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

常见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

常见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
常见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

常见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

1透明隔发育缺如:左右侧侧脑室之间无透明隔,双侧额角前方变扁,交角变钝。透明隔发育缺损:缺少透明隔,两侧侧脑室融合形成脑室畸形。

透明隔发育缺损:T1加权像显示透明隔缺如,第三脑室与视交叉隐窝扩大,视交叉发育不良。

2 透明隔囊肿:透明隔腔形成,腔内含有脑脊液,透明隔囊肿壁呈平行向后止于侧脑室室间孔,透明隔腔内液体增多。平行的透明隔薄壁向外膨隆突出。中线有一椭圆形或圆形、脑脊液密度囊肿,横径大于3mm,双侧有一薄膜与额角相隔,双侧额角轻度分离外移,脉络丛外移,脑室轻度扩大。

3 一侧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

CT平扫显示一侧大脑半球较另一侧导脑半球明显缩小,无脑沟、脑回,该侧脑室明显扩大。

MR:横断面T1加权像显示一侧脑室及该侧脑裂明显扩大,同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少于对侧,同时该侧颅腔缩小。

4 巨脑回畸形

MRI:横断面T1加权像上显示两侧脑室前角间呈八字形分离,脑回粗大,脑沟浅少。CT:脑回粗大,脑沟浅少。T1加权像显示:脑沟回减少,皱折减少,脑回浅宽而粗大。

5 脑小畸形

CT显示脑室系统扩大,蛛网膜下腔扩大,表现为脑池和脑沟增宽,

脑皮质光滑,缺少脑回、脑沟。颅腔缩小,前额部更明显,颅板较厚,板障增宽,颅骨内板平坦光滑。

MRI: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扩大,表现为脑池和脑沟增宽,脑皮质光滑,缺少脑回、脑沟。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透明隔发育异常,脑室穿通畸形等。

6 脑灰质异位症

1.小灶性灰质异位的小岛位于脑室周围,悬在室管膜上或突入脑室,也可位于半卵圆中心的白质内,孤立或散在,不一定与正常脑灰质相连,呈结节状。

2.大灶性灰质异位的块状灶位于脑深部白质或皮层下白质,呈板层状,往往与脑灰质相连,常有占位效应。

3.灰质异位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单发或多发、一侧或双侧性,其T1值与T2值均与正常脑灰质相同,注射GD-DTPA不强化。异位灰质与正常灰质同等密度,不强化,一般无钙化。位于白质内的异位灰质,在低密度的白质内出现灰质密度。

7 Chiari’s畸形

Ⅰ型:小脑扁桃体由枕大孔向下疝出超过5MM,枕大池极小,与硬脑膜、蛛网膜、扁桃体及颈髓相连,颈髓合并脊髓空洞症、脑积水。

Ⅱ型:脊髓下移,上颈部神经根相对上升至出口水平;脑干明显延长,延髓疝入颈椎管内;小脑发育不良,向尾端延长,经枕大孔疝至C1椎弓上缘,枕大孔明显扩大,天幕发育不良;小脑狭长的舌状突出物可经椎下移至C2-C4水平或以下。疝入颈部的第四脑室扩张,形成泪

滴状憩室。明显脑积水。

8 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

增强CT扫描显示第四脑室向后扩大与扩大的枕大池相连,小脑半球体积缩小并前移,脑干前移。

矢状面T1加权像显示扩大的第四脑室与囊状膨大啊的枕大池相连,小脑半球及脑干萎缩并前移,导水管闭塞致两侧脑室鞍上池明显扩大,天幕上抬,枕骨变薄。

9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症

CT平扫显示一侧枕部脑表面不规则弧形条状及斑点状钙化影。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左(右或双)侧枕叶钙化,呈斑片样或脑回状,患侧脑实质萎缩,尤以邻近钙化区更明显,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脑池、脑裂增宽,鼻旁窦和乳突明显气化,颅穹窿增厚,碟骨嵴上抬。CT增强扫描血管瘤明显强化,深部静脉增粗。

10导水管狭窄

导水管严重阻塞,幕上重度梗阻性脑积水,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中脑导水管先天性狭窄(导水管异常)CT扫描显示脑积水,Ⅳ脑室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矢状位显示导水管狭窄。

11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Dandy—Walker畸形)

横轴位显示第四脑室扩大,与其背侧的囊肿相通;小脑半球轻度变小前移;小脑蚓部缺如。冠状位示小脑幕高位,幕上脑室轻度扩大。颅后窝增大。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CT:见小脑蚓部体积变小

或缺如,小脑半球体积明显缩小,第四脑室向后扩大与扩大的枕大池相连,形成巨大呈脑脊液密度的囊肿,脑干明显推向前,桥脑小脑角池和第四脑室侧隐窝消失,枕骨变薄。

MRI:矢状面图像上可显示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导水管以及后颅窝囊肿的关系,显示天幕上抬的改变。

12 脑膜或脑膜脑膨出(鼻额型)

鼻额缝区中线上有圆形或椭圆形骨缺损;疝口边缘光滑硬化;可见疝块软组织轮廓;额骨鼻突有骨性翘起。

双眼眶内壁骨质增厚;颅前窝底中部向下凹陷;双侧眶内壁间距增大;鸡冠缺如。

1.颅骨缺损,颅板髓质骨高信号线在脑膨出处中断,常伴有小脑畸形;

2.头皮下脂肪与膨出的囊壁相连;

3.膨出囊腔内含有脑脊液或脑组织;

4.囊壁上可见岛状的神经胶质组织;

5.扩大的脑室血管、脉络丛及硬脑膜可与脑组织一起突入囊内。

13 神经纤维瘤

CT平扫骨窗示:右侧岩骨前部部分骨质破坏,破坏区边缘光滑呈膨胀性改变,破坏累及中耳。

冠状位增强扫描示:右侧岩骨上缘右一中度增强之占位病变,其边缘增强较明显,盖病下方骨质右破坏,瘤内增强不均匀,但未见囊变。神经纤维瘤病:颈静脉孔神经鞘瘤:CT平扫骨窗示:颅底左侧颈静

