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度聚氯乙烯归纳深刻复习知识点

2016年度聚氯乙烯归纳深刻复习知识点

2016年度聚氯乙烯归纳深刻复习知识点
2016年度聚氯乙烯归纳深刻复习知识点

2016《聚氯乙烯制备及应用》总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高分子材料,有什么结构特点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得的结构与性能差别

高分子是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的分子量足够高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分子分子量也在几十到几百之间。高分子物质的分子一般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也就是几万、几十、至以亿来计算。高分子的“高”就是指它的分子量高。共同的结构特性,即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以重复的方式连接而成的

1、不均一性: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结晶

2、结构 a. 强度:长链结构,每个分子都好像一条长长的线,许多分子纠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扯不开的线团,这就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强度,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根本原因。

b. 柔顺性:高分子链在分子内旋转作用下可采取各种可能的形态,如取不同的构象,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螺旋链等。

c. 粘弹性高分子材料的形变与时间有关,材料变形长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大:一般由数千到数百万;单个分子链主要由共价键组成;分子链间作用力(范德华)很大,没有气态;高分子分子链之间互相缠结,呈无规线团状;可塑,有弹性,强度高,粘弹性。

金属材料:金属键,自由电子。导电导热,延展性,有金属光泽,部分硬度大。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二、什么叫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英文名称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式是:

三、PVC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化学工业、石油化工、铝行业等作为基础行业,其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而烧碱是化学工业最大、最基础的原料,全球烧碱总量39%消费在化学工业。由于聚氯乙烯分子量的53%是氯,能消耗氯碱生产中30%的氯气,是氯碱平衡中的主要杠杆。因此,聚氯乙烯对于氯碱行业、化学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PVC的应用领域

五、PVC塑钢型材的优点

塑钢型材只所以能大面积的推广适用,并逐步取代木制和铝门窗,和它的独特优势是分不开的。塑钢门窗较之铝和木制门窗有以下优势:

1、价格便宜

2、色彩丰富

3、经久耐用

4、保温性能好

5、防火性、电绝缘性

六、电石水解反应制备乙炔的主、副反应

七、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

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三步法,包括乙烯直接氯化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裂解产生的氯化氢与乙烯、氧进行氧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这三步反应。该工艺特点就是利用氧氯化反应来平衡裂解产生的氯化氢,使之生成可继续裂解的二线乙烷。

反应式如下:

八、聚氯乙烯树脂的分类

按聚合工艺路线的不同,PVC树脂可分为三类:悬浮法树脂(S-PVC) (suspension);乳液法树脂(E-PVC)(emulsion);本体法树脂(B-PVC) (body)悬浮法树脂和本体法树脂可用于硬PVC加工了;乳液法树脂常配合增塑剂或分散剂制成糊,再用于成型加工,故称糊树脂。三类树脂的聚合工艺尽管不同,聚合反应的机理却是相同的,所得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基本特征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树脂颗粒的形态、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及残留聚合反应助剂的含量等。

九、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过程

悬浮聚合是在立式带有搅拌桨、有加热及冷却夹套的反应釜中进行的。按一定加料顺序,在去除氧气于高速搅拌下,定量地将去离子水、引发剂、pH缓冲剂和分散剂加到釜中;再定量注入液态氯乙烯单体。所用引发剂属油溶型(如过氧化二碳酸酯),易溶于氯乙烯中。分散剂(亦称保护胶)在水中有分散性,并与氯乙烯具良好亲合性(如聚乙烯醇)。在搅拌作用下,液态氯乙烯被打碎成小液滴,液滴中溶解着引发剂分子,液滴表面包着分散剂薄层以减少液滴的凝聚。

将上述配合料迅速升温至需要的聚合温度,并保持一定压力使氯乙烯维持在液态,通过釜壁冷却夹套保持物料的温度,聚合反应就在每个单体液滴中进行。

每个单体液滴中的反应,实质上是本体聚合。PVC分子在液滴中析出并聚集,当大部分单体被聚合时,反应釜中是由均匀的白色树脂颗粒与水组成的淤浆,末反应的单体包含于淤浆颗粒中。水,既是输送物料的介质,更是传热介质。将淤浆排入减压釜中,未反应的氯乙烯大部分蒸发离去,再送入离心过滤装置除去大部水分,送入汽提塔进一步除去残留单体和水,再经过筛和打包即可出厂。聚合釜中,使用表面张力和用量均较小的分散剂,聚合的中、后期采用高速搅拌,有利于生成体积较大、表面膨起、表皮多孔、内部疏松的树指颖粒-疏松型树脂。使用表面张力及用量均较大的分散剂,在弱的搅拌下,只能获得体积较小、表面凹陷、表皮细密、内部紧密的树脂颗粒-紧密型树脂。

