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题型:

选择题: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多选一)论述题材料题

一.

1当代世界政治课本1-33

2绪论第三部分

在学科体系建构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借用了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一些相关概念。

国际行为主体:它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独立行使国际权利并能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在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经历了由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以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民族国家被视为唯一的行为主体。 20世纪后,尤其是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同交往的频繁,新的行为主体不断涌现。按照一般的划分,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两大类。国家行为主体是指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是最活跃的主角,是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力量。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不拥有确定的领土和固定的居民,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又不附属于任何主权国家的实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主要形式。

主权国家:国家是具有固定的领土、一定的居民、一定的政权组机形式和主权的政治单位。领和居民是国家得以生存的客观前提与物质基础,定的政权组织是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而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国家因而被称为主权国家。主权具有双重性,包括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对内主权是指国家对其领上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拥有最高的管辖权,对外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存在着限制主权与维护主权两种对立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传统的至高无上的主权概念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领域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反映出主权国家地位的演变。但是,主权原则仍然是现行国际关系的基石,主权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主体。

国际组织:它是种跨越国界的机构,凡是两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营利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国际组织,也包括非政府国际组织。作为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当代世界中的国际组织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活跃在国际关系的不同领城和层次。其中,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冷战的结束为国际组织的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一此重要国际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组织的内部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断加强。

国家利益:利益是影响国际行为的根本因素,而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概括地说,切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因素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加以区别认识。根据轻重缓急不同,可以分为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根据不同的时效性,可以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根据不同的

内容领域,可以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当今国际社0会相互依存的客观现实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国家利益观念,但不会改变国家永久追求其核心国家利益这一事实。

国家实力: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力量以及对外部世界发挥影响的能力的总和。它既包括- -国的物质力量,又包括一国的精神力量:既包括-一国已有的现实力量,也包括国潜在的以及转化为现实力量的机制。国家实力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 - 国国际地位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外学者对国家实力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提出过衡量国家实力构成要素的不同标准。在对国家实力的讨论中,经常交替使用的概念有“国家力量”“国家权力”“综合国力”等。

3地区热点

¥朝鲜半岛新进程

1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主要内容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主要内容是:

1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

2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

3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

4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2朝鲜半岛新进程开启的原因

原因:

1. 朝鲜决定对外开放。

2. 美国就朝核问题做出让步,使得朝鲜同意放弃核武器的研究。

3. 韩国对待朝鲜态度转变,认识到合作发展的重要性。

4. 朝鲜和韩国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使得国家利益最大化

5. 中国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努力从中调和。

3取得的成果

¥中东乱局

1中东地区复杂动荡的根源

内部原因:1.经济不景气,国家经济不发达,百姓贫困是动乱的起因之一

2.社会问题严重,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使得百姓心存不满。

3.政治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外部原因:1.外部势力破坏性的进行资源掠夺和赤裸裸的政治干涉是中东陷入动荡的外因

2. 互联网的推波助澜。

3.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处于交通枢纽,一直都是强国争夺瓜分的

对象。

2中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也称巴以冲突

习总书记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持续半个多世纪未能得到解决,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得不到恢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就不可能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也无从谈起。

3巴以冲突难以化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领土问题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宗教问题耶路撒冷问题

种族问题

解释:

以色列人是最以早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就是巴勒斯坦

以色列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受到歧视迫害,犹太人先后被许多民族奴役过,这点有点像我们中国人。

犹太人流浪了几千年,始终没有一个他们自己的国家,犹太人的国家。到了二十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者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以色列,这后他们占领了许多领土,其中包括马勒斯坦。

巴勒斯坦最早是以色列国家的首都,当时是大卫王在这儿建的都,后来就是十分有名的所罗门王,当时以色列国家达到了全盛,死后,国家便分裂。他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以后这块地方就是阿拉伯人所占有,在这儿里世代繁衍。

