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

会聚构造特征

段建中

 3系省院合作项目《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陆内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编号:96S 007)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1999-03-04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昆明650011)

摘 要: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会聚构造带的形成,系走滑断裂作用转换推覆所致。会聚构造

型式以对冲式及叠覆式为主要类型,形成时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逆冲会聚作用是该区新生代重要的陆内变形特征和主要的运动学机制。

关键词:走滑,逆冲,会聚构造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除了走滑断裂作用外,还发育一系列以逆冲推覆作用为主的会聚带,并大多形成与现今地貌一致的会聚山链。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及会聚带的形成,是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重要的陆内变形特征和主要的运动学机制。滇西地区的会聚构造带,一般都具有逆冲挤压的特点,但大部的会聚带及其伴随形成的山链,都是由走滑作用转换形成,如无量山(公郎)会聚带及其山链,系由无量山2营盘山左行走滑断裂(转换)推覆所致,故我们称之为转换造山作用和转换型会聚带。

按照会聚带的几何结构,据陈吉琛等(1994)的划分,将滇中地区转换型会聚带划分为对冲式会聚带,叠覆式会聚带及旋转式会聚带等三种类型。同时也伴随着三种不同的山链形式,它们均与块体水平运动机制有关。对冲式会聚相似于同轴水平挤压机制,以形成扇形(或花瓣形)构造变形和对称式山链为特征;叠覆式会聚相似于非同轴水平挤压机制,以形成逆冲推覆体和单斜山链为特征;旋转式会聚带来自双向非同轴水平挤压作用,以形成弧形逆冲褶断带和弧形山链为特征。据我们的研究,滇西三江地区的会聚带主要以对冲式会聚和叠覆式会聚为主,它们的形成模式如图1。

1 转换型对冲会聚带特征及形成机制

南涧公郎推覆会聚带特征:南涧地区推覆构造位于无量山之北部。构造上被无量山2营盘山左行走滑断裂与澜沧江走滑断裂所夹持,形态上呈近东西走向并略向北呈弧形弯曲,过去常称之为“公郎弧形构造”。推覆会聚构造系伴随无量山2营盘山左行走滑作用转换形成。可将该区推覆构造分为北带、中带(原地系统)及南带(图2)。

卷入到该推覆构造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无量山群,上三叠统麦初箐组、三合洞组;侏罗系,白垩系等地层。其中侏罗—白垩系蚀变变形,无量山断裂又切穿中—新生代地层,故推1999年第18卷 第2期99~111页云南地质CN 53-1041 P ISSN 1004-1885

覆时期应为始新世以后,属喜马拉雅运动第一期后的构造变形。

(1)北推覆带:主要由F 4、F 5断裂及夹于其间的上三叠统麦初箐组灰黑色灰岩夹砂岩组成的逆冲(掩)推覆构造,长约近70km ,宽约2~4km

F 4断裂为一向北倾斜的逆掩断层,在乐杏村—密食绿村一带,麦初箐组灰黑色砂页岩,逆冲于南盘白垩系景星组红色泥岩上之的现象,十分清楚。逆断层面产状340~0°,倾角30~50°,上下盘岩层产状基本上一致。富谷—旧马街一带,上盘麦初箐组灰色页岩逆冲于下盘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红色砂岩之上,砂岩产状20~28°,倾角55~65°,与断层面基本一致。砂岩中还发育有平卧褶皱,层间小褶皱,顺层劈理等小构造,指示该盘向下运动。在该断层南部拥翠一带分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飞来峰体,其岩性与断层北盘岩性一致,这些现象说明F 4断层具有由北向南逆冲的特征。

F 5断层与F 4断层倾向相反,是一条向南倾斜的逆冲断层。在阿克地、新村等地,麦初箐组灰黑色砂页岩层逆冲于北盘漾江组之上。在横山公路丫口附近,麦初箐组页岩夹薄层泥灰岩逆冲于景星组红色砂岩之上(图3)。断层上盘麦初箐组页岩产状210°∠60°,劈理比较发育,其中一组劈理面形成一系列南侧上冲的叠瓦式冲断层。这些现象均说明F 5主断层上盘是向北北东方向斜冲的。

F 4与F 5两条断层在平面上呈略向北凸的弧形平行展布,两端会合圈闭,在剖面上相向倾斜。F 5断层由北向南逆冲,断面上陡下缓。F 4断层由南向北逆冲,向下延伸可能交于F 5断层。夹于这两条断层之间的麦初箐组(T 3m )在剖面上构成一楔形黑色岩块,四周被侏罗—白垩系红色岩系所包围,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完整的向斜构造形态。

