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分章节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分章节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分章节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分章节复习资料

1

23

(第三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4

(第2题)

1

234

5

6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复习题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1A

B

O

F

D

E

C(第18题)

A B

D G

E

H C

(第18题)

A

B C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17、如图所示,直线AB∥CD,∠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D平分∠AOF,OE⊥CD于点O,∠1=50°,求∠COB、∠BOF的度数。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BC=6cm,若此长方形以2cm/S的速度沿着A→B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

20、△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

A O D B

E C

A B C

D E

F 1

423第19题)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求∠1和∠2的度数。

23、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 ∵∠1=∠2,∠2=∠3 ,∠1=∠4( )

∴∠3=∠4( )

∴________∥_______ ( )

∴∠C =∠ABD ( )

∵∠C =∠D ( )

∴∠D =∠ABD ( ) ∴DF ∥AC ( ) 24、如图,DO 平分∠AOC ,OE 平分∠BOC ,若OA ⊥OB , (1)当∠BOC =30°,∠DOE =_______________ 当∠BOC =60°,∠DOE =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 的度数与∠AOB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复习题

1.电影票上“4排5号”,记作(4,5),则“5排4号”记作______. 2.点(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是______. 3.所有纵坐标为零的点都在______轴上.

4.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 5.如果0a <,0b >,则点()A a b ,在第______象限.点()Q a b b a -++,在第______象限. 6.在矩形ABCD 中,(4)A -1,,(01)B ,,(03)C ,,则D 点的坐标为______.

7.如图1是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市区内的几个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

(1)请以国家AAAA 级(最高级)旅游景点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 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荷花池______、平山堂______、汪氏小苑______; (2)如果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不以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例如:以______为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 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平山堂______、竹西公园______.

B A

C D E F G

M

N 1

2

竹西公园

图2

9、如图3是沈阳市地图简图的一部分,图中“故宫”、“鼓楼”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 A.D 7,E 6 B.D 6,E 7 C.E 7,D 6 D.E 6,D 7

10如图4,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的点是( ). A.A B.B C.C D.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已知点A (3-,2),B (3,2),则A ,B 两点相距( ).

A.3个单位长度 B.4个单位长度 C.5个单位长度 D.6个单位长度 13.点P (m ,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 (m -,0)在( ). A.x 轴正半轴上 B.x 轴负半轴上C.y 轴正半轴上 D.y 轴负半轴上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增加3个单位,则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了3倍 B.形状不变,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C.形状不变,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三角形被纵向拉伸为原来的3倍

15.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①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单位长度;②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③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各点.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B.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C.若点P (a ,b )在x 轴上,则0a = D.(3-,4)与(4,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 17、已知A (a ,21-),B (13-,b ),且A ,B 两点所在直线平行于x 轴.求a ,b 的值.

18、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 (1)(1,0)、(6,0)、(6,1)、(5,0)、(6,-1)、(6,0); (2)(2,0)、(5,3)、(4,0); (3)(2,0)、(5,-3)、(4,0).

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像什么?如果要将此图形向上平移到x 轴上方,那么至少要向上平移几个单位长度.

19、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0),B (2,0). (1)画出等腰三角形ABC (画一个即可);

(2)写出(1)中画出的三角形ABC 的顶点C 的坐标.

图4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复习题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

A 、 13

B 、 17

C 、 13或17

D 、 不能确定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 、 6

B 、 7

C 、 8

D 、 9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 锐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 等腰三角形

D 、 钝角三角形 4.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 )

A 、 4个

B 、 6个

C 、 8个

D 、 10个

5. 如图在△ABC 中,∠ACB=900

,CD 是边AB 上的高。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 ∠

B B 、 ∠ACD

C 、 ∠BC

D D 、 ∠BDC

6. 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

A 、 角平分线

B 、 高

C 、 中线

D 、外角平分线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B (5,0),C (0,4)所组成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 )

A 、32;

B 、4;

C 、16;