脉孔区骨质明显破坏,破坏区范围约为3*2CM。软组织窗示:颈静脉孔区见一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之软组织影。增强扫描示:左侧颈静脉孔区右长圆形增强影,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其内有不规则之小圆形低密度影。冠状面CT平扫显示一侧蝶骨大小翼缺如,该侧中颅凹下陷,同侧颞叶肥大低位。

神经纤维瘤病:

1.雪旺氏神经细胞瘤以双侧听神经瘤最多见;

2.脑膜瘤以多发脑膜瘤病典型;

3.视神经与视交叉胶质瘤最多见,常向后播散至视束或视辐射;4.脑干与幕下胶质瘤;

5.蛛网膜囊肿;

6.蝶骨大翼发育不良,眶上裂扩大致颞叶突出眶内;

7.人字缝处颅骨溶骨性缺损,尤其是左侧缺损;

8.脑血管发育不良致多发性脑梗塞,甚至伴烟雾病。

14脊髓纵裂

T1加权像显示脊髓纵裂为两半。

111Dandy-Walker综合症

T1加权图像显示第四脑室囊状扩张,小脑发育不良,梗阻性脑积水,伴胼胝体发育不良。

脊髓纵裂、双椎管:骨性椎管分裂成双椎管,左侧者见一纵形骨刺。脊髓纵裂:分裂的脊髓部分位于同一硬膜囊内,部分位于两个硬膜囊内。

15 鳃裂囊肿

咽侧壁向腔内膨隆,表现为突入咽腔内的软组织肿块。穿刺后注入造影剂可显示囊腔大小。

16 甲状舌管囊肿

CT:平扫显示舌骨上方中线部分低密度灶,边缘清晰,壁略厚。MRI:横断面上质子加权像上显示病灶呈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病灶信号更高。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局部软组织隆起,内为2-4CM直径球形肿块,其浅表在皮下脂肪衬托下呈光滑弧形轮廓,致会厌后移。17颅锁骨发育不全

头颅横径增加,额顶骨膜状成骨受阻而呈多数普遍性的骨质疏松区域。囟门合颅缝明显增宽,有多数缝间骨出现,上颌骨发育不全,上颌窦狭小或完全不发育。头面不成比例,两侧眼眶分离过远,硬腭狭小而高拱。恒齿出牙延迟和易于磨损。

锁骨可以一侧或两侧性的、部分或完全性的缺如,缺损部分常有纤维索存留和联系。

18狭颅畸形(小脑畸形)

所有颅缝过早闭合,颅骨发育全面受限,头颅狭小,脑发育受阻。19多指畸形

可有一节或多节,与掌骨成关节,相应的掌骨呈分叉畸形或呈角状突起,也可为多一掌骨。

20 马凡氏综合症

MR:T1加权像显示升主动脉瘤与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1 脊柱裂

椎弓中央有裂隙,常伴有脊突畸形或无脊突。有脊膜膨出或脊髓脊膜膨出,尚见软组织肿块影。

22颈肋

第7颈椎的两侧有肋骨生出,较细,较短,与横突互相融合,其边缘不太整齐,两侧肋骨的长短、粗细不对称。

23肋骨融合畸形

两根以上的肋骨之间有骨性联合,肋骨联合间有缝隙——假关节。24 皮毛窦

MRI:显示脊髓固定的位置、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

25 肺隔离症

CT:增强纵隔窗显示一侧肺形态不规则的病灶,密度不均匀,供血动脉来自胸主动脉。

MRI:可见到囊性或实质性改变,边界清晰、光滑。T1加权像时呈中等信号,与肌肉相仿,其中囊变部分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冠状面成像能清晰显示病灶与纵隔、横膈的关系。X:在正位片上,一侧的心膈角附近区域显示卵圆形的均匀性致密阴影,边缘清晰。在侧位片上,此阴影位于下叶后基底段。病变的长轴指向内后方。

26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CT:平扫纵隔窗显示右侧肺门处圆形病灶,密度中等偏低,内见液平。肺窗显示病灶壁菲薄,边缘非常光整。

MRI:T1加权像上囊内黏液呈低信号之黑色,可见单囊结构,在T2加权像上囊肿呈高信号。

27一侧肺发育不全

CT :受累的一侧肺组织萎缩呈大片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匀,两侧胸廓对称,但纵隔偏向患侧,部分正常肺组织经纵隔前部疝入对侧,患侧横膈抬高,增强后CT扫描,可显示患侧肺血管的发育异常,表现为肺动脉变细。

28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肺囊肿)

CT:孤立性囊肿:左右下叶内见类圆形水样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CT值一般为0~20HU,增强后无强化。

多发性囊肿:在一侧或两侧肺野内见弥漫性多个薄壁环形透亮影,有些含有小的液平面。气囊影大小不等,边缘锐利。

X:两侧肺内显示弥漫性多发薄壁致密环形透亮影,伴有小液平面,大小不一

29纵隔支气管囊肿

CT:气管右侧有一类圆形肿块,紧贴气管右壁,二者之间接触面为平直状(相互压迫征),边缘清晰、光滑,密度均匀,CT值为25~29HU。增强后CT值为26.6~38.8HU。

X:在右肺下叶见一类圆形囊性病灶,壁厚1-2MM,境界清晰锐利。其中可见错综的纤维间隔和小梁。支气管造影:造影剂进入囊腔内。30肝囊肿

冠状面T1与轴位T2加权像:肝囊肿边界清晰锐利,T1加权像与水

等密度,T2加权像信号接近腹水信号。CT:平扫肝内遍布大小不等的囊肿。增强显示很薄的囊壁,病变没有强化。

MRI:横断面上T1加权像上显示为囊肿呈卵圆形极低信号区,边缘光滑锐利;质子加权显示囊肿呈等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囊肿呈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晰。

31胆管囊肿

Caroli病:肝外周见多发(单发)囊袋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其内见点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可明显强化(中心圆点征),囊内有造影剂充盈,囊肿内可见散在的结石影,囊肿与胆道相通。胆总管未显示。先天性胆管囊肿:总胆管呈囊样扩张,密度均近似水。钩突下部层面显示结构正常。增强扫描见囊样部分均有密度高的造影剂充盈。

