞的短距离径向运输,包括水分由根毛到根部导管,主要经过()和(),由叶脉到气孔腔要经过()。 12. 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为()、()和()。 13. 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时,蒸腾速度()。 14. 作物灌水的生理指标有()、()、()和()。 15. 四、选择题 1. 有一充分饱和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浓度低10 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 积() ( 1 )不变(2 )变小 ( 3 )变大(4 )不一定 2. 将一个生活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糖溶液中,则会发生() ( 1 )细胞吸水(2 )细胞失水 ( 3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4 )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动态平衡 3.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 1 )衬质势不存在(2 )衬质势等于压力势 ( 3 )衬质势绝对值很大( 4 )衬质势绝对值很小 4. 在萌发条件下、苍耳的不休眠种子开始4 小时的吸水是属于() ( 1 )吸胀吸水(2 )代谢性吸水 ( 3 )渗透性吸水( 4 )上述三种吸水都存在 5. 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 1 )细胞液的浓度(2 )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大小 ( 3 )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 4 )活细胞压力势的高低 6. 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 ( 1 )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2 )与气孔周长成反比 ( 3 )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4 )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 7. 一般说来,越冬作物细胞中自由水与束待水的比值() ( 1 )大于 1 ( 2 )小于 1 ( 3 )等于 1 ( 4 )等于零 8. 植物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 1 )分生区( 2 )伸长区 ( 3 )成熟区( 4 )伸长区的一部分和成熟区的一部分 9、已知某一土壤的吸湿水含量为5%,求其干土系数()。 A、0.987 B、0.952 C、0.901 D、0.998 10. 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 1 )植物需水量多的时期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矿质元素砂培法离子协合作用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 必需元素生理酸性盐平衡溶液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 大量元素生理碱性盐胞饮作用矿质营养 微量元素生理中性盐可再利用元素离子通道 有益元素单盐毒害诱导酶生物固氮 水培法离子拮抗载体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NR NiR APS PAPS WFS AFS 三、填空题 1.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 2.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为()、()和()。 3.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的相对数值的大小。 4. 在植物必需元素中,易于再利用的元素有(),不易再利用的元素有(),缺乏时易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5. 外界溶液的 pH 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而阴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 6. 土壤溶液碱性反应加强时,()等离子逐渐变为不溶状态,不利植物吸收;在土壤的酸性反应逐渐加强时,()等离子容易溶解,植物来不及吸收就被雨水淋溶掉。 7. 在植物体内,由硝酸盐还原到谷氨酸水平需要参与的酶有()、()、()和()。 8. 植物必需元素有(),其中()为微量元素。

9. 缺乏()元素时,果树易得“小叶病”,玉米易得“花白叶病”。 10. 缺乏()元素时,禾谷类易得“白瘟病”、果树易得“顶枯病”。 11. 缺乏()元素时,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甜菜易得“心腐病”,萝卜易得“褐心病”。 12. 缺乏()元素时,柑桔易得“黄斑病”,花椰菜易得“尾鞭病”。 13. 通常把()、()和()三种元素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14. 大量元素中的 C 、 H 、 O 三种元素主要来自()和()。 15. 通常称( NH 4 ) 2 SO 4 为生理()性盐,称 NH 4 NO- 3 为生理()性盐,称 NaNO 3 为生理()性盐。 16. ()和()两类研究结果为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17. 离子通道象一种门系统,有()、()和()三种状态。 18. 植物根系吸收离子分两个阶段进行,把离子由外界进入根部表观自由空间称为()阶段,这阶段是()代谢能的过程;把离子由表观自由空间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部称为()阶段,这阶段一般是()代谢能的过程。 19. 植物吸吸的 NO 3 -运到叶片后,在()中由()酶 [ 此酶含有()和()两种矿质元素 ] 催化产生(),然后以 HNO 2 形式运到(),由()酶催化,接受()提供的电子而还原成()。 20. 植物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把离子活化,催化此反应的酶为(),产物为()。 21.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有()、()和()。 22. 水培时要选用黑色溶器,这是为了防止()。 四、选择题 1. 下列哪两种离子间会产生拮抗作用() ( 1 ) Ca 2+ 、 Ba 2+ ( 2 ) K + 、 Ca 2+ ( 3 ) K + 、 Na + ( 4 )Cl ˉ 、Br ˉ 2. 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 ( 1 )韧皮部( 2 )质外体( 3 )转运细胞( 4 )共质体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

《土壤肥料学》肥料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学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限制因子律 5、报酬递减律 6、同等重要律 7、不可代替律 8、截获 9、质流10、扩散11、自由空间12、长距离运输13、短距离运输14、根外营养15、拮抗作用16、协助作用17维茨效应18、植物营养期19、植物营养临界期20、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1、生理酸性肥料22、生理碱性肥料23、弱酸溶性磷肥24、难溶性磷肥25、复混肥料26、掺和肥料27、磷的退化作用28、有机肥料29、热性肥料30、冷性肥料31、堆肥32、厩肥33、沤肥34、绿肥 二、简述题 1、试将你知道的氮素化肥按其形态进行分类。 2、试将你知道的磷素化肥按其溶解性进行分类。 3、试述植物叶部营养的特性。 4、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几种?各写出相应的一种肥料名称。 5、试述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6、简述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7、养分的主动吸收可以说明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8、简述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9、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10、磷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何好处? 11、为什么提倡磷肥早施其原因是什么? 12、作物缺钾的症状如何? 13、简述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方法。

14、简述秸秆直接还田时的注意事项。 15、磷肥高效施用的原则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 16、植物营养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7、复合肥料的发展方向趋势。 三、综合题 1、从化肥和有机肥料的特点方面谈谈两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2、化学肥料混合的原则。 3、试述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4、试述氮磷肥配合施用的理论基础。 5、将你知道的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举例说明之。 6、试述土壤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途径。 7、试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8、论述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9、论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0、你所在的地区在积制、贮存人畜粪尿方面有何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改进? 四、计算题 1、按肥料分析式配制8-10-4混合肥料1吨,需用硫酸铵(N 20%)、 过磷酸钙(P2O5 20%)和氯化钾(K2O 60%)各多少千克? 2、配制10-10-5混合肥料1吨,问需用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 17%)和氯化钾(K2O 60%)各多少千克?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34、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35、nitrogenase 36、transport protein 37、nitrate reductase 38、critical concentration 二、中译英(Translate) 1.矿质营养 2.胞饮作用 3.被动吸收 4.必需元素 5.大量元素 6.灰分元素 7.流动镶嵌模型8.磷脂双分子层 9.外在蛋白 10.内在蛋白 11.整合蛋白 12.离子通道运输 13.膜电位差 14.电化学势梯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