后来以色列建国,他们认为这是自己老祖宗居住的地方,所以马勒斯坦是他们的领士,他们要收回。而这里的阿拉伯人他们认为他们也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块地方,如今国家领士被人占了,领士对一个民族,国家那意味着什么。

所以以色列人与他周围国家的阿拉伯人势同水火。

4中东和平进程开启的标志

阿以冲突的政治解决

马德里和会是解决阿以冲突的里程碑,标志着从正面冲突到谈判和解。

阿以冲突即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实质是领土问题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主要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其他冲突主要体现在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地区、约旦河、以及黎巴嫩南部水资源,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等方面。

5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原则

以土地换和平

1991年10月,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启动,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半个世纪的冲突。会议确定了阿以谈判的基本原则——“土地换和平”,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

6巴以和平进程开启起的标志

1993.9 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

1991年10月,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确立“土地换和平”基本原则,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随之作出历史性决定:通过谈判实现巴以和平。

4、发达国家

经济部分

1、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2、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容

3、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治部分

1、民主制度主要原则以及基本制度

2、三大政体特色

3、外交:

¥美国外交

1小布什时期政府的全球战略为:(1).军事方面采取先发制人战略。

(2)采取点菜式的多边主义,一方面利用多边主义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坚决摆脱多边机制与多边合作对其权势和行动的限制,经常采取单边主义政策。(3)调整全球地缘战略,构建国际安全新框架。

主要是增强与亚洲的联系

大幅度提升中东与西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

维护拉美和非洲的稳定

对华:对华政策仍将在接触和防范的框架内进行,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斗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2先发制人战略:

是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支撑,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尺度,以绝对安全为目标,采取一种超前性和进攻性的战略态势,在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国家”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威胁前将之摧毁。

小布什积极主张实力外交,把军事安全放在了美国外交战略的首要位置,主张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大的自由贸易和巩固的盟国关系为基础,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

外交政策表现出更强的进攻性、冒险性和独断专行的倾向,表现在:撕毁《京都协议书》,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等。这些处处以美国利益为首的做法,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

3全球战略的具体方法(内容形式)

1.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

2.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主义某种道义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

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

3.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主义战略的主要部分(文化输出,思想同化)

¥欧洲外交

1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几个关键点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

(3)、欧洲联盟的成立

(4)、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一体化进程意义:冲击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对区域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2欧盟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制约性因素p109

政治:存在着“民事力量”“软力量”“规范性力量”“后现代力量”等不同概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欧盟的独立性。目前欧盟的国际地位具有以下特点:

(1)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经济力量中心,并发挥出独立的影响力; (2)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中欧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板块力量和大欧洲建设的核心;

(3)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欧盟的地位与影响明显上升,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伙伴行事。

经济:

(1)欧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

1.欧洲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消除了欧洲各国的地域分割与资源禀赋的残缺而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禀赋完整性,有效地降低了资源对外依赖的风险和交易成本。

2,欧洲的货币统一使欧盟的世界经济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欧元充当国际贸易币、国际官方储备货币以及国际私人证券投资货币的地位方面以及欧元对其他国家汇率制度的影响。

3,欧盟新世纪最大规模的扩大是强化欧盟世界经济地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苏东巨变的5年之后,中东欧国家即将加入欧盟。

(2)欧盟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取决于经济实力。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欧洲已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制约性因素:

欧盟要成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作用的力量,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欧盟内部的一致性与集体行动能力。二是欧美关系的走向。对西欧国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认识和分析西欧国家之间的共性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到各个国个性,特别是西欧几个大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日本外交

1多边自主外交内容p110

(1)以日美安全保障机制为基础,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2)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日本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和中国的邦交。

(3)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

2冷战结束后日本外交采取的重大措施p111

(1)强化了日美安全合作体制

(2)采取多项立法措施,谋求成为以军事大国为核心内涵的“普通国家”。

(3)重视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也在增加。

(4)日俄关系打破僵局。

(5)借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时机,提升影响力。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 p115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竞争性,成为促使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经济制度方面的基础与动因;

