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征、病因等的定义

2.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3.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

1.什么是真菌?

2.真菌的营养体的主要类型、结构与功能。

3.真菌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以及常见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

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4.什么是准性生殖?准性生殖的意义。

5.各亚门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分类依据。

6.卵菌与其他鞭毛菌的主要区别。

7.子囊果的类型、形态和结构。

8.担子果的类型和结构。

9.半知菌的产孢结构类型和特点。

10.转主寄生的锈菌和系统侵染与局部侵染的黑粉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特点,其所致病害的控制可采用哪些措施?

11.半知菌的含义。半知菌事实上包含了哪些类型的真菌?为何有的缺乏有性时期的真菌不归在半知菌?

12.各纲代表属的特征。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拉丁学名

一、病原菌拉丁学名

1、真菌

Plasmodiophora (根肿菌属) Physoderma (节壶菌属)

Achlya (绵霉属) Pythium (腐霉属)

Phytophthora(疫霉属)Peronospora(霜霉属)

Spongospora (粉痂菌属) Polymyxa (多粘菌属)

Saprolegnia (水霉属) Aphanomyces(丝囊霉属)

Sclerospora(指梗霉属)Plasmopara (单轴霉属)

Pseudoperonospora (假霜霉属) Bremia (盘梗霉属)

Albugo(白锈属) Peronophthora(霜疫霉属)

Rhizopus (根霉属) Mucor(毛霉属)

Choanephora(笄霉属) Absidia(犁头霉属)

Taphrina(外囊菌属) Blumeria(布氏白粉属)

Ceratocystis(长喙壳属) Gibberella(赤霉属)

Valsa(黑腐皮壳属)Elsinoe(痂囊腔菌属)

Guignardia(球座菌属) Venturia (黑星菌属)

Sclerotinia (核盘菌属)

Erysiphe(白粉属属) Sphaerotheca(单丝壳属)

Podosphaera (叉丝单囊壳属) Phyllactinia(球针壳属)

Uncinula (钩丝壳属) Microsphaera(叉丝壳属)

Meliola(小煤炱属)Glomerella (小丛壳属)

Gaeumannomyces(顶囊壳属) Cryphonectria(隐球丛赤壳属)

Gnomonia(日规壳属)Phyllachora(黑痣菌属)

Diaporthe (间座壳属) Claviceps (麦角菌属)

Myrangium(多腔菌属) Mycosphaerella(球腔菌属)

Sphaerulina(亚球壳属) Pleospora(格孢腔菌属)

Pyrenophora(核腔菌属) Cochliobolus(旋孢腔菌属)

Rhytisma(斑痣盘菌属)Lophodermium (散斑壳属)

Puccinia(柄锈菌属) Gymnosporangium(胶锈菌属)

Ustilago (黑粉菌属)

Tranzschelia(疣双胞锈菌属) Uromyces (单胞锈菌属) Phakopsora (层锈菌属) Melampsora(栅锈菌属)

Urocystis(条黑粉菌属)

Entyloma(叶黑粉菌属) Tilletia(腥黑粉菌属)

Sphacelotheca(轴黑粉菌属) Neovossia(尾孢黑粉菌属)

Doassansia(实球黑粉菌属)Septobasidium(隔担菌属)

Helicobasidium(卷担子属)Exobasidium (外担菌属)

Phragmidium(多胞锈菌属)

Pyricularia(梨孢属属) Penicillium (青霉属)

Bipolaris (平脐蠕孢属) Fusarium (镰孢属)

Rhizoctonia(丝核菌属)Colletotrichum (炭疽菌属)Macrophomina(壳球孢属)

Monilia (丛梗孢属) Botrytis(葡萄孢属)

Trichothecium(聚瑞孢属) Ramularia(柱隔孢属)

Oidium(粉孢属)Aspergillus (曲霉属)

Verticillium (轮枝孢属) Cercospora (尾孢属)

Alternaria (链格孢属) Cladosporium(枝孢属)

Fusicladium (黑星孢属) Drechslera(内脐蠕孢属)

Exserohilum (突脐蠕孢属) Curvularia (弯孢属)

Sclerotium(小核菌属)Ustilaginoidea (绿核菌属)

Sphaceloma(痂圆孢属) Marssonina (盘二孢属)

Cylindrosporium(柱盘孢属)Pestalotia (盘多毛孢属)

Phoma (茎点霉属) Phyllosticta (叶点霉属)

Macrophoma (大茎点霉属) Phomopsis(拟茎点霉属)

Septoria (壳针孢属) Cytospora (壳囊孢属)

Diplodia (色二孢属) Ascochyta(壳二孢属)

二、请写出引起下列病害的病原菌拉丁文属名(不写种名)

十字花科霜霉病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马铃薯晚疫病

小麦白粉病稻瘟病柑橘溃疡病棉花枯萎病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半寄生: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孢子(spore):

孢子囊(sporangium):

胞间联丝:

胞囊(cyst):

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

闭囊壳(cleistothecium):

避病性(avoidance):

并发症(complex symptoms):

病毒(Virus):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病因:

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征(sign):

藏卵器(oogonitun):

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

长生活史型(long life-cycle):

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

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n):

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

单分体病毒: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单游现象(rnonoplanetism):

单主寄生(autoecism):

担孢子(basidiospore):

担子(basidium):

担子果(basidiocarp):

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 oesophagi):

冬孢子(teliospore):

毒素(toxin):

短生活史型(short life-cycle):

多分体病毒:

多型现象(polymorphism):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发病率(incidence):

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非寄主抗性(non-host-resistance):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toxin):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 re-sistance):非循回型(noncirulative):

分生孢子(conidiurn):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腐生物(saprogen):

附生植物(adnascent plant):

附属丝(appendage):

附着胞(appressorium):

复制增殖(multiplication):

刚毛(seta):

共栖(commensalism):

共生〔symbiosis〕:

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reaction):合子(zygote):

核配(karyogamy):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滑刃型食道(Aphelenchoid oesophagi):

会阴花纹(perineal pattern):

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获毒(取食)期(acquisition period):

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

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

寄生物(parasite):

寄生性(parasitism):

寄生性植物(paraatic plaut):

寄生专化性(specialized parasitism):

寄主(host):

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

假根(rhizoid):

假菌丝(pseudomycelium):

假囊壳(psendoperithecium或pseudothecium):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减数分裂(meiosis):

检疫法规(quarantine regulations):

胶质(gum):

接合孢子〔zygospore〕:

节孢子(arthrospore):

介体传播(vector transmission):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

菌核(sclerotium):

菌落(colony):

菌丝(hypha):

菌丝融合(anastomosis):

菌丝型分生孢子:

菌索(rhizomorph):

苗网(networks loops):

抗病性(resistance to disease):

抗逆性(resistance):

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类病毒(Viroid):

两游现象(diplanetism):

卵孢子(oospore):

卵囊(egg sac):

卵球(oosphere):

逻辑斯蒂增长期:

矛型食道(Dorylaimoid oesophagi):

木栓化(suberization):

内含体(inclusions):

耐病性(tolerance):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rna):

农业防治:

配子(gamete):

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 copulation):

