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调查

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调查

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调查
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调查

广

调查时间:2014年5月1日

调查地点:广东

调查对象:农村居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文献调查调查人:农经112

黄云璐、李智强

目录

1前言 (1)

2正文 (1)

2.1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 (1)

2.2广东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2)

2.2.1农业劳动效益较低,务农收入增长缓慢 (2)

2.2.2农民就业环境不完善,外出务工农民面临发展瓶颈 (3)

2.2.3农民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比例偏低,社会福利收入保障不足 (3)

2.2.4农业边缘化,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弱势地位 (4)

2.2.5制度创新改革滞后,农业生产力再度面临发展约束 (4)

3结尾 (5)

3.1消除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障碍 (5)

3.2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6)

3.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

3.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 (7)

3.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7)

3.6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户的金融支持 (8)

参考文献: (8)

1前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多年来,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以“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领域。近年来,对于保障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包括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推进“双转移”和对口扶持“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等。201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3%,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8个百分点。但广东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农民收入结构、城乡差距、横向比较等方面阐述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分析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主要存在问题,包括农业劳动收益低、农民就业环境不完善、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比例偏低等几方面,并进一步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要处理好相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收入增长;成因分析;农民收入

2正文

2.1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为务农)、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02年以前,广东农民收入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来源;2003年以后,工资性收入开始超过家庭经营收入;至2005年,工资性收入比重超过50%(图1)。201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7890.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60.8%、财产性收入占5.1%、转移性收入占6.2%、家庭经营性收入下降为27.9%。

图1广东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慢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81—1995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7%、7.2%,1996—2010年分别为6.5%、5.6%。2010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1980年的1.7∶1扩大到2010年的3∶1(图2)。

从国内对比看,近年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缓慢,其增速自1995年以来除1999、2002、2009年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他年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苏、浙、鲁3省农民收入,2000年以前,广东居第2位(低于浙江、高于江苏和山东);2001年后被江苏追上,广东降至第3位;与第1位浙江的差距,从2000年落后14.1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30.2个百分点;与山东的差距,则从2000年领先37.4百分点,缩小至2010年的12.9个百分点。

图2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态势

2.2广东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农业资源禀赋、生产投入、产品价格以及城乡二元制度等因素,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2.2.1农业劳动效益较低,务农收入增长缓慢

目前,广东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仍以务农为主,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0%以上。近年来,广东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但增产却不增收。2001—2010年,广东的蔬菜、肉类、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年均增幅分别为2.1%、3.1%、5.8%;而同期农民务农人均纯收入由1384.25元增加到1700.49元,年均名义增长2.1%,扣除价格因素(同期CPI指数)年均仅增长0.6%。究其原因,一是人多地少。目前,广东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1500多万人,占从业人员的26%,而发达国家一般只占5%左右;耕地在粤西人均仅为0.033hm2左右,粤东则只有0.013hm2左右,且多为分散的小块耕地,规模化、机械化难以施行。二是产出价低。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至今仍存,农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产品,需求刚性大,但价格普遍偏低。三是买难卖难。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不断涨价,农业生产成本不断被推高,2000年,广东农民务农收入中成本投入约占30%,2010年上升

至40%左右;另外流通障碍多、中间环节多,也严重挤占了农民的生产利润。四是产业链短。发达国家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比大都在1∶2以上,而广东为1∶0.54。

世界农业强国荷兰的农业从业人员仅为广东的2%,农业用地仅为广东的50%,但农业产出却与广东相当,其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美元/人,为广东(0.24万美元/人)的40多倍,土地产出每667m2达到1100美元,超过广东(约600美元)近1倍。可见广东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大幅低于荷兰。