D 、8

8. 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是( ) B (C )(D 10.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 ,且|AC -BC|=2 cm ,则腰长AC 为( )

A.10 cm 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 或6 cm

11. 如果在△ABC 中,∠A=70°-∠B,则∠C 等于( )

A 、35° B、70° C 、110° D、140°

第(4)题

E

D

C B

A

第(5)题

D

C

B A

B

A

C

D

2

13

4

12.如图,从A 处观测C 处仰角∠CAD=300,从B 处观测C 处的仰角∠CBD=450

,从C 外观测A 、B 两处时视角∠ACB=

13.已知:如图,CD ∥AB ,∠A=400,∠B=600

,那么∠1= 度,∠2= 度

14.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那么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 15.填表:用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

16.要使五边形木架(用5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再钉 根木条。

17.如图,∠1=∠2=300,∠3=∠4,∠A=800

,则=x ,=y

18.六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它的内角和是 度

1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它是 边形;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0

,它是 边形。 20. 如图,已知∠BOF=120°, 则∠A+∠B+∠C+∠D+∠E+∠F=___

21.在△ABC 中,若∠A=800

,∠C=200

,则∠B= 0

, 若∠A=800

,∠B=∠C ,则∠C= 0

22.如图,正方形ABCD 中,截去∠B 、∠D 后,

∠1、∠2、∠3、∠4的和为 23.读句画图:(3分×4=12分)

⑴ 画钝角△ABC (900

<∠A<1800

),且AB>AC

第(13)题

2

1 D

C

B

A

第(12)题

D

C

B

A

800

y

x

43

2

1第(17)题E

D

C B A

第(20)题

⑷画角平分线CF

24. (6分) 在△ABC 中,∠A=(∠B +∠C )、∠B -∠C=20°,求∠A 、∠B 、∠C 的度数。

25. (6分)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三米多,你相信吗?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说明理由。

26. 如图4,AB ∥CD ,∠BAE=∠DCE=45°,求∠E 。(10分)

27. (10分)画一画

如图,(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A 、B 、C 、D 、E 、F 、G 的坐标。(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

28. 如图,AB ∥CD ,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与∠PAB 、∠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适当添加辅助线,其实并不难)(10分) 图4

C

D

B

A C P

D

B

A

C

P

D

(2)

B

A

C

P

D

(3)

B

A

C P

D

(4)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复习题(一)

1.已知方程23x y -=,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式子是____,用含y 的式子表示x 的式子 是___________.

2.已知方程3x +5y -3=0,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

3.方程5x +7y=21有________组解;方程93=+y x 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二元一次方程3x+y=9的所有正整数解是 5. 方程4320x y +=的所有非负整数解为: 6.如果103216231

2=--+--b a b a y x

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那么数a b=______。

7.写出一个解为1

2x y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

8.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5

24

x y x y +=??

+=?,则x -y 的值为_____.;则x + y 的值为_____.

9.方程组237,38.x y x y +=??

-=?的解是 ;方程组5240

50x y x y --=??+-=?

的解是__________.

10.当a =____时,方程组269.ax y x y +=??

-=?,的解为81.

x y =??=-?,

11.已知23

16x mx y y x ny =-=???

?

=--=??

是方程组的解,则m=_______,n=______. 12.已知112

x y =??

?=??是方程42ax y +=的一个解,那么a =__________.

13.已知?

?

?-==12

y x 是方程155=+y ax 的一个解,则.________=a 。

14.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那么a+b=_________。

15.在方程29x ay -=中,如果31

x y =??

=?,

是它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为______.

16. 若??

?==b

y a

x 是方程02=+y x 的一个解,则=-+236b a .

17.若1

2

x y =??

=-?是关于x 、y 的方程1=-by ax 的一个解,且3-=+b a ,则b a 25-= 。

1x ?=?

19.若12x y =??=-?,20x y =??=?

都是方程4ax by -=的解,则a =______,b =________.

20.若01x y =??

=?,和1

2

x y =??=?,是方程3mx ny +=的两组解,则m =_____,n =_____.

