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品质量改进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改进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改进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改进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改进程序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

1.0目的

为持续有效地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过程效率,明确和落实产品质量改进职责,加强产品质量改进的管理,制定本规定。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改进的相关部门。

3.0定义

3.1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事业部产品质量改进分为日常型、立项型两类;

3.1.1日常型改进:针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销售中出现的A/B 级质量信息进行整改跟进的项目;

3.1.2立项型改进:针对月度综合质量分析等报告提取的改进要求、解决产品重大、批量性质量问题/缺陷的要求实施的项目。

4.0职责

4.1质量信息反馈部门负责按照要求正确、完整、真实地反馈所出现的质量信息,负责对信息的初步过滤和分析,并协助品质部门对质量信息的进一步调查和核实工作;

4.2品质部品质管理科负责对A/B级产品质量问题的收集、初步调查、确定主导处理部门、落实整改措施验证部门及质量信息归档管理;立项型改进项目的项目规划制定及跟踪;

4.3质量问题的主导处理部门负责对反馈问题进行处理,并提供相关处理措施或整改依据;

4.4工艺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协调处理,包括组织原因分析和临时措施、根本措施的制定并跟进落实;

4.5验证部门负责对所反馈质量问题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并提供验证记录。

5.0管理内容

5.1日常型改进

5.1.1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

5.1.1.1进货检验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必要时即时填写“进货检验不合格评估报告”,按《不合格品评估流程管理规定》执行;

5.1.1.2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时,制造部、品质部须即时填写“质量异常报告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提交至工艺部进行独立编号,工艺部组织所涉及的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临时措施并在半个工作日内提交车间,指导车间保证生产;

5.1.1.3品质部成品检验科对临时措施实施效果确认,如临时措施实施后的效果不符合要求时,成品检验科须即时与工艺部沟通重新组织制定临时措施;5.1.1.4临时措施符合要求后,工艺部须评估临时措施实施后问题是否得到彻底整改(下批生产时是否会继续出现),如否,须组织所涉及的部门制定根本措施在两个工作日内提交问题提出部门,如涉及相关规定须更改,必要时启动PDM “质量/工艺问题整改通知单”流程(用“质量异常报告单”的编号作为该流程的编号)提交整改部门跟进落实整改(注:根本措施落实前,临时措施有效)。

5.1.1.5成品检验(包括型式试验)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必要时即时填写“不

合格风险放行评估表”,按《不合格品评估流程管理规定》执行;

5.1.1.6国内/国际营销公司、商用客户服务部负责收集产品国内外市场销售、用户投诉与售后服务方面的质量信息,整理商用国内外售后质量信息统计报表,对较严重、批量性问题,即时填写“A/B级质量信息单”提交至品质部品质管理科进行初步原因分析确定整改部门,整改部门提供整改措施及计划完成时间,达到A级质量信息条件的由品质部品质管理科确定主导处理部门,并协调跟进处理进度;厂外质量事故的主导处理部门、协助部门的确定及处理流程参见《产品质量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5.1.1.7物流部门负责收集商用空调产品物流、仓储方面的质量异常信息,并即时启动lotus“质量改进流程”至品质部品质管理科组织协调处理;

5.1.1.8接收信息部门应对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原因分析(必要时可开专题会讨论)并确定其真实性、准确性,并对其进行编号、建立记录台账;

5.1.1.9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1.2处理进度的控制

5.1.2.1方案制定部门/整改部门接反馈后,须即时展开质量问题的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及计划完成时间(如不受理整改,需注明详细原因),经部门主管审核后将信息单提交回反馈部门,如对所反馈质量问题存在疑问,须即时与信息单提交人沟通处理,避免造成整改进度延误;

5.1.2.2方案制定部门/整改部门与反馈人对于整改措施意见不统一时,主导处理部门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必要时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核评定。

5.1.2.3方案制定部门/整改部门给出处理方案/意见后,质量信息的主要对接部门(品质部、工艺部)须即时将意见反馈到问题的提出部门。

5.1.3处理效果的验证

5.1.3.1整改部门须根据制定的计划完成时间提供整改资料/样品通知验证部门进行整改效果验证。

5.1.3.1.1厂内(生产过程)质量信息

工艺部组织对厂内质量问题整改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并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共享管理及回复问题提出部门,如验证不符合要求,须即时与整改部门沟通协调重新确定完成时间并知会问题提出部门。

