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盈 亏 问 题

盈 亏 问 题

盈 亏 问 题
盈 亏 问 题

盈亏问题

内容精要: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若干对象。如果每个对象少分,则物品有余(盈);如果每个对象多分,则物品不足(亏)。据此求被分物品和分配对象数的一类问题,称为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盈亏问题的解题规律是,先求两次分配中每个分配对象所分物品的数量差,再求两次分配中每次共分物品的数量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个差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对象数,进而再求物品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总差额÷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由于分物时可出现盈(有余)、亏(不足)或尽(正好分完)几种情况,因而“总差额”的求法也就可分为五种不同情况:

①一盈一亏类:第一次有余,第二次不足,那么总差额等于多余数加上不足数。公式为:

(盈数+亏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②一盈一尽类:第一次有余,第二次正好,那么总差额等于多余数。公式为:

盈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③一亏一尽类:第一次不足,第二次正好,那么总差额等于不足数。公式为:

亏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④两盈类:第一次有余,第二次也有余,那么总差额等于大多余数减去小多于数。公式为:

(大盈数-小盈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⑤两亏类: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那么总差额等于大亏数剪去小亏数。公式为:

(大亏数-小亏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分配对象数

我能行:

1、学校买了若干个排球,平分各班。如果每班分4个,则多余14个;如果每班分5个,则正好分完。学校买了多少个排球?有多少个班级?

2、某班安排学生学生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4个空床位,问这班宿舍几间?学生有多少人?

3、某车间拟定生产计划,预定生产零件若干。如果每组完成16件,可以超额6件;如果每组完成15件,尚能超额2件。这个车间预定生产零件多少件?工人有多少组?

4、将一些糖果分给幼儿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粒,还余17粒;如果每人分5粒,又少13粒。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5、同学们去茫荡上度假村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就会少3只船;如果每只船坐6人,还有2人留在岸边。划船的同学有多少人?小船有多少只?

6、学校规定早晨7时到校,静欣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上学,可提早2分钟到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上学,又会迟到2分钟。静欣的家到学校有多少米远?她几时几分从家动身去上学的?

7、胜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乘大巴去秋游。如果每车坐45人,有1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又多出1辆大巴,一共有多少大巴?有多少名同学去秋游?

8、在桥上用绳子测量桥的高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还余5米,把绳子3折后垂到水面还余2米。求桥高和绳长。

9、“烛光”读书活动小组在校图书馆借来的科技书是故事书的2倍,平均每人看6本科技书,则余12本;每人看故事书4本,则差3本,读书活动小组有几人?借来的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

10、动物园为猴山的猴来买桃,这些桃如果每只猴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只小猴每只分4个,其余的每只分8个,就恰好分完。问猴山有多少只猴?共买来多少个桃?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 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知识要点 我们在解数学题时,常常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出来。而也有一类题,它们的已知条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只凭一些文字语言的叙述或一些情节的分析就要求得出结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类数学问题——逻辑推理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基本上不需要数学计算,但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要能抓住题中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题指导1 【例1】有五个人进行汽车竞速赛,他们没有比成平局,而是先后到达的。威尔不是第一个,约翰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一个,琼在威尔后面到达,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五个到达的顺序怎样? 【思路点拨】 。 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所以只能詹姆第一名,瓦尔特就是第二名, 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答:詹姆第一,瓦尔特第二,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总结:用“列表方法”把复杂问题加以条理化是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变式题1】有张、李、王、刘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语文、美术、英语。张老师可以教语文、美术;李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王老师可以教数学、语文、美术;刘老师只能教美术。为了使每人都能胜任工作,那么教数学的是哪位老师? 解题指导2 2.在推理问题中,常常遇到判断说假话真话的问题,这时我们常用假设的方法,淘汰掉不成立的说法,从而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例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一位老师拿出这五座山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的回答如下: 甲:2是泰山,3是华山;

