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与院内紧密衔接

2列表鉴别咯血与呕血

类别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癌、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胆道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鲜红棕黑、暗红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PH 碱性酸性

黑便无有

出血后痰的症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与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4简述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答:(1)收缩压(SBP)<12、0kPa(90mmHg),或比基础状态降低超过4、0 kPa(30mmHg);除外其她原因(如迷走神经高度兴奋、出血、体液丢失、药物影响等)。

(2)每小时尿量<0、5ml/h?kg,神智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并有周围血管收缩的表现(皮肤苍白、湿冷、发绀)。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时,应注意除外胸痛、大汗、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状态。

5、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答:(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应迅速去除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改善通气功能,使积蓄的CO2尽快排出。由呼吸停止或气道阻塞引起者,应尽快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由不啡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者,可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应采取控制感染与祛痰等措施。

(2)呼吸中枢兴奋剂与机械通气有时可迅速改善呼吸性酸中毒。

(3)血PH过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高钾血症伴有心室颤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静脉滴注一定量的碱性药。应注意,必需在保证有足够通气而使过多的CO2能及时排出的前提下,才可以应用NaHCO3治疗。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与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与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她脏器

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与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与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与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就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与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就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8简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

答:(1)组织缺氧:人体吸入CO后,85%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迅速结合为碳氧血红蛋白(COHb)。由于CO与血红蛋白亲与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与力大240~300倍,而COHb的解离速度又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慢3600倍,因此COHb的存在还可抑制hbo2的解离,阻碍氧的释放与传递,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与全身组织器官损伤。

(2)阻碍细胞能量代谢:部分CO的弥散进入细胞内并与细胞色素a3结合,破坏细胞色素氧化酶传递电子的功能,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与能量代谢,从而使能量(A TP)产生减少或停顿。

(3)直接毒性作用:CO系细胞原浆性毒物,可对全身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9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氧疗的注意事项。

答:急性呼吸衰竭氧疗的指症为:PaO2<60mmHg(8、0kPa),SaO2<90%。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来调整氧疗的氧流量与浓度,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则上,I型呼吸衰竭应按需给氧,一般为35%--50%;Ⅱ型呼吸衰竭应采用控制性给养,可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用1-3L∕min,浓度以25%-33%为宜。在呼吸心搏骤停、肺炎症性实变、肺水肿与肺不张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与肺内动静脉样分流所致的缺氧等情况下,均应及时给予60%以上的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注意吸氧浓度与持续时间,吸纯氧一般不要超过6小时,吸>60%氧不超过24小时,以免氧中毒。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可采用鼻塞或面罩法。氧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密切观察疗效;吸入氧气应湿化,以免干燥氧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及气道粘液栓的形成;输入氧气的面罩、导管、气管等应妥善固定,使病人舒适;吸氧装置应定期消毒,专人使用,预防感染与交叉感染;向病人家属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嘱其不要擅自停止吸氧或变动氧流量。对危重病人常规氧疗无效时,应尽早使用机械通气。

10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答:(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11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答:(1)总体规划内容包括:①急救医疗单位及其可利用的人力与物资资源;②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装备标准,急诊医疗机构设置形式(急救中心、急诊科或急诊室);③对医院急救能力的评价与分级,安排专科急诊的设置意见与发展规划;④建立先进、可行、实用的社会急救通讯网络;⑤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纲要与实施意见等。(2)总体规划涉及目标、资源、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以及财政预算拨款,其目的在于提高抗重大事故发生的急救能力,以防患于未然。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与院内紧密衔接。

13简述同步电复律的并发症。答:(1)QRS波感知不良。可引起电流的不恰当释放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尤其就是电流在T波的升支段释放。如发生室颤,应立即用360J行非同步除颤。(2)导电物质不足或过量导致的烧伤。准确安置电极板与对其正确施压可减少上述危险。多次电击会增加皮肤灼伤的危险。(3)肺栓塞。在慢性房颤病人中较为常见。电复律前使用抗凝治疗可减少此危险。(4)脑血管栓塞。较少见,可发生于心房壁活动度减弱的病人。(5)放电时如她人接触病人或床,可导致皮肤烧伤或室颤。(6)部分病人可有肌肉的酸胀感。

(7)偶见一过性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与谷丙转氨酶(AST)升高。(8)复律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ST段抬高,临床意义未知。

14试论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答:(1)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急救组织管理机构就是制定国家、城市、地区、乡镇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指导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急救医疗事业的规划、目标与措施的机构。(2)急救医疗总体规划就是指在急救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协调计划。(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已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国家、社会对重大伤害、疾病的应急能力以及公民对疾病的自我急救与救助她人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现代社会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标志。(4)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就是急救工作的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中心,使医院急救与院前急救工作的环节能紧密结合,反应迅速,安排合理,运行无阻,保证现场病人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医院,也保证医院在危重病人到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投入抢救。(5)急救专业培训与科普教育: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所有涉及急救工作的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等进行急救培训(包括生命急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能在现场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区域急救体系: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保证伤病员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于少数医院,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7)院内急救就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8)急救医学科研与信息管理:从事急救医学科研就是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15试述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答:(1)适应证:①终止有脉搏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异位节律。病情稳定者经给氧与抗心律失常剂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水平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表现的病情不稳定者,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应立即进行同步电复律。②终止迷走神经手法与药物转律失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就是药物复律失败的后备措施。③终止房颤与房扑。当房性节律伴快速心室率(>100次/分),发作时间<48小时,并有临床不适的主诉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2)禁忌证与注意事项:①左房极度扩大或病程较长的房扑或房颤病人,不主张使用电复律;房颤与房扑的发作时间超过48小时,应慎用电复律,应先排除心房内血栓或使用抗凝疗法后再考虑复律。②病情稳定而地高辛处于中毒剂量范围的病人,禁忌选用同步电复律。③甲状腺功能亢进为电复律的相对禁忌证,因其可增加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④多形性室速(如尖端扭转型室速)时因机器较难识别R波而无法实施同步电复律可先试用药物疗法如硫酸镁,或去除诱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紧急时可直接使用非同步除颤。⑤使用手动电极板时,必须施以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电极板与胸壁的良好接触。⑥儿科病人电复律的起始剂量为O.5J/kg,随后的复律能量应加倍。⑦1Okg以上儿童应使用成人电极板或电极片,以减少经胸阻抗。⑧婴幼儿的电极板或电极之间的距离应至少有2.5~5cm。⑨新生儿可给予侧面支撑,并采用前一后位电极放置法。

16试述休克的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答:诊断要点为:①病因与病史:有创伤、失血、脱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药物过敏或麻醉药过量等病史。②心率超过100次/min,脉搏细弱甚至不能触及。③器官低灌注表现,如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超过2s、尿量少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