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大家都知道,海水有涨潮、落潮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潮汐。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这就是咸潮。

咸潮的强度主要受河流流量和潮水上涨幅度的影响。

在“初一、十五涨大潮”时,潮水上涨幅度大,海水上溯距离远,河水中含盐度也较高。

咸潮多发于河流的枯水期,这时河流水位较低,海水比较容易倒灌入河。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时,河流处于枯水期,咸潮影响明显增强。若遇到大旱年份,咸潮危害更大。

风对咸潮影响也比较大。若风向与海潮方向一致,可以加快咸潮推进的速度,扩大它的影响范围。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长期的累积效应也非常明显,使得咸潮影响到更广的地区。

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是近几年来,广东沿海咸潮频繁发生,是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这些年,广东省滥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咸潮来临时,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自来水会变得咸苦,难以饮用;长时期饮用氯化物含量多的水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应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广大群众也应注意节约用水。

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咸度(亦称盐度)测量单位为度,一度为一升河水中所含氯化物(包括氯化钠)的总量(微克为单位)。据中国《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氯化物含量

均应小于250 mg/L(即250度)。当河道水体含盐度超过250度就不达供水水质标准。如钢铁工业生产要求总咸度不能超过200度,电厂锅炉用水要求咸度300度以下;水稻育秧期则要求咸度低于600度。

一、何谓“咸潮”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这种水质还会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咸水上溯意味着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例如井)在咸潮上溯期间抽上来的不是能饮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陆地生命无法赖以生存的海水。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二、珠江口咸潮的成因

1.降水少是主要原因

由于2003年全流域降雨比多年平均减少2成以上。广州市番禹区沙湾水道上游西江流域减少6成,加上2004年入冬以来降雨锐减,导致南粤各地江、湖、库水位急剧下降,目前广东省30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1048.4百万立方米,比干旱的2003年同期减少336 3.6百万立方米,减幅为23%。降雨减少导致江河流量严重减少,2005年初西江高要站的水位为-0.06米。珠江上游少雨,源水水量减少,下游则受海水潮汐影响,形成咸潮。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

2.珠江无序挖沙也助长了特大咸潮的形成

整个珠江口的年平均沙量是8000万吨,这个数字是包括悬浮在水里的泥沙的,而沉在河底的粗沙只占总量的5%~6%,人们挖走的泥沙部分都是粗沙,而且开采量已经连续15年超过了8000万吨,这就把历史上积存的河沙也挖尽了,而且上游的泥沙不够补够补充已被挖走的河沙。

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河段约有100多艘非法采沙船,导致河段已基本没有河沙;没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

海平面上升与咸潮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等1 3个单位、100多位科技人员历时8年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30厘米。该研究小组一位研究员说,如果疏于防范,珠三角这一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将遭受更为严重的洪水、风暴潮、涝灾和咸潮的袭击,面临“被淹”的危险。

4.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剧咸潮的严重

华南一带沿海地区随着经济急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这使当地咸潮入侵日益严重。

三、咸潮的危害

海水的氯化物浓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饮用。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给“鱼米之乡”的珠三角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从广州市番禹区农村看到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番禹石楼镇的一些稻田边,尽管水沟里蓄有一些水,然而田地却龟裂着。该镇因为咸潮,沟里的水咸度已达0.5%,而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水质性缺水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是明显的。据统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番禹区2004年全区早稻面积计划完成6.5万亩,同比减少2.1万亩,近1/3的稻田无法下插;甘蔗面积5.2万亩,同比减少0.1万亩;常年蔬菜面积11万亩,同比减少1.8万亩。

四、咸潮的防治

1.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如2004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珠江口出现历史罕见提前来临的咸潮,先后袭击了珠海、中山之后,广东省水利、三防、水文部门就提前介入了咸潮的预测、预报、预警。这样,对罕见的咸潮入侵就应对自如、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进入21世纪,抵御咸潮迫切要求水利枢纽的运作。调水以淡压咸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应急办法。专家介绍说,珠江水系中西江大部分水电站的调节库容较小、能力有限,且比较分散,因此,应急调水压咸调度应以西江干流天牛桥一级、岩滩水库为主,鉴于北江飞来峡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近、流程约1~2天,也应当优先考虑其调水压咸作用,通过调水以淡压咸可以允分发挥大珠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鉴于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珠江全流域加强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4.节约用水

