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李振宏)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李振宏)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李振宏)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李振宏)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的定义

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偶然与必然

关于历史规律性的答辩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三)历史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评价历史事物

分析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来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举例: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必然性与个人能动性的关系

个人与群众作用的关系

个人作用与历史趋势的关系(“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英雄与英雄崇拜

(五)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论问题

关于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

人物评价中如何处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中的阶段论、方面论和综合论

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正确对待历史个人的历史过错

关于反面人物的评价问题

(六)阶级分析方法

举例: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阶级

(七)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承认阶级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摒弃对阶级社会的历史偏见

阶级评价的唯一根据,是他对历史进步的关系,而不是“越穷越革命”

资产阶级以前的诸阶级,都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

不能让历史个人替他的阶级负责

阶级社会也存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阶级分析不是研究阶级社会历史的唯一方法

(八)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判断

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举例:关于国学热的反思

(九)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史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

(一)历史是什么

文化就是在我们忘却了我们所学的一切之后,依然留存于我们心中的东西

----(意)沙尔非米尼 历史本体论:回答历史是什么

历史学本体论:回答历史学是什么

一、历史的定义:1)历史是独立于史学家意识之外的已经消失了的人类社会客观运动过程

2)把历史当作一门学问,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历史学)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英)卡尔《历史是什么》二、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偶然与必然

人类社会历史的最显著特征: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人类历史运动偶然性的表现

1)人们对自己从事历史活动的后果难以预料,难以把握

2)具体历史现象的个别性、独特性、非重复性(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个人这种偶然因素对于历史的贡献)

对待历史要既承认必然性、规律性,也承认偶然性,历史运动就表现为二者的辩证统一 必然是从偶尔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认识;偶然性是必然性的母体

一个严肃的认真的历史学家,总要把自己思想的触觉延伸到一连串表面看来是那么偶然的事件的背后,企求找到这些偶然事件的合情合理的规律,亦即找到在偶然事件里面所包含着的必然性成分

新中国的成立并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解释在于没有在思想战线上彻底的批判封建主义,反而去批判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这也是导致后面文化大革命中封建思想大暴发的一个原因

三、关于历史规律性的答辩

其实空间中任何东西都是不重复的,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也一样。因此历史现象中不存在完全的重复,我们要在差异中看到重复,历史规律性正是要抽象、概括出这种重复(特殊中找到一般:归纳)

历史规律与自由意志:历史规律性并不否定人的自由意志,但不能把自由意志极端化,也就是不能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历史规律性(其实任何意识都不可能绝对自由: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历史规律能否检验:历史学家需要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所以不能因为历史规律无法用常见的方法来验证就认为历史规律无法验证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方法是史学方法论系统的灵魂

历史主义:从历史联系性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思想方法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恩格斯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恩格斯

在对历史的实际评价中,要坚持历史进步论(历史主义观点),要坚持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一个阶段的必不或缺性

历史主义方法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特别重视对于历史正当性的探讨:马恩对于早期殖民征服运动的评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将人类历史变成真正的世界史

(这么说来,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

2)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敢于正视和承认历史中的矛盾现象,因而能够充分辩证地看待历史

(三)历史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评价历史事物

1. 对于剥削现象的评价

承认剥削、剥削阶级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由此肯定它们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的正当性、合理性

剥削阶级的产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因此剥削阶级是一种承担了重大历史使命的阶级

剥削为社会积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少数人占有了巨额财富的时候,他们就获得了充分发展自己的前提,在他们的社会管理、文化创造等活动中发挥出极大的潜能

马克思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暂时的历史正当性----恩格斯

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热烈欢迎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也会占支配的地位;那时即使发出了抗议,也只是从统治阶级自身中发出来,而在被剥削的群众中恰恰得不到任何响应---恩格斯《反杜林论》

剥削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否欢迎剥削应回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看,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看

当一种事物发展到它的终结阶段时,不能以此作为评判的唯一根据,要把它放到历史中去看,对这样一个事物做一个历史的、全过程的全面评价,这就是历史主义的思想方法 剥削没有什么可怕,唯一不要做的是从人们习惯的道德角度去评价问题,要从历史事物对于历史进步的关系出发去考虑

2. 对于剥削的历史作用的评价

资产阶级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资产阶级的历史贡献:推翻了封建统治;创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工业文明;将一切民族卷入世界文明的进程,把人类历史变成了真正的世界史;创造了与近代大工业相适应的系统的社会理论与经济理论

中国封建时代的地主阶级也是一个承担着历史使命的阶级,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阶级(除无产阶级)中,最有作为的一个阶级

