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研究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199105

【原刊页号】61~72

【分 类 号】K3

【分 类 名】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111

【作 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侯宜杰

【责任编辑】吴金钟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当中的表现,史学界的认识颇不一致。本文拟就立宪派的所谓投机、同革命派争夺政权及拆南京临时政府之台三个问题,谈点粗浅之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立宪派“投机”的问题此论自民国成立即为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所大肆渲染,至今不衰。在任何一次大革命中,总难免有个别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辛亥革命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辛亥革命中的所谓投机者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个政治派别,众多的立宪派人士。这就不能不使人思考一下这个论断的正确性。立宪派响应和参加辛亥革命,取决于其阶级地位,有其必然性。从阶级立场上讲,立宪派与革命派同属一个阶级,彼此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从经济利益讲,两派都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利益一致;从政治主张讲,两派在政权组织形式上虽然各持一端,实现宗旨的手段尽管分歧很大,但根本宗旨并不相悖。而在这些根本问题上,立宪派与清政府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深刻矛盾。所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立宪派不变则已,如果转变,只能转到革命方面来。一味从个人的主观动机和政治品质方面妄加揣测,是无法解释一支庞大的社会力量的合理转变的。指斥立宪派投机革命的根据何在呢?据云,武昌起义前夕革命声势日益壮大,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立宪派觉察到清王朝迅即垮台的危机;如不转变,将无立足之地。利害所在,所以就摇身一变,由拥清而倒向革命。武昌起义以后呢?那是因为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清王朝崩溃之势已经不可逆转,立宪派才投机革命,抢先独立,攘夺政权。这种指斥,首先忘记了许多革命派人士是由立宪派转变而来的事实。立宪派转向革命决不是自武昌起义前夕开始。远的姑且不论,即以1903年以后而言,由立宪立场转到革命立场的人就不知有多少。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多为保皇党所惑,谓中国只宜君主立宪,不宜民主共和”。后来其中不少人成为革命者。如贵州的第一批同盟会会员平刚、张搿⑴硎鑫牡龋 榷际浅绶羁盗何 卵 档?。湖北的一批革命志士也是由抱定“希望清政府主宪之主旨”,“一变而为民族民权革命之进行”。以谋炸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而闻名的吴樾,开始也是“日日言立宪,日日望立宪”的。据革命党人田桐说,仅1904年至1906年期间,留日学生中“由恶迁良、出保皇党以入革命党者,不可以千数计”。数量不可谓不多,此时加入革命党或赞成革命,不仅无名利可求,而且有被捕被杀的危险。显见一些人之所以由立宪转向革命,乃是其思想认识发生变化的结果,并不在于有机可投。既然承认他们是真诚的转向革命,何以定谓后来者为投机分子?国内立宪派的转变稍迟一些,但时间的迟早并不能作为投机的依据。由于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环境的诸多因素不同,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不一,总有先

进和后进、先觉与后悟之分,这是无法强求一律的。不论觉悟迟早,都完成了由立宪到革命的思想转变,不应把后悟者视为投机分子。事实上,在被人们认可的革命者之中也不乏转变较晚的原立宪派人士,如上海的沈缦云、王震、叶惠钧、广西的李任仁,都是在1911年加入革命党的;湖北的詹大悲向汤化龙索回门生帖子也在1911年。同时,说武昌起义前夕立宪派迫于革命形势高涨,才转而倒向革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前已指出,国内立宪派转向革命始于1910年的国会请愿失败,更多的人转变是在1911年6月要求废除皇族内阁而遭到申斥和清政府对保路运动采取高压政策之后,根本原因在于对清政府的绝望。这种转变是通过几年的斗争实践,经历了一个相当痛苦的认识过程才实现的,是十分自然的,与投机取巧渺不相涉。还是看事实吧。先看革命运动。1906年有萍浏醴起义;1907年有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安庆起义;1908年有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安庆起义;1909年有广安起义;1910年有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有广州黄花岗起义。由起义次数观之,1907年共5次,最多,为革命高涨时期;1908年3次,其后三年各1次,1911年并不存在日益高涨的趋势。以人数而论,萍浏醴起义达3万人以上;熊成基的安庆新军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都在1000人以上,黄花岗起义仅100多人,依然不见高涨迹象。还应指出,黄花岗之役同盟会精英牺牲惨重,元气大伤。吴玉章讲到这种情况时说,同盟会立即陷于“一种分裂、涣散和瓦解的状态”,“许多优秀干部的牺牲使革命力量大为削弱,更重要的是:同盟会失去了主宰”。孙中山不再领导实际工作;赵声病故;黄兴心灰,束手无策;胡汉民躲在香港,连人都找不到。谭人凤也讲,黄兴“乃谓同盟会无事可为矣”,以后再不问“党事”;谭本人也“不愿再问党事矣”。杨笃生由此悲观绝望,在英国蹈海而死。以后虽有部分同盟会会员成立了中部同盟会总部,坚持革命,但却“定宣统五年(1913)为大举时期”,根本没有打算在1911年发动起义。两湖的革命党人尽管不同意这一决定,继续作起义的准备,但若没有立宪派领导的保路运动所造成的特殊契机,也不会在10月举行起义。凡此皆说明,黄花岗之役后,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再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人民群众自发的抗租、抗税、抗捐斗争在清末的最后几年里一直连绵不绝,参加的人数动辄数百数千,往往由一般骚动发展为武装反抗,据城戕官。据不完全统计,1905年各种反抗斗争共发生90余次,1907年增至160余次,1908年又增至190余次,1909年为130余次,1910年骤增至290余次。1911年发生的次数反而减少了,到10