十、本体聚合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过程

本体聚合分二步进行。

首先将定量的氯乙烯与引发剂投入具有高速搅拌和夹套立式预聚釜中,聚合釜的上方与

冷凝器相通。冷凝器可使蒸发的氯乙烯冷凝流回反应釜,以便能有效地维持聚合温度。

预聚合温度一般在62 ℃左右,不随树脂牌号而变。当单体的2%转化为聚合物时,引发剂差不多都已分解起了引发作用,聚合生成的分子链经过一个个层次的聚集形成0.01-0.1um大小的初级粒子核。而后,随聚合进行,初级粒子核会长大,但不会有新的初级粒子形成。几个初级粒子核会附聚,单体转化率为5%一8%时,初级粒子核的附聚体长大到l-2um,它们是具有“生长能力”的“种粒子”。将上述经预聚合得到的“种粒子”浆液泵入后聚合釜,后聚合釜与预聚釜不同之处是使用搅拌强度较低的螺带式搅拌器。以避免“种粒子”的破碎和“种粒子”的过度聚集。后聚合温度依产品牌号选定。单体70%的左右转化成聚合物时,初级粒子长大到1~2um,“种粒子”长大到5~l0um,“种粒子”聚集而成的树脂颗粒的尺寸为50~100um。经后聚合的物料,送入减压、过滤、汽提装置,使树脂中残留单体浓度在标准之内,便可打包、出厂。本体聚合得到树脂颗粒内孔隙的多少与聚合温度和转化率有关。后聚合温度越高(高型号树脂),聚合转化率越高,则树脂颗粒内越紧密;本体聚合的前、后二步聚合温度不同,因而本体法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要宽些。本体法树脂不含分散剂,纯度较高,但孔隙度较疏松型悬浮法树脂要低,树脂颗粒的体积也小些。

十一、乳液聚合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过程

乳液聚合与前二类聚合不同,使用的是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盐)和亲水的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为乳化剂。聚合釜中,通过强力搅拌和乳化剂的作用,使氯乙烯成为在水介质中分散的微小乳滴。引发剂分散于水与单体乳滴的界面处。

聚合反应开始于乳滴表层,扩展于乳滴内部,最终每个乳滴成为一个树脂颗粒。聚合得到的浆液经喷雾于燥,可得到具有成糊能力的树脂,颗粒粒径约0.1~1um。

乳液法树脂聚合中,乳滴外大量的水起到良好传热作用。乳滴微小,内部温度均匀,故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由于乳液聚合物中残留表面活性剂较多,电绝缘性较差。

十二、PVC聚合反应机理

聚合反应均属自由基聚合,含以下阶段:

1.链引发——形成单体自由基

引发剂热分解生成初级自由基:

链引发生成单体自由基:

2.链增长-单体自由基生长成链自由基

Kr:链增长速率常数

3.链转移与链终止

在链增长的同时,也存在链的转移和终止。链转移的方向主要是链白由基向单体的转移,生成单体自由基和一端为双键的终止了的分子链。单体自出基可再与单体重新进行一步步的链增长反应。

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

链自由基分子内转移:

十三、PVC的分子结构

氯乙烯为不对称分子,分子的一端不含氯原子(称为“头”),另一端含氯原子(称为“尾”)。由于氯原子体积大,最外层电子数多,具有明显的空间位阻效应。链增长时,单体分子的键接顺序,倾向于一个单体分子的尾与另一单体分子的头相接,以使相邻氯原子的距离尽可能远些。出于同样原因,聚氯乙烯分了链上氯原了的空间位置多处于间同立构。

但是,在聚合温度较高.或聚合物料粘度较高导致传热不良和局部温度偏高,或在聚合后期,聚合物絮凝,单体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或自由度较小的链自由基之间偶合等情况下,也可能使PVC分子链上存在少量头-头结构和全同立构部位。这些部位会阻碍PVC的结晶,破坏结晶的完善性,同时,这些部位存在使分子链结构改变的张力、因而也是易降解的部位。

十四、相对分子质量与树脂型号

决定PVC相对分子质量的是链增长速度与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速度的比值。若以平均聚合度户表示,则有Kp与Ktrm的值均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链转移反应的活化能更高些,聚合温度升高会使链转移速度增加得更快。因此,聚合温度越高,所得PVC树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小。

我国技术标准规定(GB 340l-82和GB 3402-82),悬浮法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树脂

型号,以25℃测定浓度为0.5g/l00mL的PVC的环己酮溶液的粘度ηn值划定。国外常用浓度为1g/l00mL环己酮溶液的比粘度换算成k值表示树脂的型号。它们之间的粗略关系见表l-l。