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 BE):

匍匐菌丝(stolon):

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

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

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

侵染性病害(infection disease):

侵入期(penetration period):

侵填体(tylose):

全锈型(eu-form rust):

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ies):

茸鞭(tinsel):

神经环(nerve ring):

生化变种(biovar):

生活史(life cycle):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受精作用(spermatization):

疏丝组织(prosenchyma):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

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

同宗配合(homothallism):

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尾鞭(whiplash):

卫星RNA(satellite RNA, sRNA):

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

无性孢子(asexual spore):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阶段(imperfect stage):

物理防治:

吸器(haustonum):

系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

夏孢子(uredispore 或urediniospore):

线虫(nematodes):

小种(race):

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 resistance):性孢子(pycrrospore):

性不亲和(sexual incompatible):

性亲和(sexual compatible):

雄器(antheridium)

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休止孢(cystcspore):

锈孢子(aecicepore):

循回期(circulative period):

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

芽殖(blastic):

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

异核体(heterokaryon):

异宗配合(heterokaryon):

隐症现象(masking of symptom):

营养体(thallus或soma):

游动孢子(zoospore):

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

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有性孢子(sexual spore):

有性阶段(perfect state或stage):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诱发抗病性(inducing resistance):

诱发植物(evocator plant):

预测(prediction)和预报(forecasting):

原担子(probasidium):

原核生物(Procaryotes):

原质团(plasnodium):

越冬和越夏:

再次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

黏菌(slime molds):

真菌(fungus):

症状(symptom):

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植物病害流行: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植原体(phytoplasma):

指数增长期:

质粒(plasmid):

质配(plasmogamy):

致病变种(pathovar,简称pv.):

致病力(virulence):

致病性(pathogenicity):

致发根质粒(rhizogen inducing plasmid俗称Ri质粒):

致瘤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俗称为Ti质粒):

种(species):

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 gene resistance):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转主寄生(heteroecism):

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

子囊(ascus):

子囊孢子(ascospore):

子囊果(ascocarp):

子实层(hymenium):

子实体(fruit body):

子座(stroma):

综合防治:

综合症(syndrome):

参考答案: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内生型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孢子囊内只有一至几个孢子。着生孢子囊的特殊分化的菌丝称为孢囊梗(sporangiophore)。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但与种子不同之处在于孢子不含先期形成的胚胎,分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

孢子囊(sporangium):低等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胞间联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以质膜为界线,直径为20~30nm的通道,内含一个轴向的膜质器件——链管(desmotubl),两个膜之间的空间大约5nm,且含有微管。

胞囊(cyst):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闭囊壳(cleistothecium):包被是完全封闭、无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避病性(avoidance):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

并发症(complex symptoms):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病毒(Virus):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 Σ[各级病叶(株)数]×各级代表值]

×100 调查总叶(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病因:使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病原生物(pathogen):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藏卵器(oogonitun):是鞭毛菌的雌配子囊,通常含有一至多个卵球。

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是指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长生活史型(long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除有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的生活史类型称为长生活史型。

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称作初次侵染。

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n):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菌丝初期无隔多核,以后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内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

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是一种双核菌丝体。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

单分体病毒:指整个遗传信息存在于一条核酸链上,包被在一种粒体中的病毒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单游现象(rnonoplanetism):游动孢子自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后只游动一次即形成休止孢子,休止泡子萌发产生芽管的现象。

单主寄生(autoecism):指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作担子的结构上。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是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细胞、单核、单倍体的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

担子(basidium):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并产生担孢子的场所。

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 oesophagi):线虫的食道可分为四部分,即靠近口孔是细狭的前

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峡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若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为垫刃型食道

冬孢子(teliospore):是一种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曾习惯称作厚垣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

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短生活史型(short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只有冬孢子为惟一双核孢子的生活史类型为短生活史型。

多分体病毒:是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几种不同的粒体里。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种粒体同时侵染寄主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称双分体病毒,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称三分体病毒。

多型现象(polymorphism):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有性孢子的现象。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发病率(incidence):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植物外表出现病害症状的时期称为发病期。

非寄主抗性(non-host-resistance):一种病原物只能侵害特定的寄主种类,而不能侵染其他种类的植物,不能与寄主以外的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这些植物的抗性称为非寄主抗性。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toxin):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这类毒素无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

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 re-sistance):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无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非循回型(noncirulative):病毒不需要在介体体内循环即可侵染寄主的病毒类型称为非循回型。

分生孢子(conidiurn):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断裂方式产生,是一类外生无性孢子的统称。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是一种由许多短的分生孢子梗聚集形成的、垫状的产孢结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是由菌丝分化形成的一种分枝或不分枝的梗状物,在其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抱结构,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口四周或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瓶形或不规则形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器壁,其内壁形成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也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壁细胞上产生。

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生物称腐生物。

附生植物(adnascent plant):一些高等植物有自己的根、茎、叶,有足够的叶绿素制造养料,但它们常依附在一些木本植物上,从这些木本植物表面吸取一些无机盐或可溶性物质,它们对寄主无明显的损害或影响,也未建立寄生关系,这类植物称为附生植物。

附属丝(appendage):在闭囊壳的外壁上产生的一种厚壁的菌丝,由壳壁上的一些表层细胞发育而成。

附着胞(appressorium):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面,其下方产生浸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复制增殖(multiplication):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无细胞结构,无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在寄主细胞内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冉组装成子代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增殖。

刚毛(seta):是炭疽菌或其他真菌子实层中的一种不孕性的菌丝结构。

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双方丛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益、害关系。

共生〔symbiosis〕: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reaction):是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径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浸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合子(zygote):是游动细胞配合后形成单核双倍体的接合子,简称合子。

核配(karyogamy):是指经质配进人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的融合。核配结果形成了二倍体细胞核。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是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通常呈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接在一起。滑刃型食道(Aphelenchoid oesophagi):与垫刃型食适相似,食道分为4部分,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

会阴花纹(perineal pattern):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具有分类价值。

活体营养型(biotrophe):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听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获毒(取食)期(acquisition period):是指传毒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

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且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寄生物(parasite):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

寄生性(parasitism):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

的特性。

寄生性植物(paraatic plaut):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即必须依赖另一种植物提供生活物质的植物。

寄生专化性(specialized parasitism):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即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常表现不能交互寄生的现象,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寄主(host):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parasitifer)。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

假根(rhizoid):有些真菌菌体的某个部位长出分枝、外表像根的根状菌丝,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假菌丝(pseudomycelium):有些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形似菌丝,称为假菌丝。

假囊壳(psendoperithecium或pseudothecium):是指子囊座内只有一个子囊腔,子囊腔周围菌组织被压缩成子囊壳状。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寄生物兼具寄生与腐生能力的,称为兼性寄生物。减数分裂(meiosis):核配后的几倍体细胞发生分裂,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为单倍休状态。

检疫法规(quarantine regulations):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实施植物检疫的基本原则是在检疫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禁止和限制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传播载体的输人(或输出),以达到防止传人(或传出)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目的。

胶质(gum):胶质是由导管端壁、纹孔膜以及穿孔板的细饱壁和胞间层产牛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半纤维素。