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人的主体性日益解放,人的社会性日益加强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功绩:

1)政治上:创造了形式完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为中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相

互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2)文化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成熟的民族思想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素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科技上: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汉字创造了一个大民族)

4)经济上:不断以先进的经济文化水平影响于周边民族,不断地开疆拓土,发展和保卫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休养生息的共同地域

二、分析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

来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资本主义萌芽的三要素:从事劳动的工人是自由的雇佣劳动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为了生产商品而剥削自由劳动者;雇佣较多的工人,雇主完全摆脱了劳动

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可能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马克思) 在中国封建土壤上的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成长,只能永远是萌芽

做法:主观上坚持让我们的分析与思考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

要对客观历史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能正确把握住这个环境

举例: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的评价

错误看法:认为洋务运动是清王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引进西方的军火工业

认为洋务运动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认为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的国际环境:

1)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2)一个民族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选择,就是必须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向资本主义过渡,不迈向资本主义就只能灭亡

3)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出发,可以判定洋务运动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运动

4)洋务运动并不是洋务派人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它是当历史的发展迫切要求在中国产生资本主义的时候,在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产生的

洋务运动所处的中国国情

1)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沿海地区的民族工商业

2)在洋务运动开场的年代,在历史要求中国立即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还没有产生

3)中国当时缺乏兴办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的领导力量,只能换另一条道路,即不得已地由统治阶级的上层来推动这一进程

4)洋务派的阶级属性使他们不可能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这一点决定了由他们领导的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命运

所以,洋务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迫使洋务派这个不胜任的承担者,来充当了中国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

根源于无知的疯狂,是无法战胜的力量

(四)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历史必然性与个人能动性的关系

两者辩证统一

必然的认识是完全能同最坚毅的实际行动相融洽的----(俄)普列汉诺夫(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和个人的意志、作用相统一)

二、个人与群众作用的关系

两种对立的史观:英雄史观与个人史观

前提:个人的作用是离不开人民群众来实现的

情况:1)个人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并由此调动、统一了人民的意志和行动2)个人不代表人民利益,或某些历史举动在客观上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对他的历史行动不抱有太大的热情,但是,他能够利用人民的力量来实现自

己的作用

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后面跟着许多兵----鲁迅

人民群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

1)决定于特定时代的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2)取决于一批革命的领导人物

英雄史观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必然倒向唯心主义国;群众史观同英雄史观一样,也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

英雄和群众都创造历史,只是创造的方式不同,不能将这两个群体对立起来。总体来说是人们共同创造历史

三、个人作用与历史趋势的关系(“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时势创造英雄,英雄改变时势

时势造英雄为什么正确?英雄的个人素质是时代培养的,英雄活动的舞台是时代提供的 仅仅承认时势造英雄,是不能完整地回答英雄何以为英雄的问题。英雄所以为英雄,除了必备的客观条件之外,主要因为是他而不是别人具备了解决特殊时代课题的特殊素质 个人不可能扭转历史上升前进的总趋势、总方向,长时间地把历史拉向倒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提出并完成客观物质条件尚未提出的任务,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去创造历史

四、英雄与英雄崇拜

承认英雄、天才的存在,这是唯物主义

崇敬英雄,但并不崇拜英雄,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英雄崇拜必然会导致个人迷信。而一旦这种个人迷信漫延到全社会,那么灾难就会降临。同时英雄如果抛弃了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厚实的土壤,其所作所为出现过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五)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论问题

一、关于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

以往的评价标准:当时当地标准论、现代标准论、人民利益标准论

关于人民利益标准:利益应该是具体的,但人民利益却是抽象的(局部利益、整体利益;

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因此人民利益标准其实是似是而非的标准

历史主义要求人们看待一切历史问题都要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并由此去肯定一切推动历史前进和上升的力量(总原则:历史进步标准论)

二、人物评价中如何处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者----毛泽东

历史研究的极端化倾向:1)从动机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无视其效果

2)不考察动机,从效果去逆推动机(人为地忽略了中间环节) 不能将“统一”与“同一”等同起来

效果总是较动机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在人物评价中,要以效果为根据,联系动机

去分析

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中的阶段论、方面论和综合论

阶段论:认为只要分阶段说清楚功过就行,没有必要作一个综合性的评定

方面论:总结出某一方面的功过是非就行,不作用总体评定(比如南唐后主李煜)

综合论:要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综合性的判定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为了活人,即供今人借鉴,因此找出历史人物的功过以提供启发和借鉴即可(条件允许,材料充分,尽可能作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