胆管囊肿CT:增强扫描显示左右肝管囊性扩张,与正常的周围胆管不成比例。

MRI:T1加权像上显示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32 副脾

CT:增强显示脾前方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影,密度与脾相近。

平扫示:近脾门层面左肾前方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与脾密度相仿。增强扫描后此软组织影与脾同步增强,密度均匀一致,并可见一血管与脾门血管相连。

33多脾综合征

肝脏变形、有异常、异位、多脾、内脏反位、肾上方下腔静脉缺如等。34游走脾

CT示:脾正常位置上见不到脾影,而在其它部位见到脾密度的软组织块。

35 单纯肾囊肿

1.肾皮质或肾盂旁圆形、椭圆形肿物,边缘光滑清晰锐利,信号均匀一致;

2.在T1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等或长T2高信号,位于肾皮质的囊肿与肾周脂肪可能均呈等或高信号。肾实质后外侧见卵圆形水样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光滑,增强扫描肾脏病变无增强。1.肾实质或肾盂旁圆形、椭圆形肿物,边缘光滑锐利,信号均匀一致;

2.在T1加权像上趁呈长T1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长T2高信号,位于肾皮质者囊肿盂肾周脂肪可能均呈等信号或高信号。36多囊肾

质子密度加权像、T2加权像:多囊肾呈长T1长T2信号。

37多发肾囊肿

双肾均见圆形、类圆形水样密度肿块,与增强肾实质分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肾窦脂肪受压,但未消失。

38海绵肾(多囊肾)

平扫双肾明显增大,肾内多发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不规则低密度影,CT值为-5~+20HU,右肾后可见一月牙形囊壁钙化。增强扫描双肾内多发病灶未见明显强化,病灶间肾实质明显强化,二者界限清楚。

39 多囊肾

质子密度加权像、T2加权像:多囊肾呈长T1长T2信号。

40一侧肾发育不良

一侧肾体积变小,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该侧肾皮质变薄,肾盂变小,肾动脉细小,输尿管变细。

41双肾和双输尿管畸形

一侧有两个肾,增强扫描一侧可见到两个圆形的输尿管,一侧肾发育不良。

42马蹄肾

双肾下极于主动脉前融合为一体。增强扫描双肾增强的肾皮质相连,双肾盂位置接近。

43单肾

一侧无或有很小的肾残迹,另一侧肾代偿性肥大。增强扫描代偿肾增强正常,而对侧无增强肾影。

44双角子宫

子宫造影显示一个宫颈管上有两个呈梭形的子宫腔,两个子宫腔之间的距离较宽。

45腔静脉后输尿管

CT平扫示:输尿管向正中走行至腔静脉内侧,然后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穿出,再下行入膀胱。增强扫描示:含造影剂的输尿管位于腔静脉后或腔静脉与脊柱之间,其上方输尿管扩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讲解学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两端有高电压、阳极靶面。 2.X线图像的特点:A.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 B.X线检查的特点: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经济 3.X线的主要用途:○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2胸部疾病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3胃肠道疾病的诊断○4泌尿系统的疾病○5其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4.X线的特性:穿透作用、感光作用、荧光效应、电离作用。 5.软X线定义:管电压在40kV以下时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为~。 6.CR:(计算机X线摄影)是以X线成像板IP作为载体记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再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7.DR:(数字X线摄影)是将X线穿过人体后由平板探测器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8.X线检查技术应用的限度:○1X线照片是2D影像,组织结构相互重叠。重叠的结构不容易辨别,易漏诊。○2X线的密度分辨力有限,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和器官、病变不容易分辨。○3造影检查时,少数患者对对比剂有不良反应,有绝对禁忌症。○4X线有辐射作用,对于剂量过大,或检查频率过多、检查时间长的项目受到严格的控制。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1.构成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失真度 2.X线照片影像质量受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照片的密度: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4.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的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

医学影像学 自测题 答案

§6.2 医学影像学一、X线成像 (一)透视【原理】 X线通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暗不同的荧光影像,称为透视,亦称荧光透视。荧光屏上的亮度较弱,故透视需在暗室中进行。如应用影像增强器,可显著地提高图像的亮度,故能在亮室内从电视屏上进行透视检查。【优缺点】透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并可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而且费用低廉,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其缺点是影像的对比度差,对细小病变和厚实部位例如颅骨、脊椎等的观察困难,且不能留下客观性记录。【适应范围】 1.胸部的自然对比好,胸部透视应用最广泛。2.腹部透视适用于急腹症,较大的结石或钙化、金属异物、避孕环以及胃肠造影透视等。 3.骨折整复和异物摘取。 4.各种插管和介人性治疗操作。【注意事项】 1.掌握透视的适应证和限度,做到目的性明确,有的放矢。2,提供有关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以往X线检查情况,供诊断时参考。3.早孕妇女、婴幼儿应尽量避免盆腔和性腺区透视。(二)摄影【原理】普通X线摄影又称平片检查,即X线透过人体后,投影于胶片上,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及冲洗手续后,在胶片上产生不同灰度的黑白影像。【优缺点】照片的优点是对比度好,成像清晰,细微病灶或厚实部位显影清楚,并留有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和会诊讨论用。缺点是操作较复杂,不便于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适应范围】应用广泛,包括四肢、脊椎、