5.1.3.1.2厂外(包括物流、仓储)质量信息

品质部品质管理科组织对厂外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情况进行验证,并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共享管理及回复问题提出部门,如验证不符合要求,须即时与整改部门沟通协调重新确定完成时间并知会问题提出部门。

5.1.3.2厂内、厂外质量问题整改效果验证必要时须问题的提出部门进行验证或参与验证,在此种情况下,不须品质部或工艺部再回复整改验证结果。

5.1.4资料管理

品质部品质管理科、工艺部分别负责将厂外、厂内质量信息进行独立编号、建立记录台帐后在PDM共享给相关部门并随时更新,每月5日前分别统计出“A/B 级质量信息单”、“质量异常报告单”的处理完成情况,作为事业部月度综合质量分析报告的输入。

5.2立项型改进的管理

按《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5.3考核

本规定由品质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及车间实施;对于日常型改进,考核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及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具体考核方案按《质量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6.0工作流程图

日常型产品质量改进工作流程见附件第Ⅰ、Ⅱ页。

7.0引用文件

7.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2产品质量事故管理规定

7.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4质量考核管理规定

7.5不合格品评估流程管理规定

8.0相关记录

8.1级质量信息单

质量信息反馈单

(3).d oc

8.2质量异常报告单

质量异常处理单.d

oc

附件1:厂内(生产过程)质量信息处理流程图

附件2:厂外质量信息处理流程图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版本/版次A/0 文件页码1/2 制表批准 1目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顾客满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改进机会的识别和改进过程的实施。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实施。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 4作业流程 4.1持续改进 4.1.1改进机会的识别: 公司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日常对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按计划间隔的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等,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寻求差距,以识别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改进机会。如: 4.1.1.1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 4.1.1.2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4.1.1.3潜在的薄弱环节; 4.1.1.4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 4.1.1.5对已策划的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 4.1.1.6持续改进的具体步骤为: a)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 b)确定改进目标; c)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e)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g)正式采纳更改。 4.1.2持续改进的方式 4.1.2.1纠正措施: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消除不合格, 并防止其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2.2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不合格,针对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预防不合 格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已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采取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 4.2.2.1不合格品处理单; 4.2.2.2质检部检查报告; 4.2.2.3第二方、第三方认定或认证所发现的不合格项。 4.2.3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 4.2.3.1各有关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如发生与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实现 过程、产品的规定不相符合的事实(包括顾客投诉)。

