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

摘要:农村民俗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农村生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幅射带动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等问题,总结其成功经验、明确做法,探讨加快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对策与建议。基本结论如下:

农村民俗文化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农村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和认同性,农村民俗文化的建构性和空间性,农村民俗文化的模式化和规范性,农村民俗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现阶段我们研究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主要依赖于文化经济论,幸福经济学和应用人口学理论等基本理论。

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持续进行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凸显出新的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与“三农”旅游的关系,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带动新型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三农”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延续农村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可以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可以塑造城市自身文化形象,突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可以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城市经济社会效益。

继2007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我省的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6—10月选取了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一是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起步,主要表现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村民俗文化团体日益增多;农村民俗工艺和民俗文化娱乐场所有所出现;农村民俗文化逐渐转化为河南省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市场正逐步形成。二是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建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以带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以节庆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积极推介和引资招商和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是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突出表现在农村民俗文化旅游得到重视和挖掘

和农村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也找出了现阶段影响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目标群体缺失;二是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限制;三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农村民俗文化的处境尴尬;四是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经济基础薄弱;五是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六是农村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七是基层组织对村民管理约束的刚性弱化使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缺乏凝聚力;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制约(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被侵占,农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性破坏不容忽视和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被静态保护手段禁锢)。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课题组成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带动河南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引导管理,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的关系,民俗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的带头作用;三是以社区为基地促进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四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发展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一方面要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五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打造农村民俗文化活动队伍;六是城乡互动发展河南民俗文化产业;七是明确目的,确立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八是发展河南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九是探讨河南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新模式,主要发展农业技术观摩、参与型模式、参与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模式、参与、自助式生活服务模式、文艺表演观赏型模式和举办特色节日民俗活动模式。

面对当前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保护传承弘扬农村民俗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农村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是整个社会的事情,需要人人关心支持,需要方方面面协调配合,做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长远规划与优先抢救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立法保障相结合、保护抢救与利用发展相结合等,使农村民俗文化的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

1.本项目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1.1本项目研究现状和趋势

农村民俗文化作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在这一领域内,关于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一课题已有许多专著、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如专著方面较有影响的有:祁庆富的《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和《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徐万邦的《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陈长平的《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张国杰的《略论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姚丽娟的《鼓楼的象征意义与认同仪式》、杨筑慧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及其探析》、刘明新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数研究者已明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当代经济的影响,认识到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将会给中国在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2选题意义

农村民俗文化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对民众教化、提高农民素质和培育新型农民有着重要作用和功能,说明了民俗的心理和意识已经渗透于经济活动之中,民俗文化的观念和思想充斥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往往不为大众所重视。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经济全球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等国内外环境给河南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当代新农村的建立,首先要从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上下文章,只有从大众的思想上先改进了,才能将新型的农村呈现在大家面前。基于此,探索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学视角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实际地利用民俗文化,将其运用于各经济领域,实现民俗文化资本化,产业化,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对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农村民俗文化概述

研究农村民俗文化,首先得弄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民俗。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少学者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

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民俗是文化传统存在与传播的载体,是广义文化层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任何民俗事项都与其赖以身存的文化环境不可脱离,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一些民俗事项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演绎,但这些演绎无不带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着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民”是指全民,它不应该是文盲、下层人、原始人或者土著人,而应该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人,和年龄、职业、性别无关。“俗”是指约定俗成的的东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和无意识地遵循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敬文在《民俗学概论》里这样描述:“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那么什么是农村民俗文化呢?既然民俗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农村民俗文化则是指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在农村广泛流传的、由生活在农村区域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模式。这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以及认知方式。这是人生追求、情感状态、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首先,从地域空间上做了限制,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文化环境上都有别于城市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形成的民俗文化也不属于农村民俗文化;其次,从性质上进行了界定,农村民俗文化必须传承于民间,那些在官方记载中传承而在民间并不流传或者与民间并没有直接关联的文化事项,都不属于农村民俗文化;同时,从传播媒介上进行了限定,不同于上层精英文化(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的传播主要通过文字进行传承,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日常生活所用的口头语言或实际动作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

2.2农村民俗文化的特征

2.2.1农村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和认同性

农村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可以说没有人类群体就没有农村民俗文化,因而,农村民俗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农村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可理解为:首先,农村民俗文化产生于农民这一特定的群体;其次,农村民俗文化形成后就成为农村集体的行为习惯,流传于一代又一代;再次,农村民俗文化在流传中由农民不断补充、加工、完善。

农村民俗文化的认同性是指农村文化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作为社会动物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团体归属愿望,而相同的民俗,正是人们从行为到心理上认同自己所归属的群体的标帜。这种共同的民俗心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2.2农村民俗文化的建构性和空间性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空间的群体创造和显现,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因而具有建构性和空间性。民俗的“建构性”正是强调民俗空间的“人工” 性质、“人文”性质。这种人工和人文性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传统性,因而,民俗空间的建构是一种依据传统的建构。特定的民俗事件总是与特定空间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空间感特别强的民俗事件则常通过空间本身来表达其礼俗意义。

2.2.3农村民俗文化的模式化和规范性

农村民俗文化是农民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农村民俗文化的模式是通过程式化在体现的。程式化是指民俗活动中人们的行为要依“规矩”而行,保证达成某种预期的结果。程式化的场景在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从共时的角度看,在相同的节令,民俗空间中展演着大致相同的场景: 春节拜祖宗、吃年夜饭的场景,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的场景,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的场景,等等。

民俗的规范性决定了它有规范功能,这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制约作用。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执行的行为准则,如法令、契约、纪律、戒律、禁忌等等。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

2.2.4 民俗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农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事象,是“事”与“象”的结合,“事”即是“事件”,是民俗活动中人与人交际的结果; “象”则兼有表象和象征双重意义。所谓符号指的是约定俗成的指代某种意义的标志物,它一方面具有特定的含义,另一方面又具有某种客观可感的形式。民俗符号包括特定民俗活动中的民俗事象和物象,任何民俗事件都是民俗物象和事象