骨盆、颅骨、胸部和腹部等。腹部照片因缺乏自然对比,限于急腹症及结石、钙化等观察。【注意事项】 1.认真填写照片申请单,包括简要病史、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等,供投照和 X线诊断时参考。复查照片应提供老照片号码或照片,以利对比。急诊照片标准掌握要适度。2.危重病人应作适当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摄片检查3.作好必要的照片前准备如镇静、清洁灌肠等。 (三)造影检查【原理】 造影检查系人为地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造成人工的对比影像。对比检查可使平片或体层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和器官对比显影,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高密度或阳性对比剂和低密度或阴性对比剂。阳性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钡剂用于胃肠道检查,钡胶浆用于支气管造影。碘剂的种类繁多:①无机碘剂如碘化钠溶液可用于逆行尿路造影、“T”管胆管造影、膀胱和尿道造影等。②有机碘制剂口服或血管内注射后,可使分泌脏器管道显影。也可采取直接穿刺或导管法将对比剂引入脏器内及其周围。非离子型对比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优维显等,其神经毒性很低,可用于神经系统的造影检查。③碘油类有碘化油用于支气管、瘘道、子宫和输卵管造影,碘苯脂适用于脑室和椎管造影。阴性对比剂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用于脑室、关节囊、胸腹腔等造影。使用时应防止气体栓塞。【优缺点】造影检查可使许多自然对比缺乏、平片上不能显影的组织器官显影,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一、名词解释 1、韧致辐射:具有高能量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量,在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速所发出的电磁辐射。 2、X线体层摄影:简称CT是X线扫描术和电子计算机密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 3、窗口技术:是指调节数字图像灰阶亮度的一种技术,即通过选择不同的窗宽和窗位来显示成像区域,使之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 4、切线方向: 5、反转时间:反转时间仅出现在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脉冲序列中,是指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6、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7、MR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1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和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指对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 8、X线对比度:又称射线对比度,当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形成了强度分布的不均。 9、脉冲序列:指具有一定带宽、一定幅度的射频脉冲和梯度脉冲组成的脉冲程序。 10、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体素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真实反应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应。 11、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12、容积扫描:是指在计划检查部位内,进行连续的边曝光边进床,并进行该部位容积性数据采集的检查方式。 13、密度分辨力:又称低对比分辨力,是从影像中所能辨认密度差别的最小极限,是对影像细微密度差别的辨别能力。 14、伪影:伪影指不能真实反映组织结构,同时可能影响诊断的影像。 15、靶扫描:仅对被扫描层面内某一局部感兴趣区进行图像重建。 16、激励次数:信号平均次数,指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 17、感光效应:指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IR系统感应多少的记录,并由此决定影像效果。 18、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19、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CT扫描。 20、CT值:人体被检组织的吸收系数与水的吸收系数的相对差值。 二、填空题 1、产生X线应具备的条件:电子源、靶面、高速电子流。 2、按检测信号类型分类目前MRI系统使用的成像信号有:自由衰减信号(FID)、自旋回波信号(SE)和梯度回波信号(GRE)。P215 3、散射线的排除方法有消除:空气间隙法、滤线栅。抑制:遮线器、滤过板 4、碘过敏试验方法有静脉注射法、口含试验(舌下试验)、眼结膜法和皮内试验方法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题A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20分) 1. 解剖学姿势: 2. MR 水成像: 3. 造影检查: 4. 增强扫描: 5. 伪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为40时,其CT 值范围为 _________ 。 8. 按显示回声方式, _________ 将超声仪器分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 三、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1、在下列栓塞物中那一种是可吸收的栓塞物( ) A.明胶海绵 B.无水乙醇 C.螺圈 D.可 分离球囊 2、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最好发部位为( ) 3、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 A.基底节区 B. 丘脑 C.颞叶 D. 脑桥 A ) A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 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 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不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4、肾脏平片,肾轮廓能显示的原因是() A、密度比周围高 B、密度比周围组织低 C、肾周围包有脂肪垫D肾脏内有尿液 5、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

A . MRI B . DSA C . ECT D . CT 6、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常用的对比剂是() A空气 B 钡剂 C碘化油 D 泛影葡胺 E盐水 7、右前斜位时, X线从患者的()侧摄入体 内。 A右前 B右后 C左前 D左后 E右侧 8、以下哪项是CT的后处理技术() A增强扫描 B 造影检查 C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多曲面重组 E窗宽窗位 9、结肠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有() A碘过敏实验 B 清洁灌肠 C镇静安定D 肌注654-2 E无需准备 10、腰椎侧位摄影时,X线经()射入。 A髂嵴向上6厘米处 B 髂嵴向上3厘米处 C脐孔向上6厘米处 D 脐孔向上3厘米处 E脐孔 11、不属于股骨检查体位的是() A股骨正位 B 股骨侧位 C股骨轴位 D 股股颈前后位 E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 1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加压 B 、使用单乳剂胶片 C使用高速增感屏 D 、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 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 13、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 ) A、颅底侧位 B 、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 D 、头颅半轴位

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的MR诊断

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的MR诊断 李晓明 (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目录 1.脑膨出 (2) 2.前脑无裂畸形 (2) 3.视-隔发育不全 (2) 4.胼胝体发育不全 (3) 5.细胞增殖异常 (3) 6.神经元移行异常 (3) 7.损毁性畸形 (4) 8.后颅窝囊肿 (5) 9.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 10.Joubert 氏综合症 (6) 11.神经上皮综合征 (6) 12.下丘脑错构瘤 (7)