据广东水利局统计,广东省年总用水量持续多年递增,年递增幅度约5%,居全国榜首;全省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为167.49亿立方米,浪费率之大占总用水量的37.5%,此项指标同样高居全国榜首,其中农业是首当其冲的浪费大户,占总消耗量的7成以上;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达到584立方米,此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珠江流域其他省份也与广东省一样用水浪费严重。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应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咸潮的危害。

总结回顾:

1、什么是咸潮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2、咸潮形成的原因

①持续性的干旱天气,使河流水位下降;

②潮汐涨退,尤其是天文大潮时上溯更为严重;

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④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⑤一些人无序采沙。

3、咸潮的危害

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

①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病人不宜饮用。

②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

③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海水倒灌、水质变差;造成农业减产;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居民生活;生态破坏。)

4、咸潮的防治

①建立预警机制

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④节约用水

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主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随着珠江三角洲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咸潮灾害已成为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生产及其发展、农业用水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比往年来的更早、持续时间增长、上溯影响范围趋大、强度趋于严重[1],给珠三角城市供水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危害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防总被迫实践“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工程,实施骨干水库水量统一调度,以增加枯季河流径流量压咸补淡。但由于调水距离上千公里,增调水量几亿立方米,这种远距离大规模调水面临着代价高、风险大、技术难度大等问题。从水环境演变角度,珠江三角洲的咸潮灾害防治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科学认识问题。因此, 开展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的主因探讨及基于主因的防治对策研究,将有助于提升科学认识,进而为珠三角咸潮灾害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一、咸潮与咸潮灾害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指含氯度大于河水含氯度并随潮流涨落进退于河口区的潮水,它是高矿化度的海水因引潮力作用而倒灌进入河道与河水相混合的结果[2]。河口地区咸潮上溯是入注海洋河流的河口最主要潮汐动力过程之一,是河口特有的自然现象,也是河口区的本质属性。因此,咸潮的本质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 当咸潮入侵的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供水危机,形成咸潮灾害[3]。即咸潮从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自然现象转变为处于非平衡的灾害现象。咸潮的严重程度,以每升水所含氯化物浓度来衡量,即为一升河水中氯化物(包括氯化钠)的毫克数量。一般而言,咸潮灾害发生的指标衡量为河水咸度超过供水水源咸度上限250 mg/L。 二、珠江三角洲水文和咸潮演变概况 珠江三角洲河涌交错,水网相连,大小河道324条,河道总长约1600km,网河密度0.81~0.88km/km2,是世界上网河密度最大最复杂的三角洲之一。珠江三角洲网河年均承泄西江、北江和东江径流量3004亿m3,谭江等其他河流的径流量256亿m3,其中流经广州地区的径流量约1141亿m3。珠江口为弱潮河口,潮差较小,但由于河宽、水深较大,纳潮容积大。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0.27kg/m3,全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约为8870万t。 在有潮汐作用的河口会形成“三界”,既潮区界、潮流界和咸水界。潮波从河口向河流上游传播,引起水位变化的上界称为潮区界;引起水流向上游流动的涨潮流所能达到的上界称为潮流界;盐度大于0.3%的冲淡的海水侵入的上界称为咸水界。“三界”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和潮汛的强弱而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正常情况下,由于河流带来泥沙的不断淤积,珠江三角洲及河口都会向海淤长,“三界”也随之向海推移,但自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和地区城市化以来,这“三界”在枯季的活动范围都已经向陆“反向”迁移,咸潮活动范围比以前上推了约15~20 km (图2)[4]。实测资料表明,与平水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含氯度为0.25‰的咸潮界大旱年时上移约13km,常年咸水界上溯约4km[2]。因此,近年珠江三角洲咸潮入侵已从天然水文现象转变为人为影响下的咸潮灾害。 三、珠江三角洲咸潮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咸潮活动主要受径流和潮流控制,两者为咸潮入侵的根本动力因子。其它影响因素包括河口形状、河道水深、风力风向、海平面变化等。 1、潮流影响 潮汐是咸潮入侵的主要“动力源”。天文潮潮汐动力影响最稳定且具有一定周期性,受太阳及月球引力影响,周期性表现在日周期及半月周期。珠江三角洲为不规则半日潮,每日均有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十月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1) 二、现状和作用 (2) 三、航路规划的目标 (3) 四、指导思想 (3) 五、规划原则、范围及形式 (3) (一)规划原则 (3) (二)规划范围 (3) (三)规划形式 (4) 六、规划方案 (4) 七、措施和建议 (9) (一)分步实施方案 (9) (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0) (三)加强宣传工作和人才培养 (10)