的集合,因而可以说整个民俗活动就是一个符号化的事件,它是人们某种期望或情感的象征化表达。

2.3农村民俗文化的基本理论

2.3.1文化经济论

文化经这一时代命题和战略构想,在理论根基上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和社会系统论,在实践方位上反映了对当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综合趋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洞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一方面是精神生产已经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另一方面是强调文化的精神要素和科技要素高度统一;第三是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围绕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展开的农村民俗文化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

2.3.2幸福经济学

幸福经济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延伸。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还是幸福最大化?许多研究发现一个国家 GDP 增加的同时,全民的幸福感却没有提高。例如,美国的普通家庭在 1970 年-1999 年期间收入增加了 16%,而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 7%。财富的增加加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由此,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时,健康、亲情、心态环境等非金钱因素对幸福感的提高有更大的功能。此外受公平的待遇也是产生快乐的一个重要源泉。农村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则可以同时满足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进亲朋好友的感情,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让人产生满足的幸福感,产生精神和物质统一的效果。

2.3.3应用人口学理论

应用人口学是将人口资料与人口学方法应用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和工商企业经营活动的人口学分支领域,是对人类的数量、结构及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对人口本身的研究,扩展到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复杂联系的研究;90年代又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加以研究。从人口学的发展,尤其是应用人口学的发展来看,重视消费者的人口分析,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很多企业、厂商都很重视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人口是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体是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性别、年龄、学历特征等因

素都将对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产生影响。本文对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规模研究将以人口学理论为基础。

2.4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的种类和分布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民众所创造的并通过口头、物质、民俗或行为等非正式非官方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全民共享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关于民俗文化的分类,不同国家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在《民俗学手册》中,把民俗事项分为信仰与行为、习俗和故事、歌遥、俗语三大类;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理查德?多尔森在他的《民俗学与大众生活》中,把民俗事项分为口头民俗、物质民俗、民间社会风俗和民间表演艺术四大类。我国民俗学家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钟敬文老师在《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把民俗文化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石中英老师在《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一书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礼仪民俗和语言民俗。

笔者为了方便研究,从农村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如许多优秀的民间古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手工艺术、民间优秀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必须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事象。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有中国“四大名绣”美誉的汴绣;豫西的剪纸文化;浚县的石雕艺术、泥塑艺术、古陶艺术、柳编艺术、工艺制镜艺术;濮阳的麦秆画艺术;禹州的钧瓷艺术;洛阳的唐三彩艺术;淮阳的泥泥狗艺术;浚县的泥沽沽艺术;南阳的烙画艺术;渑池的编制艺术;豫西的芯子(又称垛子、平垛);南阳玉雕艺术等均属此类。

二是中性民俗文化。如一些民间节日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民间节会群众娱乐等。这些是要求我们在传播和继承中加以辨别和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有富有地方色彩的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剧种,还有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丰富的曲艺形式;浚县民间社火、开封盘鼓、豫西锣鼓、宝丰马街书会、太昊陵庙会、浚县古庙会、信阳茶叶节、豫西灵宝道情皮影、濮阳和周口的杂技以及节日习俗等均为此类文化。还有现在已经形成全国知名品牌的道口烧鸡、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水席等风味食品。

三是恶俗民俗文化。如个别农村流传的迷信活动,封建社会道德残余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坚决剔除的民俗文化事象。

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意义

3.1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

3.1.1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美丽乡村不仅注重物质文明更注重精神文明。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生活就是接受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乡风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参与现实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精神文化的审美和享受。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我们在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摈弃那些落后、愚昧的习俗;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还可以促进村风民俗变得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1.2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化”协调发展最重要就是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也绝不容忽视,我们已经看到,单纯的物质投入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村问题。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视野不应该仅仅关注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更要关注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民俗文化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乳交融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文化中包含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认识模式、审美情趣等总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对当地的社会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1.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

建设美丽乡村,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民的现代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心任务,也是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培养造就有较高素质、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目前条件下,农村民俗文化教育无疑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塑造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是增强农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农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维系社会团结的力量,不仅可以起到纵向的历史联系,同时还可以将处于不同空间的社会成员联系到一起,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为农民

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使农民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风尚、礼节、习惯,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素质。

3.2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与“三农”旅游

3.2.1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叫“民间文化遗产”,农村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国家公布的15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分别有113项;而我省分别在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共公布了3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给我省的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不过情况并不容乐观,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商业化,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年轻人出来打工,使在农村传承的文化失去了继承人;有钱后盖起新式住房,也使千姿万态的村貌失去原样;大规模的旅游,更使很多民俗因为商业表演,失去了原发的冲动和情感;还有文物贩子,大量从遗存丰富的地区淘宝。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民俗可以使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自觉地爱惜它,传承它,发展它,由此使民俗文化保持不竭的魅力。

3.2.2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带动新型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

农村的民俗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包括远古的文化遗址,而且还有部分的民俗景物和现实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和几千年文化积淀,在民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广博深厚的文化资源。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日益凸现出来,农村民俗旅游、休闲娱乐,已成为城镇人时兴的潮流。农村民俗物品、民俗表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应遵循市场规律,将文化历史精华和现代农民的文化需求有机整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丰富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农村民俗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而且能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民间传统习俗相结合,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3.2.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为“三农”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

一方面农村地区不仅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民俗文化风情和氛围,许多比较古老的民俗风情文化都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形态中展现出来,这些民俗风情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形式来弘扬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当前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相对城市提供的传媒文化和时尚文化来说,

农村能提供的通常是传统文化,这将丰富大众所享有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的开发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和农民旅游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3.3.1延续农村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

一个城市要想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居民拥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厚度的认同感,就必须在对历史文化传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找到能够有利于促进当代城市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共同价值观念,加强城市的内在凝聚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发展。

在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深厚的群体认同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当其冲就是要使某些文化受众有一定程度的历史认同感,生成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某种生活,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特性,它产生于内部,隐藏于文化传统中,体现出一定的社区特征,形成独特的味道文化。因此,当一个城市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时,就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发展,维护他们的民族遗产,从而使现代都市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城市”这一城市特色。