冲突处理的5种方式

冲突处理的5种方式 何为冲突?在牛津大辞典的解释是人们之间对不同观点或信仰的不同意见。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冲突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长期没有冲突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凡是人们共同活动的领域,总会产生不同意见、不同需求和不同利益的碰撞。如何处理冲突,我们有五种选择,回避、退让、竞争、妥协和合作。 我先用一个橘子故事来简单解释一下这5种解决冲突的区别。比如现在有一个橘子,你想要,我也想要。如果我不管不顾,抢先把橘子抢到,这是“竞争”方式;如果我考虑到你更需要这个橘子,故而把橘子让给你,这是“退让”;我们都不想争,大家都不要这个橘子,这是“回避”;如果我们把橘子掰开,一人一半,这是“妥协”;如果我们能坐下来共同探讨为什么想要这个橘子,原来我要吃橘子肉,你要的是橘子皮做糕点,这样我们两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种方式就是“合作”。 这5种处理冲突的方式就是著名的冲突管理的“托马斯—基尔曼”模型。我们先来看看这5种竞争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用“竞争”方式处理冲突时,双方各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各部想让,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是非曲直来。这种竞争方式的特征是:正面冲突,直接发生争论、争吵,或其他形式的对抗;冲突双方在冲突中都寻找自我利益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竞争的双方都试图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争赢而不顾冲突带来的后果。 和竞争方式相反的是“退让”,是指在冲突发生时只考虑对方的要求和利益,不考虑或牺牲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把对方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其行为特点为高度合作,不进攻,愿意牺牲自己的目标使对方达到目标,尽管自己有不同意见,但还是支持他人的意见,为了维护相互的关系,一方愿意做出自我牺牲。 “回避”是冲突的双方既不采取合作也不采取进攻行为,“你不找我,我不找你”,双方回避这件事情。回避方式的特征是双方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却试图忽略冲突,都不采取任何行动,不发生正面对抗。 第四种处理方式是“妥协”,冲突双方都有做出让步,俗话说“你让三分,我让三分”双方都让出一部分要求和利益,但同时有保存一部分要求和利益。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赢家和输家,他们愿意共同承担冲突问题,并接受一种双方都达不到彻底满足的解决方案,所以妥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都倾向于放弃一些东西。

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学法指导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应用题,简称和倍问题。首先我们要并清几个问题:两个数相比,以被比的数为标准,这个被比的数称为一倍数,比的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就是几倍数,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是:一倍数×倍数=几倍数t 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一倍数 在解决和倍问题时,先要确定一个数为标准(通常以较小的数为标准),即一倍数,再根据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确定总和相当于一倍数(较小的数)的多少倍,然后求出一倍数(较小的数),再算出其他各数量。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和÷(倍数+1)=一倍数即较小的数 和一较小的数=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 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664人,甲车间的人数是乙的3倍,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我们可以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

乙车间: 甲车间: 从上图看出,甲车间的人数是乙的3倍,那么把乙车间的人数看作1份,甲就有这样的3份,总人数664人占了1+3 =4份,把664人平均分成4份,l 份就是乙车间的人数,3份就是甲车间的人数。 664÷(1+3) =166(人) 166 x3 =498(人)或664 - 166= 498(人) 答:甲车间有工人498人,乙车间有166人。 试一试1 华强和建军共有图书84本,华强的图书本数是建军的3倍。华强和建军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题】

果园里有梨树、苹果树、桃树共207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三种果树各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我们把桃树的棵数看作1份,苹果树的棵数就是这样的2份,梨树的棵数就是桃树的2 x3 =6倍,三种果树的总棵数就是桃树的6 +2 +1 =9倍。可以先求出桃树有207÷9=23(棵),苹果树有23×2 =46(棵),梨树就是46 x3 =138(棵)。 207÷(2x3 +2+1) =23(棵) 23 x2 -46(棵) 46 x3 =138(棵) 答:梨树有138棵,苹果树有46棵,桃村有23棵。 试一试2 一所小学共有学生868人,中年级的学生人数是高年级的2倍,低年级的人数是中年级的2倍。这所学校高、中、低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面试问题整理