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和方 法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核的程序 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科参照治理管理体系审核程序进行,根据一些组织的实践和产品质量审核特点,本节只对这些程序中与产品审核有关的问题作简要性介绍。 (一)审核的管理 组织应制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与方案,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 ―――制定审核需要的文件记录表格;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指责;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范围与频次;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准则;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人员的资格与能力要求。 (二)审核提出 ―――根据年度审核的策划安排编制年度产品审核方案; ―――产品质量审核的提出时机往往要受产品实现的进度和交付期影响; ―――审核一般有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授权,或是组织中产品质量审核归口管理部门的委托(后者经过组织管理者的批准)。 (三)审核准备 ―――首先要选择具有相应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必要时可聘请有关的设计、工艺专家; ―――收集或编制产品不良项分级评定指导书; ―――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和检查表。 (四)审核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只邀请与产品审核直接有关的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宣布产品审核计划和检查表,这样的会议一般不超过15分钟。 2.现场实施检查 (1)检查产品的测试条件 对用作测试产品的仪器和设备校准情况进行检查,对测试的环境进行检查,保证审核测试的环境与条件。 (2)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由审核员独立随机完成产品抽样。 按规定进行产品检测。根据组织和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检测可以由制定的实验室的检验员进行,可以由审核员自已进行,也可以在审核员在场情况下,由受审核部门的检验(试验)人员进行。 (3)审查产品质量 ―――根据产品标准/规范审查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产品外观和包装质量; ―――调阅该产品最终检验记录并与这次审核检查结果比较; ―――抽查产品的关键件、重要件和外购、外协件质量情况。 (4)分析与判断 整理和分析检查、测试记录,计算不良项加权分和总分,并通过综合分析对被审核产品的专利水平作出客观判断。 (5)召开末次会议 ―――报告不合格项情况; ―――对产品质量状况综合分析; ―――协商完成纠正措施的时间。 (五)编写审核报告 产品审核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审核的目的; ―――产品的范围,注明产品质量审核所依据文件(图样、技术规范)的编号; ―――审核准则; ―――审核的日期; ―――审核员; ―――审核结果与结论; ―――改进的机会与建议; ―――奖惩建议; ―――产品不良项严重性分级指导书及抽样方案的选择; ―――产品不良项分级参考表和加权分的确定; ―――产品质量水平的计算和质量水平趋势分析。 (六)审核的跟踪处理 跟踪的重点是致命不良项和严重不良项。 ―――审核组要向责任部门发出质量问题通知单,促进责任部门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责任部门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审核组负责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二、产品不良项分级 由于不同的不良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会有很大差别,进行产品不良项分级,有利于提高审核的效能及对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 1.产品不良项分类的依据 应根据不良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划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对产品的功能特性的影响; (2)对市场和企业信誉的影响; (3)对组织效益和成本的影响,等等。 2.产品不良项的分析法 国际上通用的产品不良项分分级方法是将不良项分为四级: ―――A级:致命不良项;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编写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外协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的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加工零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3.0职责: 3.1研发部负责外协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保障。 3.2采购部负责按生产计划进行配料并及时反映用料情况,客户信息计划并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加工的全过程的产品有效进行,同时督促、反馈生产计划实施情况,对外协承制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认定,外协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外协件的验收、并对外协件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负责等外协项目过程处理。 4.0程序 4.1过程控制 4.1.1计划的来源 外协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本所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原材料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工件要严格检验。对特殊工种和典型工艺我所责任工程师与质检人员需进行现场监督 4.1.2计划的制定和传递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前,拟制加工方案,由质管办会同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对加工方案进行评审后方能生产。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记录卡",并经我所质检人员认可,交本所质管办存档。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文件更改和器材代用,必须有更改文件并经我所设计人员和课题组负责人签字认可。如有重大改动须经工程指挥部总工艺师批准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出现不合格品,其责任由外协承制单位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按QA/PF-DC文件规定执行。 4.2生产计划的落实 4.2.1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 4.2.1.1生产部根据计划采购部所发出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安排排班计划、人员组织、物流安排、场地安排、检查安排等,并制定《生产日报表》反映生产进度。 4.2.1.2物资部依据生产部开出的《领料单》配料和发料,生产部开出的《领料 单》必须以计划采购部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为依据。 4.2.1.3品质部按照产品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品质检验和品质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4.2.1.4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缴库单》, 物资部负责产品数量验收、入库,并反馈计划采购部。 4.2.2生产计划的跟进与反馈 4.2.2.1计划采购部开出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至各相关部门,并由计划采购部存档。 4.2.2.2生产领料时如有欠料状况,物资部必须将相应欠料情况以第一时间反馈给计划采购部;如物料不能按时供应,计划采购部需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或安排,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确认和分发、落实。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与原生产计划通知单以版本号进行区别。 4.2.2.3生产部各车间根据计划安排生产,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反馈至计划采购部;对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由计划采购部和相关人员对问题统一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4.2.2.4如生产计划无法如期完成,生产部通过《工作联络单》,至少在计划出货前一周将信息反馈给计划采购部,由计划采购部将信息反馈给客户部,由客户部与顾客协商处理。

如何实现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已近两年,质量管理工作日趋规范。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公司内部大力推进质量体系是希望通过管理体系在公司内部的有效运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经营管理,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了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必须坚持持续改进。 关键词: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前言: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巩固提高,增强顾客对我们的信任度,一年来我们通过对实施的内审、管理评审特别是通过外审工作进行分析、调查,认真总结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实践中质量管理体系对持续改进的要求,调查持续改进还存在哪方面问题,针对内审、管理评审,特别是外审中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如何做好持续改进。对体系文件进行换版,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过程方法、质量保证能结合公司的生产实际,指导实践,持续改进。 一、持续改进的概念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是一种螺旋上升的PDCA循环活动,强调持续是指"PDCA"循环后又开始

