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枣庄地域文化

枣庄地域文化

枣庄地域文化
枣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摘要:

首先,简要介绍枣庄的历史,引出枣庄的文化介绍。然后在有形的方面说枣庄特有的物品,如根雕,石雕,盆景等。其次写枣庄的民俗,写枣庄与别处的不同之处,如枣庄的庙会,接着写枣庄的四大名吃,枣庄的四大名吃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但目前公认的是辣子鸡,羊肉汤,台儿庄的张家狗肉和菜煎饼。写它们的特色之处。最后粗略的写枣庄的名人,写枣庄近代的发展状况,对于现代的枣庄进行描述,写了枣庄的旅游景点,最后对枣庄寄托美好的愿望!

关键词:民俗,景点

正文:

我是土生土长的枣庄人。虽说在那土地上生活了很多年,但其实并不太了解她。我就说一些自己知道的!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枣庄历史文化悠久。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字”:一是7300年的始祖文化。早在7300年前,人类就在枣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二是4300年的城邦文化。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7座古城邦,是我国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两个地区之一。三是2700年的运河文化。境内最早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拥有京杭大运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特征最鲜明的台儿庄古城。四是130年的工业文化。枣庄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第一张股票。

枣庄地域文化特色浓厚,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古滕国、古薛国、墨子、孟尝君、毛遂、匡衡、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成为枣庄文化形象的代表。柳琴戏、山东快书发源于枣庄。

奇石、根雕、盆景、唢呐、高跷龙、狮子、龙灯、张范剪纸、伏里土陶等民间工艺品丰富了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文化内涵,北辛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青铜器、陶器、汉画像石和“奚仲造车”、“毛遂自荐”、“凿壁偷光”等充分诠释了鲁南文化厚重悠远的历史底蕴。女娲神话、柳琴戏、鲁班传说、伏里土陶、滕县松枝鸟、洛房泥玩具、鲁南花鼓、皮影戏、鼓儿词等先后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音乐方面我不是特别了解,就说点别的吧!

枣庄石雕:枣庄市是北辛文化的发祥地,是山东省发现新石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从古至今,石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从地理条件上看,枣庄市山石资源丰富; 从传承上看,造车鼻祖奚仲和科圣墨翟、鲁班均出在这一地区,历代能工巧匠辈出。从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汉画像石和唐代造像碑来看,石雕艺术历史悠久。近现代石雕艺术品主要是建筑石鼓、石砧、庙宇的石狮、香炉,墓地碑刻、案几等。

峄县根雕:根雕是民间造型艺术,采用干枯的石榴树,柿树,杏树等树木的根桩,加以人为的雕制,变成人物动物、生物、静物等万物万象的形态。根雕与木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以树根的原始形态为主体,顺其自然;不是硬性的改造与雕刻。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融入艺术美,提升其综合美的艺术魅力。不苛求栩栩如生,只追求内在的神态和意境。根雕是峄城的传统工艺,有百年历史。艺人把树根雕制成形,进行防腐、防朽、防蛀的技术处理,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美化生活,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品。它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软弓京胡艺术素有当代阿炳之称的中国著名盲人艺术家田山老师,精通各种乐器。尤其擅长于二胡、笛子、笙、葫芦丝等器乐的演奏,特别是他手中自制的软弓京胡堪称中华一绝,模仿的各种鸟叫、虫鸣声,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叫绝。他曾经先后出访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摩洛哥音乐厅和维也纳音乐厅进行过现场演奏,其精美绝伦的表演轰动了欧洲,震惊了世界。

石榴盆景:石榴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树干劲壮古朴,根多盘曲,枝虬叶细,花艳果美,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明代成园,新近入选吉尼斯,成为世界之最。该园东西绵延20公里,面积近10万亩,园内栽植榴树500余万株。许多榴树树龄高达三四百年,为盆景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源,石榴盆景制作精致,古朴苍劲,在近几年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多次获得大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为全国、全省和枣庄市赢得了较好的荣誉。

关于枣庄民俗,还有更新鲜的呢!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传统习俗活动很多:天亮之前用黄豆炒“料豆”,又称炒“蝎子爪”,有甜的,有威的,传说吃了料豆当年不遭蝎子蜇。撒青灰。沿墙根撒灰,边撒边念谣:“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蚰蜒死成堆。”围仓。用过年(春节)当天或过年以后正月十五日以前烧成的草木灰,盛在簸箕中,撒围成环,大环套小环,三圈或五圈,围单不围双。中间放五谷杂粮。用砖头或瓦片盖住,象征粮仓,期望五谷丰登,三天后再收起来。结婚在三年之内的媳妇,住娘家的,要返回婆家过二月二,免得被围在仓外。二月二吃大包子,忌吃面条,吃面条俗传会“抽龙筋”。节日不打水、不推碾、不准妇女在屋内梳头,不准拿用长绳,免得屋上掉长虫(蛇)、蝎子等毒虫。

枣庄的“六月六”:一,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宰相范蠡曾来羊庄隐居,见羊庄羊肥水美,便在此地养羊,以恩泽百姓,羊庄也因此成为鲁南地区山羊的发源地之一。《汉书杨恽传》中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说明早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季节食羊进补已相当盛行。自古以来,枣庄便流传着“六月六送羊肉,六月六叫姑娘,新麦煎饼羊肉汤”的民谣,同样说明了枣庄人吃羊肉、喝羊肉汤的食俗由来已久。而在大暑这天喝伏羊则更是成了枣庄人的传统食俗。