在F 5断层之北部,普遍有麦初箐组、歪古村组出露,在富谷北推覆带上还残存有漾江组001云 南 地 质18卷

101

1期段建中: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201云 南 地 质18卷

地层,说明北推覆带是就近不远地区所逆冲而来的推覆体,构造变形以脆性变形为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北推覆带是由F4断层自北向南斜冲而形成,其所载的上冲岩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因受两侧岩层限制而受挤压,岩块北侧向北逆冲,在剖面上形成反冲的挤压构造楔。

(2)南推覆带:主要分布于F2断裂(回龙山断裂)以南,F1断裂(澜沧江断裂)以北,由三叠系无量山群浅变质岩系组成的逆冲岩席构成。

F2断裂呈向北凸出的弧形,长约70km,转向南交接于无量山2营盘山断裂。在回龙山—鼠街一段,是划分南盘无量山浅变质岩系与北盘中生代红色岩系的分界断裂,在遥感影像上二者关系十分明显。断层南盘(上盘)为三叠系无量山群浅变质岩系,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千枚岩,变质细砂岩等组成。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褶皱及小逆冲断层十分发育,尤其是在断裂带附近变形更强烈,形成一条明显的强构造变形带。断层北盘(下盘)为上三叠统麦初箐组,鼠街一带及回龙山北地区为侏罗系花开佐组,岩层倾向南至南西。根据该断层两盘的岩性及接触关系、伴生构造形迹来看,南盘无量山群逆冲于北盘侏罗系红色岩层之上,断层面倾向由西向东,由南东转至南西,倾角35~50°左右,为一逆断层。

F1断裂:该断裂在漫旧以西呈近东西向分布,漫旧以东呈北西向分布,再向南转为近南北向。平面上总体形态呈大致平行于F2断裂的弧形,是澜沧江断裂中段,公郎弧形构造的转折部位。断裂北盘为三叠系无量山群浅变质岩。在澜沧江边的丫口田村附近,见无量山浅变质岩系逆冲于下第三系始新统紫色砾岩层之上(图4)。

由无量山群组成的南推覆带,前缘推覆到侏罗、白垩系及上三叠统岩片之上,不但使该岩片发生变质,而且构造变形强烈,还发育大量的一系列平卧、倒转褶皱和逆冲断层,断层面与褶皱面均南倾。另外,从F1断裂向北东凸出的弧形与无量山群的展布,构造线是完全协调的。因此,南推覆带应是一个由南向北推覆,且规模较大的叠瓦式推覆构造。

(3)中带(原地系统):由F2和F4断裂所夹持的原地系统,由上三叠统麦初箐组、侏罗—白垩系组成,宽约5~8km,与南、北推覆带总体展布方向一致,与推覆构造同期形成的褶皱和断裂也很发育。在西起黑惠江,东至新街长约40km的中带原地系统岩片之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构造。飞来峰面积大者可达016km2,小者面积仅011km2。有的呈孤独单个飞来峰,有的呈线性排列,在长虫街一带形成飞来峰群。飞来峰体主要由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麦初箐组泥灰岩构成,其地面标志十分明显,峰体呈顶盖覆卧于山梁顶上或山脊上。如阿水沟飞来峰(图5),大字山飞来峰(图6),呈一顶盖状于山梁的最高峰处覆卧于侏罗、白垩系红层之上,数千米之处均能看到这一十分壮观的飞来峰。

根据飞来峰峰体之灰岩产状、推覆界面产状及下伏岩层产状,中带(原地系统上)形成的飞来峰,是由北西—北东方向向南东—南西方向所运动,亦与该区弧形构造吻合。南涧地区公郎对冲式推覆会聚带形成时,所受的水平挤压作用,显然与无量山2营盘山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和澜沧江断裂左行走滑作用有成生联系,并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实际上挤压作用为走滑作用转换而来,当无量山左行走滑断裂西侧块体向南滑移时,亦受到澜沧江左行走滑断裂东侧块体,向北滑移产生的对冲阻力,二者在公郎地区对冲碰撞,故在纵剖面上形成对称的扇形挤压构造,地貌上强烈隆起,形成公郎2回龙山山链,故我们将该区称之为转换型对冲式会聚带。