2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63和36两部分,则它的腰长是_________。底边长为___________。 2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6和9两部分,则它的底边长是_____.

23.已知点A(-y -15,-15-2x),点B (3x ,9y )关于原点对称,则x 的值是______,y 的值是_________。 24.已知2(234)37

0x y x y +-++-=,则x= ,y=

25.若0

2)532(2=-+++-y x y x ,则x = ,y = 。

26.若(x —y )2

+|5x —7y-2|=0,则x=________,y=__________ 。 27.如果|21||25|0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28. 若2(5212)3260x y x y +-++-=,则24____x y +=.

29.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

42,

52y x y x 则x -y 的值为

.

30.已知方程组32172313.x y x y +=??

+=?

则x y +=___________,x y -=_____________.

31.已知方程组??

?=+=+15

2314

32y x y x ,不解方程组则x +y=__________。

32.已知??

?-==11y x 是方程组???=-=+241

by x by ax 的解,则=+b a .

33.已知??

?-==12y x 是方程组???-=-=+2415

5by x y ax 的解,则.________32=+b a

34.如果??

?=+=-1

22

32n m n m ,那么=+-33n m .

35.已知方程组???-=-=+2513n ny x ny mx 与???=+=-82463y x y x 有相同的解,则m = ,n = 。

36.已知方程组4234ax by x y -=??

+=?与2

432

ax by x y +=??-=?的解相同,那么a b +=_______.

37. 解方程组???=-=+872y cx bx ax 时,一学生把c 看错而得到???=-=22y x ,而正确的解是?

??-==23

y x ,那么c b a 、、的值分别

是 .

38.已知4x y +=,10x y -=,则2xy =________; 若23x y -=-,则52____x y -+=. 39. 已知6x -3y=16,并且5x +3y=6,则4x -3y 的值为 。

1、已知327m

m n

x y

-和22

3n x

y --是同类项,求m,n 的值.

2、如果()

2

23520x y x y -+++-=,求1051x y -+的值.

2|4214|0(57)x y x y x y +--=+-, 求、的值。3.已知,

4、如果方程组23,

352x y m x y m +=??+=+?

的解满足x+y=12,求m 的值.

5.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4522x y ax by -=??

+=-?与2340

80

x y ax by -+=??--=?有相同的解,求a b 、的值。

6、在y=kx +b 中,当x=1时,y=2;当x=-1时,y=4;当x=2时,y 值为多少?

7、已知y=x 2

+px +q ,当x=1时,y 的值为2;当x=-2时,y 的值为2。 求x=-3时y 的值。

8.有黑白两种小球各若干个,且同色小球质量均相等,在如下图所示的两次称量的天平恰 好平衡,如果每只砝码质量均为5克,每只黑球和白球的质量各是多少克?

9.如图,周长为68cm 的长方形ABCD 被分成7个相同的长方形,求长方形ABCD 的长 和宽.

10.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

60cm

11、某纸品加工厂为了制作甲、乙两种无盖的长方体小盒(如图),利用边角料裁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硬纸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规格150张正方形硬纸片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以做成甲、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

12.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和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 桌腿300条,现有10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的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的木料做 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能配成方桌?

13.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第一次称量 第二次称量

14.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

15.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16、某校初三(2

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表:

人数

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你能帮他们算出来吗?

17、某山区有23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需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a 元,一名小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 元,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初中各年级学生捐款数额与用其恰好资助受捐助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的部分情况如下表: (1)求a 、b 的值;(2)初三年级学生的捐款解决了其余贫困中、小学生学习的费用,请求出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人数各是多少?

18.某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某校七年级甲、乙两班共多人去该公园举行联欢活动,其中甲班50多人,乙班不足50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买票,两个班一共应付920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团体购票,一共只要付515元.问:甲、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

19、动物园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某校初一(1),(2)两个班共104人去植物园春游,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344元.试问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他们如何购票比较合算?