十五PVC端双键和支链

差不多每条PVC分子链一端均为双键:

由于除PVC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情,还存在链自由基内转移,故而差不多每条PVC分子链上都有少量支链。聚合温度较高时得到的高型号树脂,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端双键和支链相对说来要多些。由于PVC的降解总是从稳定性较差的端双键和支化点附近开始的,所以高型号树脂的热稳定性要差些。另外,聚合温度较低时,PVC链构型更多取头-尾序列和间同立构形式。所以,聚合温度越低,所得PVC分子的对称性和规整性越高,结晶能力越强,结晶速度越快。常用PVC树脂的结晶度介于5%-10%,-75℃下聚合得的树脂,其结晶度可达25%左右。

十六S-PVC树脂中各种微观粒子关联图

十七S-PVC 树脂颗粒结构

粒径为75-250 μm的白色粉末,紧密型树脂主要由玻璃球(a)组成,乒乓球(b)在紧密型树脂中与玻璃球共存,比玻璃球易塑化。疏松型树脂颗粒呈棉花球状(c);棉花球状树脂颗粒由几个颗粒组成,而不像(c)玻璃球和乒乓球是单个粒子。

由几个颗粒组成的树脂颗粒称为“多细胞”,图(8d)是一个更加典型的多细胞颗粒,由几十个颗粒组成;多细胞颗粒称为树脂颗粒,而组成多细胞的每一个细胞称为亚颗粒;玻璃球状树脂颗粒表面包裹一层厚厚的皮,看不到颗粒的内部结构(见图10a);

乒乓球树脂颗粒表面皮膜较薄,从颗粒表面可以看见内部结构的大的起伏(图10b);

棉花球状树脂颗粒,可看见内部结构,初级粒子或附聚体清晰可见(图10c);

十八、E-PVC 树脂颗粒结构

粒径为50-150μm的白色粉末,无皮,从表面就可看到内部的初级粒子;初级粒子未凝聚生成附聚体,始终保持圆球形结构。

十九、E-PVC 树脂颗粒形成机理

VC单体,在乳化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存在下,借助于搅拌作用生成水乳液,并进行乳液聚合,最后生成粒径为0.15-0.40 μm的PVC胶乳;这种胶乳可直接使用,也可干燥后生成树脂粉末后再使用。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喷雾滴里的水分蒸发后,一个雾滴里的干树脂就收缩成一个树脂颗粒,乳胶粒子就是初级粒子。这样形成的树脂颗粒外边是没有皮的,这里的初级粒子是圆球状的。

二十、悬浮PVC树脂中“鱼眼”

在悬浮PVC 塑料薄膜制品中,呈现透明圆珠状的亮点称之为“鱼眼”。“鱼眼”的存在严重影响塑料制品的性能,如薄膜制品中的“鱼眼”,会降低制品的抗张强度、伸长率等机械性能;板材制品中的“鱼眼”会影响制品的外观光滑度、色泽;“鱼眼”对电缆制品影响更大,不仅影响外观,更严重的是影响其电性能、热老化性能及低温挠曲性能,“鱼眼”脱落,又会引起电击穿事故。因此,悬浮PVC 塑料制品中形成“鱼眼”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从事PVC 生产、加工及科研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鱼眼的实质是聚合过程中条件不当所形成的,少量具有体形分子结构的特高分子量PVC,由于其吸收增塑剂的能力甚低,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只能为增塑剂膨润而不能使之塑化,但加工者所遇到的鱼眼问题,并非全部属于此类体形结构,大部分属于可塑化的假性鱼眼,此类假性鱼眼是属于分子量偏高的线型结构树脂,其物理构型由包装组织过于紧密所致。

鱼眼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PVC分子量分布过宽,会造成在同一加工工艺条件下,低

分子量塑化快,而分子量高的分子塑化慢。如果加工条件一定,塑化慢的高分子在制品中将以假鱼眼的形势出现;引发剂分配不当,会使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偏高,造成聚合体系局部反应过快,热量难以及时传出,导致局部过热形成鱼眼;引发剂选择不当,易导致PVC 交联,形成永久“鱼眼”;引发剂匹配不当,因前后反应温度差异,易形成暂时鱼眼;