2 转换型叠覆会聚带特征及形成机制

211 兰坪2马登地区推覆会聚带

该地区推覆构造横跨兰坪与剑川两县,西起兰坪四十里箐断裂(F 1),东至马登2乔后断裂带(F 4),东西宽约40km 。由数条近南北向分布的逆冲断裂,构成前缘逆冲带,这些断层面产状大多向西(或北西)倾,少量为向东倾。逆冲(掩)推覆构造及其所形成的飞来峰构造,主要集中在与维西2乔后走滑断裂斜交的氵比江断裂带(F 2)和石花坪断裂带(F 3)上,而这两条断裂之间的雪邦山东坡,则无飞来峰展布。据粗略统计,仅在这两条断裂通过的金顶及马登地区,飞来峰多达40余处,大者可达4~5km 2,小者仅数百平方米。飞来峰呈带状展布,向北可延至维西菜子地,向南逐渐减少,总长近60km (图7)。

卷入到该区推覆构造的地层计有:外来系统:上三叠统歪古村组砂泥岩夹火山熔山,三合洞组灰岩、麦初箐组页岩夹泥灰岩: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砂泥岩;下白垩统景星组砂岩。原地系统:下白垩统南星组泥岩,虎头寺组砂岩:下第三系古新统云龙组、果郎组砂泥岩。外来系统被逆冲推覆或呈飞来峰状覆卧于白垩—下第三系等原地系统之上,故推覆时期在早第三纪渐新世之后,属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变形。

根据该区断裂特征及相互关系、飞来峰展布特征,可将该区推覆构造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近南北向推覆构造和近东西向推覆构造,后者形成时间稍晚于前者。近南北向推覆构造:主要受F 1(四十里箐断裂)、F 2(氵比江断裂)、F 3(石花坪断裂)等一系列与之大致平行的断裂所控制。

F 1断裂:沿四十里箐一带北延至华昌山断裂带,长度大于60km 。为一高角度向西倾的逆冲断裂。在拉井东南四十里箐公路附近,见上白垩统南新组砂岩逆冲于下第三系云龙组之上(图8),断裂面附近挤压破碎现象明显,在南新组砂岩中还发育近南北向的次级小断裂及节理。

F 2断裂:大至呈20°

方向沿氵比江一带展布,向北于通甸附近斜交于乔后断裂上,向南转为南北向,至白洋厂一带尖灭于白垩系。氵比江断裂对第三系沉积起明显的控制作用。沿断裂带以西地区广泛发育下第三系云龙组膏盐沉积,断裂带以东则广泛出露中生代红层。红层中广泛发育轴面西倾的倒转褶皱。断裂北段马鞍山至金顶矿区一带,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发育,飞来峰广布,第三纪—第四纪沉积最厚,表明该断断裂活动尤为剧烈。在小盐井丫口北,断裂西盘白垩系逆冲于东盘下第三系云龙组之上,断裂面西倾。而在兰坪县城北采石场一带,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呈飞来峰覆卧于下第三系泥岩之上,断裂面东倾(图9)。断裂面产状的变化,反映出该断裂除了具有逆冲推覆特征外,同时还具有扭性的特征。在福东村附近,断裂西盘下第三系云龙组高角度逆冲于东盘上第三系三营组,断裂同时切穿三营组地层(图10)。可见,氵比江断裂带上的逆冲推覆作用,在晚上新世后仍有较强烈的活动。沿断裂带普遍存在宽数米的挤压破碎带及角砾岩,硅化、褪色现象较为普遍。初步统计,断裂带上分布约近二十多个大小不一的飞来峰,均系由外来系统上三叠统灰岩、侏罗系花开佐组、白垩系景星组砂泥岩组成。它们一般均出现在山梁的最高处,或山脊半坡,覆卧于较新地层之上。如金顶矿区南厂西坡飞来峰,T 2S 灰岩覆卧于E 3砂砾岩之上等。

F 3断裂:位于马登盆地西侧,近南北向延伸,向北交接于乔后断裂带上,向南尖灭于中生代红层,长度大于30km 。断裂西盘主要为上三叠统麦初箐组及少量三合洞组,逆冲或逆掩于东

3011期段建中: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501

1期段建中: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601云 南 地 质18卷

盘中侏罗统花开佐组之上(图11)。断裂两盘岩层同向倾斜,地层明显重复,具叠瓦式逆冲特征,断裂带岩石破碎混乱,靠上盘岩石多发育碎裂岩,下盘则发育断层泥。断层面西倾,但不同地段倾角大小不一。石花坪一带断层面倾角15~25°,反映逆掩性质;在马登电站附近,倾角50~70°,反映逆冲性质;在长谷岭附近,倾角大于70°,反映高角度逆冲。在一些灰岩断层面上具有断层三角面形成的断层崖,表现出西盘早期逆冲,晚期则为正断层性质。沿断裂带分布有近十个飞来峰,为外来系统三合洞组灰岩及麦初箐组泥灰岩,覆卧于侏罗—白垩系之上。地貌标志明显。