20.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某校初一(1)、(2)两个班共104人去游公园,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足50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问:

(1)两班各有多少学生?(2)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

(3)如果初一(1)班单独组织去游公园,作为组织者的你将如何购票才最省钱?

21、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

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

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

22.某小学在6月1日组织师生共110人到趵突泉公园游览,趵突泉公园规定:成人票价每位40元,学生票价每位20元.该学校购票共花费2400元,在这次游览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24.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

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

为220元,60座客车每日每辆租金为300元.试问:

(1)春游学生共多少人?原计划租45座客车多少辆?

(2)若租用同一种车,要使每位同学都有座位,怎样租车更合算?

25.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春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车,则有15个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

同样数量的60座的客车,则除多出一辆外,其余恰好坐满。已知租用45座的客车每日的

租金为每辆车250天,60座的车每日租金每辆300元。问租用那种客车更合算?租几辆车?

26.某中学拟组织九年级师生去韶山举行毕业联欢活动.下面是年级组长李老师和小芳、小明同学有关租车问题的对话:

“平安客运公司有60座和45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200元.”

李老师:

小芳:“我们学校八年级师生昨天在这个客运公司租了4辆60座和2辆45座的客车到韶山参观,一天的租金共计5000元.”

小明:“我们九年级师生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正好坐满.”

根据以上对话,解答下列问题:

(1)平安客运公司60座和45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

(2)按小明提出的租车方案,九年级师生到该公司租车一天,共需租金多少元?

游玩.该班有50

(1)他们一共租了10条船,并且每条船都坐满了人,

那么大、小船各租了几只?

(2)他们租船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复习题(二)

1.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2x y xy -=??=? (B )4123x y y x -=??=+? (C )2201x x y x ?--=?=+? (D )1

130y

x

x y ?-=???+=?

2.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2xy x y =??+=?

B . 52313x y y x -=???+=??

C .?????=-=+51

302y x z x D .5723

z x y =???+=?? 3. 二元一次方程x ﹣2y =1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

A . 0

12

x y =???=-??

B .11x y =??

=? C .1

x y =??=? D .1

1

x y =-??

=-?

4. 方程组224x y x y -=??+=?的解是( )A 、12x y =??=?B 、31x y =??=? C 、02x y =??=-?

D 、2

0x y =??=?

5.若220a b

a b 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

(A )1,0 (B )0,-1 (C )2.1 (D )2,-3

6.如果x

y

y x

b a

b a 2427

773-+-和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是( ) A .x =-3,y =2 B .x =2,y =-3 C .x =-2,y =3 D .x =3,y =-2

7.已知代数式1

33m x

y --与5

2

n m n x y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分别是( )

A .21m n =??=-?

B .2

1m n =-??=-?

C .2

1m n =??=?

D .2

1m n =-??=?

8.如果单项式222

2m n n m a

b +-+与57

a b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是( )

(A)-3(B)-1(C)

1

3

(D)3 9.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8231

32y x y x 时,要使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

数,有以下四种变形的结果: ⑴??

?=-=+846196y x y x ⑵?

??=-=+869164y x y x ⑶???-=+-=+1646396y x y x ⑷???=-=+2469264y x y x

其中变形正确的是( )A 、⑴、⑵ B、⑶、⑷ C、⑴、⑶ D、⑵、⑷ 10.已知2

1

x y =??

=?是方程3kx y -=的解,那么k 的值是( )

A.12x y =??=?

B.2

1x y =??=?

C.4

3x y =??=?

D.4

5x y =-??=-?

12.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59x y k x y k

+=??-=?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2x+3y=6的解,则k 的值是(? ) A .k=-3

4

B .k=

34 C .k=43 D .k=-4

3

13.由方程组6

3x m y m

+=??-=?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式是( )

A.x+y=9

B.x+y=3

C.x+y=﹣3

D.x+y=﹣9

14.如果21.x y =??

=?,是方程组7,

5.ax by bx cy +=??+=?

的解,则a 与c 的关系是( ). (A )49a c +=(B )29a c +=(C )49a c -=(D )29a c -=

15.已知??