新的一轮"PDCA",如此"循环不断",永无止境。换句话说,持续改进是组织为达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致力于不断提高组织的有效性的过程;“持续”的涵义是指对过程的改进要逐步前进,持续改进反映了顾客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发展。 (二)持续改进的范围包括质量、效率等方面,而质量改进含产品质量、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它不限于对已发现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存在着改进的机遇,由于外界环境不断变化,技术在发展,顾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应不断地增强,据此需要开展系列持续改进活动。 (三)通过对过程的改进实现改进,包括提高质量水平、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每个过程都存在改进的机会,据此,应对所有过程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同时,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找出并做好主要过程。 (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旨在达到新水平,即在质量,服务和成本方面超越历史水平,不断创新记录,达到新的控制水平,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周而复始。 (四)纠正和预防的要求:公司对顾客满意情况、内部审核过程和产品状况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持续改进等过程进行策划,做出规定并组织实施,同时通过相关数

产品质量审核程序

1.目的 对准备发运的产品进行审核,以顾客的角度确认该产品是否符合技术图纸,检验规范,法律法规等要求。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防止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顾客,同时察觉产品质量下降的潜在危险,及早采取改进措施。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审核也可作为对供方生产的产品的产品审核工作。 3. 相关文件 3.1《记录控制程序》 4. 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产品的质量审核 4.2审核小组实施产品的质量审核工作 4.3产品审核组长负责填写“产品审核报告”和审核组员一起对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析开发“产品审核纠正措施通知单” 5. 工作程序 5.1产品审核准备 5.1.1由品保部编制每种《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文件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审核项目,按产品功能特性(包括安全性及尺寸),产品外观特性,产品包装(包括标识)特性等方面划分质量缺陷等级。《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应根据每种产品(系列产品可视作一种产品)的情况而定,并根据不断的审核结果所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修改。产品审核每种产品每半年进行一次,同时必须覆盖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 5.1.2产品审核等级划分: A级一一关键缺陷一一预计给人员带来危险或不安全的缺陷,或造成根本无法使用的缺陷。 B级一一主要缺陷一一预计会产生故障或降低使用性能的缺陷 C级一一次要缺陷一一预计不会造成严重降低性能或与标准相比略有偏差,对使用者操作略有影响。 5.1.3制定《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JR/QP8-4-01)的审核项目时包括: 1)产品的功能特性: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及尺寸: 2)产品的外观特性: 3 )产品的包装特性(包括标识): 5.1.4管理者代表任命产品审核组长,组织质量审核人员,组成审核组,该审核组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固定的审核组。 8-4-1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对质量检验部门基本责权范围的规定,明确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管理,严格把好采购、制造过程质量关,确保出厂的每件/台产品都达到合格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①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②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③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发货时质量控制;④定型产品的图纸、明细及工艺的质量控制;⑤产品 在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6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7安装或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设计、结构优化质量考核另行规定。 贴牌产品的质量纳入采购质量控制。 用户退回改用产品及零件质量的检验程序比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三、职责 1、检验员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按、四知、五不准”原则,“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和按质量标准;“四会”即:会识图、会分析废品原因、会使用保养工量夹具、会正确评定产品质量;“五不准”

即: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入、不合格的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计算产值产量。 2、检验员要熟悉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技术标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关键零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工装夹具,全面掌握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岗位中所使用的技术资料。 3、合理维护、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验具、夹具、试验仪器或装置。预防检验器具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锈蚀、碰伤、形变等现象。 4、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员原则上不被抽调到供方进行质量检验,或被安排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如有特殊情况需抽调检验员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须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此时段出现的质量差错应由接替人员负责。 5、上道工序的零件在工序转移前须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车间,同时提供详细的调度单(包括图号、数量等)。下道工序的车间有权退回无检验合格标识和详细调度单的零件,若接收了不合格或没有调度单的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零件的质量责任。 6、检查过程中检验员应按规定填写检验记录等质量证明凭据,做好检验标识。各部门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检验员无权对不合格品提出降级意见,均由产生不合格品的车间(部门)提出处置申

