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恩格斯《家庭_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恩格斯《家庭_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恩格斯《家庭_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恩格斯《家庭_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知识系统

第一部分序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其主题是恩格斯根据当时所能见到的可靠资料,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科学预测。

为了研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需要,恩格斯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分期、宗教的起源、法律的起源,还研究了希腊史、罗马史、日耳曼史等与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在时间的跨度上,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起自人类的初始,终于对未来共产主义轮廓的描绘,几乎包括了人类全部的历史过程。

在学科方面,《起源》涉及了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因此,《起源》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1.《起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在《起源》的第1版序言中,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把人类自身的生产有机地纳入了生产的范畴,以更科学的形式和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以大量的资料为依据,在高度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批判和继承的辩证统一的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其他人所不能得出的,直到现在仍是正确的结论。

在恩格斯写作《起源》的时候,西方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A、巴霍芬的《母权论》;B、麦克伦南的《原始婚姻》和《古代史研究》;C、摩尔根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婚姻制度》和《古代社会》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恩格斯认真研究了这些成果,坚持批判和继承的辩证统一,使《起源》成为一部魅力恒久的经典著作。

2.《起源》的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

19世纪欧洲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转变的技术革命。

(2)写作的具体原因:

第一,19世纪业已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进一步发展。

以前关于人类史前社会,也就是阶级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仍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薄弱环节。因而在《共产党宣言》中才做出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论断。到《起源》的写作过程中,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6月的德文版序言里加上:“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给

“全部历史”做了更加全面的限定。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共产党宣言》这个历史性文件的严肃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解,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自己思想学说的发展态度。

第二,19世纪不断丰富的原始社会研究成果亟须从理论上进行科学总结。主要原始社会研究成果有:

瑞士法学家、史学家巴霍芬1861年出版的《母权论》;英国法学家、史学家麦克伦南1865年出版的《原始婚姻》和1876年出版的《古代史研究》;美国人类学家1877年摩尔根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阐述了人类原始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主要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摩尔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并且最后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要求。”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著作时发现了《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认为有必要完成马克思的未竟事业。

第三.现实斗争和理论论战的需要。

历代剥削阶级为制造了许多有关私有制和国家“合理”、“永恒”的理论,又利用掌握的国家机器,压迫被统治者对私有制的任何抗争,把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置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1878年,德意志的俾斯麦政府通过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习惯上称其为《非常法》],疯狂镇压无产阶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从理论上揭露德国的专政制度,阐明私有制和国家仅仅是一种历史过程,鼓舞无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信心,把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战斗任务。

《起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证了私有制和国家的历史性和过程性,从根本上否定了私有制、国家的永恒性与合理性,使《起源》成为鼓舞革命斗志,驳斥传统私有制、国家观点的理论武器。

一、两种生产理论

1.两种生产理论的形成

恩格斯在对原始社会、血缘关系、婚姻和家庭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之后,在《起源》的第1版序言中第一次精辟而集中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

根据唯物主义两种生产理论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2.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第一,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生产以及所必需的生产工具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是人类的繁衍。

第二,社会制度受生活资料生产和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

第三,家庭与财产同步演进。血缘的变化、婚姻形态与家庭形态的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同步演进变化的。

3.两种生产的内在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4.两种生产理论的伟大意义:

两种生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恩格斯在《起源》中的明确提出与精辟论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贡献。

两种生产理论把婚姻、家庭科学地纳入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为全面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历史发展动力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两种生产理论从最根本层面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它提示我们,不论是历史研究、现实社会问题研究,还是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实践,都要高度重视人的研究,既要看到客观环境和外部世界提供的条件和发展空间,又要重视人类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第二部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分期

1.蒙昧时代(低、中、高级阶段)

A、蒙昧低级阶段,人类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热带的或亚热带的森林中。

B、蒙昧低级阶段,人类以果实、坚果、块根作为食物;音节清晰的语言的产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2)蒙昧中级阶段:

A、人类采用鱼类作为食物(我们把虾类、贝壳类及其他水栖动物都算在内);能使用火。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着的,因为鱼类食物,只有用火才能做成完全可吃的东西。

B、人类发明用火之后,从此人类开始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了,他们沿着河流和海岸,迁移遍布于世界各大洲。

(3)蒙昧高级阶段:

A、蒙昧高级阶段,火、石斧通常已经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有的地方已经使人能够用方木和木板来建筑房屋了。

B、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2.野蛮时代

(1)野蛮低级阶段:

A、从学会制陶术开始。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

久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同样可以使用。

B、随着野蛮时代的到来,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这时两大陆的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就有了意义。野蛮时代的特有的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由于自然条件的这种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

