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湿

风湿

风湿
风湿

(一 ) 填空题

1. 风湿病是指病变累及的一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

是、、,

病程,交替出现 , 部分病人可发生脏器功能损害 , 甚至功能衰竭。

2. 是关节受累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3. 是判断滑膜关节炎症活动的客观指标 , 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4. 狼疮小体是由于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 为诊断的特征性依据。

5.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侵犯 , 以、、、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 二 ) 名词解释

1. 风湿性疾病

2.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4. 晨僵

5. 狼疮小体

6. 类风湿关节炎

( 三 ) 选择题

A 型题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下列哪项损害发生率最高

A. 肌肉、关节

B. 肾脏

C. 皮肤

D. 心血管

E. 肺和胸膜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

A. 腹部

B. 颈部

C. 暴露部位

D. 前胸上部

E. 下肢

3.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为

A. 肘关节

B. 四肢小关节

C. 膝关节 B 脊柱小关节 E. 肩关节

4. 对确定类风湿关节炎有元活动性最有价值的一项是

A. 贫血

B. 类风湿因子阳性

C. 关节麻木疼痛

D. 指关节尺侧偏向畸形

E. 皮下类风湿结节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心血管损害是

A. 心包炎

B. 心肌炎

C. 心内膜炎

D. 肢端动脉痉挛

E. 闭塞性脉管炎

6.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对诊断 SLE 的特异性最高

A. 抗 Sm 抗体

B. 抗 RNP 抗体

C.ANA

D. 抗 SSA 抗体

E. 抗 Jo-l 抗体

7. 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机制是 :

A. 抑制滑膜炎

B. 增强 NK 细胞活性

C. 抑制 B 细胞功能

D. 抑制 T 细胞功能

E.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8.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

A. 减轻症状

B. 控制病情的发展 , 减少关节的破坏 , 以达到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

C. 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

D. 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 , 并改善其功能

E. 以上都是

9. 下列哪项是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判断活动性的标记性抗体

A. 抗 SSA(Ro) 抗体

B. 抗 RNP 抗体

C. 抗 Sm 抗体

D. 抗 dsDNA 抗体

E. 抗磷脂抗体

10. 病人 , 男性 ,32 岁 , 农民 , 面部浮肿 , 乏力 1 个月。双耳廓可见冻疮样皮掺 , 双手指、足趾掌

侧可见充血性红斑 , 尿蛋白 (++++ 〉 , 颗粒管型 (++ 〉 ,ANA (+) 颗粒型 , 抗 SSA 抗体 (+)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干燥综合征

B. 慢性肾炎

C. 急进性肾炎

D. SLE

E.SLE +干燥综合征

11.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对诊断 SLE 的敏感性最高

A. 抗 Sm 抗体 B 抗 dsEDNA 抗体 C.ANA D. 抗 SSA 抗体 E. 抗 Jo-1 抗体

12. 晨僵在哪类关节炎中表现最为突出

A. 骨性关节炎

B. 类风湿关节炎

C. 强直性脊柱炎

D. 感染性关节炎

E. 风湿性关节炎

13. 下列哪项不会导致药物性狼疮

A. 普鲁卡因胺

B. 硝苯吡啶 ( 硝苯地平 )

C. 异烟肼

D. 肼苯哒嗪 ( 肼屈嗪 )

E. 大仑丁 ( 苯妥英钠 )

14. 下列哪项不是狼疮肾炎的肾组织慢性病变

A. 肾小球硬化

B. 透明血栓

C. 纤维性新月体

D. 肾间质纤维化

E. 肾小管萎缩

15.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病的共同特点

A. 病程多呈急性

B. 同一疾病表现可有很大差异

C. 病程可有发作与环节相交替

D. 多有复杂的免疫学改变

E. 对疗效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16. 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不符的是

A. 其病缓慢

B. 对称性多关节受损

C. 肾脏损害多见

D. 活动期可有关节肿胀

E. 见皮下类风湿结节说明病情活动

17.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活动期关节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卧床休息 , 注意体位姿势

B. 脊柱应挺直

C. 足底放护足板

D. 鼓励床上运动

E. 四肢关节应保持伸直位

18. 对有面部红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 , 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 经常用清水洗脸 , 每天 3 次