3.3.2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要想改变文化融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单一的局面,维护文化多样性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一些民俗文化基本上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在特定的生活环境,运用特定生活方式,创造的集体文化,所以其性能、内容和形式,是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也是和当地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的。隐藏在民俗文化中的各种地理环境特征,生活目标,以及地方风味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都市社会的融合剂。这样具有认同感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唤醒人在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促使当代城市民俗文化更有活力。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保存和保护这些具有浓厚民俗

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功能的文化多样性,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博物馆”,其载入民俗文化并将其大力保护是必要的,并应该做到措施全面。在文化极其强大的大城市,不仅需要保护和保全较高程度的同质性的民间的文化形式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还需要保护和保全更高程度的不同质不同地域的文化形式;更需要的保护和保存的城市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形态特征,和保护和保存文遥远的乡村民俗文化形式,这才是一个城市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真正责任体现。

3.3.3塑造城市自身文化形象,突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

要想保持城市的发展在文化生态上的多元化以及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那就要求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形式不能釆用固定模式来进行统一管辖,而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突显鲜明的文化个性。

每个城市的形象都存在个性差异,其表现形式也不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有所不同表现的。在各个城市文化中,具有原生态意义的民俗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脚,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遗产与城市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性、文化理解心理、情感追求与价值观念,而这些都是各个城市显现出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原因,城市也现象出了自身风格鲜明的独特性,也就区别于其他城市。在我国,为了表现城市的独特形象,就要彰显其独特的文化,这就要求城市要根据其不同的文化表现物来使自身文化特色表现得更为明显,以突显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质。例如,作封建皇权中心的紫禁城——北京,它就主要通过灯笼,古董,古建筑等多种民俗文化的体现形式区别于其他城市;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苏州,因其浓郁江南特色,其城市文化的表现则通过苏州地方特色的戏曲,评弹,刺绣等丰富的江南民俗文化形式来反映,这也是其他城市不拥有的。不同城市充满不同的节日和其他形式的民俗文化,城市管理者则通过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渲染城市,使得外界对城市有独特的认识。各种不同的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塑造了城市的独特形象,彰显了鲜明独特的城市文化。

3.3.4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城市经济社会效益

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各种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不能仅仅依靠如农业、工业、商业等一些传统行业发展支持。在现代社会中,更需要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在这方面,民俗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民俗文化都是以传统物质产品存在,但其功能性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但并没有完全局限于“传统”物质的范围。这些传统的物质表现形式,可通过在全新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下的创新与加工下,转换成重要的文化资源,从而提升现代城市的经济实力,带动现代城市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技能,你可以创建一个文化品牌,城市品牌,导致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深刻意义,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学者指出:“这个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而且“它与现代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而并非完全不可逾越的鸿沟。

民俗文化更是促进现代城市之间关系的重要媒介,这清晰地反映在许多城市的现代旅游业上。为发展城市积极,活跃城市民俗文化旅游,城市都以民俗文化项目,民俗文化标志物,

如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艺术节,民俗商品博览会及民俗文化的创始人和传承人为吸引点,扩大民俗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也被广泛应用在现代都市的电影电视,出版,娱乐等文化产业,带动了这些行业的经济发展。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城市化进程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虽然有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却可以在发展中不断的融合和互补,这正是我们提倡城市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前提。

4.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我省的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6—10月选取了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先后到了商丘民权、开封朱仙镇、周口淮阳、鹤壁浚县、三门峡灵宝、陕县、平顶山宝丰、洛阳、南阳内乡、镇平等十余个县市实地调研,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4.1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起步

4.1.1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村民俗文化团体日益增多

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俗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在南阳市内乡县的16个乡镇中,有 72支农民自己组建的农村文艺宣传队,他们除了平时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和村镇表演,还到内乡周边的邓州市、淅川县、镇平县等地进行演出,平均每年演出 1600 多场。各宣传队在县境内外开展有偿演出时,根据双方自愿协商的,宣传队每场收取 300 元或者500 元的演出费用,其收入可观。当前,河南盈利性文化团体持续增多,其中有不少文化团体就是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盈利的。

4.1.2农村民俗工艺和民俗文化娱乐场所有所出现

开封卞绣通过“政府+公司实施+专业村支持+农户参与”的产业培植模式,建设卞绣文化传承专业示范村,让农民既能够传承自己的传统手艺,又可以通过手艺创收,提高村民发展卞绣的积极性。在民权县王公庄村,传统技艺带活一方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引导下,该村农民艺术家所画之虎既有王者之气,又赋予虎以人性化的品格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大受客户喜欢,王公庄村接到的订单逐年增加。这说明河南民俗工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另外,不少县市出现了农村民俗服务的“农家乐”式的休闲娱乐场。

4.1.3农村民俗文化逐渐转化为河南省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浚县民俗文化荟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泥咕咕和民间社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历代相沿的正月古庙会是浚县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载体,传承千年之久,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泥猴张泥猴艺术、面塑、郭氏银饰、李新寨铜制乐器、浚县伾山古乐、大平调、寺院石刻、剪纸布艺等古老的艺术,无不显现着稚拙粗犷、纯朴深厚的原生态文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原真区”。 2008年,该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3万人,年实现产值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2%。该县杨纪屯全村700多户村民,就有600多户从事泥咕咕的制作,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

4.1.4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市场正逐步形成

目前,河南省各个县市都存在从事农村民俗文化经营的团体或者个体,主要表现在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民俗节日盛会、民俗建筑、民俗舞蹈表演等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虽然河南的农村民俗文化市场还不大,但是一些地方的民俗文化市场异常火爆,一些民间民俗工艺品备受青睐,民俗文化演艺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已经成为国家黄河黄金旅游专线重点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4.2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4.2.1各级政府重视建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以带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和部门,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乘数效应。省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把旅游业培养成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在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在逐渐在旅游业中发展壮大,形成“以文化提升旅游业,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良性互动机制,促使旅游产品不断升级,带动旅游产业与民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格局的形成。为确保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浚县区域社火大赛及巡游场地的安全,浚县投资400余万元对部分道路、广场等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4.2.2政府以节庆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让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起,中国河南焦作市温县开始举办国际太极拳年会,以太极拳为切入点,架起了太极拳对外交流的桥梁。年会的举办,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参加年会的国内外朋友越来越多,规模越办越大,受到了焦作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吸引全国各地人们的眼球。这让中原武术和中华太极等得到了有效的推广。这让当地的居民有了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并形成积极参加民俗文化建设的动力。