月8日以前共有134次,与1910年同期相比,几乎减少一半。这一趋势表明,1910年才是高涨时期,这不仅因为次数最多,而且也因为斗争规模最大。1911年的斗争次数则大为减少,规模亦小得多,明显地呈下降趋势。革命形势是由革命运动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互相激荡而形成的(应包括立宪派领导的保路运动等)。从这两个方面来看,1911年均处于低潮时期。所谓武昌起义前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革命声势日益壮大之说是无法成立的。前提既不能成立,由此而引申出来的结论自然就站不住脚。立宪派在革命形势相对高涨的1907、1908和1910年,尚且看不见革命胜利的曙光,在革命低潮时期当然更看不到革命迅即胜利的希望;连革命派都不敢梦想胜利会如此之快地到来,立宪派又何从发现这种奇迹?所以,“投机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再者,国内立宪派转向革命不在革命形势相对高涨时期,而在低潮时期,恰恰说明他们的转变不是为了投机。只有那些思想确实转变的人才甘愿在革命陷入困境时转向革命,投机分子是不会去干这种“傻事”的。因而,以此作为理由,给武昌起义后响应革命的立宪派扣个投机的帽子,实欠妥当。武昌起义前夕已有相当多的立宪派人士转向了革命,只是他们还没有发动武装起义的勇气罢了。但既有了革命的思想准备,革命派发难后他们迅即响应也就无所谓投机了,此其一。其二,所谓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清王朝崩溃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武昌起义之初是根本不存在的,据此评判立宪派投机没有道理。以湖北地区为例。汤化龙

站出来响应革命时,仅距起义军打响第一枪十几个小时,革命军也只占据武昌一城,其余各地都在清王朝控制之下。而瑞 ⒄疟胝 诰兰 嗖糠雌耍 谑【仍 慷由形醇 幔 笈 笮 慷痈 蠢吹剑 锩 慕峋只故且桓鑫粗 >」苊恳桓霾渭诱叨急в惺だ 目释 臀 硕 此赖木鲂模 鼍菸洳 挥缰 囟 钥谷 寰 幕钌 南质担 

疵挥幸膊豢赡苁顾 遣 だ 谖铡⑶逋醭 览V 埔丫 豢赡孀 母芯酢L阑

谡剂煳浜喝 蚝蟛⒎抢止郏 灾谘菟担骸俺稍蚬餐佳 茉蛏 橥刻俊N液喝舜哟

搜锩纪缕 诖艘痪伲晃液喝送蚪俨桓矗 嘣诖艘痪佟!?何尝只论“成”而不计“败”?立宪派如此,革命派同样。起义后的第十天,革命党人胡石庵闻悉袁世凯将赴鄂督之任,竟然“阅电大忧,念袁果亲来,吾军万非其敌,大势去矣。”此时的革命党人尚且对敌惊惧万分,何论起义之初的立宪派认定胜利己成定局。任何起义都带有几分军事冒险性质,临时决定的起义冒险性更大,谁也不能保证起义必胜。汤化龙等于起义之初又怎知武昌起义不会遭到以往历次起义同样的命运而大投革命之机!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当作事实强加给立宪派,这是不公正的。其三,这种说法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不是先有各省纷纷独立的大好局面而后立宪派响应革命,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立宪派的响应才有了各省的纷纷独立(其中有些省区是与革命派联合发动的)。仅凭革命派自身的力量不可能促成各省独立,立宪派促成各省独立就是对革命的响应。把立宪派创造的胜利局势反而说成是立宪派用以投机的条件,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立宪派响应和参加革命本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可是,非但得不到肯定,反而被当作投机。这是不公正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研究历史必须坚持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有了进步而采取不承认主义,这决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二)关于立宪派同革命派争夺政权的问题列为立宪派争夺政权的表现有数端:一是江苏、安徽、广西、浙江、四川等地的立宪派抢先宣布独立,或由立宪派出任都督,控制了政权;二是湖南、贵州的立宪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政权;三是汤化龙勾结反动军官削弱、排挤革命势力,企图夺权。仔细分析一下,均难坐实立宪派夺权的罪名。关于立宪派控制政权问题。立宪派在某些省区当上都督,是由各界代表协议公举的,出任民政长也是由革命党人推举(如湖北)或提名通过的(如福建、湖南),与阴谋夺权风马牛不相及。兹以汤寿潜为例:发难之前,浙江革命党人一致认为汤寿潜“众望所归”,可以担任都督一职,并决定由谘议局副议长陈时夏赴上海迎汤。汤寿潜“淡泊廉能”,“独不乐于仕进”,故也无意担任都督,对前往上海敦请的人言:“卿等欲革命,径行之耳,奈何以强人?”经大家责以为国家和地方效力的大义,汤“始勉允,期以三月必退”。到杭州以后,即被革命党人和各界代表推选为都督。汤寿潜毫无权势欲望,其出任都督系迫于众情难却,权且暂理,三个月后即退位让贤,根本无意抢夺政权。一些省区的立宪派“抢先”宣布独立,也不是向革命派夺权,而是向清政府夺权,方向没有搞错。由于考虑到“武汉民军颇不获利,各地新军数寡,并难策效,自非谋各地响应,不易图功”,他们才“合群力迫长吏易帜”,以实际行动响应湖北革命党人向十八行省父老兄弟发出的“执竿起义,共建洪勋”的号召。虽其中寓有避免革命猛烈震动的意图,但却无破坏革命的卑劣动机。责备立宪派向清政府夺权,“抢先”宣布独立,同责备立宪派当都督、民政长一样,说穿了,无非是说立宪派既无资格革命,更无资格掌权。革命事业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决非少数革命党人所能包办;国家是全体人民共有的国家,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有起来推翻腐朽统治的革命权利和议政、参政、执政的权利。如果承认革命派所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共和、议会政治等等是当时先进正确的政治主张,承认立宪派的独立增强了革命声势和革命力量,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有重大贡献,承认立宪派人士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的一分子,那就没有理由剥