2.2.2农民就业环境不完善,外出务工农民面临发展瓶颈

近年来,广东农民工资性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中仍居较低的位置。2010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799.52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18902.43元的1/4。其主要原因,一是技能初级化。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水平普遍滞后,多年来广东大部分的农村居民接受教育只有初中水平,造成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技能处于较低层次。改革开放初,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普通工,农村居民务工满足了当时产业发展的需求。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已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大量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只能从事较低层次、较低技术的工作,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二是“人口红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解放后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广东农村仍有超过1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加上外省流入的人口和城镇居民的就业需求,还有随着经济转型,发展速度也将有所放缓,多种因素的叠加,一般工作岗位仍处于求大于供的态势,广大的只有一般技能的务工人员就业面临的仍然是强烈的竞争。在这种态势下,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求职博弈能力仍然不足,大幅增加工资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此外,更深层次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两种福利方式、两种就业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关键因素。目前,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在平等就业、住房保障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仍为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国民待遇明显不同。这种二元结构影响了务工农村居民群体的利益,形成了城市难融进、农村难退回、游离于城市化边缘的农村居民务工特殊群体。

2.2.3农民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比例偏低,社会福利收入保障不足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财产性收入在广东农民纯收入中只占5.1%。在珠三角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比较成熟,农民在土地出租、厂房租赁和住房出租等方面有一定的租金收入,而其他地区这方面的收入则较低。

在耕地征用补偿收入方面,由于土地产权的属性模糊,征地补偿无法体现真正的交换价值,农民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土地增值,而且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收入更没法保障。广东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仍未普遍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出租和转租行为还很不规范。

转移性收入近几年增长较大,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10年广东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只有485.85元,占其总收入的6.2%,与城镇居民同期的4371.3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作为农民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的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仍然不高,2010年广东财政对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其总支出的6.0%,比上年的 6.4%还有所下降。此外,财政转移支付存在不确定性、覆盖面窄等问题,形式也不够多样化,因而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保障力度仍然不大。

农民的教育、文化、社保、社会救济及慈善事业等公共服务福利性收入受基础条件影响,保障力度仍然有限。尽管“新农保”和“新农合”在覆盖面上加大了推进224力度,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截至2011年4月底,广东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达到993万人,仅占农业人口的24.5%,而且支付标准也偏低,月平均养老金水平才86元。农民失业保险体系更是不完善,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较大。

2.2.4农业边缘化,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弱势地位

近年来,我国在减免农业税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农民获得许多实惠,但同时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却因此而下降。另外,由于农业较强的社会属性以及政策属性,还有多年来形成的价格博弈机制,形成农业的GDP贡献率比较低。在目前GDP政绩导向机制下,很容易造成许多部门忽视农业的存在与发展。农业对财政和GDP贡献不高,反过来影响地方财政及行政资源对农村的投入,发展支持被弱化,农业的经济地位也因而逐渐被边缘化。

由于农业的边缘化,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家庭经营虽是一个经济实体,但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法人地位不明确,农业家庭经营形同“无证生产”,融资贷款等活动也由于无经营主体地位而无法进行;农产品销售也在相当程度是无照经营。农民作为经营主体与市场规范脱节,导致农民在市场及资本领域的话语权的缺失,在流通领域其议价能力和地位被寡头压制,生产受制于外部利益,造成农业生产被钉在价值链的低端,严重影响农民劳动价值与产品价格的提升。

农业产业的边缘化也影响了农民从科技、教育等公共公益服务支持上得到的二次分配利益。其中农业技术支持服务系统近年来一再被削弱,基层农村公益型专职技术人员不断减少。据调查,有的区县农业部门近年来专职农业科技人员锐减,平均每200多hm2耕地才1个专职技术人员。

农业边缘化加上利益的导向作用,农民外部收益往往被侵占。农业向工业让路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理由,工业对农业发展空间及环境的挤占愈益强化。在许多工业项目建设中,滥用农地、挤占农民利益事件时有发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愈加恶化,环境污染愈益加重,一些地方甚至在根本上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此环境下,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