B. 避免使用化妆品

C. 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D. 禁止进紫外线消毒室

E. 以肥皂水清洗面部 , 每天 3 次

19.SLE 病人典型的面部表现为

A. 痤疮

B. 湿疹

C. 蝶形红斑

D. 色素沉着

E. 紫癜

20. 多发性肌炎的病因与哪项有关

A. 细菌感染

B. 遗传和病毒

C. 外伤

D. 营养不良

E. 内分泌失调

21. 皮肌炎典型的皮疹为

A. 面、颈、前胸上部弥漫性红斑

B. 各关节周围红斑

C. 面部蝶形红斑

D. 关节周围风湿结节

E. 全身各部位皮疹

22. 多发性肌炎最具特征的自身抗体是

A. 抗 PL-7

B. 抗 Jo-1 抗体

C. 抗 SRP

D. 抗 Sm

E. 抗 SSA

X 型题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遗传

B. 链球菌感染

C. 病毒感染

D. 雌激素水平

E. 过度疲劳

2.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特点为

A. 游走性四肢大关节酸痛

B. 畸形少见

C. 晨起僵硬显著

D. 呈梭形肿胀

E. 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实验检查可能出现的改变有

A. 蛋白尿

B. 血小板减少 , 贫血 , 血沉增快

C. 抗核抗体阳性

D. 抗 Sm 抗体阳性

E. 红细胞增多

4.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A. 遗传素质

B. 寒冷剌激

C. 日光照射

D. 病毒感染

E. 药物作用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避免使用

A. 苯汴胺

B. 苯妥英钠

C. 妥拉苏林

D. 阿司匹林

E. 青霉素

6.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特征有哪些

A. 对称性关节炎

B. 侵犯小关节

C. 不累及大关节

D. 后遗关节畸形

E. 关节附近的肌肉萎缩

7. 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

A. 非甾体抗炎药

B. 金制剂

C. 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环孢霉素 A

8.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包括

A.PM

B.DM

C. 包涵体肌炎

D. 重症肌无力 E 肌营养不良症

( 四 ) 简答题

1. 风湿病有哪些共同的临床特征 ?

2. 简述风湿病疼痛特点及护理措施。

3. 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致病因素和诱因。

( 五 ) 论述思考题

1. 李某 ,21 岁 , 某大学在校学生 , 独生女 , 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两次住院。本次住院面部红斑明显 , 在病房里时哭时笑 , 又不肯和别人接触。有一次她对着镜子和护士说 :" 这不像我 , 我该怎么办才好 , 我彻底毁了。 " 其父母均健康 , 她对父母流露出害怕疾病带来的可怕后果。

请讨论 : 1.该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 / 问题 , 针对护理诊断 / 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如何帮助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

三、参考答案

( 一 ) 填空题

1. 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缓慢发作与缓解

2. 疼痛

3. 晨僵持续时间

4. 嗜酸性团块 SLE

5. 周围关节慢性对称性周围性

( 二 ) 名词解释

1. 风湿性疾病 : 简称风湿病 , 是指病变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 , 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

2.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 , 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 , 其特点是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

症为病理基础 , 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 病人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 ( 特别是抗核抗体 ), 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 , 造成几乎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能受累。

4. 晨僵 : 是指病人晨起以前 , 或病人没有活动的一段静止时间内 , 当开始活动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局部不适、不灵便感。

5. 狼疮小体:是由于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嗜酸性团块 , 为诊断 SLE 的特征性依据。

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主要侵犯关节 , 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 三 ) 选择题

A 型题

1.B

2.C

3.B

4.E

5.A

6.A

7.E

8.E

9.D 10.D 11.C 12.B 13.B 14.B 15.A 16.C l7.E 18.E 19.C 20.B 21.A 22.B

X 型题

1.ACD

2.CDE

3.ABCD

4.ACDE

5.BE

6.ABDE

7.ABCDE

8.ABC

( 四 ) 简答题

1. 答 : 呈发作与缓解相交替的慢性病程 ; 同一疾病其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 ; 免疫学异常或生化改

变 ; 治疗效果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 答 : 疼痛特点 :RA 以近端指间、掌指、腕关节等小关节多见 , 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 , 活动后疼痛减轻 ; 骨关节炎多于活动后疼痛加剧 ; 强直性脊柱炎多为不对称性、持续性疼痛 ; 风湿热关节痛多为游走性 ; 痛风多累及单侧第一跖趾关节 , 疼痛剧烈。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护理要点 : 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 尽可能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 , 避免疼痛部位受压。为病人创造适宜的环境 , 采取各种有效的止痛措施。

3. 答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致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有关。诱因有药物、阳光照射、精神剌激、妊娠、分娩等。

四、个案护理计划

【病例简介与护理计划 : 类风湿关节炎】

1. 病史病人 , 女 ,35 岁 , 中学教师 , 病人于 5 年前 , 无诱因开始两手指关节疼

痛 , 晨起时感觉疼痛的指关节僵硬 , 时过不久 , 两腕关节也开始疼痛 , 时轻时重。曾按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 , 不见好转。近 1 年来病情逐渐加重 , 指关节与腕关节均变形。在病程中病人感觉周身不适、有时发热、食欲不振。病人已婚 , 育有一女 , 家庭关系融洽 , 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均健在 , 均未有过此类疾病发生。病人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了解较少。

2. 身体评估体温 37.5 ℃ , 脉搏 90 次 / 分 , 呼吸 18 次 / 分 , 血压 112/82m 丑 Hg 。发育正常 , 营养中等 , 自动体位。胸廓对称 , 右下肺叩诊浊音 , 语颤减弱 , 呼吸音减