近东西向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兰坪温水庙,小利坪以及金顶矿区。东西向构造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南北向构造。在温水庙、福东村一带,东西向构造错断南北向氵比江断裂,并使侏罗—白垩系左行错移达300m ,沿断裂一线还分布较多飞来峰(图12甲)。在金顶矿区,东西向构造左行错移南北向构造及氵比江断裂,错距在100m 左右(图12乙)。在北厂及南厂,沿东西向断裂带,普遍见外来系统中侏罗统花开佐组、白垩系景星组砂岩泥岩、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逆冲或逆掩于原地系统下第三系之上(图13、图14),并且在推覆界面之下赋存有良好的铅锌矿体,矿体的形态、展布完全受东西向推覆构造所控制,说明它既是赋矿构造,同时也是控矿构造。

对于该地区推覆构造的根带及推覆应力方向,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1∶20万兰坪幅认为,推覆构造及飞来峰系由北向南逆冲推覆所致;(2)1∶5万兰坪、马登幅认为:金顶地区的飞来峰,根带为氵比江断裂;马登地区的飞来峰,根带为石花坪断裂。均系受到来自

北西方向的挤压推覆应力,由西向东逆冲所致。(3)何科昭等〔1〕〔2〕认为:推覆构造的根带来自

乔后断裂以东的石钟山地区的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系由西向东逆冲推覆所致。

根据我们的研究,该区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推覆构造,均系受维西2乔后断裂左行走滑转换推覆所致,亦存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挤压推覆应力。不赞同第三种观点,其理由如下:

(1)沿兰坪2马登地区展布的一系列近南北向逆断层及飞来峰构造,大多数为断层面西倾或北西倾;在金顶矿区北厂,则表现为断层面北倾的逆冲推覆构造。

(2)石钟山地区发育的三合洞组灰岩,最大厚度不过90m ;而马登2金顶地区出现的三合洞组灰岩飞来峰的厚度在227—380m 以上。

(3)氵比江断裂带东侧出露的外来系统上侏罗统坝注路组、白垩系景星组,是石钟山地区完全缺失的地层。而该地层在氵比江断裂以西至北部则有广泛的组沉织。

(4)据矿区钻孔资料(图14),在北厂矿段,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麦初箐组页岩—中侏罗统花开佐组砂泥岩—白垩系景星组砂岩等外来系统,呈叠瓦状逆冲推覆于原地系统下第三系云龙组之上,断层面倾向北—北西。据ZK 89—2钻孔,由地表向下垂深达600m ,仍见花开佐组逆冲于上矿层之上。如此厚大且深延的推覆体(我们暂且不管断层面产状如何),如何确系来自石钟山地区,那所过之处,特别是雪邦山东坡存在无飞来峰空白区,是无法解释的。况且,在乔后断裂以东的整个石钟山地区,区域上没有花开佐组及景星组的沉积。

(5)金顶地区三合洞组灰岩飞来峰及下第三系云龙组泥岩中,以及雪邦山西坡的侏罗—白垩系中,均大量发育轴面北—西倾的倒转、平卧褶曲。对景星组砂岩进行的岩组测量,主应力方向一组为260°及一组330°,亦表明了该区主推覆应力来自西—北西方向。

以上情况表明,兰坪2马登地区会聚带的形成,系维西2乔后左行走滑断裂南西侧块体向南7011期段建中: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801云 南 地 质18卷

东滑移,至氵比江断裂带和石花坪断裂带上,产生强烈的挤压会聚作用,沿会聚带形成近南北向的西陡东缓的山链(如雪邦山链)。走滑与推覆是转换关系,走滑作用导致了挤压推覆作用,挤压推覆作用吸收了大量走滑位移量,致使乔后断裂的左旋位移量向南逐渐减小,以致消失。另外,金顶矿区北厂的近东西向推覆构造,是因乔后断裂和氵比江断裂的走向改变所引起的。氵比江断裂与乔后断裂在河西呈40°相交,当断裂西侧块体向南东滑移,至氵比江断裂带又转向南滑移,至金顶北厂一带受阻,而形成的近东西向会聚带。

上述会聚带的形成,系乔后左行走滑断裂转换推覆所致,其主应力来自北西方向。故我们称之为转换叠覆会聚带。

212 丽江2鹤庆地区推覆会聚带

推覆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为松潘2甘孜地槽褶皱区与扬子地台的分界过渡带,构造位置十分醒目。推覆构造严格受到丽江2剑川断裂(F1);牛街2鹤庆断裂(F2);鹤庆2洱源断裂(F3)等几条大致相互平行的断裂控制。断裂带总体展布方向在40~50°之间,向北东方向延伸至四川木里一带,与著名的龙门山2锦屏山推覆构造带相连。卷入到该区推覆构造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下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且主要断裂均切穿下第三系,较老地层呈飞来峰逆冲于下第三系渐新统之上,故推覆时间应晚于渐新世,属喜马拉雅运动第一期后构造变形。根据推覆构造带内主要断裂的相互关系,岩浆侵入事件等,将该地区的推覆构造分为早期北东向推覆构造,及稍晚期近东西向推覆构造(图15)。