四、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正确对待历史个人的历史过错

第一方面: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个人的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不苛求于古人

第二方面:历史局限性的思想并不是要我们无原则地原谅古人的一切过程。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个人过错,过错中的个人责任

五、关于反面人物的评价问题

将人物简单的划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其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

对反面人物的评价一个总原则是:实事求是

晚节不忠,不足为训(晚节不忠,就不足以示训后人)----周恩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物的评价都必须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前提是:这个“二”都得有相当分量

(六)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精髓,就在于从对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去认识阶级的运动

阶级分析是这样一种方法,它要求在历史研究中牢牢地把握住阶级划分的事实,首先注意到在历史运动中活动着的人们,看他们分属于哪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这些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在当时社会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政治态度如何;从这些分析入手,去抓住当时历史运动的方向,认清哪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起着推动历史上升、前进的主导作用;并从它和其它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中,对历史运动的起因、发展过程及结果,做出经得起客观历史检验的说明,从而引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个阶级的政治属性,就是这个阶级所代表的经济关系,在它的社会属性上的投影

农民是政治上不怎么积极的因素----恩格斯

举例: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阶级

特点:1)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合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与市场脱离联系,同时限制了农民的视野,在精神状态上不思进取。所以根本上不可能去进行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

2)小农经济的独立性,使广大农民缺乏联结为一个阶级的内在的经济联系,因而不能形成任何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对政治态度冷漠)

(资产阶级因为经济的联结,具有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分工越细联结越紧密)

3)小生产的单薄脆弱,以及小私有总是处于分化状态中的特点,造成农民阶级的保守性,因循守旧,循规蹈矩,胆小怕事,不敢有所作为,害怕社会变革,

对新事物反应迟钝(保守性是农民的天然属性),平均主义思想特别深厚。农

民阶级思想不可能产生民主的成分,而是希望专制(农民的政治影响只能表

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4)小农经济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然经济(生产为了消费)的自然状态,它使得

这种经济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主导形态的经济关系(地主经济也是自然经济,

但却是有组织的自然经济,即庄园经济)

5)农民阶级的劳动者、被压迫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决定了他们与文化无缘,从而不可能理解社会,不可能提出社会革命的问题

农民阶级的出路:1)投奔到资产阶级的旗帜下,成为革命的基本力量,革命胜利后获得小块土地,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转变为资本主义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如法国大革命)2)奔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之下,追随无产阶级去求得自身的解放,革命成功后农民阶级改变了社会地位,但在所建立的新社会中,无产阶级领导一切,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在政治上是没有出路的)

农民过去的全部生活教会他们憎恨老爷和官吏,但是没有教会而且也不可能教会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列宁

总结:分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到它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关系中去寻找根源

(七)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并不是马克思发现和创建的,马克思的贡献主要在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现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内涵:1)历史性是阶级存在的基本属性2)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表现

所以,要历史地看待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不能脱离当时历史条件空泛地讨论阶级斗争

一、承认阶级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摒弃对阶级社会的历史偏见

二、阶级评价的唯一根据,是他对历史进步的关系,而不是“越穷越革命”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的划分是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来划分,而不是简单的以人们贫富程度来划分阶级

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有时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共产党宣言》

三、资产阶级以前的诸阶级,都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

一切重大的阶级斗争和阶级行动,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状况所决定的阶级状况对人的支配的结果

阶级是由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现和提出来的,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存在阶级斗争,但普遍没有对于阶级的意识觉醒,即没有阶级意识

阶级意识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没有产生阶级意识的社会基础

四、不能让历史个人替他的阶级负责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它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可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资本论》

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想到要向个别的人复仇,或者认为某个资产者在现存的条件下能够有不同于现在的行动---恩格斯

五、阶级社会也存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公共利益以国家的姿态出现,以第三者的姿态出现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只是说明了在某一个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某方面属性,并没有概括出国家的全部属性和全部职能

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有超阶级的利益,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而某一阶级利益只是这个社会共同体内部的某方面利益

六、阶级分析不是研究阶级社会历史的唯一方法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说到底不是阶级问题,因此要用其它分析方法来解释和解决

(八)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什么是文化

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全部创造

2)文化指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产品及其有关的设施

3)文化不是文学、艺术、法律等具体意识形态的组合体,而是潜藏于其背后的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一种东西

在研究文化时,要将具体的文化研究与整体文化精神联系起来

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而又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规律

2)研究文化整体内部诸形式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3)研究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及其历史过程

4)研究文化整体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实践过程

二、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判断

文化是人对自然与世界向他提出的种种问题和挑战的回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同,作出的回答就不同,所以文化就不同

民族性是任何一种文化传统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条件

文化民族性形成的因素:1)一种文化传统的民族特征,是该民族历史过程中独特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产物2)决定文化传统的民族性特征是地理环境因素

如何进行文化的价值判断?