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方式产生。接合孢子外有厚壁的接合孢子囊包被,接合孢子囊内包含一个接合孢子。

节孢子(arthrospore):是一种菌丝分生孢子,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介体传播(vector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生物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其他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允许的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

菌核(sclerotium):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大多为黑褐色,其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菌核内贮存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都很强。

菌落(colony):是指真菌的菌丝段或孢子或细菌在基物上(中)从一点上放射状长出来的菌丝体或细菌的群落,通常在固体基物表面形成一个圆形的群体。

菌丝(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真菌的许多菌丝称作菌丝体(mvcelium)。

菌丝融合(anastomosis):是指有些真菌的两根菌丝相互靠近时可以从侧面分别产生突起或分枝,当两个突起或分枝接触后,接触点上的细胞壁消解,而将两个菌丝细胞连接起来,因此不同菌丝细胞间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就可以相互交流。

菌丝型分生孢子:又称节孢子(arthrospore)。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这类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就是原来就已存在的营养菌丝细胞。

菌索(rhizomorph):是一些高等真菌的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形似高等植

物的根,所以也称作根状菌索。既可以吸收营养也可抵抗不良的环境。

苗网(networks loops):捕食性真菌的一种菌丝的变态,是由菌丝形成的具小环形网眼结构的网状菌丝。

抗病性(resistance to disease):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逆性(resistance):植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变化着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对一些不良条件产生了忍耐性和抵抗性,这种适应、忍耐和抵抗性可统称为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等。

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ates)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柯赫氏法则通常表述为4步:

①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

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③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类病毒(Viroid):侵染植物并具有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一般为单链环状,有246-399个核苷酸,无蛋白质外壳。

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大多球形,具厚壁,包裹在藏卵器内。

卵囊(egg sac):根结线虫和异皮线虫雌虫的卵产于尾端体外的胶质的囊状物中,此胶质的囊状物称为卵囊。

卵球(oosphere):在藏卵器与雄器配合前,其中原生质收缩成一个或多个圆形的配子,即为卵球。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矛型食道(Dorylaimoid oesophagi):外寄生线虫的一种食道类型。口针粗大,食道分两部分,食道管的前部较细而薄,渐向后加宽加厚,呈瓶状。

木栓化(suberization):是一类常见的细胞壁保卫反应。病原菌侵染和伤害都能诱导木栓质(suberin)在细胞壁微原纤维间积累,木栓化常伴随植物细胞重新分裂和保护组织形成,以替代已受到损害的角质层和栓化周皮等原有的透性屏障。

内含体(inclusions):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称为内含体。可以分为细胞核内含体和细胞质内含体两类。

耐病性(tolerance):一些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浸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甚至相当严重,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人称此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rna):是指菌组织的菌丝纠结十分紧密,组织中的菌丝细胞接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与高等等植物的薄壁细胞相似,称拟薄壁组织。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management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或栽培防治(cultural control)。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

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配子(gamete):真菌在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有的配子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配子。

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 copulatio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真菌的性器官称配子囊,两个配子囊相接触时胞壁消解,融合成一个新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如接合菌。

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 BE):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的,还是薄壁组织受害的,镜检时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与真菌、病毒病害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匍匐菌丝(stolon):连接两丛假根之间的菌丝。见于毛霉目真菌的一些种类。

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

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

侵染性病害(infection disease):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

侵入期(penetration period):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起寄生关系的时期称为侵入期。

侵填体(tylose):侵填体是导管相邻的薄壁细胞通过纹孔膜在导管腔内形成的膨大球状体。全锈型(eu-form rust):是指锈菌生活史中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5种孢子的生活史型。

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ies):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缺乏,或多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失调而诱使植物表现各种病态,一般均称为缺素症。

茸鞭(tinsel):游动孢子的鞭毛呈羽毛状结构,在鞭杆两侧生有短茸毛的鞭毛类型。

神经环(nerve ring):线虫的中枢神经节,由神经环向前、向后各由6股神经通向线虫体其他部位。

生化变种(biovar):指原核生物一个种内的菌株,按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来划分的组群,不考虑致病性等其他特征的异同。

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真菌的有性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受精作用(spermatization):指单核精子(性孢子)与受精丝或营养菌丝的配合。

疏丝组织(prosenchyma):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这种菌组织称为疏丝组织。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以无生命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

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是指许多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细胞在分裂时,在靠近隔膜处形成的一种钩状分枝的结构。

同宗配合(homothallism):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

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所控制。

尾鞭(whiplash):是游动孢子游动的鞭毛类型,具一根鼠尾状光滑细长的鞭杆。

卫星RNA(satellite RNA, sRNA):

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存在小分子量的RNA,其与病毒RNA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种核酸称为卫星RNA,其依赖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也称无隔多核菌丝体(coenmytic mycevlivum)。许多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无横隔膜加以分开,整个菌丝是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

无性孢子(asexual spore):由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孢子。如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

无性阶段(imperfect stage):又称无性态(anamorph)。指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的阶段。

物理防治: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吸器(haustonum):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系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病原物从侵入点向植物体内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

夏孢子(uredispore 或urediniospore):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孢子,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但两者性质不同。夏孢子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多数胞壁上有微刺。

线虫(nematodes):又称蠕虫(helminth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为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小种(race):病原物“种”下的一个分类术语通常指病原物不同菌株间在一组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有专化性分化的类群,它们在形态、生化性状上都无明显差异。

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 resistance):对专性寄生物或部分兼性寄生物,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

性孢子(pycrrospore):是由性孢子器产生的一种单细胞、单核的性细胞,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

性孢子器(pycnium):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后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其中产生性孢子和受精丝。

性不亲和(sexual in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不能进行交配的称为性不亲和。

性亲和(sexual 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可以交配而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性亲和。

雄器(antheridium):是真菌的雄性配子囊。

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通常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所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具厚壁,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根肿菌纲真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只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故它的休眠孢子囊有时也称为休眠孢子。

休止孢(cystcspore):是指游动孢子游动片刻后,缩回鞭毛形成被膜而休止的孢子,休止孢萌发后再形成游动孢子或芽管。

锈孢子(aecicepore):是从双核菌丝形成的锈孢子器(aecium)中产生的成串孢子,单胞、双核、黄色、球形,表面有刺或疣。锈菌中的性孢子与受精丝结合或单核菌丝结合,产生双核菌丝体,在寄主表皮细胞的上部分化出包被细胞,其下部发育为链状的锈孢子。因此锈孢子器和锈孢子一般是与性孢子器和性孢子伴随产生。

循回期(circulative period):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

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病毒经介体生物的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人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

芽殖(blastic):是指单细胞营养休、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产抱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是指生物在“种”下类群中在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某些性状有固定差异的群体。

异核体(heterokaryon):在同一营养体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称为异核体。

异宗配合(heterokaryon):是指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现象。

隐症现象(masking of symptom):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暂时现象。

营养体(thallus或soma):是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游动孢子(zoospore):鞭毛菌的无性孢子,无细胞壁,呈球形、梨形或肾形,具鞭毛1根或2根,可以在水中游动。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囊称作游动孢子囊。