北东向推覆构造:主要由F1、F2、F3等几条主干逆冲断裂,及其所夹持的楔形冲断岩块组成推覆会聚带,整个带宽大于20km。

F1、F2断裂:处在推覆带的中心位置,断面呈缓波状直线型,总体走向35~40°,北西倾。在北部金棉—长坪一带,由多条逆冲断裂构成叠瓦式构造,地貌上十分清楚地构成长条形的断裂谷地。普遍见较老地层逆冲或逆掩于较新地层之上。如在长坪子,灯影组灰岩逆冲于二叠系玄武岩及三叠系白衙组之上,断裂面北西倾,倾角50°左右;在龙山一带,二叠系玄武岩、灰岩逆冲于三叠系松桂组之上,断裂带附近的灰岩破碎成角砾状,页岩中产生小褶曲和错动,具轻微变质现象(图16甲);在亚山村公路上,见三叠系白衙组灰岩逆冲于下第三系丽江组灰质角砾岩上(图16乙)。

F3断裂:处在推覆构造带的南东侧,断裂呈舒缓波状,走向约35°,北西倾,破碎带发育。断裂南段基本控制了下第三系的沉积,在牛街、三营一带分布有众多的现代温泉;断裂北段,常表现为较老地层逆冲于较新地层之上;断裂中段丽江瓦窑村—鹤庆石宝山一带,则见大量三叠系呈飞来峰状卧覆或逆掩于下第三系之上。据初步统计,该区分布的飞来峰约7~8个,其中较大的为石宝山北飞来峰。

石宝山北飞来峰:分布于鹤庆盆地东侧石宝山以北山峰一线,长约5km,宽约115km,近南北向分布。飞来峰由中三叠统白衙组灰岩组成,卧覆于下第三系丽江组紫红色泥岩、灰质角砾岩层之上。推覆界面环绕呈一椭圆形封闭之顶界,倾向北西,倾角较缓(图17)。飞来峰之北部,在干河、三义、瓦窑村东尚有飞来峰出露。飞来峰体除了白衙组灰岩之外,还可见由上三叠统松桂组砂、页岩形成的飞来峰,同样卧覆于下第三系之上,断面北西倾,倾角也较缓。根据飞来峰的产状及周边地质情况分析,在丽江—鹤庆一带均有中三叠统白衙组、松桂组的广泛沉积,故飞来峰系由丽江2鹤庆盆地以西地区,被来自北西方向的挤压应力逆冲推

覆所致。

近东西向推覆构造:主要

分布在鹤庆盆地西侧汝南哨—

大马厂一带。东西向构造十分

发育,最北边的三义2白汗场东西向隆起,将丽江及鹤庆的更

新统沉积分隔开,显然,隆起发

生在更新世以后。在汝南哨一

带,发育有数条大致平行排列

的近东西向逆断层,断层面均

为北倾,倾角自北而南由陡

(80°)变缓(50°),在小马厂一

带变为低倾角(20~30°

)逆掩断层,见中三叠统白衙组灰岩

低角度逆掩于上三叠统松桂组

砂页岩之上,局部形成飞来峰

和构造窗。在大马厂以南地区

则发育数条形态不规整之近南

北向逆断层,断面倾向西,倾角

小于35°,表现为较老地层自西

向东,呈叠瓦状逆掩在较新地

层之上。大马厂与黑泥哨之间

最为复杂,在东西向逆掩断层

与南北向逆掩断层交合部位,

形成形状复杂的飞来峰,由下三叠统泥灰岩夹页岩组成一个

东西长约8km ,南北长近9km

的“T ”字形飞来峰,分别覆于

中上三叠统之上。造成该飞来

峰圈闭的断层线复杂弯曲,断

面波状起伏,倾向变化较大,倾

角小于30°,该推覆构造还普遍

引起原地系统的地层发生牵引现象(图18)。上述大马厂2黑泥哨复杂的飞来峰,原是向西倾斜的南北向推覆体,被稍后发生的近东西向推覆构造叠加改造形成,表明东西向构造较南北向构造形成时间稍晚。另外,该区的东西向构造被限制在F 1和F 3断裂之间,也表明近东西向构造晚于北东向构造。在汝南哨沿东西向逆掩断层侵入的喜马拉雅期苦橄玄武岩、辉橄岩,在江尾塘见其侵入于上第三系中,在丽江见被第四系更新统不整合覆盖。因此,该地区的近东西向推覆构造的形成应于上新世以后,更新世以前。