4.2.3政府积极推介和引资招商

2013年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河南”为主题的河南馆在深圳亮相,河南省18个地市、6个厅局精心准备了100多个项目,内容包括文化遗产、影视作品、太极拳、豫剧、动漫、杂技、文化产业园区等,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很多客商前来观看演出和询问合作事宜。2010年以“中原风情”为主题上海世博会的演出,节目包括开封盘鼓、少林功夫、焦作太极拳等中原文化元素为主体,将歌曲、舞蹈、戏曲、曲艺及太极功夫和少林武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的融为一体,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姿的中原风情画卷,表达了中原人民热爱新生活、奋发有为的现代意识,使观众感受到一个时尚现代又充满文化魅力的美丽大中原。

4.2.4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近年来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升温,有的已经走入市场。然而,一些民俗文化资源却难以走入市场,其传承和发展日益困难,面临走向消失的危险。如今,省政府把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一方面,设立了民俗文化保护的相关部门,专门调查和保护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还成立了相关的民俗文化非物质申报部门,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并立项保护。他们组织各种形式的普查小分队,走乡进镇,采访各乡镇文化站、政府工作员、各村组领导、、传统技艺传承人、知名人士、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知情人员,并在调查中做好各种表册登记和文字记录,对有关项目进行音像拍摄、实物采集等,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体系,对传承人给予资助。

4.3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

4.3.1农村民俗文化旅游得到重视和挖掘

2013年省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多种方式,围绕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完善旅游要素,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围绕杂技、魔术、庙会、灯会、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围绕绘画、根雕、泥塑、木雕、石刻、铸造等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打造一批购物体验观光型特色旅游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4.3.2农村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省立足省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旅游经济结构的转变,把旅游产业作为全省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中农村民俗

旅游比重大,其拉动消费显著。在民俗工艺品方面,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出现了企业化生产的民俗工艺公司和私人企业作坊。农村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不断被激活,农村民俗文化成为拉动旅游持续增长的“推进器”,这表明民俗文化旅游蕴含很高的开发价值,必将推动贵州经济的飞速发展。

5.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制约因素

5.1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目标群体缺失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持续推进,我省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三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巨变。广大农民关注的重心由思想意识形态的精神需要,而转向了实际的生活物质利益。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人,外出务工群体的总体规模仍呈现增长态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了农村的普遍现象,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了当前农村常住人口的主体。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披红戴绿的皆是中老年人,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农村青年人正在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缺位的主角。在农村,“剪纸”、灯具制作等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民间艺术活动,同样在年轻的人群中失去了活力。对于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来说,失去的不仅是主要观众,而且,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流向城市,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审美趣味开始发生变化,致使农村民俗文化追随者剧减。

5.2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限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很大比重,为67.38%,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13.3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6.48%。据2010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74.19%,仍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体。目前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的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 这就使得农民群体中真正称得上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数量有限。高额的教育成本和短时期内难以看到的教育成效,但大部分农村受教育者都选择在外地或城市发展,绝少返回农村、回报农村;而另一方面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城市的知识分子则更不愿意到农村发展。这些现状都极大影响了农村先进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谈及农村民俗方面,真正能够谈得上农村民俗在文化层面有深刻的理解实在是很不容易也很不现实。所以,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只能够依据自身对民俗的理解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而加以贯彻实施,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农村,大凡开展一些宗教和民俗仪

式时,封建迷信的色彩总是非常的浓厚,往往超越了文化本身内涵的原因所在。

5.3受西方文化影响,农村民俗文化的处境尴尬

在西方洋节的冲击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处境越发显得尴尬。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扩展,对于西方的思想、西方的事物、西方的传统接触的越来越多,这些也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可。由于西方文明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一种时代的潮流,因而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尤其是我们的80、90后,因为这一代人完全生活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所接受的教育与父辈、祖辈完全不同,对事物的认识有着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尽管他们在父辈、祖辈的影响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也有着一定的接触,但是思想本能上总感觉这是老旧的事物,不足以彰显时代的个性,加上前文所提及的,如今人们在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上还带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仪式上存在较多的封建迷信色彩,就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在感情上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节日、风俗、礼仪。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年轻人对其尊崇的程度远远大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等。似乎,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老年人的节日,而西方的节日则成了年轻人的节日一般。长此以往,等到这些年轻一代真正“当家作主”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礼仪将面临何等的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担忧。

5.4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经济基础薄弱

我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市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近些年,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基础遭到削弱,农村民俗文化发展被人们忽视,原有民俗文化氛围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逐渐抛弃,很难在原有地域内生存发展。有的地方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同时,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使得农村地区民俗文化发展与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而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大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和交互作用,使得民俗文化同化变异日趋突出,民俗文化本真性不断褪化、特色淡化,部分地区原有的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尤其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变化明显,失去了地方文化吸引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利益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受经济意识驱动,许多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消失,尤其是亲情关系(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问题等)、休闲娱乐(农村赌博之风泛滥的问题等)等方面出现退步,很多不健康文化得以蔓延,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社会风气。此外,还存在组织基础不够

牢固的现象。如乡镇文化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巫待提高。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等。