一、规划背景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重要物资运输以及外贸运输,绝大部分都依赖海运,其中海运承担的外贸运量更是超过90%。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万艘。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2.24亿人、旅客周转量72.27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2亿吨。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331件,死亡329人,沉船195艘,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如何增进水上交通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港口与航路是水上交通系统中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关键要素。每一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进出该通航水域中各港口的通道。沿海港口布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沿海通航水域的航路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因为沿海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顺利进出沿海港口的安全保障。 为使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降低船舶污染风险,提高水上交通效率,维护国家权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开展《我国沿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

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一、泥石流定义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 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减轻崩塌、泥石流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的农、牧业管理方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 生态措施的主要作用。生物措施的作用主要包括保护坡面、减少皮面物质的流失量、固结上层、调解坡面水流、削减坡面径流量、增大坡体的冲蚀能力作用。其不仅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治本措施,而且投资少、收益快、容易被群众接受。 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生物治理应从水土保持入手,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合理进行生物规划设计。 根据具体地区的环境、地形特点,配置体型,树种、草类、实行山水林填的综合治理,推行乔、灌,草并举的治理原则。 治理泥石流可以通过具体规划泥石流形成区,还可以造沟坡水源涵养林和沟谷水土保持林。 泥石流危害

集装箱租赁合同模板协议书

集装箱租赁合同操作实务 集装箱租赁合同是规定租箱人与租箱公司双方权利、义务和费用的协议和合同文本。租箱人在签署合同之前一般要与租箱公司(或其代理人)商定租箱方式,数量,租金,交、还箱期,地点,租、退箱费用,损害修理责任及保险等事宜。租箱合同的要紧条款一般有4个方面内容。 交箱条款 交箱条款要紧是制约租箱公司的条款,是指租箱公司应在合同规定的时刻和地点将答合合同条件的集装箱交给租箱人。其内容要紧有: (1)交箱期。是指租箱公司将箱子交给租箱人的时刻。为了给双方都提供一些方便,交箱期通常规定一个期限,一般为7—30天。

(2)交箱量。为了适应市场上箱,货供求关系的变化,合同中对交箱量有两种规定方法,一种是规定的交箱数量(或最低交箱量);另一种是实际交箱量(可高于或低于前者)。 (3)交箱时箱子状况。租箱公司交给租箱人的箱子应符合有关国际公约与标准的规定,同时租和相人还箱时应保证箱子保持和接近原来的状况。为了保证这一点,双方在提箱时箱子的状况是通过双方签署的设备交接单来体现的。在具体操作中,规定租箱人雇用的司机和箱子所在堆场的箱管员,门卫可作为双方代表签署设备交接单。 还箱条款 租箱合同中的还箱条款要紧是制约租箱人的条款,是指租箱人应在租用期满后,按合同规定的时刻,地点将状况良好的箱子还给租箱公司。其要紧内容为: (1)还箱时刻。指规定的还箱日期。如超期还箱,合同一般通过对超期天数加收租金方式解决;假如可能提早还箱,则要求事先订立提早终止条款,定有该条款时,租箱人可提早还箱;如

未订立此条款,即使是提早还箱,租箱人仍需补交提早日数的追加租金。 (2)还箱地点。租箱人应按合同规定或租箱公司另用书面形式确认的具体地点还箱。在订立合同时,租箱人应尽量使还箱地点与箱子最终使用地点一致或接近,如此能够减少空箱运输费用。 (3)还箱时箱子状况。租箱人在还箱时应保证箱子外表状态良好,即保证箱子保持提箱时双方签订的设备交接单上讲明的状况。该条款一般规定假如还箱时外表有损坏,租箱人应承担修理责任与费用。 租箱合同中一般还规定还箱期满若干天(有的是30天)后,租箱人仍未还箱,租箱公司将作为箱子全损处理。租箱人应按合同规定的金额支付赔偿金,在租箱公司未收到赔偿金前,租箱人仍需按实际天数支付租金。 损害修理责任条款 租箱人还箱时,应按设备交接单上记载的状况还箱,如有损坏,则应负责将箱子修理好后还箱,或承担修一时费用。如租箱