如果搅拌转速过慢,颗粒分散不均匀容易开粒。但搅拌转速过快,搅拌剪切所形成的油滴细微发生膜破裂造成颗粒病粒。这两种情况均容易发生大颗粒,形成暂时鱼眼。聚合体系的ph值一般控制在7.0-8.5之间,脱盐水质量差形成鱼眼含盐的水中离子会破坏分散剂的作用形成鱼眼;在vcm中含有杂质,例如vcm中氯代烃高沸物的存在,不仅影响pvc 分子链接结构,还会对pvc有较强的溶脱作用,而降低其颗粒孔隙率,形成较紧密的呈球状的颗粒。这种颗粒在加工塑化时难以塑化,形成鱼眼。一般情况下是vcm转化率大于15%,以后再使用冷凝器,如果提前使用,因这时形成pvc颗粒不稳定,粘接性强,会对聚合体系的形成造成冲击,易产生大颗粒,形成鱼眼;在超低分子质量pvc树脂生产中,为降低反应温度,需加入链转移剂,但是一些链转移剂会降低分散剂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鱼眼的形成。

二十一、PVC的缺点

PVC有许多宝贵的性能,但也存在热稳定性差的缺点。PVC是低结晶度高聚物,玻璃化温度在80-90℃。PVC在加工温度超过90℃就开始分解,温度高于120℃便明显分解,放出HCl 气体,颜色逐渐变深。紫外光、机械力、氧、臭氧、氯化氢以及活性金属离子等都会大大加速PVC的分解。PVC树脂中存在的不稳定结构因素:支链,引发剂残基,双键,头-头结构,含氧结构等,导致未添加热稳定剂的纯PVC树脂无法加工应用。PVC的热氧老化较为复杂,往往同时进行几种化学反应。除发生脱氯化氢,还伴随着氧化断链与交联,此外还有少量芳构化和大分子链断裂生成烃的反应过程,其中分解脱氯化氢是导致PVC 老化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提高PVC的热稳定性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减少聚合物分子及树脂中的不稳定因素(改进合成工艺或与其他单体共聚改性)。从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在经济和技术上并非实用。二是添加热稳定剂来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这一方法简便有效,易于实施。热稳定剂通过以下途径实现PVC 的稳定化:①捕捉PVC降解中放出的氯化氢,终止其自动催化作用;②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③能与共轭多烯结构进行双键加成反应,消除或减少制品的变色和颜色加深;④钝化具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二十三、PVC加工热稳定剂

铅盐类稳定剂:有效成分是(Pb0)具有很强的捕捉HCl的能力,而且生成的PbCl,对PVC分子中脱HC历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起到长期稳定作用。稳定剂中的PbO与配方中的羧酸及其盐类(硬脂酸、硬脂酸钙)反应生成羧酸铅,羧酸铅应能置换PVC分子中的烯丙基氨,可以缩短出于脱HCl而产生的多烯链的长度。

金属皂类稳定剂:按照金属皂的稳定功能可将其分为两大类Cd、Zn类及Ba、Ca、Mg类。1.Cd、Zn类:Cd皂和Zn皂的主要功能是:(1)捕授HCI正因为Cd、Zn皂类稳定剂能够捕捉PVC释放出的HCI,因而对PVC有长期稳定作用。(2)置换烯丙基氯如上所述Cd皂和Zn皂通过置换烯丙基氯抑制多烯链的生长,使PVC稳定,同时还生成金属氯化物。该类金属氯化物是路易斯酸,对PVC脱HCI有催化作用,能促进劣化。特别是ZnCl2的催化作用尤为显著。2.Ba、Ca、Mg类:Ba皂、Ca皂、Mg皂同Zn皂、Cd皂一样,能够捕捉HCl,但不能置换烯丙基氯。因此,单独使用时,缺乏阻止多烯链成长的能力,不能抑制初期着色。不过这些稳定剂所生成的氯化物对脱HCl无促进作用,这是其优点。

有机锡类稳定剂:

金属锡是四价金属.因此,有机锡化合物有以下几种结构:

对PVC稳定真正用效的是双烷基锡。

1、置换烯丙基氯:这一作用是所有有机锡稳定剂所共有的;2.捕捉HCl:这一作用也是有机锡都具有的功能;3.与双键加成抑制着色:硫醇锡盐捕捉HCl后游离成硫醇(RSH),硫醇可与双键生稳定化效能。4.抗氧化作用:硫醇锡盐具有分解过氧化物和捕捉游离基的效能。

稀土热稳定剂:一般认为:稀土热稳定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是由于稀土元素特殊的结构造成的。稀土金属离子有较多的轨道(6S4F5D6P)可作为中心离子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同时,稀土金属离子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可与无机或有机配位体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配键,这样在外界的光、热或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稀土金属离子易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稀土金属离子(RE+)与PVC链上的氯原子(Cl-)之间具有很强的配位络合能力,[ClCHCl]-、Cl-不再参与催化脱HCl的反应,那么对PVC就起到一