弱。心音钝 , 心律整 , 心率 90 次 / 分。腹软无压痛 , 肝脾未触及。两腕关节明显肿胀畸形 , 两手指关节梭状变形 , 指甲稍苍白。脊柱与下肢元异常。

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 : 自细胞 8.2 × 109/L, 血红蛋白 105g/L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类风湿因子〈 +) 。 X 线胸片显示右脯肋角变钝 , 诊断为胸腔积液。 X 线关节片显示指关节与腕关节骨质疏松 , 关节间隙变窄。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类风湿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10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 1个大关节(0分) - 2~10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 超过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 RF和CC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0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 CRP和ESR均正常(0分) - CRP或ESR异常(1分) D:滑膜炎持续时间 - <6周(0分) -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总分≥6分者可诊断为RA。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重者,或有肿胀,风邪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 2.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4.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喜暖,临床常伴气血亏虚可有乏力,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1)推荐方药:风湿偏盛者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等。寒湿偏盛者可选用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薏仁、羌活、防己、生甘草等。或选用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泡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200ml,使用中医泡脚桶,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3)穴位贴敷:选用具有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并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6h取下,注意预防皮肤过敏反应。 (4)对于寒湿偏盛者,可使用中药全身浸浴:适用于四肢多关节疼痛、怕风、怕凉者。具体操作:根据患者临床证候特点,选择川乌、桂枝、细辛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1000ml,然后使用专门全身浸浴桶,然以泡洗下肢,若无心慌胸闷或其他不良反应,可保持颈部以下部位泡洗于药液中,一般保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劳力过度,或因病人体虚以致营卫气血不足,正气亏虚。如居处潮湿阴冷,冒雨涉水,或劳后当风取冷,或汗后冷水淋浴等,内虚湿邪由体表侵入,流走于关节、经络、肌肉之间,与气血相搏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痹证,甚至导致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沉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09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大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ACPA(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抗瓜氨酸化的蛋白抗体)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项结果)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和ESR异常(1分) D:症状持续时间 -<6周(0分)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二)症候诊断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定义 “风湿病”的特点: 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b、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c、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d、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e、近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生存质量明显延长 “风湿病”的范围 风湿: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行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痛风 “痹证”: 肌肉,筋骨,关节的疼痛,麻木,重着,肿胀,活动不利,甚或灼热的疾患。 “风湿病”的病因: 正气不足邪气侵袭 风――》行痹寒――》痛痹湿――》着痹热――》热痹 感染,环境因素,遗传 “风湿病”的辨证(诊断)