关于珠三角地区咸潮的研究进度

关于珠三角地区咸潮的研究进度 前言:咸潮是一种主要由月球对地表海水吸引力引起的天然水文现象,指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的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时间延长,气候极端事件在增加,珠江三角洲河口近20 年的大规模河道非法采砂现象猖獗,咸潮入侵日趋严重。为解决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带来的问题,本文通过研读10篇相关文献,对咸潮的形成、影响因素、活动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咸潮综合防治措施的建议。 一、咸潮的形成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流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1] 咸潮的形成主要与潮汐和天气变化等因素有关。涨潮时潮汐动力的作用,使海水沿着河口向上游推进,同时若降水量减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海水上溯距离加大,咸潮出现的可能性就相应地增大。因而,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2] 笔者认为,咸潮的形成固然与潮汐和天气变化有重要的关系,然而,河流的补给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若河流是以地下水为主要的补给方式,由于地下水比较稳定,所以河流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因此,河流的补给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咸潮的出现季节。 二、咸潮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 2.1.1天文潮汐作用 咸潮是一种主要由月球对地表海水吸引力引起的天然水文现象。由于天体间引力作用引起的潮汐,尤其是朔、望前后,太阳与月亮的引潮力合在一起,对地球的引潮力比平时大得多,加剧了咸潮的影响程度。如2006年6月,珠江广州段出现了90年代以来最壮观的天文大潮,珠江的最高潮位答277m,使得珠江三角洲抗击咸潮的形势变得格外严峻。[3] 2.1.2河流的水文地貌 以磨刀门河流为例,前人研究表明,上游河段河床高程降低、河槽容积增大、河床纵比降减小,口门区河床水域面积和河槽容积减小、泄洪深槽展宽、加深都是导致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4] 径流是影响咸潮上溯距离最直接的因素,它直接阻碍潮波向上游的传播,消耗潮波的能量。进入河口区的上游水量越大,咸潮上溯距离越小,咸潮影响越小。 2.1.3天气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持续的干旱使河流得不到该有的补给。此外,干旱还导致了水库蓄水量锐减,放水冲咸的功能也被极大地限制。 风对咸潮影响较大,不同的风力和风向直接影响咸潮的推进速度,若风向与海潮的方向一致可以加快其推进速度,加大其影响范围。研究发现,珠江口咸潮的发生对应着风向偏东,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大家都知道,海水有涨潮、落潮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潮汐。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这就是咸潮。 咸潮的强度主要受河流流量和潮水上涨幅度的影响。 在“初一、十五涨大潮”时,潮水上涨幅度大,海水上溯距离远,河水中含盐度也较高。 咸潮多发于河流的枯水期,这时河流水位较低,海水比较容易倒灌入河。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时,河流处于枯水期,咸潮影响明显增强。若遇到大旱年份,咸潮危害更大。 风对咸潮影响也比较大。若风向与海潮方向一致,可以加快咸潮推进的速度,扩大它的影响范围。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长期的累积效应也非常明显,使得咸潮影响到更广的地区。 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是近几年来,广东沿海咸潮频繁发生,是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这些年,广东省滥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咸潮来临时,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自来水会变得咸苦,难以饮用;长时期饮用氯化物含量多的水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应及时