定的稳定作用。

二十四、硬聚氯乙烯的加工性能

加工性能是指塑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表现的特征的总称。硬PVC的加工过程,通常由配料、塑化、成型和定型等步骤组成。硬PVC的塑化、流变特性,不仅与树脂本身有关,也与添加的改性剂、稳定剂、润滑利有关。一般的热塑性聚合物,如PE、PP,加工温度总是在熔点以上。决定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硬PVC的加工情况则比较复杂:1、PVC的热分解倾向;2、PVC结晶的熔点很高,硬PVC的加工往往是在结晶尚未完全熔化的温度下进行;3、聚氯乙烯树脂内包含多个层次的粒了结构,每种粒子都有自己的结晶特点,因而有自身的解体、熔化所需要的外力和温度条件。4、硬PVC 物料中使用相当份量的多种助剂。有些助剂可进入树脂分子之间,有些可进入树脂中某些微粒之间,有些则只能存在于PVC与加工设备的金属表面之间,它们均对树脂中微粒的熔化和熔体的流变性起作用。5、硬PVC加工可使用多种设备,在不同的设备中,物料的塑化过程经常是不同的。

二十五、PVC密炼机加工性能分析

在选定混炼室温度后,保持混炼过程的温度基本不变。测试得到转矩-时间曲线,如图

干混料被压入混炼室,仪器开到规定转速时,曲线出现一个尖锐的转矩峰,A点;随料温升高逐渐接近混炼预设温度,树脂软化,空气被排出,转矩减小到B点;由于热和剪切作用,树脂颗粒破碎,颗粒内的微粒从表层开始塑化,物料粘度逐渐增加,转矩迅速升高到C点,C点对应的峰为塑化峰;随着塑化后物料内部残留空气排除,物料中各处温度趋于一致,熔体结构逐渐均匀,转矩逐渐降低达到相对稳定的D点。经过长时间混炼,PVC大量分解,到稳定剂丧失作用时,物料分解并交联,颜色由黄变褐,转矩从E点迅速开高。二十六、PVC加工润滑剂的作用

1、避免硬PVC物料塑化后粘附金属;

2、降低加工设备的载荷;

3、改善熔体的流动性、避免剪切过热,PVC的分解;

4、获得高的制品产量又不形成熔体缺陷和熔体破裂。

尽管润滑剂的用量仅l-2份,往往只要有0.2份的变化,就明显影响PVC的塑化行为,进而影响制品的性能。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是配方设计的关键。

二十七、润滑剂的分类

按润滑剂的功能: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以及兼具内、外润滑功能的内、外润滑剂。内润滑剂是指熔化后能够渗入PVC微粒内分子链之间,减小PVC分子间作用力,促进各层次微粒熔化、树脂塑化,降低熔体粘度的助剂;外润滑剂是指助剂熔化后不能进入PVC分子之间,只能分布于PVC微粒之间和PVC熔体与加工设备金属壁之间,推迟塑化,降低粘附金属倾向,并不能降低熔体粘度的助剂;内、外润滑剂是指助剂的分子有部分可进入PVC分子链段之间(或温度较高时可进入PVC分子之间)、其余部分不能进入PVC分子链段之间,因而兼具两种功能的助剂。

二十八、润滑剂的性质

按润滑剂与PVC的相容性来说,内润滑剂与PVC有较好的相容性,外润滑剂与PVC 相容性较差。在内润滑剂与外润滑剂之间并无截然可分的界限。按“相似相溶”原则,润滑剂分子中极性基闭,如:--0H(羟基)、--NH2(胺基)、--COOR(酯基)等,在分子结构上占的位置越多,或占相对分子质量的比重越大,则此种润滑剂分子的极性就越高,与PVC的相容性就越好。反之,润滑剂分子中非极性基团,在分子中占的比重越大,则此种润滑剂分子的极性就越低,与PVC的相容性就越差。另外,在极性基团占相对分子质量比重相同时,润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与PVC的相容性越好。

从润滑剂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来看,内润滑剂可使PVC的玻璃化温度(Tg)改变,外润滑剂不使PVC的玻璃化温度明显改变。少量内润滑剂或内、外润滑剂不影响制品的透明度,外润滑剂则影响制品的透明度。

增塑剂与PVC也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与内润滑剂的区别在于:增塑剂在PVC中的容留量较高,用量较高时(如高于5份)不会析出,内润滑剂用量较高时会析出。增塑剂更明显地降低制品的强度。按助剂与PVC的相容性定义:增塑剂在PVC的Tg以下也与PVC相容,内润滑剂在Tg 以上才与PVC相容,外润滑剂在Tg以上乃至PVC的粘流温度也与PVC 不相容。