辨证要点: 1、区分阴(风寒湿)痹与阳(热)痹 2、辨别风,寒,湿之偏盛,偏衰 3、辨别有无痰,瘀阻滞经脉 4、辨别虚实 辨证标准: 行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症: 恶风,发热,或自觉关节冒风,关节屈伸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痛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则剧。兼症: 关节僵硬,不可屈伸,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着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肿胀,重着,疼痛,肌肤麻木不仁。 兼症: 周身酸痛,倦怠,手足沉重,活动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痛甚拒按,得冷稍缓。兼症: 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闷不宁1舌脉: 舌红,苔xx,脉滑数 尪痹 主症: 痹证久治不愈,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强直 兼症: xx僵+脏腑虚弱症 舌脉: 舌脉变化明显 “风湿病”的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东方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风湿关节痛方面的记载,以及用“砭石”“针灸”之类的器物刺激人体相应部位以止痛的治疗方法。 《左传》、《战国策》已经有很多关于风湿关节疼痛的“病例”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把“关节疼痛”以及引起的疼痛的病因“天阴雨湿”“久卧湿地”“酒色所伤”作为诱发因素记载。以后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更有关于“风湿病”内容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已经对于风湿骨病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记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痹论》认为痹病的成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汉代张仲景对中医痹病的看法却有独到之处,虽然他自己认为《伤寒》、《金匮要略》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凭脉辩证”,但实际上贯穿了他自己对脏腑经络疾病的辩证论思想。《金匮要略》里认为痛症是属阳病,如“头痛、项、腰、脊背、脚挚痛”,是同伤于风寒之邪,“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因此凡是“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张仲景所指的风湿病类似于今天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之类。张仲景还提出“血痹病”,认为这些患者都是高新贵族或上层人士“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肥胖),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类人养尊处优,嗜酒及膏梁厚味,超重肥胖,生活不节,因此,易感外邪而诱发此病。张氏提出的血痹很像今天的痛风患者,同时张氏还提出与今天类风湿关节炎有骨质改变相似的症候“历节”。认为这类患者“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湿温欲吐”,认为这类病是血不足,风血相搏,即引起关节疼痛如挚,“历节疼不可屈伸”,严重的是因体内“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导致身体消瘦、关节肿大的类风湿关节炎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致残的后果。张仲景首次从临床的角度提出风湿病的症候特点和病理机转,认为导致这类疼痛发作的原因是营卫不利,气血不和,阴阳气血不调,而造成局部肿胀、麻木、恶寒、发热等症候。“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冷,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张氏在阴阳荣卫不通而致痹(历节)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治疗痹病的方药,宣痹通络都是以桂枝汤、桂枝加黄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等,以补气益血,调和营卫为主的治疗方法。 公元五世纪,晋代名医名医皇甫谧对风湿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在《针灸甲乙经》里提到“所谓痹者,个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盛者,其人易已。···其入脏者死。”这里他还特别指出痹病除了出现关节肌肉等的痛、着、行各痹外,还可以看到有痛、痒、热等变痹或不仁。《针灸甲乙经》中还提出了治疗痹病的具体方案,如膝病可取犊鼻,”“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膝寒痹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对风湿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状肌肉顽厚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认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定义 “风湿病”的特点: a 、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b 、 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c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 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d 、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e 、近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生存质量明显延长 “风湿病”的范围 风湿: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行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痛风 “痹证”:肌肉,筋骨,关节的疼痛,麻木,重着,肿胀,活动不利,甚或灼热的疾患。 风湿病”的病因: 正气不足 邪气侵袭 风——》行痹 寒——》痛痹 感染,环境因素,遗传 风湿病”的辨证(诊 断) 辨证要点: 1、区分阴(风寒湿)痹与阳(热)痹 3、辨别有无痰,瘀阻滞经脉 辨证标准: 行痹 主症:肢体肌肉,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症:恶风,发热,或自觉关节冒风,关节屈伸不利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痛痹 主症:肢体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则剧。 兼症:关节僵硬,不可屈伸,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着痹 主症:肢体肌肉,关节肿胀,重着,疼痛,肌肤麻木不仁。 兼症:周身酸痛,倦怠,手足沉重,活动不 利。 舌脉: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 主症: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痛甚拒按,得冷稍缓。 兼症: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闷不宁 湿——》着痹 热——》热痹 2 、辨别风,寒,湿之偏盛,偏衰 4 、辨别虚实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尪痹主症:痹证久治不愈,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强直 兼症:晨僵+脏腑虚弱症 舌脉:舌脉变化明显 风湿病”的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舒经活络为主,佐以补虚 行痹 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佐以养血活血 方:防风汤加减 药:防风10g,秦九10g,羌活10g,独活10g,赤芍12g 当归10g,威灵仙15g桂枝6g 麻黄5g 桑枝30g 地龙10g 痛痹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乌头汤加减 药:制川乌5g,制草乌5g,麻黄5g,赤芍10g,生甘草10g,桂枝10g,生黄芪30g,生姜 3 片,大枣7 枚 着痹 治疗原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薏苡仁汤加减 药:薏苡仁30g,卑薢10g,苍术10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防己10g,麻黄5g, 桂枝10g,当归10g,川芎10g, 热痹 治疗原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白虎桂枝汤加减 药: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紫草10g,连翘10g,金银花藤30g,桂枝10g,赤芍12g, 白芍12g,木通6g,生甘草10g,生薏苡仁30g,梗米10g,10g,10g, 尪痹 治疗原则:补肾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养肝荣筋,通经活络。 方:尪痹汤加减 药:熟地12g,补故纸10g,骨碎补10g,川断麻黄5g,炙山甲10g,威灵仙12g,独活10g,单一病的治疗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针刺内服中药+针灸 内服中药+外用内服中药+按摩 内服中药+体疗内服中药+外用药15g,桂枝10g,制附子6g,赤芍5g,白芍5g,防风10g,生薏苡仁15g,牛膝15g炙甘草6g, 内服中药+理疗 内服中药+蜂针 内服中药+刺络拔罐

风湿性关节炎的六种中医药疗法都是什么

风湿性关节炎的六种中医药疗法都是什么 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药出现,许多患者只能依靠长年累月的吃药来缓解疼痛,可是病情往往不如人意,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让患者陷入到迷茫的困境当中,然而而中医一般采用针灸、推拿、药浴等方法调整患者脏腑气血功能,增加人体抵抗力,还是比较有效的,让患者重新看到了新的希望。 1、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的选择和针灸取穴相同。可取肩髃;曲池;臀中、合谷、环跳、足三里等为主穴。根据不同部位的关节肿痛,再取配穴。如指关节肿痛可选用八邪;腕关节肿痛,选用阳溪、大陵;肘关节痛取曲泽;肩关节痛取肩髎,髋关节痛取风市;膝关节痛取膝眼;脊柱痛取华佗夹脊(华佗夹脊穴在第1胸椎棘突下至第5腰椎棘突下,每椎棘突下旁开5分处.计17对,共34穴)。哪几个脊椎痛,就在哪几个脊椎旁注射药液。一般每次取2-8穴,隔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进行几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该间歇1—2周,这样疗效会更好些。每个疗程最好固定注射几个穴位。 2、针灸疗法 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针灸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最古老的医书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一直到《内经》成书,才有关于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针灸治疗痹病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针具、艾灸和现代的光、电、磁、药物等刺激源对一定脑穴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激发经气,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3、推拿疗法 按摩的作用,首先是通经络,畅气血,而具有消癖、行滞、散肿、止痛的功效,并有增进局部营养、防止肌肉萎缩废用、促进疤痕变软和修复损伤的作用;其次,推拿疗法还可调补气血,固本复元。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因此,本疗法的适应范围相对广泛,既可外用于肌肉、筋骨、关节之损伤和痹、痞、瘫、痉、痛、麻木诸证,又可内调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实,进而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病证。 4、拔罐疗法