5.5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与城市文化资源的集中性相比,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明显处于劣势。一方面,农村布局分散,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说很低,同等数量的人口对某些文化资源的需要量更多,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农村民俗文化资源的相对贫乏。另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建设,一则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相互间的交往尤其是经济交往较少;二则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较少具有商业品质,也缺少与外界的广泛合作与交流。这为农村宗法势力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阻碍了以产业为纽带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个别地方受认识、经费等套因素的限制,文化下乡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接受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来文化涌入国门、省门,这些外来文化,既有先进的、合理的要素,也有落后的甚至腐朽没落的因素。相对来说,农村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没有城市那么直接和集中,但随着城乡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尤其是通过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各种商业渠道,外来文化对农村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如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经营理念以及科学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等;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等。这些腐朽文化甚至反动文化为农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性。

5.6农村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

农村民俗文化根源于农耕文明,是随着农业生产专门化而形成的,建耷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长期以来,农民只是从事单一的农事活动,农村民俗文化呈现一种自发状态下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封闭性。原汁原味的农村民俗面临的一个最大危机是,它产生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以城市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生产方式改变了,如农民筑路、纤夫拉纤的时候会喊号子,使劳动更有节奏;现在许多地方筑路都是用机器,人力基本上很少,而拉船的纤夫早不需要了,民俗文化的乡土性、全民性特征在现代社会中遭受到挑战。比如剪纸文化,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耕和畜牧的生活方式,太谷祖辈一代代人以自己的生活实践自觉地传承剪纸传统技艺,这些传统民俗影响着人们的教育活动、婚恋嫁娶、穿衣打扮等几乎所有生活领域。但是现在农民不再固守乡土,剪纸这一民间手艺也越来越失去市场活力。而根据对民间技艺传承人的釆访,我们还可以认定,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所陷入困境,还在于民俗文化自身没有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不能引起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文化表现的手段上,传统文

化的表现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群众现代生活的需要;在文化的内容上,传统文化所反应的价值观念和现代青年的价值取向有所错位。农村民俗文化传承人没有很好的把时代特色与民间艺术形式相融合,致使与时代脱节,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5.7基层组织对村民管理约束的刚性弱化使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缺乏凝聚力

农村的治理是化解农村矛盾的必要环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着机制保障的作用。基层组织对村民的管理效果怎样,直接关系着民俗文化建设的程度。

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民主建设的逐步加强,群众对基层组织和政权的依赖性在降低,对基层干部的要求在提高,基层组织政权的权威性在消解,基层组织对村民的管理约束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刚性约束几近荡然无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性逐渐加强。而且,一些基层干部竞选动机不纯,上台就是为了谋私利,他们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解决,或者解决不到位,甚至推卸责任,导致在管理约束刚性弱化的形势下,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失去群众的信任,出现了“讲话群众不听,许诺群众不信,指挥群众不从”的局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民俗文化的建设。

另外,在基层农村,一些领导领导只重经济发展,只关心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是否富裕,认为只要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问题都好解决,根本认识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即使有的领导认识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仍旧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民俗文化是落后陈旧的东西。有的领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俗文化有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像抓经济工作那样下工夫,花气力,并不把资金投入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资源开发上。管理约束刚性弱化,自身权威性消失,又不重视民俗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使得农民参与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农村的凝聚力下降。

5.8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制约

5.8.1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被侵占

“三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使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事实上我省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但城市化占地却较多。从用地结构来说,城市占地在整个土地总面积中的比率,加拿大为1%,英国为4%,意大利为 4.2%,法国为4.9%,美国为8%,丹麦为9.2%,西德为11.8%,我省目前为14.2%,远远高出了西方发达国家。除了人口的因素,土地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和利用率低,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度扩张,极其严重的侵占甚至破坏了农村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民俗

文化保护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未来城市化发展中,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长,而现阶段作为建设用地主要来源的农业用地及城市存量土地,对于人多地少的河南来说,己然是非常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并且这两类土地的都是农村民俗文化活动与遗产的重要生存和继承发展的空间所在。因此,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给农村民俗文化留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给农村民俗文化遗产留下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

5.8.2农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性破坏不容忽视

农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性破坏”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不断出现,由此造成群众对于城市的历史记忆不断被抹灭。对于体现历史记忆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产,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驱使下,被大规模摧毁,致使大多数带有我们历史文化记忆,能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建筑被遗忘。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我省的城市化需求迫切,但由于城市化起步较晚,又伴随着战乱与动荡,使得我省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城市建设仍以拆迁新建为主,已经造成许多文化遗产、遗迹的破坏或者消失。

作为八朝古都开封城,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规划需要,有关部门的前行的拆建,并将文化遗产商业化,损害其历史人文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部分明清旧城区被房地产开发拆除,造成历史街区和传统社会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拆建的推进,那些能体现城市历史记忆的建设将不复存在,将从地图上永远消失,也将在未来人们的记忆中永远抹去。5.8.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被静态保护手段禁锢

作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缩影的博物馆,不仅影响能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更是创造优质文化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守卫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在对民俗文化保护的作用上,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弘扬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是在古建筑群潞泽会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的。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保存日渐消失的民族元素。”,将民俗文化能完善保存。文化遗产在其存在和发展的时代,是需要一定的土壤与环境的。很多民俗是因其传统文化中的功能而存在,但随着城市生活脚步的加快,此类民俗文化遗产不被人重视,因而缺少了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只能依靠博物馆得以保存。

博物馆收藏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几乎无一不是非常珍贵的,具有很高历史文物的学术价

值,但这些文物的背后,更要警锡我们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文脉不能被城市化浪潮所造成的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博物馆一类的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发明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但相对于“静态博物馆”民俗文化,保护和恢复需要更多的“活态”。城市化进程改变了社会环境的和改变了生产方式,与之相应的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机和生活环境,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要让它在博物馆颓废慢慢放下,而应建立它的良好环境,使其继续“活着”。

6.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对策建议

6.1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引导管理

加强对我省农村民俗文化的管理,要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建设开放包容的农村创新文化。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需指责农民,更不能采取破“四旧”的极左做法。要认真对待,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加强领导和管理,使农村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健康有序进行,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俗文化的领导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6.1.1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为继承、繁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需要对泰安市的旅游景区和名山古刹的庙宇实施保护和维修重建,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农村地区,应该在“继承保护,扩大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民俗文化加以控制管理。对积极的民俗文化的宣传要正确引导,对消极的民俗文化则要严格控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农村民俗文化一般都具有感化、激励的双重效应。对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要用历史唯物观正确引导,让群众在感受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