(一)15分钟的笔试部分: 进去以后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了一张卷子,上面有3道题目。要求我们在15分钟以内把自己的答案写进去。 NO1.试述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及其各自的物理意义。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这是应该在高等数学里考察的内容。其实呢,老师在这里出这么一道题目,必然有他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概率论在随机信号分析这门课程中显得十分的重要。而通信研究的起点便是随机信号的问题,它的概率谱密度,功率谱密度,波形,带宽等等。相信大家在初试的笔试考专业课之前对这些应该是有深刻体会的吧!!!呵呵!反正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其实在复习概率的时候,Chap.5这一章也还是蛮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 我们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引入大数定律。包括: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切比雪夫不等式是这么说的:任意一个具有有限方差的随机变量X,它落入以它的期望EX为中心,任意小的正数e为半径的区间内的概率不小于1减去它的方差DX除以e的平方。由此得到的极限形式下的3个大数定律其实也就是想说:当互不相关或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样本所抽取的个数趋于无穷大的时候,样本均值也就以概率1趋于总体均值。 切氏不等式主要用来对期望,方差已知的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作粗略估计,而由它引出的大数定律则有着相当重要的物理意义。它是参数估计中矩估计的理论依据,也是判别估计一致性的主要方法!在通信系统对随机信号(尤其是某些噪音信号)的参数分析中,这一点就显得相当重要! 中心极限定理是说: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趋于正态分布!有“林-列”和“隶-拉”两个中心极限定理,后者是前者在所有随机变量独立且同(0-1)分布时的特殊情形! 中心极限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统计抽样的理论基础,由它推导出的Poisson定理和随机变量的正态标准化公式在对于一大类的信号和噪声的近似计算(包括对其数字特征的考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NO2. 试述FDD和TDD各自的含义及其比较。 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时分双工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频分双工 它们都是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双工技术,TDD与FDD相对应。所谓双工,是移动通信的一种工作方式,它指收发可同时进行。 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上行和下行通信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信号的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些系统中上下行频率间隔可以达到190MHz。 与FDD相比,TDD具有一些独到的优势,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 优势: (1)使用TDD技术时,只要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上下行时间间隔不大,小于

12个经典推理题

【1、水平思考法】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 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丈夫豉起勇气问道:”这房屋出租吗?” 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 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办法了? 他那红叶般的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 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这孩子精神抖擞地说:…… 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问:这位5岁的小孩子说了什么话,终于说服了房东? 【2、篮球赛】 在某次篮球比赛中,A组的甲队与乙队正在进行一场关键性比赛。对甲队来说,需要嬴乙队6分,才能在小组出线。现在离终场只有6秒钟了,但甲队只蠃了2分。要想在6 秒钟内再赢乙队4分,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如果你是教练,你肯定不会甘心认输,如果允许你有一次叫停机会,你将给场上的队员出个什么主意,才有可能蠃乙队6分? 【3、分油问题】 有24斤油,今只有盛5斤、11斤和13斤的容器各一个,如何才能将油分成三等份? 【4、第十三号大街】 史密斯住在第十三号大街,这条大街上的房子的编号是从13号到1300号。琼斯想知道史密斯所住的房子的号码。 琼斯问道:它小于500吗? 史密斯作了答复,但他讲了谎话。 琼斯问道:它是个平方数吗? 史密斯作了答复,但没有说真话。 琼斯问道:它是个立方数吗? 史密斯回答了并讲了真话。 琼斯说道:如果我知道第二位数是否是1,我就能告诉你那所房子的号码。史密斯告诉了他第二位数是否是1,琼斯也讲了他所认为的号码。 但是,琼斯说错了。 史密斯住的房子是几号? 【5.不同部落间的通婚】 故事讲的是许多年前欠完美岛上的一件婚事。一个普卡部落人 (总讲真话的)同一个沃汰沃巴部落人(从不讲真话的)结婚。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当然具有西利撤拉部落的性格(真话、假话或假话、真话交替着讲)。 这个婚姻是那么美满,以致夫妻双方在许多年中都受到了对方性格的影