二,俗谓“六月六晒龙袍”,这一天晒过的衣物不生虫,故晴日多翻箱倒箧晾晒衣服、被子、

书画。旧时山区居民于此日烧香摆供、祭祀山神,祈求管住狼,免遭其害。口中念道:“从南来了一蓬僧,背着蒲团去修行;无云山前有庙堂,砖墙石瓦修得强;山神老爷当央坐,两位哥哥相陪着;金纸银钱烧给你,休叫恶狗(狼)进了庄;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它”。牛倌羊倌也携点心到山上摆供,求山神保佑牛羊的安全。主人或家长在这天要给牛倌羊倌一些零用钱,或给他们买些鞋袜。

入暑---“喝暑羊农历大暑,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山东省枣庄市,不少市民来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其实,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营养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说羊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庙会:枣庄地区的古会、庙会(山会)起源较早,据《滕州商业志》记载,公元前415年(战国时期),滕县(今滕州市)羊庄的“北庙会”已具有相当规模。公元7年,峄县境内西北处“沧浪渊庙会”甚盛,每年三月初三前去焚香拜祷“苍老爷、苍奶奶”者络绎不绝,一直“香火甚旺”,延续至今。隋朝大业年间,峄县南的“白庙会”,滕县南的“官桥会”,都是本地最大的古庙会。唐宋时期,峄县西的“青檀寺庙会”、滕县东沙河的“香火会”盛况可观。据明代《峄县志》、《滕县志》记载,明代枣庄地区内建起各类寺、庙、坊等数以百计。寺、庙内各祀一神,每当某个寺、庙落成时,信奉这些神灵的人们,便前去烧香祈祷。每逢祀日,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道为之满,途为之塞,行商走贩云集,逐步演变成购销活动的交易场所。这些庙会、香会、骡马大会一般是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或数次的,会期三、五、七、十天以上不等。参加古会的成员主要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庙会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

接着就是我最喜欢的四大名吃:

枣庄有悠久的饮食文化!枣庄的四大名吃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但目前公认的是辣子鸡,羊肉汤,台儿庄的张家狗肉和菜煎饼.

枣庄辣子鸡色艳味重,嫩鸡肉加大量鲜辣椒、米醋爆炒,想起来就流口水。辣子鸡多以公鸡烹炒,因为公鸡较之母鸡更具有“阳刚”之气,公鸡又以“本地鸡”为佳,本地鸡又以小公鸡和老公鸡为主,小鸡吃起来鲜嫩可口,几乎不用吐骨头,老鸡吃起来回味无穷,啃也啃不够。一刀子把脖子抹了,滚响的水突了,拔毛、开膛,放在柳木板上,系围裙、执刀斧,摆开架式砰砰的剁出肉块,切一筐精选的刚摘下来的本地鲜紫红色的尖辣椒,先把鸡肉放进纯铁的冒烟滚油锅里,急风骤雨般翻上几回,待快熟之时再倒入醋和酱油一炝,然后再把大茴、花椒、姜、盐、味精、芫荽等佐料陆续加入,最后把辣椒往里一放搅和一番。这时候盛在盘里,看在眼里,闻在鼻里,馋在嘴里。弄一壶嗜好的辣酒,约几要好知己就着这道菜,或轻酌慢品,或大吃大喝,直把你搞得不知道去品菜还是去喝酒,直“辣”得肠胃翻动、汗透衣衫。

枣庄人在盛夏要喝羊肉汤,因为羊肉汤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所以无论天气多么热,那也一定要喝上几碗羊肉汤,直喝得大汗淋漓,飘飘然而去。特别是在大暑这一天,枣庄的所有的羊肉汤馆全部爆满,去晚了一定喝不上。枣庄羊肉汤首先在选羊上很讲究,要选上等的山羊。在配料上也很有一套,据说烧羊肉汤都是在夜间,老板要偷偷的放十几味中药和数种调料,至于加的什么,那绝对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过了有些腻,欠了不

适口,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煮熟了,要分门别类放置,选最好的羊肉加上辣椒、芫荽、味精、醋等佐料就可以装盘了。厨师的刀工也要最好,肉要切的非常薄,要均匀。

台儿庄“张家狗肉”,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精细讲究,选用十几种名贵佐料,配以百年老汤,香而不腻,烂而不散,鲜美可口,色味俱佳,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治五痨七伤等作用。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为鲁西一绝。“张家”牌狗肉乃采用祖传世袭正宗配方及古老工艺制作而成,采用国际先进的脉冲高温瞬时设备杀菌,杀菌彻底,不破坏内容物并保持独特的风味。在1998年庆祝台儿庄大战胜利60周年暨经贸洽谈会上获得中外友人的高度赞扬,并成为来此旅游者喜食的保健食品。“张家”牌张家狗肉全国独家生产,真空包装,保存期长,食用方便,畅销各地,是旅游、席宴及馈赠亲朋的最佳礼品。据说当年台儿庄大战的实际导火索就是因为日军砸抢了张家的狗肉铺子,激怒了当地的广大军民,从而爆发了中国抗日史上最著名的战役-台儿庄大战!