二是强大的实力地位,提供了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物质基础;

三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的信奉、对历史上曾经拥有的权力地位的留恋。

基于以上可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4、发展中国家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题)p123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条件是不利的。在国内,是殖民主义者留下的低级的产业结构、二元制的经济结构、弱小的民族资本和严重的对外依赖的畸形的经济形态;在国外,是已经形成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极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谋求经济发展的。

战后至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发展准备阶段1945-1955年)、起飞阶段(1956-1965年)、高速增长阶段(1966-1973年)、开展石油斗争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阶段(974-1980年).20世纪80年代的停滞阶段及90年代以来经济调整和深化改革阶段。

在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内实行土地改革,对外收回了经济主权,主要采取的是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在起飞阶段,大多数国家转向进口替代战略,少数国家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在高速增长阶段,一些国家从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出现了五个不回的层次:第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箩二,中东石油生产和输出国;策一些中等收人且在加快发展的国家,如南非、摩洛哥、突尼斯、加蓬、智利、秘鲁、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第四,低收入但在加快发展的大国,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第五,最不发达回家,截至5年卫月日,联合国统计的这类国家有48个,其中亚洲9个、非洲34个、大洋洲4个、中美洲1个。

综观发展中国家战后的经济发展,前30年经济发展较快,成绩突出进入20世纪8年代以后,陷入停漫不前的状态:9年代以后又出现了新的增长势头。

其发展成就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2.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由于畸形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21世纪又出现了以发展中大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使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用了2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过去用1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过程。新兴经济体则成为本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3.民族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印度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发展中的科技大国,它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和开发、信息技术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它不仅能出口一般的耐用消费品、钢铁产品和有色金属,而且还能出口纺织

机械、制糖机械以及钢铁、化肥、采矿、石化和交通等方面的设备。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印度位于世界第二位,2011年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所占的份额已

达20%。在农业方面,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发展。过去的缺粮国,如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现在已能自给有余。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亚洲“四小龙”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4.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几乎等于零;2013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50.4%,首次超过发达国家。目前,中国、韩国、新加坡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已进入世界成品出口国的前20名。

2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改革

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内部原因:80年代初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

未有的多种结构性危机,经济增长失去了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天大下降。在80年代,除东亚地区保持较快增长外,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基本上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第二、通货膨胀率剧升并持续多年。

第三、外债猛增。国际收支严重失衡。1982年爆发了国际性债务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像滚雪球一样膨胀起来。为了偿还债务,发展中国家只能压缩进口,减少投资。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

外部条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世界性改革浪潮是推动发展中國家改革的外部条件。当时,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苏联东欧社义国家,无论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还是经济处于困境的国家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革。这一改革,主要涉及经济体制,特是所有制以及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各国自身经济爱展的同题而且在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导致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变化了的世界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同了认识到,经济调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内部的种种结构性缺陷上的弊端,必须深化改革,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才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因素。各国做法有差异,但改革的目标都是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多样化、外向化。

经济调整改革

3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经济调整和改革,不仅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还涉及企业所有制和经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调整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在改革之前,各国主要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则是一种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发展速度上,从追求高增长转向力求经济增长、资金平衡、货币稳定三者之间的结合;在发展模式上,从内向转外向或二者相结合的模式。发展中国家还探索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其中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引人注目。P143

2,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强调以发展工业为重点转向重视工业和农业相适应的发展,注意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第四产业(科技和信息产业),加强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努力实现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金融、服务等各部门的均衡发展。

3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

整,二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改革。

4.实行对外开放。20世纪80年代注重对外贸易的多元性和多方位。

(四)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与争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先后出现了“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等对不同改革模式的政策和经验。