1)以往的错误做法:拿一种文化作标杆来衡量另一种文化,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问题(游牧文化的帐篷与农耕文化的房屋)

2)文化评价的价值标准,只能是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所面临的社会需要

3)实践的本身也是发展的,那么基于实践的评价也是要不断地进行的,不能一劳永逸三、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有批判的精神去看待传统文化

以现代社会的需要为基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吸收进来,将传统的东西变成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举例:关于国学热的反思

1)关于古代的“国学”:周朝时指的是国家所办的以小学为基本教学内容的“贵族子弟学校”;清末指的是国家最高学府

2)从国粹到国学,这些概念的产生是作用为西学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对抗西学的需要

3)我们要创造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而不是去回归到过去的传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文精神就要丧失,而是要淘汰那些不适应变革的旧的陈腐的观念与思想。历史的选择是无情的,一切死亡的都是该死的,历史不需要悲悯情怀 文化继承与断裂的辩证法

1)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断裂成就了西方近代的文化辉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包含有类似的意思)

2)从某种意义上说,断裂是遗憾的。但是,也正是断裂,提供了后世历史一个更大的创造空间,使全方位的文化创新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认为:文化断裂是一种正常的“损耗”

3)当然我们主要指的是历史自然选择出现的文化断裂,而不是人为制造的断裂。因此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主要还是批判

警惕“国学热”陷阱

误区:日本儒家资本主义---认为日本的现代化就是借用了儒学的力量

儒教作为旧社会的原理已灭亡而不会复活了。正因为儒教决定性灭亡了,所以才会在与现代化并不矛盾的新思维方式中再生

文化变革的两条途径:1)思想家的历史使命感的实现

2)社会经济生活变革对人们的自然影响(最基本的途径)

中国是在传统的基本上讲传统,这实现不了对传统的改造,创造不出新的文化要素

(九)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史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步骤一:提出问题----问题应该是有意义、有价值、值得商榷和讨论的

(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

步骤二:了解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起点(主要是要做到全面地掌握研究成果)

步骤三: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要全,要尽可能做到一网打尽(编制专题目录)精读的书籍包括:和自己意见不同的著作或论文;相关的理论著作

基本的资料书;最关键的材料

泛读的要求是思想活跃、善于搜索

选拔材料和著录材料

步骤四:提炼思想,形成学术观点

步骤五:选择研究方法

步骤六:完成论题写作

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

1)关于研究状况的批判性分析(相关学术史的回顾评述)

2)言必有征及征引原则(选材要精;征引要加以译述;引文要短并尽可能与正文和谐)3)学术论文应该注意和前人进行交流和对话,重视二次文献的征引

4)文前部分要有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要求:内容简要而完备;语言表述要规范;不出现图表、符号和注释性文字;

直述文章的基本观点,不能出现自我评价性语言(即不出现第一人称)关键词要求:切合主题;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有公知性;名词或名词概念;以3到8个为宜