(2)野蛮中级阶段:

A、在东大陆,是从驯养家畜开始。畜群的形成,在适于畜牧的地方导致了草原游牧生活。

B、后人以为游牧民族是起源于亚欧草原的这样一些地方,但这种地方根本不会是人类的摇篮。相反,对于人类的祖先蒙昧人,甚至对于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人,都几乎是不适于居住的。

D、反之,一旦这些处于中级阶段的野蛮人习惯了游牧生活以后,就永远不会想到从水草丰美的沿河平原自愿回到他们的祖先居住过的热带或亚热带的林区去了。

F、十分可能,谷物的种植在这里起初是由牲畜饲料的需要所引起的,只是到了后来,才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

E、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这两个种族的卓越的发展,或许应归功于他们的丰富的肉乳食物,特别是这种食物对于儿童发育的有利影响。

(3)野蛮高级阶段:

A、首先,我们在这里初次看到了带有铁铧的用牲畜拉的犁;有犁以后,大规模耕种土地,即田野农业,从而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实际上无限制地增加,便都有可能了;从而也能够清除森林使之变为耕地和牧场了。这一点,如果没有铁斧和铁锹,也不可能大规模进行。

B、但这样一来,人口也开始迅速增长起来,稠密地聚居在不大的地域内。而在田野农业产生以前,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条件才能把50万人联合在一个统一的中央领导之下;这样的事大概从来都没有过。

C、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全盛时期,我们在荷马的诗中,特别是在《伊利亚特》中可以看到。发达的铁制工具、风箱、手磨、陶工的辘轳、榨油和酿酒、成为手工艺的发达的金属加工、货车和战车、用方木和木板造船、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由设塔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4)恩格斯概括“蒙昧、野蛮、文明”时代的主要特征:

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

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第三部分人类家庭的起源

1、摩尔根是根据亲属称谓制考察历史上婚姻家族形态的发明人。

恩格斯完全肯定,并精辟解释道,亲属称谓“并不是一些空洞的名称,而是实际上流行的对血缘亲属关系的亲疏和辈份的观点的表达”。

2、恩格斯在批评麦克伦南(J·F·Mclennan,1827-1881)对亲属制采取含糊不清的态度后,又对亲属称谓制的功能作了说明:“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而是代表着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这些义务的总和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3、亲属制称谓与婚姻家族制并非同步发展。

亲属称谓制总是落后于实际婚姻家族制。人们可以根据亲属制来研究并断定历史上的婚姻家族模式。

4、《起源》人类婚姻家族四个形态:

(1)血缘婚氏族的涵义:

A、此婚制是摩尔根对夏威夷人和洛图马人亲属制研究后发现的。

B、这种通婚关系,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通婚,是实行同胞兄弟姊妹通婚的一种婚姻家族制度。

(2)普那路亚氏族的涵义:

A、“普那路亚”是夏威夷人语,即伙伴之意,有的著作称此婚作为“伙婚”。

B、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一些人口较多的血缘婚家族分裂成较小的氏族公社,开始在氏族内部禁婚,形成外婚集团。氏族由此而产生。

3、对偶制家庭涵义:

(1)对偶制家庭(pairingfamily)是指一对男女组成的并不稳定的家庭,若干个甚至几十个对偶制家庭组成一个母系大家族。

(2)母系大家族之上是氏族,易洛魁人的“长屋”就是一个母系大家族的住宅,一排长屋内隔成许多小房间,一个房间有一个火塘,住一个对偶制家庭。

(3)对偶制家庭的婚姻,是指普那路亚婚后期向单偶婚过渡的一种家庭形态。它是个体家庭的萌芽。

(4)由于实行大家族公有,对偶制家庭并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因而很不稳定。(5)偶制家庭主要特点有三:

第一、容易离散的对偶关系,子女仍属女方氏族。

第二、通婚范围逐渐缩小。在易洛魁人中,凡为承认的亲属都不能通婚。

第三、夫妻关系很不牢固,男女都可以主动提出离异,又另寻配偶。

4、专偶制家庭。

社会发展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发展。

(1)专偶制家庭的产生:

家庭财富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男子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妇女开始转入家务劳动。恩格斯认为母系向父系转变的表现是:“只要有一个简单的决定,规定以后氏族男性成员的子女应该留在本氏族内,而女性成员的子女应该离开本氏族,转到他们父亲的氏族中去就行了。这样就废除了按女系计算世系的办法和母系继承权,确立了按男系

计算世系的办法和父系的继承权。”由母系家族转变为父系家族,建立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个体家庭由此得到巩固,专偶制家庭由此产生。