夺他们向清王朝夺权并执掌政权的权利,把立宪派“抢先”宣告独立视为c越或大逆不道而加以贬抑。这是违背革命党人民主共和的根本宗旨和全国人民心愿的,是不足取的,在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再者,在立宪派“抢先”宣布独立的地区,不是革命党起义失败的地区,就是革命党准备不足、无力夺取政权的地区。不允许立宪派起来夺取政权,只允许他们坐等革命派前来解放,试问这样一来,还会有各省的纷纷独立吗?还会有革命胜利成为定局、清王朝崩溃之势不可逆转的局面出现吗?非但如此。不允许立宪派起来夺权,还意味着让“抢先”独立地区的人民继续做清王朝的臣民,让统治者得以利用这大片国土组织反革命武装,筹措战争经费,对革命进行镇压围剿,而这正是清政府所企望的。清政府之所以解散皇族内阁,颁布十九信条,向各省派遣宣慰使,目的就是笼络立宪派,使他们不要闹独立,以便稳住阵脚,集中力量对付革命。不允许立宪派独立、向清政府夺权的想法和做法,在客观上和实质上都是有利于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只能使革命派痛、清政府快。如果因此不能出现义旗遍举的革命声势,清政府得以集结全国反动力量向革命进攻,以致断送了辛亥革命,那就令人遗憾之至了。或者说立宪派掌握政权以后,残酷摧残工农群众和会党,维护封建秩序,理应予以否定。立宪派掌握政权的地区确实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然而这是独立各省的通病,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不能独责立宪派。谈到镇压、摧残工农群众和会党,革命派所扮演的刽子手角色立宪派尤望尘莫及,这是众所周知的。以此为由来否定立宪派夺权、掌权,岂非连革命派也同时否定了?关于贵州、湖南发生反革命政变夺权的问题。贵州的自治学社原为立宪团体,并非革命党,已为史学界所公认。既然这样,独立后宪政预备会发动政变,屠杀自治学社成员,其性质只能是两个立宪团体争权夺势的矛盾和斗争,而不是立宪派镇压革命党人,以此作为立宪派用流血政变向革命派夺权的典型事例已无意义了。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于10月31日被害事件,史料记载不一。据一面之词就断定是以谭延闿为首的立宪派所发纵指示,为时尚早。而事变后谭延闿被“生扯活拉的拖到都督府来,请他做都督,谭吓得面无人色,向着大众作揖”推辞,则是确凿无疑的。革命元老谭人风甚至拔刀威吓谭说:“今日之事,你干就干;你不干,刀是现成的在这里!”谭延闿就是在此情况下出任都督的。此前,湖南设立的临时参议院由于职权重,都督命令要经其通过方能执行,常被视为立宪派向革命派夺权的重要步骤和表现之一。但它的设立是经过绝大多数革命党人提议并决定的,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立宪派身上。况且当时也确有制定的必要。焦达峰是个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勇士,却不是建设政权的能手,他掌握政权时治理无方,“日必委任十数人,至数十人”,任熟人和会党兄弟自填职衔,竖旗招兵,滥领经费,“新旧军人争功论赏,纪律很差”。陈作新“种种悖谬行为,实是扰害安宁秩序”,连极力支持集权于都督的革命元老谭人凤亦欲杀之。这种极其混乱的局面不加改变,就会造成全省大乱,“败可立致”。军学绅界正是有鉴于此,才议设临时参议院,“不得已而出此救济之法的”。谭延闿任都督后,平息省内各地骚乱,派兵援鄂,促进四川、广西、福建等省独立,主张北伐,主张以建立共和民国为议和先决条件,都是有目共睹的,其政权仍是革命政权。指责立宪派实行反革命复辟不符合实际。关于汤化龙排挤革命势力,企图夺权的问题。加给汤化龙的罪名有二:一为参与制定《军政府组织条例》,取消了处理一切大事、由革命党人组成的谋略处,集权于旧军官、都督黎元洪;二为委任立宪派人士担任政事部各局要职。这两点都是实情,然而不能因此就断言排挤革命势力,企图夺权。需要首先指出一件人所共知而在论及夺权时又易为人遗忘的事实,这就是在推举黎元洪之前,革命派首先是请汤化龙担任都督,汤以不懂军事婉辞。用人一般要做到知人善任,汤之将政事部各局要职多委立宪派人士,是由于了解这些人;对革命党人他不了解,故用革命党人很少,正如他本人辞谢当都督有自知之明一样。他没有为立宪派在军令、军务、参谋各部争一个位置,也是他作此安

排的旁证。将此作为排挤革命党人、企图夺权的根据有欠说服力。《军政府组织条例》的提出和制定,都有革命党人在内,最终也经革命党人通过,不论有无过错,责任都不在汤一人。若认此举是个阴谋,那就把许多革命人士都打到阴谋集团中去了。《条例》集权于黎元洪,决不是让黎元洪专制独裁,《条例》第四条规定;“关于军政重要事项,由都督召集临时军事参议会或顾问会,议决施行”,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其实《条例》被指责的真实原因不在于《条例》本身有无缺陷,而在于都督不是革命党人。对照一下对湖南设立参议院的指责,问题就清楚了。与湖北的《条例》集权于都督不同,湖南的《参议院规则》集权于参议院,“大致模仿英国立宪之精神,而防专制独裁之弊”。按照前种观点,湖南设立的参议院应当予以肯定,然而不然,也成了立宪派夺权的一条罪状,原因就在于院中立宪派多于革命派,院长为谭延闿,参议院“束缚”了当都督的革命党人。