华盛顿共识----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在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其基本做法是以私有化为主线,以出售国有企业为主要内容,进行经济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调整,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指导对经济体制、贸易体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华盛顿共识”实施的结果是在短短十年内摧毁了十多个经济体,速这些国家陷入了长期混乱和停滞。

“华盛顿共识”的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芬·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认为“华盛顿共识”不够全面,需要补充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民主的重要性,因此,它并未触动“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

2004年5月,美国高公司政治经济题资深顾问兼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所提出的“北京共识“”北京共识”认为,虽然各国的经济发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可循,但是中国模式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时,必须根据本国国情,通过创新和试验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基础上,目主地谋求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且持续的发展,而不能盲从西方的理论、政策和为其设定的发展模式,不惜代价地盲目改革和对外开放。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独立自主、以我为主的发展道路;不盲目听信教科书或外国专家的意见,而是针对本国国情摸索创新。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在继续的探索之中。

中国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坚持独立的同时寻求增长。

北京共识”的首要原则是创新;第二个原则是稳定;第三个原则是自主。

这些原则基本上就是邓小平所提出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因此,所谓“北京共识”,是指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道路、一种与西方国家迥异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模式、一种可以在较长时间和较大地域范围内有示范作用的“进步框架”。

2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

1苏联模式特征

(1)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度集权。经济体制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部们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在经济管理上,实行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排斥市场机制,把行政指令当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标志。

(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实行国家直接经营企业,中央实行许多部,各部实行部--企业或部--托拉斯--企业的二级或三级管理体制。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4)在分配体制上,全部实行按劳分配,不允许其他任何分配形式存在。政治体制方面,在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上,政党不分,以党代政,权利过分

集中在党机关,党机关的权利集中于个人,造成个人独断。

(5)在干部政策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造成公职人员向上级负责不向人民群众负责,导致干部脱离群众。

2苏联解体原因

(1)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以及政策主张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深层次原因

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束缚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

政治上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权利高度集中在中央,立法决策难以体现人民意志。

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执政党没有正确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3)外部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除了遏制、封锁之外,西方势力更着重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

(3布拉顿之春

3转型国家(苏联——俄罗斯)

¥经济转型

1休克疗法及其内容p19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用来被称作一整套激进的稳定宏观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改革方案和试图一部到位的经济转型方式。---创始人-杰弗里·萨克斯

内容: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通过这三化完成对经济制度的改革。

私有化和自由化是转型的核心内容,稳定化是必要条件。

(具体见课本p192)

2休克疗法带来沉重代价的原因

①休克疗法试图一步到位实现经济的自由化,如一次性放开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突然之间废除了几乎全部的对经济的计划等,会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

②激进的改革方案不合国情。休克疗法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理论基础的改革方案,其措施的实施需要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作才能发挥作用,而俄罗斯等国原有的经济体制被废除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马上建立健全,因此会出现体制上的真空,造成经济混乱。

③各国政治制度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时进行,政局动荡多变,政策朝令夕改,加大了经济改革的难度

④经互会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使各国原有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

3普京时代的经济改革内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困难内容:p212

优势:

石油煤矿等能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

具有强大的工业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邻国众多,有利于进出口贸易

困难:

受到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制约和渗透,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农业经济受到地理位置以及科技水平限制,发展落后

经济结构单一,依靠能源与军火的经济结构使得大部分商品都需要进口,受到货币比率浮动的影响比较大。

人口出生率地下,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

¥政治转型

1俄罗斯总统集权制

俄罗斯的“总统集权制”,是在“炮打白宫”后的特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其基本特点,就是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很小,政府缺少独立性,形成一种“强总