枣庄菜煎饼是山东鲁南地区的一种大众食品,老少兼宜,俗称“中国热狗”。该菜煎饼既可作宴席食品,也可作普通家庭便饭。制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色香味浓,最适合快节奏工作人们的即时快餐!枣庄菜煎饼,是以鲁南地区煎饼为主料,配以各种蔬菜煎烤而成。大体制作方法是:在烘烤的平锅上,摊入薄面糊,稍干后抹一层搅拌鸡蛋,熟后揭下备用。而后重复一次再制作一张煎饼,摊入预先调制的青菜馅(菜馅可用任意蔬菜,白菜,韭菜,菠菜,瓜类,萝卜,芹菜。。。。。。等,配以粉条,豆腐亦可,依个人口味定,加入五香粉,麻油,盐等佐料)上面再盖上原摊好的煎饼,翻几下,折叠后切块,既可食用!

说到这,也许你很想去看一下,枣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青檀寺,原名云峰寺,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座落在楚、汉两山峡谷之中,因山谷中长满青檀树后改名为青檀寺。它掩映于两山峡谷之中,两侧双山对峙,危岩壁立,山石峥嵘,崖上长满千年古檀,枝繁叶茂,千姿百态。由于历经沧桑,已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得盆景一般奇美。有的气势磅礴似苍龙探海,有的壮志凌云如展翅雄鹰,有的姿态优雅象玉立少女。尤其是金秋时节,层林尽染,丹霞万朵,山谷中的红枫、银杏、青檀红黄绿三色交相辉映,倒映在波光潋滟的青檀湖水之中,别有一番情境。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构成了古峄县八景之首一一“青檀秋色”。殿前左侧有生长千年的银杏树,雌雄连理,至今枝繁叶茂,荫遮庙宇,古意盎然。右侧有泉井一眼,经年流水不息,外溢入溪,井边立着明清时青檀诗社的文人留下的碑碣,铭记古寺的变迁。寺院后石崖之上有一座建于北宋年间的高楼,相传抗金名将岳飞在此养眼而名为“岳飞养眼楼”。楼后“藏王宫”为一天然洞府,洞内钟乳倒挂,石花遍地,可谓奇观。2000年,建成“枣庄国际友谊书画碑廊”,掩映在绿树丛中,体现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集中国古现代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之大成。收藏国内外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为榴园增添了诗情画意。被誉为“江北第一高塔”的七层八角“报国塔”于2002年建成,屹立于青檀寺西北百余米高台之上,是听风观雨赏青檀的绝佳去处。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崮形群体。主要由下古界的下、中寒武系地层组成,该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组成,局部夹砂页岩、砂岩的岩石组合。它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崩塌地质灾害遗迹等自然奇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更是探险旅游爱好者的绝佳去处。双龙大裂谷是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景点,因受差异性风化剥蚀和重力地质作用等影响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张性裂隙,是崮形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龙抓崖是典型的崩塌地质灾害遗迹,具有极大的地质科研及教学价值。熊耳山特殊的横断山脉为景区造就了奇异绚丽的天然溶洞群,黄龙洞、巨龙洞和卧虎洞各具特色,其洞天互映、崎岖深邃,石笋、石柱、钟乳石形态各异,形象逼真,蔚为壮观。2001年12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5月,新建地质博物馆,占地3900平方米,内藏地质精品1000多件,地质图片2000余张。公园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湖川相连,涓涓细流汇成飞流瀑

布,经年不息。下游的龙床风光和抱犊平湖,碧波荡漾、秀丽迷人,为游客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古运河畔,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纪念馆包括展览馆、影视馆、书画厅、全景画馆等部分。展览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600余件,馆内还藏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参战将士及亲属、著名书画家和知名人士的书画作品。影视馆主要播放外国战地记者拍摄的战役实况。纪录片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刻拍摄下来的,画面清晰,场面惊心动魄,真实感人。全景画馆是一个十八边形的筒式建筑,高28米,直径43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是国内反映战争题材的四大全景画馆之一。全景画馆包括绘画、地面塑形、实物、灯光、音响等五个部分,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从阵地战到巷战痛击日军,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重点展现了大北门激战、清真寺拉锯战、西北门争夺战等典型战斗场景。整个画面高16.5米,周长124.1米,画面首尾相连,成全周形。巨幅画面与逼真的塑形有机结合,配有特殊的灯光、立体音响,战斗气氛极为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自1993年4月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枣庄的人都是淳朴的!

枣庄历代名人辈出,豪俊迭兴。夏朝,薛人车正奚仲是中国车的创始人;商代,开国元帅仲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好客养士”的孟尝君田文,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勇于自荐的毛遂;汉初,才智过人,被汉高祖拜为博士,司马迁称其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西汉经师名相“凿壁偷光”的匡衡,都是在全国有影响,并留下千古佳话的杰出名人。东晋诗人陶渊明咏诗称赞的疏广及其侄疏受,被汉宣帝封为太子太傅和少傅,为后世官宦“功成身退”的榜样。西汉名儒萧望之,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南齐宗室萧子之云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和史学家。元,名卿李稷,有考证他是钦定的枣庄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隆庆进士、文学家贾三近,有考证他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清末翰林高熙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孔昭同、孙伯英、孙伯龙、刘景镇、王脉凤、赵静波、褚思惠、洪振海、陈金河等,他们是枣庄人民反抗日军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献出生命的著名代表人物。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大浪淘沙》的作者朱道南、布衣大师刘子衡、一代志星董一博,都是志士名贤。这里还是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艺术大师贺敬之、王学仲的故乡。