(三)关于立宪派“拆台”的问题据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立宪派因不甘于实权掌握在革命派手中,就施展种种权术,打击革命派,拆临时政府的台,企图搞垮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张謇被称为此类人物的典型。按之事实,未免过甚其词,且看以下列举的张謇“拆台”的实例。其一,拒绝担任财政总长。同盟会为了筹措经费,起初拟定张謇担任财政总长。张謇不愿担任,特在向临时政府提出的一份财政意见书中说明了理由。他说,临时政府支出浩繁,而入款有限,所短之款很多,“值此绝续之交,财政一端,关系重要,列强之能否承认,全视此为关键”。如办理不好,“而误全局”,“虽万死无以谢同胞”。他“本无理财学识”,“事非素习,时当困难,实不敢以全无把握之事,滥竽充数。”假若这里所讲的系对政府而言,不免显得冠冕堂皇;那么,他致密友赵凤昌的信应当是真心话了。信中说,“苟能尽力,岂有所爰”,表示乐于为临时政府效劳。可是从当时情况看,财政总长“亦不过管理江苏一省之财政而已。近如浙江,远如广东,尚为完善之区,然亦无术可使统一,其他各省更有自顾不暇之势,且如湘鄂等省,滥招军队,无饷无械,微特不能供给政府,势将向政府诛求,不遂谤怨遂之,其机甚显”。让他担任“生财一面,或犹可勉强一时”,“若兼任理财之名,则是牺牲一身而无益大局,处虚名而受实祸,智者不为。”此信与致临时政府意见书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讲的都是客观困难太大,事非所长,难以完成任务。不过还透露出他害怕各省向中央要款不遂,会遭到“谤怨”和“受实祸”的私心而已。一个对国家负责而又珍惜名誉的人在接受职务前,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能否胜任,不能胜任,万无接受之理。张謇是个实业家,生财有道,理财非其所长,他把国家与个人、公与私结合起来考虑,不想出任财政总长,是无可厚非的。即使纯从私字当头,怕落骂名,也仅是私心而已,决然谈不上“拆台”和做政府的反对派。张謇不就,自可另委高明,台子尚未搭起,何云“拆台”二字?其二,担任实业总长不到南京就职,消极怠工,抵制和涣散临时政府。此论值得商榷。首先,张謇被推为实业总长时就表示,“时局未定,秩序未复,无从言实业也。”当时南北对峙,除陆军、海军、财政、外交几部外,其余各部确无多少事情可办。正如教育部所说:“现在军事未定,实施教育,尚非其时”。事情很少,自无坐镇南京的必要。其次,同盟会实行“部长取名,次长取实”,各部几乎都由任次长的革命党人主持部务,故有“次长内阁”之称。这种让次长抓实权的办法,实质上是对非革命党人总长的不信任和排斥。用人贵在信而专,不值得信任的人可以不用;既用,就必须授以实职实权,让其大胆放手办事。玩弄权术,表面尊重,实际夺权,不但换不到真诚的合作,而且会把正直的人士推拒千里之外。同盟会仅给非革命党人总长以虚名,有意冷落排斥,到职又会有何作为?而且按照某些论著的观点,不到职恰恰少了立宪派“掣肘”,满足了同盟会掌权的愿望而有利于临时政府,应当表示欢迎,怎么反说是拆台呢?再次,张謇不

到职,并非不为临时政府办事。当时临时政府主要让张謇帮助解决财政困难,这一工作对临时政府来说远较办实业急需而重要得多。张謇也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筹款上。责备张謇筹款时把责任都推在他身上,论及工作时又把他所作的努力完全忘记,这是很不公正的。其三,大叫“勿扰商”,阻止临时政府筹款。开始,张謇为了帮助解决外省军队离开江苏的经费问题,曾嘱各商会筹垫20万元应急。临时政府成立,急需军事、行政费用,准备让商会再筹垫50万元。这时张謇出面“劝勿扰商,自任为筹”,自告奋勇为政府筹款。这本是好事,有何值得非议之处?问题在于张謇是否实践了自己的许诺。政府提出的时间是1912年1月1日,张謇在同月31日便“筹款五十万成”,交给政府。黄一欧说,张謇“一拖就是个把月”,“他就是存心掣肘,借此打击革命党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革命党。”某些论著亦指责张謇冷眼旁观,敷衍塞责。这显然把筹款看得太容易了。武昌起义后,各地战事迭起,社会动荡不安,独立省区的工商业经营均处于非正常状态,资本家的收入肯定要大为减少,哪会痛痛快快地往外拿钱?能在一月之内完成任务已经相当不易了。若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临时政府一声令下,谁敢不从?要多少均可立致,财政何至出现困难局面,黄兴也不致于急得吐血。海外华侨资本家很多而且富有,“可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的八个月内,孙中山筹到多少?“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即便如其所言,“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但当革命急需金钱的时候,以他革命领袖的地位和在华侨当中的影响,往海外发个电报,还会有什么困难?事实不然。可见想象代替不了实际。仅以张謇此次与前次共筹款70万元来讲,在辛亥革命中,全国作出这样贡献的有几人?革命党人当都督的省区如广东、福建、江西、陕西、山西、安徽,为临时政府解款几何?有功而不予褒扬已失持平,再加贬抑尤为不妥。其四,垄断盐税,有意对革命派进行经济封锁,造成临时政府财政困难。有人说,依照清末的税则,张謇管理的江苏两淮15个盐场,每年税收有2235万两,除私吞舞弊的浮收外,每月收入约200万元。张謇在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的三个月内,至少可收400万,可是仅交政府100万两(合140万元)。不少论著随声附和,对张大加挞伐。其实这个估算是很不可靠的。第一,时间上多算了十九天。张謇正式担任盐政总理为12月19日,不能把12月算作一个月。第二,也是更主要的,估算仅依清末的税则,未将革命时期特殊情况所造成的税收损失计算在内。辛亥革命以前,各盐场所产之盐在产、运、销诸方面均较正常,收税较多。武昌起义后处于战争时期,社会秩序异常混乱,风险很大,盐商不愿承运。据张謇1912年2月向孙中山报告,经他派员向各盐商剀切晓谕,并许以“力任保护”,盐商才答应承运。正在督促进行之际,江西都督忽令本省运商“每票派借三千两”;湖北军政府则派委员在扬州设立催运淮盐公所,令本省运商启运之先,在该所报告姓名和盐数,然后发给护照;安徽某军也派员运圩盐自卖。运商看到这种情况,极其惶惑,“又生观望”。1912年1月30日、2月1日,张骞通电湘鄂赣皖四省都督,声明规划办法,请其力任保护,但未得到答复,“商人更滋疑虑”。此外,“各军有截盐以自便者”。财政部也向孙中山报告,沪军派沈翔云设立公司,皖军派陈策欲本省自办,“数月以来,相持未决”。由于各省各军各自为政,不服从盐政局管理,令盐商认缴借款、报效银两;自设机关,征收盐税;自运自卖,从中获利,截盐自便等等,这必然大大破坏盐政局的统一税收。他们的这些做法还吓得运商不敢承运,有盐卖不出去,也使税收锐减。正如财政部所指出的:“自引岸梗阻,运商观望,悬欠水脚,为数甚钜,以至盐为洋商扣抵,各岸缺盐,民困淡食,盐课久亏,饷源日绌。”张謇对这种情况很为恼火,但他指挥不动各省各军长官,气得一度打算辞职。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恳求孙中山以大总统的身份致电湘鄂赣皖四省都督,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不计运商观望不运和各省各军的干予骚扰,妄加谴责、诅咒张謇,甚至说他从中牟利,太过轻率武断。其五,以辞职反对临时政府借贷外债,打击孙中山威信,拆