珠江口水域注意事项

珠江口水域注意事项 珠江口水域,海事部门规定的地理覆盖范围为113°32′00″E~114°24′00″E与21°55′00″N~22°20′00″N连线内水域。在航海的实践中,往往把从蒲台岛开始至马友石灯船之间的水域称之为珠江口水域。 此段水域是水上交通繁忙区域,从2004年6月1日起实行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定线制》有多航路交叉,水道纵横交错,港口密集,在该水域有多条船舶航路产生多种方向的交叉。 大濠水道定线制有四条分道通航段,加上现有的香港大屿山快速船东段分道通航段,共有5条分道通航段的航路交叉,交通流状况复杂。为了解决多条航路交叉的问题,避免船舶交叉碰撞,设立了第三警戒区,警戒区内设有半径为80米的“安全岛”,要求船舶穿越警戒区时,围绕“安全岛”逆时针航行。担杆水道定线制与香港东博寮水道分道通航航路也形成交叉,第二警戒区就是为解决两条分道通航航路的交叉而专门设置的。在警戒区中心设置灯船,为了使船舶易于辨明大濠水道定线制警戒区“安全岛”的位置,在警戒区中心设置1艘安装有雷达应答器的灯船。 现以船舶西行为例,过蒲台岛之后,由东博寮水道进入香港水域的船只多为大型船舶,由于受到龙鼓洲西水道水深的制约,驶往深圳赤湾港的大型船舶也借道东博寮水道由龙鼓水道进港。所以,驶经东博寮水域外侧时,要严格遵守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规定,行驶在自己的航线上,遇有从东博寮水道驶出的大型船舶,应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进行避让,必要时慢车等让,同时可以保持香港海事的CH 12频道守听,密切注意出口船舶的动态。这里也是海事高发水域,具体原因也就是交叉船舶互相争行,因为西行船是规则上规定的让路船,所以应主动避让出口船,以免出现紧迫局面。在遇有香港水域涨潮时,停泊在担杆列岛内侧的锚泊船也要依次进港,应特别注意其抢头。驶过东博寮水域之后,应当注意东行往南丫岛抛锚的船舶,及早与之联系,确定会让意图。 有些西行船舶在过外伶仃岛之后,向左转向进入桂山锚地或外伶仃岛的大型船舶锚地抛锚,追越时要尤其谨慎,做到提前联系,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追越。 再往西船舶驶经东南报告线。即以桂山引航锚地中心点(22°07′54″N/113°46′50″为圆心,半径10海里,从担杆水道(22°08′54.5″N/113°57′30″E)至东澳岛西南方附近水域(22°00′16″N/113°40′00″E)的圆弧线。在实践中,把它设为一个经度:即113度57分东经,船舶应当用VHF CH 09频道向桂山交管报告自己的信息和动态。 进入大濠水道东南段的第四分隔带北侧通航分道,航向306度,转向进入前可把大鸦洲灯桩为参照,同时应注意从第四分隔带南侧出口东行的船船,进入第三警戒区时,将航路1号灯船(即习惯称的桂山灯船)置于左舷,靠警戒区右侧半圆航行进入第五分隔带东侧通航分道,航向348度,再经大濠水道北段驶往广州或珠江三角洲其他港口,通过第五分隔带北侧端部时,应将航路2号灯浮(红白竖条相间球形望板,装雷达反射器(3米标))置于左舷。在第三警戒区航行时,应注意从第三分隔带东侧通航分道进口的船舶,以及经第六分隔带、大屿山快速船分道两侧通航分道穿越第三警戒区的高速客船。 在由分流角驶入珠江水域的过程中,会与进入深圳的船舶航向形成交叉,此时应当确定会让意图,谨慎避让。此外在渔汛期,还要注意在航道中穿越的拖网渔船。

【优质课教学设计】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探究

《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探究》讲授课教学设计 【探究过程】 教学活动一:引入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 观察中国洪涝灾害多发区在哪里?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官上先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一个感性认知,让学生带着“这些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问题听课,为学生探究成因做好伏笔。 才能展现:就我们现在所学和所知道的,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能够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可能会有哪些(自然和人为)?试着说一下! 具体探究求知过程: 活动1:引入中国气候分布图 让学生根据中国气候分布图来从气候角度思考气候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小结1:气候对降水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洪涝灾害 东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多;东南沿海地带夏秋季节多台风 西北、青藏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为主,全年降水较东部少。 活动2:引入中国地形图

夏季风是什么风向?从哪里吹来?夏季风在这一系列山脉的哪侧是迎风坡?哪侧是背风坡?各对降水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东部:迎风坡,降水多;西北:背风坡,降水少;青藏区:海拔高,降水少; 活动3:引入中国地形图,来看中国各地的海陆位置 东部地区距海远近如何?对降水产生何种影响? 西部地区距海远近如何?对降水产生何种影响? 小结3: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身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 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探究2 活动4:引入中国水系图

比较东西部河流数目? 小结4:河流数目对洪涝的影响 东部:河流多,水量大;西部:河流少,水量小;活动5:引入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水系图

东部地区的长江黄河支流特征和流域面积会对其洪涝灾害产生什么影响?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河支流特征和流域面积会对其洪涝灾害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5:支流数目流域面积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东部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 西部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水量小; 活动6:引入河道特征示意图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赤潮与咸潮相关知识总结

赤潮与咸潮相关知识总结 一、赤潮 (一)含义 “赤潮”,它是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二)分布 我国分布的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 (三)成因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1、自然原因: ①气温高;②静水;③静风;④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 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多,导致近海、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水域。 ④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 (四)危害 1、赤潮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当赤潮发生时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赤潮破坏了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3、赤潮危害了人类健康。