?-=-=23

y x 是方程组???=-=+21by cx cy ax 的解,则a 、b 间的关系是( )

A .194=-a b

B .123=+b a

C .194-=-a b

D .149=+b a

16. 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4

25

2y x y x , 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1 (C ) 2- (D )2

17.已知方程组???=+=-2,4by ax by ax 的解为???==1

,

2y x ,则b a 32-的值为( )

(A ) 4 (B ) 6 (C )-6 (D )-4

18.已知21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 2

D .3

19.若1

2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1ax y -=的解,则a 的值为( )

A .5-

B .1-

C .2

D .7

20.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k

y x ,k y x 95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632=+y x 的解,则k 的值为 ( ) A.43

-

B.

43 C.34 D.3

4

- 21.在代数式2

x ax b ++中,当2x =时,它的值为3;当2x =-时,它的值为19,则代数式a b -的值为( )(A )-11 (B )11 (C )3 (D )-3

22.当2=x 时,代数式13++bx ax 的值为6,那么当2-=x 时13

++bx ax 的值为( ) A 、6 B 、-4 C 、5 D 、1

23.若实数满足(x +y +2)(x +y -1)=0,则x +y 的值为( )

(A )12x y =-??=-? (B )21x y =-??=-? (C )21x y =??=? (D )12x y =??=?

25.在解方程组134ax by cx y -=??

-=? 时,甲同学因看错了b 的符号,从而求得解为3

2

x y =??=?;乙同学因看漏了c ,解得51x y =??=?,

则a +b +c 的值应为( )A.2 B.3 C.5 D.7

26.若1++y x 与()2

2--y x 互为相反数,则3

)3(y x -值为( )

A.1

B.9

C.–9

D.27 27.若3270x y --=,则696y x --的值为( )

(A )15 (B )27- (C )15- (D )无法确定

28.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其中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400 cm 2

B.

500 cm 2 C. 600 cm 2 D. 675 cm 2

29.已知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x 比个位上的数字y 大1,若颠倒个位数字与十位 数字的位置,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小9,求这个两位数所列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1

()()9x y x y y x -=??

+++=?

B.110()9x y x y y x =+??

+=++?

C.110109

x y x y y x =+??+=+-?,

D.110109x y x y y x =+??

+=++?,

30.如图,宽为50 cm 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为( ).(A ) 400 cm 2 (B ) 500 cm 2 (C ) 600 cm 2 (D ) 4000 cm 2

31.设A 、B 两镇相距x 千米,甲从A 镇、乙从B 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 速度分别为u 千米/小时、v 千米/小时,①出发后30分钟相遇;②甲到B 镇后立即返回, 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③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 镇还有4千米。求x 、u 、v 。根据 题意,由条件③,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4+=u x

B 、4+=v x

C 、42=-u x

D 、4=-v x

32. 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让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追上乙;如果让乙先跑2秒,那么甲跑4秒就追上乙,若设甲、乙每秒分别跑x 米,y 米,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2445105y x y x (B )???=-+=y x y x 4241055 (C )???=-=-y y x y x 2)(41055(D )?

??=-=-x y x y x 2)2(410)(5

33.七年级(1)班学生组织栽树,若每人栽5棵,还剩20棵树苗没有栽;若每人栽6棵,还缺20棵树苗,则这班

学生数和树苗数分别为( ).

A.60人,280棵

B.50人,270棵

C.50人,240棵

D.40人,220棵

34.在某校举办的足球比赛中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班足球队参加了12场比赛,共得22分,已知这个队只输了2场,为求此胜几场和平几场.设这支足球队胜x 场,平y 场.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

?=+=++.

223,122y x y x B. 12,322.x y x y +=??+=? C. 20,322.x y x y ++=??+=? D. 212,

312.x y x y ++=??+=?