临时政府的台。事情是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秘密批准汉冶萍煤铁公司中日合资引起的。汉冶萍公司由私人集资开办,盛宣怀的资本居其大半。国人视盛宣怀为全国公敌,故武昌起义后没收了他的资产。盛宣怀不甘心,想求日本庇荫,与日人协议合资开办。日本久欲劫夺汉冶萍公司,立即同意。双方议定资本总额为3000万元,中日各半。盛宣怀于是乘临时政府急需用款之机,表示愿以500万元转借临时政府,先交200万,请临时政府批准,俟合办合同成立,即交清500万。孙中山、黄兴鉴于“民军待哺,日有■溃之虞”,“急不能择”,竟然批准“秘密签字,而财政总长陈锦涛犹未得与闻也”,管理实业的总长张謇更不知道。旋此事为参议院闻悉,认为不交参议院议决,显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即为违反宪法,予以严词质问。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的人民和留日学生以及社会舆论一致强烈反对。孙中山不得不咨请参议院取消前议,将已交的200万元作为私人押借之款转借给政府。后来汉冶萍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到会440人,全体一致否决了中日合办。张謇闻知汉冶萍中日合资之说以后,因其“忝任实业,于此事负完全责任”,于2月8日致函孙中山和黄兴,在指出盛宣怀别有用心的同时,着重强调了日本的阴谋和合资的危害。他认为,“我国铁业发达之日,即日本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日本没有铁矿,“处心积虑以谋我,非一日矣”,对于我国铁矿“百端设法,思攘而有之”。如准中日合资,“于国防、于外交,皆为大失败”,“万不可行”,劝告他们考虑问题时要从国家大的和长远的利益着眼,不要堕入盛宣怀的奸谋。孙中山以“已有成议”复之,同时声称:“于众多矿中,分一矿利于日人,未见大害”,拒绝接受意见。张謇见此,觉得“身任实业部长,事前不能参预,事后不能补救,实属尸位溺职,大负委任”,去电辞职。孙中山加以挽留。张謇任总长之始曾与孙中山约定,任期至清帝退位为止。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同日,张謇致电孙中山,请“许践前约”,坚辞而去。究竟孰是孰非?汉冶萍公司章程规定:“本公司专集华股自办,不收外国人股分”。作此规定,完全是从爱国主义出发,避免外资渗入后丧失利权。盛宣怀固然无权自行作主中日合资,孙中山不经股东大会同意,同样不应侵害股东们的经济利益,擅自改变股东们通过的公司章程。中日合资不仅涉及到债款,而且关系到国家主权。如此一件大事,既不征询股东们的意见,也不让管财政和管实业的两位总长知道,复又隐瞒了参议院,这种做法完全违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精神,是专制独裁行为。而主张出让利权给日本,与当时人民力图争回利权,使国家富强的愿望正好相反。无怪其遭到参议院和人民的同声反对。孙中山最后取消成议也证明他开始对此事的处理是错误的。张謇从国家大局出发权衡利害得失,主观动机是好的。他主张以汉冶萍抵借,解决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但反对中日合资,以免日本吞并,获得铁矿,在军事上迅速发展,欺凌中国,亦无可非议。向总统提出劝告,总统不听,他身为实业总长,而对所管事务不能尽到责任,只有辞职一途。合则留,不合则去,在资产阶级政府中本是正常现象,怎能说打击孙中山的威信?孙中山既不让张謇知道他本该负责的事情,没有把他看作台柱子,他辞职也就谈不上什么“拆台”不拆台。何况事前有约,到了时间即“去”。在这个问题上,张謇没有过错。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第三,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第四,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04年1月10日,上午8:30—10:30,共90分钟】 云南省2014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军署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理藩院 3、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某同学以新疆历史为研究主题,他应该选下列哪位人物为研究对象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张自忠 5、“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届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民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宪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甲乙丙 A、甲图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颁布 B、乙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丙图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三部法律文件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9、1953年新中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A、外邦人和全部公民 B、成年男性 C、广大奴隶 D、妇女 11、某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 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该宪法是 A、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2013年俄罗斯人民迎来了十月革命胜利96周年,十月革命,俄国虽然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为薄弱的一环,但有着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B、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题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为什么一场旨在移植西方共和民主的革命最终会失败?详见书本P72 名词解释: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摘自百度百科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一.经济因素: 1.革命后经济萎靡衰败,各地财政空虚,南京临时政府后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没有直接掌握地方政权导致丧失税收,没有固定收入来充实军用。 2.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放弃了在经济上打击封建豪绅的有效革命手段,导致失去了广大农民对革命政权的支持。 3.失去了江浙地区资产阶级的经济支持。 4.对待金融业草率,没有立即整顿,使金融秩序混乱,税收大量流失。 5.寄希望于列强,借外债举失败的同时,反而使列强控制了海关,扣押了关税。 二.文化因素 旧中国人民素质普遍不高,普通老百姓还不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民主选举,人们容易被旧官僚欺骗。 三.军事因素 1.封建主义军事实力强大、政治经验丰富及社会基础充实,更有列强的大力支持。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的实力强大,部下忠心耿耿。 2.革命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依靠军阀,各地建立的民军,是由原来的旧军整编而成,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 四.国际背景 列强纷纷侵略中国,各怀鬼胎,日本一边支持革命党,一边策划侵略。西方列强背地里支持袁世凯,帮助袁策划南北和谈,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 五.国内背景 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这一状态。 中国不具备备君主立宪的条件。 满汉矛盾激烈,革命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追求建立一个排除异类、只容纳汉族的单一的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不能真正万众一心。 列强侵略中国需要扶植傀儡政权,支持袁世凯。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当代政治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于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经济、社会性质都发挥了关键性的引导力量。我想辛亥革命在驱动中国政治现代化方面的影响尤为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已绵延整整两千多年,在此期间历经了一代代王朝的变迁。