6.1.2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的关系

宗教的某些道德戒律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没有必然的矛盾,二者在许多方面并行不悖。我们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宗教信徒的信仰自由,保护他们合法的宗教活动。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宗教并不完全是个人的私事,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因此,在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领导过程中,要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制止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依法取缔非法宗教组织,禁止非法开办经文学校、修道院、神学院。

6.1.3民俗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

我省农村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活动项目繁多,如威风锣鼓、舞龙舞狮、古彩戏法、杂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江南的民俗文化

江南的民俗文化 江南的民俗文化(一)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且延续至今。走三桥习俗,记载了江南的民俗文化传统。江南人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传说是一种避灾求福的民间活动,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吉祥礼仪。据记载:“妇女相携宵行,以祛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上海,也有走三桥的民俗活动。由于走三桥是在月光下步行的,因此也叫“走月亮”。这个名字让我想起那首“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到桥头……”的老歌。走月亮当晚的氛围也着实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 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 天上广寒宫,地下樱桃河;月下走三桥,青春永不老。古时,才子佳人在月明之夜徜徉在樱桃河边,所感受到的不只是温馨和浪漫,那是整个身心的愉悦。江南的每一座桥都是有韵有味,因为桥就是江南人的性格,桥也构建了江南的民风与民俗。每逢中秋夜晚,江南的桥总是焕然一新,流光溢彩,“桥桥对峙,互相凝望,脉脉含情,萦水环绕,波光桥影,绿树掩映。如质朴典雅的东方女子,妙曼地跳舞,桥与桥之间的街圩,如舞起的裙裾,倒映着粼粼碧水…… 一条长江,分开了南北,从此便有了粗犷的江北与柔媚的江南。江北,多为广袤的平原,江南多是浩淼的水乡。平原厚实,那是江北人世世代代淳朴的厚重;水乡淡雅,自是江南祖祖辈辈优雅的书香,沉淀了千年的古韵与风华…… 江北,当是粗犷的江北;江南,自是婉约的江南。总是在黄昏时想起江南,那烟那雾那雨那水,那雨后的彩虹下面走来婀娜的江南女子…… 歌在花丛,歌在水边,歌在烟雨的江南,舞在飘渺的江南。走进江南的街阱,依旧可见纺车吱呀,童谣呢喃;水波粼粼,荷叶碧碧;菜油飘香,糯米情长…… 远处可见,江南女子采桑,养蚕,织布,浣衣;蓝花的头巾,竹丝的斗笠,红绿蝴蝶的发结,还有那羞红的笑魇…… 江南女子,雨一样轻轻,雾一样盈盈,总会在我的梦中羞答答地开放,缓缓地飘散着一缕绿暗香。江南的赶集,最是一道风景。弯弯的拱桥上,江南女子,三五成群,花花绿绿,叽叽喳喳,人在桥上,影在水里,青春荡漾…… 江南的女子来到集市,蜜桃也好,密橘也好,枇杷也好,只是叫卖却不说价钱,买者还价多少就是多少,从不开价也从不讨价。卖完水果,她们就来到布店,扯一截花布,或绿或红,身上一披,蓦然便幻化成了一群美丽的孔雀。然后,一路有笑有歌,走过一块块菜花地,走过一座座石拱桥,走过一棵棵绿柳树,宛若天女散花一样,飘进了贴满了福禄门神的各自的家门…… ——江南的民俗文化(二) 1993年早春时节,我第一次走进徽州,却感到有一种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迷离之间,我总觉得自己似曾来过,却又似乎很遥远。一时间,我陶醉在徽州温润的人文环境中。黄山脚下的屯溪古镇,处处体现着江南的柔美——一边是泛黄的昨日,一边是明媚的今天。徽州,就像一方沉默的古砚,被时光研磨,又在水中慢慢洇开,便生动了整个的江南。徽州牌坊始建于不同朝代,那些精致绝伦的雕刻和古韵天然的图纹昭示着它们曾经的气派与辉煌。牌坊象征着忠、孝、节、义的人文内涵,记述了曾经的辉煌,也收藏着经年的故事。现代文明的曙光,镀亮了亘久的人文历史,濯洗了锈蚀的文明,一座座浸透着威严,折射着显赫,隐喻着情感的牌坊,向世人诉说着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我只能在遗留的映象中寻找当年忠臣孝子与烈女节妇的沉浮背影,在徽州历史里翻阅那些动人的故事。挽着岁月的高度,将思绪抛掷到云端,借光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 研究小组长: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摘要 正文 一、问题背景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研究的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四、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学生活动: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国之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企 业和市场,也冲击着文化与思想。各级政府在注重经济“硬指标”的 同时,必须给予文化“软实力”充足重视并积极引导其发展。山西拥 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 资源型传统产业而导致历史文化资源认知度偏低。在此背景下,有着 丰富内涵的山西民俗文化在其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亟需探索一条符合时 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而基于网络化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可在一定水准上 实行指引。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选择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 在生活中持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 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 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 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 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 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 着社会生活方式,促动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 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 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 会各领域之中,促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 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 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 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一、概念的界定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

如何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不仅给我国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是少数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根本要求,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

要。 近几年来,我国在开发和保护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背景不同,在生产生活、习俗节祭、文化艺术、民间医药等方面都具有异于他族的本土意味。这些文化蕴含了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形成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大的优势。其次,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以开发,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随着少数民族文化含金量的提高,将大大改善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使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布局、提高运行水平、增强总体实力等方面取得质的进步。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除了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拙和光大外,它将为我们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城市先进文化,提供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正因为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