枣庄人有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反抗斗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都在这里留下了革命足迹。在中国历史上枣庄人民为反抗压迫、剥削和外国侵略,求得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表现了顽强不屈的精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清咸丰八年(1858年),刘平领导的幅军农民起义,树起了“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大旗,配合太平天国革命在鲁南苏北地区坚持斗争达10多年,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志士尤民,在枣庄设联络部,积极联络会党,不畏艰险策动清军兵变,组织率领反清军队英勇作战,在同北洋军阀斗争中,痛斥北洋政府和张勋罪行,宁死不倔,遭到“剥皮惨刑”。土地革命时期,张福林、蒋福义、郭长清、王文彬、杜宝财、芮庆红、房红谷、陶福元、刘雁清、吴均山等10人,是枣庄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共产党员。

近百年来,在枣庄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多次震惊中外历史事件,枣庄人民更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曲。1938年,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下,以台儿庄为重心的广大鲁南地区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台儿庄会战,中国军队赢得了自抗战以来一次空前胜利。19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枣庄成立的铁道游击队与日军斗智斗勇,以游击战术击败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个日本侵略军队向地方武装缴械投降的先例。

人的发展靠教育,在枣庄,教育为历代所重视。明清以来,峄滕两地私塾众多,至民国六年,滕县有902处、峄县有86处。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学校逐步改为公立学校。1986年后,开始全面实施九年义务高等教育也加快发展。1983年开始办枣庄师范专科学校、枣庄电视大学、枣庄联合大学,2003年建枣庄技术学院,2004年枣庄师专改建为枣庄学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社会办学,从普通小学、幼儿园向各类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拓展,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现在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枣庄已经逐步演进为集镇,现已建成以能源生产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电力、纺织、机械、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中等规模的工业城市。

我知道枣庄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我觉得她有这么优秀的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摸样,让所有人为之瞩目!

山东地域文化

山东地域文化(一) (一)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是自然地理特征的文化,也是地域性文化。泰山自古至今声名显赫。打开中国的历史典籍,从《十三经》到《二十五史》,多处可见对于泰山的记录和描述。它是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山,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赋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喻体。 1.泰山概貌 泰山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东侧、山东省中部,横亘于泰安、济南两市之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差1391米。据载,在距今24亿年前后,鲁西包括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在这个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中的一部分,高高地耸立于海平面之上。距今1亿年左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今日泰山的雏形。直到新生代中期(距今3000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又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日的景貌。据考古发现,从40万年前到4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泰山文化区域曾活动着沂源猿人、新泰智人,两者分别代表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原始先民依次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一系列灿烂辉煌的文化。 泰山摩崖刻石泰山有着丰富多姿的名胜古迹。古老而年轻的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胜迹众多的岱阳又称泰前,是泰山风景名胜荟萃之地,除岱庙外,还有登山东路、登山西路、环山路、徂徕山等景区。今存寺庙20座,碑碣639块,摩崖刻石634处。天人合一的岱顶,位于泰山

之巅,面积0.6平方公里。由此可跨天门,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雨凇雾凇、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奇观。岱顶现存庙宇5座,碑碣22块,摩崖刻石246块。风光秀美的岱阴,位于泰山主峰以北,包括后石坞、谷山玉泉寺、桃花峪、娄敬洞山、五峰山、昆瑞山、灵岩等景区。其群山连绵,旷远清幽,奇峰怪岩,洞坞藏秀,有寺庙6座、碑碣640块、摩崖刻石599处。 2.泰山风尚 泰山是一座“文化山”,它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历代统治者和广大民众都采取种种仪式,表达对泰山的景仰与膜拜,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泰山文化”现象。 泰山崇拜。泰山因其“大”成为古代人最早推崇它的原因之一,人们崇拜泰山,是希冀这座“大”山给人带来力量,驱除灾害,求得幸福。人们在对“大”的膜拜中逐渐发现,太阳有着更神秘的力量。因此,太阳崇拜成为泰山崇拜中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东方与太阳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太阳就被称做“东乌”、“东君”。东方成了尊贵的方位。例如“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其色为青苍,所以“东方曰苍天”;在“八卦”中,东方为“震”,“震为长男”;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乃四季之首;在“五常”中,东方为“仁”,仁是天地大德;在“五帝”中,东方是“青帝”,青帝是至高的天神……这种出于原始思维的东方崇拜,使地处中原之东的高大泰山有了更加神圣的力量。《文献通考》中即记述“岱宗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山所宗也”。泰山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对自然力、自然之神的敬畏与依靠,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形态。 泰山封禅。帝王封禅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几乎是每个皇帝梦寐以求的。在帝王封禅史上,除了武则天以女皇的