这种历代政权的变迁并非革命,只是一种改朝换代。“原有政权的崩溃并非意味着造反者希望变更体制的运用规则,认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新的政治价值标准,仅是对效忠对象的改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辛亥革命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前所未有地提出建立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可以说是我国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发展的里程碑 ,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虽然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依然命途多舛,发展风云多变 ,但“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辛亥革命及其以后中国在政治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首先,辛亥革命从政治形态与体制上彻底推翻了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虽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是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使人们观念上引起的巨大转变却不容小觑。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了这样的背景,各种政党团体、社会组织和报纸杂志纷纷涌现,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继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我想政党政治是辛亥革命对政治的影响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对于国家政治结构与模式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皇权专制时代,政党不允许存在,即使在‘预备立宪’的清末,凡与政治及公事有关的结社集会,同样也不可以‘照常设立’。” 最后,我想以上海为例,尽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在帮助各大城市确立以后的政治地位,增大政治影响方面的重大影响。孙中山曾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后上海政治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伟大意义:“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辛亥革命给上海带来的进步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尤其推动了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上海本身作为一个驰名中外的通商巨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疾风骤雨般的革命更是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政治突越的契机。“当时上海聚集了一大批有政治声望、有全国影响、有经济实力的士绅名流,如赵凤昌、熊希龄、伍廷芳、李平书,等等,他们的态度逐渐转变,与革命党人携手合作,大大提升了上海在当时政治风云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在上海整个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都可以算是一个意义显赫而无比重要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2007-04-15 15:59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由民族危机加深以及社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的巨变,促进了民族觉醒。但是,它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场失败了的革命。在此,我主要论述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一面,以及它的失败所带来的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由于袁世凯窃国而流产。我认为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不可能允许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也不会允许其建国而危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联合起来绞杀了这场革命。 2.从主观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革命党人甚至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天真的幻想,企图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的主张未能实行,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不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内部较松懈复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资本主义在中国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完成革命,一方面要依赖外国资本主义的,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也不想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方面又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阵营,甚至拱手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同盟会对暂时被迫承认共和制度的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斗争不力,致使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和平篡权”或“政变篡权”的方式,先后窃夺了许多起义省的领导权。一些掌了权的革命党人,也很快丧失革命意志,甚至蜕变成新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的政令军令,无法贯彻执行,甚至公开遭到违抗,致使南京临时政府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重重困难。孙中山积极主张用武力统一中国的北伐,就是因为受到多方掣肘,不得不半途而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还表现在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惧怕群众的革命斗争。对农民的自发斗争,不仅不积极支持,反而多方限制,甚至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由于严重脱离农民群众,得不到民主革命主力军的支持,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内外反动势力的逼迫下,只得妥协退让,将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政权拱手让给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袁世凯,使辛亥革命的成果付诸东流。 3.在军事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和积极进攻的精神,这既是资产阶级本质的弱点的表现,也是辛亥革命以妥协告终的重要原因。如武昌起义前,缺乏全国起义的周密计划和部署,武昌首义成功及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后,又未能实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致使武汉的革命军不能及时得到其它各地切实有力的支援。在武汉的革命军方面,由于领导权没有完全掌握在真正的革命者手中,并缺乏革命的军事指挥经验,因而在面临优势清军进攻的严峻形势下,未能实行如恩格斯在总结历史上起义经验时所指出的那种方针:“起义一旦开始,就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行动起来并采取进攻”①,以致陷于被动境地。例如,起义军在攻占由残敌据守的刘家庙之后,未能及时集中兵力攻歼初到滠口一带的北洋军先头部队。又如,当北洋军分批南下,向汉口逼近时,除湖南外,其它各省均未及时出兵配合。湖北省的革命党人,也未及时将本省各处起义武装统一起来,尤其不懂得将积极反清的农民群众组