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指两个具鞭毛的游动配子间的配合,或游动孢子(精子)与不动的雌配子囊结合,如低等鞭毛菌。

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

有性孢子(sexual spore):是指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常见的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

有性阶段(perfect state或stage):又称有性态(teleomorph),是指真菌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眠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人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的阶段。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生物通过特殊的两性细胞(配子)或两性器官(配子囊)的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诱发抗病性(inducing resistance):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 resistance)。

诱发植物(evocator plant):有些植物在生长时根部的分泌物能诱发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但萌发后的芽管不能与该诱发植物的根部建立寄主关系,这类引诱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又不被寄生的非寄主植物称为诱发植物。

预测(prediction)和预报(forecasting):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

原担子(probasidium):即担子菌的冬孢子,又称下担子(hypobasidium),是进行核配的部位把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称为异担子(上担子),而把冬孢子叫原担子(下担子)。

原核生物(Procaryotes):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围,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原质团(plasnodium):真菌的营养体除典型的菌丝体外。有些真菌的营养体是一团多核的、无细胞壁的原生质,称为原质团。

越冬和越夏:通常指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再次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

黏菌(slime molds):是一类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能活动、又能产子实体和孢子的生物。

真菌(fungus):是具有细胞核、能产孢而无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并常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典型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

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是指少数低等真菌在进行繁殖时,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症状(symptom):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特征性的异常状态。

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在植物病理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植原体(phytoplasma):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引起丛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MLO),现称为植原体。

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质粒(plasmid):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质配(plasmogamy):是指两个可亲和性的细胞或性器官的细胞质(连同细胞核)结合在一个细胞中。质配的过程是将两个性亲和的细胞核引人同一个细胞的过程。

致病变种(pathovar,简称pv.):是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对细菌名称作统一整理核准后,在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划分的组群,以暂时容纳原先公布过的“种”名。

致病力(virulence):用于描述病原物的不同小种(株系)对寄主具有专化性致病力强弱的术语,可分为“毒力”和“侵袭力”两个名称。

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致发根质粒(rhizogen inducing plasmid俗称Ri质粒):能引起寄主产生不定根的质粒。致瘤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俗称为Ti质粒):侵染寄主能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种(species):生物分类学上最基础的单位。它具有遗传特征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变异范围,是由一个模式个体为基础,连同一些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共同组成的群体。

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 gene resistance):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传的抗病性。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只能在活体寄主上生活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转主寄生(heteroecism):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

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子囊(ascus):是子囊菌有性生殖产生在子囊果内的一种囊状结构,其内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大多呈圆筒形或棍棒形,少数为卵形或近球形,有的子囊有柄。一个典型的子囊通常含有

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生在子囊内,每个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着生在子囊果内。

子囊果(ascocarp):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包被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子囊壳(perithecium);无固定孔口的称为闭囊壳(cleistothecium);呈盘状的子囊果称作子囊盘(apothecium);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内,子囊周围不另外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作子囊座(ascostroma)。子实层(hymenium):子囊菌的子囊或担子菌的担子整齐地排列成层状,称为子实层。

子实体(fruit body):真菌的产孢机构,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一定分化的产孢机构上,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通称作子实体。

子座(stroma):真菌组织形成的为产生孢子等繁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也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有的子座是菌组织和寄主植物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假子座)。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涵义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相仿。

综合症(syndrome):一种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二字部)

病征——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现出的结构特征

花叶——叶片出现浓绿和淡绿相嵌的症状。

子座——真菌组织形成的为产生孢子等繁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吸器——真菌的菌丝在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而形成的特殊结构。

荚膜——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分泌的粘液性物质,厚度大于0.2μm具有明显边缘,并稳定地附着于细胞壁外具有固定的形态。

菌落——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细菌群体形态。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于细胞内部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具高度折光的内生孢子

转导——是指供体细菌的遗传物质通过噬菌体转移给受体细菌,导致受体细菌基因改变的现象。

质粒——质粒是某些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独立转移、自行消失,是一条闭合环状的小分子量双链DNA。

卵囊——有的线虫将卵产在一个胶质囊内,装有卵的胶质囊就是卵囊。

胞囊——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

病程——病程是指病原物从接触寄主植物开始,经过侵入,扩展直至植物发病的过程。

寄生——一个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生物的体内或体外,摄取其营养,供自己生长和繁殖,并使后者遭受损害的现象。

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三字部)

配子囊——真菌有性繁殖中,由菌丝特化形成的、膨大的雌雄结合器官。

藏卵器——是鞭毛菌的雌配子囊,通常含有一至多个卵球。

子囊果——菌丝特化形成的产生、或着生容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

附着枝——菌丝变态,在菌丝两侧长出的1—2个细胞的耳状结构,吸收和固着

噬菌体——寄生细菌的病毒。

类病毒——侵染植物并具有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一般为单链环状,无蛋白质外壳。

内含体——植物感染病毒后,一些产物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称为内含体。

耐病性——植物在受到病原物的侵染为害时,仍能保持良好产量的能力,是植物忍耐病害的能力。

致病性——寄生物对寄主的破坏能力,引起病害的能力。

潜育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

(四字部)

致病变种:是种、亚种下的分类单元,是指一个菌系或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菌系,与同一个种或亚种的其他菌系在致病性方面(包括危害症状,寄主范围)有区别,还可以在生物化学、血清学或其他非致病性方面的区别,但是这些区别与致病性区别相比在分类上是次要的。

生理小种——是指在植物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和寄生致病等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类群。

联体病毒——有些病毒的粒体看起来是由两个球状病毒联合在一起,称为联体病毒。

稀释限点——含病毒的病植物提取液,经若干倍数的稀释后仍能保持其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用10-1,10-2,10-3……表示。

转主寄生——寄生物需要在亲缘关系较远的两种寄生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

病害循环——是指侵染性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延续发病的全部过程。

初次侵染——由经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在寄主植物群体中引起的侵染。再次侵染——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

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问题。

(五字部)

多分体病毒——病毒的遗传信息被分别包被在2个及2个以上的粒体中。

多循环病害——在寄主生长季节,病害有多次再次侵染,病害循环的周期短。

单循环病害——在寄主生长季节中,只有初次侵染而无再次侵染的病害。单循环病害的病害周期一般很长。

少循环病害——病害发生再次侵染的次数不多,病害周期或长或短,而且再次侵染的作用不太大,这类病害称为少循环病害。

植物保卫素——也称为植物抗毒素,它是由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或者作为伤害和其他生理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

积年流行病——病害的潜育期较长,需要若干年才能积累大量的病原物引起流行,这种流行病称为积年流行病。或病害只有初次侵染或只有很少次数再次侵染,并起的作用不大,需要若干年才能积累大量的病原物引起流行,这种流行病称为积年流行病。

(六字部)

死体营养寄生——寄生物杀死寄主后,从死亡的组织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活体营养寄生——病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上寄生获得营养,并在活的寄主组织上完成生活史。