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格局。

总统决定内外政策,议会无法监督。

总统直接任命政府,议会多数派难以进入政府

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

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议会很难监督政府。

议会很难罢免总统。

议会难以修改宪法。

2俄罗斯威权政治的强化p211

¥俄罗斯外交

1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新特点

P204

2俄罗斯外交面临巨大的挑战

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渗透

②国力不足受到制约,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

③与美国等各种方面的严重分歧和冲突

6、国际舞台的中国p245 227

1、国家实力

2、国际环境

3、国家角色定位

4外交战略地位演变

5冷战后中国外交思想的创新

新发展

1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发展p229

2中国的多变外交p243

7、时代主题与国际新秩序

1中国倡导的新秩序观p277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有利因素p280

①全球互相依赖不断加深。

②推动国际合作的主题迅速增加。

③主权国家对多边外交空前重视。

3未来国际格局发展趋势

国际关系多重性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多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战略格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国家在国内政治和国际事务中采取不同的立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 1、当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这一计划又称:(“第四点计划”)杜鲁门《国会咨文》第四点 3、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4、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 5、第三世界被称作“失去的十年”是指20世纪(80年代) 6、按照APEC的目标规定,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应该在:(2020年) 7、在APEC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茂物会议(1994 印尼)) 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9、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正式运行)) 10、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这一计划是:(“星球大战”计划) 1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12、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是调

整:(产业结构) 13、“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 A、 B、20世纪 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4、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20世纪60年代) 15、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 16、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是:(中国) 17、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美国) 1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直接对 选民负责) 19、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执政是代表:(共和党) 奥巴马 是共和党人 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是代表:(自民党)菅直人 是民主党人,并且是民主党创始人 2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 是两大竞选集团 22、下列关于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是两大竞选集团) 23、在西欧国家中,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法国)法国现任总统为萨科齐 24、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瑞士) 25、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保守党和工党) 26、当今英国首相执政是代表:(保守党) 卡梅伦 27、1986年,欧共体第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8、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9、中国何时加入WTO()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0、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1、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2、田中角荣内阁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是()。 A、“亚洲一员”外交方针 B、“等距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1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在()召开的。 A、埃及 B、印度 C、缅甸 D、南斯拉夫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5、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 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D、一项基本国策 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ABD )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题 1、认识PClogo系统主备人芮成备课时间xx、9、10授课时间xx、9第二周教学内容P2---P7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这一神秘的领域,而 Logo 语言则是他们进入这一领域最好的向导。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PC Logo 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以及运行其自带的小程序,使同学们对 Logo 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 PC Logo 的启动和退出。 2、认识 PC Logo 的操作界面。 3、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 PC Logo 窗口背景和布局。 4、了解 Logo 语言的功能,增进对 Logo 语言的感性认识过程和方法 1、教学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小课题进行分层教学。 2、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logo界面。难点: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pc logo窗口背景和布局。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分层教学:分两层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教室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与反思准备一份精美的logo的图画,问学生这个好看的图画怎么画出来的?想知道么?不是画图软件是什么呢?回答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PC Loge系统画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PC Logo系统。生认真听引入新课并给出教学目标新课: 1、要知道什么是PC Loge系统,我们就要知道是哪个软件?现在打开我们桌面上的PC Loge系统 4、0中文版。听讲看演示学会打开软件 2、讲解认识PC Loge系统窗口,说说PC Loge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听讲看演示回答问题学习新知识 3、讲解演示修改背景色和笔色。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 4、讲解演示退出PC Loge系统过程。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布置练习与作业:第一层:说一说PC Loge系统的布局是什么样的?你能说的全吗?第二层:试着自己设计好看的窗口背景和布局。实践操作完成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习PC Loge兴趣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有:启动退出PC Loge系统的方法和熟悉PC Loge系统的界面组成以及设置小海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但他没有足够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介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20实际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它还通过想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4.新经济是一种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支柱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新经济的核心信息技术。 5.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地位日益显著。目前,它的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以 西欧、日本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7.当今世界政治力量结构是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是美国,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第三世界整体。 -1-