9

011期段建中: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转换)会聚构造特征 

从该地区发育的北东向推覆构造带及东西向推覆构造的特征,与丽江—剑川等几条左行走滑断裂的几何关系分析,二者具转换关系。北东向的逆冲推覆作用,造成该区地壳横向上缩短,垂向上加厚,吸收了这几条走滑断裂的左行位移量,沿会聚带形成北西陡南东缓的山链。东西向的推覆构造,系断裂西侧块体向南滑移产生的挤压作用形成。

从区域上看,丽江地区推覆构造带向北东延伸至川西木里、龙门山一带,区域上形成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并且作为环绕青藏高原的边缘构造带,是伴随青藏高原形成而产生的。限于目前的研究程度,尚不能系统、全面加以总结,有待今后工作解决。

参 考 文 献

〔1〕何科昭、赵崇贺、何浩生等,1996,滇西陆内裂谷与造山作用——滇西地区印支期后的构造演化,中国

地质大学出版社。

〔2〕罗君烈、杨友华、赵准等,1994,滇西特提斯的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地质专报四?45,地质

出版社。

011云 南 地 质18卷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第44卷 第4期西北地质Vol.44 No.42011年(总180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Sum18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4-012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 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宋和平1,张炜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100; 2.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三叠系延长组上组合地层作为下寺湾油田的主力油层段,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其后备资 源日显不足。通过对近年来下寺湾地区探井含油层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 -长10段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8段,对其沉积微相、砂体形态、 储盖组合、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下寺湾油田持续稳步发展寻找到层系接替 资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层系接替;储层特征;构造形态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倾单伊陕斜坡的南部(杨俊杰,2002)(图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比较富集的地区之一,面积约2 285km2。该油田经历了3个勘探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对甘泉县桥镇以东、王坪以西一带进行了勘探验证,钻探127口井,其中试油108口井,87口井获工业油流,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1、长2和延安组延7、延9、延10油层,探明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2 127×104t;第二阶段是1987年组建延长油矿管理局下寺湾钻采公司,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战略,主要围绕已有探井扩大生产规模,到2001年先后在柳洛峪南部、雨岔西部、张岔、北沟、川道-龙咀沟、道镇等区块对延长组长2、长3、长6油组进行了勘探,累计探明含油面积408km2,已探明地质储量11 600.8×104t;第三阶段是2008年开始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进行勘探,相继发现了柳洛峪区块延长组长8,雨岔区块延长组长7、长8、长10,川道-龙咀沟区块延长组的长7、长8油层组。 随着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组合地层开发状况的日趋饱和,可用于继续勘探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日渐减少。笔者依据近年来在下寺湾地区探井钻遇油层特征,主要针对三叠系下组合地层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为下寺湾油田稳步增长寻找到接替性油藏资源(裘亦楠等,1994,1998;李道品,2002)。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经过长期的地质发展演化,形  收稿日期:2011-05-24;修回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下寺湾采油厂“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2008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6-),男,陕西甘泉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shp663@163.com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 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 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 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细 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 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 风化剥蚀。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 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构造成因初步研究