(2)专偶制家庭主要特点有三:

A、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

B、是男子居于统治地位的固定配偶关系;

B、个体婚与杂婚并存,所谓专偶制仅是对妇女的要求,男子纳妾不受追究。它是人类婚姻家族发展的第四个形态,与文明时代相适应。

第四部分私有制的起源

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是一个多维的变化,其标志也是多方面的: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人们已经制造并广泛使用金属工具,不论是青铜器还是铁器,关键是这些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出现了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

从社会财富占有来看,原来的氏族成员因为拥有财产的多寡不同而产生了分化,以个人和家族占有为主要形式战胜了氏族的公有制,出现了私有制。

从社会成员划分来看,由于社会成员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不同,在生产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分配的多寡不同,他们被划分为居于不同经济地位、拥有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阶级与阶层。

从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组织演变为国家机器,权力与社会成员相脱离,成为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

从社会生活来看,专偶制婚姻取代了对偶婚,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来看,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出现在地球的大地上,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被普遍使用,象征着国家政权的陵墓、宗庙、广场、宫殿等大型建筑遍布各个文明发达的地区,能够产生剩余劳动的金属冶炼技术成为重要的考古文化标志。

(一)社会大分工与私有制的起源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特征:

恩格斯把“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称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其特征是:

第一,畜群变为特殊财产,牲畜获得了货币的职能。

第二,农业“谷物”很快也成了人类的主要食物。

第三,耕地和畜群开始私人占有,人类社会进入了从公有到私有的过渡时期。

第四,生产力发展进入了金属时代。

第五,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

第六,家庭发生了新的变化,专偶制婚姻确立。

第七,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特征:

恩格斯归纳为六个方面:

第一,人类进入“铁器时代”。铁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铁质工具为代表的时代生产力发展奠定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

经济基础。

第二,城市的出现。“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深壕宽堑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第三,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生产活动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而生产活动专业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增加。

第四,劳动力价值提高,奴隶劳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奴隶制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五,出现了专门的商品生产。“贵金属开始成为占优势的和普遍性的货币商品,但是还不是铸造的货币,只是不作加工按重量交换罢了”。

第六,军事首长权力强化。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构成了继续发展为军事民主制的氏族社会的各机关”。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特征:

以商人从生产者中分离出来为主要内容,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变化:

(1)关于商人的特性,恩格斯说:“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它成了每两个生产者之间的不可缺少的中间人,并对他们双方都进行剥削。”

(2)关于商人的历史作用,恩格斯认为他们可以剥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使生产者避免交换过程中的风险,可以使商品销售到遥远的地方,他们也因此而获得暴利,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3)铸造货币的流行。货币作为商品的商品和财富的化身,商人通过手中的货币掌握了生产者,引发了借贷利息和高利贷,加速了私有财产积聚的速度。

(4)土地完全私有,并且可以作为债务抵押。其最终结果是社会严重分化,鸿沟加深,矛盾尖锐。

总之,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和交换频率的增加,特别是货币广泛使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击着原始公有制,使私有制迅速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第五部分国家的起源

氏族制度发展成国家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氏族…胞族…部落→父系氏族…地区部落…部落联盟→国家和民族。

《起源》叙述了欧洲国家起源的三种类型:

欧洲国家起源的第一种类型——雅典国家的形成。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阶级社会的条件下,直接从氏族结构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世界上多数民族(包括中国)国家起源都属这一类型。《起源》在第五章以希腊人父系氏族资料说明之,并指出“雅典人国家的产生乃是一般国家形成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

欧洲国家起源的第二种类型——罗马国家的形成。罗马国家也是从罗马人父系氏族基础上发展来的。公元前7—前6世纪,在生产力发展、地区扩大和人口增加条件下,整个“罗马人民”形成三部分人:

第一种人,出身于氏族上层的“贵族阶层”,他们拥有大量私有财产,属于“保护人”;

第二种人,广大氏族民日益贫困,依附贵族,平时为其劳役,战时出征,是贵族的“被保护人”;

第三种人,是外族人,他们是自由人,可占有地产和经商,但不能作官,不能

参加人民大会等,没有权利也不受法律保护,他们是“平民阶层”。

“被保护民”和“平民阶层”与贵族存在着阶级对立,平民与贵族的对立尤为严重,斗争激烈,平民最后战胜氏族贵族,建起了罗马国家。

欧洲国家起源的第三种类型——德意志国家的产生。民族大迁徙时代,德意志人曾是父系氏族社会,有部落和部落联盟组织,但还未发展成国家。而是在征服了罗马帝国之后,在其“废墟”上改造自己原有氏族机关并设置一部分新的机关的基础上建起国家的。