交互保护作用——同种病毒的两个株系间,先侵染的病毒株系保护植物不受另一株系的侵

染,这种现象称为交互保护作用。

第三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可以引起非浸染性

病害。

A.台风

B.冰雹

C.霜冻

D.线虫

2、真菌不经过性细胞的结合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如()。

A.子囊孢子

B.卵孢子

C.孢囊孢子

D.担子孢子

3、()病害在田间的主要传播介体是刺吸式口器昆虫。

A.病毒

B.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

D.细菌

4、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类植物病原物,是寄生在植物体上的()。

A.植物

B.真菌

C.病毒

D.细菌

5、植物病毒是重要的植物病原,它是一类()。

A.单细胞生物

B.多细胞生物

C.非细胞生物

D.真核生物

6、可产生容纳有性孢子的子实体是()。

A.子囊壳

B.分生孢子器

C.分生孢子盘

D.分生孢子梗

7、可产生容纳无性孢子的子实体是()。

A.子囊壳

B.分生孢子器

C.子囊盘

D.子囊座

8、将植物病害分为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是根据()。

A.初次浸染的菌量

B.再次侵染的菌量

C.再次侵染的次数

D.病原种类

9、小麦白粉病菌越冬越夏的方式是()。

A.寄生方式

B.休眠体方式

C.病残体方式

D.病土方式

10、在贮藏期,影响甘薯黑斑病发病轻重最重要因素是()。

A.甘薯的成熟度

B.伤口

C.病菌的数量

D.13℃的窖温

11、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采用()。

A.高效杀菌剂

B.清除田间病残体

C.杀灭传毒昆虫

D.无毒种苗

12、油菜霜霉病的典型症状是(),根据该特点可以很容易的诊断出霜霉病。

A.病斑多角形,叶面病斑上有霜状霉层

B.病斑多角形,叶背病斑上有霜状霉层

C.病斑圆形,叶面病斑上有霜状霉层

D.病斑圆形,叶背病斑上有霜状霉层

13、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的特点是,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以后逐渐扩大,叶腐败发

黑,天气潮湿时,病健交界处有()。

A.黑色稀疏的霉轮

B.黑色稀疏的小颗粒

C.白色稀疏的霉轮

D.灰色稀疏的霉轮

14、棉花立枯病在菌期为害棉苗,造成死苗,是典型的()。

A.虫传病害

B.气传病害

C.土传病害

D.水传病害

15、水稻稻瘟病()的特征是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

A.慢性型病班

B.急性型病斑

C.褐点型病斑

D.白点型病斑

16、小麦杆锈病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孢子,但起传播为害作用的是()。

A.性孢子

B.锈孢子

C.夏孢子

D.担子孢子

17、植物病毒的个体极小,结构简单,主要由()。

A.细胞壁和细胞核构成

B.原生质膜和原生质构成

C.蛋白质衣壳和核酸构成

D.蛋白质衣壳和细胞核构成

18、植物病害与伤害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病害的形成要经过()。

A.组织变化

B.病理变化

C.形态变化

D.寄生变化

19、有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常在病斑部位上出现()。

A.菌核

B.菌脓

C.菌丝

D.菌索

20、真菌的有性生殖可以产生()。

A.游动孢子

B.孢囊孢子

C.子囊孢子

D.分生孢子

21、将感染病毒的病株组织榨出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能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称为该病毒的致死温度;其处理时间是()。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22、在分类学上,植物病原细菌属于()。

A.动物

B.原核生物

C.原生生物

D.真核生物

23、植物病毒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之一是()。

A.微伤口

B.表皮

C.水孔

D.气孔

24、植物检疫性病害是一类()病害,检疫的目的是杜绝危险性病原物的输入和输出。

A.危险性的、局部发生的、人为传播的

B.危险性的、局部发生的、昆虫传播的

C.危险性的、局部发生的、风雨传播的

D.危险性的、普遍发生的、人为传播的

25、水稻白叶枯病菌是由一种()。

A.欧文氏杆菌

B.黄单孢杆菌

C.假单孢杆菌

D.土壤杆菌

26、在油菜开花期,油菜菌核病最易首先侵染油菜的()。

A.叶

B.茎

C.根

D.衰败的花瓣

27、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后期,剖开病茎可见黑色鼠粪状()。

A.菌核

B.霉层

C.粉沫

D.花轴

28、棉花炭疽病为害幼苗,引起初次侵染,携带病菌的主要是()。

A.昆虫

B.土壤

C.种子

D.水流

29、水稻纹枯病从一个田块传到另一个田块,其传播体是()。

A.休眠孢子

B.游动孢子

C.分生孢子

D.菌核

30、小麦赤霉病菌最易侵染小麦的()。

A.茎杆

B.叶

C.麦粒

D.花药

31、水稻稻瘟病菌是一种()。

A.半知菌

B.担子菌

C.黑粉菌

D.鞭毛菌

32、真菌产生或着生容纳孢子的结构统称为()

A.子实体

B.子囊壳

C.子座

D.孢子囊

33、吸器是真菌的一种()

A.菌丝组织

B.菌丝变态

C.菌丝组织体

D.菌丝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菌的菌丝体交织在一起可以形成()。

A.菌核

B.菌索

C.吸器

D.分生孢子梗

E.假根

2、植物病害的病因多种多样,下列哪些选项能够引起侵染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植物病理学题库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拉丁学名 一、病原菌拉丁学名 1、真菌 Plasmodiophora (根肿菌属)Physoderma (节壶菌属) Achlya (绵霉属)Pythium (腐霉属) Phytophthora(疫霉属)Peronospora(霜霉属) Spongospora (粉痂菌属)Polymyxa (多粘菌属) Saprolegnia (水霉属)Aphanomyces(丝囊霉属)Sclerospora(指梗霉属)Plasmopara (单轴霉属) Pseudoperonospora (假霜霉属)Bremia (盘梗霉属)Albugo(白锈属)Peronophthora(霜疫霉属) Rhizopus (根霉属)Mucor(毛霉属) Choanephora(笄霉属)Absidia(犁头霉属) Taphrina(外囊菌属)Blumeria(布氏白粉属) Ceratocystis(长喙壳属)Gibberella(赤霉属) Valsa(黑腐皮壳属)Elsinoe(痂囊腔菌属) Guignardia(球座菌属)Venturia (黑星菌属) Sclerotinia (核盘菌属) Erysiphe(白粉属属)Sphaerotheca(单丝壳属) Podosphaera (叉丝单囊壳属)Phyllactinia(球针壳属) Uncinula (钩丝壳属)Microsphaera(叉丝壳属) Meliola(小煤炱属)Glomerella (小丛壳属) Gaeumannomyces(顶囊壳属)Cryphonectria(隐球丛赤壳属)Gnomonia(日规壳属)Phyllachora(黑痣菌属)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二)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病症和病状 2.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3.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 4.生理小种和专化型 5.胞囊和泡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任何一种病害的发生都是由有关病原物、寄生植物和环境条件三 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 2.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 的病征。() 3.多数真菌有性阶段对植物病害流行不起重要作用。() 4.半知菌亚门各类群真菌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5.锈菌的夏孢子具有分生孢子的功能。() 6.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是通过锁状联合的形式实现细胞分裂的。()7.鞭毛菌和接合菌都可以产生内生的无性孢子。() 8.所有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统称为病原物。() 9.芽孢是细菌的繁殖单位。() 10.对于非持久性病毒,用治虫的方法防治比较困难。 ( ) 11.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2.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13.植物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存活。 ( ) 14.真菌芽殖型分生孢子全部来自产孢细胞。() 15.所有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具有口针。() 16.八界系统中广义的菌物涉及藻物界、原生动物界和真菌界。()17.同一植物病毒粒体中含有DNA和RNA。 ( ) 18.子囊和担子都是真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 ( ) 19.依据无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特点。 ( ) 20.植物线虫多以二幼虫侵入寄主。 (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 等,生物因素有 。 2.原核生物界可分为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PDF.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 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 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 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 死体营养型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的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 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和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的特性 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的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的特性 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的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真菌狭义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广义的真菌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 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的或是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和抵抗不良环境 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 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 孢囊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 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 接合孢子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 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真菌的产孢结构 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与答案