和倍问题解决方法及实例

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倍数的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小数=和÷(倍数+1)(一般用小数作标准量) 大数=和-小数或大数=小数×倍数 等量关系:小数+小数×倍数=和 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小数=差÷(倍数-1) 大数=小数+差或大数=小数×倍数 等量关系:小数×倍数-小数=差 行程问题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圆周率π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面试问题整理

面试基本要素: 1.了解面试者的基本性格和态度 2.了解面试者对工作的需求和能力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 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是否结婚,房子是否离公司进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询问爱好的问题,来确认应聘者说话是否属实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谁是你的榜样?为什么?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问题五:“谈谈你的缺点”“谈一次你失败的经历” 思路: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六:“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思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

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最重要的是:应聘者要使找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问题七:“你在上一个工作中取得的哪些成就可以证明你将会在这个工作中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思路:招聘单位一般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基本符合条件、对这份共组感兴趣、有足够的信心。 如“我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凭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为贵公司服务,如果贵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栋梁!” 问题八:“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思路:1、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2、建议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问题九:如果你应聘成功,喜爱这份工作,并且得到了你要求的薪水,那么其他公司给你提供怎样的条件才会让你心动呢? 思路:我想了解一下应聘者求职的动机是为了追求金钱,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问题十:“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问题十一:你有什么问题问我吗? 在面试中问这个问题,它可以揭示出应聘者是否能够快速思维,以及他们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具有战略思维。

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PPT问题整理

1在nachos-3.4/code目录下,执行make操作,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1.1进入了每一个子目录进行 2新增一个源码文件,如何修改Makefile?(比如在threads目录下新添加了.cc和.h文件) 2.1无需修改Makfile 3Nachos内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3.1Threads 线程 3.2Userprog 用户进程 3.3vm 3.4filesys 文件系统 3.5network 网络 3.6bin 3.7test 4如何添加一个Helloworld的测试? 4.1? 5线程管理对应的代码在哪里?Nachos线程的TCB中管理了哪些基本信息? 5.1对应的代码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3975195.html,和thread.h 5.2? 6Nachos线程有几个状态?如何转换? 6.1? 7在线程Fork时指定了线程要执行的函数,线程在执行该函数前都做了哪些工作? 7.1? 8Yield() vs Sleep() 8.1? 9如何生成一个新线程?线程的栈是如何分配的? 9.1? 10线程是如何销毁的? 10.1 11线程的切换时机是什么时刻?线程在哪里真正进行切换?切换的时候都作了哪些工作? 11.1? 12为什么thread类中stacktop和machineState的顺序不能交换? 12.1? 13线程Fork时传入的函数运行结束后,是怎样跳转到Finish方法的? 13.1? 14线程Finish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14.1? 15线程结束的时候,其栈空间是如何被释放的? 15.1? 16Nachos的时钟什么时候会前进?如何前进? 16.1? 17简单介绍一下Timer类的作用。 17.1? 18Nachos有时钟中断吗?时钟中断做了什么? 18.1?