风湿病地机理病症

中医风湿病概论 中医风湿病(原称为“痹症”或“弊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淤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 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根据这一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中医风湿病包括的疾病范围很广,更加符合实际。西医学所指的风湿病,全称应是“风湿类疾病”(rheumatic diseases rheumatism)。反侵犯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范畴。 一、风湿病的分类 (一)风痹 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以其性走窜,疼痛游走不定为症状特点。因风为阳邪,“上线受之”,故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腠理空虚,故有恶风、汗出之表现。也称“行痹”。 (二)寒痹 因阳气不固,感受寒邪为主,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 痛减或缓解。《内经》所谓“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阳气不足,又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其症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也称“痛痹”。 (三)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重着麻木为特征。因脾主湿,而湿性粘滞,阻碍气机,故一般湿痹多兼有脾湿不运或湿困脾 土及气机不畅等症状,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也称“著痹”、“着痹”。 (四)热痹 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 口渴、舌苔黄腻、脉相滑数为特点。因火热阳邪,色赤入心,且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这种风湿病疼痛显著,关节不能屈伸,医家多称之为“疼烦”。(五)燥痹 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的一类痹症。《内经》即已论及:“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对于燥邪致痹,虽未展开论述,但以意在其中。“燥痹”之表现,因“燥胜则干”,以阴血津 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濡养,出现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涩等症为主要特 点。 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很少独伤人,多兼夹而至。故上述风、寒、燥、热、湿诸痹,是以某一外邪为主致病,并非不兼夹他邪。 二、风湿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对风湿病病因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代表了古人对风湿病外因的认识,同时古人也意识到外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内

风湿病中医治疗原理

风湿病中医治疗原理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在目前来讲是不少,药物、中医、手术、物理治疗、小偏方治疗等等。风湿病因为不同于一般普通性的内科或外科疾病,有特效药通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治好。风湿属于一种内忧外患型的慢性疾病,在治疗上需要通过不同时间不同体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方案,目前在治疗这一声,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原理。 1、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中药治疗疾病的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通过病的的体质,症状整体调节的治疗,既抓住疾病的本质,又重视疾病的表象,注重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 风湿病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没达到某些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中药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从而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 3、能弥补西药不足,并减轻其毒副作用 “九转逐痹分型治疗”中医结合西药治疗,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一是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加强其解热镇痛之疗效,又可弥补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不持久、不能控制病情进展的不足;二是合并使用改善病情药,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使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又能根据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辨证治疗。 4.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明,中医药治疗疗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骨性关节炎时,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进程。 5、结合实验研究成果灵活用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近二三十年来,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很快,在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提高免疫方面;在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方面;在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方面;在抗关节炎、消炎止痛方面;升高血液细胞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6.中医康复手段多样,注重养治结合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作者:————————————————————————————————日期:

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一、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尪痹(TCD 编码:BNV070) 一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ICD-10 编码为:M06.991)。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1-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 年A 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 。 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见证 候:风湿痹阻证 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气血两虚证 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14-2008)。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尪痹(TCD 编码为:BNV070)和类风湿关节炎(ICD10 编码为: M06.991)的患者。 2.患者已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维持原剂量,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可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1.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屈伸不利等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滞经脉见四肢关节冷痛、面色少华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阴虚夹湿热者,用左归饮合四妙散;阳虚夹寒湿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等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既抓住疾病的本质,又重视疾病的表象,注重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 许多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没达到某些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已确诊的慢性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温寒祛湿、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故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祛风除湿类中药,大多具有与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样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之力虽稍逊于西药,但副作用很少,临床可结合辨证酌情选用。若属寒者,可选用桂枝、麻黄、乌头、附子、羌活、独活、细辛等;属热者,可选用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秦艽、牛膝、黄柏、丹皮等;属瘀者,可选用桃仁、红花、乳香、三七、丹参、蒲黄、血竭;属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鸡血藤、淫羊藿、巴戟天、杜仲、骨碎补、肉苁蓉等。 中药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从而能有效地减缓