(整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

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 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1) 二、现状和作用 (2) 三、规划定位 (3) 四、指导思想 (3) 五、规划原则和范围 (3) (一)规划原则 (3) (二)规划范围 (4) 六、规划方案 (4) (一)干线航路船舶定线制规划方案 (5) (二)支线航路船舶定线制规划方案 (8) 七、措施和建议 (13) (一)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 (13) (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3) (三)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13) 附图:................................................................................................. (15)

一、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00多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根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上运输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保持5.9%左右的增长速度,沿海进出港船舶将达到500万艘次左右,比2010年增加20%左右,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和船舶流量的不断增加,必将带来通航密度的增加,由此带来船舶航行风险的增大,再加上近海油田开发、水产养殖捕捞、旅游休闲等海上活动日益频繁,商船航行与渔业生产等各类用海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沿海水域通航环境越来越复杂,发生重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将不断增加。 船舶定线制是指定船舶在水上某些区域航行时所遵循或采用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的一种制度,是水上交通繁忙区域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对航路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也是改善水上船舶航行秩序、通航环境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规范沿海船舶航行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商船、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降低船舶污染风险,提高交通效率,维护国家权益,根据《建立和实施船舶定线制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2016年广东省第六届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高中组 有答案(2016.3.31)

2016年广东省第六届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的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图1中甲、乙两城市都也曾经举办冬奥会。读 图1完成1~3题。 1.从甲城到乙城 A . 自驾游的最短距离大于900千米 B. 民航客机(时速约800~1000千米)飞行时间要3小时 C.甲先看到日出,两地相对高度大于2000米 D. 逆河而上,海拔逐渐升高后下降 2.甲城的自然植被特殊,属于温带雨林,降水量超过1000mm , 40%以上集中在冬季,与此相关的大气环流状况是 A.冬季盛行西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B.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北风 C.冬季盛行西南风,夏季盛行西北风 D.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甲 乙 图 1

3.乙城的冬奥会首次将速度滑冰安排在室内冰场进行,并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控制的人工造雪机,北京2022年也将使用人工造雪。与之相关的原因是 A.人工造雪时只需要提供充足的冰晶和低于0℃的气温,目前技术成熟,成本低 B.由于专业比赛对雪场有较特殊的要求,目前所有国际雪上赛事均需要人工造雪 C.人工造雪能控制温度始终低于0℃,增加赛场的储冰量,保证滑冰冰面质量 D. 速度滑冰的赛场需要地形起伏小,水库储水量大地方,方便人工建场造雪 云贵高原北部某东西向河谷地区的河谷深切,最低海拔仅695米,谷坡陡峭。图2显 示河谷内房屋分布,图3是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措施。据此完成4~6题。 4.该河谷素有“内陆热带飞地”之称,据此推断 A.河谷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仙人掌等热带干性植被生长茂盛 B. 该“飞地”的产生原因地形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所致 C.1500米以下谷地土壤的酸性比高海拔地区的强 D. 河谷植被群落空间成层结构中,覆盖率最高的是草本植物 5. 该地区农作物生产有个有趣的现象:作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生长时期:相邻的耕地有的玉米才刚发芽,有的已经开花,还有的已经收割。这充分表明 A. 冲积扇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B.河谷地区的热量充足 C. 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特点显著 D. 一年三熟,市场需求大 6. 图3中该工程措施的作用主要是 A. 泥石流排洪沟,保持水土 B.跨流域调水,保障下游城市用水 C.陡坡拦截泥石流的淤地坝 D. 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渠道 图 2 图 3

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

关于印发《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的通知 粤海事通〔2010〕7号 各直(附)属单位: 现将修订后的《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试行)》(粤海事通〔2002〕37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 2010年1月7日 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珠江口水域交通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和人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珠江口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与人员。 珠江口水域是指珠江口21°48′00.0″N纬度线以北,