15道经典逻辑推理问题及答案

15道经典逻辑推理问题 1、已知某月,周二比周三天数多,周一比周日天数多,这个月5号是星期____。 2、某个月周一与周三都出现奇数次,则这个月的有_____天,这个月1号是星期_______。 3、20世纪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从小就智力超常,三岁时就能读写,十四岁时就大学毕业了。几年后,他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博士。在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执行主席看到一脸稚气的维纳,颇为惊讶,于是就当面询问他的年龄。维纳不愧为数学神童,他的回答十分巧妙:“我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岁数的四次方是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 4、 5、 6、 7、 8、9全都用上了,不重不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我俯首称臣,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请问:维纳今年的年龄是_______岁? 4、有3个孩子,他们摸了摸衣兜,把兜中的钱全部掏出来,共是320元,中100元的两张,50元的两张,10元的两张。据了解每个孩子所带的纸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且,没带100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元的纸币,没带50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0元的纸币。你能不能弄清楚,3个孩子原来各自带了多少和什么样的纸币?

5、某一天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简餐,吃着吃着就跟老板聊了起来。老板说他有三个小孩,于是客人问他:“你的小孩几岁了?”老板:“让你猜好了!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乘起来等于72”客人想一想便说:“这样好像不够吧!”老板:“好吧!我再告诉你,你出去看一下我们这儿的门牌号码,就可以看到他们三个年龄的总和”客人出去看了一下,回来还是摇摇头回答:“还是不够啊!”老板微笑着说:“我最小的孩子喜欢吃那种巨蛋面包。”请问三个小孩的年龄各是多少? 6、一个经理有3个女儿,三个女儿年龄加起来是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积是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经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知道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大女儿的头发是黑色的,然后下属就知道了三个女儿的年龄,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各多少? 7、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 2 人都要赛 1 盘,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 4 盘,乙已经赛了 3 盘,丙已经赛了 2 盘,丁已经赛了 1 盘。问:小强赛了几盘? 8、在一次乒乓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名选手预测各自的名次。甲说:我绝对不是最后;乙说:我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丙说:我是第一;丁说:我是最后一名。比赛结束后,四人没有并列名次,而且只有一名选手预测错误,问是谁预测错了?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和倍问题

第5讲和倍问题 一.方法和技巧 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是和倍 问题。其数量关系是: 两数和÷两数的倍数和=1倍数的量(小数) 1倍数量×倍数=几倍的数(大数) 方法:要找到题目中的和与相应的倍数和,求出1倍数,这是解题的关键。 二.典型例题 【例1】学校有足球和排球共24个,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5倍,排球、足球各多少个? 【例2】小丽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5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4倍多2岁,妈妈现在多少岁? 【例3】甲筐有苹果300个,乙筐有苹果120个,如果甲、乙两筐倒出个数相等的苹果,剩下苹 果的个数刚好甲筐是乙筐的10倍,甲筐剩下苹果多少个?乙筐剩下几个? 【例4】甲仓库存粮104吨,乙仓库存粮14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是乙仓库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仓库运出多少吨存粮放入甲仓库? 【例5】甲、乙两个水果店,当他们各卖出20千克水果后,总共还剩下270千克水果,并且这时甲店的水果恰是乙店的8倍。甲、乙两店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水果? 【例6】兵兵和乐乐都喜欢集邮,兵兵的邮票张数是乐乐的3倍少6张,是乐乐的2倍多10张,乐乐有多少张邮票?兵兵有多少张邮票?

练习: 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95,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2、小敏和小军共有邮票154张,小军邮票的张数是小敏的4倍还多4张,小军、小敏各有多少 张邮票? 3、姐姐有84元,妹妹有16元,姐姐给妹妹多少元?刚好是妹妹的4倍? 4、甲仓库是乙仓库存粮的3倍,如果从甲仓库运出650吨,乙仓库运出50吨,则两仓库存粮相 等,原甲、乙两仓库各有多少千克粮食? 5、大松鼠和小松鼠共采了160个松果,大松鼠吃了30个,小松鼠又采了20个,这时大松鼠采 的松果是小松鼠的4倍,那么原来小松鼠采了多少个? 6、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200元,甲比乙多40元,甲、乙各有多少钱? 7、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200元,甲给乙40元,那么两人的钱数相等,甲、乙各有多少元钱? 8、甲、乙两船共载客523人,若甲船增加57人,乙船减少34人,两船人数同样多,求原来甲、乙两船各有乘客多少人?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分类整理(全)