5)文后要列出参考文献

----共24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背景 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工人掌握的技术日益简单。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工人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工人运动随之兴起。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在此以前,工人阶级有时也参加政治斗争,但在那些斗争中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现在,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教材正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放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阐述的。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教材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和进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特别是对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进行科学的论证。教材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并在小字中较为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这种片面引用史料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从发展中观察一切现象,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描述,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要分析各个政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要研究赖以决定这些政党的政治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客观政治环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恩格斯说:“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1 马克思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2 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3 “虽然伟大的历史运动在他们身边掠过,有时也把他们卷入运动中去,但他们对于推动运动前进的性质,运动发生和目的,是一点也不了解的”4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随着每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是造成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理论上“不太清楚”、实践上走了很多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个重要思想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显然,世界历史理论既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显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重要方面。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第一,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展开和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精神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世界历史……表示‘精神’的意识从它的‘自由’意识和从这种‘自由’意识产生出来的实现的发展”。①马克思则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⑤因为它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关系发展的结果,是现实生活的人们、人们的吃穿住行的现实生活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结果。 第二,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外延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历史”,是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总和。尽管黑格尔基于“巨大的历史感”力图将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总体去探寻其内在联系,但他却不能“历史地”看待世界历史的形成问题。换句话说,基于“绝对精神”展现自身的唯心主义框架,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连续性、统一性,而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间断性和“质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则不同,它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对象性根据,而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局限,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的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都要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和人类社会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失去了物质生活资料,人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了。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社会存在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等。总之,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或早或迟的变化。社会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相适应,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更替,再现在人类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展。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前提下,也充分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肯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唯物史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科学的回答,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一、基本要求 本部分考试着重考察考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和学理基础,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及其脉络,具有一定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准确识记: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和表述。 2、正确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能厘清诸多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3、较好应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要考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几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其发展脉络、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具体要求: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特征,如何坚持和发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以及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生产力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关系基本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真理与价值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形态演变与更替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发展演变情况,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商品经济与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扩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以及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实现问题。 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 共产主义基本问题包括: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事实,同时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残酷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5、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习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二条: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对抗性,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正常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在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2)马克思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请用相关原理思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回答了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从世界观的层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从方法论上为我们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就重大实践意义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4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有着渊源关系。坚持以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审视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的客观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世界历史方法论经济全球化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1]。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阐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其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交往的不断扩大,揭示了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源、动力和本质,并且预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共产主义。今天,世界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涌现出许多有关全球化的理论、观点,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论的存在,已经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立场、方法中寻求灵感,得到启发。马克思注重对世界历史实质的研究,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观,考察世界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总体结构中的发展、变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全球化进程从一幵始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却又是一个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与风险同在,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把握好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应对策略。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发展的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就广义而言,特指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即把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人类历史整体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就狭义而言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历史思想就事实层面来看,其含义在于指出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除了本国的历史以外还存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分析了中世纪以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结果是打破各民族和国家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开始了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张宽前1.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解 1.1历史事实 一般而言,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总和,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时间差,而这也是对历史进行划分的基本界限。在这一界限范围内,历史并不是对认识主体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历史资料,也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留下来的痕迹或记载的间接呈现,这也是历史理解的基本方式。 1.2历史理解 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事实对主体的再次呈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对主体的影响除其自身的遗留影响外则体现为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人们对历史的厚爱并不仅仅处于对沧海桑田的怀旧感伤,而更多地体现为人们能够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寻找到对现实的理解视角,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即是说,历史理解对当下主体的实践行为能够产生理论引导作用。 当对历史的理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概念体系,以至于人们会误以为这一概念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表述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 1.3回到历史活动本身 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表明,马恩并不相信抽象的历史概念本身包含有什么神秘的性质,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人是理性内部的狡计,而应回到人的真实的历史活动中来。并且,对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为历

史活动本身提供指导。 2.理解视角与历史维度 2.1 理解视角 历史与当下的认识主体之间时间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 1)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 2)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视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事实总和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3)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谈论的历史事实都不是自足的、无条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显现出来的。 2.2历史维度 对历史的理解虽然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视角出发进行,但其基本维度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2.2.1物理时间的维度 这是认识历史的最直观维度,也是实证的历史科学所内含的基本维度。只有在这种维度的基础上,历史所赖以形成的时间轴向才得以成立。丰富的历史材料在理解者面前才能得以组织串联。因果性的认识范畴本身所要求的逻辑上的前后相继关系,必定需要物理时间上的论证。 物理时间的维度是一切历史事实存在的基本维度,但却并不能承担历史解释的更多的逻辑任务。在这一维度上所包含的历史事实只在绝对的时间与空间当中呈现,为历史解释者所直观。但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演变,必然要求更多的范畴参与到对历史事实作为直观的“杂多”的整合过程中来。 2.2.2抽象概念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光华村)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及产生的时代背景P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即体现了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历史要求,又适应了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完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时代需要;同时,它的产生与发展也依托于时代发展所积累与提供的经济\阶级\思想和科学等社会条件. 人类社会发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而深刻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或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及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P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 1、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5 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选择题) P5 3、怎样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P7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辨析)P7 所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物殊形态,表现为相对的位置不变和物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等.由于事物具有相对静止,它们才能存在和发展,各种事物才能区别开来,人们才能 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研究和认识.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 4、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简答) P 8—9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什么?(第9页)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 案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节课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巴黎公社”三部分。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两大历史事件展开。本课作为世界近代政治史中的一条支线,是对教材第三单元的呼应,也就是世界政治史近代部分不仅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还应该有工人运动的发展等内容。同时本课的内容也是为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作铺垫,完整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难点:如何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三、学情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陌生和困难的。设置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是很难透彻理解的。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学习与理解,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才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好、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 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