风湿疼痛秘方7则

风湿疼痛秘方 秘方1 主治:风湿热痹痛或痹痛(急性膝关节红肿痛)。 处方:黄槿30克,金银花叶30克,金针30克,冰糖9克。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饭前服。 外敷:金针3克,地丁9克,地龙干10克,马齿苋15克,加红糖适量,共捣烂外敷(贴于膝部)。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如有腹泻应即停药。 方源:福州市吴云钦献。 秘方2 主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四肢麻疼。 处方:马钱子(去皮)30克,血竭花120克,(血竭花是血竭的上品,即麒麟竭之别称)。 服法:马钱子用香油炸焦黄色(别过黑、也别过火,以捞出来仁上不带油为度,挂油是还嫩,吃了有危险,过火就失效了),捞出来同血竭共研为细面。分六十次白水送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服一料或半料即愈。 注意事项:服后如有头晕感觉,即须减量服之。 方源:祖传秘方,河北某大夫介绍。 秘方3 主治:风湿骨痛半身不遂。 处方:当归15克,台参30克,防风15克,焦白术18克,寄生30克,白芍30克,木瓜30克,牛膝18克,苍术18克,川芎15克,茯苓30克,桂尖15克,秦艽15克,熟地60克,钩藤30克,元肉30克,炙甘草15克,红枣30克。 服法:三花酒泡一月,早晚每服30~60克。 疗效:有特效。

来源:祖传秘方,广西易新献 秘方4 主治:风湿,筋骨疼痛,麻木。 处方:川乌9克,防风9克,白芷9克,细辛6克,穿山甲(炒)9克,麝香0.9克,陈艾绒30克。 服法:共研极细末,用纸卷成条,点燃,隔布炙痛麻木处。 来源:祖传秘方,沔县张子述献。 秘方5 主治:风湿(冷瘫风)。 处方:棉花子、九头松、石菖蒲、樟树姜、七星剑、槐树皮、万年霜、艾叶、枫木树皮各30克。 用法:合酒捣烂炒热包敷患处。 方源:苏云梯师传秘方 秘方6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鲜透骨草叶,捣如泥状,涂患处,1~2小时。 注意事项:局部反映皮肤红肿起泡,烧灼疼痛(似二度烫伤)。严密消毒,刺破水泡,纱布包裹7~10天痊愈。 方源:石家庄市高辅汉祖传秘方。 秘方7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白花子、川乌、草乌、江子霜、蟾酥、透骨草、杜仲炭各等份为细末。 用法:以人乳调和成膏,摊布上,敷患处,约20小时内,患处奇痒,或出现水泡时即去药。俟泡消失后,再敷之,五六次即可痊愈。急慢性风湿性疼痛皆可适用。

中医是怎样解释风湿病

中医是怎样解释风湿病 *导读:风湿的发病机理与其他疾病一样,主要是"正"、"邪"之间的斗争,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最根本的机理。…… 风湿的发病机理与其他疾病一样,主要是"正"、"邪"之间的斗争,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最根本的机理。 1.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在的发病机理中,一般说正气不足是发病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正气不足之时,外来风寒湿热之邪才可乘虚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脉闭阻不通,而发痹病。对此,前贤早有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元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 ( 素问·凄论)。汉·张仲景在《金医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中谈"历节病"病机时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宋·严用和《济生方·痹》进一步明确指出"皆因体虚,膝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王绪辉在"风关痛实验动物模型"中观察到,"应用健康家兔作对比实验表明,去除兔毛造成的局部卫外能力下降后,给以风寒湿刺激则可造成痹证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正气虚"在的发病机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

(1)营卫不和: 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这里"逆其气",即指破坏了其正常的运行规律和功能,也即营卫和。营卫不和,必然牍理疏松,藩篱不固,卫气失去其正常的护卫肌表,抗御外邪的能力,邪侵入而发痹病。《伤寒论》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营卫不将,三焦元所仰,身体痹不仁。"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曰"风不仁者,由气虚,卫气实,风寒人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 (2)气血亏虚: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明·方隅《医林绳墨》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三气乘于朦理之间……"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风痹》也曰"风痹之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血气不充,故风寒得以人之……此痛痹之大端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痹病总括》提出"痹虚气并曰"痹虚谓气虚之人病诸痹也。"另外古今对妇人产后身疼的病理描述,元不强调气血亏虚。这是因为,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基础,气血亏虚,必致"气主照之","血主濡之"的功能不足。机体失于气血濡养,则抗、防御、适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集

类风湿性关节炎_中药方集 时间:2010-05-15 12:49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liu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 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 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 研末水冲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制用法] 水煎服。