这就是“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

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封闭的贵族制,它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贵族制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最后,在战胜了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中间,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

国家起源无论属于何种类型,均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物,它不同于氏族的主要点是:按地区划分国民,设立公共权力机关,不论是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综上所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个书名准确地体现了专著的三个主题,开创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以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把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大课题熔为一炉,进行综合研究的先河。列宁高度评价《起源》的科学价值及其研究方法,指出:“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而都是根据大量的历史和政治材料写成的……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

《起源》自1884年用德文出版后,至今已过去100多年,全世界已有50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人类社会也踏进了新的世纪。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大科学大技术的知识经济时代所推进的全球化新浪潮中,一系列问题给社会科学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起源》所阐明的社会科学上述三大课题的科学思想,所应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所提供的“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无疑对新世纪历史大背景下对国家发展学说、民族发展学说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思考:

1、简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2、简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国家观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 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 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 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 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 ?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 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 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 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 ?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 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 ,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windows7操作系统习题

1、Windows7系统正确关机的过程是() A.在运行Windows7时直接关机 B.关闭所有运行程序,选择“开机”——>“关机”命令 C.先退到DOS系统,再关闭电源 D.关闭所有任务栏的窗口后,直接断电关机 2、安装32位Windows7的磁盘分区最少需要()磁盘空间 3、安装Windows7时,硬盘应该格式化的类型是() B. FAT32 、中文Windows7的桌面指的是() A.整个屏幕 B.某个窗口 C.全部窗口 D.活动窗口 5、Windows7不是() A.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B.具有硬件即插即用功能的操作系统 C.多任务操作系统 D.分布式操作系统 6、在Windows7桌面上,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方法是() A.右击“回收站”图标,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 B.右击“开始”按钮,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C.右击“计算机”图标,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D. 右击任务栏,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7、在Windows7桌面上,可以移动某个已选定的图标的操作是() A.按住左键将图标拖动到适当的位置 B.右击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创建快捷方式”命令 C.右击桌面空白处,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D.右击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 8、在Windows7桌面上已经有某个应用程序的图标,要运行该程序,只需() A.单击该图标 B.右击该图标 C.双击该图标 D.右键双击该图标 9、在Windows7中,下列对窗口滚动条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每个窗口都有水平和垂直滚动条 B.每个窗口都有水平滚动条 C. 每个窗口都有垂直滚动条 D. 每个窗口都可能出现必要的滚动条 10、当一个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 A.被终止运行 B.继续在前台运行 C.被暂停运行 D.被转入后台运行 11、在Windows7中,“任务栏”() A.只能改变位置不能改变大小 B. 只能改变大小不能改变位置 C.既不能改变位置也不能改变大小 D. 既能改变位置也能改变大小 12、在Windows7中,窗口和对话框的差别是() A.二者都能改变大小,但对话框不能移动 B.对话框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改变大小 C.二者都能移动和改变大小 D.二者都能移动,但对话框不能改变大小 13、在Windows7中,为了改变任务栏的位置,应该() A.在“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B.在“资源管理器”窗口进行设计 C.在“任务栏”空白处按住右键并拖动 D.在桌面的右键快捷菜单中进行设置 14、在Windows7中,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这些窗口可以层叠式或平铺式排列,要想改变窗口的排列方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右击“任务栏”空白处,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要排列的方式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

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 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的科学指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接到任务后,厅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诽部署并成立了贵州省文化市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长(组长),厅办公室、市场处和稽查总队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各市(州、地)文化(体育)局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