关于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市运河办)汇报今年以来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根据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安排,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总体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自去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市运河办、市发改委会同市有关部门、各辖市区及编制团队认真研究国家、省大运河规划编制要求,赴运河沿线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由文史专家及部门、板块负责人参加的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规划》初稿。今年2月大运河国家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市发改委结合国家规划纲要精神和领导小组总体要求,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由市运河办提交市领导征求意见,结合市领导的意见由市发改委对《规划》初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讨论稿。目前发改委依据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修改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规划》。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为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重点建设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中国大运河工业文化博览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吴古故水道公园)等重点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依据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水系体系,规划形成“一园三带十节点”的空间结构。一园:即青果巷核心展示园。三带:即春秋运河文化带、明运河文化带和关河文化带。十点:即春秋运河三处节点(篦梁灯火、龙城象教、坡仙遗范)、明运河四处节点(大观天下、江湖汇秀、运河人家、南门集庆)和关河三处节点(城角水关、青山止园、关河水驿)。 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于2019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5-6月非周末日均2万人次,周末日均3.5万人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开街效果。街区一期目前处于正常运营阶段,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三、文物保护修缮情况 分级分类做好大运河常州段相关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支持具备条件的文物点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修缮保护,完善相应功能设施,提高“三街区四地段(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南河沿历史地段、锁桥湾历史地段、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内的文保单位的完好率。推进名人故居保护修缮,重点实施常州春秋古运河文化保护贯通工程、止园遗址公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南河沿历史建筑群修缮保护、孟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程、菱溪公园五园汇秀、勤工路历史文化地段保护、张太雷旧居、近园、意园、万缘桥、常州戏楼群、常州唐荆川宅、恽鸿仪宅、盛宣怀故居、瞿秋白故居等项目。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第谷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三个定律 C.海王星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在“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D.伽俐略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 如图所示,A、B为某光滑水平桌面上的两点,一小铁球在桌面上以某一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现在A点或B点放一块磁铁,关于小铁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磁铁放在A点时,小铁球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当磁铁放在A点时,小铁球可能做曲线运动 C.当磁铁放在B点时,小铁球做圆周运动 D.当磁铁放在B点时,小铁球一定做曲线运动 3. 如图所示是港口常用的旋臂式起重机。当起重机旋臂水平向右保持静止时,吊着货物的天车沿旋臂向右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同时天车又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那么,当货物沿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时,货物实际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A.B.C.D. 4.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B.向心加速度是恒量 C.向心加速度是反映线速度的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5. 已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下列哪种方法能使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 A.使距离和两个物体的质量都减为原来的 B.使距离和两个物体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 C.保持质量不变,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 D.保持距离不变,使两个物体的质量都减小到原来的 6.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他克服阻力做功?则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了 B.重力势能减少了 C.重力势能减少了 D.重力势能增加了 7. 雪车是冬季竞技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在一段赛道上,运动员操控雪车无动力滑行,沿斜坡赛道经A点至坡底O点,再沿水平赛道经B点滑至C点?已知运动员与雪车的总质量为m,A点距水平赛道的高度为h,雪车在A?B点的速 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雪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克

心得体会: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地标(最新)

心得体会: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地标(最新) X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X段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刻指出,要把X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X,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X,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X,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往着X。为此,系统梳理大运河文化带X段的特征,着力打造X大运河文化地标,展现高品位运河文化风采,是X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的责任担当。 大运河是历史发展贯通之河,镌刻着社会演进的悠久年轮。X运河沿线文化历史悠久,江淮间高邮龙虬庄文化、兴化南荡文化,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及吴越文化生生不息。公元前486年开凿的大运河,见证了中国2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春秋晚期诸侯争霸,吴国开凿邗沟、北伐中原;秦末刘邦、项羽反秦;六朝南北分裂、文化南迁;隋朝开运河沟通南北;唐宋大运河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明清以来,运河沿线成为最发达地区,大运河功能从最初军事性向维护政治统一和保障都城漕粮运输发展,交通运输和经济商业功能日益凸显。 大运河是区域文化纽带之河,串联起多元类型的地域文化。X运河贯通太湖、长江、淮河诸水系,沿线八城几乎涵盖了吴、金陵、淮扬、徐海等四大文化区域。这些地区文化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存在着许多共性,沿运河交汇融合,不断发展。如明清小说立体展现了运河沿岸的相互交流;苏州和扬州的园林工艺异曲同工;淮扬、苏州等菜系原材料大多以湖、河水鲜为主等。 大运河是沿线城市母亲之河,见证古今城市的兴衰变迁。大运河哺育了X运河沿线城市,X城市发展遵循了从沿运河到沿江、沿海的“三沿”空间发展过程。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苏州(吴)、扬州(邗)与大运河同生共进;徐州(彭城)、淮安(末口)、淮阴、高邮、镇江(朱方)、常州(延陵)等曾是运河重要节点。以江南名镇同里、周庄、甪直、木渎等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在明清诞生,推动江南工商文明发展。近代以后,苏北运河城市因战乱和运河中断不断衰落,而江南运河城市则接受上海及海外的开放辐射,成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摇篮和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大运河是中华文脉传承之河,引导文明的繁衍传播。X运河沿岸是文化繁衍传播交融之地,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重要经学流派、诗社词派、画派医派,经学中