人脑发育大体上分为六个阶段。①背侧诱导期:相当于胚胎第3-4周时;②腹侧诱导期:约胚胎第5-6周;③细胞增殖期:胚胎第2-4月;④神经元移行期:约第3-6月;⑤器官分化期:胚胎第6月至出生后1岁;⑥髓鞘形成期:胚胎第6月至出生后1-2岁或者更长。上述任何阶段发育障碍,均可造成脑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分为器官发育畸形和组织发育畸形二大类。器官发育畸形包含脑膨出、前脑无裂畸形、隔-视发育不全、胼胝体发育不全、神经细胞增殖异常、神经元移行异常、损毁性畸形、后颅窝囊肿、Chiari畸形等;组织发育畸形包括神经上皮综合征、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肿瘤、先天性颅内感染等。后三者通常分属于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和颅内感染性疾病中阐述。 现代影像技术CT和MRI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的探测能力和诊断水平。CT横断面扫描可直观地显示大部分先天性脑发育畸形;CT检查阴性时,MRI是一个重要的补充。MRI通常采取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和T2WI图像观察。 1.脑膨出 脑膨出(cephalocele)系背侧诱导期发育异常,由于神经管闭合不全所致。颅裂好发于颅骨中线,以枕区最常见,其次是顶区、额区、鼻腔和鼻咽部。可合并Chiari 畸形、Dandy-Walker囊肿、胼胝体发育不全、唇腭裂等畸形。MRI上显示颅裂缺损,颅腔内容物经颅裂疝出颅腔外,形成软组织包块。单纯含脑膜和脑脊液者,称为脑膜膨出;同时含有脑组织者,称为脑膜、脑膨出;伴有脑室疝出者,称为脑膜、脑、脑室膨出。 2.前脑无裂畸形 前脑无裂畸形(holoprosencephaly)系胚胎第4-8周时,原始前脑分裂为大脑半球和脑叶的发育障碍。由颅部的间充质缺乏所致,从而导致基底中线结构诱导和分化的缺乏,形成面部颌骨前节段和大脑镰的发育不全、端脑和间脑分化的缺乏、端脑不能分裂为两个大脑半球及皮质区域不能形成正常的组织结构。 MRI上,前脑无裂畸形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可分无脑叶型、部分脑叶型和脑叶型3种类型: ①分无脑叶型(未分叶型):最为严重的类型,无大脑镰和半球间裂,胼胝体缺如,间脑和第三脑室未分化,巨大的背侧囊肿往往占据颅腔的大部分,大脑被推向前方呈煎饼状,单脑室腔呈新月形,由于丘脑融合导致脑脊液循环紊乱是形成背侧囊肿的原因。本型常发生死胎或死产,故临床上很少见到。 ②部分脑叶型(半分叶型):半球间裂和大脑镰在后部部分形成,脑前部仍保持融合,因此半球间裂和大脑镰在前部仍缺如。胼胝体发育不全,胼胝体前部缺如而后部形成的表现是前脑无裂畸形独有的改变。丘脑部分分离,第三脑室小,侧脑室后角和下角部分形成,有或无背侧囊肿。 ③脑叶型(分叶型):脑叶外形与正常相似,半球间裂和大脑镰伸展至脑的前部,胼胝体发育正常,仅额叶底面部分脑组织仍融合,侧脑室前角狭窄且彼此接近,透明隔缺如。 3.视-隔发育不全 隔-视发育不全(septo-optic dysplasia)发生于胚胎第5-7周时,除透明隔发育缺损

医学影像学面试常见考题

胸肺部 1、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 一、胸部透视二、拍片(正、侧位)三、高仟伏拍片四、体层摄影 五、支气管造影六、CT七、MRI 2、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 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的片状阴影,范围可从小叶到大叶,当病变累及大叶时,其形态与肺叶一致,边缘锐利,并可见支气管气象 二、纤维性病变: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走行僵直,形态不规则的条索状影 三、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状或花瓣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一般无融合趋势 四、钙化性病变: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极高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斑块状影 五、空洞性病变:1、虫蚀样空洞: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中有多发性小透光区。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2、薄壁空洞:空洞壁厚<3mm,边界清楚,内壁光滑的圆形透光区。3、厚壁空洞:壁厚>3mm,空洞呈圆形或不规则,周边有或无实变区,内壁光滑整齐或凸凹不平,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 六、肿块性病变:良性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的球形致密影,恶性肿块多为分叶状,边界不锐利,可有短细毛或脐凹征,中心可发生坏死 3、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量胸腔积液二、一侧性肺实变三、一侧性肺不张四、一侧性胸膜肥厚粘连五、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六、一侧性肺硬变 在鉴别时应注意:一、纵隔位置二、横膈高低三、肋间隙宽窄四、胸廓大小五、在平片上观察有无支气管气象六、在体层片上观察主支气管是否通畅七、结合临床其它资料 4、支气管肺癌(中心型)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 一、直接征象:1、肿块,位于肺门区,呈圆形或分叶状 2、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 3、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呈鼠尾状或杯口状 二、间接征象:1、阻塞性肺不张,上移之水平裂与肺门肿块构成反“S”征(指右上叶) 2、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渗出性病变 3、阻塞性肺气肿:被阻塞肺叶含气量增加,透亮度增高 5、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 大叶性肺炎按照病变形态变化的过程,通常分成充血期,肝变期或实变期及消散期,可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前者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的阴影后者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大片致密影。边缘清楚,以叶间裂为界,其形状与肺叶,轮廓一致,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不同大叶性肺炎的形态,各不相同。 6、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 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的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 肺结核,经典的肺结核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行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的基本x线表现包括云絮状阴影,肺段,肺叶或一侧肺阴影,结节状阴影,球状或肿快阴影,空洞影,条索状,星状阴影及钙化阴影。 7、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分囊状,柱状和混合型扩张,诊断时一是要确定支扩的有无,二是确定其范围。沿支气管走行的囊状影,并且周围可发现伴行的较细血管影则诊断不困难,X线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的囊区。需要鉴别的是多发支气管囊肿和其他弥漫性囊性病变,后者一般没有伴血管影,如果病变内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支扩合并感染,另外,在胸下区如果出现典型的小叶中央性圆形影,则应考虑细支气管扩张的存在。

医学影像学试题库含答案

1.医学影像学图像特点,下面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A、X线、CT、MR图像的黑白、明暗的对比取决于不同组织的密度和厚度 B、 X线图像是X线透过人体后,有组织和器官的重叠、图像放大或失真 C、组织密度越大,CT值越大 D、MR电信号越强,图像越白,电信号越弱,影像越黑 E、 MR图像可以反映组织内氢原子的分布及它在磁共振过程中的弛豫特性(T1,T2) 2.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E A、X线管电压愈高,X线波长愈短,X线穿透力愈强 B、X线管电压愈低,X线波长愈长,X线穿透力愈弱 C、物质的密度愈高,对X线吸收愈多,照片影像愈白 D、物质的密度愈低,对X线吸收愈少,照片影像愈黑 E、物质的厚度与其对X线吸收和照片影像的白黑成反比 3. X线摄影主要利用X线特性的 C A. 穿透性与荧光效应 B. 穿透性与电离效应 C. 穿透性与感光效应 D. 荧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E. 荧光效应与感光效应 4. X线在体内各部穿透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有以下几种,请指出正确者: E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E:骨骼, 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5. 胸片常规正位摄片指的是 B A.立位前后位 B.立位后前位