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稽查总队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稽查总队副总队长分管。在专项行动期间,先后下发了《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宣传计划》、《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延长期工作要点》等。同时,每周、每月按时报送相关数据和材料,深入各市(州、地)、县(市、区)督导检查10次。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6月24日,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出动检查共计49687家次,其中:音像市场9227家次、网吧28519家次、娱乐场所10351家次、演出场所1590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73824张;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58起,办结156起, 案件查处率100%,办结率98.7%,其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案件一个。 二、基本估价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后整合的文化市场执法资源,集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案件,打击了侵权盗版行为,曝光了违法违规经营户,取缔了违法违规网吧和网站,收缴了一批违法音像制品,有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请注意:考试范围是前6章所有讲授过内容,下面所谓重点只想起到复习引领作用。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合理进行作业调度方便 用户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 断更新和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 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内存。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打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最重要的特征)、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别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 功能 7、O 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用户接口、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进程及其特征进程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堆栈等组成。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 立性、异步性 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p38 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终端用户请求、父进程请求、负荷调节需要、操作系统 的需要 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p39 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进程数据块是一种数据结构,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 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使在一个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 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8、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直接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9、临界资源是指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0、临界区是指每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1、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p55/ppt 13、经典同步算法p58/ppt 14、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5、线程的定义是一种比进程更小,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用来提高系统内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附件5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一、研发单位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广东省专利信息中心经过长期的、深入企业一线的调研,携手广州红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软件产品。 二、系统作用 产品主要是提高用户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能力,促进其技术进步和成果产业化。以专利信息管理为核心,面向商标、版权和成果管理,提供与上述方面相关的信息资料录入、过程跟踪监控管理,历史资料复合查询,并能基于方便的、标准的方式提供打印、输出,以及其它高级支持功能。 三、功能特点 (一)与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集成 与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集成,沟通无界,让用户日常工作更有效率,更井井有条。 (二)知识产权申请、管理业务自动化、透明化 用户处理知识产权申请、管理业务自动化,尤其是处理专利申请业务,不再需要非常了解专利申请流程,不再需要

查询手册,可以根据各种提醒完成专利申请需要办理的手续和缴纳相关费用。 (三)知识产权申请、管理业务规范化,一体化 系统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规定的流程、费用、期限来设置,使申请、管理等流程符合法律规定。另外,将多种知识产权管理业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四)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强大,方便、灵活 系统自带各种查询、统计功能,如专利申请年度、申请类别、期限、费用等均可进行查询、统计,并生成各种统计图表。对专利投入占科技投入、专利产品销售量占企业总销售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自动生成专利评估体系雷达图,一目了然。 (五)兼容性强 系统可以将其它格式的数据导入,也可以将系统自身数据导出,转存为其它格式。 四、版本 网络版(基于.net平台及SQL数据库的B/S架构) 五、系统安装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2000 server以上 服务器端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0企业版 客户端操作系统:win2000/winxp以上

操作系统基础(修改)及答案

第四章操作系统基础 一、选择题 1.软件通常被分成_________ 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A.高级软件 B.系统软件 C.计算机软件 D.通用软件 2.软件由程序、_________和文档三部分组成。 A. 计算机 B.工具 C.语言处理程序 D.数据 3.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属于分时系统的是_________。 A.UNIX B.MS DOS C.Windows 2000/XP D.Novell NetWare 4.在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时,若用户输入“*.*”,则将搜索_________。 A. 所有含有*的文件 B.所有扩展名中含有*的文件 C.所有文件 D.以上全不对 5.Windows操作系统中规定文件名中不能含有的符号是_________。 A.\/: * ? # < > $ B.\/: ? ” < > $ C.\/: * ? ” < > | @ D.\/: * ? ” < > | 6.以下_________文件被称为文本文件或ASCII文件。 A.以EXE为扩展名的文件 B.以TXT为扩展名的文件 C.以COM为扩展名的文件 D.以DOC为扩展名的文件 7.关于Windows直接删除文件而不进入回收站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选定文件后,按Shift+Del键 B.选定文件后,按Ctrl+Del键 C.选定文件后,按Del键 D.选定文件后,按Shift键,再按Del键. 8.在Windows中,各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A.记事本 B.剪贴板 C.画图 D.写字板 9.要选定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为:先单击第一项,然后_________再单击最后一项。 A.按住Alt键 B.按住Ctrl键 C.按住Shift键 D.按住Del键 10.下列有关Windows菜单命令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___。 A. 带省略号…,执行命令后会打开一个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信息 B.前有符号√,表示该命令有效 C.带符号当鼠标指向时,会弹出一个子菜单 D.带省略号…,当鼠标指向时,会弹出一个子菜单 11.以下有关Windows删除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网络上的文件被删除后不能被恢复 B.软盘上的文件被删除后不能被恢复 C.超过回收站存储容量的文件不能被恢复 D.直接用鼠标将项目拖到回收站的项目不能被恢复 12.以下关于Windows快捷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一个快捷方式可指向多个目标对象 B.一个对象可有多个快捷方式 C.只有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建立快捷方式 D.不允许为快捷方式建立快捷方式 13.为打印机对象建立了一个快捷方式A,又为快捷方式A建立了另一个快捷方式B,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操作系统知识点