二十九、各类润滑剂

聚乙烯蜡:分子量1500~5000的乙烯聚合物统称聚乙烯蜡。聚乙烯蜡的外润滑作用很强。由于分子中无极性基团,较石蜡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熔点高、低挥发性,即使在很高的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下也有明显润滑作用。部分氧化聚乙烯蜡,虽然含少量极性基团,仍与PVC不相容,在树脂微粒之间分散性较未氧化聚乙烯蜡要好;聚乙烯蜡润滑效率很高,可在挤出、压延、注塑成型中使用,一般用量在0.2份;剪切速率或料温很高时,用量可达0.5-0.6份。

石蜡:石蜡是直链烷烃的混合物。我国按其熔点,分成52℃、54 ℃、56℃、58 ℃等牌号。石蜡不含极性基团,属典型的外润滑剂。由于石蜡的熔点低、熔体粘度小、易蒸发,只能在较窄的温度范围起润滑作用。选择高熔点石脂,如美国常用165F蜡(熔点71-73 ℃),与氧化聚乙烯蜡、脂肪酸皂类并用,有益于加强润滑效果,降低挥发性。

脂肪酸皂:分子式为:,M表示金属离子。常用的品种如:硬脂酸铅、硬脂酸钙、硬脂酸钡(x=17)等。分子中一C00M为极性基团,

为非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较多(x=17)的高级脂肪酸皂的外润滑性强于x值较低的低级脂肪酸。

脂肪酸:用作润滑剂的脂肪酸多是不含双键的饱和脂肪酸

为极性基团,极性强于脂肪醇。然而脂肪醇是内润滑剂,高级脂肪酸却以外润滑作用为主,可归于外润滑剂或内、外润滑别。脂肪酸的外润滑性较强的原因被认为是分子间通过氢键的缔合:

5 酯类与醇类润滑剂:高级脂肪醇,与高级脂肪酸的酯常被归入内润滑剂或内、外润滑剂,化学组成对润滑性影响的典型例子:

●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辛酯(R基含8个碳原子)是最常用的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硬脂醇酯(R基含17个碳原子)为内润滑剂

●邻苯二甲酸二褐煤醇酯(R基含24个碳原子)为外润滑剂

三十、光稳定剂

〔UV稳定剂)是一类对光致降解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按照光化学第一定律、物质只有吸收光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聚烯烃及PVC等不吸收

290nm以上波长的太阳光,理应不引起光化学反应。实际上,PVC在合成或加工过程中能产生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学基团(如烯丙基氯,氯化烯基酮及氢过氧化物等),从而引起光降解。

根据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将其分为紫外线吸收剂、焠灭剂和清除剂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是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在分子内将其能量转换成为无害的热能、荧光或磷光,从而防止聚合物中的发色团吸收紫外线能量而发生激变。主要有: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如:UV-9,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光屏蔽剂的作用是在破坏性的光辐射到聚合物表面前对其吸收、或限制这些辐射线对聚合物的穿透;这类屏蔽剂有:TiO2和炭黑;TiO2能反射或折射大部分可见光,并能完全吸收波长小于410nm的紫外光,炭黑几乎能全部吸收可见光,强烈地反射紫外光;应注意:炭黑作为光稳定剂使用时,不宜与胺类抗氧剂并用,两者有对抗效应;而与含硫类抗氧剂并用则有协同效应。

焠灭剂(Q) 可接受聚合物中发色团(K)所吸收的能量并消耗,从而抑制聚合物降解。

清除剂:把降解初期所形成的自由基清除和终止。

三十一、抗氧剂

抗氧剂是一类抑制或延缓聚合物降解的物质。根据抑制氧化降解的机理,它可分为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两类。(1)主抗氧剂是能与自由基(R-和RCOO-)反应、中断链增长反应而使链终止的物质,又称链终止型抗氧剂,这类抗氧剂主要有受阻酚和仲胺类,这两类抗氧剂将其活泼氢(N-H,O-H)给予自由基。特别是过氧化物的自由基:(2)辅助抗氧剂是能抑制或减缓引发过程中自由基形成的物质,又称为预防型抗氧剂。主要有机亚磷酸酯类和硫醚类。功能是分解过氧化物。

三十二、生物杀伤剂

生物杀伤剂是能抗御微生物对聚合物和添加剂(如增塑剂)侵蚀的物质。微生物在塑料制品表面生长而产生黑斑、红色污点、甚至变脆、龟裂和破坏。在增塑PVC中更加突出。微生物侵蚀的不是PVC树脂本身而是增塑剂。要严格控制含量;与人体皮肤长期直接接触的、与饮用水或食品等接触的制品,除非不可避免的特殊情况,一般不使用生物杀伤剂。

三十三、加工改进剂

凡是有助将塑料做成特定的形状或者能加速加工过程的物质:润滑剂,加工助剂,脱模剂,增稠剂和降粘剂等:

1.润滑剂:将润滑剂加入PVC中,在熔化前降低树脂粒子之间摩擦,熔化后降低树脂分子之间摩擦,以及降低熔体与加工设备之间的粘附。实际上这些功能是:减少摩擦生热

来推迟熔化以达到最佳点、降低熔化后的熔体粘度以促进流动,以及防止树脂与金属设备表面的粘着。

2.加工助剂:PVC用加工助剂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当用少量(1-5份)加至PVC中时,能显著改进PVC树脂的加工性能,而不致严重损害其他性能。与增塑剂或润滑剂不同、与PVC高度相容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很高( 为(1-2)X105~2.5X106/mol)。无皮层的粉末,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热和混合作用,先软化而将周围的树脂颗粒紧密地粘合在一起,通过摩擦和热传递,促进熔化(凝胶化)、其熔体的粘度不仅不降低.甚至使粘度升高;由于分子链的缠结作用,提高了PVC的弹性、强度和延伸性。

丙烯酸加工助剂:1、降低熔化温度;2、增进了热强度和降低了熔体破裂;(提高加工速率,加快牵引);3、增进了熔体均匀性,可使挤出物表面波纹和熔体破裂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生产率,增进延展性和热成型性;

3.脱模剂、滑爽剂和抗粘连剂

脱模剂是指具有外润滑功能的添加剂,它在树脂和金属之间产生一种屏障层以防止粘附;如果内润滑用量超过树脂的吸收能力。则这种添加剂也有脱模剂的功能。

常用的脱模剂有石蜡、聚乙烯蜡、褐煤蜡、脂肪酸酰胺、金属皂及有机硅等。

滑爽剂是指在加工前后能使塑料表面具有润滑作用的物质。它在塑料中的相容性是有限的,并能从塑料中渗出到表面。从而降低摩擦系数,降低塑料自身的粘着。常用的滑爽剂有改性的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等。

抗粘连剂是指能防止塑料薄膜间粘连的一种物质。一般在配料时加入抗粘连剂,在常温下它与聚合物不相容而迁移到制品表面,从而使薄膜容易分离,但与滑爽剂不同,它不降低摩擦系数。常用的抗粘连剂有蜡、脂肪酸金属盐、碳酸钙、煅烧硅石等。

增稠剂是指能使流体的分散体或溶液的粘度增加的物质。PVC糊太易流动,就应增稠。胶态二氧化硅,铝及其它金属皂,氢化蓖麻酸酸酯、粉末聚乙烯等。

触变剂:加入增塑溶胶中,低剪切具有高粘度,高剪切具有低粘度。可用作触变剂的有:微细白炭黑,极细的亲有机质粘土等。

降粘剂是指在液体中加入少量而使该液体粘度降低的物质。

三十四、增塑剂、冲击改性剂和填充剂

增塑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与聚合物相容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它可以降低塑料的熔体粘度、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而增大流动性和热塑性。

冲击改性剂:冲击改性剂是指加入到脆性聚合物中能提高其冲击强度的含弹性体成分

的物质。MBS、CPE、ABS、ACR、EVA

填充剂:填充剂(填料)是指为改进强度和其它性能、或者为降低成本而在塑料中添加的较为惰性的物质: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硅酸盐,碳酸钙用的最广泛。

三十五、着色剂、发泡剂及其他添加剂

着色剂

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偶氮二异丁腈(AIBN)

阻燃剂

荧光增白剂:大多数热塑性塑料可吸收光中蓝光而显微黄色:1、加入蓝色颜料,起到增白作用(被称为“蓝色漂白”)。2、加入荧光增白剂,能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成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可见光,因而可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变得更白、更鲜艳。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是指添加于塑料中或涂覆于其制品表面,能够降低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适度增加导电性,从而防止制品上积聚静电荷的物质。现在实用的抗静电剂绝大多数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和硫水两种基团。其中,疏水基团与聚合物有一定相容性、并使其分子粘着在制品表面,而亲水基团的作用则在于与制品表面的水分子进行结合和交换。

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

第1课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BC2070年-BC1600年) 1、时间: 夏朝:BC2070年-BC1600年 商朝:BC1600年-BC1046年 2、政治制度: ⑴王位世袭制 ①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 ②特点: a、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 b、神化王权 ③影响: a、标志着我国氏族制度的瓦解,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b、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 步。 ⑵初步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内容: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候和伯,候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②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 1、时间:BC1046年-BC771年 2、政治制度 ⑴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 a.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燕、鲁、晋、卫、吴)、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陈、许、楚),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c.被封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③特点: a.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b..纵向联系:严格的等级序列 ④评价: 积极性: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C、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消极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侵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 ⑤兴衰过程: 分封制起源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西周时,分封制相当发达,进入成熟时期,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衰落原因 a、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的发展。 b、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2)宗法制 ①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严格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高一人教版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一人教版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条件 (1)依托海洋: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环绕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多海岸线与天然良港,为希腊提供了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 (2)相对孤立:重叠山峦和海洋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海岛上。 2.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梭伦改革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②内容: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③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②内容: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③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