2.2.5制度创新改革滞后,农业生产力再度面临发展约束

近年来,重庆、成都以及河南和河北等地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聚集约的发展上,做

出了重要的探索与实践。领改革之先的广东在这些方面以及农村社会管理等体制改革创新上,有待奋起直追。

在土地制度方面,尽管广东户籍农业人口从1978年的4240.9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4054.37万人,务农的农民实际上已大幅减少。但由于土地制度自改革开放初以来一直沿袭至今。在此制度下,各家各户经营主体单一,土地资源难以集聚,集约经营难以推行。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资源分散生产模式,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剩余价值,而是为满足自身家庭生活消费。这种以个体农户为主体、小手工作坊为补充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农业效益很难提高,对农民收入增长也难有大的贡献。重庆、成都在2007年已获批准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目前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广东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已落后于重庆和成都。

在农村社会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突出表现在事权与财权上的不对称,管理服务于基层农民的乡镇行政机构难以尽责尽职顺利运转。转移支付又没有考虑农民收入增长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多为“输血型”补助,没能形成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造血型”支撑点。在农业建设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比重较小,农民为此仍需承担较大支出。

3讨论

改革30年来,广东农民的收入获得了稳步的提升,各项收入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因素。为建设幸福广东,破解制约广东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提出几条增加广东农民收入的措施。

3.1消除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障碍

从制度方面,必须消除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给农民择业的自由,拆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藩篱,更大限度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适度的便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非农产业。户籍改革应争取尽快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二元结构,废除由此衍生的“农转非”计划指标管理政策以及蓝印户口等户口形式,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已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逐步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还户口管理的本来面目。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出台《户籍法》。现在广东已经按照中央精神把全省的“农业户口簿与非农业户口簿”改革为统一的“居民户口籍”。接下来,应当进一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进镇居住,从事二、三产业,使农业释放出来的过剩劳动力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逐步形成

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局面。

3.2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逐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要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采用租赁、入股等流转方式获得。应当注意的是,不论是征地或者通过流转方式获得非农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符合用途管制的原则,同时要及时对失地农民给予合理补偿,保障失地农民的生计和权益。

重新明确土地产权。考虑到农村集体这一组织已无法承担农村土地管理职能的现实状况,国家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农村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对农村土地的分配、经营和管理,将农村土地所有权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同时,在全面普查、建立详实的土地档案基础上,适度调整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格局,保障所有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益的公平、公正。

以契约的方式保障农民的权益。国家在保障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相关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以契约的方式将农村土地出让给需要承包土地的农民使用,并允许取得土地的农民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限内享有独立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租赁、抵押、转让、入股、继承),并且不受侵犯。为农村土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流转提供法律保障,使土地真正成为“顺利转化成能够进行交易、用来创业从而取得利润的资本”。

创立土地股份联合体。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农村土地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的趋向已成必然之势不可逆转。因此,为应对市场经济对农村和农业的挑战,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民以自己的承包土地作为股份组建农村土地股份联合体,逐步形成中国特色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应成为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加以研发。

3.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要提高农民市场竞争的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农产品。不能盲目地生产,使得农产品在某一时间段内大范围的生产,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浪费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出现。政府应该帮助农民认识市场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生产意识,为市场提供适合的农产品,形成系统化的销售链。加快广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既符合广东农业资源的特点要求(即水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渔业;丘陵地区多,适宜于发展水果等特点),同时也改变了各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分配,使这种收入分配一方面符合自然资源禀赋的特点,发挥出本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适应了人们日常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创建区域比较有优势的企业,充分发挥“鱼米之乡”的优势。

在原有的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总量、规模和层次上突破,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使农民收入大幅度

增长。农村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的增收,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在上升。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是政府应该做的,而提供和增加就业机会更是当务之急,要建设好农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积极为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创造条件,加大外派人员培训力度,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转为技能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盲目外出向有序外出的规范化输出转变。为进一步做好外派劳务工作,可成立由人事局、劳动局、外经贸局、公安局、法院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涉外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收集、汇总和及时向社会公布省内外农民工需求信息及其素质要求,积极为农民工进城铺路。