操作系统书本知识点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主要内容 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OS(Operating Systems)的主要功能 OS的结构设计 本章要点 计算机系统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地位 什么是操作系统:3种基本观点 现代操作系统的功能、特性、类型 基本概念:批处理、多道程序、作业、进程、任务、虚拟技术、并发性、异步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1)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I/O(I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 监视这些资源 实施某种资源分配策略 分配这种资源 回收这种资源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无操作系统时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 ?如纸带输入机。 ?特点是用户独占全机及CPU等待人工操作。 脱机I/O方式(图1.3) ?引入I/O机的概念,解决前者的缺点。 ?特点是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且提高I/O速度。 单道批处理系统 处理过程(图1.4) ?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进行的、且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称为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system)。 ?批处理系统的引入是为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吞吐量 ?概念:运行控制权 特征 ?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1)

优点 ?资源利用率高 ?系统吞吐量大 ?平均周转时间长 ?无交互能力 缺点 ?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的产生 ?概念:指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主机中的资源,各个用户都可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 机。 分时系统在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及时接收:多终端卡、输入缓冲区 ?及时处理:交互作业应在内存、响应时间应短 分时系统的特征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 ?交互性 ?可靠性 类型 ?实时控制 ?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系统(2) 实时任务类型 ?按任务执行是否呈现周期性来划分 ?周期性的(联系周期); ?非周期性的(联系开始或完成截止时间) ?根据对截止时间的要求来划分 ?硬实时任务 ?软实时任务 实时、分时的比较 ?多路性:相同 ?独立性:相同 ?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思考 试在交互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 并发性 ?并行是指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是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篇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各部门详细工作安排 知识产权部门 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形成文件 制定知识产权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形成文件确定知识产权的有关职责,权限和有效沟通。形成文件制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形成文件 贯标工作培训: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调查清单,并进行调查整理 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自我评估标准 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自查摸底 编写知识产权 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 规划文件系统,列出主要清单 编写知识产权手册 编写知识产权管理文件 编写记录文件模板

指导各部门按照制定的程序文件运行 指导各部门形成知识产权活动文件 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形成文件 进行内部审核,形成文件 开展管理评审,纠正发现的问题。 知识产权的管理: a)建立知识产权分类管理档案,进行日常维护; b)知识产权评估程; c)知识产权权属变更; d)知识产权权属放弃; e)可对知识产权进行分级管理。 研发部门 制定知识产权目标 培训(有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运行文件的记录 知识产权的获取 a)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的工作计划,明确获取的方式和途径;b)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和分析; c)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 d)保障发明创造人员的署名权。 5、开展管理评审,纠正发现的问题。

人事部 制定知识产权目标 培训(有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运行文件的记录 4、规定知识产权人员的培训要求,制定计划并执行 5、教育与培训 ·规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制定计划并执行; ·组织全体员工按业务领域和岗位要求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组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训,并形成记录; ·组织对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6、人事合同(要点:在必需的合同中规定知识产权内容) 通过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守秘密条款;明确发明创造人员享有的权利和负有的义务;必要时应约定竞业禁止和补偿条款。 ·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负有保守用人单位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不对外泄露的义务; ·对劳动者跳槽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就业于同类企