【教学论文】《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是九资河中心小学自2012年3月以来进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旨在探索总结并发现本土丰富的民俗资源,让一些濒临灭绝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我们将之引入校园,引进课堂,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开发校本教材。在探索、研究、传承中感知家乡厚重的文化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同时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树立优良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报告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保障与预期成果等方面逐一说明。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立足以下认识: (一)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对乡土文化知识甚少。近年来不少有文化良知和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传统文化的考证及旅游发展事业上,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值得人们敬佩和尊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及各级政府为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九资河座落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主峰脚下,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全省旅游名镇,淀积了厚重的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

理位置,三省交界呈现出本土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远离闹市一些民俗民风保存较完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有价值的本土文化逐渐被“现代元素”掩埋,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新课程标准,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本课题的研究对“三级”课程的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出:各地方都有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三)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因此,将生活实践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关注本土风情,传承民俗文化,汲取老祖宗们“真善美”优秀品质,与当代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结合起来。 二、省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的重难点 自新课改以来,各地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在教育面向世界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乡土文化的培植和开发。如湖北省黑泼《黑泼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钟祥市客店镇小学开发《旅游文化在心中》的校本课程;恩施市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设乡土文化教育,不仅能传承一个传统的语言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重演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人的智慧、典范和价值。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 案 1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一: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民俗文化节”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本活动为期一个月,从“五一”劳动节放假回校开始持续到端午节,在此期间展开关于名俗文化的各项活动。 活动流程 第一周: 1、关于名俗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班级文化的布置。 2、主题班会的开展。 第二周: 1、手抄报的评比。

2、周五班级板报的评比。 3、诗文朗诵比赛。 第三周: 1、“名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评比,展览。 第四周: 1、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周五下午开展的关于端午节的校园传统小游戏。如包粽子,用雄黄酒在孩子脑门写“王”,插艾叶,做香囊、编蛋带,撞蛋等。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在此期间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3)建立班级名俗文化学习园地,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2.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辩论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哪个更重要

尊敬的老师、同学,亲爱的主持人、对方辩友大家早上好! 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文化传承就是指: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辩证的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是指:世界各民族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新的文化。所谓何者更重要,是指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同时存在的前提下比较哪一方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一,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从钻木取火到电力时代,从伢伢学语到灿烂的社会文明,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人类也只是低等生物中的一种而已。 其次,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形成是一个融合、凝聚、兼并、扩张的过程,历史的发展雄辩的证明了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国民族。而如今,中华民族要想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本民族文化,以此来保持民族个性,从而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如果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那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将会重蹈覆辙。

再次,2014年春节晚会中播放了一段发人深思的的公益广告《一双筷子的传承》,“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要用筷子”“让爷爷先吃”,小小的一双筷子就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情感。 从小小的筷子到泱泱大国,再到灿烂的人类文明,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第二,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文化创新的本体。没有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必须以传承为本。同时,文化传承是对文化创新的筛选、过滤和沉淀。创新有好有坏,而传承就是以是否符合历史自然发展为依据对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好比一个个孤零的点,而串动这些点形成线的过程就是传承。人类的发展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条传承的线呢?所以从本 源上就证实了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三,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显示出更强的迫切性。放眼当下,我们看到:古埃及神庙被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的涂鸦;当我们在热衷于圣诞节抢购礼物的时候,端午节早已沦为了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五千年传统道德的礼仪之邦还需要在‘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这个问题上举国热议。从不赡养老人体现出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丧失到为泄私愤挥刀乱砍行人而体现出的人生观世界 观的扭曲无不折射出物质利益极大化的当今时代,优秀传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 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 “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 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 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 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 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 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 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 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 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 20XX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 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 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党朝亮先生和各市、 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 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 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 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 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篇一: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本土文化教育资 源的一笔宝贵财富。笔者就家乡的节日民俗如何融入到幼儿园的教 学中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主要从区角环境、亲子活动、 社会实践和自我创作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节日民俗;区角环境;亲子活动;社会实践;自我创作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 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 们的家乡震泽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其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本土文化 教育资源,有着丰富的民俗节日,如:端午节的赛龙舟、舞龙舞狮 活动;元宵节的赏灯、猜灯谜、大型踩街等。基于以上的原因,我 们结合本园的课题研究,尝试让家乡的民俗节日引进我们的园本课程,引导幼儿感受节日活动,使孩子个性得到陶冶,传统得到延续。 一、把节日搬进幼儿的游戏,节日民俗在区角环境中的再现 1.创设富有园本特色的区角,让幼儿体验传统节日活动 ①“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成立,为节日民俗活动拉开体验的序幕。“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是指专门介绍震泽节日民俗的特定区域,是“震泽节日一条街”序幕,其中主要包括震泽各种节日民俗的描述、 图片及相关的节日代表典型物。“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建立的主要 功用是幼儿了解我们家乡节日文化的窗口,也是幼儿游戏“震泽一日游”的起点站。 ②“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为节日民俗活动打开深入的通道。 “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是“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延伸,主要是 各个节日的细化和凸显,目的是给予幼儿操作的机会,将自己对某 个节日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操作得以升华和创造。对于幼儿来言, 这些节日民俗的教学,如果只通过初步的感知,那么,幼儿所获取 的知识就是表面的,初浅的。因为节日民俗本身就是动手、动脑、 动身的艺术,节日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 2.开展富有园本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我们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 分层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递进性、层次性。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