卷(Volum e)23,期(Num ber)2,总(SUM)80 页(Pages)191~196,1999,6(Jun.,1999)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 构造成因初步研究X 任文军 张庆龙 张进 郭令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 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在早古生代由祁连海槽与鄂尔多斯盆地碰撞拼贴产生的近东西方 向的侧向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盆地西缘近南北向的青铜峡-固原断裂是碰撞拼贴带,断裂带与 中央古隆起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秦岭海槽由南向北推挤以及渭北构造带北界的近东西走向的草 碧-老龙山-圣人桥断裂的左行走滑使中央古隆起的南端向东转折,导致中央古隆起在平面上呈 现“L”形展布。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央古隆起 板块构造 断裂 挤压应力 1 前 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克拉通盆地,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盆地之一。从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时,盆地南部为秦岭海槽,西南部为祁连海槽,西北部为贺兰坳拉槽[1995,林畅松等]。中央古隆起是鄂尔多斯盆地一个主要构造单元。从1988年12月在中央古隆起的东翼北部的第一口科学探井——陕参1井获得工业气流后,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中找到了目前我国最大碳酸盐岩气田,这一大型气田的产出与中央古隆起关系甚密。因此,近年来,研究中央古隆起的成因已成为热点之一。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中央古隆起的成因观点[1992,汤锡元等;1994,张军等],经我们研究认为:祁连海槽在古生代由西向东的推挤和秦岭海槽由南向北的推挤是形成中央古隆起的主要原因。 X本文研究得到“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96-110-01-05-09。 任文军,男,1966年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构造地质及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的研究。 1999年1月收到,1999年5月改回。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3-人教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位置特点。 2.能理解“三江源为何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什么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的源头”。3.了解确定大河源头的困难和原则。 4.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了解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通过读图描述,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和回忆旧知,归纳三江源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3.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学习确定大河源头的原则。 4.阅读课文,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分析研究,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讨论探究,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寻找黄河源头的“仿真情境”,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2.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和人地协调思想,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能成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功能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1. 河流探源。 2. 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读图分析、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24-27]。盆地北以阴山为界,向南经陕西, 至北秦岭;西与六盘山、贺兰山毗邻,向东延伸,至山西吕梁山[7]。盆地横跨内 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五省份,总面积约33×104km2。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2.1.1 大地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图2-1),鄂尔多斯盆地地块北隔河套盆地与内蒙地轴 相望,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西与北祁连褶皱带为界,至东部鄂尔多斯地块[28]。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构造格局图(据陈刚,1994)构造区划:Ⅰ鄂尔多斯地块;Ⅰ1天环向斜,Ⅰ2东部斜坡,Ⅰ3东南部挠褶带;Ⅱ贺兰断褶带;Ⅲ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Ⅲ1六盘山-鄂尔多斯南缘过渡带,a 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b 南北向构造带;c 鄂尔多斯南缘冲断带;Ⅲ2 祁连—北秦岭带:a 北祁连构造带; b 中祁连构造带; c 南祁连构造带; d 北秦岭带;Ⅳ阿拉善地块(阿拉善隆起);Ⅴ山西地块;Ⅵ伊盟隆起;Ⅶ内蒙加里东海西褶皱带;Ⅷ内蒙隆起。 主要断裂:①离石断裂;②桌子山东断裂;③贺兰山东麓断裂;④地块西南缘边界断裂:(4a)龙首山—查汉布鲁格断裂,(4b)金塔泉—马家滩断裂,(4c)惠安堡—沙井子断裂,(4d)草碧—老龙山—口镇圣人桥断裂;⑤青铜峡—固原断裂;⑥地块南缘过渡带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6a)北祁连—海原断裂,(6b)宝鸡—洛南—栾川断裂;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与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7a)临夏—武山断裂,(7b)商县—丹凤断裂。 图例说明:1、祁连—北秦岭变质杂岩(Ar-Pt1),2、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3、二、三级构造单元分界 2.1.2 研究范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是第一节自然特征内容的延伸,通过探寻江河的源头活动,发现三江源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让学生明确三江源地区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金腊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明确三江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⑵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掌握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⑵学生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的能力。 ⑵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江源地区视频,展示三江源的景观图片。如画的图片将学生带入三江源地区,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独立自学 任务安排:阅读教材和地图册,独立完成学案“我自主,我能行”部分。通过独立完成学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 一、走进三江源——江河的源地 教师提问:1、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区域地理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该区域的什么特点? 2、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1、地理位置。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青藏高原腹地。 教师提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师生总结:1、运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明确三江源地区所在的地势阶梯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运用类比的方法,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 2、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教师提问(提升):通过数据对比,说出三江源地区水源对哪条河流的影响更大?简要分析原因。 承转:这里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因为降水丰富吗?(课件出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图文稿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效应引起了一系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责任。 目前,CO2减排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缩写为CCS)技术是能够有效减少CO2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原理是将CO2转变成超临界态封存于地下埋存体中。 而CO2地质埋存体主要有三种: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和不适宜开采的煤层。其中,深部咸水层由于其分布广泛,上部隔水层没有被过多地穿透(而油田开采时油井大量地破坏圈闭),封闭性能相对较好,总孔隙体积容量巨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封存潜力和可实施的地质容器。 关于深部咸水层CO2封存技术已开展了很多研究和示范工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CO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运移规律、封存机理和储存潜力评估等方面,为深入研究和实施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然而,不同沉积盆地、不同深部咸水层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特征,这些差异使CO2—水—岩石相互作用因盆地储层而异,导致CO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封存机理呈现复杂化。神华集团CCS全流程示范工程项目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覆盖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 盆地内深部咸水层分布广泛,其中发育有多套适宜于CO2地质封存的储盖层组合,评估的CO2总封存潜力达数百亿吨,封存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该盆地深部咸水层中砂岩杂基含量普遍较高,矿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普遍低,物性差,基本上是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文章编号:1000-2634(2005)02-0017-05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3 曹忠辉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二套烃源岩,源岩类型有煤层、暗色泥岩和灰岩;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障壁砂坝、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河道砂三套储集体,储集体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上石盒子组沉积的湖相厚层泥岩为气田区域盖层,局部盖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的泥质岩,具有多封盖体系;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气田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各种的地质特征表明大牛气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气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TE112.323 文献标识码:A 大牛地气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交界处,构造位置位于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 [1] (图1)。 图1 气田位置图 大牛地气田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 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在该套地层中发育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套气层。在本区大牛地气田主要指的是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气层。 1 区域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长期稳定发育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 [2] ,可分为5个原型盆地发展阶段,即中 晚元古代以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主的裂陷槽盆地,早古生代以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以滨海碳酸盐岩逐渐过渡为碎屑岩台地的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三叠世到白垩纪的大型内陆湖泊、河流沉积的坳陷盆地,以及新生代内陆河湖断陷充填型周缘断陷盆地。5个原型盆地有不同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特征,形成了三套含油气体系,即下古生界寒武2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体系、上古生界石炭系2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含油气体系和中生界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含油气体系,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为一个典型的复式含油气系统。本文所论及的大牛 地气田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含油气体系。 2 复式烃源 大牛地气田存在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 第27卷 第2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Vol .27 No .2 2005年 4月 Journal of South west Petr oleu m I nstitute Ap r 2005  3收稿日期:2004-03-09 作者简介:曹忠辉(1968-),男(汉族),河南新野人,工程师,从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及地质意义_杨锋杰