大运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意义

大运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意义 2014-11-18 10:25来源:《前线》杂志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成功,使得大运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城市的发展与运河密切相关,北京地区社会生活特征与精神形态也深受漕运影响,由此而产生的运河文化,构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大观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运河与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巩固 在隋唐之前,北京及华北地区开凿的运河,如曹操、隋炀帝等人开凿的平虏渠、泉州渠、永济渠等,都是以军事扩张为目的、用以运粮运兵的水上通道,那时的运河就如同中原王朝伸向北方的一只臂膀。金、元以后,南北运河的交通水利系统则成为北方政权站稳燕京、进军中原的重要依托。 自金朝迁都、燕京成为都城始,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奢靡的宫廷生活,要求物资运输的规模成倍增加,每年要有数以百万石计的粮食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华北、江南等地征收运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水运是比陆运更为方便快捷和省力的途径。金朝时曾开通闸河连接通州到金中都城,元朝初年也曾利用坝河、金口河进行漕运,但由于水源的限制,这些运道都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1293年,在郭守敬的设计领导下,元朝开凿了著名的通惠河工程:自昌平白浮泉筑渠西引,汇西山诸泉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经高梁河入积水潭;从积水潭往下顺皇城东墙南下,接旧金的闸河与潞河(今北运河)相连。这样不仅为大都城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水源,更使得从杭州到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从此,江南来的漕船可以由通州溯流而上,直抵大都城内,作为漕运码头的“海子”(今积水潭——什刹海)水域呈现出一片“舳舻蔽水”的繁忙景象,浩浩荡荡的船队络绎不绝地沿通惠河穿行城中。 此后,明清两朝的京城也依旧是依赖着这条运河的供给,只是由于水源减少和水系格局改变等原因,将终点码头移出了城外。也就是说,从金、元始,北京地区的水源要不遗余力地满足一项新的功能——漕运。“国家之大事在漕,漕运之务在河”,漕运乃京城重中之重,维系着北京的经济命脉。 有了这条生命线,城市的稳定与首都政治职能的正常发挥,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否则,后果将十分严重。据《明实录》记载,成化六年(1470)六月,北京周边地区发生严重水灾,流民纷纷涌入京城谋生。而水灾导致的漕运不畅进一步加剧了京城粮价的哄抬,迫使朝廷多次把官仓的储备粮投入市场以平抑物价,严厉打击奸商囤积和惩戒贪官赈济不力。还将国子监的部分生员放假回家,派五城兵马司把数以万计的云游僧人逐还原籍,以减少京城人口对粮米的消耗。 物资保障只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运河的开通,更增强了朝廷政令的通达以及对全国的掌控,也是体现国家对沿岸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新渠道。疆域辽阔的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偏于国家版图的东北,而有了大运河,也就有了一条强化南北联系、及时掌控江南社会动态的通道。 运河与北京文化中心的形成 运河对北京文化中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大运河对外传播京师文化、南方士人的北上交流,促进形成了北京对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传播力以及北京地域文化特色。 大运河不仅是加强国家政治统一、经济联系的纽带,更是在五大水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它,有了广泛的人员来往、书籍流通、生产技术的推广、艺术和思想的传播、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的交流融汇等等,既能将京城文化流传到全国各地,也使北京吸收各地文化元素,兼容并蓄集大成,从而形成引领文化潮流、对全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文化中心。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 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有全国的最高教育机构,也是科举时代举行会试的地方。南方士子以此为契机到京师访学就试,不少人就是沿着运河从水路北上,写下了许多文笔绚烂的游记或记游诗。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国榷》的作者谈迁,在清顺治十年(1653)以幕僚的身份从浙江嘉兴到杭州,在杭州坐船沿着大运河到北京。顺治十三年(1656)返回杭州时,走的仍然是大运河这条水路。记录谈迁行程的《北游录》,描绘了运河两岸的地理风物,留下了他在京期间拜访藏书之家、考察文物古迹,以及与京城士绅文人交游活动等记载,为今人探求明清时期北京及运河沿岸之风土人情的宝贵

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根底浮浅,成为世人遗忘的角落,难得具有发展潜力。所以,近年来,各地对地域文化的开发研究极为关注,方兴未艾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等,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效益。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增进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最近,湖北安陆和四川江油为李白故里争得不可开交,都希望李白是自己本土人,都想增进本土的文化含量,发展地方经济。可见,地域文化越来越引人注目。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未远。一个荆州人,如果不知道三国人物、荆州花鼓、划龙船、吃粽子等,必然不配称作文化人。一个文化苍白的人,即便夸夸其谈,若要登大雅之堂,受人称羡,赢得尊荣,无异于天方夜谭。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增进一定的文化涵养,使作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必须了解、学习乃至研究地域文化,这样,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才有可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滔滔不绝、言之有序,引经据典、言之有据,声情并茂、言之有情。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包括各个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无论在哪块地方,都能够挖掘出不少值得发扬光大、引人入胜的地域文化。如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风情民俗、服饰、民居、建筑风格、传统文艺形式、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甚至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都是很好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 恰到好处地描写人物所处特定地域文化,可以使人物活灵活现,呈现出立体感、现实感。为什么我们同学们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形象不鲜明、个性不突出,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忽视了对人物所处的地域文化的观察和描写有关。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样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4910464.html,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样板 作者:贺云翱 来源:《群众·上半月版》2017年第10期 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7年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把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充分认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重要意义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河道路线最长、线路最复杂、流经城市最多、相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从隋唐到明清1000多年间,大运河曾经是沟通我国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通道,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形成了内涵独特的大运河交通带、城市带、经济带、文化带。通过水路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的大运河还把当代中国京津冀协调联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战略空间串联在一起,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和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深远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的重要机遇。2006年,京杭大运河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58处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做好这一超大型线性活态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摆在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江苏大运河沿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硕,有28处世界遗产点段、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省市县级文化遗产,沿线水利工程科学遗产也极其丰富。借助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契机,可以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大运河遗产的作用。 提高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大运河江苏段纵贯江苏南北,全长约700公里,流经江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设区市,连通长江、淮河两大东西向河流及太湖等五大湖泊,通过相关河流及运河支线,还涉及南京、泰州、南通、盐城等城市,构成江苏最重要的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和抓手,推动区域城市带及特色乡镇建设、文化项目联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发挥运河遗产的多重价值,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大运河将江苏的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江海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联为一体,形成了兼收并