C.卧位前后位 D.卧位后前位 E.右侧位 6.关于CT图像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C A. CT图像系灰度图像 B. CT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 C. 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 D. 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E. CT图像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 7、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 D A.-700HU B.-800HU C.-900HU D.-1000HU E.-1100HU 8. MRI图像与CT图像相比,优越性表现为:E A. 断面图像 B. 数字图像 C. 灰度图像 D. 空间分辨力高 E. 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 9 下列关于MR信号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A T1WI上,T1时间越短信号越强;反之,T1时间越长信号越弱 B T1WI上,T1时间越短信号越弱;反之,T1时间越长信号越强 C T2WI上,T2时间越长信号越弱;反之,T2加时间越短信号越强 D 脂肪的T1短,显示为低信号 E 水的T2长,显示为低信号 10.下面的磁共振应用,哪一项不属磁共振功能成像 E A.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 B. 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题A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MR水成像: 3.造影检查: 4.增强扫描: 5. 伪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等。2.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3.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和。 4.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 5.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6.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和时各摄肾区片一张。7.CT值的单位,取窗宽为100,窗位为0时,其CT值范围为,当窗位为40时,其CT值范围为。 8.按显示回声方式,将超声仪器分为、、、、等。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栓塞物中那一种是可吸收的栓塞物() A.明胶海绵 B.无水乙醇 C.螺圈 D.可分离球囊 2、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最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区 B.丘脑 C.颞叶 D.脑桥 3、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 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不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4、肾脏平片,肾轮廓能显示的原因是() A、密度比周围高 B、密度比周围组织低 C、肾周围包有脂肪垫 D、肾脏内有尿液 5、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

A.MRI B.DSA C.ECT D.CT 6、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常用的对比剂是() A空气 B钡剂 C碘化油 D泛影葡胺 E盐水 7、右前斜位时,X线从患者的()侧摄入体内。 A 右前 B 右后 C 左前 D 左后 E 右侧 8、以下哪项是CT的后处理技术() A增强扫描 B 造影检查 C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D 多曲面重组 E 窗宽窗位 9、结肠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有() A 碘过敏实验 B 清洁灌肠 C 镇静安定 D肌注654-2 E 无需准备 10、腰椎侧位摄影时,X线经()射入。 A髂嵴向上6厘米处 B髂嵴向上3厘米处C脐孔向上6厘米处 D脐孔向上3厘米处E脐孔 11、不属于股骨检查体位的是() A股骨正位 B股骨侧位 C股骨轴位 D股股颈前后位 E 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 1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加压 B、使用单乳剂胶片 C、使用高速增感屏 D、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 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 13、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 A、颅底侧位 B、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 D、头颅半轴位 E、高颈椎颅底侧位 14、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第四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牙科X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镶带式。主要结构:X线机头、支臂、控制部分。X线机头内有X线管、变压器。控制部分用于调节电源电压、X线管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 曲面体层一次曝光即可显示全口牙齿、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颌关节等的解剖结构影像,显示范围广,使用于颌骨多发病变、范围较大的颌骨病变、双侧颌骨的对比及对原因不明的症状的筛查。 X线头影测量机:是根据所拍摄的头颅定位X线片,由牙、颌以及颅面的标志点描绘出的一定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了解牙、颌及颅面软组织的结构。 口腔体腔X线机:与体层片比较,无模糊层拉影干扰,影像清晰;球管从口内向外投照,重叠影少,但焦点至胶片距离近,影像有一定的放大。 X先平片检查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口内片包括根尖片、牙合翼片、牙合片等。口外片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片、下颌骨侧斜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片、华特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颧弓位片、颏顶位片、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口腔体腔摄影片、X线头影测量片。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优点:操作简单、无位子装置。缺点:投照不精确,图像易失真。患者坐在椅子上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是,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于地面垂直。投照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于地面垂直。胶片分配需用14张胶片。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侧面。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颌面10mm左右。留边缘的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 X线1中心线角度: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X线中心线于被检测牙而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胶片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胶片在口内防止的位置较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 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的连线为假想连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是,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前方;第二第三磨牙是,投照外此向下的垂线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加点。即颧骨下缘。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又称直角技术、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主要目的是拍摄牙及周围结构知识的X线图像。原理:使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优点:X线图像可以较准确的、真实的显示牙及周围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缺点:这种技术要求用持片器和定位知识装置,操作比较费时。 正常图像:牙髓腔:X线少年宫为低密度影像,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髓腔圆形或卵圆形。牙槽骨:影像比牙本质的密度低。上牙槽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密质骨送而软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牙见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而根尖有时见放射状排列,骨髓腔呈三角形和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影像。骨硬板:X线片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牙周膜: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 上颌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上颌中切牙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影像。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亦钩等 下颌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下颌切牙位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见颏孔。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 牙合翼片投照技术: 1切牙位: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X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两中切牙之间,通过上颌切缘上方0.5cm射入。 2磨牙位:头德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X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胶片中心,通过上颌磨牙面上方0.5cm射入。 正常图片:主要显示上下牙的牙冠不,常用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时候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主要用于前磨牙和磨牙区的检查。此外还清晰的显示牙槽嵴顶,可用于确定是否有牙槽骨顶的破坏性改变。 上颌前部牙合片: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包括切牙孔、鼻中隔、上颌窦、鼻泪管、上前牙及腭中缝等。常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变化及乳、恒牙的情况。

医学影像检查规范化

致临床医师-医学影像检查规范化简介一、检查部位书写:1、X线检查正侧位:常规正侧位片能从各个角度观察整体情况,以及将病灶定位,但有时侧位片会造成过多重叠无法分辨左右时,则应正斜位,如:怀疑肋骨骨折;气胸复查;手、足(一个手指可以正侧位)。2、骨盆、肩关节、髋关节一般情况正位片即可(专科要求除外);鼻骨侧位片即可。3、X线检查站立位、卧位:由于比重关系,站立位时气体往上走,液体下沉。当怀疑胃肠道穿孔、肠梗阻时,应注明为腹部立位片(腹部平片过于笼统)。同样道理,单纯少量胸腔积液,立位可见肋膈角变浅消失,而卧位摄影将可能漏诊。无特殊情况,婴幼儿一般均采取卧位摄影。4、常见特殊部位X线检查:颧骨弓位,鼻窦瓦氏位,颞颌关节张闭口位,舟状骨尺偏位,跟骨轴侧位,颈椎双斜位,腰椎双斜位。5、常见写法误区:①头颅CT:头颅分为面颅与脑颅,常规检查为颅脑CT平扫;②腰椎CT:CT检查分椎骨与椎间盘两