产品质量审核程序

产品质量审核程序

1.目的 对准备发运的产品进行审核,以顾客的角度确认该产品是否符合技术图纸,检验规范,法律法规等要求。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防止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顾客,同时察觉产品质量下降的潜在危险,及早采取改进措施。 2.范围 适用于本厂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审核也可作为对供方生产的产品的产品审核工作。 3.相关文件 3.1《记录控制程序》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产品的质量审核 4.2审核小组实施产品的质量审核工作 4.3产品审核组长负责填写“产品审核报告”和审核组员一起对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析开发“产品审核纠正措施通知单” 5.工作程序 5.1产品审核准备 5.1.1由品保部编制每种《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文件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审核项目,按产品功能特性(包括安全性及尺寸),产品外观特性,产品包装(包括标识)特性等方面划分质量缺陷等级。《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应根据每种产品(系列产品可视作一种产品)的情况而定,并根据不断的审核结果所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修改。产品审核每种产品每半年进行一次,同时必须覆盖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 5.1.2产品审核等级划分: A级——关键缺陷——预计给人员带来危险或不安全的缺陷,或造成根本无法使用的缺陷。 B级——主要缺陷——预计会产生故障或降低使用性能的缺陷 C级——次要缺陷——预计不会造成严重降低性能或与标准相比略有偏差,对使用者操作略有影响。 5.1.3制定《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JR/QP8-4-01)的审核项目时包括: 1)产品的功能特性: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及尺寸: 2)产品的外观特性: 3)产品的包装特性(包括标识): 5.1.4管理者代表任命产品审核组长,组织质量审核人员,组成审核组,该审核组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固定的审核组。 8-4-1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本程序对持续改进的各项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质量改进攻关等活动的管理,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管理者代表和技术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活动的责任对象及部门。 3.3生产部门是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改进活动的责任部门。 3.4 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组织改进项目的实施。 4 措施和方法 4.1总则 改进应着眼于改善产品特性以及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的基础在于过程。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测量和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产品特性、过程效益发挥的关键。2)确立改进目标,即改进的预期效果。 3)研究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价和选择方案。 5)实施所选定的方案。 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使成功的措施规范化,即纳入文件的永久更改。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改进应是持续的活动,以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2 持续改进的策划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由厂务部实施。 4.2.1 策划的依据 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信息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是策划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 4.2.2 策划的内容 改进策划除遵循质量策划的一般原则外,应侧重主攻目标、活动过程及其职责。现就体系、产品、过程改进分别规定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质量方针、目标及其管理,组织结构,资源配备及其管理,测量及评价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过程活动。(2)产品的改进 产品改进策划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各阶段产品质量特性改进目标、针对产品的主要缺陷状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以及相应的资源保障。 (3)过程的改进 产品实现过程的改进,涉及质量管理体系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一并考虑、在其技术和业务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生产过程控制的改进,过程实现手段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方法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等,以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多的增值。 4.2.3 纠正措施和要求 对发现不合格、缺陷的责任部门必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有效的纠正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者,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4.2.4 纠正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 a.顾客投诉或意见反馈的产品不合格、产品交付或售后服务中的不 符合问题; b.内审不合格报告; c.管理评审输出,报告中由管理者决策需采取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d.内部审核报告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 e.数据分析的输出中有关过程和产品的特性趋势反映的不合格问