地域文化2

一、单选 1、( )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东晋后期 南朝时期 唐代 宋代 2、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泉州 漳州 福安 福鼎 3、闽南每年寿诞之日早晨,全家老少都先食(),表示托长辈之福,儿孙自能长寿。之后,儿孙辈开始向过寿者祝寿。 甜寿面 甜寿饼 寿桃(面制品) 寿龟(面制品) 4、宋代蔡襄撰写的( )不仅为我国第一部果树志专著,也是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一部果树栽培学著作。 《荔谱》 《荔枝话》 《茶录》

《荔枝谱》 5、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蔡元定 黄干 陈淳 真德秀 6、“做七”在福州丧俗中最为重要。人死后每七天就要一“祭”,称“做过七”。至四十九止,一共要做七次。()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届时发讣告遍告亲友,请其参加唁吊。 “头七”或“二七” “三七”或“四七” “四七”或“六七” “五七”或“七七” 7、(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唐末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8、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 上官周、华嵒 上官周、黄慎 华嵒、黄慎 翁陵、华嵒

9、()爱唱山歌,因此其婚嫁也离不开唱歌,如“作表姐”“亲家伯”都是男女双方表现唱歌水平的活动。 闽西客家 闽南回族 福州蒙古族 闽东畲族 10、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李贽 谢肇淛 曹学佺 赵弼 11、泉州( )长811丈(约2300米),把闽南的安海和水头之间原来以舟渡往来的五里海湾连接起来,被认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洛阳桥 安平桥 镇安桥 虎渡桥 12、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晋江 龙海 厦门 东山 13、()依山傍海,城墙全长1733米,高5.3米,上有矮墙827个,警铺13座,敌楼18座,城门四洞,其东、西、南三门城楼雄视海疆,整个城墙如巨蟒盘旦在山坡。城内依山势铺设的石街逶迤南北,整个古城规模宏恢,费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本题包括12小题.第1-8小题,毎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每题4分,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虚线MN为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由M到N的运动轨迹,P是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带有箭头的线段甲、乙、丙、丁来描述小球经过P点时的速度方向.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一轮船以船头指向始终垂直于河岸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向对岸行驶,水匀速流动,则关于轮船通过的路程、渡河经历的时间与水流速度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 B.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短,时间越短 C.渡河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 D.路程和时间都与水速无关 3.某机械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在前齿构轮边缘上,B点在后齿轮边緣上,C在后轮边缘上;前齿轮和后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后齿轮和后轮固定在一起.前齿轮半径为l0cm,后齿轮半径为5cm,后轮半径为30cm.在它们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角速度相同 B.A点角速度是C点角速度的一半 C.A、C两点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D.B点的转动周期小于C点的转动周期 4.如图所示,m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之间不会打滑.若小物块m最终被传送带水平抛出,则A 轮转动周期的最大值是() A.2πB.2πC.D.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的万有引力为F.如果在 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的一部分球体,且r=,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的万有引力变为() A. F B. F C. F D. F 6.在地面上发射一个飞行器,进入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其发射速度v应满足() A.v<7.9km/s B.v=7.9km/s C.7.9km/s<v<11.2km/s D.v>11.2km/s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典时空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B.相对论时空观认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随着物体的速度不同而不同 C.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问题 D.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结论仍有很大的区别 8.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其中力F做功最多的是() A.B.C. D. 9.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若为零,则其动能不变 C.某物体若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动能是变化的 D.某物体若做斜上抛运动,则其动能先减少后增加 10.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先、后从P点水平向右抛出,两次都碰撞到竖直墙壁.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最新高一物理3月月考网络测试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3月月考(网络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7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可能不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没有加速度 2.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 v水平抛出,经t2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t1∶t2=4∶1 ?B。AB∶AC=4∶1 C.AB∶AC=2∶1 ?D.t1∶t2=∶1 \r(2) 3.质点沿如图所示的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已知其速度逐渐减小,图中能正确表示质点在C点处受力的是( ) A B C D 4。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可求得h等于( ) A.1。25 m B.2.25m C.3.75 m D.4。75 m

5.已知河水的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且v2>v1,图中用小箭头表示小船及船头的指向,则能正确反映小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最短位移渡河的情景图依次是( ) A.①②B.①⑤ C。④⑤ D.②③ 6.如图所示,在距河面高度h=20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sin 53°=0。8,cos 53°=0。6,那么( ) A。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 B.5s时小船前进了15 m C.5 s时小船的速率为4 m/s D.5 s时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15m 7(多选)。以相同的初速率、不同的抛射角同时抛出三个小球A、B、C,A、B、C三球的抛射角分别为θA、θB、θC,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都相同 B。B球的射程最远,所以最迟落地 C。A球的射高最大,所以最迟落地 D。A、C两球的射程相等,则两球的抛射角互为余角,即θA+θC=Error! 二、实验题(每空4分)

山东省枣庄市新高考高一下物理精编多选题合集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新高考高一下物理精编多选题合集 多选题有答案含解析 1.(本题9分)如图所示,取稍长的细竹杆,其一端固定一枚小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尾翼,做成A.B 两只“飞镖”,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在离木板一定距离的同一高度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大 B.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C.B 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一定比A 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 D.B 镖的运动时间比A 镖的运动时间长 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轻绳相连的两个相同物体P、Q 质量均为m,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在t = 0 时轻绳断开,Q 在 F 作用下继续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 0 至 2 t mv F =时间内,P、Q 的总动量守恒 B.t = 0 至 3 t mv F =时间内,P、Q 的总动量守恒 C. 3 t mv F =时,Q 的动量为 3 2 mv D. 3 t mv F =时,Q 的动量为 5 2 mv 3.(本题9分)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4.(本题9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 5 g,在物体下落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 5 mgh