操作系统常见问答题总结

操作系统常见问答题总结 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2、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 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之。 3、简述“删除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用本操作向系统提出删除一个文件的要求,系统执行时把指定文件的名字从目录和索引表中除去,并收回它所占用的存储区域,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该文件。 4、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正确地执行,对若干进程共享某一变量(资源)的相关临界区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①一次最我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中执行,当有进程在临界区中时,其他想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等待; ②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即任何一个进程都不应该无限逗留在自己的临界区中; ③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即有进程退出临界区时应让下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进入它的临界区。 5、简述解决死锁问题的三种方法。 ①死锁的防止。系统按预定的策略为进程分配资源,这些分配策略能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从而使系统不产生死锁。 ②死锁的避免。系统动态地测试资源分配情况,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给进程分配资源。 ③死锁的检测。对资源的申请和分配不加限制,只要有剩余的资源就呆把资源分配给申请者,操作系统要定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当有死锁发生时设法解除死锁。 6、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7、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机制及其作用。 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和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 中断装置由一些特定的寄存器和控制线路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等识别到的事件保存在特定的寄存器中,中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均由中断装置判别是否有事件发生。 若无事件发生,CPU继续执行;若有事件发生,则中断装置中断原占有CPU的程序的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事件服务程序占用CPU,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处理完后,再让原来的程序继续占用CPU执行。 8、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是什么? 由于各种调度算法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很难评价哪种算法是最好的。一般说来,选择算法时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原则: ①处理器利用率; ②吞吐量; ③等待时间; ④响应时间。 在选择调度算法前,应考虑好采用的准则,当确定准则后,通过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算法。 9、独占设备采用哪种分配方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___。 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2,操作系统的__________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主存储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D.处理机 3.操作系统是对__________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__________。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 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_______管理、设备管理及文件管理。 A.进程 B.存储器 C.硬件 D.软件 6,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_______。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_______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 速度B.利用率 C. 灵活性 D.兼容性 8.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_______。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9.所谓_______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 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 实时处理 D.并行执行 10. _______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D.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11.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_______,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 内存越多 12,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_______策略为用户服务。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时间片轮转 C.时间片加权分配 D,短作业优先 13. _______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A.单用户 B,分布式 C.批处理 D.监督 14.在_______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A.实时B.分时 C. 分布式 D.单用户 15.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_______。 A. 可靠性和灵活性B.实时性和可靠性 C. 灵活性和可靠性D.优良性和分配性 16.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_______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 程序 B.内存 C. CPU D.中断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①__管理、__②__管理、__③__管理、__④__管理。除此之外还为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接口。 2.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兼有批处理、分时处理和实时处理操作系统三者或其中两者的功能,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_________。 3.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_________。 4.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即__①__、__②__和__③__。 5.实时操作系统与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知识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知识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国有大型石化企业,主要从事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结合自身工作,首先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而在具体工作方面,“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避免自身发生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二是注重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是基于在“以人为本”和“不断创新”的两个理念上发展而来的。首先,“知识产权”在台湾和香港也被称为“智慧财产权”,即从侧面反映了知识产权对“人”的权利的肯定。而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是强调对人的尊重和肯定,那么对于人的智慧财富也就给予充分认可,即对知识产权的认可。其次,从政府层面到民间层面,人们都在强调“不断创新”,摆脱中国仅仅为“世界工厂”的现状。要鼓励创新,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就要对创新成果给予充分保护,而这正是知识产权保护所能做到的。同时,经济领域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体现“知识产权”在经济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对于“知识产权”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避免自身发生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在新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尤为明显。第一,对于引进新技术,如果是涉及专利技术,首先要求合作方出具专利证书或者授权证明,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专利权利归属和收益分配方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第二,在采购新设备过程中,我们也会在技术协议中加以明确,比如以“乙方所供所有设备,属乙方自有专利产品的,甲方购买设备同时即购买专利使用权;专利权属第三方时,由乙方全权负责专利使用等各项费用,发生专利纠纷时,甲方不承担相关任何连带责任”作为附加条款进行明确,避免侵权。我们的企业管理部有专门的人员审查合同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对于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主要针对我们自主开发的新技术的保护方面。近年来,我们在一些领域也申请了自己的专利。一方面我们采用这些专利技术,在我们企业内部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使我们的专利技术市场化,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即确定我们的“自有技术”作为商业秘密,而不进行专利申请,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加以保护。 尊重知识产权,不仅避免企业自身发生侵权,同时保护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完整word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基本特征、主要类型; 2.理解分时、实时系统的原理; 第二章进程管理 1.掌握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关系; 2.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 3.掌握进程控制块的作用; 4.掌握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5.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概念; 6.掌握临界资源、临界区; 7.掌握信号量,PV操作的动作, 8.掌握进程间简单同步与互斥的实现。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 1.掌握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功能; 2.掌握简单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法、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法; 3.掌握评价调度算法的指标:吞吐量、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4.掌握死锁;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5.掌握进程的安全序列,死锁与安全序列的关系;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掌握用户程序的主要处理阶段; 2.掌握存储器管理的功能;有关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分页、分段等概念; 3.掌握分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 4.掌握分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 5.掌握页面置换算法。 第五章设备管理 1.掌握设备管理功能; 2.掌握常用设备分配技术; 3.掌握使用缓冲技术的目的; 第六章文件管理 1.掌握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概念; 2.掌握目录和目录结构;路径名和文件链接; 3.掌握文件的存取控制;对文件和目录的主要操作 第七章操作系统接口 1.掌握操作系统接口的种类; 2.掌握系统调用的概念、类型和实施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OS的作用可表现为: 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 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 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 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 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3、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处理机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问题、I/O设备管理问题、文件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 4、OS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虚拟性(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c. 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特征为前提的。 5、并行和并发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少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 b. 存储管理功能: 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像和内存扩充等 c. 设备管理功能: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d. 文件管理功能: 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以及檔的共享和保护 7、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a. 用户接口:它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接口,用户可通过该接口取得操作系统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各部门详细工作安排