35.足球比赛的记分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队打了14场比赛,负5场,共得19分,

那么这个队胜了( ) A、3场 B、4场 C、5场D、6场

36.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8,把这个两位数加上18,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设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37. 甲仓库乙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吨.若设甲仓库原来存粮x 吨,乙仓库原来存粮y 吨,则有( ) A 、?

??=---=+30%)401(%)601(450

y x y x

B 、?

?

?=-=+30%40%60450

y x y x

C 、?

?

?=---=+30%)601(%)401(450

x y y x

D 、?

?

?=-=+30%60%0450

x y y x

38.某班为奖励在校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的运动员,花了400元钱购买甲、乙两种奖品

共30件,其中甲种奖品每件16元,乙种奖品每件12元,求甲乙两种奖品各买多少件?该 问题中,若设购买甲种奖品x 件,乙种奖品y 件,则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x+y=30

12x+16y=400 B.???x+y=3016x+12y=400 C.???12x+16y=30x+y=400 D.???16x+12y=30x+y=400

39.某校春季运动会比赛中,八年级(1)班、(5)班的竞技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甲 同学说:(1)班与(5)班得分比为6:5;乙同学说:(1)班得分比(5)班得分的2倍少 40分.若设(1)班得x 分,(5)班得y 分,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组应为( )

A .65,240x y x y =??=-?

B .65,240x y x y =??=+?

C .56,240x y x y =??=+?

D .56,240

x y x y =??

=-? 40.巴广高速公路在5月10日正式通车,从巴中到广元全长约为126km.一辆小汽车、一辆货车同时从巴中、广元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5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6km ,设小汽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为x km /h 、y km /h ,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二、解答题

1.小明在做家庭作业时发现练习册上一道解方程组的题目被墨水污染 325x y x y -=??

+=?,,□

“□” 表示被污染的内容,他着急,翻开书后面的答案,这道题的解是21x y =??=-?

你能帮助他补上

“□”的内容吗?说出你的方法.

2.小明和小文同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116ay bx by ax ②①

,小明把方程①抄错,求得的解为???=-=31y x ,小文把方程②

抄错,求得的解为???==2

3

y x .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写出原方程组吗?

3.在解方程组???-=-=+24155by x y ax 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a ,而得解为?

??-=-=1

3y x ,乙看错了方程组中的b,而

得解为??

?==4

5y x ,

(1)甲把a 看成了什么,乙把b 看成了什么;

(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

4.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

?-=-=+ ②

by x ①y ax 24155,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1

3

y x ;乙看

错了方程②中的b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45

y x ,请您求出原方程组正确的解。

5.已知方程组2,78ax by cx y +=??-=?的解为3,2.x y =??=-?而小明粗心地把c 看错了,解得2,

2.

x y =-??=?请你求出正确的a,b,c 的值.

6.在解方程组b 235ax y cx y +=??

-=?中,小张正确的解是x 1

2

y =??=?,小李由于看错了方程组中的C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31x y =-??=?,

试求方程组中的a 、b 、c 的值。

7. 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大旱,导致大量农田减产,下图是一对农民父子的对话内容,请根据对话内容分别求出该农户今年两块农田的花生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8.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某些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涨. 张大叔在承包的10亩地里所种植的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38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12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则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

10.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

利2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

11.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000

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24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

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多少元?