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辛 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革命的发生动摇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对君主专制制度——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 ●辛亥革命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由此带来的思想解放是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说明,中国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头了,只有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推动历史前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任务,走上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 ●孙中山的社会政治理想,不仅北洋军阀未能实现,国民党政府也未能实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有条件实现孙中山的社会政治理想。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辈们的理想和事业,

而且大大发展了他们的理想和事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的忠实继承者。 由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开始的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100周年了。辛亥革命是历史的首创,它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新鲜经验,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值得我们永远纪念、深入研究。 辛亥革命冲破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堤防 中国历史悠久,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已经过了2200多年。著名的二十四史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宫廷政变、砍砍杀杀的许多故事。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这一起义固然是大胆的造反举动,但目的也只是争一个帝王的位置。楚汉相争,出身草莽的刘邦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元末农民战争,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力战群雄,开创了明朝天下。但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不管是统一还是分裂,天下始终是一人一姓的天下。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最为成熟的国家,也是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前,冲破君主专制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入近代以来,情况有了变化。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独立主权损伤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的生产方式带进中国,对中国社会生产的冲击很大;欧风美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逐渐传入中国,对国内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很大。太平天国运动发动了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冲击,虽然提出了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的理想,要在地上建立“小天堂”,但这个“新世界”、“小天堂”仍然不能摆脱封建皇帝的那一套,不能给中国指出新的出路。被人给予很高评价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只能给百孔千疮的统治机器增加一点润滑剂而已,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的面貌。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试图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它力图保住光绪皇帝的位子,既不彻底又没成功。义和团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一次缺乏有力领导且被清朝当局利用的运动,打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最终被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联合绞杀。 辛亥革命以前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 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则不同,它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标记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 【知识解读】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建立起兴中会总部,规定革命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檀香山兴中会的创建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从此他鉴定地走上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道路。 标记中国同盟会 【知识解读】1905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领会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 【知识解读】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之为三民主义。其基本内容为: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要是革命推翻清王朝,改变其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现中国的独立。 (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主”,也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就是通过涨价归公和照原

价收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实现土地的国有化,国家可以利用全国地产收入来发展经济。 领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知识解读】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简单运用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知识解读】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加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表明《辛丑条约》后,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控制和争夺中国,一方面是清政府甘心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致使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宽。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

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一百年前,无数爱国革命党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辟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百年来,它的伟大精神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祖国谱写出了无比壮丽的诗篇。 辛亥革命与当代民主 辛亥革命以前,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们几乎没有民主的观念。在鸦片战争失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方的政治思想在中国有了较多的传播,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民主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都不够深刻,也未能引起什么大的影响,但却不能否认是一种进步,同时对之后辛亥革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思想启迪作用。 在早期改良思想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孙中山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并意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推翻清王朝,实现民主共和。他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的要求。其后发展而成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更是体现了民主的思想。 虽然辛亥革命所提出的民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在之后的数十年中,所谓的民主也只是深入到了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之中,而广大的社会底层百姓,对此仍是一无所知。民主不过是个口号,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但是不可否认,辛亥革命确实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它当之无愧是中国民主的先驱,对之后的革命行动有着深远的思想启迪作用。?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流传

广远,人民对革命的追求绵延不绝。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①正是辛亥革命的不可估量的思想影响力指引着后来者的行动。?它不但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埋葬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破天荒的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促进了民主精神的高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前进的道路。?②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为之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启蒙作用,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民主。 今天看来,辛亥革命首次真正提出了民主并去付诸行动,对于现在我们的民主有着不可忽略的引领作用。同时,辛亥革命后的失败的民主对于我们来说既是经验,又是教训。为今天我们的民主建设指明了道路。 辛亥革命与当代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之后国家陷入军阀混战,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和。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人民的悲惨命运并未改变。 ?孙中山原来对袁世凯的印象并不好……如把建立民国的大任托给他是靠不住的,不赞同和他妥协议和。但是孙中山和一般资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有早日实现共和与统一,也就是廉价胜利的愿望。……因此,他又想利用袁世凯……同时,孙中山对袁世凯这个‘汉人’也抱有一些幻想……?③当然,革命党人的做法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当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得不够深刻,过分急于逼迫清帝退位以结束帝制,建立共和,而对今后国家将如何发展考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