2002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得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与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植物病害得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得办法。 2、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与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流行得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就是制订防治措施得重要依据? 三、写出下列拉丁学名得中文含义,并编制它们得分类检索表。(15分) Uncinula Phyllactinia Pseudoperonospora Plasmopara Peronospora Puccinia Uromyces Fusarium Exserohilum Macrophoma 四、选择填空(10分) 1、植物病毒得核酸类型主要为( )。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蠕传病毒属得传播介体为( )。 A、叶蝉 B、飞虱 C、蚜虫 D 线虫 3、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 A、 TMV B、 CMV C、 PVY D、SBMV 4、( )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真菌 B、病毒 C、线虫 D、细菌 5、下列( )属于真菌得营养体。 A、菌核 B、假根 C、双核菌丝 D、菌索 6、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得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得寄主,这种现象称( )。 A、专化型 B、专性寄生 C、单主寄生 D、转主寄生 7、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得就是( )。 A、锈菌 B、木耳 C、黑粉菌 D、香菇 8、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就是( )。 A、弱性寄生物 B、专性寄生物 C、腐生物 D、活体寄生物 9、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得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就是由于病原物分泌( )所致。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套

普通植物病理学 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三、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含义,并编制它们的分类检索表。(15分) Uncinula Phyllactinia Pseudoperonospora Plasmopara Peronospora Puccinia Uromyces Fusarium Exserohilum Macrophoma 四、选择填空(10分)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 D 线虫 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D.SBMV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 5. 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 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为()。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 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 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D. 活体寄生物 9.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所致。 A. 酶 B. 生长调节物质 C. 植保素 D. 毒素 10.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 A. 线虫 B. 病毒 C. 真菌 D. 细菌? 五、填空题(共20分) 1. 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分别是。 2. 子囊菌分纲的依据是。 3.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和。 4. 初侵染源主要有。 5. 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为。 6. 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主要有。 7. 病原菌的生理小种指。 8. 真菌病害的病征主要有。 9.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10. 真菌产子囊孢子的子实体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真菌的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2. 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3. 内含体:指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

2005年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山西农业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 普通植物病理学 考试时间 05.7.8 考试方式 闭卷成绩 一、 名词解释(20分) 1 原核生物的“属”和“种” 2 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3 病症和病状 4 子实体和子囊果 5 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 二、判断题(10分)(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 1.植物病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得病植物有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 ( ) 2.所有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 ( ) 3.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组分都为几丁质、营养体均为单倍体。 ( ) 4. 缺素症状的出现与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和在植株体内运转的方式有关。 ( ) 5.Virus 、Viroid 和MLO 都是非细胞生物。 ( ) 6.子囊壳和假囊壳外形相似,但其发育来源不同。 ( ) 7. 卵菌纲的真菌其细胞壁成份为纤维素,体细胞核为二倍体。 ( ) 8.测定原核生物DNA 中的G+Cmol%具有属和种一级分类价值。 ( ) 9. 植物病毒大都是系统性侵染,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 ) 10. 病原细菌的分类地位与其侵入途径、蔓延部位及症状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 ) 三、填空题(10分) 1. 真菌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 性状,其繁殖的方式大多 为 ,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有 。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四、选择填空(10分)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D 线虫 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D.SBMV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 5. 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 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为()。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 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 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D. 活体寄生物 9.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所致。 A. 酶 B. 生长调节物质 C. 植保素 D. 毒素 10.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 A. 线虫 B. 病毒 C. 真菌 D. 细菌? 五、填空题(共20分) 1. 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分别是

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彩试题(二)

标准文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病症和病状 2.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3.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 4.生理小种和专化型 5.胞囊和泡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任何一种病害的发生都是由有关病原物、寄生植物和环境条件三 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2.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 的病征。() )(3.多数真菌有性阶段对植物病害流行不起重要作用。)(4.半知菌亚门各类群真菌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5.锈菌的夏孢子具有分生孢子的功能。 )6.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是通过锁状联合的形式实现细胞分裂的。( )(7.鞭毛菌和接合菌都可以产生内生的无性孢子。 )(8.所有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统称为病原物。 )(9.芽孢是细菌的繁殖单位。 ) ( 10.对于非持久性病毒,用治虫的方法防治比较困难。 )(11.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 ) ( 13.植物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存活。)(14.真菌芽殖型分生孢子全部来自产孢细胞。().所有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具有口针。15 )16.八界系统中广义的菌物涉及藻物界、原生动物界和真菌界。() ( 17.同一植物病毒粒体中含有DNA和RNA。 ) ( 18.子囊和担子都是真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 ) ( 19.依据无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特点。 ) ( 20.植物线虫多以二幼虫侵入寄主。 20分)分共三、填空题(每题2 1.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 等,生物因素有 。 .原核生物界可分为2 病。四个门,植原体属于门,主要引起植物的 .菌丝体的类型有3 ,菌丝的变态主要有

普通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和细胞上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 2.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3.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的病害,可以传染。 4.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5.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 6.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的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7.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8.病征病部上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个体或群体。 9.变色病株的色泽发生改变。 10.坏死染病植物局部或大片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变化。11.萎蔫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萎垂的现象。 12.腐烂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 13.畸形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生促进或抑制性的病变,植物整体或局部的形态异常。畸形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 14.综合征一种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15.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16.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17.病害循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8.初侵染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或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 19.再侵染在田间已经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 20.越冬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21.死体营养型病原物可以直接从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或者是先杀死寄主细胞,然后再从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的寄主物。 22.活体营养型从细胞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却并不很快引起细胞的死亡,通常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发育和蔓延,仅以吸器进入寄主细胞的寄主物。 23.寄生性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24.致病性指病原所具有的损害寄主植物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25.菌物(真菌)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的异样生物,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不含光和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养分,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26.菌丝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真菌的许多菌丝称作菌丝体。 27.假菌丝有些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形似菌丝。 28.有隔菌丝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 29.无隔菌丝许多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无横隔膜加以分开,整个菌丝是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 30.吸器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菌丝变态结构。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2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三、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含义,并编制它们的分类检索表。(15分) Uncinula Phyllactinia Pseudoperonospora Plasmopara Peronospora Puccinia Uromyces Fusarium Exserohilum Macrophoma 四、选择填空(10分)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D 线虫 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D.SBMV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 5. 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 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 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 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D. 活体寄生物 9.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