IATF16949 年度内审审核方案

20**年度审核方案 编号:HY-JL-ZH-41/0 一、质量体系审核 1.审核目的: 对质量体系进行系统、独立的检查和评价,以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的要求;以及对供应商产品的过程进行审核,使过程达到受控和有能力,以保证对顾客所有要求的符合程度。 2.审核的依据: 2.1IATF16949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指导文件。 2.2识别过程清单、过程关系、过程模式图。 2.3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清单 2.4顾客(特殊)要求清单 3. 审核范围: 3.1IATF16949认证范围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全部过程。 3.2公司识别的COP过程、MP过程、SP过程、外包过程 4.审核方式及说明 4.1采用IATF要求的过程审核方法,并结合听、查、看的方式进行现场审核。 4.2任何外包过程、方针目标、职责权限、内部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外文件与记录控制、持续改进都会在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4.3生产现场均会涉及到不合格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审核。 4.4重点关注风险、内部绩效、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关键过程、重要过程。 5.审核频次:每年进行一次。当发生过程更改,内部/外部出现不符合,顾客投诉时增加审核。 6.审核安排 时间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部门 C1 ● C2 ● C3 ● C4 ● C5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S7 ● S8 ● S9 ● S10 ●

M1 ● M2 ● M3 ● M4 ● M5 ● M6 ● M7 ● 二、产品质量审核 1.审核目的: 通过对抽取的少量产品和/或零件以顾客的角度全面地进行产品符合性检验来对质量保证的有 效性进行评定,并按照设定的检验流程对准备交付发运给顾客的产品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符合、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他额定的“质量特性”的要求,并通过其来反映产品质量趋势及重点缺陷和发现体系缺陷,以便采取进一步的审核和措施。 2.审核依据: 2.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产品审核之相关产品审核指导书; 2.2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 2.3顾客特定要求(无)。 3.审核范围:本公司所生产的所有汽车产品。 4.重点关注:客户退货、客户反馈、本年度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顾客特殊要求(抽样)。 5.审核频次:每年进行一次。当发生过程更改,内部/外部出现不符合,顾客投诉时增加审核。 6.审核安排 时间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产品别 2408011AG14制动鼓● 1028E2A轮毂● 1022E4F2C制动鼓● 2408011-M15-02制动鼓● 130C轮毂● 1028E2A制动鼓●

2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实施管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使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认证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负责公司产品生产管理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程序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统计报表,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和通报有关部门。 3.2 生产车间 负责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并结合生产特点,编制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认真填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指导。 3.3 研究所、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 研究所提供产品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物流部负责采购生产原材料等;仓储部负责保管原材料、成品等;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对购进材料,产成品进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见下页) 4.2 生产准备 4.2.1 研究所组织技术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合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设计,设计绘制出技术图纸,列出合同工程的材料表。为生产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 4.2.2材料表交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储部对材料表进行再确认。所有图纸的发放、传递和保存依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实施。 4.2.3 对一般工程由生产部总监批准实施;对工期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被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合同,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根据批准意见组织生产。 4.2.4 生产车间要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配备必需的生产规范、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性文件和管理办法。 4.2.5 按生产设计要求,执行《设备管理办法》,使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生产工具的使用执行《工具管理规定》。执行《模具管理办法》,保证模具的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4.2.6 物流部依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 4.2.7 材料检验 4.2.7.1 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对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进货检