8.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9.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A.国家利益 B.生存利益 C.全局利益 D.发展利益 2.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力包括:( B ) A.资源力 B.经济力 C.科技力 D.军事力 E.文教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 了 ( C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复兴欧洲计划 4.( A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A.跨国公司 B.国际金融 C.能源 D.国际贸易 5.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D )的旗帜。 A.经济全球化 B.新科技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新经济 三、多项选择题: 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ABCDE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跨国公司 E.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备注:记得看时事报告P52,P78 页,做后面的单选及多选题 1. 格局:就是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 2.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宗旨:划分势力范围,商讨战后大国合作和维护世界秩序的问题。 主要内容:苏美英占德原则 各国联合对日方针 组建联合国 波兰边界划分 结果:形成雅尔塔体系。 3. 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4.1946年3月5日,铁幕演说P3 5. 马歇尔计划 6. 1949年4月4日,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同年8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 7. 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其中第四点内容是,利用技术和输出资本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 8. 1947年7-8月,苏,保,捷,匈,波,罗5国签订贸易协定,称作“莫洛托夫”计划。与西方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 9.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10. 1955年5月14日,苏,波,捷,匈,保,罗,阿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 11. 美苏争霸的态势:P7 70年到80年代中期,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攻守的态势互有转换: ①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 ②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则处于守势。 12. 尼克松主义主张:P8 13. 1975年苏联介入安哥拉内战,1979年出兵阿富汗。 14. 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的特点: ①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 ②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 ③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 ④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⑤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15.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P14 16.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P16 17.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是冷战时期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以美苏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 两大要素: ①以瓦解对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

世界经济与政治简述题

?什么是世界格局?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P8+P9 共4点意义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在合作与竞争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或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 研究世界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简述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P155+P156 共5点 第一,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 第二,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第三,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第四,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第五,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简述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P193中间1段 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经济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的密切结合,从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了生产力的发展 ?什么是国际秩序?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112倒数第二段;P117第2段5点 国际秩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3.世界各国主权平等;4.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5.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简述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的原则。P7最后5点 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中,从整体来认识和看待; 2.相互联系原则,强调整体内部个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3.有秩序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的, 这种秩序性和规律性规定了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4.动态原则,即整体、部分及各要素都处于运动发展之中;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以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这些原则对我们研究世界格局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我们就是把世界格局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研究的。 ?简述北约东扩的原因。P141??? 西方国家为了消化冷战的胜利成果,填补因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力量和权力真空,启动了北约东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你的得分:100 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卡翁达 D.阿尔弗雷德-索维 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的发展 C.北方国家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新德里会议 D.吉隆坡会议 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贵州教育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教案 (教育)(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六年级 教师:任伶 二零一四年九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科技) 第1课参观“咪咪豆网屋”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与生活密切相关, 2、最大可能地了解网络上有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个人 教具: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电脑网络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日益重要,可以说,网络就象一个大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可神奇了。 二、认识网络 1、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指名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2、师:网络的通讯方法有哪些?(E-mail、BBS、QQ、IP、聊天室) (学生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3、师:小调查,你们上过这些吗?(在线游戏、新闻放送、在线电影、在线听音乐、旅游天地) 4、教师板书以上各个网址,学生操作观看。

三、练一练: 1、到各浏览一下,了解网络广博的天地。 .21c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8843736.html, .163. 2、进入“咪咪豆网屋”。 3、请登录“咪咪豆网屋”查询以下事项: (1)主页里有哪些素材? (2)主页由哪些部分组成? (3)逛“咪咪豆网屋”。 四、交流心得: 你还发现网络上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把它介绍给其他同学。 五、小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喜欢上什么?