3.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首先,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从农村实际出发依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和部分代替土地的保障功能,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无论是在城镇经商还是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或是在本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都必须参加。个人享受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积累,在设立个人帐户的同时,辅之以社会统筹基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要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以扶贫和解决温饱为主,建立救济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健全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福利等保障措施,免除离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以便于土地合理流转。农村的养老保障要做到:坚持低标准起步,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方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基本社会保障基金应先由县级起步,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最后,要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为农村特殊群体提供社会救助,为那些因为灾难、残疾、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民提供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制定最低生活标准时,应考虑保障基本生活的需要以及政府的承受能力。同时,要加大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3.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政府应当重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目前,广东省约有600万18-45岁青壮年劳动力未能实现有效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广东省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质量、水平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足8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足70%,远低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全省每年有近40万农村初中毕业生因缺乏技能不能充分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仍偏低,不能适应广东

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以至于出现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如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工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等,努力提高农民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6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户的金融支持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罗秀豪,刘家平,苏植权.广东新农村发展模式研究[R].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8.

[2]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实践与探索[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124271.html,/csdh/ncjjc/ztdy/200806/t20080610_20483.htm,2006-09-19.

[3]傅晨,刘梦琴,周灿芳.广东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南方农村,2007(5):11-16.

[4]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报告[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124271.html,/csdh/ncjjc/ztdy/200812/t20081212_27193.htm,2008-12-12.

[5]肖志铭.促进农民进城鼓励市民下乡[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4):11-15.

[6]肖志铭.推进镇村集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R].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2009.

[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课题组.广东省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政策和方式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558-578.

[8]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124271.html,/csdh/ncjjc/ztdy/200806/t20080610_20482.htm,2006-09-19.

[9]金坤城. 中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5):1047-1049.

[10]石婷. 促进农民增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附件1

关于农民收入的有关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关于农民收入的有关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农民收入的有关调查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 入呈现恢复性增长。XX、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 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 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XX年播种高油 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 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 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 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 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

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

农民收入增加调查报告模板标准版

农民收入增加调查报告模板标准版 Standard version of the report template of the survey on the in 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农民收入增加调查报告模板标准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我市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 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2001、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20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 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 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 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 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 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 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关于xx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了六十周年后,中国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为深入了解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省市XX村,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对当地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到2010年8月1日结束,历时19天 (二)调查地点 省市XX村