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第谷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三个定律 C.海王星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在“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D.伽俐略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如图所示,A?B为某光滑水平桌面上的两点,一小铁球在桌面上以某一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现在A点或B点放一块磁铁,关于小铁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磁铁放在A点时,小铁球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当磁铁放在A点时,小铁球可能做曲线运动 C.当磁铁放在B点时,小铁球做圆周运动 D.当磁铁放在B点时,小铁球一定做曲线运动 3.如图所示是港口常用的旋臂式起重机?当起重机旋臂水平向右保持静止时,吊着货物的天车沿旋臂向右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同时天车又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那么,当货物沿竖直方向的速度为1.5m/s时,货物实际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大运河文化

感受“水文化”的神奇 —大运河文化讲座有感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是自然之子,水则如同孕育生命的母亲。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黄河和长江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但我们却不能忘记历史上还有一条河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就是曾经联通南北的水上生命—大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大运河的背景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这次讲座则更侧重与从经济文明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 全新的大运河文化。 在诸位优秀讲座老师的引导下,同时包括自己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我想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 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乃至信仰等。运河文化的内涵也是如此,但同时又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内涵,人工开挖是其区别于其他河道的水利属性;国家制度是其作为文化的一种战略高度;连接南北是其社会属性。从这三种属性中,可以看出运河文化的内涵包括了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三大类。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运河文化,即运河的文物特性。相对于长江、黄河等河流,运河人工开挖的特点决定了其首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看,这关系中既蕴含着人定胜天的积极态度,也有相地而流、本乎时势的理性,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永恒矛盾的权衡。当这两种思想共同反映在运河河道开挖、疏通、改变及维护的层面上,就形成一种技术层面的文化,可以分为水运工程、引水工程、蓄水系统、整治系统、防灾系统等。其中节制工程、穿越工程、跨江河工程、闸坝工程等专门性工程是工程技术的核心。这些完备且颇具技术含量的工程浓缩了历代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大量百姓的心血与智慧,使得中国古代的运河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地域文化

1、江苏地域文化是怎样分区的? 答:(1)五分法。把江苏境内的区域文化分为五大块:吴文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金陵文化,以南京、镇江为中心;徐淮文化,指徐州、淮安、宿迁以及、盐城的部分地区;维扬文化,以扬州及泰州为中心;苏东海洋文化,指南通、盐城及海岸区域。(2)四分法。吴地文化,以苏州、无锡为中心,汉文化的中心应是徐州,六朝文化和明文化的中心应是南京。(3)三分法。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苏南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古隋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江淮文化和古汉文化为主要特色(4)。二分法。以长江为界,概括的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地区的主导文化为淮扬文化,而江南地区则为吴文化。 2、江苏地域文化有哪些特征? 答:江苏地域文化的特征,是在几千年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地区和文化中心之一,不仅历史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现实中也为我们认识和发扬光大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江苏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着眼,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江苏地域文化的特征。 第一、水文化形成的智慧特征。江苏地处长江、淮河的下游,湖泊众多,河流密布,水的灵动使智慧在江苏文化发展中发挥出突出的作用,使江苏人形成了勤思、善思和奇思的优良传统。 第二、南北文化交流形成的宽容特征。中国历史上文化有南北之分的说法,当代学者有海洋文化圈和大陆文化圈之说,两种说法从根本上看是基本一致,即有两个大的文化体系,这两大文化从地理上看以长江为交汇点,江苏就处于这个两大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价值多元化、富于交融性和社会和谐的宽容特征。 第三、富庶安定形成的尽善特征。一般而言,富庶安定最易形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然而江苏人则不这样,江苏人追求尽善,地尽其利、事尽其心和人尽其才,富庶安定的地域条件为之提供了可以实现这个追求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3、“六朝”文化有什么特点? 答:六朝文化是以六朝京都建康为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它与六朝所处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六朝是政治动荡时代,门阀政治由形成、鼎盛而走向衰落,阶级关系呈现出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世家大族仍占据显著地位。经济上则是广大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北方大批人口的南迁和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南北政权既有对峙,又有交流。这一切造成了这一时代思想活跃、文化多元、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六朝文化的形成,既基于时代的因素,又具有地域、人文的因素 4、吴地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答:吴地文化的特征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 (1)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这里有十分明显的水乡风貌,水域面积占苏州市的42.5%除了三万六千顷的太湖,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2)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吴地较早地形成了市民阶层。大多数吴地艺术家,如《三言》作者冯梦龙,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都注意接近市民大众,作品也充分表现了大量的市民形象。 (3)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远古的吴地居民崇尚武勇,自南北朝以来,在文化的滋润之下,此地民风渐趋柔和。喜欢温文尔雅,才子佳人甚多。 (4)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苏州是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地区,在清朝的114名状元中,苏州就占了26名。在当代的“两院院士”中,苏州籍人士也是数一数二。 (5)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苏州著名的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如苏绣、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玉雕、缂丝、剧装戏具、民族乐器,等等。 (6)采众长的文化个性。在悠久的历史上,五彩缤纷的外部文化对吴文化输入了各种新鲜内容。吴文化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博采众长,不断丰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