工程问题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2.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3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单独做8天,再由乙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 行程问题。 4.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若快车上午9点30分出发,慢车上午11点出发,问几点钟两车相遇 5 .A、B两地相距64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千米,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几小时两人相距16千米(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来一列慢车,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问:如果两车同向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7.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 的3 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 10.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两人速度分别是200米/分和160米/分. (1)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反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3次相遇(2)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第2次相遇8.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分钟,问学生队伍的长是多少米 9.一艘货轮往返于上下游两个码头之间,逆流而上需要38小时,顺流而下需要32小时,若水流速度为8千米/时,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0.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11.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解题指导1 【例1】有五个人进行汽车竞速赛,他们没有比成平局,而是先后到达的。威尔不是第一个,约翰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一个,琼在威尔后面到达,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五个到达的顺序怎样? 【思路点拨】 。 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所以只能詹姆第一名,瓦尔特就是第二名, 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答:詹姆第一,瓦尔特第二,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总结:用“列表方法”把复杂问题加以条理化是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变式题1】有张、李、王、刘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语文、美术、英语。张老师可以教语文、美术;李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王老师可以教数学、语文、美术;刘老师只能教美术。为了使每人都能胜任工作,那么教数学的是哪位老师? 解题指导2 2.在推理问题中,常常遇到判断说假话真话的问题,这时我们常用假设的方法,淘汰掉不成立的说法,从而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例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一位老师拿出这五座山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的回答如下: 甲:2是泰山,3是华山; 乙:4是衡山,2是嵩山; 丙:1是衡山,5是恒山; 丁:4是恒山,3是嵩山; 戊:2是华山,5是泰山。 老师发现五个学生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 【思路点拨】采用假设法解决,因为每人说两句话,总有一句是对的,先假设甲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则是错的,则乙说的2是嵩山是错误的,可推出4是衡山是正确的,由此可推出丙说1号是衡山是错的,那么5是恒山是正确的,由此推出丁说4是恒山是错误的,那么3是嵩山是正确的。因为5是恒山,所以5是泰山是错误的,2号是泰山,所以2号不是

解决问题心得体会

[“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的“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先是听了两节课,:“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年轻老师宋娅的课,让我们感知了“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找到了自己与宋老师之间的差距。我在平常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小组讨论的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新知。 听了刘光荣老师的课,让我回想起了我的小学数学老师,他的课用综合法,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并说明它是哪个量,找出问题是什么,求哪个量,心得体会《“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这样的课很扎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年轻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与年长老师的综合法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即有一个生动的情境学解决问题,又能分析数量关系,学得扎实。 听了高主任和张主任的报告,让我理清了教学“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这部分教材,让我明白了以前似是而非拿不准的东西,找到了教学的方向。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条建议:“加强数量之间的分析,三量之间的逆变关系,记住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工效、路程、总价。”“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数量关系。”这两条建议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

提高有很多的帮助作用。这几年的改革改的摸不着头脑,让我们失去了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确了改怎样传承旧的教学方法,怎样将新旧两种教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体会] 纳雍乡杨柳小学张凤 我有幸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的活动,这次会议有三项内容:一是观摩了上海虞怡玲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二是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数学作业展览,三是听取了《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的报告,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罗卫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这条 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寻找规律、主动探究,归纳总结数量关系,拓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突破传统,立意精准。 植树问题走进课堂,作为数学拓展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走进传统的解题训练上,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棵数”与“段数”以及“总长、段数、段长”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的结论,而不知其中缘由。这堂课罗老师避开了就题解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脚手架”,在剪绳子过程中,“生成画图、找规律、推算的方法框架”,这样设计的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 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和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 、 熟练掌握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运用画图线的方法,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和倍问题中各倍数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一些知识,刘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用倍的有关知识来描述一下黄球和蓝球的数量关系? 以绿球就是黄球的三倍。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好,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和倍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相处有一年了,你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想知道吗?哪你们得动动脑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阅读题意(出示题目) 二、新授 我要学习 刘老师和寇开航同学的年龄和是44岁,刘老师的 年龄恰好是寇开航同学年龄的3倍,你知道刘老师和黄球 红球