课本古代文化常识_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单元 《北京得春节》(老舍) 1、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得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首,古时也称“元旦”。关于“元旦”,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四始”之说了:“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月之始,日之始。”就就是说正月里得第一天就是一年得开始,因而人们将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贺,人们在充满欢乐得气氛中,迎接新一年得到来,留下自己得希望与祝愿。 2、春节风俗 (1)家家户户都要为新年得来到而做各色各样得准备,备齐各色吃穿用得“年货”,大人小孩都要准备好新年穿得新衣服,所谓“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同时,腊月里为了迎接新年得到来,各家各户还要进行扫尘、贴春联、挂年画、祭灶等。如宋人吴自牧《攀粱录》中已经有这样得记载了:“十二月尽……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目得就是“以祈新岁之安”,这种扫尘风俗一直保存到今天,也反映了我国人民讲卫生得好传统。语文月刊 (2)春节前家家都贴春联、挂年画,这些最初都与传说中得怪物“年”有关,人们贴于门上得对联,就是为了镇住“年”,将它吓跑。久而久之,春节贴春联、挂年画,变成了一种喜庆得象征。 (3)腊月十十三,民间有许多地方都有祭灶得习俗。因为相传腊月二十四,灶神将要回天界向玉皇大帝复命去,百姓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都要举行祭灶仪式。这时人们就要在灶神像前放上年糕、糖、瓜果等供品,意谓使灶神吃了以后不再讲人间坏话。有得地方在祭毕后还要将灶神像烧掉,意谓升天。而有得地方则让小孩拣细秫秸,扎成马与狗得形状,意谓让灶王乘坐上天。 (4)迎新年之俗,当以除夕为最重。除夕,就是指夏历十二月得最后一日,意谓旧得一年至此夕而除。人们为了表达对新年得美好祝愿,就格外瞧重这一天。此日一入夜,家家户户便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得桌前,举杯互祝,共吃团圆饭(年夜饭)。 (5)除夕之夜守岁、辞岁,当就是全国各地都有得风俗。辞岁,意谓辞别旧岁。除夕之夜,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比较普遍得风俗,如给压岁钱,迎新灶,烧秦桧等。 (6)压岁线,亦称“压祟钱”。除夕年夜饭后,由尊长向晚辈分赠钱币,并以戏线穿成串,挂于小孩胸前,谓能压邪驱鬼,此俗从汉代开始就有了。语文月刊 (7)迎新灶之俗,都于除夕夜举行,相传灶神腊月二十四上天复命,除夕之一天返回,故民间都于此日在厨房内贴上新得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并焚香燃烛。 (8)春节放鞭炮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一传统更多得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喜悦得心情,以及对新一年得祝福,在图吉利得同时,更增加了节日得喜庆气氛。 (9)新春佳节,特别就是正月初一一早,人们一见面,都要作揖道喜,互相祝福,这就就是“拜年”。拜年就是主要得春节风俗之一,人们互道平安,互道吉祥,共享节日得喜悦。

民俗文化课题库

一、题型 1.8个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选择题 4.最后一个大题:民俗与文化的关系 二、题目: (一)名词解释 1.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 2.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传统”是一种过程,同时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持续性,主要指的是文化现象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3.神话:神话是一种神圣的叙述。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神话是相对于民间故事、传说而言的。 4.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也是散文叙事体的一种,有时候民间故事又称为“幻想故事”,是一种以传统的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虚构故事。 5.迷信:所谓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果和后果的传统表示法。 6.民间节日及其区分:民间节日是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活动。 7.人生礼仪:人生礼仪,又称“通过礼仪”,主要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 8.皮影戏:皮影戏就是用动物的皮,如牛皮、羊皮和驴皮制作的可供操作的人和物,然后借助灯光将物的影子投射在帷幕上来进行表演和演唱的一种戏剧形式。(二)简答题 1.民俗文化的功能: 总的来说,民俗的功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娱乐性(2)教育功能(3)心理功能 2.什么是史诗,其特点是什么?

①史诗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 ②特点:(1)传统性(2)保守性(3)互动性(4)程式化倾向(5)音乐性(6)神圣性(7)延续性 3.民间戏剧的特点: ①民间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美术、歌唱、服装、化妆等艺术形式为一体。 ②民间戏剧是一种行为艺术,即通过演员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对话、舞蹈等方式讲述或再现一个故事、事件。 ③通过夸张和程式化的肢体动作、表情、对白和舞蹈,使得故事的讲述过程具有一种娱乐性。 ④民间戏剧的表演具有强烈的功能色彩,即民间戏剧表演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4.重阳节习俗对中国文学主题和内容的影响? 5.民俗文化的特点: (1)传统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民俗事项都有异文。 (3)民俗事项具有强烈的地方性。 (4)匿名性 6.我国民间建筑有哪些?(木杆栏式...)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 ①宫室式住宅 ②干栏式住宅 ③穴居 ④碉房 ⑤阿以旺 ⑥蒙古包 ⑦井干壁体 7.我国的人生礼仪有那些?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八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黎黑破落户离弦走坂飞鸟尽,良弓藏 B、妈祖分水岭封妻荫子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C、伉俪明信局不宁唯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D、洞达红缨枪畸轻畸重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加线的字选出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接受)物(世俗)之汶汶(浑浊)者乎 B、又安(怎么)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尘垢)乎 C、然皆祖(以……为祖,仿效)屈原之从容辞令,终(始终)莫(没有谁)敢直谏 D、于是怀石,遂(就)自(自动地)投汨罗以(而)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迤俪(yǐ) 癖好(pǐ) 叱咤风云(zhà)不落言筌(quán) B、赍发(jí) 决起(xuè) 接踵而至(zhǒng) 恶乎待哉(è) C、窈窕(tiáo) 关卡(qiǎ)心有余悸(jì) 遥思远怅(chàng) D、潦(liǎo)水轻鸢(yuān) 饮鸩止渴(zhèn)模棱两可(léng)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在国庆联欢会上,一些国家的大使和夫人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文艺演出。 B、“老王,你怎么还居住在这个鬼地方,舍不得挪一下窝?” C、“谢谢,你来看我,我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笑纳了。” D、一般说来,把小说搬上银幕。需要经过再创作的过程,既要忠实于原著,保持原有的主题和风 格,又要取其精华,砍其枝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和北京中国抗日战争 研究会等四家单位共同举办日本侵华物证展。该物证展,将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的暴行暴露得淋漓尽致。 B、据报道,中国渔政已经派出“渔政202”号和“渔政203”号渔政船赶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接力宣示 主权的行动。无独有偶,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艘船只前往该海域。 C、在扶起老人的“小善”面前,众人之所以望而却步,并不能盲目归咎于人情冷漠……许多人担心 遭到“碰瓷”,害怕善因结出恶果,最终“见义不为”。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 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答案】: 【解析】: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 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