(三)调查对象 XX村18岁以上村民及XX村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查容 XX村村村民收入现状,XX村概况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村的概况和村民的收入现状,并对村民收入增长因素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提出建议。 (六)调查方法 基于调查对象的人数多,分布较广,年龄分布和跨度较大,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我首先对XX村进行资料调查,即通过走访XX镇人民政府和XX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XX村的大致概况。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实地走访了XX村100户人家,涵盖了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村民。并采用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XX村村村民的收入现状。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全部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三、调查状况分析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市西面,属城市近郊镇,距市城区20公里,公路贯穿整个村落,并有河流穿过。下辖14个村民组,农户数1412户,总人口5857人,承包耕地面积3996.38亩(其中田2975.5亩,土1020.88亩),人均耕地0.6772亩;有劳动力4100人,劳均耕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 _关于灵台县独店镇白玉村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村农民收入问题做了一次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我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男丁的外出务工,其次就来源于庄稼的一些微薄收入。对于外出务工的男丁来说,每年基本上可以为家里带回两万元左右,这部分的钱基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四口人家基本的生活、子女的学费以及就医等。之所以说庄稼的收入是微薄的,是因为我村土地少,每户人家所分的土地也就几亩,再加上劳动力外出,或者遇上灾荒,收获的粮食只够家里吃,更不用说拿去换钱了,如今粮食的价格也不高,所以大多数的劳动力宁愿出去,也不愿呆在家里。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村在住人口,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较多,除了大多数的男丁外出务工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妇女以及年纪较大的人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村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村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四是凝聚力。我村农民整体凝聚力不高,看上去像一盘散沙,缺乏必要的团结精神。 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业、农村、农民咨询题是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大事,而农民的增收咨询题是三农咨询题中至关重要的一具核心咨询题。为能切实了解掌握我区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农民增收建言献策,区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紧紧环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课题,深入到 3 个涉农街道的村、组和农户进行了调查走访。调研组听取了街道的汇报,调查了 6 个村和 100 多个农户,召开了部分村书记、主任和种植、养殖、运销大户以及个体私营企业主参加的别同类型的座谈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我区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及分析调查统计的数据反映出全区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民外出劳务收入的增幅最大,这说明我区的农民开始走出去创业,是一具很好的增收途径,将来应予以重视。 二是期内现金收入要紧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去年 1-9 月,我区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区域经济进展加快,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使广阔农民经过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得到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 3177 元,占总收入的 56.4%,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家庭的要紧收入来源。 二、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的咨询题和症结所在尽管我区农民收入构成呈全面增长态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绝对值相比还有差距,与两个领先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着平均数别代表大多数的咨询题,存在着地区间很大的别平衡性,农村还有许多增收困难户和日子困难户。从表面上看,农民增收困难要紧是农产品价格走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但从实质上分析,农民增收难是国民经济进展长期积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妨碍农民增收的制约性障碍要紧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偏弱。近年来随着我区农村经济的别断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衔生了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产业化程度还别高,农产品加工能力仍然较弱,带动力别强,农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别高的现象尚未得到全然改变。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产品优势未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整体效益没有最大化 ;另一方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民收入难提高。 (二)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偏多且素养偏低。惟独减少农民,才干富裕农民,而当前农民增收的最大困难,在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困难。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许多限制性因素,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相应减少了农民转移数量。尽管我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已有一定比例,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及个体私营企业以技术、资本替代了劳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变弱,加上外来劳力的就业冲击,我区本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并别充分,由于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竞争力较弱,滞留于农业的 劳动力数量偏多。另外,据我们调查,低收入农户中普遍知识水平较低,观念陈旧,自身素养别高,存在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农民习惯新形势的能力偏弱,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销路的咨询题,更缺敢想敢干的闯劲,农业结构调整无门,收入难以增加。 (三)农民收入面临着市场变化和蔼候变化的双重风险。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时期后,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以经营农业为主的分散农户,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千变万化的信息,市场应对能力偏弱,都是是市场价格的被动同意者和市场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农产品难卖出,商品率难提高,农民收入难增加。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多端,各种恶劣和异常的天气越来越频繁。虽然我区的各种爱护设施还比较健全,但也别能防止突发的、强大的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妨碍。去年夏天,靖安等街道发生龙卷风造成很大损失算是一具例子。近年来国内频频浮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及口蹄疫等疫情对畜牧家禽及相关的加工、运销行业进展都带来了重大妨碍,严峻阻碍了我区菜、奶、花三大特色中奶业的进展,制约农民在畜牧业中获得的收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XX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选题: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基本状况调研 XX 村农民收入状况调研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调查时间:2014.8.2-8.9 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调查对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的农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共25 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7 份,还有一份与村委会书记座谈后的访问结果。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严峻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三农” 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但农民的收入依然是增长缓慢。2014 年的八月份,我就我们安徽省枞阳县里面的一个村子—水圩村展开了农民收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我们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 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劳动力数、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人数及程度; 2. 每个家庭拥有的农田亩数、是否出租或 扭转给大农户;3. 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哪些,如外出务农、在家务农、在家做生意等等;4.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满意度;5. 影响每个家庭收入的原因有哪些,如资金、劳动力、农产品销售困难、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低等原因;6. 每个家庭对于吃穿用住行以及医疗方面的保障政策的看法;7. 每个家庭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办农副产业等;8. 每个家庭对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或者希望。 此次调查结果因农村主要劳动力不在家、调查范围不广而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可以由样本17 户的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结果得出如下分析: 一、农民收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17 户(原材料见附带材料)水圩村人均收入分布柱形图由此表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人均最多的分布在3000-5000 元,次之5000-8000 元,主要集中在人均几千元上,也有一年人均收入过万的,整体来说农民收入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5 户,有效数据为17 户,其中: 纯农业户2 户,半农半外出务工5 户,完全在外务工3 户,半农半在家务工的有1 户,在家做生意的有4 户,依靠基本工资的2 户。其中,2013 年度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1 户;1 万元(含1 万元)以上2 万元以下0 户;2 万元(含)以上3 万元以下8 户,3 万元以上(含)8户;调查显示:当前,水圩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是可以支出相关生活教育等费用的,生活水平质量还算良好,如果考虑较高的物价,生活水平应属于中下等,收入一般可以维持每年日常生活的支出。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一些重要指标的比率由此表可知,农民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 1 / 10