种扫描方法,一般三节椎体为一扫描部位(颈椎同,如无特殊,默认椎骨扫描);④左下肢血管彩超:动脉与静脉应分开写,也便于收费;⑤>12周胎儿门急诊医生应写成“产科B超”,方便区分检查前准备,也便于收费,同时注明孕周,有否不适及检查目的;⑥前列腺与阴囊分属两种 超声检查方式,前列腺为泌尿系,阴囊属于浅表彩超。二、申请单的病情介绍:这是临床与医技沟通的最主要方式,是核心内容,也是减少“请结合临床”术语的方法之一。简明扼要的介绍能使影像医师短时间内锁定目标,重点观察。举些例子:①“血尿查因”泌尿系超声,如果稍加详细为“无痛性镜下血尿X月”则会细心查找泌尿系小肿瘤,如添加“尿常规Pro+”而不至于忙忽着找结石;②怀疑肺水肿患者,提供有无肺部、心脏、肾脏病史,现呼吸情况,心功能,而不至于诊断为肺纹理增粗、肺炎;③小儿先心病的影像学检查应提供瓣膜听诊情况,呼吸道感染情况,也有利于胸片对肺血改变的判定;④新生儿怀疑呼吸道疾患,应提供是否早产,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1、人工对比 2、CT值 3、DWI 4、MRA 5、动态增强扫描 6、流空效应 7、窗宽 8、脑灌注成像 9、部分容积效应 10、放射性核素显像 1、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用人为 的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 它的物质,使产生对比的方法,称为人工对 比即造影检查。 2、系CT扫描中X线衰减系数的单位,用于表示 CT图像中物质组织线性衰减系数(吸收系数)的相对值。用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表示,简写为HU。 3、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活

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方法。水分子扩散快慢可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和DWI两种方式表示。 4、即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 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不但对血管解剖腔简单描绘,而且可以反映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故又称磁共振血流成像。 5、是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些感兴趣的层面作连 续快速多次的扫描,它可以了解病变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6、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 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接收范围之 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 1或T 2 加权像 中均呈黑影,这就是流空效应。 7、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某一定范围的CT值,使 只有在规定范围内的不同CT值,才能有灰度的变化,而在此范围最低值和最高值以外的CT值,一律分别显示为黑或白色。 8、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 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将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强摄像机扫描而矩阵化再经A/D 转换成数字影像,两者相减得到减影数字影像,再经D/A 转换成模拟减影影像。结果消除了骨骼和软组织结构,即使浓度很低的对比剂所充盈的血管结构在减影图像中也能显示出来。X线照片对比度:X线照片上相邻两处的密度差称之为照片对比度,又叫光学对比度。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目手视,下肢并拢,足尖朝前,上肢下垂,手掌朝前并置于躯干两旁。X 线管阳极效应:由于球管阳极有倾角,在平行于X 线管长轴方向上,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X 线量少;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X 线量多。在垂直X 线管长轴方向上,X 有效焦点大小对称相等,线量分布也相等。以上两点称X 线阳极效应。光学密度:人们把胶片乳剂膜在光(或辐射线)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X线照片光学密度,又称黑化度或摄影密度。密度Dlg I0 / I。I0为观片灯的入射光强度,I 为经照片密度吸收后的光强度。栅比:指铅条高度(h)与相邻铅条间距D 的比值,即R h/ D 栅比越大,吸收散射线的能力越强。X 线摄影所用管电压越高,应选择栅比较大的滤线栅。第一斜位:患者立位,右

前胸转向前紧贴摄影架面板并使身体冠状面与面板成45-55 度角。右手背放于臀部,屈肘内收,左手上举抱头,保持身体稳定中心线:经左腋后线T6 水平入射。曝光前吞钡,深吸气后屏气曝光通过食管压迹显示左房大小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又叫第一斜位,病人取立位,从后前位向左旋转40-60度,右前胸壁紧靠暗盒。同时服钡。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用以观察食管和心脏后缘情况。 CR: 又称为间接数字X 线摄影。它是利用IP 板作为成像介质,通过读出装置把X 线信息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得到数字影像。因为这种数字影像是通过间接转换而得到的,所以又称计算机 X 线摄影为间接数字X 线摄影。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影,需要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声影:声波传播途径中,因反射吸收等因素,使声能大量衰减,阻碍声的传播,引起回声明显减弱,如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回声减弱区。放射治疗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1

教案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专业及层次医学影像本科授课内容第一章概论学时数 3 教学目的掌握概论中的概念,熟悉各种检查技术的特点和方法 重点磁共振检查技术 难点磁共振检查技术 自学内容检查技术的选择原则 使用教具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 识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诊断放射学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X线检查技术 重点X线成像的设备和主要的技术方法 (一)普通X线检查 1.透视fluoroscopy 2.普通X线摄影plain film radiography 3.乳腺摄影mammography 4.体层摄影tomography 5.放大摄影magnifying radiography (二)造影检查 掌握造影的概念和常用造影方法。熟悉各系统造影的意义。(三)数字X线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数字X线检查的方法,熟悉临床应用。 1.CR 2.DR 3.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二、CT检查技术 重点掌握CT检查的常用术语,熟悉CT检查的临床意义。 1.工作原理(了解)25min 20min 15min 25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2.检查方法(熟悉) 3.临床应用及限度(了解) 三、MRI检查技术 掌握MRI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1.MRI的特点(熟悉) 2.主要用途(了解) 3.主要内容(了解) 4.应用限度(了解) 四、超声检查技术 了解超声检查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1.主要内容(了解) 2.主要用途(了解) 3.优点(了解) 4.应用限度(了解) 五、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自学) 六、X线照片冲洗技术 了解X线照片冲洗技术的基本内容。 七、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了解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25min 15min 10min 15min 10min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 适用医学影像专业 一、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医学影像的主要学科,是研究人体各部位各平面成像的基础课程,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和在教师的启发下,掌握和熟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成像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临床放射诊断和放射技术的工作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德、智、体全面发展,敬业、坚强、科学技术优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理论课54学时,为了不使课程重复讲授,超声检查技术由超声教研室承担,影像技术教研室承担X线、CT、MRI三部分的理论实验教学,分别介绍相关的检查技术以及各系统部位的检查方法,同时也包括近年来出现的CR、DR、DSA等检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采用课堂讲授理论与实验操作以及讨论等方式,运用多媒体,现场实验实验教师指导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以其保证教学质量,为影像诊断及步入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88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例为: 1 。 二、课程目标 (一)基础理论知识 1、理解和记忆各种检查技术的基本概念; 2、分析产生图像的过程和机制; 3、熟悉和/或掌握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体位,以及正常的X线表现; 4、熟悉和/或掌握各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5、了解本学科新进展 (二)基本技能 1、熟悉和掌握各系统各部位检查体位的摆法; 2、掌握实验用机器的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