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而是要求各人照旧做事,各人要守本分②。 其次,革命党人与工农关系恶化。武昌起义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一些州县的贫苦农民起而抗租拒债,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根基。在各反正省区,个性是立宪派、旧官僚控制的省区,却先后出现了军政府镇压工农群众事件。湖南都督谭廷闿对地主豪绅宛如菩萨,对工农群众则是屠夫。对于各地城乡劳动群众广泛开展的抗租斗争和其他形式的反剥削、反压迫斗争,反正各省的革命党人却感如芒在背,镇压也最力。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如同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不准革命闹剧,民众被排除在革命之外。革命党人对地主土绅实行保护主义,甚至依靠地主土绅来维持秩序。而往日同一条战线的盟友工农群众和会党,却成了防范和镇压的对象,导致革命党人和工农关系不断恶化。 总之,革命党人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关键是没能正确地认识和相信人民群众以及其强大的力量。革命党人不是用心地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而是运用武装力量去镇压起来革命的人民群众,严重阻碍了人民大众革命力量的发挥,加之对工农不正确的认识,严重减弱了人民大众革命的用心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对于这场影响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或者说,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那场百年前的巨变….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虽然当时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但毕竟,我们头上戴了这么一顶帽子,一顶共和的帽子! 其实,从现在来看,这场革命的准备并不充分,也就是说,革命党人并没有觉得他们会成功,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辛亥革命之所以走到那一步,既基于一系列突发事件,又有其必然的历史关联,既是清廷的宿命,又是历史的必然。如果,保路运动没有发生,如果,当时两江总督没有大肆搜捕革命党人,也许,他们就不会反…但这只能是如果。没有如果,大清王朝伴随着他267岁的岁月走进了历史深处。中华民国….来了。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皇权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掀倒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皇帝,建立全新的体制。也许,新生的共和国并不令人满意,甚而令创造者都为之失望,但从此以后,共和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大众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这就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试想一下,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突然间摇身一变,成为和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一样的共和政体,不能不令人兴奋!老大帝国终于睁开了他的双眼,他快要醒来了… 辛亥革命也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民主取代皇权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它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是历史空前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的新局面,两千多年的皇权观一夕倾覆,当然是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国人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新思想和新观念,思想空前活跃,民意空前旺盛。随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顺理成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蔚为潮流。中国共产党随之成立,并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以磅礴的气势领导中国革命奔腾向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性任务,建立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的开端和启蒙,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更带来中国政治体制、对外关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风俗观念的一系列新变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共和民主色彩和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虽然还企图继续控制、欺凌中国,但中国民众的觉醒程度空前提高,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汇成巨大的潮流,迫使当政者不能轻易对外妥协,也迫使帝国主义列强不能不顾及中国的民意,中国开始了国家地位缓慢回升的过程。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从而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更宽广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现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舆论传播更趋普及和活跃,从而为更大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准备了人才和舆论条件。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做派、交往礼节在变化,这些看似形式的变化,实际解除了人们思想的种种束缚,有利于进步和发展。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学号:09313242 姓名:吴威其实,对于辛亥革命起因的问题史学界早就开始研究讨论了,无论是中国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甚至是海外学者都有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有部分的偶然性,但其爆发是大量历史因素累积起来的共同结果。其中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这里我想着重总结有关思想及政治因素的论述,至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接下里我会仔细阐述。 一、引起辛亥革命的思想因素 一场革命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各种思潮推动了并诱导了革命的发生。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的大量社会思潮,包括反清排满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国粹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思想因素为其中的三个内容。 1、反满排满思想。对此研究较好的有刘大年的《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他更多的从阶级利益方面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认为“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直接目标,具有浓厚的反满民族斗争色彩······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1高明和高燕军的《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2赞同并延续了刘大年的观点,将反满与阶级斗争进行联系。钟珍维的《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3、钟卓安的《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4和张振铎的《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5则都从当时危亡的民族局势来分析,反满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使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的目的。 2、民主共和思想。郑克强在其《略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一文中认为“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先进性和实践性”6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力的。美国学者沙培德在《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7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情况的新视角。刘义辰的《论清末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起》直接认为民主共和思想是“反对封建、反对复辟的思想武器”8,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做了思想准备。 3、国粹主义思想。这方面的研究有杨天石的《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9、房德邻的《论国粹主义》10认为“它鼓吹‘排满革命’,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对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其实是狭隘落后的一种思想,是反满思想的极端化表现,很快就退出了历史。此外,郑师渠则有专著《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11一书,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试题: 有哪些? 答案: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相关阅读】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分析及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等。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刻,在导致辛亥革

命失败的这些原因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没有走群众路线。 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纲领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是因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在当时,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济上,赋税沉重。“田主之下,另有征税之人,佃民于输租田主外,必兼有所酬,则所谓十分取五者,但是田主之正税已耳。征税之人所私取,又必五分而取二。则是农民终岁勤动,仍无以赡养其身家也”。①在政治上,地主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也极为的残暴。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霸占路、矿,开设工厂。帝国主义还加强了政治控制和宗教渗透,所以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运动以及一些对帝国主义的抗爆运动此起彼伏。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幻想获得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革命党人没有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要求来思考革命的纲领,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更没有意识到推翻封建主义就务必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既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也没有坚决的反帝行为,而是以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来乞求换得支持。他们虽然也提出“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但地主的土地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农民没有可分的土地,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句话,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制定革命纲领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思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二、辛亥革命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之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是革命力量的活水源泉,是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革命党人对工农人民群众存在偏见。革命党人认为“下等社会”是无知的,如果没有他们这类“中等社会”的代表的“提挈”,那就只会盲目破坏。而一旦清朝覆亡之势已定,他们就觉得“下等社会”的使命即算完成,此后的一切只须依照他们的意愿“有秩序”地开展就行了。因此各省革命党人发布的文告中,不是号召工农群众向地主豪绅、向帝国主义开展斗争,

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一。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总体概括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法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过热情和民族觉醒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5)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小结: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二。辛亥革命巨大意义具体剖析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辛亥革命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例子很多,每次掀倒后,又有新的皇帝重新登上那个宝座。近代中国也是这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也免不了要登上皇位;戊戌变法也是一场以拥立皇帝为目的的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旗帜上写的是“扶清灭洋”,就是说反对外国侵略,拥护皇帝。辛亥革命则不同,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这就是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几千年习惯了的对皇帝、宰相、大臣的顶礼膜拜。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中国人从此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在时代的碰撞、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这就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的联合与斗争,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 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以得到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读后感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这是辛亥革命一笔巨大的无形遗产,令后继者受益无穷。 “确实,现代社会的学术自由,当然包括就某种政治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对君主与共和制之优劣长短的学术研究固然也应在可以讨论之列。但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学理的探讨与政治的运作未能截然分开,允许学理的探讨则势必容易导致政治秩序的混乱。”(书中315页)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是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黄兴以民国元勋的身份努力倡行实业建设,激发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工商业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勃兴。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例如,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清末相比较已呈现出新的气象,民主共和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但在商界中除极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商人的政治理念却并未明显增强,对政治的淡漠和缺乏政治责任感的状况也无明显改观。”(书中504页)我很同意《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金冲及先生的话:“海外学者对‘清末新政’作了过高评价,甚至认为如果没有革命,让清政府继续把‘新政’推行下去,中国的现代化仿佛将更顺利、更快地实现。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史学工作者对立宪派作了研究,对这一派别的立宪主张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肯定,在研究中发现,立宪派是个大群体,海外立宪派与国内立宪派有别,因地域关系,各地立宪派也并不相同,更有许多个性差异,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哪一派,哪一团体,甚至个人,都不是应取的态度;何况在极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立宪派一些起码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实现,将一些从未实现的立宪进行假设,这种研究方法很难说是一种科学态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朱英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