2019年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产品质量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核的程序 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科参照治理管理体系审核程序进行,根据一些组织的实践和产品质量审核特点,本节只对这些程序中与产品审核有关的问题作简要性介绍。 (一)审核的管理 组织应制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与方案,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 ―――制定审核需要的文件记录表格;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指责;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范围与频次;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的准则; ―――规定产品质量审核人员的资格与能力要求。 (二)审核提出 ―――根据年度审核的策划安排编制年度产品审核方案; ―――产品质量审核的提出时机往往要受产品实现的进度和交付期影响; ―――审核一般有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授权,或是组织中产品质量审核归口管理部门的委托(后者经过组织管理者的批准)。 (三)审核准备 ―――首先要选择具有相应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必要时可聘请有关的设计、工艺专家; ―――收集或编制产品不良项分级评定指导书; ―――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和检查表。 (四)审核实施 1.召开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只邀请与产品审核直接有关的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宣布产品审核计划和检查表,这样的会议一般不超过15分钟。 2.现场实施检查 (1)检查产品的测试条件 对用作测试产品的仪器和设备校准情况进行检查,对测试的环境进行检查,保证审核测试的环境与条件。 (2)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由审核员独立随机完成产品抽样。 按规定进行产品检测。根据组织和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检测可以由制定的实验室的检验员进行,可以由审核员自已进行,也可以在审核员在场情况下,由受审核部门的检验(试验)人员进行。 (3)审查产品质量 ―――根据产品标准/规范审查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产品外观和包装质量; ―――调阅该产品最终检验记录并与这次审核检查结果比较; ―――抽查产品的关键件、重要件和外购、外协件质量情况。 (4)分析与判断 整理和分析检查、测试记录,计算不良项加权分和总分,并通过综合分析对被审核产品的专利水平作出客观判断。 (5)召开末次会议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新)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 目的 为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和准则。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安全和产品以及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全过程的持续改进。 3定义和术语 无 4职责和权限 4.1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特性和参数变差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和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2 生产作业部、综合管理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与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3 技术质量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督促责任单位进行实施和保 存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验收。 4.4 各单位负责本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与确定,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并保存记录。 4.5 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负责对持续改进项目/目标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审批。5运作程序 5.1持续改进的对象: 持续改进涉及到质量、服务、交货期、环境/安全体系等方面,包括对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控制和减少。 5.2持续改进的时机: 5.2.1当产品质量、过程特性符合顾客要求,且过程稳定并达到可接受的制造能力时,仍然有可改进的机会,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使过程得到优化和改善。5.2.2 尽管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符合标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有改进的机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会时, 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 使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5.3持续改进项目确定 5.3.1持续改进项目来源: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计划;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 5.3.2持续改进项目包括: ①消除各种浪费; ②提高安全性; ③降低废品率; ④环境/安全内外部监测改善; ⑤降低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⑥提高生产效率; ⑦降低成本; ⑧提高产品质量; ⑨顾客满意度提升; ⑩其他有利公司的改进项目。 5.3.3立项及评审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项目: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业务计划、管理设想、各部门反 馈、管理评审报告等提出持续改进项目,交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质量部组 织实施。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由提出单位或个人填写《持续改进报告单》。 ③技术质量部负责整理汇总《持续改进报告单》,并组织评审,评审确认后, 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立项,确定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期限。 5.4效果评估 5.4.1持续改进项目完成后,由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部门或个人编制《持续改进报

新编工程质量审核管理程序【产品质量审核管理程序】

工程质量审核管理程序【产品质量审核管理程序】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程序(WORD格式表格,打开后格式正常)制订单位质量管理部发行日期XX年12月日生效日期XX年12月日编写会签审核批准技术部:生产管理部:章节修订记录表章节编号旧版本修订日期最新版本修、增订或删除内容纲要 1. 目的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为改善产品质量提供客观依据,保证产品符合用户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最终检验后发运前的产品质量审核。 3. 权责3.1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产品质量审核指导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工作的实施,编制产品质量审核报告。 3.2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审核工作的实施。 3.3责任单位负责对在产品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 4. 定义(无) 5. 作业流程步骤作业流程责任单位作业说明相关文件/表单 1 2 3 A实施准备实施计划批准年度审核计划质量管理部管理者代表相关部门质量管理部1.1.质量管理部每年元月份编制《年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审核频次为每季度一次﹐

每次审核2~3种产品,每年度所有产品均应受到审核。如有特殊因素﹐可增加审核频率。 2.《年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由质量管理部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3.1每次审核前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由质量管理部长审批。 3.2《产品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应包括:审核目的及审核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审核依据;审核小组成员(审核小组成员一般包括熟悉产品生产流程、掌握检验技术、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具备实际生产经验、理解各种相关文件的检控员和工艺员);审核的时间;产品质量审核的抽样方式、样本容量及抽样数;产品质量审核的内容。 4.1.审核组长根据《产品质量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审核组成员编制《产品质量缺陷分级指导书》、《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分析报告表》。《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分析表》内容应包括产品被检验的特性、质量要求,以及采用的检验方法及手段。 4.2.正式审核前,质量管理部应提前三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各有关部门。 5.1审核组长组织实施具体的审核;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版房负责拼版。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 性负责。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 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 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 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 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 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 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试生产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