、知识产权部门 1、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形成文件 2、制定知识产权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形成文件 3、确定知识产权的有关职责,权限和有效沟通。形成文件 4、制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形成文件 5、贯标工作培训: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6、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调查清单,并进行调查整理 7、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自我评估标准 &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自查摸底 9、编写知识产权 10、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 11、规划文件系统,列出主要清单 12、编写知识产权手册 13、编写知识产权管理文件 14、编写记录文件模板 15、指导各部门按照制定的程序文件运行 16、指导各部门形成知识产权活动文件 17、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形成文件 18、进行内部审核,形成文件 19、开展管理评审,纠正发现的问题。 20、知识产权的管理: a)建立知识产权分类管理档案,进行日常维护; b)知识产权评估程; c)知识产权权属变更; d)知识产权权属放弃; e)可对知识产权进行分级管理。 二、研发部门 1、制定知识产权目标 2、培训(有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3、运行文件的记录 4、知识产权的获取 a)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的工作计划,明确获取的方式和途径; b)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和分析; c)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

d)保障发明创造人员的署名权。 5、开展管理评审,纠正发现的问题。 三、人事部 1、制定知识产权目标 2、培训(有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3、运行文件的记录 4、规定知识产权人员的培训要求,制定计划并执行 5、教育与培训 ?规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制定计划并执行; ?组织全体员工按业务领域和岗位要求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组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训,并形成记录; ?组织对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6、人事合同(要点:在必需的合同中规定知识产权内容) 通过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守秘密条款; 明确发明创造人员享有的权利和负有的义务;必要时应约定竞业禁止和补偿条款。 ?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负有保守用人单位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不对外泄露的义务; ?对劳动者跳槽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就业于同类企业,从事同种职业进行合理限制 及应给予的补偿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守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条款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的数额和方式。 7、入职(要点:知识产权背景调查的目的和方式,知识产权声明的内容)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适当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并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对于研究开发、产品线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企业应要求新入职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声明。 &离职(要点:离职提醒的形式和内容,离职知识产权协议的内容:义务和权利)?对离职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事项提醒; ?涉及核心知识产权的员工离职时,应签署离职知识产权协议或执行竞业限制协议。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复习课程

第一章: 1.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 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 器 3.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 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 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 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 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 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 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2)

第2章 1)选择题 (1)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_B__。 A. 就绪状态 B. 执行状态 C. 阻塞状态 D. 撤消状态 (2)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_D__。 A. 指令 B. 信号量 C. 信箱 D. 原语 (3)程序的顺序执行通常在 A 的工作环境中,具有以下特征 C ;程序的并发执行在 B 的工作环境中,具有如下特征 D 。 A. 单道程序 B. 多道程序 C. 程序的可再现性 D. 资源共享 (4)下列进程状态变化中,__C__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A. 运行→就绪 B. 运行→等待 C. 等待→运行 D. 等待→就绪 (5)当__D__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等待的事件发生 C. 等待某一事件 D. 时间片到 (6)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D___。 A. 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 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 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7)操作系统通过__C__对进程进行管理。 A. JCB B. DCT C. PCB D. CHCT (8)下面所述步骤中,__A__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 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B. 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 C. 将进程控制块链入就绪队列 D. 为进程分配内存 (9)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__C__为基本单位。 A. 程序 B. 指令 C. 进程 D. 作业 (10)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__B__。 A. n+1 B. n-1 C. 1 D. n (11)原语的主要特点是_D__。 A. 并发性 B. 异步性 C. 共享性 D. 不可分割性 (12)下面对父进程和子进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A__。

公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对于一个研发技术的企业而言,要想在市场中谋生存,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知识产权形成有效地保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公司做如下工作: 一、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 公司的业务活动可能涉及到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商业秘密、域名等。因此建议公司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规划和管理: 1、公司可指派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列出明细,建立档案。 2、对知识产权按其实际可创造价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维 护成本等进行分级。 3、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如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外标准数据库等,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数据信息,避免重复研究造成对公司资本的浪费,也可避免造成对其他知识产权人的侵权。 4、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利益。知识产权覆盖面很广,在签订合 同或遇到纠纷时,有的情况下主张一项权利往往难以有效保护公司的权益,这时需将几种权利综合起来行使,往往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公司在分析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基础上,对于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 响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域名等,应第一时间聘请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申请,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利益。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权属、使用范围、期限、后续研发成果的分配等做详细规定,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2、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1)计算机软件版权的保护: 虽然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中国公民和单位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均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但同时该条例第二十四条又规定: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是根据本条例提出软件权利纠纷行政处理或者诉讼的前提。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软件著作权有效或者登记申请文件中所述事实确实的初步证明。所以为更好地保护公司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公司应该将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从而避免在产生纠纷时因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 2)专利技术的保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