植物病理学试题和答案

《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 10 分)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得不正常得状态。 2、致病性:就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得致病与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就是否经过性器与性细胞得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得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得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与子囊孢子得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得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得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得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1、病征:植物感病后,由病原物在病部构成得特征。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她生物而生存得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得一种较坚硬得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就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得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与雄器)结合而形成得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得现象。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得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得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得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得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得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得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得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得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得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得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9、卫星RNA:有些RNA病毒伴随小分子星得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与增殖。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得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得环境因素引起得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得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得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分

普通植物病理学电子书籍

第一章 绪论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植物健康地生长与正常的发育.就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粮油食品、果蔬产品和其他各种农副产品。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它按遗传因子所决定的发育程序正常进行,如要求有适宜的土壤营养和水分条件,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大气环境,细胞才能正常分裂,生理活动得以顺序进行,最终获得高产与优质。 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长与发育从来都不可能是十分顺利或轻易成功,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任何影响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价值。不适宜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水分供应、微生物区系等,不良的大气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与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有病的植物”或植物发生了“病害”。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病因”。植物发生病害的因素十分复杂,各种病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各不相同,病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控制病害的措施和策略差异也很大。研究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互相作用机制以及怎样控制病害等的学科领域,称为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气象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其他许多分支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每一个新成就都可使植物病理学受益。 第一节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 动植物在各自进化的历程中,都逐渐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能力,技“适者生存”的原则,能生存至今的物种必然是适应性较强的物种。如果植物所处的小环境中,某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或生物因子发生恶化,连续不断地影响植物,其强度又超过了植物的忍耐限度,植物无法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该恶劣环境下的植物就发生病变,影响稍轻微一点的,只出现局部或轻度症状;如影响很大,病状就重,发生面亦广。例如早春的寒流来得越迟,持续时间越长,冻害就越重,受害的植物就越多,冻害轻的只是叶缘稍卷或生长受到暂时抑制,严重的全叶或全株灰白色,青枯或枯萎死亡。又如水稻受到少量稻瘟病孢子的侵染,在老叶上产生几个小病斑,它对水稻的生长 发育和产量等几无影响,但如果遇到有大量孢子侵染,全株上下都产生许多病斑,或病斑很快扩展到全叶或穗颈部引起枯死,不仅是光合作用受抑制,影响到产量,严重时可能导致全田枯死失收。 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表现在下列六个方面:①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与输导;②光合作用;③养分的转移与运输;④生长与发育速度;⑤产物

2020智慧树,知到《普通植物病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普通植物病理学》章 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普通植物病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统称为病因。 A:对 B:错 答案:对 2、植物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属于侵染性病害。 A:对 B:错 答案:错 3、症状是指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植物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A:对 B:错 答案:对 4、有侵染性病害才会出现病征。 A:对 B:错

5、直到1861年,deBary才最终证实引起的爱尔兰岛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一种疫霉菌所引起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 1、菌物的营养体均为是菌丝体。 A:对 B:错 答案:错 2、各种菌物均可产生吸器来吸收营养。 A:对 B:错 答案:错 3、子实体是菌物无性繁殖时形成的结构。 A:对 B:错 答案:错 4、孢囊孢子是卵菌的无性孢子类型。 A:对 B:错

5、菌物有性生殖产生的结构和有性孢子具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浸染来源。 A:对 B:错 答案:对 6、菌物的有性生殖包括质配、核配、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A:对 B:错 答案:对 7、菌物的生活史是指菌物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形成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A:对 B:错 答案:对 8、从生殖角度看,所有菌物的生活史都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A:对 B:错 答案:错 9、1969年Wittaker提出的五界系统中将菌物单独列为一界。 A:对

B:错 答案:对 10、根肿菌属的休眠孢子囊球形,散生在寄主细胞内。 A:对 B:错 答案:对 11、节壶菌属的休眠孢子囊以开盖方式释放游动孢子。 A:对 B:错 答案:对 12、绵霉属引起马铃薯晚疫病。 A:对 B:错 答案:错 13、接合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寄生性较弱,多为活体寄生型。 A:对 B:错 答案:错 14、子囊菌的共同特征是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A:对 B:错 答案:对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

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15分) 病害循环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害的三角关系侵染过程侵染性病害 二、问答题(45分) 1.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7分) 2.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8分) 3.什么是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0分) 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 5.真菌的营养体有哪些类型?(10分) 三、是非题(10分) 1.病部形成霉状物是真菌病害特有的。 2.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3.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 4.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的特点。 5.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 6.疮痂和穿孔是细菌病害常见的病征。 7. SBMV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自然状态下由蚜虫传播。 8.蚜虫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是属于非持久性的。 9.真菌的菌组织有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两种。 10.以小麦条锈病为材料进行抗性调查时,判断抗感反应型的标准主要看有无过敏性坏死反应。 四、填空题(共20分) 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 为、、和。 2.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亚门、亚门、亚门、亚门和亚门。 3.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和,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和。 5. 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病征主要有。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五、选择题(10分)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

普通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 1.何谓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哪些? 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主要有真细菌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统称为真细菌。 2.植物病原细菌如何繁殖? 裂殖;杆状细菌的分裂过程:菌体伸长→细胞膜自菌体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侵染和传播特点? 病状:坏死(斑点,溃疡,穿孔等);畸形(癌肿,发根等);萎蔫(青枯);腐烂; 病征:脓状物,菌膜,菌胶,细菌溢; 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只能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侵染途径及特点: (1)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2)各种伤口:自然伤口(风雨、冰雹、冻害、昆虫),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收获、运输) (3)能从伤口侵入的细菌不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能从伤口侵入。 (4)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伤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则从伤口和自然孔口都能侵入。(5)假单胞杆菌属和黄单胞杆菌属的细菌引致叶斑病, 一般是从自然孔口侵入。 (6)棒形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和土壤杆菌属的细菌引致萎蔫、腐烂和瘤肿, 多半是从伤口侵入。 传播特点: (1)雨水: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风雨易造成伤口,雨露和水滴飞溅有利于细菌菌脓或菌痂的扩散。 (2)昆虫介体:也可传播细菌。如种蝇的幼虫和菜青虫传播白菜软腐病。 (3)工具传播:切刀可以传播马铃薯环腐病菌。 4.植物病原细菌重要的属有哪些?引起那些病害(举例)? 土壤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棒形杆菌属。 土壤杆菌属:根癌土壤杆菌:葡萄根癌,苹果根癌等。 欧氏杆菌属:胡萝卜欧氏菌俗称大白菜软腐病菌:引起肉汁或多汁的组织软腐病。 假单胞杆菌属:丁香疫病假单胞菌:可侵害多种木本、草本植物的枝、叶、花、果实,引起叶斑、坏死斑、茎杆溃疡等症状。 黄单胞杆菌属:(1)野油菜黄单胞菌(X.campestris),俗称甘兰黑腐病菌,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尤以甘兰受害最重,引起黑腐病。叶缘叶脉变黑,相邻的叶肉组织枯死,呈黄褐色“V”形坏死斑。(2)稻白叶枯黄胞杆菌(X. oryzae PV.oryzae),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棒形杆菌属:马铃薯环腐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m)病菌可引致马铃薯环腐病。病菌大多借切刀的伤口传染,病株维管束组织被破坏,横切时可见到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并充满黄白色菌脓,稍加挤压,薯块即沿环状的维管束内外分离,故称环腐病。 5.植物菌原体引起的症状有哪些? (1)症状:一般为系统症状。(2)变色:黄化、白化;(3)畸形:萎缩、丛枝、花复绿和花变叶等。 第四章