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三)基本素质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立志献身医学影像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 谨的、实事求是的科 学作风。 2、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自学、阅读、思考、描述表达能力。 3、体质 加强体育锻炼和检查过程的自我保护,以健康的体魄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 三、学时分配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目标 1、掌握各种X 线检查的方法及优缺点 2、熟悉数字成像的方法及优缺点 3、掌握CT 、MRI 成像的方法及优缺点 4、了解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单元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总论 4 0 X 线检查技术 16 16 数字X 线成像检查技术 8 4 CT 检查技术 10 10 MRI 检查技术 10 10 合计 48 40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一、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包含普通X线检查、数字X线检查、CT、MRI、超声等检查技术方法,是由多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自X线发现至今,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普通X线检查是一项常用的检查方法,为屏-片组合成像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计算机X线摄影(CR)。CR摄影的方式是以IP板为载体,经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DR是通过探测器采集信息并经过模数转换及高速逻辑数字运算等处理,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分析和保存,是一种空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后处理功能强的检查方法。 CT、MRI、DS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是70年代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大突破,随着CT硬件及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螺旋CT以其超常规CT的诸多性能和特征,开创了CT领域的新纪元,目前CT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MRI是依赖物理磁共振现象及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检查技术,是以射频脉冲作为成像的能量源,对人体无创、安全。DSA是数字X线摄影方法之一,是常规血管造影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广泛运用于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法已被医学界普遍认同,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方法。 超声检查技术依据声象图特征对疾病作出诊断,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医学各影像检查技术均有其特长及局限,通过学习,熟悉、了解其特性,充分发挥其特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总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医学影像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专科、专升本及本科。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理解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及操作技术。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运用于临床。 3.学会常规放射摄影,特殊造影,CT、MRI、DSA、USG的基本操作技能。 4.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要求 按照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2、填充题,3、简答题,4、问答题。 实验考核占20%。

影像本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题答案

泰山医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2003级医学影像本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试卷(A) 答案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 2分,共20分) 1. positive contrast media 阳性对比剂(positive contrast media )是一种密度高、吸收X 线多,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X 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高或白色的影像。 2. partial volume effect 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二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 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单位体素内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CT 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 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 3. M-mode ultrasonography M 型(M-mode)超声诊断法系利用一维声束显示界面回声和活动的超声诊断方法。 4.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通过计算机处理,对被观察的CT 扫描体积进行数学线束透视投影,每一线束所遇密度值高于所选阈值的像素,被投影在与线束垂直的平面上重组成像。

5. CT 值 亨氏定义水的CT 值为OHu ,其它不同密度组织都与它进行比较。1000CT ?-=水水物值μμ μ 6. high resolution CT, HRCT 高分辨力扫描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是通过重建图像时所采用的滤波函数形式等的改变,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CT 图像的扫描方法。 7. signal to noise ratio 图像信噪比是指图像中的信号能量与噪声能量之比。 8. CT angiography CT 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CTA)是利用CT 容积扫描技术,采集流经血管内腔对比剂信息的血管成像技术。 9. 回波链长度 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 ;ETL)是指每个TR 时间内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来采样的回波数,也称为快速系数。 10. multislice CT 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T ;MSCT)是指X 线管每旋转一周,可完成多层面的容积数据采集并重建出多个层面的图像的扫描方法,也称为多排CT 。

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8519978.html, 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上) 作者:王骏 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7期 当今的医学影像学检查不外乎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有的医院把它分成6个科,即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也有的分成3个科,即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那么,这里面究竟含有哪些内容呢? X线透视 X线检查就是透视,有胸部透视、腹部透视等,由于其检查完毕不能留下任何可供医学诊治的证据,加之清晰度欠佳,现已逐步淘汰。目前透视主要是为了动态观察,如心脏、大血管,以及病灶与肺部之间的关系;做介入血管造影时,医生要看所插导管、导丝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医生为病人取异物,或为病人复位时,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 X线拍片 拍片清晰度要比透视高,可以对从头到脚的骨骼进行拍摄。有头颅正侧位片、四肢正侧位片、颈胸腰椎正侧位片、骨位正位片等。对于骨骼摄影来讲,大部分要拍摄正侧位的,但有时为了避开某些组织结构,要加拍斜位片,甚至对对侧相同肢体进行拍摄,以资对比。X线拍片检查缺乏动态观察,因此,有时要间隔一段时间随访进行动态观察。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传统的胶片X线摄影进入到数字时代,出现了计算机X线摄影,即CR;数字X线摄影,即DR。如头颅正侧位DR、四肢正侧位DR、颈胸腰椎正侧位DR、骨盆正位DR等。可以人为地通过亮度、对比度的调节,使摄影效果更佳。 人体大部分组织是由软组织构成的,要想X线照片上看见、看清,就必须有对比。胸片 就是利用自然对比的最佳佐证,它通过人们呼吸的气体衬托出肋骨、心脏和血管影,把病变地方展示无疑。利用自然对比的还有站立位腹部平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