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讲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三讲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三讲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三讲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三讲情绪、情感与意志

考点精讲

一、情绪、情感

(一)情感概述

1.情感与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或“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识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2.情感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研究表明,情感的体验是由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决定的。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3.情感的功能

(1)动力功能(2)信号功能(3)感染功能

4.情感的特性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具有两极性。

(二)情感的分类

1.按情绪状态分

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分为

(1)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人际关系,激情的余波,健康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刻的情绪或情感状态。

2.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言论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美和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从情绪的时间序列性或刺激物属性的角度将情绪分为五类:情调、激情、心境、应激和情操。

(三)情感的应用与调控

情商又称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它是Emotional Quotient 的缩写。有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取决于天资如何而取决于性格和情感因素。我国一般认同EQ的主要因素有五个部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和挫折承受能力。

1.情感与教学

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情感与健康

情感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有治病的作用。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1)正确的人生追求;(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地适应生活;(4)寻找身边的欢乐。

3.情感的调控

转移调控(注意转移法、思想转移法、行动转移法)、合理宣泄调控、自我意识调控、理智调控、激励调控等

情绪控制的八大技术:

制怒术、愉悦术、幽默术、助人术、宣泄术、代偿(注意、思想、行动)转移术、升华术、放松术。

例: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2)对他人期望不要太高;(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4)偶尔也要忍让;(5)暂时回避;(6)找人倾吐烦恼;(7)为别人做些事。

4.怎样控制自卑情绪?

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自卑情绪是人们奋发上进的一种反作用力。它表现为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告终。

导致自卑情绪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自身出现了某种不如他人的因素,如身体缺陷等。(2)好胜心受到挫折。(3)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4)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5)意志薄弱和性格软弱。(6)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对自己的长短和现实环境的利弊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显然,自卑感的形成有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克服自卑,应当从正确看待客观现实和克服自身心理弱点两方面下功夫。

(1)应当把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和缺陷看做是正常的事,不应当当做包袱背起来。

(2)应当把精力集中于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上,并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扬长避短。

(3)对于被人瞧不起,我们应当化为动力,赶超别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别人瞧不起自己时,最关键的是自己要瞧得起自己。

(四)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1.影响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身心因素

(1)生长发育迅猛

(2)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

(3)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4)活动领域拓宽

(5)社会交往增多

2.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征

(1)情绪和情感丰富热烈

(2)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3)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合文饰现象

(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3.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1)帮助学生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2)充实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

(3)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增强挫折的耐力,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本领

二、意志

(一)意志概述

1.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

(1)有自觉的目的

(2)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行动过程分析

意志行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1.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

就是在头脑中计划行动的阶段,包括动机的斗争、行动目的的确立、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这是在头脑中思考、抉择和克服内心障碍的过程。

2.意志行动的执行阶段

这是意志行动的实现阶段。人的意志的力量,主要在执行决定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因此,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在这两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心理。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1)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如,一些学生既讨厌写作业,又怕家长责骂)

(3)趋避冲突(如,喜欢并追求异性,但又担心和害怕遭到拒绝)

(4)多重趋避冲突(如,既想招考,又担心考不上,想考好,又不想用功)(三)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1.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2)意志的果断性

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3)意志的坚韧性

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坚持性。与之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

(4)意志的自制性

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2.意志的培养

(1)加强目的性教育

(2)组织实践活动

(3)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5)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三、社会心理

(一)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人获得知识、技能和倾向,使之成为社会的比较合格的成员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

所谓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了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了该社会所公认的行动方式。

2.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遗传与成熟

成熟是指由遗传因子决定而又受环境影响的生理的成长。

(2)环境与教育

遗传和环境提供给个体以成长为人的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则是环境和教育。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环境,特别是社会生活环境以及通过人际交往而实现的教育,是具有人的遗传素质的人,能否形成社会行为,能否成长为人的决定性条件。

3.社会化的类型

(1)早期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反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

(二)社会知觉和社会态度

1.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由布鲁纳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社会知觉就是“人对

人”的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如,认知者的性格、经验、需要等。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3)知觉的情境方面。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3.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动机理论。

(1)海德的共变原则(1958)(原因——结果)

(2)凯利的三度理论

(3)韦纳的归因理论(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易变的)4.社会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

5.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如,定势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

(三)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1.人际交往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做法和想法。

文化背景、交往情境、个体的性别、年龄、个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均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交往具有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2.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社会知觉、自我认知。

休斯顿指出,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日益高涨的原因之一,是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当然,糟糕的人际关系为人们增添了烦恼。

(四)社会影响

1.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为社会助长。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社会干扰。

2.从众、服从和顺从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一致的一种倾向。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顺从也叫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所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3.模仿与暗示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

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者按某一方式进行活动。

《情绪、情感和意志》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时,此时全场都非常兴奋,大家都鼓掌以示高兴,这种情绪属于()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时()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4.“进退维谷”是一种()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前怕狼,后怕虎”是一种()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7.对着沙袋拳打脚踢来发泄自己心中对一些人的不满,这是情绪和情感调节中的()