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②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参加公民大会;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 男性公民中产生,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率军队还参与政治;执掌城邦军政大权的是首席将军。发放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 ③作用: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三、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1.进步性 (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许多文化巨匠。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功绩的学习,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很好的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历史的影响。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参考! 识记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 影响:①大批黑人在运送途中丧身。②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长期贫穷落后。③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北:九上P54-55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由于这种交易的全程航线呈三角形,因此史称“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许多黑人在运往美洲的途中丧生。 通过以上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功绩的学习,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很好的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历史的影响。 通过上面对三角贸易知识点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很

好的掌握此知识点,并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考试工作。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希望上面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历史知识的复习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能很好的掌握学习。 1.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9-30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讠斤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口号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名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二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三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产生的时间及地点: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注意: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有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 他们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 他们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四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是由于日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复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历史,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

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級下冊 第1課俄國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結果:①推翻了沙皇の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②二月革命後の兩個政權並存の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二.俄國十月革命 1.時間:1917年11月(列寧到彼得格勒の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の苦難。②臨時政府繼續實行反人民の對外政策,(繼續進行世界大戰)並力圖撲滅國內の革命火焰。 3.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並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 寧當選為主席。 4.蘇維埃政府采取の措施:①建立新型の無產階級政權,②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③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の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④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5.1918年3月蘇維埃俄國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 6.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國內の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の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為了戰勝敵人蘇維埃政權采取:①加強紅軍の建設,②實行了經濟上高度集中の“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7.十月革命の曆史意義: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の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②十月革命の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の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の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の解放鬥爭。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の探索 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の首要任務是:恢複被戰爭嚴重破壞了の經濟。一.列寧の探索 1.在列寧の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の恢複和發展。(1924年列寧逝世) 2.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後來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二.斯大林の探索 1.措施:①1928~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②蘇聯加快了實農為化の步伐。 2.作用:蘇聯由全傳統の農業國變成強盛の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全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3.蘇聯在1936年通過新憲法,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の制定,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の經濟政治體制の形成。這一體制也被稱為“斯大林模式”。(特點:政治上——高度集權,忽視民主;經濟上——計劃經濟,排斥市場) 4.斯大林模式の影響:在一定曆史階段裏發揮過積極の作用,但後來它嚴重阻礙了蘇聯の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禹沿用禅让制,但他的儿子夏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的统治: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充满神秘色彩(王权神化) 3.分封制 ⑴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⑵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觐职的义务 ⑶特点: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初期结果: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⑸后期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⑴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核心内容与特点:王位由嫡长子(皇后的大儿子)继承 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权世袭 ③皇位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 ①丞相:协助皇帝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检查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三公九卿”的作用:①互相配合,彼此牵制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制度 秦朝实行郡县制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改变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政治方面 古希腊与古罗马 (一)雅典民主政治:包含:(1)梭伦改革(2)克里斯提尼改革(3)伯利克里改革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至;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体现:(1)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提案,主持;监督大会决议落实 (3)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终审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审判等司法职能 积极评价:雅典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 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局限: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二)罗马法 1.内容:(1)开端:十二铜表法:a.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法 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2.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起重要作用。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是密不可分的,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均以罗马法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思想方面

人文精神起源——古希腊哲学 1.智者学派:(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高度繁荣 前5世纪(2)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3)主张:把关注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来,提倡怀疑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1)主张:哲学:认识人自己 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认为人只有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2)意义: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希腊哲学真正成为一门认识人的学问 他推崇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最新最全面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精华版)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古 代 世 界 古代希腊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 精神发展 宗教改革: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逐步形成 近 代 世 界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689 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 1787 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欧美代议制 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和实践 1848 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 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 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近代世界 科学技术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 斯大林 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 背景: 1929 — 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多极化趋势 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 苏俄革命 和建设 现 代 世 罗斯福新政 及影响 界 ( 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 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191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当今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趋势 —— 今 )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 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 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科技

初三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一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点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北:九上P2-7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300年,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北:九上P1-3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此后,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2.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1)动机:追求财富。(2)航海家与成就:①哥伦布: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始终

相信自己到达的是亚洲印度,至今当地居民还被称为“印第安人”。 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北:九上P1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了,拓展了人类动的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随着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正是那场伴随血与火的殖民扩张,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1)《权利法案》 北:九上P17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即《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这种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 (2)《独立宣言》 北:九上P21-22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简称美国。 (3)《人权宣言》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元谋人是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