治疗风湿骨病程中医膏药

风湿骨病一帖就好程中医膏药 ——采访“程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兴国 他是百年奇药程氏膏药掌门人,被世界风湿骨病康复协会权威认证,两副药治好各类骨关节病。他是程氏膏药四代传承的治骨牛人,两副药治骨病,不好不收钱。 他成为骨病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带领程中医膏药名扬海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世界生物医学中心年度医学奖。他所传承的“程中医”膏药成为世界医学博览会上唯一获邀参展的膏药品牌,续写着程氏膏药的百年治骨传奇。 程兴国,中华名医,“程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44年生于程氏中医世家, 自幼随叔父学习中医,1969年参军,在部队开始行医生涯,1974年转到地方工作,主持 我国首届外用版《伤寒论》教材的编纂工作,1992年,任湖北著名骨病康复医院院长。 今天,我们就在记者带领下去领略这位名医的大医精诚: 记者:程老,有的患者到过很多大医院都没治好,您有把握治好他们吗? 程兴国:大医院治不好的骨关节病,你来找我。不想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病,你也来找我,两副药腰腿灵活,治不好100%退你药钱,作为程氏膏药的后人,我很荣幸和骄傲。 记者:程老,您的这个方子对风湿骨病效果如何? 程兴国:咱们家这个方子,别的我不敢说,治骨病可以说是治一个好一个。一般的关节疾病也就是一两付药,准好。严重的颈椎病啊、什么腰间盘突出啊、关节疾病啊,也就是两三付药,如果治不好,多少钱我都退给你。我们家在武汉已经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了,到武汉,只要你打114电话一问,李济堂在哪?她就会告诉你地址电话。 记者:听说程中医膏药还是世界医学博览会上唯一获邀参展的膏药产品? 程兴国:对,这个就是我们参加世界医学博览会时获得的参展证书,当时在大会上啊,有很多人拥挤在咱们台前,都想了解咱们中国这个传统膏药,所以说我们这个膏药,在世界医学博览会上是很受欢迎的。 也非常巧有这么一个国外友人,他是腰椎有问题,膝关节也有问题,当时他是坐着轮椅来的,通过我们检查发现他骨关节啊,主要是膝关节和腰椎这两个关节有移位的现象,而且呢也有渗出物,还有肿胀的现象,我给他贴上咱们家的“程中医热磁疗贴”以后呢,我跟他讲,我说你可能啊,大概在这个十天左右啊,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没想到,不到五天,他的效果就出来了,因为我们在那参展期是七天,他在第五天呢,他就不是坐着轮椅来的,走来的,他这个病呢就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他是非常高兴啊,好多人都是非常惊讶。 很多人都讲,你这个程中医膏药这么神奇,不用开刀就能把病给他治好。我为什么到这个世界医学博览会上来呢?主要想让全世界都了解程中医膏药它的这个神奇和魅力,在世界医学博览会这个大舞台上,我代表程中医膏药这个一百多年老品牌、老字号,对我的外国同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

来源:39健康网 2010年05月31日10:18 浅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情况、证型分布规律。该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缠绵难愈,因此了解其证型分布及各种证型的研究进展,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布规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 西医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1],对RA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治疗上尚缺乏根治本病的方案及预防本病的措施,且长期服药不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中医药治疗RA 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因此研究证型分布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RA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2RA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2.1RA的病因病机根据RA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寒冷、潮湿、疲劳、创伤及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内因为禀赋素亏,营血虚耗,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后、产后,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外因为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骤变等而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致邪侵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若素体阳气不足,风寒湿邪入侵,阻滞经络,凝滞关节,形成风寒湿痹。 若素体阴气不足,有热内郁,与外邪搏结形成湿热,耗伤肝肾之阴,使筋骨失去濡养;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壅滞经络关节,形成风湿热痹。病久邪留伤正,可加重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候,并可致气血津液运行无力,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而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亦可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或生痰或产瘀。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2.1.1因虚致痹 2.1.1.1气血亏虚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盛既可濡养机体又可抵御外邪。气血亏虚则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筋骨血脉,搏结于关节而发生关节痹痛。《黄

风湿病的中医理论

风湿病的中医理论 一、风湿病的中医理论风湿类疾病属“痹症”《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大量临床专家证实单从风寒湿论治痹症是不够的许多患者的热象反多于风湿湿象。 《金贵翼》:“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于风寒湿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熻而闷也。 ”可见古人对风湿类疾病发病或加重的内因、外因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中医治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治疗多用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滋阴活血。 风湿病的现代医学研究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全身免役系统紊乱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肌腱等的疾病风湿类疾病。 风湿一词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临床特点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病情反复发作多呈慢性病程等为主要表现。 痹克颗粒在风湿痹症中的应痹克颗粒的来源“痹克颗粒”厉经年选材组方年全面检测年艰苦攻关结合风湿病的痹毒理论研制出了风湿、类风湿的专用药物精选贵州天然中草药材从经典苗医验方中加入