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的实习生活就结束了,在这几天内,我似乎过了半年,又似乎是一瞬间,又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的时候我就回到了我的学校。 三年时间,应该说是或多或少有些收获,可一走出校门后我才了发现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会,所学的东西少得可怜,连九牛一毛也可以说都不知.     说真的,很有幸我进入的是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习,也可以说是试聘;在双叶信息中心进行编程,是用delphi软件给他们的一分厂的员工进行效益工资和计件工资方面的核算,求出他们的总工资.最后能以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他们同进要求要个有查询的功能,也说是说输入工号可以调出一个员工三个月这内的所有的工资,同时超出三个月 的可以自动消除.同时他们的工作流程是单卡流程,一个卡号,批量的进入,然

关于村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 X村村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了六十周年后,中国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为深入了解农民收入现状及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贵州省遵义市XX村,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对当地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10年7月14日开始,到2010年8月1日结束,历时19天(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XX村 (三)调查对象 XX村18岁以上村民及XX村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查内容

XX村村村民收入现状,XX村概况 (五)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村的概况和村民的收入现状,并对村民收入增长因素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提出建议。 (六)调查方法 基于调查对象的人数多,分布较广,年龄分布和跨度较大,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我首先对XX村进行资料调查,即通过走访XX镇人民政府和XX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XX村的大致概况。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实地走访了XX村100户人家,涵盖了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村民。并采用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XX村村村民的收入现状。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全部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三、调查状况分析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遵义市西面,属城市近郊镇,距遵义市城区20公里,公路贯穿整个村落,并有河流穿过。下辖14个村民组,农户数1412户,总人口5857人,承包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人均耕地亩;有劳动力4100人,劳均耕地亩。村内有省级优质稻试验基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5%,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31元。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陆地蒸发量63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12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8天,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年平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1)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

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家庭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345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 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 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 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 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 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 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 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 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

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 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平顶山市叶县,地形以平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二、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平均两个壮年劳动力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176-31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 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 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 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 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 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 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 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 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 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

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市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XX、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县域和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和完善了7个具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8处,基本形成了以乡镇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

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2021年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平顶山市叶县,地形以平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两部分。一、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二、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平均两个壮年劳动力

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0.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关于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

关于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使农民增收?2011年7月份开始,对我的家乡——岳阳市平江县瓮江镇塘城村,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127个农户,采取听介绍、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全村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一,工资性收入。指的是农户家庭成员从行政事业单位、其它非企业组织、本地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得到收入。这个数字为元,占总收入的%。 二,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元,占总收入的%。说明这个层面是农民收入的重头。再往细处看,①从种植业、畜牧业等一产获得的收入为元。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第一产业增收的主导因素。②从第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为元,这说明以批零贸易、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 三,转移性收入,家庭非常住人口在外寄回、亲友赠送及家庭获得的救济金、救灾款、保险年金、退休金、抚恤金等转移性

收入为元。 2004年以来,我村落实中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大绿工程”,进行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项政策,农民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村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通过调查来看,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外,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不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