中国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

绪论 1、植物病理学 1)性质:植物病理学是以植物为保护对象,以研究病原-寄主-环境相互关系为基础,以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 施为目的的应用基础科学。 2)任务(研究内容): a)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 b)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 c)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d)病害(H-P)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e)根据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 防治措施。为园艺作物生产提供保障。 2、著名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戴芳澜(中国真菌学植病学奠基人)、俞大绂、邓叔 群、林传光、曾士迈等。 植物病原真菌 1、菌物病害特点: 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为畸形。病斑上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和颗粒状物。 卵菌门中,多数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腐烂或苗期猝倒。卵菌多数以卵孢子或休眠孢子越冬。 接合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很少,而且多是弱寄生菌,引起的症状通常为薯、菜、果的软腐或花腐。

许多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叶、茎、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其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它们大多是死体营养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但是,白粉菌则是活体营养生物,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中夹有小黑点即闭囊壳。 担子菌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都是活体营养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褐色的锈状物。黑粉菌多以冬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落入土壤中或在粪肥中越冬,黑粉菌种类多,侵染方式各不相同。 锈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复杂的,有多型性和转主寄生现象。锈菌形成的夏孢子量大,有的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所以锈病常大面积发生。锈菌的寄生专化性很强,因而较易获得高度抗病的品种,但这些品种也易因病菌发生变异而丧失抗性。 非侵染性病害 1、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一般来说,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气候因素所致; 病害产生明显的枯斑、灼烧、畸形等症状,又集中于某一部位,无病史,多为使用农药、化肥不当造成的伤害; 植株下部老叶或顶部新叶颜色发生变化,可能是缺素病,可采用化学诊断和施肥试验进行确诊; 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表现生长不良或有系统性的一致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 日灼病常发生在温差变化很大的季节及向阳面。 有时在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部位有腐生性菌类,需进行接种试验来确定病原的种类。 2、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只要诊断正确,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相对较为简单,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即可。 如营养失调,可增施缺乏的营养元素,改善土质,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或进行根外施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即可。 对于水分失调,应及时、合理排灌;

普通植物病理学页试题套

普通植物病理学页试题 套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普通植物病理学 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 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含义,并编制它们的分类检索表。(15分) Uncinula Phyllactinia Pseudoperonospora Plasmopara Peronospora Puccinia Uromyces Fusarium Exserohilum Macrophoma 四、选择填空(10分)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 D 线虫 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 5. 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 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为()。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 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 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D. 活体寄生物 9.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所致。 A. 酶 B. 生长调节物质 C. 植保素 D. 毒素 10.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 A. 线虫 B. 病毒 C. 真菌 D. 细菌? 五、填空题(共20分) 1. 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分别是。

2005年度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2005-2006年度第一学期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A卷) 姓名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病情指数 2.植保素 3.潜伏侵染 4.毒素 5.induced resistance 二.辨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任何一种植物病害的发生都是由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决定的。( ) 2.最新的八界系统中广义的菌物涉及藻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真菌界。( ) 3.半知菌是按照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类的。( ) 4.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 ) 5.植物病毒失去侵染力后,同时失去抗原性。( ) 6.在感染病毒的植株体内,任何部位均可分离到病毒。( ) 7.垫刃型食道的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 ) 8.桑寄生和列当都为水寄生性种子植物。( ) 9.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 ) 10.植物病害循环与植物病原物的生活史是一回事。( ) 11.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越强,寄生性越强,反之亦然。( ) 12.同一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对同一品种都能致病,其毒性也一定相同。( ) 13.植物抗病性同其它遗传特性一样,既有基因型,又有表现型。( ) 14.种植在遗传上同质的品种(即品种单一化)不易使品种丧失其抗病性。( ) 15.植物病害的发病率越高,其病情指数越大。( ) 16.对多循环病害的防治策略,其主攻目标是消灭初始菌量。( ) 17.从发病部位分离出的病原物就是引起这种病害的致病菌。( )

18.无论用何种方法防治病害,其最终目的是要消灭病原物。( ) 19.植物非侵染性病害都没有病征,但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 20.各种病害的防治途径和方法不外乎通过减少初始菌量(x)或降低流行速度(r)( ) 三、填空题(30分) 1.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空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要素主要包括。 2.病原物的变异机制包括,植物抗病性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3.植物病毒主要由核酸和组成,核酸分为和两种。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有等。 4.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或时期,分别是,其中阶段是病害防治的关键阶段。 5.病害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其中病原物的初侵染来源有。 6.多循环病害最基本的季节流行曲线是曲线,其数学模型是,其田间分布类型有和两种。 7.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很多,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 等六条,分属六种防治方法。 8.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空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要素主要包括。 9.植物的抗病机制,从寄主植物本身抗病因素性质来看,总体包括 两方面,按其来源可分为。 10.定向选择的结果使毒性小种的频率,稳定化选择的结果则使毒性小种的频率。垂直抗性品种对病原物群体往往起着选择作用,而水平抗性对病原物群体变化起选择作用。 四、简述题(每题5分,20分) 1.试从传染性、病原物、传播途径、侵染循环及流行学不同角度,对植物病害进行分类。 2.简述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3.何为植保素?有什么特点? 4.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五、综述题(15分) 1.试从不同角度论述植物的抗病机制。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优选)

网上下的仅供参考哈 《园艺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症状 2、致病性 3、无隔菌丝 4、无性繁殖 5、游动孢子囊 6、分生孢子 7、子囊果 8、质粒 9、多分体病毒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2、卵菌的无性孢子是,着生在内。 3、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称为。 4、子囊有性生殖时,两性配子囊是指和。 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般经过、和等三个时期,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6、白粉菌的菌丝特点是、。 7、细菌是属于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换。 8、从自然孔口进入的细菌都可以从侵入。 9、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和组成。 10、TMV 粒体的形状是,CMV 粒体的形状是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的“×”表示。每小题 1 分, 共 15 分) 1、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2、白菜霜霉病病斑上的霜霉状物是菌丝体。() 3、无隔菌丝始终不形成隔膜。() 4、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和疏松组织组成的。() 5、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多为水生或在潮湿的土壤中。() 6、闭囊壳通常着生于寄主细胞内。() 7、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 8、担子菌有两种菌丝,即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9、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剖开根茎可见维管未变黑褐色。() 10、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都有鞭毛。() 11、病毒和真菌、细菌一杆有细胞结构。() 12、每种植物病毒有多种蛋白质和核酸() 13、植物对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是一种获得免疫性。() 14、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