五匹风这味特批载入药典的药品经大量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调节免疫机能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理想药物。 二、产品相关知识痹克颗粒产品组方分析图痹克颗粒组方青风藤、白蔹、肿节风、追风伞、五匹风、知母、丹参痹克颗粒的组方分析祛风除湿、通络消痛药物青风藤舒筋活络、除湿通痹药物白蔹祛风除湿、散淤生骨药物肿节风搜风剔邪、化毒散结药物五匹风祛寒宣痹、温里扶正药物追风伞清热泄火、滋阴润燥药物知母活血化淤、凉血消痛药物丹参痹克颗粒的组方分析、君药青风藤为祛风通络止痛类药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屈伸不利麻痹瘙痒等。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风湿病关节肌肉肿痛临床始用于年代疗效显著至今不可取代君药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臣药肿节风清热解毒散瘀接骨祛风止痛肺热咳喘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以及各种炎症臣药五匹风搜风剔邪、清热解毒属本品独家经典成分被特批载入药典臣药追风伞祛风活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跌打损伤、佐使药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本品活血养血善入血分能通血脉化瘀滞去瘀生新为治痹之要药。 主治跌打损伤热痹等、佐使药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常见风湿病中医辨证论治

一、常见风湿病中医辨证论治: 1、类风湿关节炎: (1)活动期: 风寒湿痹阻型 主证:肢体关节冷痛,肿胀或重着,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遇寒痛剧,得热痛减,或恶风发热,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川芎、防己、乳香各10克,桑枝、海风藤各15克 加减:寒盛加附子;湿盛加苍术、薏米;风盛加防风、白芷。 湿热蕴结型 主证:四肢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疼痛、重着、触之灼热,下肢尤甚,或关节积液,屈伸不利,或伴发热,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祛热利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汤合三妙散加减 薏米、牛膝、赤小豆各30克,蚕砂20克,防己、黄柏、滑石各10克,连翘、苍术、山栀各15克 加减:关节肿痛甚加忍冬藤、木瓜、桑枝;热毒盛者加地丁草、蒲公英、忍冬藤;热盛者加石膏、寒水石;湿盛加萆解、土茯苓;热灼伤阴去滑石、赤小豆,加元参、生地。 寒热错杂型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局部触之不热但自觉发热,全身热象不显,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红,脉数。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清热除湿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土茯苓30克,知母、赤芍各15克,桂枝、防风、防己、威灵仙、独活、川芎各10克,麻黄、甘草各5克,细辛3克 加减:寒重热轻者,重用麻黄、桂枝,加附片;热重于寒者,加金银花、牡丹皮、生石膏;阴虚发热者加青蒿。 阴虚内热型 主证:关节红肿疼痛,触之发热,甚则屈伸不利,筋肉痉挛,伴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丁氏清络饮加减 桑枝30克,蒲公英25克,生地、金银花各20克,丹皮、石斛、青蒿、白薇各15克,秦艽、牛膝、独活各10克 加减:兼有湿热者加苍术、黄柏、薏米。 (2)缓解期 痰瘀痹阻型 主证:肢体肌肉关节疼痛,痛处不移,关节肿大,甚则强直变形,屈伸不利,周围看见硬结,肌肤甲错或干燥无光泽。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化痰活血,搜风通络 方药:桃仁饮加减 当归、威灵仙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穿山甲、白芥子、土鳖虫、僵蚕各10克

名中医治风湿性心脏病五个秘方

名中医治风湿性心脏病五个秘方 治风湿性心脏病秘方(5首) 27.1银翘白虎汤 【来源】朱良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连翘20克,金银花、防己、木瓜、知母、粳米各25克,生石膏100克,甘草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胜湿。 【方解】本方所治疗乃属风湿病邪侵犯心脏引起急性变态反应非瓣膜受损阶段。方用 辛凉清热的金银花、连翘;祛风湿的防己;舒筋通络的木瓜和专清气分大热的白虎汤组合 成方,因而用之多收良效。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加减】湿重加苍术25克,苡米40克,厚朴10克;热重加栀子,黄柏各15克,黄连5 克;心前区闷痛加全瓜蒌25克,远志15克,柏子仁25克。 【疗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2例,全部治愈。治疗时必须坚持服药6~8周。 27.2通脉饮 【来源】朱锡祺,《辽宁中医杂志》(2)1984年

【组成】桂枝6~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红花6~9克, 丹参、麦冬各15克,黄芪15~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通脉。 【方解】风心瓣膜病或慢性心衰,其主要病机都系循环障碍,脏器郁血。故治疗原则 及组方配伍、都围绕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两个方面,所以方中用大队活血化瘀药,其中桂 枝是活血通脉之要药。历来都以舌红及血证为用桂枝之禁忌。但朱氏则认为:舌红只要舌 上有津,而又具桂枝适应证者,照样可用。至于血证禁用桂枝,亦非一概而论。如风心肺 郁血而致咳血者,用桂枝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因此症“心功能障碍”是本,肺郁血是“标”, 咳血及标中之标,故用桂枝改善循环障碍,能减轻郁血而起到止血作用。当然,血热妄行 之血证则禁。否则真有“桂枝下咽,阳盛立毙”之虑。单用活血药不行,必须配合益气。补 气用黄芪,因其作用过于党参,而且善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则气滞者行,血瘀者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