3C产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3C产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有关的活动的持续改进。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组织对重大的或系统性的改进措施进行评审; 3.1.2负责批准各部门提出的质量改进措施。 3.2管理者代表: 3.2.1负责跟踪验证质量改进效果。 3.3 各部门负责提出与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有关的质量改进建议并负责实施。 4.定义: 4.1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和能力的循环活动。 4.2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4.3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5.工作程序:

5.1质量改进信息及建议的收集: 5.1.1品质部负责收集管理评审中提出的、内部审核或外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及通过对过程测量、产品测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质量改进要求。 5.1.2市场业务部负责收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改进的要求或建议及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分析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5.1.3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在工作自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5.1.4质量改进计划的制订。 5.1.5对重大及系统性的质量改进,品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的要求或建议进行分析并组织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5.1.6品质部将《质量改进计划》报总经理审批。 5.1.7质量计划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1.8非重大的或系统性的质量改进可不编制《质量改进计划》。 5.2质量改进的实施: 5.2.1重大及系统性的质量改进由品质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按总经理批准后的《质量改进计划》实施质量改进。 5.2.2管理评审提出的质量改进要求由品质部组织各有关部门实施质量改进并将改进活动记录于《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发放一览表》。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使产品质量控制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确保出厂产品安全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包括原材料放行、生产过程产品放行、成品检验放行及成品放行。 3 职责与权限 3.1 主管生产销售的副总经理担任总质量受权人; 3.2 原材料检验人担任原材料质量受权人; 3.3 过程控制负责人担任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 3.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担任产品检验质量受权人; 3.5 总质量受权人担任成品放行质量受权人; 3.6 总质量受权人可决定增设部门二级质量受权人,提名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另设专人,报公司批准受权后生效; 3.7 总质量受权人可决定不增设部门二级质量受权人,其职责由总质量受权人兼任。 4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4.1 原材料质量放行程序: 4.1.1 采购部门将采购原材料送质检部检验。原材料质量受权人在对原材料实施放行时,应审核下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放行: a)采购过程是否符合《采购控制程序》; b)原材料的供方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合格供方目录内;

c)原材料的材料组成是否发生变化; d)原材料是否具有进货检验报告; e)进货检验过程是否满足《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及检验操作规程; f)检验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 g)检验人员是否经培训上岗; h)检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符合要求后原材料质量受权人在《原材料放行证书》签字放行,采购的原材料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2 原材料质量放行流程图 4.2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放行控制程序: 4.2.1 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根据相应的生产工艺文件及管理要求全面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状态、设备状态、生产环境状态、工艺参数及生产人员的培训;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備註:文件分發範圍內“□”表示未分發的部門“■”表示要分發的部門。

1.PURPOSE 目的: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line for project teams to conduct continual improvement activities in products, processes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为项目组持续改善产品、过程品质及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指引 2.SCOPE 範圍: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all the projects in Techco Technology (Hui Zhou). 此程序适用于惠州德高科技的所有项目 3.DEFINITION 定義: 3.1QIM Quality Improvement Meeting 品質改善會議 4.REFERENCE 參考文件: 4.1OP-QA-21 Management Review Procedure 管理評審程序 4.2OP-QA-07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rocedure 糾正及預防措施程序 4.3OP-QA-22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 內部審核程序 5.RESPONSIBILITY 職責: 5.1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 5.1.1Organize QIM meeting within the project team. 组织责任区域内的QIM 会议 5.1.2Responsible to prepare the meeting minutes and follow up with related team member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 effectiveness of improvement actions. 负责准备会议记录,跟进改善行动并确保其执行及有效性。 5.2All QIM team members QIM 成员 5.2.1Rise quality issue and provide data and information within his/her responsible area for improvement. 提出责任区域内的品质问题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改善. 5.2.2Participate in defining objective & target and developing improvement action plan 参与目标制定和改善行动计划 5.2.3Implement action requirement and decision as agreed in QIM meeting 执行QIM 会议确定的行动要求和决定 6.PROCEDURE 程序: 6.1QIM team set-up QIM 小组组成 The QIM team may include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departments(the oth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even supplier and customer may be involved when necessary ): QIM 小组可以包括以下部门的代表(必要时,其他部门甚至供应商和客户也可邀请参加)。 6.1.1Production dept. (PD) 生產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