A.释放法

B.注意转移法

C.行动转移法

D.凝聚法

8.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为中介的

A.动机

B.需要

C.体验

D.刺激

9.情感是在人的()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10.伴随着情绪,情感发生的身体动作、姿态的变化,叫()

A.情绪

B.情感

C.表情

D.感情

1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为中介的。

A.动机

B.需要

C.体验

D.刺激

12.缺乏()的人表现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A.自制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觉性

13.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4.下列不属于意志的特征的是()

A.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B.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C.随意性

D.有自觉的目的

15.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的社会化是()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6.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7.学生由于觉得某个老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8.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A.暗示

B.服从

C.从众

D.模仿

19.下列哪项不属于态度构成的心理成分?()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感情成分

D.意向成分

20.小王数学得了9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这次考试题目过于简单,这种归因是()

A.内部的稳定的

B.外部的稳定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

21.各级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展开的教育,这是()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2.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具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A.心理定势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二、填空题

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态度体验。人的是情感产生的主观原因。

2.情绪是情感的,情感是情绪的。

3.认识过程是通过或来反映客观事物,情感则是通过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之间的关系。

4.情感按社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5.人的意志是人的表现,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是。

6.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和。

7.人的情感是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8.影响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和。

9.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类型主要有关系,的关系以及等关系。

10.一个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和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3.学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式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

小王,一个初三的女生,在过15岁生日时,邀请了十几位同学做客。文艺委员还唱了一首小王最爱听的歌来助兴。小王望着文艺委员,听着他委婉动听的歌声,联想到文艺委员平时对她的热情和主动帮助,突然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特殊感受。从那以后,她一看到文艺委员便不知所措,她想见他,又怕见他。并且,她认为文艺委员也处处留心自己。小王在咨询电话中说:“我能感受到他常常注视着我,比如上体育课我跑步时,下课我与别人讲话时等,他都在看着我。他既然对我好,为什么不向我表白呢?他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呢?”

如果你是小王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做?(请就此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情绪、情感和意志》考点强化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时,此时全场都非常兴奋,大家都鼓掌以示高兴,这种情绪属于( B )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时( A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4.“进退维谷”是一种( C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前怕狼,后怕虎”是一种( C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 B )的表现。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7.对着沙袋拳打脚踢来发泄自己心中对一些人的不满,这是情绪和情感调节中的(A )

A.释放法

B.注意转移法

C.行动转移法

D.凝聚法

8.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B )为中介的

A.动机

B.需要

C.体验

D.刺激

9.情感是在人的( A )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10.伴随着情绪,情感发生的身体动作、姿态的变化,叫(C )

A.情绪

B.情感

C.表情

D.感情

1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B )为中介的。

A.动机

B.需要

C.体验

D.刺激

12.缺乏( C )的人表现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A.自制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觉性

13.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A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4.下列不属于意志的特征的是( C )

A.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B.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C.随意性

D.有自觉的目的

15.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的社会化是( C )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6.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的是(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7.学生由于觉得某个老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C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8.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A )

A.暗示

B.服从

C.从众

D.模仿

19.下列哪项不属于态度构成的心理成分?( B )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感情成分

D.意向成分

20.小王数学得了9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这次考试题目过于简单,这种归因是( B )

A.内部的稳定的

B.外部的稳定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

21.各级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展开的教育,这是( B )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2.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具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B)

A.心理定势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二、填空题

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需要是情感产生的主观原因。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认识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情感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情感按社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5.人的意志是人能动性的表现,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是克服困难。

6.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7.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8.影响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社会知觉和自我认知。

9.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类型主要有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的关系,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关系。

10.一个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探索期、同化期、形核期、发展期四个时期。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答:情绪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该定律表明:操作与情绪激动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操作的难易与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学习内容越困难,越容易受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学习内容越容易,激动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2.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答: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韧性。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做到:(1)加强目的性教育;(2)组织实践活动;(3)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5)针对学生

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3.学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式有哪些?

答:学校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互惠互利原则;真诚与信任原则;教育育人原则。

学校人际交往的方式:个人间的交往与群体性的交往;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积极的交往和消极的交往;一般交往和深入交往。

四、案例分析

小王,一个初三的女生,在过15岁生日时,邀请了十几位同学做客。文艺委员还唱了一首小王最爱听的歌来助兴。小王望着文艺委员,听着他委婉动听的歌声,联想到文艺委员平时对她的热情和主动帮助,突然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特殊感受。从那以后,她一看到文艺委员便不知所措,她想见他,又怕见他。并且,她认为文艺委员也处处留心自己。小王在咨询电话中说:“我能感受到他常常注视着我,比如上体育课我跑步时,下课我与别人讲话时等,他都在看着我。他既然对我好,为什么不向我表白呢?他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呢?”

如果你是小王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做?(请就此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分析:

显然,这是中学生最常见的情感问题——早恋,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另外,早恋中的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集体活动冷淡,与同学关系也逐渐疏远。因此,已经早恋的同学,应尽快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作为班主任,我要引导该生走出早恋的误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中学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去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

(2)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使情感发生迁移。

(3)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对自己爱慕的同学,也像对其他同学一样,落落大方,一视同仁。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会逐渐消失淡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