寇开航同学各是多少岁吗?(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师:这种题型,我相信有同学见来,那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写算式? 生:44÷(3+1)=11(岁)或者把寇开航的年龄看着1倍数,(1份数),那么刘老师的年龄就是3倍数(3份数)。 师:给予肯定。 提出问题“这里的1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看成1(或者说1倍数),可以看成2吗?”,接下来老师要用线段图来说明。 师:那么线段图在这里如何表示,从哪里下手?这里第二个条件很重要(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航同学年龄的3倍),像这样“谁是谁的多少倍的问题”,关键要找到一个量,确定那个量较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师:根据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行同学年龄的3倍这个条件,可以得知寇开航年龄的这个量小得多。所以寇开航的年龄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师画图)师:那么刘老师的年龄是寇开航的3倍,刘老师的年龄又该用几条这样长的线段表示呢?(3个这么多) 生:3条 师:刘老师和寇开航年龄和是44岁。分别求出寇开航、刘老师的年龄是多少,从图上可以看出,如果1条线段表示1份,寇开航的年龄是1份,刘老师的年龄是3份,也就是说刘老师和寇开航的年龄和是4份,那么这4份对应的数据就是44岁。线段图画好。

马原主要问题整理

1.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分) 5.哲学的基本问题及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惠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 6.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推理的问题及答案

1)企鹅肉 问: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妻子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妻子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2)跳火车 问: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3)水草 问: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4)葬礼的故事 问: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会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5)半根火柴 问: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著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6)满地木屑 问: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在他的家里只发现木头做的家具和满地的木屑。他为什么自杀?

7)夜半敲门 问: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8)牛吃草 问: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斧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女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9)无故的自杀 问:一个下雨的夜晚.一个男子驾着车在自己车里听广播.这时广播里正在播出.由于当晚风强雨大.一架飞机失事的消息.这名男子正在认真听的时候,突然远处一阵雷声加闪电.广播由于干扰,停暂了几秒.就在广播快要恢复正常的时候,这名男子突然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10)失事的飞机 问:一名大厦管理人员.当天晚上由于疏忽把大厦楼顶的探照灯熄灭了.第二天.他看到报子上报道说,昨晚一架飞机撞楼失事.被撞到的楼正好是他所在的公司大楼.当他看到这则新闻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大厦顶楼,随后就跳楼死了.为什么? 回答 1.因为他吃企鹅肉时才发现跟他在南极吃的不一样.他在南极其实吃的是他妻子的肉. 2.因为他原来是瞎子.看好病回来重见光明.经过隧道时以为自己又瞎了.绝望中自杀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练习题

和差问题 解答方法是:(和+差)÷2=大数(和 - 差)÷2=小数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7.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8.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9.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10.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1.姐妹二人将自己平时积蓄的零用钱共450元存入银行。已知姐姐存款比妹妹多50元,姐妹二人各存款 多少元?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小数=大数 1、学校将360本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2、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压岁钱多少元?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4、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5、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给多少枝小宁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倍? 6、红红有邮票80张,佳佳有邮票60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邮票? 7、甲水池有水69吨,乙水池有水36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8、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级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本,怎么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9、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0、被除数和除数的和为1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11、被除数、除数、商的和为79,商是4,被除数、除数各是几? 12、两个整数相除商是21,余数为1,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一共是44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3、与徒弟一样多。师徒二人分别加工零件多少个? 14、甲乙两数的和是209,甲数缩小10倍就和乙数同样大,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差倍问题”。 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