第28卷第3期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Vo l.28N o .32006年9月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 onment Sept.2006 [收稿日期] 2006 01 1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3CB214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4038) [作者简介] 杨锋杰(1957-),男,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从事地质与环境遥感应用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及地质意义 杨锋杰,王明镇,李增学,戴广凯,贾维花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时期的演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对CBERS 和ET M +卫星影像的处理,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发现直径大于300km 的环形构造,环形中心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东华池附近。该环形构造内西部为西峰油田,中东部有古生界 中生界大型煤田,东南和西北部都有铀矿的发现,4种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和铀)居于环中。地球物理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证明,该环形构造为一相对独立的块体,其活动既有升降,又有旋转,受深部控制,主要是中 新生代造山作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对多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遥感;环形影像;环形构造;地球物理 [中图分类号] P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561(2006)03 0037 05 Ring Structure in South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 Genesis YANG Feng jie,WANG M ing zhen,LI Zeng x ue,DAI Guang kai,JIA Wei hua (S chool of Ear th S ciences ,S hand on g Univ e rsity of S cie nce and T echnolog y ,Qingd ao 266510,Shan dong,China) Abstract:T hr ough pr ocessing t he CBERS and ET M +satellite imag e,a r ing st ructur e w hich is abo ut to 300km in diameter was fo und in t he southern O rdos basin.T he center of the ring approx imately locates at Dong huachi in the east o f Gansu pro vince.Fr om the point of v iew of to po gr aphy ,the main bo dy of the r ing is plus to po g raphy ,ex cept for t he southeast ern par t of the r ing.T here are fo ur ener gy so ur ce miner al depo sits in the r ing confor ma tion.T he Xifeng o il field occur s in the w ester n part of the ring str ucture,a lar ge M esozoic co alfield in the centr al easter n,and uranium deposit s both in southeaster n and nor thw estern.It is testified t hat the ring has close co rr e latio n w ith deep seated structure and do minated by the mantle plume in the deep o f the earth thro ug h the compre hensive study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natural earthquake.It is the result of the united effects o f the orogenic activities during M esozoic to Cenozoic period (Indo China movement,Yanshan movement,Himalayan movement).It acts as the interior power to the coex istence of multi energy so urces in the same basin.T his cog nition has a v ery impo rtant value to study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r aton basin and guide geo logical ex ploration.Key words:O rdos basin;r emo te sensing;circula r feature;ring str uctur e;geo phy sics 1 环形遥感影像 遥感方法具有多波段和宏观探测地球的能力,通过地表地质特征(岩石、土壤、植物、水文)变化而在遥感图像上产生综合影像效应 透视 功能,能够探测到埋藏一定深度的地质信息[12]。这些地质现 象的微弱变化,野外地质调查往往难以发现,或常常 被忽略。遥感图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系统性、综合 性,使这些轻微的地质变化往往被综合,在图像上产生综合效应[3],或由某种现象占主导地位,产生特殊的影像特征。通过正确的解译并配合有效的地面调查和物探资料验证,就能合理解释隐伏的地质现象。 本次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遥感图像所采用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