上节课,我们到网上兜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发现,网络是个大宝藏。可是,这个宝库太大了,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到我想找到的宝贝呢?今天,老师就介绍几个小帮手给大家,你们喜欢吗? 二、开始新课: 1、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雅虎:.. 21cn: search.21cn. 搜狐:.sohu. 百度: .baidu. 新浪: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8843736.html, google: .google. 2、学生操作,打开以上的搜索引擎,认识它们的“真面目”。 3、学习查找的方法(以搜狐为例)。 任务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山水”的相关资料。 操作要点:①在地址栏输入搜狐网址②单击页面中的“旅游与交通”③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山水”,再按“搜索”按钮后即可进入关于的。 4、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些关于“山水”的什么资料?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 任务二:试用百度搜索小榄菊花会的相关资料。 三、练一练: 用其它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下“中国国际放旅行社、慈善万人行”的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17年3月西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考核试题(卷)与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是:() A. 联合国大会 B. 安理会 C. 国际法院 D. 秘书处 正确答案:A 2. 为维护自己的国防独立,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比利时 正确答案:A 3. 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总共有:() A. 10个 B. 15个 C. 20个 D. 25个 正确答案:B 4. 1959年,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等6国成立的与欧共体相对抗的经济合作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经互会” C.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D. “马格里布经济共同体” 正确答案:C 5.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执政是代表:() A. 自民党 B. 民主党 C. 社会党 D. 共和党 正确答案:D 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成员国:() A. 15个 B. 28个

C. 24个 D. 26个 正确答案:B 7. 在PEC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 A. 茂物会议(1994 印尼) B. 大阪会议 C. 马尼拉会议 D. 奥克兰会议 正确答案:A 8. 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加拿大 D. 日本 正确答案:B 9. 标志冷战正式开始是()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凯南的八千字电报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朝鲜战争的爆发 正确答案:C 10. 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新东方政策”以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的西欧国家是:() A. 徳意志民主共和国 B.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正确答案:B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到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 A. 第三大贸易国 B. 第四大贸易国 C. 第五大贸易国 D. 第六大贸易国 正确答案:A 12. 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 A. 民主党和共和党 B. 激进党和保守党 C. 保守党和工党 D. 民主党和社会党 正确答案:C 13.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日本首相是() A. 中曾根康弘 B. 田中角荣 C. 小渊惠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1.简述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第一、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第二、军事上两大集团(北约与华约)强烈对抗 第三、两种类型的经济(市场与计划)并行发展,交往较少。第四、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第五、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2.简述推动多极化的有利因素 第一,世界经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之势推动多极化进程第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第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单极化倾向产生制衡作用。第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求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3.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基本特征(1)发展速度快,交易规模大 (2)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3)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制成品中又以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为快。第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也逐年扩大。 (4)贸易地区分布出现重大变化

二战后,国际贸易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贸易中迅速崛起。先是“四小龙”,后是中国大陆的崛起,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5)知识产权成为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有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 简述美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共和制:共和制是指由通过国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民意机构和公职人员监督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联邦制:联邦制是指由若干成员国(或邦、州)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制度,它是国家形式“复合制”中的一种。 三权分立:在宪法的约束下,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由法院行使,这三个部门彼此保持一定独立,但又互相制约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拥有修改宪法和制订法律,审批政府的预算和决算,批准政府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总统对高级官员的任命,调查特殊事件及对总统和副总统的复选、弹劾等权力。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总揽行政权力。宪法授予总统的权力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行政权力、立法倡议权和否决权、外交权、军事权。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

时期。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择题

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 A,战后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初期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CE) A,民族分裂主义 B,极端主义 C,霸权主义 D,新干涉主义 E,强权政治 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E,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 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制 E,布雷顿森林体系 5,近年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D )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 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 E,政治集团关系 6,20世纪90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ABCE ) A,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 B,不对抗

C,不针对第三国 D,首脑外交空前活跃E,不结盟 7,联合国的宗旨是(ABCD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协调各国行动 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D,促进国际合作 E,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ABCDE ) A,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 B,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C,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D,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E,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9,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ABC )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 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0,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CDE ) A,苏联的解体 B,美国霸权的衰落 C,东欧的剧变 D,德国的统一 E,华约的解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