113°07′00.0″E经度线以东,114°20′00.0″E经度线以西和黄埔水道113°25′36.0″E经度线以东,铁桩水道113°28′00.0″E经度线以东的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范围。 第三条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驾驶台值班 遇有下列情况,船长应当在驾驶台值班,必要时应当直接指挥船舶:(一)船舶进港、出港、靠泊、离泊时; (二)航行中能见度不良或遇有恶劣天气和海况时; (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时。 第五条富裕水深 (一)船舶应保留足够的富裕水深; (二)在马友石灯船至南沙港区(广州港出海航道41号灯浮)之间水域航行时,船舶保留的富裕水深应不小于吃水的12%;在南沙港区以北水域航行时,船舶保留的富裕水深应不小于吃水的10%。 第六条主航道航行 (一)船舶在主航道航行时,只要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航道外缘行驶。 (二)船舶因靠泊或离开码头、锚地、系船浮筒等不能遵守前项规定行驶时,应密切注意周围环境,谨慎驾驶,主动避让,不应妨碍顺航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简介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简介 广东海事局局长汪湘涛 尊敬的洪部长、游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广东海事局就《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以下简称《定线制》)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定线制》制定过程 1999年底,全国通航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广东海事局负责制定《定线制》。我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组织系统内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在航海界专家的帮助下,利用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对珠江口船舶交通流进行全面观测,进一步摸清了船舶航行规律,研究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于2001年底制定了初步方案,并几番斟酌,反复修改,期间,交通部领导多次对此项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交通部海事局自始至终关注《定线制》的制定,多次派员对我局进行指导,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方案。 制定工作还得到了部队的大力支持。《定线制》水域内的锚地调整得到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区的及时批复,保证了《定线制》的顺利实施。 我局与香港海事处就《定线制》制定工作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自2000年起,在粤港海事定期联系会议上,双方就《定线制》设定方案、公布方式、执法检查、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磋商;还多次召开双方专题研讨会,对方案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协商。 《定线制》制定得到了港航单位、有关部门、航海教学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广东省交通厅、广州港务局、广东省航海学会、大连海事大学、广州远洋公司、广州海运集团等单位对《定线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多次派专家协助我局的工作。本《定线制》凝聚了航海界许多专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二、《定线制》简介 《定线制》由担杆水道定线制和大濠水道定线制两部分组成。 (一)担杆水道定线制 担杆水道定线制由两段分道通航段和两个警戒区组成,第二警戒区与香港东博寮水道分道通航段相连接。 担杆水道定线制分道通航段的分隔带宽度0.5海里,分隔带两侧各0.5海里水域为通航分道。北侧分道定为西行通航分道,南侧分道定为东行通航分道。 设定的两个警戒区,即第一警戒区和第二警戒区,第一警戒区为半径1.2海里的水域,第二警戒区为半径1.7海里的水域。 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向香港海岸一侧的界线与邻近香港海岸之间的水域定为沿岸通航带。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 (修订) (参考海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图80823、80830号,海图参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由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和大濠水道分道通航制组成,包括分隔带、通航分道、沿岸通航带、警戒区和环行道。 1.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 1.1分隔带 1.1.1第一分隔带 设在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范围内,宽度为0.5海里。 (1)22°08.300′N/114°20.236′E (2)22°08.300′N/114°15.508 E (3)22°07.798′N/114°15.508′E (4)22°07.798′N/114°20.236′E 1.1.2第二分隔带 设在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范围内,宽度为0.5海里。 (5)22°08.300′N/114°11.776′E (6)22°08.300′N/114°06.450′E (7)22°07.798′N/114°06.450′E (8)22°07.798′N/114°11.776′E 1.2通航分道 通航分道的宽度为0.5海里。 1. 2. 1第一通航分道 由(9)、(10)和(1)、(2)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西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270°(真方向);由(11)、(12)和(3)、(4)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东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90°(真方向)。 (9)22°08.802′N/114°20.491′E (10)22°08.802′N/114°15.345′E (11)22°07.296′N/114°15.345′E (12)22°07.296′N/114°20.491′E 1. 2. 2第二通航分道 由(13)、(14)和(5)、(6)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西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270°(真方向)。由(15)、(16)和(7)、(8)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东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90°(真方向)。 (13)22°08.802′N/114°11.939′E (14)22°08.802′N/114°06.450′E (15)22°07.296′N/114°06.450′E (16)22°07.296′N/114°11.939′E 1.3沿岸通航带 担杠水道分道通航制向香港海岸一侧的边界与邻近香港海岸之间的水域定为沿岸通航带。 1.4警戒区 1.4.1第一警戒区

19知识讲解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考点解读 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 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洪水是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_______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排水不畅的________。 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_______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______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________容易发生涝渍。 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多_______少;_______多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______坡和_______坡多,_______坡和_______坡少。 5.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_______分布与暴雨的_______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______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______与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 1.洪水 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 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 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 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 6.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畅 7.土地水土流失低洼地 8.气象水文 要点精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河发生10年一遇较大洪水。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