今年,第一块田的产量比

去年减产80%,第二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 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 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 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 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平移 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图3 图4 a 5 7 8 6 1 3 4 2 b c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1与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a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街中学王祖云 七年级下册包括六章,约需61课时,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3课时第六章:实数8课时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课时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课时 教材分析 (1)内容多,且章章都是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六章,且章章都是重点,如: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章涉及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以后几何证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的基础,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实数这一章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在八年级时候才学习,而在2012年修订的新人教版中安排在七年级就学习,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有些知识现在还没有学习如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就要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这三章是数与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 (2)课时不足,教材跳跃度大 新教材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设计,对知识点的阐述是由浅入深、逐级递进,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但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某一阶段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无法深入,学不透彻,不利于应用知识结构的构件,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弥补这些不足。如何弥补?增加课时,有些内容让学生学透,如判断直线平行,书本只安排了3课时,如果按照教材要求,学生的说理书写各式各样,而且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思维明显混乱,若作要求吧,无疑增加了教学内容,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增加了教学时间,而以往的这块内容安排了5课时,而且即便是5课时,我们往往都还要增加一两节来加以巩固。这只是我提到的一个内容,还有其它,如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都需要刚才说的增加教学时间。 (3)作业偏难,学生接受能力差 新课程是以城市学校为样本,适用中等偏上的学生,稍微差点的学生则跟不上。例如在讲平行线时,不提三线八角,而在直线平行的条件中,又讲到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的证明能力迟迟得不到培养,一些老师怕学生学不好,偷偷摸摸给学生补旧教材中的有关内容,难免穿新鞋走老路。 学生基础练习完成已是不错,作业还要综合运用,拓广探索! 教材教学的突破 1、关注推理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0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庐江三中:徐九如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 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 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 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如下表: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 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数学教案(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 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 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 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 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 得分。 3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 题。2. 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把疑 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能为追求速 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 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 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 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 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 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 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形,接下来,我 们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c 1a b8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同位角形如字母“F”。

∠3与∠2、∠4与∠6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内错角形如字母“Z”。 ∠3与∠6、∠4与∠2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 思考:这三类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不相邻即不存在共公顶点;(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截线)上。 三、例题 例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为什么?(2)如果∠1=∠4,那么∠1与∠2相 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D3 E C解:(1)∠1与∠2是内错角,因为∠1与∠2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两旁;∠1与∠3是同旁内角,因为∠1与∠3在直 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同旁;∠1与∠4是同位角,因为∠1 与∠4在直线DE,BC的同方向,在截线AB的同方向。(2)如果 ∠1=∠4,又因为∠2=∠4,所以∠1=∠2;因为∠3+∠4=1800,又 ∠1=∠4,所以∠1+∠3=1800,即∠1与∠3互补。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课本P7练习1、2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框架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框架: 相交线 相交线垂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定理 平移 基本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7.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8.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9.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定理与性质: 1.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相交线 1、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 2、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性质:邻补角互补。(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3、如果两个角的顶点相同,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5.1.2垂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5、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要找垂线段,先把点来看。过点画垂线,点足垂线段。) 6、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它是线段,一端是一个点,另一端是垂足。 7、垂线画法:①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③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④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8、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 10、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11、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 12、同位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的两条直线的同方向,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即它们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形如字母“F”。 13、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两侧(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形如字母“Z”。 14、同旁内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 5.2.1平行线 1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记作:a∥b。 16、平行线画法:①落;②靠;③移;④画。(工具:三角板、直尺。) 1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②平行。 1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19、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2.2平行线的判定 20、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2、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明湖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共六章。每章开始配有可供学生预习和教师引课的章前图和引言,正文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正文中还设有“小贴士”和“云朵”,“小贴士”介绍了与正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云朵”中是一些有助于理解正文的问题。每章安排了“数学活动”和“小结”。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认识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运算。通过实例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适当坐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位置。能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这些数量关系去刻画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根据对新戏的处理结果,做出合理的推断。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同学合作,并能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册学习内容,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够借助图形去思维,能够通过操作、图形变换、图案设计去构建几何空间,并尝试用图形去从事推理活动能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这些数量关系去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推断。 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用数学语言进行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好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

1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 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 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在日常的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课前的数学教案是必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5.2.2平行线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理解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二、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简化图5.2-5,得图3. C ADB

图3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如图,(1)如果2=3,能得出a∥b吗?(2)如果2+4=1800,能得出a∥b吗? b 1 4 2 (1)∵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2=3a∥b. (2)∵4+2=180,4+1=180(已知) 2=1(同角的补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 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 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 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 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与OA, AOC∠ ∠; AOD 有一条公共边 延长线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 ∠与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AOC BOD AOC∠ ∠两 ∠的两边分别是BOD 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 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 角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整理者:望海彬哥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 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 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 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